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238B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238B
CN113272238B CN202080007766.6A CN202080007766A CN113272238B CN 113272238 B CN113272238 B CN 113272238B CN 202080007766 A CN202080007766 A CN 202080007766A CN 113272238 B CN113272238 B CN 113272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guide
shaft
coupling element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77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2238A (zh
Inventor
约瑟夫·胡斯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13272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2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95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where multiple cars drive in the same hoist 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4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 B66B7/046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8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connection to the cars or cages, e.g.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8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connection to the cars or cages, e.g. couplings
    • B66B7/085Belt termina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能够在电梯竖井内移位的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延伸的承载机构、配设给承载机构的驱动机和布置在电梯轿厢上的可操控的联接装置。承载机构具有联接元件(46),联接装置可以与该联接元件联接和断开联接,由此可以在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之间建立和解除驱动连接。根据本发明,电梯系统具有用于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时引导联接元件(46)的引导系统(80)。引导系统(80)具有相对于电梯竖井位置固定的引导件(83)和通过连结件(81)与联接元件(46)连接的沿着引导件(83)引导的活动件(82)。联接元件(46)与活动件(82)之间的连结件(81)被设计成,使得活动件(82)与联接元件(46)之间能够相对运动。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EP 2219985 B1描述了一种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具有两个能够在电梯竖井内沿竖直方向移位的电梯轿厢、闭环的围绕下转向轮和上转向轮引导的承载机构、配设给承载机构的呈电动马达形式的驱动机和布置在每个电梯轿厢上的可控制的相应一个联接装置。承载机构具有多个联接元件,这些联接元件例如可以被实施为长孔或凸轮。电梯轿厢的联接装置可以与连接元件联接和断开联接,由此可以在各个电梯轿厢和承载机构之间建立和解除驱动连接。因此,联接到承载机构上的电梯轿厢借助可由各个驱动机驱动的承载机构能够在第一电梯竖井中移位。
电梯轿厢在所述电梯竖井中仅沿一个方向移位,即仅向上或仅向下移位。为了能够实现电梯轿厢的循环运行,电梯系统具有另一电梯竖井。电梯轿厢能够借助传送装置在两个电梯竖井之间水平移动。在电梯系统的运行中,电梯轿厢通过其联接装置和联接元件在下端位置或上端位置处联接到承载机构上,并且通过承载机构由对应的驱动机向上或向下移位,直至电梯轿厢到达上端位置或下端位置。在那里,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断开联接,并且为了另一移位方向由电梯竖井中的传送装置水平地移动到另一电梯竖井中。
承载机构的所述联接元件可以如上所述通过联接装置与电梯轿厢连接。这些联接元件在下文中被称为连接的联接元件。联接元件也可以如上所述不与电梯轿厢联接。这些联接元件在下文中被称为自由的联接元件。
在运行所述电梯系统时,即当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时,连接的联接元件和自由的联接元件均在电梯竖井内移位。在电梯轿厢移位时可能发生承载机构的振动。连接的联接元件通过其与电梯轿厢的联接而防止振动。自由的联接元件在没有合适的反作用的情况下会参与承载机构的振动。这可能导致自由的联接元件在从电梯轿厢旁边经过时碰撞到该电梯轿厢,或者自由的联接元件碰撞到电梯轿厢。这种碰撞一方面会导致可听到的撞击,另一方面会对电梯轿厢和/或电梯竖井和/或连接元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与此不同,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出一种电梯系统,其能够实现电梯系统的舒适的并且同时可靠的运行。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梯系统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有可在电梯竖井中移位的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中延伸的承载机构、配设给承载机构的驱动机和布置在电梯轿厢上的可操控的联接装置。承载机构具有联接元件,联接装置可以与该联接元件联接和断开联接,由此可以在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之间建立和解除驱动连接。借助可由驱动机驱动的承载机构,所连接的电梯轿厢可以在电梯竖井内移位。
根据本发明,电梯系统具有用于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时引导联接元件的引导系统。引导系统具有相对于电梯竖井位置固定的引导件和与联接元件通过连结件连接的沿着引导件引导的活动件。联接元件和活动件之间的连结件被设计为,使得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连接因此也可以称为柔性连接。
所述引导系统有利地防止了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期间自由的联接元件碰撞电梯轿厢和电梯竖井,从而能够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连接的联接元件牢固地联接到电梯轿厢上,并因此参与相应的电梯轿厢的所有运动。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中移位时通常沿着轿厢导轨被引导,该轿厢导轨可以相对于联接元件的引导件被定向。尽管如此,相应的电梯轿厢仍可能相对于联接元件的引导件发生移动和/或倾斜。这种移动和/或倾斜例如可能由轿厢内不均匀的负荷分布所引起。联接元件与活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柔性连接使得能够补偿电梯轿厢的所述移位和/或倾斜,并且因此能够补偿联接元件相对于联接元件的引导系统的引导件的移位和/或倾斜。因为电梯轿厢在所述移动和/或倾斜时由于其质量可能在联接元件上施加较大的力,所以在没有所述补偿的情况下可能损坏联接元件的引导系统。例如,活动件和/或导轨可能被损坏,这可能导致电梯系统的故障。根据本发明的活动件与连接元件的柔性连接防止连接元件的引导系统的这种损坏,并因此防止电梯系统的故障。因此,除了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之外,也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可靠的运行。
在上下文中,相对于电梯竖井位置固定的引导件应理解为,引导件不能在电梯竖井内运动。引导件例如可以设计为导轨,该导轨被固定、例如拧紧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壁上。也可行的是,引导件由竖井壁本身形成。为此,竖井壁例如可以具有特殊的引导面。
活动件也能够称为活动小车。该活动件例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滚轮,这些引导滚轮在引导件上滚动并且由此由该引导件引导。也可行的是,活动件具有滑动面,引导件沿着滑动面滑动进而由其引导。
活动件与联接元件连接的所述连结件例如可以设计为呈销的形式的轴,该销能够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相对于联接元件运动。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的所述相对运动特别是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分量。此外,该相对运动尤其受到制造。
电梯系统尤其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梯轿厢,即例如两个至八个电梯轿厢,这些电梯轿厢基本上相同地构造并且都具有联接装置。电梯系统尤其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梯竖井,尤其是两个电梯竖井,电梯轿厢能够借助传送装置在这两个电梯竖井之间移动。特别是在电梯竖井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传送站,从而能够实现电梯轿厢的循环运行。为此,电梯轿厢在第一电梯竖井中仅从下向上移位,而在第二电梯竖井中仅从上向下移位。当到达相应电梯竖井的上端或下端时,电梯轿厢通过一个传送站移动到另一个电梯竖井内。
电梯竖井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建筑物上,并且基本上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从而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时基本上竖直地移位。
承载机构尤其是闭合的,即例如设计成环形。因此,它也可以被称为无端部的。但这并不是一定意味着,承载机构被设计为均匀的环或者仅由一个块组成。承载机构尤其围绕下转向辊和上转向辊被引导,其中,至少一个转向辊用作驱动辊或驱动轮,通过驱动辊或驱动轮承载机构能够被与其关联的驱动机驱动。转向辊尤其具有小于100mm的有效直径。用作驱动轮的转向辊的这种较小的有效直径使得能够无传动地驱动承载机构,该承载机构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小。在承载机构上尤其可以设置张紧装置,利用该张紧装置一方面产生所需的承载机构预紧力,另一方面补偿闭环的承载机构的原始长度的偏差以及承载机构的由运行引起的塑性的长度变化。所需的张紧力例如可以利用张紧重量、气体弹簧或金属弹簧来产生。
驱动机尤其是实施为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由电梯控制装置来控制。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电梯系统的全部运行,因此电梯控制装置驱动电梯系统的所有的可驱动部件,并且连接到电梯系统的开关和传感器。电梯控制装置可以被设计为唯一的集中式电梯控制装置,或者由多个负责部分任务的分散式控制装置组成。
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联接装置尤其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或顶部上并且由上述电梯控制装置控制。在联接装置的联接位置中与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的联接尤其是形状锁合地实现,其中也可以设想摩擦锁合的联接。联接元件尤其具有基本上水平取向的凹部,联接装置的可移出和移入的销例如可以沿操作方向插入到该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当联接装置的销轴插入到联接元件的凹部中时,联接装置处于其联接位置中,而当销轴没有插入到凹部中时,联接装置处于其断开联接位置中。
因此,通过联接装置和联接元件可以在电梯轿厢和承载机构之间建立形状锁合的或摩擦锁合的连接,从而在驱动机构移位或运动时也使电梯轿厢移位。由此可以在电梯轿厢和支承结构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也可以再次解除并且由此最终在电梯轿厢和与支承结构关联的驱动机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也可以再次解除。特别是控制联接装置,使得至少在电梯轿厢移位期间只有一个电梯轿厢联接到一个(唯一的)承载机构上。因此,特别是总是只有一个(唯一的)电梯轿厢由一个(唯一的)承载机构在竖井中移位。
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尤其设计成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将承载机构的两个自由端相互连接。使用闭环的承载机构使得可以不需要必须引导经过电梯轿厢的配重,这使得电梯竖井的较小的横截面成为可能。此外,这样构造的联接元件满足双重功能。联接元件一方面用于将电梯轿厢联接到承载机构上,另一方面用于简单且成本低廉地实现闭环的承载机构。
联接元件尤其实现所谓的带闭环或绳索连接器的功能。因此,通过将两个自由端与联接元件连接,可以非常简单、廉价和可靠地由原本敞开的纵向延伸的承载机构制造出闭环的承载机构。联接元件例如可以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承载机构连结件,承载机构连结件例如可以相应于EP1634842A2来实施。这两个承载机构连结件例如可以通过中间件连接,承载机构连结件例如可以与该中间件拧紧或焊接。联接元件也可以具有一体式壳体。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引导系统的引导件沿着电梯竖井的竖井壁延伸。联接元件与活动件之间的所述连接被设计为,使得活动件与联接元件之间的第一相对运动能够以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竖井壁和远离竖井壁的方向的分量实现。因此,可以有利地补偿电梯轿厢经常发生的运动进而补偿联接元件朝向竖井壁方向和离开竖井壁经常发生的运动。这使得电梯系统能够特别安全地运行。
所述方向的所述分量尤其基本上垂直于竖井壁并且因此基本上水平地延伸。所述相对运动特别是仅朝向竖井壁并且远离竖井壁地进行,进而特别是仅垂直于竖井壁地进行。但是,所述分量也可以具有沿着竖井壁定向的分量,即总体上倾斜于竖井壁或者沿着圆形轨道延伸。
引导件尤其实施为导轨,导轨被固定、例如拧紧在竖井壁上。相对运动的分量的所述方向因此也在朝向导轨和远离导轨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关于相对于竖井壁的相对运动的定向的实施方案类似地适用于相对于导轨的相对运动的定向。该相对运动尤其也在上述操作方向上进行,联接装置的用于联接到联接元件上的销轴可以沿该操作方向移出和移入。
在本文中,竖井壁应理解为电梯竖井在水平方向上的边界。竖井壁尤其实施为实心壁,例如由混凝土制成。但也可行的是,竖井壁仅由多个横梁构成,在这些横梁上例如可以固定轿厢导轨。尤其是在多个电梯竖井彼此并排布置并且各个电梯竖井通过横梁彼此分开时出现这种情况。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联接元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连结件具有销,该销联接至活动件并且以能够在朝向所述竖井壁和远离竖井壁的方向上移位的方式被布置在联接元件中的凹部中。因此,能够实现特别简单并且因此成本低廉的柔性连接。
为了将所述销与活动件联接,可以将销固定在活动件上,例如拧紧在活动件上。也可行的是,活动件构造为引导滚轮,引导滚轮可转动地布置在销上。此外,活动件还可以具有可枢转地布置在销上的杆。
特别地,不是整个销、而是仅销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凹部中。该凹部尤其设计成通孔,销穿过该通孔。销尤其是被固定以防止离开该通孔。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连结件具有第一弹簧结构,所述第一弹簧结构构造和布置成,使得第一弹簧结构能够在第一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到活动件上。因此,在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出现的相对运动可在第一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得到缓冲。这使得能够特别平滑地引导活动件。
第一弹簧结构尤其具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将活动件从联接元件压离。因此,可以防止活动件在联接元件上的撞击,这可能引起干扰的噪声。第一弹簧结构尤其附加地具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将活动件拉向联接元件。因此也可以缓冲活动件远离联接元件的相对运动。此外,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相应设计,可以沿第一相对运动的方向设定活动件的静止位置,当没有其它的力作用于活动件时,活动件就占据该静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引导件沿着电梯竖井的竖井壁延伸。联接元件和活动件之间的连接被设计成,使得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的沿着所述竖井壁的第二相对运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分量。这种在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实现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式使得能够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和可靠的运行。
上述关于引导件、导轨和竖井壁的设计方案也适用于本发明的设计方案。
所述相对运动特别是可以水平地进行并因此仅具有水平分量。该相对运动然后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竖井壁进行。但是,该相对运动也可以具有竖直分量或者沿着圆形轨道伸展。
联接元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连接特别地设计成,使得活动件与联接元件之间的第一相对运动可以在朝向所述竖井壁和远离竖井壁的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分量,并且活动件与联接元件之间的沿着所述竖井壁的第二相对运动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分量。然而,也可以仅允许所述第一相对运动或所述第二相对运动。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引导件在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的第一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和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引导活动件。因此,使得对活动件的进而联接元件的特别可靠的引导成为可能。这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在此,活动件在第一相对运动和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的引导应理解为,活动件不能相对于引导件在第一相对运动和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移位或仅能够以非常有限的程度移位。因此,在竖直延伸的引导件的情况下,活动件也可以基本上仅竖直地移位。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至少部分地容纳上述销的所述凹部被布置在联接元件的枢转臂上,该枢转臂能够沿着所述竖井壁枢转。因此,可以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实现所述的两个相对运动。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连结件具有第二弹簧结构,第二弹簧结构构造和布置成,使得第二弹簧结构能够在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到活动件上。因此,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在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出现的相对运动可以被缓冲。这使得能够特别平滑地引导活动件。
第二弹簧结构尤其具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彼此相反地作用。通过相应地设计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可以沿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设定活动件的静止位置,当没有其它的力作用到该活动件上时,该活动件占据该静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引导件具有侧颚板,并且活动件具有引导滚轮,其中,引导滚轮在引导件的侧颚板的内侧上被引导。由此,能够简单地实现引导。
在此,侧颚板应理解为引导件的这样一个区段,该区段从竖井壁向外伸入到电梯竖井中。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引导件尤其具有第一侧颚板和相对置的第二侧颚板,并且活动件具有第一引导滚轮和第二引导滚轮。第一引导滚轮在引导件的第一侧颚板的内侧上被引导并且第二引导滚轮在引导件的第二侧颚板的内侧上被引导。借助两个引导滚轮的引导使得联接元件的特别良好的引导成为可能,并且因此使得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引导滚轮支承在第一滚轮轴上并且第二引导滚轮支承在第二滚轮轴上。两个滚轮轴设置在活动件的能够围绕杆轴枢转的杆上,其中这两个滚轮轴尤其设置在杆的关于杆轴相对置的侧面上。因此,通过枢转所述杆,两个引导滚轮能够朝向引导件的侧颚板的方向枢转或者能够远离侧颚板的方向枢转。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该活动件的可枢转杆的杆轴至少部分地由该联接元件与该活动件之间的连结件的上述销形成。因此,该销具有双重功能,这使得能够简单且成本低廉地实现活动件与联接元件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活动件具有第三弹簧结构,所述第三弹簧结构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引导滚轮压靠到引导件的侧颚板的内侧上。由此确保,引导滚轮总是能够在引导件的侧颚板上滚动并且不会从侧颚板上松开。这使得联接元件的特别良好的引导成为可能,并且因此使得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成为可能。
第三弹簧结构具有第五弹簧并且尤其是附加地具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尤其是在活动件的杆和联接元件之间张紧,使得第六弹簧将引导滚轮压靠到引导件的侧颚板的内侧上。如果存在第六弹簧,则该第六弹簧与第五弹簧同向地作用。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引导件的侧颚板的内侧具有凹形的轮廓,并且活动件的引导滚轮具有相对应的凸形的轮廓。因此,一方面确保了引导滚轮和引导件之间的尽可能大面积的接触,这实现了对联接元件的特别良好的引导并且因此实现了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此外,侧颚板由于其凹形轮廓而能够在活动件和联接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同时进行引导。因此,能够以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实现对联接元件的非常精确的引导,进而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舒适的运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根据对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以及根据附图得出,在所述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在此:
图1示出具有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的第一电梯竖井;
图2以放大图示出连同引导系统的活动件一起的、图1中的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
图3示出带有总共八个驱动机的第一电梯竖井的俯视图;
图4示出具有两个用于联接到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上的联接装置的电梯轿厢的仰视图;
图5示出联接元件连同引导系统的截面图;
图6示出图5中的联接元件连同引导系统的俯视图,和
图7示出从联接元件的方向观察的引导系统的引导件中的活动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电梯系统10具有第一电梯竖井12,在该第一电梯竖井中布置有第一电梯轿厢14和第二电梯轿厢16。第一电梯轿厢14位于下端位置18处,该下端位置与电梯轿厢14的位于具有电梯系统10的建筑物20的最下层处的位置相对应。第二电梯轿厢16位于与建筑物20的最上层处的电梯轿厢16的位置相对应的上端位置22。在下端位置18和上端位置22之间存在多个在图1中未示出楼层。
电梯系统10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轿厢导轨24,电梯轿厢14、16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期间在该轿厢导轨上被引导。为了使电梯轿厢14、16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电梯系统10具有总共八个闭环的承载机构26,在图1中示出其中四个承载机构26。承载机构26实施为皮带并且分别围绕下转向辊28和上转向辊30被引导。
承载机构26的两个转向辊28、30彼此竖直地上下布置,从而承载机构26在转向辊28、30之间竖直地延伸。转向辊28、30尤其具有小于100mm的有效直径。下转向辊28布置在第一电梯轿厢14下方并且分别与张紧配重32连接。张紧配重32用作张紧装置,通过该张紧装置一方面产生所需的承载机构预紧力并且另一方面补偿闭环的承载机构26的原始长度中的偏差以及承载机构26的由工作决定的塑性长度变化。
上转向辊30布置在第二电梯轿厢16上方并且分别作为驱动轮用于被实施为电动马达的驱动机34。为每个承载机构26分配一个驱动机34,借助该驱动机可以驱动和移位承载机构26。驱动机34由形式为电梯控制装置36的控制装置来控制,该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电梯系统10的所有致动器。
每个承载机构26由两个承载机构部件38、40组成,两个承载机构部件的自由端部42借助两个在图2中放大地示出的联接元件44连接。联接元件44由两个在相反方向上对准的承载机构端部连结件46构成,承载机构端部连结件与具有凹部48的连接元件50连接。例如,承载机构端部连结件46可以对应于EP1634842A2中所述的承载机构端部连结件来实施。布置在电梯轿厢14、16上的联接装置58的可移出的销轴60可以插入到该凹部48中,由此联接装置58联接到联接元件44上。通过从凹部48中拉出销轴60,联接装置58可以与联接元件44断开联接。联接装置58被布置在电梯轿厢14、16的底部51上,并且将结合图4更详细地描述。其上已经联接有联接元件58的联接元件44在附图中具有填满的方形。因此在图1中第二电梯轿厢16通过联接元件44与在图1中设置在最左边的承载机构26连接。
也可行的是,联接装置布置在电梯轿厢的顶部上。于是,联接元件在承载机构上的位置必须相应地匹配。
一旦电梯轿厢14、16通过一个与其相对应的联接装置58联接到联接元件44上,就在电梯轿厢14、16与承载机构26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在该联接状态下,当承载机构26被关联的驱动机34驱动或移位时,电梯轿厢14、16被承载机构26带动并因此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电梯轿厢16因此可以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由于图1中的第一电梯轿厢14没有被连接到承载机构26上,因此在图1的状态下,第一电梯轿厢14不能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
电梯轿厢14、16分别具有一个制动装置74,电梯轿厢借助该制动装置可以固定在轿厢导轨24上并且因此固定在电梯竖井12内。
在图3中示出从上方观察具有总共八个驱动机34的第一电梯竖井12的视图。这些驱动机构34分别与形式为转向辊30的驱动轮驱动连接,相应一个承载机构26通过转向辊运行。出于清楚的原因,在图3中附图标记仅示出一次。每四个驱动机34布置在电梯轿厢16的相反侧,其中,在电梯轿厢16的相反侧的每一侧上,相应的两个驱动机34分别布置在延伸的轿厢导轨24的不同侧上。驱动装置34的驱动轴52相互平行地延伸,在电梯轿厢16的一侧上的相应一个驱动机34与电梯轿厢16的另一侧上的一个驱动机34同轴地布置。在电梯轿厢16的没有布置驱动机34的一个或两个自由侧54上设有电梯轿厢16的未图示的轿厢门。
电梯控制装置36(见图1)总是相同或同步地控制在相反侧上的两个驱动机34,使得分配给两个驱动机的承载机构26也同步地移动或移动。总是相同时地控制两个驱动机34,该两个驱动机关于电梯轿厢的重心56成对角布置,即例如在图3中上部的最左侧的驱动机34和下部的最右侧的驱动机34。因此通过八个驱动装置34可以使总共四个电梯轿厢14、16同时并且彼此独立地在第一电梯竖井12中移位。
在图4中示出从下方观察电梯轿厢16的视图,其具有用于与承载机构26的联接元件44联接的两个联接装置58。联接装置58分别相对于在图4中未示出的驱动机34并且由此相对于承载机构26的联接元件44布置。每个联接装置58具有一个销轴60,该销轴可以在操作方向62上移出和移入,该操作方向朝着联接元件44的方向定向。为了使销轴60移出和移入,联接装置58具有操作致动器64,该操作致动器例如可以实施为电动马达。为了使销轴60相对于联接元件44定位,销轴60可借助例如同样实施为电动马达的定位致动器68与操作致动器64一起水平地且垂直于操作方向62沿着导轨66移动。
为了将联接装置58以及由此将电梯轿厢16联接到联接元件44上并进而联接到承载机构26上,首先使销轴60相对于相应的联接元件44正确地定位。紧接着,移出销轴60,由此销轴60插入到联结元件44的凹部48中。由此在联接装置58和联接元件44之间并且进而在电梯轿厢16和承载机构26之间建立形状锁合的连接。如果建立了这种形状锁合的连接,电梯轿厢16就能够在电梯竖井12内移位。
如结合图3已经描述的那样,电梯轿厢16总是与两个承载机构26联接,这两个承载机构相对于电梯轿厢的重心56成对角布置。这实现的方式为,将电梯轿厢16总是与联接元件44联接,该联接元件相对于电梯轿厢16的重心56成对角布置。
也可行的是,联接装置的销轴不可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每个联接元件的联接装置具有单独的销轴,或者一个联接装置被精确地分配给一个联接元件,并且因此被精确地分配给一个承载机构。
这些驱动机以及因此这些承载机构也可以被布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门中的一个轿厢门上并且因此布置在与竖井门相对的一侧上。在这种情况下,电梯轿厢尤其仅具有一个联接装置,从而电梯轿厢为了在电梯竖井内移位而仅联接到承载机构上。
电梯系统10除了第一电梯竖井12之外还包括与第一电梯竖井12平行布置的未示出的第二电梯竖井。第二电梯竖井与第一电梯竖井12类似地构造。电梯轿厢14、16在第二电梯竖井中的移位类似于在第一电梯竖井12中的移位来实现。电梯轿厢14、16在第一电梯竖井12中仅向上移位,而在第二电梯竖井中仅向下移位。
为了能够实现电梯轿厢在两个电梯竖井中的循环运行,电梯系统10具有两个未示出的传送装置,电梯轿厢14、16借助该传送装置能够从第一电梯竖井移动到第二电梯竖井中或者从第二电梯竖井移动到第一电梯竖井中。该传送装置尤其可以相应于EP2219985B1中的水平移动单元的形式的传送装置来构造。
联接元件46在电梯竖井12内移位时由引导件80引导,该引导件结合图5至7进行说明。
根据图5和图6,联接元件46通过连结件81与引导件80的活动件82连接。该活动件82在一个所谓C形导轨83形式的引导件中被引导。C形导轨83被拧紧进而固定在电梯竖井12的在图5中未示出的竖井壁84上。因此,C形导轨沿着竖井壁84延伸并且相对于电梯竖井12是位置固定的。该活动件82具有上部的第一引导滚轮85和下部的第二引导滚轮86,这些引导滚轮布置在可围绕杆轴88枢转的杆87上。为此,第一引导滚轮85支承在第一滚轮轴89上,并且第二引导滚轮86支承在第二滚轮轴90上。在此,两个滚轮轴89、90关于杆轴88布置在杆87的相反侧上。
如图6所示,C形导轨83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颚板91,侧颚板从竖井壁84伸入到电梯竖井12中。侧颚板91的内侧92具有凹形轮廓。活动件82的两个引导滚轮85、86在其外周上具有对应的凸形轮廓,使得引导滚轮85、86在第一方向93上朝向以及远离竖井壁84被引导,并且在第二方向94上横向于竖井壁或沿着竖井壁84沿水平被引导。
活动件82具有第三弹簧结构95,该第三弹簧结构具有上部的第五弹簧96(仅在图6中可见)和下部的第六弹簧79(仅在图5中可见)。弹簧96、79以如下方式在杆87与联接元件46之间张紧,使得引导滚轮85、86压向C形导轨83的侧颚板91的内侧92。弹簧结构95在图7中更清楚地示出。
连结件81具有销97,活动件82经由该连结件与联接元件46连接,该销也形成活动件82的可枢转的杆87的杆轴88。销97的与活动件82相对置的部分穿过呈通孔98形式的凹部、穿过联接元件46的枢转臂99伸出。在此,销97通过旋紧在销97的与活动件82相对置的端部上的罩100来固定。销97能够以受限的量在凹部98中朝向竖井壁84的方向并且远离竖井壁84移动。因此,该销可以在上述第一方向93上移动。因此,活动件82和联接元件46之间在第一方向93上的第一相对运动是可行的。
在活动件82的杆87与枢转臂99之间,围绕销97布置有螺旋弹簧形式的第一弹簧101。第一弹簧101将杆87进而将活动件82朝竖井壁84的方向按压。另外,在枢转臂99和销97的罩100之间,第二弹簧102以螺旋弹簧的形式围绕销97布置。第二弹簧102按压销97的罩100并且因此杆87和活动件82远离竖井壁84。第一弹簧101和第二弹簧102因此形成连结件81的第一弹簧结构103。
具有通孔98的枢转臂99可围绕枢转轴104枢转,该枢转轴平行于通孔98进而平行于销97延伸。因此,枢转臂99能够以受限的量沿着圆形轨道围绕所述枢转轴104进而沿着竖井壁84进行枢转运动。因此,枢转臂99的可行的运动除了竖直分量之外还具有水平分量。在枢转臂99枢转时,通孔98进而销97也枢转。通过销97,活动件82的杆87也相对于枢转轴104进而相对于联接元件46枢转。因此,活动件82在枢转臂99围绕枢转轴104枢转时相对于联接元件46进行第二相对运动,该第二相对运动如所描述的那样具有水平分量。
第二弹簧结构106作用到枢转臂99上,该第二弹簧结构仅在图7中示出。弹簧结构106具有第三弹簧107,该第三弹簧布置在枢转臂99和联接元件46的竖直延伸的构件108之间,使得该第三弹簧在图7中向左按压枢转臂99。此外,弹簧结构106具有第四弹簧109,第四弹簧布置在联接元件46的构件108的远离枢转臂99的一侧上,使得第四弹簧在图7中向右按压枢转臂99。
在图7中,第三弹簧结构95也清晰可见。上部的第五弹簧96和下部的第六弹簧79在杆87的向外伸出的锁钩110和联接元件46的垂直构件108之间被张紧,使得引导滚轮85、86压靠到C形导轨83的侧颚板91的内侧92上。
最后,应该注意,诸如“包括”、“包含”等的术语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或步骤,并且诸如“一个”或“一”的术语不排除多个。此外,应当指出,参照上述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特征或步骤组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视为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电梯系统,具有:
能够在电梯竖井(12)内移位的电梯轿厢(14、16),
在电梯竖井(12)内延伸的承载机构(26),
配设给承载机构(26)的驱动机(34),和
布置在电梯轿厢(14、16)上的、能够操控的联接装置(58),
其中,所述承载机构(26)具有联接元件(46),所述联接装置(58)能够与所述联接元件(46)联接和断开联接,由此,能够建立和解除电梯轿厢(14、16)与承载机构(26)之间的驱动连接,并且能够借助能由驱动机(34)驱动的承载机构(26)使所联接的电梯轿厢(14、16)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
其特征在于,
用于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时引导联接元件(46)的引导系统(80),其中,
所述引导系统(80)具有相对于电梯竖井(12)位置固定的引导件(83)和通过连结件(81)与联接元件(46)连接的、沿着所述引导件(83)引导的活动件(82),并且
联接元件(46)和活动件(82)之间的连结件(81)被设计成,使得活动件(82)和联接元件(46)之间能够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83)沿着电梯竖井(12)的竖井壁(84)延伸,并且联接元件(46)和活动件(82)之间的连结件(81)被设计成,使得活动件(82)和联接元件(46)之间的第一相对运动能够以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竖井壁(84)和远离所述竖井壁(84)的方向的分量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联接元件(46)和活动件(82)之间的连结件(81)具有销(97),所述销与活动件(82)联接,并且以能够在朝向竖井壁(84)和远离竖井壁(84)的方向上移位的方式被布置在联接元件(46)中的凹部(98)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连结件(81)具有第一弹簧结构(103),所述第一弹簧结构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第一弹簧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到活动件(8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引导件(83)沿着电梯竖井(12)的竖井壁(84)延伸,并且联接元件(46)和活动件(82)之间的连结件(81)被设计成,使得活动件(82)和联接元件(46)之间沿着竖井壁(84)的第二相对运动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水平分量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引导件(83)在活动件(82)与联接元件(46)之间的所述第一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和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引导活动件(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98)布置在联接元件(46)的枢转臂(99)上,所述枢转臂能够沿着所述竖井壁(84)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件(81)具有第二弹簧结构(106),所述第二弹簧结构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第二弹簧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到活动件(82)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83)具有侧颚板并且活动件(82)具有引导滚轮(85、86),其中,所述引导滚轮(85、86)在引导件(83)的侧颚板的内侧(92)上得到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83)具有第一侧颚板和相对置的第二侧颚板,并且所述活动件(82)具有第一引导滚轮(85)和第二引导滚轮(86),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滚轮(85)在引导件(83)的第一侧颚板的内侧(92)上得到引导,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滚轮(86)在引导件(83)的第二侧颚板的内侧(92)上得到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滚轮(85)被支承在第一滚轮轴(89)上,所述第二引导滚轮(86)被支承在第二滚轮轴(90)上,并且两个滚轮轴(89、90)布置在活动件(82)的能够围绕杆轴(88)枢转的杆(87)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82)的能够枢转的杆(87)的杆轴(88)至少部分地由联接元件(46)和活动件(82)之间的连结件(81)的销(97)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82)具有第三弹簧结构(95),所述第三弹簧结构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引导滚轮(85、86)压靠到引导件(83)的侧颚板的内侧(9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引导件(83)的侧颚板的内侧(92)具有凹形的轮廓,并且活动件(82)的引导滚轮(85、86)具有相对应的凸形的轮廓。
CN202080007766.6A 2019-02-12 2020-02-04 电梯系统 Active CN113272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56583 2019-02-12
EP19156583.7 2019-02-12
PCT/EP2020/052726 WO2020164966A1 (de) 2019-02-12 2020-02-04 Aufzug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238A CN113272238A (zh) 2021-08-17
CN113272238B true CN113272238B (zh) 2022-09-02

Family

ID=6541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7766.6A Active CN113272238B (zh) 2019-02-12 2020-02-04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7497B2 (zh)
EP (1) EP3924285B1 (zh)
CN (1) CN113272238B (zh)
AU (1) AU2020222206B2 (zh)
SG (1) SG11202104498TA (zh)
WO (1) WO202016496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09715A (en) * 1911-04-21 1912-01-18 Otto Eigen Improved Rope Loop Connection for Cages, Hoists, and the like.
GB1442212A (en) * 1972-07-20 1976-07-14 Linden Alimak Ab Hoisting apparatus
CN1205975A (zh) * 1997-03-20 1999-01-27 奥蒂斯电梯公司 一种具有交错的双提升路段的电梯
EP1693331A1 (de) * 2005-02-17 2006-08-23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mit mehreren Schächten und mit Aufzugskabinen welche vom gewählten Antriebssystem an- und abgekuppelt werden können
CN101641224A (zh) * 2007-03-12 2010-02-0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
CN101687611A (zh) * 2007-06-04 2010-03-3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电梯系统的承载装置的端部连接器和方法
CN108349699A (zh) * 2015-09-18 2018-07-31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7775A (en) 1968-01-17 1970-06-30 Roy E Meyer Elevator
US4004654A (en) * 1971-07-07 1977-01-25 Trebron Holdings Limited Elevator structure supporting apparatus
FI86402C (fi) * 1990-10-11 1994-10-25 Macgregor Navire Fin Oy Lyftanordning foer fartyg
PT103110A (pt) * 2004-04-21 2005-10-31 Vasco Alexandre De Sousa Alves Maquina transportadora de pessoas e carga
ZA200506660B (en) 2004-09-13 2006-05-31 Inventio Ag Belt end connection for fastening a belt end in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d checking a belt end connection in a lift installation
EP2070860A1 (de) 2007-12-11 2009-06-17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mit vertikal und horizontal verfahrbaren Aufzugkabinen
DE102014104458A1 (de) * 2014-03-28 2015-10-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Aufzugsystem
US9758347B2 (en) * 2014-12-02 2017-09-12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ThyssenKrupp A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to move at least two elevator cars independently in at least one hoistwa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09715A (en) * 1911-04-21 1912-01-18 Otto Eigen Improved Rope Loop Connection for Cages, Hoists, and the like.
GB1442212A (en) * 1972-07-20 1976-07-14 Linden Alimak Ab Hoisting apparatus
CN1205975A (zh) * 1997-03-20 1999-01-27 奥蒂斯电梯公司 一种具有交错的双提升路段的电梯
EP1693331A1 (de) * 2005-02-17 2006-08-23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mit mehreren Schächten und mit Aufzugskabinen welche vom gewählten Antriebssystem an- und abgekuppelt werden können
CN101641224A (zh) * 2007-03-12 2010-02-0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
CN101687611A (zh) * 2007-06-04 2010-03-3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电梯系统的承载装置的端部连接器和方法
CN108349699A (zh) * 2015-09-18 2018-07-31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4285B1 (de) 2023-04-05
US20220089410A1 (en) 2022-03-24
SG11202104498TA (en) 2021-05-28
EP3924285A1 (de) 2021-12-22
US11807497B2 (en) 2023-11-07
CN113272238A (zh) 2021-08-17
AU2020222206A1 (en) 2021-06-24
AU2020222206B2 (en) 2023-05-25
WO2020164966A1 (de)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7544B (zh) 电梯系统
KR101001677B1 (ko) 승강하는 피반송물 지지대를 구비한 반송장치
JP4708005B2 (ja) ケージドアリーフを昇降路ドアリーフに一時的に連結し、かつケージドアロック解除手段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における装置
CN103261074B (zh) 用于减少电梯轿厢移动的摩擦阻尼器
CN105819315A (zh) 电梯轿厢
EP1813495B1 (en) Suspension conveyance apparatus
CN113272238B (zh) 电梯系统
CN105658562A (zh) 升降机设施
FI101784B (fi) Menetelmä hissin tasonoven liikuttamiseksi ja mukaanottaja
CN109534125A (zh) 电梯安全装置组件
CN113286758B (zh) 电梯系统
CN111295351B (zh) 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执行维护工作的装置
CN109843773B (zh) 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
US20220048736A1 (en) Elevator system
KR101012254B1 (ko) 엘리베이터 서스펜션 장치
US5476159A (en) Linear motor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linear motor elevator
CN110040601B (zh) 用于双层电梯的h形框架
EP1832490A2 (en) Clamping system for carriers of an automatic cableway installation
CN110088029B (zh) 带有可移位的轿厢门的电梯轿厢
JP2017074883A (ja) 連結装置
KR0158931B1 (ko) 엘리베이터 승강로 도어 및 카도어 록크 및 커플링
CN115196469A (zh) 夹持装置及电梯系统
KR20220147654A (ko) 자체 추진 캐리지용 구동 모듈 및 자체 추진 캐리지
KR101338416B1 (ko) 오버 헤드 체인 컨베이어 장치
CZ290205B6 (cs) Vodicí zařízení pro posuvné bočnice vozů s posuvnými stěnami a střecho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89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