CN101801013A -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013A
CN101801013A CN201010114829A CN201010114829A CN101801013A CN 101801013 A CN101801013 A CN 101801013A CN 201010114829 A CN201010114829 A CN 201010114829A CN 201010114829 A CN201010114829 A CN 201010114829A CN 101801013 A CN101801013 A CN 101801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sequence
signal
false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1013B (zh
Inventor
郑坤
茅宇晨
肖暄
陈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148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1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1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信道传输的有效信号中某些比特序列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这一特点,通过对解调后的比特级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比特级的噪声,提高了噪声计算的准确性,并且,进一步根据当前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来确定与设定的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使得虚警门限的设置能有效的体现虚警概率,更好的保证了判决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接收端常常需要判断当前信道上是否在传输有效信号,以便于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例如,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Time Duplex-Synchronous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系统工作时,基站(NodeB)首先在下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上将待传输数据块的传输格式信息(例如传输块大小、码道资源等)发送给用户设备(UE),然后NodeB才会在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High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上发送业务数据块。UE根据在HS-SCCH上获得的格式信息去接收该数据块。在UE完成数据块接收后,通过高速共享信息信道(HS-SICH:High Speed Shared Information Channel)进行信息反馈,反馈内容包括,下行数据块接收状况指示ACK/NACK(其中,ACK表示数据块接收正确,NACK表示数据块接收错误)、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及对HS-SCCH的功控命令(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等,其中CQI包含推荐调制格式(RMF:Recommended Modulation Format)和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RecommendedTransmission Block Size)两类信息。ACK/NACK、RMF、TPC信息均为1比特,通常采用36、16、2倍的重复编码,RTBS信息为6比特,通常采用(32,6)的Reed-Muller编码。
由于实际无线传输环境非理想,可能HS-SCCH发送后,UE没有正确接收到,此时UE也不会去收HS-PDSCH上的数据,相应的,也不会在HS-SICH上反馈信息。因此,NodeB需要对HS-SICH上是否在传输有效信号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在无有效信号时判断为是,并且解码为ACK,则NodeB将不会重传,而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则会检测到传输失败,就会引起RLC重传,这将引入较大的重传时延。因此,正确检测出HS-SICH上是否在传输有效信号十分重要。
目前的一种做法是,通过信道抽头功率检测来判断HS-SICH上是否有有效信号。TD-SCDMA系统中的普通时隙主要包括两个长度分别为352码片(chips)的数据块以及位于两个数据块之间的长度为144chips的训练序列码(midamble),训练序列码在UE与NodeB的通信过程中保持固定。目前可通过信道抽头(例如16个)对训练序列码的功率进行估计,同时估计当前时隙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Interference on Signal Code Power),若全部信道抽头的功率均低于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某一倍数(可将该倍数称为无信号门限,记为thrdCHE),则认为当前时隙无有效信号,反之则认为有有效信号。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上述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案的判断结果对ISCP敏感,若ISCP估计不准确将会对判断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无信号门限固定设置,若设置较低(例如一般采用的门限为3dB),则虚警(无有效信号判断为有有效信号)概率较高,若设置较高,则漏检(有有效信号判断为无有效信号)率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基于比特级噪声进行判断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包括:接收信道信号,所述信道信号包括有效信号或未包括有效信号,所述有效信号承载的数字信息包括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的第一比特序列;解调接收的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按照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一检测序列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使用第二检测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其中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获取在当前的比特噪声下,所述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获取的虚警门限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的信道信号是否包括有效信号。
一种信号检测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道信号,所述信道信号包括有效信号或未包括有效信号,所述有效信号承载的数字信息包括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的第一比特序列;解调模块,用于解调接收的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获取模块一,用于按照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一检测序列获取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其中第一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获取模块二,用于按照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二检测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其中第二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获取模块三,用于获取在当前的比特噪声下,所述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判决模块,用于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虚警门限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的信道信号是否包括有效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信道传输的有效信号中某些比特序列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这一特点,通过对解调后的比特级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比特级的噪声,提高了噪声计算的准确性,并且,进一步根据当前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来确定与设定的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使得虚警门限的设置能有效的体现虚警概率,更好的保证了判决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信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HS-SICH的信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HS-SICH的信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信号检测装置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基于解调后的比特级数字信息来获取比特噪声,并根据当前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来确定与某个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A1、接收信道信号。
通信信道上某一时刻可能在传输有效信号,也可能没有传输有效信号,在未传输有效信号时收到的信道信号仅仅是噪声。本实施例中,信道传输的有效信号所承载的数字信息中,至少部分是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的“第一比特序列”。
所称比特极性规律是指表示比特的二进制数字信息的变化规律,例如: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全部相同,相邻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反,第M位的比特极性与第N位(M、N为自然数)的比特极性相反(或相同)等等,都可视为所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显然,由一条比特极性规律约束的一组比特只能有两个数值。
第一比特序列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可以具有各自的比特极性规律。例如,第一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第二个子序列中相邻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反等,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A2、解调接收的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
信道信号的解调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解调后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通常是一个软比特序列。软比特为实数,通过正负极性数字来表示该比特为“0”或“1”的概率。例如,软比特为“-32,...,0,...,32”之间的实数,为-32时表示为“0”的概率最大,为32时表示为“1”的概率最大,以此类推。显然,从理论上讲,理想情况下,如果信道没有噪声干扰,在未传输有效信号时解调得到的比特级数字信息均应为0。
以下将会利用解调得到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来进行计算,简明起见,将用来计算的序列称为检测序列。
A3、按照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一检测序列获取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使用第二检测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可称为第二检测序列的信号判决量),两个检测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按照已知的设定比特极性规律可以计算出检测序列的噪声分量和信号分量,例如,对于规律为比特极性相同的比特,将极性相同的比特两两相减即可获得噪声分量,相加即可获得信号分量,类似的,如果是规律为比特极性相反的比特,将极性相反的比特两两相加即可获得噪声分量,相减即可获得信号分量。
为便于使用,可由噪声分量计算出与之正相关的比特噪声,由信号分量计算出与之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他们的物理含义是体现出当前信道的比特级噪声强度和有效信号强度,可采用各种常见的统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数学手段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例如,基于噪声的随机性,可以对噪声分量进行平方累计后再归一化,基于有效信号的有序性,可以对同极性信号分量进行累加(如果是极性可能相反的信号分量,例如对应于不同子序列的信号分量,则绝对值累加即可)。
用来获取噪声分量的检测序列和用来获取信号分量的检测序列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的。例如,若第一比特序列包括两个或超过两个子序列,第一检测序列可以与其中一些子序列对应,第二检测序列则可以与另一些子序列对应。当然,作为一种优选的情况,为了使获取的比特噪声更加准确,可以尽量增多第一检测序列的比特数目,因此第一检测序列优选与整个第一比特序列对应。第二检测序列则可选择与比特数较多的一个或两个子序列对应。
A4、获取在当前的比特噪声下,第二检测序列的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研究表明,在确定的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具有稳定的特点,因此能够根据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特征计算出与某个虚警概率(例如1%)对应的虚警门限。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做法,例如,可以通过预先进行的系统仿真,计算出不同的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获得虚警概率与虚警门限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在实际检测时,根据计算出的比特噪声查找保存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某个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作为当前获取到的虚警门限。再如,也可以将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模拟为特定的数学模型,在实际检测时,根据计算出的比特噪声按照该数学模型实时进行虚警门限的计算。具体所采用的数学手段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考虑到仿真以及理论模型与实际系统的差异,为获得更好的应用性能,可通过对实际应用环境的实测对与生成虚警门限相关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对设定的虚警概率进行调整等。
A5、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获取的虚警门限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的信道信号是否包括有效信号。
通常当信号判决量大于虚警门限即可判决当前信道在传输有效信号,否则判断为无有效信号。在判断为有有效信号时,即可按照常规步骤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后续进一步的处理。
本实施例中,利用信道传输的有效信号中某些比特序列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这一特点,通过对解调后的比特级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比特级的噪声,提高了噪声计算的准确性,并且,进一步根据当前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来确定与设定的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使得虚警门限的设置能有效的体现虚警概率,更好的保证了判决的准确性。本实施例方法可用于对TD-SCDMA技术中的HS-SICH进行信道有无有效信号的检测,具体示例如下。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给出实施例一方法用于TD-SCDMA的HS-SICH的信号检测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包括:
B1、接收HS-SICH信道信号。
根据HS-SICH的数据特征,其有效信号承载有三个特别的比特序列,分别是36倍重复编码的ACK/NACK(以下简记为ACK)比特序列、16倍重复编码的RMF比特序列、2倍重复编码的TPC比特序列,可将这三个比特序列视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三个子序列,显然,此情形下“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当然子序列相互之间比特极性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2、解调接收的HS-SICH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
简明起见,以下将解调后获得的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ACK比特序列对应的部分称为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记为rack,i,i=1,2,...,36;将解调后获得的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RMF比特序列对应的部分称为解调后的RMF比特序列,记为rrmf,j,j=1,2,...,16;将解调后获得的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TPC比特序列对应的部分称为解调后的TPC比特序列,记为rtpc,k,k=1,2。
B3、使用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RMF比特序列和TPC比特序列获取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记为σ2)。
本实施例中,用来获取比特噪声的“第一检测序列”与“第一比特序列”的全部三个子序列对应,以达到更好的噪声计算性能。当然,实际使用中,也可以只选择其中部分子序列,例如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和/或RMF比特序列。
由于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相邻比特相减的方式获得噪声分量,由于有三个子序列,因此还将三个子序列的噪声分量进行平方累计后再归一化,其中一种具体计算方式可以为:
σ 2 = [ Σ i = 1 36 / 2 ( r ack , 2 i - r ack , 2 i - 1 ) 2 + Σ j = 1 16 / 2 ( r rmf , 2 j - r rmf , 2 j - 1 ) 2 + Σ k = 1 2 / 2 ( r tpc , 2 k - r tpc , 2 k - 1 ) 2 ] / ( 36 + 16 + 2 )
B4、使用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和RMF比特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记为Sig)。
本实施例中,用来获取信号判决量的“第二检测序列”与“第一比特序列”的两个子序列对应。当然,实际使用中,也可以选择全部子序列,或只选择其中一个子序列,例如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或RMF比特序列。
由于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比特累加获得信号分量,由于有两个子序列,因此还将两个子序列累加后的信号分量的绝对值相加,一种具体计算方式为:
Sig=fabs(ACK_sum)+fabs(RMF_sum)
其中,fabs为取绝对值函数,ACK_sum为36个解调后的ACK比特之和,RMF_sum为16个解调后的RMF比特之和。
B5、根据预置的基准虚警门限获取当前的虚警门限(记为Sig_threshold)。
本实施例中采用预置基准虚警门限的方式来获取实时的虚警门限,即,认为对于确定的虚警概率而言,比特噪声与虚警门限基本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预先计算出单位比特噪声下(即σ=1),Sig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作为“基准虚警门限”,记为threshold_norm,在实际检测时,获取预置的基准虚警门限threshold_norm,然后按照单位比特噪声与当前的比特噪声σ的比例关系,由基准虚警门限threshold_norm计算出当前的虚警门限Sig_threshold,一种具体计算方式为:
Sig_threshold=σ×threshold_norm
B6、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获取的虚警门限进行比较,判决当前HS-SICH是否在传输有效信号。
通常若信号判决量Sig大于虚警门限Sig_threshold则判断为有有效信号,反之,则判断为无有效信号。在判断为有有效信号时,即可进行后续的ACK和RMF比特值的硬判以及RTBS的译码等工作。
本实施例中,利用HS-SICH的有效信号中ACK、RMF等比特重复编码的特点,通过对解调后的比特级数字信息进行相邻比特相减获得比特级的噪声,提高了噪声计算的准确性,并且,进一步根据预置的基准虚警门限获取当前的虚警门限,既保证了虚警门限的设置能有效的体现虚警概率,又简化了计算。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给出实施例一方法用于TD-SCDMA的HS-SICH的信号检测的另一个示例,如图3所示,包括:
C1、接收HS-SICH信道信号。
C2、解调接收的HS-SICH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
C3、使用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RMF比特序列和TPC比特序列获取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σ2
步骤C1-C3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B1-B3类似,不再赘述。
C4、使用解调后的ACK比特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Sig。
本实施例中,用来获取信号判决量的“第二检测序列”仅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一个子序列对应。当然,实际使用中,也可以选择另一个子序列,例如解调后的RMF比特序列。
由于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且第二检测序列只包含一个子序列,因此,可以直接将全部比特累加来获取信号判决量,一种具体计算方式为:
Sig=ACK_sum
C5、根据高斯分布计算当前的虚警门限Sig_threshold。
本实施例中将信号判决量Sig的概率分布模拟为特定的数学模型——高斯分布,认为Sig服从于N(0,n*σ2),其中N()表示高斯分布,n为第二检测序列所包含的比特数36,σ为当前的比特噪声。因此,在实际检测时,可根据获取的比特噪声σ,按照高斯分布模型实时计算与设定的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Sig_threshold。
C6、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获取的虚警门限进行比较,判决当前HS-SICH是否在传输有效信号。
本实施例中,利用HS-SICH的有效信号中ACK、RMF等比特重复编码的特点,通过对解调后的比特级数字信息进行相邻比特相减获得比特级的噪声,提高了噪声计算的准确性,并且,进一步根据当前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高斯分布计算当前的虚警门限,提供了一种完全实时的计算解决方案。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四、一种信号检测装置,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描述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信道信号,所称信道信号包括有效信号或未包括有效信号,所称有效信号承载的数字信息包括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的第一比特序列;
解调模块102,用于解调接收模块101接收的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
获取模块一103,用于按照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解调模块102解调出的第一检测序列获取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其中第一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
获取模块二104,用于按照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解调模块102解调出的第二检测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其中第二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获取模块三105,用于获取在获取模块一103算出的当前的比特噪声下,第二检测序列的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判决模块106,用于将获取模块二104算出的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获取模块三105算出的虚警门限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的信道信号是否包括有效信号。
若本实施例装置应用于检测具有如下特征的信道:第一比特序列包括两个或超过两个子序列,第一检测序列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部分或全部子序列对应,第二检测序列与第一检测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对应,所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
则获取模块一在获取比特噪声时,可通过将第一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相邻比特相减获得噪声分量;
获取模块二在获取信号判决量时,可通过将第二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比特累加获得信号分量。
此外,对应于虚警门限不同的具体获取方式,获取模块三也可以有不同的具体逻辑结构,例如,获取模块三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包括:
用于获取预置的基准虚警门限的单元,所称基准虚警门限是在单位比特噪声下,第二检测序列的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用于按照单位比特噪声与当前的比特噪声的比例关系,由基准虚警门限获取当前的虚警门限的单元。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装置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二中描述的方法。
或者,获取模块三也可以在获取虚警门限时,按照第二检测序列的信号判决量服从高斯分布N(0,n*σ2)进行计算,其中N()表示高斯分布,n为第二检测序列所包含的比特数,σ为当前的比特噪声。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装置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三中描述的方法。
以上装置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处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信道信号,所述信道信号包括有效信号或未包括有效信号,所述有效信号承载的数字信息包括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的第一比特序列;
解调接收的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
按照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一检测序列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使用第二检测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其中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获取在当前的比特噪声下,所述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获取的虚警门限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的信道信号是否包括有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比特序列包括两个或超过两个子序列,第一检测序列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部分或全部子序列对应,第二检测序列与第一检测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
在获取比特噪声时,通过将第一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相邻比特相减获得噪声分量;在获取信号判决量时,通过将第二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比特累加获得信号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信号是上行共享信息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第一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三个子序列,36倍重复编码的下行数据块接收状况指示比特,16倍重复编码的推荐调制格式比特,2倍重复编码的功控命令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当前的比特噪声下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置的基准虚警门限,所述基准虚警门限是在单位比特噪声下,所述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按照单位比特噪声与当前的比特噪声的比例关系,由基准虚警门限获取当前的虚警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检测序列只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一个子序列对应;
在获取虚警门限时,按照所述信号判决量服从高斯分布N(0,n*σ2)进行计算,其中N()表示高斯分布,n为第二检测序列所包含的比特数,σ为当前的比特噪声。
7.一种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道信号,所述信道信号包括有效信号或未包括有效信号,所述有效信号承载的数字信息包括具有设定比特极性规律的第一比特序列;
解调模块,用于解调接收的信道信号获得比特级数字信息;
获取模块一,用于按照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一检测序列获取与噪声分量正相关的比特噪声,其中第一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
获取模块二,用于按照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使用第二检测序列获取与信号分量正相关的信号判决量,其中第二检测序列为解调获得的比特级数字信息中与第一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对应的序列,第一检测序列和第二检测序列相同或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获取模块三,用于获取在当前的比特噪声下,所述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判决模块,用于将当前的信号判决量与虚警门限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的信道信号是否包括有效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比特序列包括两个或超过两个子序列,第一检测序列与第一比特序列中的部分或全部子序列对应,第二检测序列与第一检测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对应,所述设定比特极性规律为,各个子序列中所包含比特的比特极性相同;
所述获取模块一在获取比特噪声时,通过将第一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相邻比特相减获得噪声分量;
所述获取模块二在获取信号判决量时,通过将第二检测序列中分别与各个子序列对应的部分中的比特累加获得信号分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三包括:
用于获取预置的基准虚警门限的单元,所述基准虚警门限是在单位比特噪声下,所述信号判决量的概率分布中,与设定虚警概率对应的虚警门限;
用于按照单位比特噪声与当前的比特噪声的比例关系,由基准虚警门限获取当前的虚警门限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三在获取虚警门限时,按照所述信号判决量服从高斯分布N(0,n*σ2)进行计算,其中N()表示高斯分布,n为第二检测序列所包含的比特数,σ为当前的比特噪声。
CN2010101148296A 2010-02-05 2010-02-05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801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8296A CN101801013B (zh) 2010-02-05 2010-02-05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8296A CN101801013B (zh) 2010-02-05 2010-02-05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013A true CN101801013A (zh) 2010-08-11
CN101801013B CN101801013B (zh) 2012-08-29

Family

ID=4259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8296A Active CN101801013B (zh) 2010-02-05 2010-02-05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10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999A (zh) * 2012-02-22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调度请求虚警门限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35072A (zh) * 2014-05-12 2014-09-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检测微弱脉冲信号的自动匹配相关处理方法
CN115343564A (zh) * 2022-10-18 2022-11-15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信号检测方法
CN116736256A (zh) * 2023-08-11 2023-09-12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雷达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9504B1 (ko) * 2004-12-27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경보 확률을 줄이기 위한 신호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88687B (zh) * 2008-03-11 2012-1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芯片可实现的快速高效非合作低信噪比直扩信号检测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999A (zh) * 2012-02-22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调度请求虚警门限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7999B (zh) * 2012-02-22 2017-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调度请求虚警门限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35072A (zh) * 2014-05-12 2014-09-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检测微弱脉冲信号的自动匹配相关处理方法
CN115343564A (zh) * 2022-10-18 2022-11-15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信号检测方法
CN116736256A (zh) * 2023-08-11 2023-09-12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雷达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36256B (zh) * 2023-08-11 2023-10-24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雷达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013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4045B2 (ja) 不連続伝送モード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順方向電力制御方法
CN100353679C (zh) 路径搜索器和路径搜索方法
US7920874B2 (en) Position estimating system
CN101258696B (zh) Ack/nack信号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器
EP1587233B1 (en) Line quality report accuracy measurement device and accuracy measurement method
CN102035635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发送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
US8572442B2 (en) Decoding error detection method and decoding device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801013B (zh) 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1123470B1 (ko) 긍정 응답(Ack)/부정 응답(Nack) 피드백 정보의 소거 복호화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1024377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05532711A5 (zh)
KR101080624B1 (ko) 다중-입력 다중 출력(mimo) 통신 링크의 성능 평가
CN102165826B (zh) 健壮寻呼指示符检测
CN105246082A (zh) 一种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信息融合方法
CN102318398B (zh) 多点协作接收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1997638B (zh) 确定用于检测harq-ack信号的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49480B (zh) 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1384088A (zh) 无线基站及物理控制信道接收方法
CN111525970B (zh)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JP3311252B2 (ja) 伝送速度推定装置、また、これを用いた伝送速度可変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16568A1 (en) Block-coded group modul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er/receiver using the same
CN101009533A (zh) 用于mimo系统中的检测方法
CN103581986A (zh)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Spišić et al. LoRaWA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CN112637091B (zh) 跨协议通信的链路质量估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