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6758B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6758B
CN113286758B CN202080008818.1A CN202080008818A CN113286758B CN 113286758 B CN113286758 B CN 113286758B CN 202080008818 A CN202080008818 A CN 202080008818A CN 113286758 B CN113286758 B CN 113286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coupling
elevator
elevator car
support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88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6758A (zh
Inventor
约瑟夫·胡斯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1328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6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6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6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95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where multiple cars drive in the same hoist 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8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connection to the cars or cages, e.g.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0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driving gear, e.g. acting on power electronics, on inverter or rectifier controlled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2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braking devices, e.g. acting o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r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10),其具有能够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的电梯轿厢(14、16)、在电梯竖井(12)中延伸的承载机构(26)、为承载机构(26)配设的驱动机(34)和设置在电梯轿厢(14、16)上的能够操控的联接装置。该承载机构(26)具有联接元件(44),联接装置能够通过占据联接位置而与该联接元件联接,并且能够通过占据断开联接位置而与该联接元件断开联接,由此能够在电梯轿厢(14、16)与承载机构(26)之间建立以及解除驱动连接。根据本发明,电梯系统具有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可以占据紧固位置和释放位置,并且该紧固装置在紧固位置中将联接装置紧固在联接位置中以防离开联接位置。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EP2219985B1描述了一种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具有两个能够在电梯竖井内沿竖直方向移位的电梯轿厢、闭环的围绕下转向轮和上转向轮引导的承载机构、为承载机构配设的呈电动马达形式的驱动机和布置在每个电梯轿厢上的能够操控的相应一个联接装置。承载机构具有多个联接元件,这些联接元件例如可以被实施为孔或凸轮。电梯轿厢的一个连接装置可以与联接元件联接和与之断开联接,由此可以在各个电梯轿厢和承载机构之间建立和解除驱动连接。因此,与承载机构联接的电梯轿厢借助可由各个驱动机驱动的承载机构能够在第一电梯竖井中移位。
电梯轿厢在所述电梯竖井中仅沿一个方向移位,即仅向上或仅向下移位。为了能够实现电梯轿厢的绕转运行,电梯系统具有另一电梯竖井。电梯轿厢能够借助传送装置在两个电梯竖井之间水平移动。在电梯系统的运行中,电梯轿厢通过其联接装置和联接元件在下端位置或上端位置处联接到承载机构上,并且通过承载机构由对应的驱动机向上或向下移位,直至电梯轿厢到达上端位置或下端位置。在那里,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断开联接,并且为了另一移位方向由电梯竖井中的传送装置水平地移动到另一电梯竖井中。
US2016/152446A1同样描述了一种这样的电梯系统。
在EP1693331A1中描述了一种类似的电梯系统,在该电梯系统中,联接装置在联接位置中可以借助紧固装置被固定以防离开联接位置。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出一种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使得电梯系统的特别可靠和/或安全的运行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包括能够在电梯竖井内移位的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延伸的承载机构、为承载机构配设的驱动机和布置在电梯轿厢上的能够操控的联接装置。联接装置可以占据联接位置和断开联接位置。该承载机构具有联接元件,联接装置通过占据联接位置而与该联接元件联接,并且通过占据断开联接位置而断开联接,由此能够建立和解除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之间的驱动连接。所联接的电梯轿厢可以借助能够由驱动机驱动的承载机构在电梯竖井中移位。
电梯系统具有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可以占据紧固位置和释放位置。在紧固位置中,紧固装置将联接装置紧固在联接位置中以防离开联接位置。由此有效地防止了联接装置偶然从联接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进而避免了电梯轿厢偶然与承载机构分离。电梯轿厢偶然与承载机构分离可能导致电梯轿厢由于重力而在电梯竖井向下坠落并且在达到极限速度时由所谓的防坠制动器停止。通过防坠制动器使电梯轿厢停止特别是导致过大的并因此对电梯轿厢中的乘客造成不舒适的加速。在此,也可能出现乘客的轻微伤害。使用防坠制动器还可能导致根据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的位置乘客不能容易地离开电梯轿厢。此外,在使用防坠制动器之后,通常需要投入服务技术人员来使电梯系统恢复运行。直到服务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才能使用电梯系统。此外,投入服务技术人员会产生耗费并因此产生成本。
紧固装置将联接装置尤其通过与联接元件的联接紧固在紧固位置中。但是也可以考虑:将联接装置在紧固位置中与承载机构联接。紧固装置尤其具有能够操控的并且因此能够在联接装置上运动的构件和从动的并且因此不能在联接元件上运动的构件。这使得能够从电梯轿厢出发简单且成本低廉地接线和供应紧固装置的可控部件。
根据本发明,紧固装置具有传感器结构,借助所述传感器结构能够识别:紧固装置是否位于紧固位置中。这能够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安全的运行。
传感器结构例如可以由永磁体和霍尔传感器的组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永磁体特别是布置在联接装置上,特别是布置在可枢转地支承在联接装置上的杆的锁定端部上。在该情况下霍尔传感器布置在联接元件上,特别是布置在联接元件的紧固凹部的区域中,使得仅当杆的所述锁定端部位于紧固凹部中并且因此紧固装置位于紧固位置中时,所述霍尔传感器才检测所述永磁体。霍尔传感器尤其与电梯控制装置连接,该电梯控制装置评估霍尔传感器的测量信号。
传感器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接近传感器、借助接近传感器能够识别:紧固装置是否处于紧固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所述传感器结构通信连接,并且如果只有当传感器结构识别出紧固装置处于紧固位置中时,电梯轿厢才进行移位。这能够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安全的运行。
所述控制装置尤其可以被实施为电梯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然而,控制装置通常也可以独立于电梯控制装置但是与电梯控制装置通信地设计。只有当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相应的释放信号时,才允许电梯轿厢的移位。只有当借助传感器结构识别到紧固装置位于紧固位置中时,才发出该释放信号。当电梯轿厢移位并且释放信号不再从控制装置发出时,则立即停止电梯轿厢的移位。
电梯系统尤其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梯轿厢,即例如两个至八个电梯轿厢,这些电梯轿厢基本上相同地构造并且都具有联接装置。电梯系统尤其具有一个以上的电梯竖井,尤其是两个电梯竖井,电梯轿厢能够借助传送装置在这两个电梯竖井之间移动。特别是在电梯竖井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传送站,从而能够实现电梯轿厢的绕转运行。为此,电梯轿厢在第一电梯竖井中仅从下向上移位,而在第二电梯竖井中仅从上向下移位。当到达相应电梯竖井的上端或下端时,电梯轿厢通过一个传送站移动到另一个电梯竖井内。
电梯竖井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建筑物上,并且主要在设置方向上延伸,从而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时主要竖直地移位。
承载机构尤其是闭环的,即例如设计成环形。因此,它也可以被称为无末端。但这并不是一定意味着,承载机构被设计为均匀的环或者仅由一个块组成。承载机构尤其围绕下转向辊和上转向辊被引导,其中,至少一个转向辊用作驱动辊或驱动轮,通过驱动辊或驱动轮承载机构能够被与其关联的驱动机驱动。转向辊尤其具有小于100mm的有效直径。用作驱动轮的转向辊的这种较小的有效直径使得能够无传动地驱动承载机构,该承载机构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小。在承载机构上尤其可以设置张紧装置,利用该张紧装置一方面产生所需的承载机构预紧力,另一方面补偿闭环的承载机构的原始长度的偏差以及承载机构的由运行引起的塑性的长度变化。所需的张紧力例如可以利用张紧配重、气体弹簧或金属弹簧来产生。
驱动机尤其是实施为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由电梯控制装置来控制。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电梯系统的全部运行,因此电梯控制装置驱动电梯系统的所有的可驱动部件,并且连接到电梯系统的开关和传感器。电梯控制装置可以被设计为唯一的集中式电梯控制装置,或者由多个负责部分任务的分散式控制装置组成。电梯控制装置例如可以具有安全控制装置,该安全控制装置确保电梯系统的安全运行。
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联接装置尤其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或顶部上并且由上述电梯控制装置控制。在联接装置的联接位置中与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的联接尤其是型面锁合地实现,其中也可以设想摩擦锁合的联接。联接元件尤其具有主要水平取向的凹部,联接装置的可移出和移入的销例如可以沿操作方向沉入到该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当联接装置的销轴沉入到联接元件的凹部中时,联接装置处于其联接位置中,而当销轴没有沉入到凹部中时,联接装置处于其断开联接位置中也就是说保持凹部为空。
因此,通过联接装置和联接元件可以在电梯轿厢和承载机构之间建立型面锁合的或摩擦锁合的连接,从而在驱动机构移位或运动时也使电梯轿厢移位。由此可以在电梯轿厢和支承结构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也可以再次解除并且由此最终在电梯轿厢和与支承结构关联的驱动机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也可以再次解除。特别是控制联接装置,使得至少在电梯轿厢移位期间只有一个电梯轿厢与一个(唯一的)承载机构联接。因此,特别是总是只有一个(唯一的)电梯轿厢由一个(唯一的)承载机构在竖井中移位。
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尤其设计成如下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将承载机构的两个自由端相互连接。使用闭环的承载机构使得可以不需要必须绕过电梯轿厢的配重,这使得电梯竖井的较小的横截面成为可能。此外,这样构造的联接元件满足双重功能。联接元件一方面用于将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联接,另一方面用于简单且成本低廉地实现闭环的承载机构。
联接元件尤其实现所谓的带闭环或绳索连接器的功能。因此,通过将两个自由端与联接元件连接,可以非常简单、廉价和可靠地由原本敞开的纵向延伸的承载机构制造出闭环的承载机构。联接元件例如可以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承载机构连接装置,承载机构连接装置例如可以相应于EP1634842A2来实施。这两个承载机构连接装置例如可以通过中间件连接,承载机构连接装置例如可以与该中间件拧紧或焊接。联接元件也可以具有一体式壳体。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紧固装置具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能够借助蓄能器将紧固装置送入紧固位置中。蓄能器因此将把紧固装置送入紧固位置中。这使得由于根据标准、即在没有另外操控促动器的情况下紧固装置占据紧固位置,电梯系统能够特别安全地运行。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
电梯轿厢,其能够在电梯竖井中移位,
在电梯竖井中延伸的承载机构,
为承载机构配设的驱动机,
布置在电梯轿厢上的能够操控的联接装置,和
紧固装置,
其中,
联接装置能够占据联接位置和断开联接位置,
承载机构具有联接元件,联接装置通过占据联接位置而能够与联接元件联接,并且通过占据断开联接位置而能够断开联接,由此能够建立和解除电梯轿厢与承载机构之间的驱动连接,并且所联接的电梯轿厢能够借助能够由驱动机驱动的承载机构在电梯竖井内移位,以及
紧固装置能够占据紧固位置和释放位置,并且在紧固位置中,将联接装置紧固在联接位置中以防止离开联接位置,以及
这种蓄能器可以视为独立的发明。
蓄能器尤其是设计成弹簧,该蓄能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该蓄能器在紧固装置的构件上施加复位力,该复位力将该构件压到某个位置,在紧固位置中的该构件占据该位置。当联接装置处于联接位置中并且促动器没有与蓄能器的复位力相反的操作力作用到所述构件上,则由蓄能器施加的复位力将所述构件带到某个位置,在紧固位置中的该构件占据该位置。
作为设置蓄能器的替代方案,紧固装置的可运动的构件能够设计和布置成,使得重力将其送入某个位置中,在紧固装置的紧固位置中,所述构件占据该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紧固装置具有促动器,所述促动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借助促动器在激活状态下能够将紧固装置送入释放位置中。因此,促动器在激活状态下将紧固装置送入释放位置中。有利地,这实现主动地调节紧固装置的释放位置。
在此,促动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其在激活状态下施加操作力到紧固装置的构件上,操作力将该构件压入某个位置,在释放位置中的该构件占据该位置。所述促动器例如可以被实施为电磁体或电动马达,促动器特别是由电梯系统的电梯控制装置来操控,并且因此可以被激活和去激活。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在紧固装置的紧固位置中,借助紧固装置、尤其借助紧固装置的构件在联接装置和联接元件之间建立型面锁合的连接。由此,联接装置特别可靠地紧固在联接位置中。
在此,最迟当联接装置要在断开联接位置的方向上离开联接位置时,才存在所述型面锁合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紧固装置具有可枢转地支承在联接装置上的带有锁定端部的杆。所述杆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在紧固装置的紧固位置中,杆的锁定端部沉入到联接元件的紧固凹部中,从而当试图离开联接装置的联接位置时,锁定端部抵靠在联接元件的紧固凹部的止挡上,并且因此防止离开联接装置的联接位置。因此,尤其有效地并且同时成本低廉地实现紧固装置。
所述蓄能器在该情况下尤其是构造为弹簧,所述弹簧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所述弹簧向杆施加复位力,借助复位力朝着联接元件的所述紧固凹部的方向带动杆的锁定端部。储能器尤其是具有两个并联的弹簧、例如两个同轴设置的螺旋弹簧,其中,内螺旋弹簧布置在外圈弹簧内。因此,即使当两个弹簧中的一个被损坏时,蓄能器也仍然能够施加复位力。
所述促动器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构造为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促动器在激活状态下将操作力施加到杆上,借助操作力能够将杆的锁定端部从联接元件的所述紧固凹部中带出。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在电梯轿厢上布置有制动装置,借助该制动装置,电梯轿厢通常可以由承载机构固定在电梯竖井内。这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安全的运行。
电梯轿厢借助制动装置尤其相对于牢固地安装在电梯竖井中的导轨固定。导轨也可以被称为竖直导轨。为此,制动装置例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制动块,该制动块在制动装置的激活状态下压靠导轨,从而防止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移位。制动装置尤其同样由电梯控制装置操控。特别地,每当相应的电梯轿厢的联接装置位于断开联接位置时,该联接装置就被激活。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仅当传感器结构识别出紧固装置位于紧固位置中时,控制装置才允许松开制动装置。一旦传感器结构识别出紧固装置不位于紧固位置中,控制装置尤其也促使制动装置的激活,即促使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中固定。这实现电梯系统的特别安全的运行。
只有当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相应的释放信号时,才允许释放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只有当借助传感器结构识别出紧固装置位于紧固位置中时,才发出该释放信号。例如,如果制动装置在电梯轿厢移位期间被释放,且不再从控制装置发出释放信号,则制动装置立即被激活,从而将电梯轿厢固定在电梯竖井内。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根据对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以及根据附图得出,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其中:
图1示出具有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的第一电梯竖井;
图2以放大图示出图1中的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
图3示出带有总共八个驱动机的第一电梯竖井的俯视图;
图4示出电梯轿厢的仰视图,电梯轿厢具有两个用于联接在承载机构的联接元件上的联接装置;
图5示出处于断开联接位置中的联接元件、联接装置和处于释放位置中的紧固装置的放大图;
图6示出与图5类似的视图,其中,联接装置处于联接位置中并且紧固装置继续处于释放位置中;以及
图7示出与图5和图6类似的视图,其中,联接装置处于联接位置中并且紧固装置处于紧固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电梯系统10具有第一电梯竖井12,在该第一电梯竖井中布置有第一电梯轿厢14和第二电梯轿厢16。第一电梯轿厢14位于下端位置18处,该下端位置与电梯轿厢14的位于具有电梯系统10的建筑物20的最下层处的位置相对应。第二电梯轿厢16位于与建筑物20的最上层处的电梯轿厢16的位置相对应的上端位置22。在下端位置18和上端位置22之间存在多个在图1中未示出楼层。
电梯系统10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导轨24,电梯轿厢14、16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期间在该轿厢导轨上被引导。为了使电梯轿厢14、16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电梯系统10具有总共八个闭环的承载机构26,在图1中示出其中四个承载机构26。承载机构26实施为皮带并且分别围绕下转向辊28和上转向辊30被引导。
承载机构26的两个转向辊28、30彼此竖直地上下布置,从而承载机构26在转向辊28、30之间竖直地延伸。转向辊28、30尤其具有小于100mm的有效直径。下转向辊28布置在第一电梯轿厢14下方并且分别与张紧配重32连接。张紧配重32用作张紧装置,通过该张紧装置一方面产生所需的承载机构预紧力并且另一方面补偿闭环的承载机构26的原始长度中的偏差以及承载机构26的由工作决定的塑性长度变化。
上转向辊30布置在第二电梯轿厢16上方并且分别作为驱动轮用于被实施为电动马达的驱动机34。为每个承载机构26分配一个驱动机34,借助该驱动机可以驱动和移位承载机构26。驱动机34由形式为电梯控制装置36的控制装置来控制,该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电梯系统10的所有促动器。
每个承载机构26由两个承载机构部件38、40组成,两个承载机构部件的自由端42借助两个在图2中放大地示出的联接元件44被连接。联接元件44由两个在相反方向上对准的承载机构端部连接装置46构成承载机构端部连接装置与具有凹部48的连接元件50连接。例如,承载机构端部连接装置46可以根据EP1634842A2中所述的承载机构端部连接装置来实施。设置在电梯轿厢14、16上的联接装置58(参见图4至图7)的可移出的销轴60(参见图4至图7)可以沉入到该凹部48中,由此联接装置58与联接元件44联接。联接装置58随后位于联接位置中(也参见图6和图7)。销轴60可以在联接装置58的联接位置中通过在图1中未示出的紧固装置(图5至图7中的80)来固定。通过从凹部48中拉出销轴60,联接装置58可以与联接元件44断开联接。联接装置58随后处于断开联接位置中(也参见图5)。联接装置58被布置在电梯轿厢14、16的底部51上,并且将结合图4更详细地描述。已经与联接元件44联接的联接元件58在附图中具有填满的正方形。因此在图1中第二电梯轿厢16通过联接元件44与在图1中设置在最左边的承载机构26连接。
也可行的是,联接装置布置在电梯轿厢的顶部上。于是,联接元件在承载机构上的位置必须相应地匹配。
一旦电梯轿厢14、16通过为其配设的联接装置58与联接元件44联接,就在电梯轿厢14、16与承载机构26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在该联接状态下,当承载机构26被关联的驱动机34驱动或移位时,电梯轿厢14、16被承载机构26带动并因此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电梯轿厢16因此可以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由于图1中的第一电梯轿厢14没有被连接到承载机构26上,因此在图1的状态下,第一电梯轿厢14不能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
电梯轿厢14、16分别具有制动装置74,电梯轿厢借助该制动装置可以紧固在竖直导轨24上并且因此固定在电梯竖井12内。
图3示出具有总共八个驱动机34的第一电梯竖井12的俯视图。这些驱动机构34分别与形式为转向辊30的驱动轮驱动连接,相应一个承载机构26通过转向辊运行。出于清楚的原因,在图3中附图标记仅示出一次。每四个驱动机34布置在电梯轿厢16的相反侧,其中,在电梯轿厢16的相反侧的每一侧上,相应的两个驱动机34分别布置在延伸的竖井导轨24的不同侧上。驱动装置34的驱动轴52相互平行地延伸,在电梯轿厢16的一侧上的一个驱动机34分别与电梯轿厢16的另一侧上的一个驱动机34同轴地布置。在电梯轿厢16的没有布置驱动机34的一个或两个未占用侧54上设有电梯轿厢16的未图示的轿厢门。
电梯控制装置36(见图1)总是相同或同步地控制在相反侧上的两个驱动机34,使得分配给两个驱动机的承载机构26也同步地移动或移动。总是相同时地控制两个驱动机34,该两个驱动机关于电梯轿厢的重心56成对角布置,即例如在图3中上部的最左侧的驱动机34和下部的最右侧的驱动机34。因此通过八个驱动装置34可以使总共四个电梯轿厢14、16同时并且彼此独立地在第一电梯竖井12中移位。
在图4中示出从下方观察电梯轿厢16的视图,其具有用于与承载机构26的联接元件44联接的两个联接装置58。联接装置58分别相对于在图4中未示出的驱动机34并且由此相对于承载机构26的联接元件44布置。每个联接装置58具有一个销轴60,该销轴可以在操作方向62上移出和移入,该操作方向朝着联接元件44的方向定向。为了使销轴60移出和移入,联接装置58具有操作促动器64,该操作促动器例如可以实施为电动马达。为了使销轴60相对于联接元件44定位,销轴60可借助例如同样实施为电动马达的定位促动器68与操作促动器64一起水平地且垂直于操作方向62沿着导轨66移动。
为了将联接装置58以及由此将电梯轿厢16与联接元件44联接,并进而与承载机构26联接,首先使销轴60相对于相应的联接元件44正确地定位。紧接着,移出销轴60,由此销轴60沉入到联结元件44的凹部48中。由此在联接装置58和联接元件44之间并且进而在电梯轿厢16和承载机构26之间建立型面锁合的连接。如果建立了这种型面锁合的连接,电梯轿厢16就能够在电梯竖井12内移位。
如结合图3已经描述的那样,电梯轿厢16总是与两个承载机构26联接,这两个承载机构相对于电梯轿厢的重心56成对角布置。这实现的方式为,将电梯轿厢16总是与联接元件44联接,该联接元件相对于电梯轿厢16的重心56成对角布置。
也可行的是,联接装置的销轴不可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每个联接元件的联接装置具有单独的销轴,或者一个联接装置被精确地分配给一个联接元件,并且因此被精确地分配给一个承载机构。
这些驱动机以及因此这些承载机构也可以被布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门中的一个轿厢门上并且因此布置在与竖井门相对的一侧上。在这种情况下,电梯轿厢尤其仅具有一个联接装置,从而电梯轿厢为了在电梯竖井内移位而仅与承载机构联接。
电梯系统10除了第一电梯竖井12之外还包括与第一电梯竖井12平行布置的未示出的第二电梯竖井。第二电梯竖井与第一电梯竖井12类似地构造。电梯轿厢14、16在第二电梯竖井中的移位类似于在第一电梯竖井12中的移位来实现。电梯轿厢14、16在第一电梯竖井12中仅向上移位,而在第二电梯竖井中仅向下移位。
为了能够实现电梯轿厢在两个电梯竖井中的绕转运行,电梯系统10具有两个未示出的传送装置,电梯轿厢14、16借助该传送装置能够从第一电梯竖井移动到第二电梯竖井中或者从第二电梯竖井移动到第一电梯竖井中。该传送装置尤其可以相应于EP2219985B1中的水平移动单元的形式的传送装置来构造。
利用图5至图7更详细地描述紧固装置80及其工作方式。联接装置58具有牢固地固定到未示出的电梯轿厢的载体82。载体具有长方体形的基本形状的销轴60,该销轴可以通过操作促动器64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载体82移动并且因此可以相对于联接元件44缩回和伸出。为此,操作促动器64由电梯控制装置36操控。联接装置58与联接元件44相对定位,使得销轴60在朝向联接元件44的方向伸出时可以沉入到联接元件44的凹部48中。在联接装置58的方向上,凹部48具有漏斗形区段,该漏斗形区段在沉入到凹部48中时引导销轴60。
紧固装置80具有既布置在联接装置58上又布置在联接元件44上的构件。杆84可枢转地安装在联接装置58的销轴60上。杆的枢转轴86水平地并且垂直于操作方向62延伸。由此,杆84的朝向联接元件44的方向定向的钩形锁定端部88可以上下枢转。为了枢转杆84,将杆在凸起部90处连接到操作杆92。凸起部90相对于枢转轴86与锁定端部88相反并位于锁定端部88的下方。因此,当凸起部90和操作杆92在朝向联接元件44的方向上移动时锁定端部88向上枢转,并且当凸起部90和操作杆92相对于联接元件44反向移动时锁定端部88向下枢转。操作杆92可以通过电磁体94形式的促动器从联接元件44拉开。由电磁体94施加的力可以被称为操作力。电磁体94布置在销轴60的与联接元件44相反的端部处并且也由电梯控制装置36操控。以围绕操作杆92布置的螺旋弹簧96形式的蓄能器的力在朝向联接元件44的方向上作用到操作杆92上。该力可以被称为复位力。螺旋弹簧96被设计成由其施加的力小于能够由电磁体94施加的力。电磁体94因此可以被操控,使得电磁体克服螺旋弹簧96的力将操作杆92从联接元件44拉离并且因此将杆84带到和保持在图5及图6所示的位置。该位置被称为杆84的释放位置,从而称为紧固装置80的释放位置。当电磁体94未激活并因此不在操作杆92上施加任何力时,操作杆92在朝向联接元件44的方向上被螺旋弹簧96挤压并且因此杆84被带到图7中所示的位置并被保持。该位置被称为杆84的紧固位置,从而也称为紧固装置80的紧固位置。
代替螺旋弹簧,蓄能器也可以具有两个并联的弹簧,例如两个同轴布置的螺旋弹簧,其中,内螺旋弹簧布置在外螺旋弹簧中。
联接元件44在凹部48的漏斗形区域的上方具有紧固凹部98。紧固凹部98的形状被设计成,使其能够接纳杆84的锁定端部88。在紧固凹部98的区域中,霍尔传感器100布置成,使得当锁定端部88完全沉入到紧固凹部98中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布置在杆84的锁定端部88上的永磁体102。霍尔传感器100与电梯控制装置36通信。霍尔传感器100和永磁体102因此一起形成传感器结构101。
下面利用图5至图7中的图示更详细地描述将联接装置58与联接元件44联接。在图5中,电梯轿厢通过制动装置固定在电梯竖井中。销轴60处于缩回位置,使得销轴距联接元件44具有一定的水平距离。联接装置58因此处于断开联接位置。电磁体94被激活或通电,使得其将操作杆92保持在拉离联接元件44的位置并且杆84因此处于释放位置。因此,紧固装置80也处于释放位置。
为了将联接装置58与联接元件44联接,销轴60被操作促动器64推入联接元件44的凹部48中。联接装置58的这种联接位置在图6中示出。电磁体94在图6中仍然被通电,从而紧固装置80如图5所示仍然处于释放位置。因此,霍尔传感器100无法识别图6中杆84的锁定端部88处的永磁体102。
当紧固装置处于紧固位置时,联接装置58也可以占据联接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锁定端部88被向下压入联接元件44的凹部48的漏斗形区域中。为此,锁定端部具有相应的斜面。
为了将联接装置58紧固在联接位置以防离开该位置,电磁体94被去激活并因此不再通电。如上所述,因此杆84被螺旋弹簧96枢转到其紧固位置,并保持在那里。紧固装置80因此也被送入紧固位置中并保持在那里。这种状态在图1中示出。因此,锁定端部88完全沉入到紧固凹部98中,从而紧固装置80处于紧固位置。如果销轴60现在要与联接元件44反向移动,即联接装置58要离开联接位置,那么杆84的锁定端部88抵靠在紧固凹部98的止挡104上,这使得进一步移动销轴60远离联接元件44变得不可能。因此,在紧固装置80的紧固位置中,在联接装置58和联接元件44之间存在型面锁合的连接。这防止离开联接装置58的联接位置并且保证联接装置58不离开联接位置。
在杆84的锁定端部88的图7所示的位置,霍尔传感器100检测杆84的锁定端部88处的永磁体102并将该信息转发到电梯控制装置36。借助传感器结构101因此识别出紧固装置80处于紧固位置中。只有当电梯控制装置36接收到该信息时,电梯控制装置才允许释放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并使电梯轿厢移位。因此,只有当紧固装置80处于图7所示的紧固位置时,电梯轿厢的制动器才能被释放并且电梯轿厢才能移位。如果电梯控制装置36在电梯轿厢移位期间或还在电梯轿厢静止时基于传感器结构101的信息检测到紧固装置80不在紧固位置,则电梯控制装置立即激活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
为了将联接装置58从联接位置出发带入断开联接位置,首先激活制动装置,然后通过激活电磁体94使紧固装置占据释放位置(对应于图6)。然后可以将联接装置58的销轴60从联接元件44的凹部48中拉出并且因此可以将联接装置58带入断开联接位置。
最后,应该注意,诸如“包括”、“包含”等的术语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诸如“一个”或“一”的术语不排除多个。此外,应当指出,参照上述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组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视为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系统,具有:
能够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的电梯轿厢(14、16),
在电梯竖井(12)中延伸的承载机构(26),
为承载机构(26)配设的驱动机(34),
布置在电梯轿厢(14、16)上的能够操控的联接装置(58),以及
紧固装置(80),
其中,
所述联接装置(58)能够占据联接位置和断开联接位置,
所述承载机构(26)具有联接元件(44),联接装置(58)能够通过占据所述联接位置而与所述联接元件联接,并且能够通过占据所述断开联接位置而与所述联接元件断开联接,由此能够建立和解除电梯轿厢(14、16)和承载机构(26)之间的驱动连接,并且所联接的电梯轿厢(14、16)能够借助能够由驱动机(34)驱动的承载机构(26)在电梯竖井(12)中移位,并且
所述紧固装置(80)能够占据紧固位置和释放位置,并且在紧固位置中,将联接装置(58)紧固在联接位置中以防离开联接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装置(80)具有传感器结构(101),借助所述传感器结构能够识别:紧固装置(80)是否处于紧固位置中,并且电梯系统(10)具有控制装置(36),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传感器结构(101)保持通信连接,并且仅当传感器结构(101)识别出紧固装置(80)位于紧固位置中时,才允许电梯轿厢(14、16)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装置(80)具有蓄能器(96),所述蓄能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通过蓄能器(96)能够将紧固装置(80)送入所述紧固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装置(80)具有促动器(94),所述促动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促动器(94)在激活状态下,能够将所述紧固装置(80)送入释放位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紧固装置(80)的紧固位置中,借助紧固装置(80)在联接装置(58)和联接元件(44)之间建立型面锁合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紧固装置(80)具有能够枢转地支承在联接装置(58)上的杆(84),所述杆带有锁定端部(88),所述杆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在紧固装置(80)的紧固位置中,杆(84)的锁定端部(88)以如下方式沉入联接元件(44)的紧固凹部(98)中:使得在试图离开联接装置(58)的联接位置时,锁定端部(88)抵靠在联接元件(44)的紧固凹部(98)的止挡(104)上,进而防止离开联接装置(58)的联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器(96)被构造为弹簧(96),所述弹簧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所述弹簧施加复位力到杆(84)上,借助所述复位力,杆(84)的锁定端部(88)能够朝向联接元件(44)的紧固凹部(98)的方向被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动器(94)被实施为电磁体(94),所述电磁体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所述电磁体在激活状态下施加操作力到杆(84)上,借助所述操作力能够将杆(84)的锁定端部(88)从联接元件(44)的所述紧固凹部(98)中带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梯轿厢(14、16)上布置有制动装置(74),借助所述制动装置,电梯轿厢(14、16)能够独立于承载机构(26)地固定在电梯竖井(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仅在传感器结构(101)识别出紧固装置(80)位于紧固位置中时,控制装置(36)才允许松开制动装置(7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一旦传感器结构(101)识别出:紧固装置(80)不位于紧固位置中,则控制装置(36)促使制动装置(74)激活。
CN202080008818.1A 2019-02-12 2020-02-04 电梯系统 Active CN113286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56579.5 2019-02-12
EP19156579 2019-02-12
PCT/EP2020/052724 WO2020164965A1 (de) 2019-02-12 2020-02-04 Aufzug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6758A CN113286758A (zh) 2021-08-20
CN113286758B true CN113286758B (zh) 2022-10-18

Family

ID=6541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8818.1A Active CN113286758B (zh) 2019-02-12 2020-02-04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9407A1 (zh)
EP (1) EP3924284B1 (zh)
CN (1) CN113286758B (zh)
WO (1) WO20201649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2000750VA (en) * 2017-08-17 2020-02-27 Inventio Ag Elevator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6416A (zh) * 2007-12-11 2010-11-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可竖直行驶和水平行驶的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
CN110997543A (zh) * 2017-08-17 2020-04-1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995A (en) * 1995-11-29 1998-06-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Locking elevator car frame to building during loading/unloading horizontally moveable cab
US5816368A (en) * 1997-03-20 1998-10-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s switch hoistways while traveling vertically
JP3458848B2 (ja) * 2001-07-27 2003-10-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ZA200506660B (en) 2004-09-13 2006-05-31 Inventio Ag Belt end connection for fastening a belt end in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d checking a belt end connection in a lift installation
EP1693331A1 (de) * 2005-02-17 2006-08-23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mit mehreren Schächten und mit Aufzugskabinen welche vom gewählten Antriebssystem an- und abgekuppelt werden können
KR20090122934A (ko) * 2007-03-12 2009-12-01 인벤티오 아게 승강기
FR2920733B1 (fr) * 2007-09-11 2009-11-27 Pomagalski Sa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de passagers embarques a bord d'un vehicule, a deux moyens de deplacement du vehicule
US9758347B2 (en) * 2014-12-02 2017-09-12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ThyssenKrupp A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to move at least two elevator cars independently in at least one hoistway
WO2018042805A1 (ja) * 2016-08-29 2018-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2018111570A (ja) * 2017-01-12 2018-07-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6416A (zh) * 2007-12-11 2010-11-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可竖直行驶和水平行驶的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
CN110997543A (zh) * 2017-08-17 2020-04-1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4965A1 (de) 2020-08-20
EP3924284B1 (de) 2023-04-05
CN113286758A (zh) 2021-08-20
US20220089407A1 (en) 2022-03-24
EP3924284A1 (de)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7714B2 (en) Actuating and resetting a safety gear
US9309091B2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car and counterweight
EP3231756B1 (en) Electronic safety actuation device with a power assembly
US5323877A (en) Device for the triggering of safety equipments of a lift plant
CN111712455B (zh) 紧急停止装置及电梯
US9321610B2 (en) Frictional damper for reducing elevator car movement
CN107434196B (zh) 带有动力总成的电子安全装置
WO2005115904A1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CN106553948B (zh) 用于起升的结构的制动系统和控制起升的结构的制动的方法
CN111348516B (zh) 一种电梯安全装置触发与复位系统
CN110482366B (zh) 用于提升电梯的安全楔的电子安全促动器
EP2900582A1 (en) Compensatory measure for low overhead or low pit elevator
EP0676360A1 (en) Elevator car door coupling
CN113286758B (zh) 电梯系统
EP1731469B1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operation of actuator and actuator operation inspector
CN108861965B (zh) 同时进行的电梯轿厢安全装置和配重安全装置致动
WO200511340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CN113272239A (zh) 电梯系统
CN113272238B (zh) 电梯系统
CN101143672B (zh) 电梯装置
US11807496B2 (en) Catching device for a traveling body, elevator system having a c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blocking a catching device
KR100720225B1 (ko) 액츄에이터의 구동 방법, 및 액츄에이터의 구동 회로
EP4349757A1 (en) Emergency stop device, elevator, and method of restoring emergency stop device
KR20060057572A (ko) 엘리베이터 비상 정지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89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