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207A -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207A
CN113272207A CN202080008880.0A CN202080008880A CN113272207A CN 113272207 A CN113272207 A CN 113272207A CN 202080008880 A CN202080008880 A CN 202080008880A CN 113272207 A CN113272207 A CN 113272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enter pillar
partition member
folded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88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2207B (zh
Inventor
古田大贵
井上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72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2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特征在于,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1);从所述下纵梁(1)向上方向延伸设置的中柱外构件(7);设置于所述中柱外构件(7)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中柱内构件(6);和设置于由所述中柱外构件(7)和所述中柱内构件(6)形成的中空部(8)内的分隔部件(3),所述分隔部件(3)具有车宽方向的侧方部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11)。在形成于分隔部件(3)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之间的填充室(17)内填充有发泡性树脂。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车身的隔音性,而已知在中柱的闭合截面设有分隔部件的车身侧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分隔部件具有平板状部和凸缘部。并且,平板状部与中柱的闭合截面的形状相符地形成为矩形。另外,凸缘部以从平板状部的四条边中的一条边向上方弯折的方式立起。
这样的分隔部件通过使凸缘部焊接于中柱的内壁面而使平板状部以将中柱的中空部分隔为上下的方式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76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至今的中柱的闭合截面的形状随着柱强度的提高而变得复杂。尤其,中柱的下部在其与下纵梁的接合部处形成为大宽度,并且随着趋向上方而逐渐变窄。并且,若想要在这样的中柱的中空部配置以往的分隔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则分隔部件的平板状部和凸缘部除了会与中柱的内壁面干涉之外,还会与配置于中柱内的加强件、隔板(分隔板)、其他卡子等其他部件不可预测地干涉。
由此,以往的分隔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向中柱的中空部的安装极其烦杂。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具有比以往更容易向中柱的中空部配置的分隔部件的车身侧部构造以及该分隔部件。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从所述下纵梁向上方向延伸设置的中柱外构件;设置于所述中柱外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中柱内构件;和设置于由所述中柱外构件和所述中柱内构件形成的中空部内的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具有车宽方向的侧方部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
另外,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分隔部件将中柱的中空部分隔为上下,所述分隔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车宽方向的侧方部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比以往更容易向中柱的中空部配置的分隔部件的车身侧部构造以及该分隔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5A是从车身的外侧观察图1中的分隔部件的主视图。
图5B是图1中的分隔部件的俯视图。
图5C是图1中的分隔部件的仰视图。
图5D是从车身的前侧观察图1中的分隔部件的侧视图。
图5E是从车身的后侧观察图1中的分隔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1中将中柱外构件和分隔部件拆除后的样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A是将分隔部件的折叠部折叠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制造方法中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
图7B是使分隔部件的基板对折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制造方法中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
图7C是将分隔部件插入中柱的中空部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制造方法中的第3工序的说明图。
图7D是使分隔部件在中柱的中空部展开而安装于下纵梁外构件的上表面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制造方法中的第4工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而形成于中柱内的填充室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而形成于中柱内的填充室的样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此外,所参照的附图的上下前后的箭头方向与车身的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另外,附图的内外的箭头方向与车宽方向的车身的内侧以及外侧一致。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构成为,与下纵梁接合的中柱的中空部由分隔部件沿上下方向被分隔。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中的分隔部件的主要特征为,在车宽方向的侧方部(例如,车宽方向外侧)具有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
以下,以将中柱的中空部分隔而形成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室的情况为例来说明该分隔部件。顺便来讲,该中柱中的发泡性树脂的填充构造起到如下作用:防止汽车的行驶时产生的路噪和车身构成部件的风噪音向乘员传递。
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适用于车身的左右两侧。
然而,以下仅说明配置于车身的左侧侧部的构造,对于与其隔着车宽方向的中心线成为对称构造的配置于车身的右侧侧部的构造,省略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此外,图1中,为了便于制图以表示中柱2的中空部8内,而由假想线(双点划线)来表示中柱外构件7。
如图1所示,车身侧部构造C具有下纵梁1、中柱2和分隔部件3。
<下纵梁>
如图1所示,下纵梁1在车身的侧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这样的下纵梁1具有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纵梁内构件4、和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纵梁外构件5。
下纵梁内构件4当从与车身前后方向交叉的截面观察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帽子形状。另外,下纵梁外构件5当从与车身前后方向交叉的截面观察时呈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帽子形状。
下纵梁内构件4和下纵梁外构件5使各自的相当于帽子形状帽檐部的凸缘彼此通过点焊等接合。由此使各自的相当于帽子形状帽盖部的鼓出部彼此成为一体,下纵梁1形成了闭合截面。
另外,后述的中柱2的中柱内构件6配置在下纵梁内构件4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凸缘彼此之间,这些部件以三片重叠的方式接合。
并且,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以随着从中柱内构件6侧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逐渐向下方位移的方式稍微倾斜。
在这样的上表面5a,如后所述地形成有成为分隔部件3的安装孔的圆孔30a和长孔30b(参照图6)。
虽省略了图示,但在这样的下纵梁1的内侧配置有当截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状的多个加强部件。
这些的加强部件在下纵梁内构件4的帽子形状帽盖部中的上方角落部以及下方角落部以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加强部件在下纵梁外构件5的帽子形状帽盖部中的上方角落部以及下方角落部以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中柱>
中柱2(参照图1)是在车身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物。
如图1所示,中柱2的下部与下纵梁1接合。另外,虽省略图示,但中柱2的上部与车顶侧梁接合。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中柱2以随着从下部侧趋向上部而向车身后方逐渐位移的方式稍微倾斜。
这样的中柱2具有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中柱内构件6、和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下纵梁外构件5。
(中柱内构件)
中柱内构件6如上所述地由从被下纵梁内构件4和下纵梁外构件5的凸缘彼此夹持的下部侧朝向上方延伸的大致板体形成。
中柱内构件6当从车宽方向内侧的侧视观察时形成中柱2的大致外形。即,中柱内构件6的下部在下纵梁1侧形成为大宽度,并且以随着趋向上方而使车身前后方向的宽度逐渐变窄的方式延伸。具体地,中柱内构件6的下部中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缘部描绘出如向下方凹陷那样地平滑曲线。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中柱2因为如上所述地朝向后方稍微倾斜,所以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曲线与形成于后侧的曲线相比,以描绘出平缓的圆弧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中柱内构件6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具有大致矩形的开口部14。
在车宽方向内侧使中柱2的中空部8的内外连通的该开口部14如随后详细说明地那样,成为分隔部件3向中柱2的中空部8的配置口。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14随后兼做为用于将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省略图示)的车宽方向外侧半体配置于中柱2的中空部8的配置口。
另外,在中柱内构件6的下部形成有后述的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孔15。该填充孔15由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第1填充孔15a和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第2填充孔15b构成。此外,图1中,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填充孔15a由虚线(点线)描绘。
这些填充孔15a、15b与形成于分隔部件3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之间的后述的填充室17连通。
这样的填充孔15a、15b分别在配置于开口部14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角下方附近的第1以及第2倾斜板12a、12b各自的下方形成一对。
顺便来讲,第1以及第2倾斜板12a、12b如随后详细说明地那样构成了分隔部件3。
(中柱外构件)
下面说明中柱外构件7(参照图1)。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此外,图2以及图3中,对于与图1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中柱外构件7在从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截面观察时呈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帽子形状。
中柱外构件7的相当于帽子形状帽檐部的两凸缘与中柱内构件6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缘部通过点焊等而接合。
由此,中柱外构件7如图1所示地与中柱内构件6的形状相符地,在下纵梁1侧形成为大宽度,并且以随着趋向上方而使车身前后方向的宽度逐渐变窄的方式延伸。
另外,中柱外构件7如图2所示地,相当于帽子形状帽盖部的鼓出部在中柱内构件6之间形成了上述的中空部8。
此外,图2所示的中空部8表示形成于后述的分隔部件3的上方的样子,附图标记14是中柱内构件6的开口部。
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中空部8的形状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图2所示的截面形状,呈比下底短的上底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大致等腰梯形形状。
图2中,附图标记16是将分隔板(图示省略)安装于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的卡子。顺便来讲,该卡子16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述的“其他部件的卡定部件”。该卡子16如后所述地配置在相对于分隔部件3的凹部23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位置。
此外,图2中,为了便于制图,省略了配置于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的加强件的图示。
如图1所示,中柱外构件7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侧面从上方朝向下方以末端扩展的方式延伸。并且,中柱外构件7的两侧面中的下部以沿着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的方式延伸。
这样的中柱外构件7的两侧面中的下部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通过点焊等接合。
如图3所示,中柱外构件7的车宽方向外侧面21以越从上方趋向下方越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的方式倾斜。
另外,该外侧面21的下端部21a以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车宽方向外侧面22重叠的方式延伸。
并且,中柱外构件7的下端部21a的重叠部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外侧面22通过点焊等而接合。
此外,图3中,附图标记4是下纵梁内构件,附图标记14是中柱内构件6的开口部。附图标记16是上述分隔板安装用的卡子(卡定部件),附图标记3是下面说明的分隔部件。另外,图3中为了便于制图,省略了配置于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的加强件的图示。
<分隔部件>
下面说明分隔部件3(参照图1)。
图4是分隔部件3的整体立体图。图5A是从车身的外侧观察图1中的分隔部件3的主视图,图5B是图1中的分隔部件3的俯视图,图5C是图1中的分隔部件3的仰视图,图5D是从车身的前侧观察图1中的分隔部件3的侧视图,图5E是从车身的后侧观察图1中的分隔部件3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分隔部件3的构成主要具有基板9、倾斜板12、折叠部11、固定部18和肋13。
本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3设想为合成树脂成形品。
(基板)
如图5A至图5C所示,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的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经由铰接部H1接合而形成了基板9。
铰接部H1比基板9的一般部形成得薄。并且,该铰接部H1将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彼此在基板9中的车宽方向(内外方向)的大致中央局部接合。
基板9构成为,具有通过该铰接部H1而以使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彼此相对的方式对折的对折构造20(参照图7B)。
本实施方式的第1半体9a配置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并且,如图5B以及图5C所示,第1半体9a的平面形状呈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前端具有斜边9a1的大致直角梯形形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半体9b配置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并且,第2半体9b的平面形状呈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后端具有斜边9b1的大致直角梯形形状。
即,如图5A以及图5C所示,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接合后的基板9的平面形状成为在车宽方向内侧具有短边的上底且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与该上底平行延伸的长边的下底的大致梯形形状。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半体9a的斜边9a1比第2半体9b的斜边9b1长。
(倾斜板)
下面说明倾斜板12(参照图4)。
如图5A所示,倾斜板12由配置于第1半体9a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第1倾斜板12a、和配置于第2半体9b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第2倾斜板12b构成。
第1倾斜板12a当图5B所示的俯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状。并且,第1倾斜板12a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底边与第1半体9a的斜边9a1连接。另外,第1倾斜板12a当图5B所示的俯视时,大致三角形状的第1边26a沿着大致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大致三角形状的第2边26b沿着大致车宽方向(内外方向)延伸。
这样的第1倾斜板12a在图5A所示的主视时,以随着趋向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而向上方逐渐位移的方式倾斜。
并且,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第1倾斜板12a以向上方成为凸状的方式稍微弯曲。
由此,如图1所示,第1倾斜板12a的第1边26a以沿着中柱内构件6的内壁面的方式配置。如图1所示,第1倾斜板12a的第2边26b以沿着中柱外构件7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侧部的内壁面的方式配置。
第2倾斜板12b当图5B所示的俯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状。并且,第2倾斜板12b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底边与第2半体9b的斜边9b1连接。另外,第2倾斜板12b当图5B所示的俯视时,大致三角形状的第1边27a沿着大致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大致三角形状的第2边27b沿着大致车宽方向(内外方向)延伸。
这样的第2倾斜板12b在图5A所示的主视时以随着趋向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而向上方逐渐位移的方式倾斜。
并且,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第2倾斜板12b以向上方成为凸状的方式稍微弯曲。
由此,第2倾斜板12b的第1边27a以沿着中柱内构件6(参照图1)的内壁面的方式配置。第2倾斜板12b的第2边27b以沿着中柱外构件7(参照图1)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侧部的内壁面的方式配置。
顺便来讲,第2倾斜板12b的高度根据与后述的肋13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而与第1倾斜板12a相比向上方设定得高。
(折叠部)
下面说明折叠部11(参照图4)。
如图5B以及图5C所示,折叠部11由配置于第1半体9a侧的第1折叠部11a、和配置于第2半体9b侧的第2折叠部11b构成。
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各自由以沿着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各自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长长地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细长板体形成。
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分别经由独立的铰接部H2、H2与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各自安装。
如图5D以及图5E所示,这些铰接部H2、H2与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的一般部相比形成得薄。并且,如图5B所示,这些铰接部H2、H2局部配置在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各自中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由此,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分别能够在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各自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绕着铰接部H2转动。即,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各自能够分别相对于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使车宽方向外侧沿上下方向位移而能够折叠。
另外,如图5B以及图5C所示,第1折叠部11a和第2折叠部11b各自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23。
顺便来讲,与这样的凹部23对应而设的上述卡子16(参照图2)如图3所示地位于凹部23的上方。
(固定部)
下面说明固定部18(参照图4)。
如图5A所示,固定部18由配置于第1半体9a侧的第1固定部18a和配置于第2半体9b侧的第2固定部18b构成。
第1固定部18a和第2固定部18b各自以分别从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并且,如图5B所示,第1固定部18a配置于第1半体9a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另外,如图5B所示,第2固定部18b配置于第2半体9b的斜边9b1附近。
如图5A所示,第1固定部18a和第2固定部18b各自具有基部28a、28b和卡合部29a、29b。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不区分基部28a和基部28b的情况下,仅称为基部28。
基部28具有越分别从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的下表面离开越缩径的大致圆锥台的外形。
并且,如图5A至图5C所示,这些基部28是通过使构成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的各个板体向下方局部凹陷而形成的。即,这些基部28由向上方开口且在下方闭合的有底筒体形成。顺便来讲,图3中,由虚线(点线)所示的基部28的轴线Ax以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正交的方式延伸。
当如后所述地卡合部29a、29b(参照图5A)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参照图1)卡合时,如图3所示,这样的基部28(参照图5A)作为使该上表面5a与基板9以规定间隔隔开的间隔件发挥作用。
如图5A以及图5C所示,卡合部29a、29b配置于基部28a、28b各自的下端面。
卡合部29a成为与后述的圆孔30a(参照图6)按扣配合的构成。卡合部29b嵌入后述的长孔30b(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的卡合部29a设想为具有如下折回的突起,该折回当卡合部29a嵌入圆孔30a时会与背侧的孔部周缘卡挂,但卡合部29a并不限于此。
下面,说明供卡合部29a、29b(参照图5A)卡合的圆孔30a(参照图6)和长孔30b(参照图6)。
图6是表示图1中去除中柱外构件7和分隔部件3后的样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形成有圆孔30a和长孔30b,这些圆孔30a和长孔30b形成为,当在该上表面5a配置有分隔部件3(参照图1)时与分隔部件3的卡合部29a、29b(参照图5A)对应。这些圆孔30a和长孔30b将形成下纵梁外构件5的板材贯穿。
供卡合部29a(参照图5A)卡合的圆孔30a(参照图6)成为如图1所示地将分隔部件3相对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定位时的主基准。
如图6所示,长孔30b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得长。该长孔30b成为将分隔部件3相对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定位时的副基准。
即,如后述那样,当使卡合部29a(参照图5A)相对于圆孔30a(参照图6)卡合之后使卡合部29b(参照图5A)与长孔30b(参照图6)卡合时,长孔30b吸收卡合部29b的前后方向上的若干偏差而与卡合部29b卡合。
(肋)
下面说明肋13(参照图4)。
如图5A以及图5C所示,肋13形成于基板9的下表面。具体地,在铰接部H1的附近以从第2半体9b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即,如图3所示,肋13形成为,当分隔部件3配置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时,朝向该上表面5a延伸并抵接。
并且,如图5C所示,肋13在第2半体9b的车宽方向的大致整体范围内形成。顺便来讲,本实施方式的肋13设想了在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构成。但,肋13也能够如后述那样地倾斜。
以上那样的分隔部件3当如图3所示地配置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倾斜的上表面5a时,通过具有相对于该上表面5a正交的轴线Ax的基部28而使基板9的板面大致成为水平。此时,肋13的下端缘沿着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配置。
并且,绕着铰接部H2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基板9的折叠部11通过其车宽方向外侧缘部与倾斜的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抵接而限制了向上方的位移。
如图1所示,在中柱2的中空部8配置有这样的分隔部件3的车身侧部构造C中,中柱2的中空部8由分隔部件3沿上下方向分隔。
并且,中柱2的中空部8在分隔部件3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之间形成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室17。该填充室17经由上述的填充孔15a、15b与中柱2的外部连通。
<车身侧部构造的制造方法>
以下,主要一边表示分隔部件3相对于中柱2的中空部8的安装方法一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制造方法。
图7A是将分隔部件3的折叠部11折叠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制造方法中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
图7B是使分隔部件3的基板9对折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制造方法中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
图7C是将分隔部件3插入中柱2的中空部8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制造方法中的第3工序的说明图。
图7D是将分隔部件3在中柱2的中空部8展开而安装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制造方法中的第4工序的说明图。
在该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中,如图7A所示,使分隔部件3的折叠部11向下方位移而折叠。
此外,在图7A中,附图标记18b是第2固定部,附图标记12b是第2倾斜板,附图标记13是肋。
接着,在该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中,如图7B所示,使分隔部件3的基板9以铰接部H1为中心对折。由此基板9的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相对。
此外,在图7B中,附图标记12a是第1倾斜板,附图标记12b是第2倾斜板。附图标记18a是第1固定部,附图标记18b是第2固定部。
接着,在该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中,如图7C所示,对折后的分隔部件3从车内侧(图7C的纸面里侧)经由中柱内构件6的开口部14配置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方。即,分隔部件3插入中柱2的中空部8。
然后,第1固定部18a的卡合部29a接近圆孔30a。此时,折叠后的前侧的折叠部11a(参照图5B)以逐渐向中柱2的内壁面接近的方式展开。
图7C中,附图标记5a是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另外,附图标记30b是供第2固定部18b的卡合部29b卡合的长孔。
并且,折叠部11a(参照图5B)通过凹部23(参照图2)避免与前侧的卡子16(参照图2)的干涉,同时如图3所示,在卡子16的下方与中柱2的内壁面抵接。
接着,在该制造方法的第4工序中,如图7D所示,基板9的第1半体9a以沿着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的方式配置。与此同时,第2半体9b相对于第1半体9a展开。
此时,折叠后的后侧的折叠部11b(参照图5B)以逐渐接近中柱2的内壁面的方式展开。
并且,折叠部11b(参照图5B)通过凹部23(参照图2)避免与后侧的卡子16(参照图2)的干涉,同时如图3所示,在卡子16的下方与中柱2的内壁面抵接。
通过这样的展开而使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然后,首先使第1固定部18a的卡合部29a插入作为主基准的圆孔30a而卡合。
接着,当将第2固定部18b的卡合部29b插入长孔30b时,根据第1半体9a和第2半体9b的展开情况,有时卡合部29b的位置会沿车身前后方向稍微偏移。
相对于此,长孔30b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得长。
由此,长孔30b吸收卡合部29b的前后方向的若干偏移而与卡合部29b卡合。
并且,当卡合部29a、29b各自分别与圆孔30a和长孔30b卡合时,第1固定部18a的基部28a和第2固定部18b的基部28b以使基板9(第1半体9a以及第2半体9b)的板面成为水平的方式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之间隔开距离。
由此,在分隔部件3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之间,如上所述地形成有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室17(参照图1)。
下面,说明发泡性树脂向填充室17(参照图1)的填充工序。
发泡性树脂相对于填充室17的填充经由图1所示的填充孔15a、15b来进行。
本实施方式的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工序分为经由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填充孔15b进行的第1填充工序、和随后经由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填充孔15a进行的第2填充工序的两个工序来进行。
图8是表示通过分隔部件3(参照图1)形成于中柱2(参照图1)的中空部8的填充室17的样子的示意图。
顺便来讲,图8示意表示从上方看到的填充室17。
如图8所示,填充室17以肋13为边界而二分为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第1填充室17a和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第2填充室17b。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肋13从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后方偏移。因此第2填充室17b的容积会小于第1填充室17a的容积,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将第2倾斜板12b的高度设定得比第1倾斜板12a的高度高,由此消除第1填充室17a与第2填充室17b之间的容积差。即,本实施方式的第1填充室17a和第2填充室17b各自的容积设定为大致相等。
如图8所示,在第1填充工序中,从第2填充孔15b(参照图1)向第2填充室17b内填充发泡性树脂R。本实施方式的发泡性树脂R设想了发泡性氨基树脂,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第2填充室17b的后方从车宽方向内侧朝向外侧流入的发泡性树脂R将第2折叠部11b(参照图5B)的顶端推起直到与图3所示的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抵接,并且沿着第2折叠部11b的下方流入第1填充室17a的一部分。此时,发泡性树脂R填满基部28b的周围,并且流动至第2填充室17b的角落部。
并且,流入第1填充室17a的发泡性树脂R在沿着第2折叠部11b的下方流动时,远离肋1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树脂的流速比内侧快。因此,流入第1填充室17a的一部分的发泡性树脂R当图8所示的俯视时形成倾斜面Ip。
如图8所示,在第2填充工序中,从第1填充孔15a(参照图1)向第1填充室17a内填充发泡性树脂R。
在第1填充室17a的前方从车宽方向内侧朝向外侧流入的发泡性树脂R将第1折叠部11a(参照图5B)的顶端推起直到与图3所示的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抵接,并且沿着第1折叠部11a的下方朝向倾斜面Ip侧流入。并且,发泡性树脂R一边沿着倾斜面Ip流动一边填满基部28a的周围,并且流动至第1填充室17a的角落部。
然后,进行充满填充室17的发泡性树脂R的发泡固化,由此结束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C中的发泡性树脂R的填充工序。
<作用效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C所起到的作用效果。
车身侧部构造C的分隔部件3具有车宽方向的侧方部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11。
根据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通过使折叠部11沿上下方向位移,能够将分隔部件3的车宽方向上的长度设定得短。由此,车身侧部构造C与具有由平板状部和凸缘部构成的分隔部件的以往的车身侧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相比,容易进行向中柱2的中空部8的配置。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C中,折叠部11设于分隔部件3的中柱外构件7侧的侧方部。并且,在该折叠部11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23。
根据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即使在中柱外构件7的内壁面具有加强筋和其他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凹部23来避免这些加强筋和其他部件与折叠部11的干涉。由此,车身侧部构造C避免了折叠部11在中柱2的中空部8内的位移被妨碍。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C中,分隔部件3具有对折构造20。
根据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在基于折叠部11实现的车宽方向上的分隔部件3的缩短化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对折构造20来谋求车身前后方向的分隔部件3的缩短化。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C中,中柱外构件7在凹部23的上方具有卡子16(其他部件的卡定部件)。
根据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卡子16处于凹部23的上方,因此通过该凹部23避免了折叠部11的位移由卡子16妨碍。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C的分隔部件3在第1固定部18a与第2固定部18b之间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肋13。
该车身侧部构造C当分隔部件3配置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时使肋13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抵接。根据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能够通过与下纵梁外构件5的上表面5a抵接的肋13更可靠地防止分隔部件3在上表面5a上发生对折。
另外,根据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能够通过肋13而将发泡性树脂R的填充室17二分为第1填充室17a和第2填充室17b。由此能够分两次进行发泡性树脂R相对于填充室17的填充工序。即,能够降低每次填充工序时的发泡性树脂R的填充量,因此容易处理发泡性树脂R。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基板9的车宽方向外侧具有折叠部11的构成,但也能够构成为,在基板9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折叠部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分隔部件3具有肋13而将发泡性树脂R的填充室17分成两部分的车身侧部构造C,但也能够构成为,将分隔部件3的肋13省略。
另外,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中,只要具有至少一个填充孔15即可。因此,在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C中,填充孔15的数量以及其位置没有限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肋13(图5A以及图5C参照)设想了在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构成。但是,肋13也能够如接着说明那样地倾斜。
图9是配置有倾斜的肋13的填充室17的样子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肋13当填充室17的俯视时以随着从车宽方向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向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位移的方式倾斜。
根据这样的肋13,在经由形成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填充孔15b(参照图1)向第2填充室17b填充发泡性树脂R的第1填充工序中,更可靠地形成倾斜面Ip。
由此在第2填充工序中,发泡性树脂R能够在第1填充室17a内无死角地流动。
顺便来讲,虽图示省略,但肋13若向与图9所示的肋13相反的一侧倾斜,则在第1填充工序中在第1填充室17a内未形成倾斜面Ip。因此,在第2填充工序中,发泡性树脂R无法在第1填充室17a内无死角地流动。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纵梁
2中柱
3分隔部件
4下纵梁内构件
5下纵梁外构件
5a下纵梁外构件的上表面
6中柱内构件
7中柱外构件
8中柱的中空部
9基板
9a第1半体
9b第2半体
11折叠部
11a第1折叠部
11b第2折叠部
12倾斜板
12a第1倾斜板
12b第2倾斜板
13肋
14中柱内构件的开口部
15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孔
15a第1填充孔
15b第2填充孔
16卡子(其他部件的卡定部件)
17发泡性树脂的填充室
17a第1填充室
17b第2填充室
18固定部
18a第1固定部
18b第2固定部
20对折构造
23折叠部的凹部
28固定部的基部
28a第1固定部的基部
28b第2固定部的基部
29a第1固定部的卡合部
29b第2固定部的卡合部
30a圆孔
30b长孔
Ax基部的轴线
C车身侧部构造
H1对折构造的铰接部
H2折叠部的铰接部
Ip倾斜面
R发泡性树脂。

Claims (6)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
从所述下纵梁向上方向延伸设置的中柱外构件;
设置于所述中柱外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中柱内构件;和
设置于由所述中柱外构件和所述中柱内构件形成的中空部内的分隔部件,
所述分隔部件具有车宽方向的侧方部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部设在所述中柱外构件侧的所述侧方部,在所述折叠部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以能够复原的方式对折的对折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柱外构件在所述凹部的上方具有其他部件的卡定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以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具有固定于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的至少两个固定部,并且在所述固定部彼此之间具有以朝向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的肋。
6.一种分隔部件,其将中柱的中空部分隔为上下,所述分隔部件的特征在于,
具有车宽方向的侧方部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折叠部。
CN202080008880.0A 2019-02-20 2020-02-05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Active CN113272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8439 2019-02-20
JP2019-028439 2019-02-20
PCT/JP2020/004264 WO2020170811A1 (ja) 2019-02-20 2020-02-05 車体側部構造及び仕切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207A true CN113272207A (zh) 2021-08-17
CN113272207B CN113272207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14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8880.0A Active CN113272207B (zh) 2019-02-20 2020-02-05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17450B2 (zh)
CN (1) CN113272207B (zh)
WO (1) WO2020170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4925B2 (ja) 2021-02-24 2023-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JP7195355B2 (ja) * 2021-02-24 2022-1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3080U (ja) * 1982-10-20 1984-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S62105877U (zh) * 1985-12-25 1987-07-06
JPH0632249A (ja) * 1992-07-17 1994-02-08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H08216922A (ja) * 1995-02-17 1996-08-27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ピラー下部の補強構造
JP2004338519A (ja) * 2003-05-15 2004-12-02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の防音装置
JP2012218660A (ja) * 2011-04-13 2012-11-12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衝撃緩衝構造
JP2018002053A (ja) * 2016-07-06 2018-01-11 イイダ産業株式会社 発泡体の充填方法
CN109204222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3080U (ja) * 1982-10-20 1984-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S62105877U (zh) * 1985-12-25 1987-07-06
JPH0632249A (ja) * 1992-07-17 1994-02-08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H08216922A (ja) * 1995-02-17 1996-08-27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ピラー下部の補強構造
JP2004338519A (ja) * 2003-05-15 2004-12-02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の防音装置
JP2012218660A (ja) * 2011-04-13 2012-11-12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衝撃緩衝構造
JP2018002053A (ja) * 2016-07-06 2018-01-11 イイダ産業株式会社 発泡体の充填方法
CN109204222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JP2019014326A (ja) * 2017-07-05 2019-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207B (zh) 2023-05-09
JP7117450B2 (ja) 2022-08-12
WO2020170811A1 (ja) 2020-08-27
JPWO2020170811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7895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111591231A (zh)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CN109969268B (zh) 侧车身加强结构
KR102704253B1 (ko) B필라리스 대향형 슬라이딩 도어의 강성 구조
CN113272207A (zh)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JP6151524B2 (ja) 車両のドアフレーム構造
US20170008570A1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multi-shelled wheelhouse
CN111746653B (zh) 车身侧部构造及分隔部件
CN111976840B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分隔部件
CN101254774B (zh) 气囊装置的配设结构
CN113272208B (zh) 车身增强结构
US9150257B2 (en) Transverse element comprising a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 crossmember and a support element
JP4894629B2 (ja) 自動車のロッカー補強構造
JP4720327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170188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US10023245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JP455617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1572634B (zh) 车辆侧部构造
CN114302843B (zh) 车身侧部构造以及分隔部件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662056U (zh) 车身立柱结构及车辆
JP2020203572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9096836U (zh) 车辆顶盖与侧围总成的连接板和车辆
JP2023161192A (ja) 車両の外装材の連結構造
JP2021088296A (ja) 車両上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