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181A - 振动吸收材料 - Google Patents

振动吸收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181A
CN113272181A CN201980088216.9A CN201980088216A CN113272181A CN 113272181 A CN113272181 A CN 113272181A CN 201980088216 A CN201980088216 A CN 201980088216A CN 113272181 A CN113272181 A CN 113272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ass
phase
vibration absorbing
poly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82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2181B (zh
Inventor
鬼头雅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72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2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605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22Mixtures comprising a continuous polymer matrix in which are dispersed crosslinked particles of another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振动吸收材料包含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基团的改性弹性体,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并且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所述热塑性树脂具备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连续相(A)中的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

Description

振动吸收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吸收材料。进而详细而言,涉及: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的成型材料、且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单独就发挥优异的振动吸收能力的振动吸收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家庭内电设备或汽车等领域中,从舒适性的观点出发,人们对减振性、隔音性极大关注。在家庭内电设备的领域中,搭载有发动机等驱动装置的电设备成为振动源。另外,在汽车领域中,行进中发生轻微振动的车顶或车门、引擎等驱动系装置成为振动源。通过内部收纳有振动源的电设备的结构材料、汽车的内外饰材料、面板材等、并且通过空气,将由振动源产生的振动以噪音的形式传递给人。因此,将防振橡胶、防振片等振动吸收材料安装到期待减振的被振动吸收材料上、例如电设备的结构材料、汽车的内外饰材料或面板材等,从而采取降低由被振动吸收材料的振动而传递的噪音的措施。
具体而言,已知有如下方法:在汽车的内外饰材料与内外饰材料的被安装体之间夹设防振片,使两者一体化来吸收振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型的减振材料或吸音材料,其层叠有性质不同的材料。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其改善了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与高温下的刚性的均衡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03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1528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013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将振动吸收材料安装到内外饰材料(被振动吸收材料)上的作业更加破坏汽车的生产率。
特别是要求结构材料轻量化的情况下,作为形成被振动吸收材料的结构材料,大多使用有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制的结构材料要求具有对外力而言不易变形的一定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作为代表性的振动吸收材料的橡胶材料,其振动吸收性能优异,但因为弹性模量变小,所以机械强度(刚性)小,不适合于用作结构材料。因此,实际情况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分别准备被振动吸收材料和振动吸收材料,并将振动吸收材料(防振橡胶)安装到被振动吸收材料(内外饰材料)上的作业。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振动吸收作用:减振材料将自振动源传递的振动通过以合成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片转换为热能,进而在基材片与金属片的界面转换为剪切能量。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形成质量-弹簧系统以使声音的能量衰减的吸音作用,所述质量-弹簧系统是吸音材料将由合成树脂纤维构成的高密度层作为质量部,同样地将低密度层作为弹簧部。复合材料型的减振材料或吸音材料与上述同样地破坏生产率,因为由合成树脂或由相同质量的合成树脂纤维构成的材料单独不会起到减振或吸音效果。
因此,期望开发出使用轻量的合成树脂成型、且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一定的机械强度、而且以材料单独就发挥优异的振动吸收能力的、便利性进一步优异的振动吸收材料。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成型材料,其为丙烯树脂组合物、优选丙烯系嵌段共聚物均衡性良好地发挥耐冲击性与刚性,但未提及振动吸收能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的成型材料、且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单独就发挥优异的振动吸收能力的振动吸收材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技术方案1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的主旨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将前述聚烯烃树脂与前述聚酰胺树脂与前述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前述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前述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并且前述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所述热塑性树脂具备:包含前述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前述连续相(A)中的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
技术方案2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的主旨在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前述分散相(B)具有: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分散于前述分散相内连续相(Ba)中的包含前述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b)。
技术方案3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的主旨在于,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前述分散相(B)的平均分散直径为100nm以上且4000nm以下,前述微分散相(Bb)的平均分散直径为15nm以上且350nm以下。
技术方案4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的主旨在于,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前述热塑性树脂具备前述连续相(A)且还具备第2连续相(A2),所述第2连续相(A2)与前述连续相(A)共存,并且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前述第2连续相(A2)具有分散于前述第2连续相(A2)中的包含前述改性弹性体的第2分散相(B2)。
技术方案5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的主旨在于,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用作汽车的内外饰材料。
技术方案6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的主旨在于,根据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包含:在前述热塑性树脂中进而加入了聚烯烃树脂的混合树脂。
发明的效果
本振动吸收材料为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的成型材料,且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单独就可以发挥优异的振动吸收能力。
即,构成本振动吸收材料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振动吸收材料的应用优异。可以有效地用作振动吸收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的相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相同地说明相结构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本实施例中、-30℃下的tanδ值的评价试验结果的图。
图4为示出本实施例中、25℃下的tanδ值的评价试验结果的图。
图5为示出本实施例中、80℃下的tanδ值的评价试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示的事项是示例的事项和用于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事项,为了提供认为是最有效且不难以理解的说明而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性的特征。这一点,无意图超出本发明的基本理解所需的程度来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并且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通过结合附图的说明而向本领域技术人员阐明实际上如何具体化。
本发明的振动吸收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基团的改性弹性体,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并且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所述热塑性树脂具备: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连续相(A)中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
另外,本发明的振动吸收材料以被认为是人类可听频段的20Hz~20kHz左右的频率范围的振动作为要吸收的振动对象。
本发明的振动吸收材料使用其热塑性树脂形成结构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不仅具备振动吸收性能,并且还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适合性。
即,优选具备刚性、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耐疲劳性、成型性等。这一点,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的开发。另外,本发明人等在日本特开2013-1476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8号公报等中公开了机械特性优异的该热塑性树脂。另外,本发明人等在WO2018/193923号中公开了耐疲劳性优异的该热塑性树脂,在日本特开2018-123457号公报中公开了拉伸特性优异的该热塑性纤维作为纤维材料。
然而,关于使用了这种热塑性树脂的各种成型材料,对于其振动吸收性能,一无所知。本发明人等在进而反复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使用上述热塑性树脂,能得到对应于人类可听频段的频率的振动吸收性能优异的成型材料。本发明人等发现:包含该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无需另行安装防振橡胶、或层叠其他材料的特殊工时,就可以降低对人的噪音。
(热塑性树脂)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对于各成分的详细情况,依据上述日本特开2013-1476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8号公报等中公开的物质,以下,以确认的方式进行说明。
〈1〉聚烯烃树脂
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使用烯烃的均聚物、和/或烯烃的共聚物。
上述烯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和碳数4~8的α-烯烃等。作为碳数4~8的α-烯烃,可以举出1-丁烯、3-甲基-1-丁烯、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具体而言,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1-丁烯、聚1-己烯、聚4-甲基-1-戊烯等。这些聚合物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即,聚烯烃树脂可以为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聚乙烯树脂,可以举出乙烯均聚物、和乙烯与其他烯烃(其他烯烃中不含乙烯)的共聚物。作为后者,可以举出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等(其中,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50%以上为源自乙烯的单元)。
作为上述聚丙烯树脂,可以举出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与其他烯烃(其他烯烃中不含丙烯)的共聚物。作为后者,可以举出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等(其中,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50%以上为源自丙烯的单元)。
另外,丙烯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其中,从机械强度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嵌段共聚物。尤其优选其他烯烃为乙烯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该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例如也被称为抗冲共聚物、聚丙烯抗冲共聚物、异相聚丙烯、异相嵌段聚丙烯等。
聚烯烃树脂的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重均分子量(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0000以上且500000以下,优选100000以上且450000以下,更优选200000以上且40000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聚烯烃树脂为与后述的聚酰胺树脂不具有亲和性的聚烯烃,且为也不具有能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聚烯烃。在这一点,不同于作为后述的改性弹性体的烯烃系成分。
〈2〉聚酰胺树脂
聚酰胺树脂是借助酰胺键(-NH-CO-)使多个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作为构成聚酰胺树脂的单体,可以举出6-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酸、12-氨基十二酸、对氨基甲基苯甲酸等氨基酸、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ω-月桂内酰胺等内酰胺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聚酰胺树脂也可以通过二胺与二羧酸的共聚而得到。该情况下,在作为单体的二胺中,可以举出:乙二胺、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1,13-二氨基十三烷、1,14-二氨基十四烷、1,15-二氨基十五烷、1,16-二氨基十六烷、1,17-二氨基十七烷、1,18-二氨基十八烷、1,19-二氨基十九烷、1,20-二氨基二十烷、2-甲基-1,5-二氨基戊烷、2-甲基-1,8-二氨基辛烷等脂肪族二胺、环己烷二胺、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等脂环式二胺、二甲苯二胺(对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等)等芳香族二胺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在作为单体的二羧酸中,可以举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巴拉西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八烷二酸那样的脂肪族二羧酸、环己烷二羧酸那样的脂环式二羧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那样的芳香族二羧酸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即,作为聚酰胺树脂,可以举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14、聚酰胺12、聚酰胺6T、聚酰胺6I、聚酰胺9T、聚酰胺M5T、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0T、聚酰胺MXD6、聚酰胺6T/66、聚酰胺6T/6I、聚酰胺6T/6I/66、聚酰胺6T/2M-5T、聚酰胺9T/2M-8T等。这些聚酰胺树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本发明中,上述各种聚酰胺树脂中,可以使用植物来源的聚酰胺树脂。植物来源的聚酰胺树脂是使用由植物油等源自植物的成分得到的单体的树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观点(特别是碳中和的观点)出发是理想的。
作为植物来源的聚酰胺树脂,可以举出聚酰胺11、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14、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0T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植物来源的聚酰胺树脂中,聚酰胺11与其他植物来源的聚酰胺树脂相比,在低吸水性、低比重和植物化度的高低的观点上更优异。另外,聚酰胺610在吸水率、耐化学药品性和冲击强度的方面比聚酰胺11差,但在耐热性(熔点)和强度的观点上优异。进而,聚酰胺610与聚酰胺6、聚酰胺66相比,为低吸水性且尺寸稳定性良好,因此,可以用作聚酰胺6、聚酰胺66的替代材料。聚酰胺1010与聚酰胺11相比,在耐热性和强度的观点上优异。进而,聚酰胺1010的植物化度也与聚酰胺11等同,可以用于更需要耐久性的部位。聚酰胺10T在分子骨架中包含芳香环,因此,与聚酰胺1010相比,熔点更高,为高强度。因此,聚酰胺10T能在更严苛的环境下使用。
聚酰胺树脂的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重均分子量(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5000以上且100000以下,优选7500以上且50000以下,更优选10000以上且50000以下。
〈3〉改性弹性体
改性弹性体是具有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弹性体。该改性弹性体优选为对聚烯烃树脂具有亲和性的成分。即,该改性弹性体优选为具有对聚酰胺树脂与聚烯烃树脂的增容作用的成分。进而换言之,该改性弹性体优选为聚酰胺树脂与聚烯烃树脂的增容剂。
作为反应性基团,可以举出酸酐基(-CO-O-OC-)、羧基(-COOH)、环氧基{-C2O(由2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三元环结构)}、噁唑啉基(-C3H4NO)和异氰酸酯基(-NCO)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改性弹性体的改性量未作限定,改性弹性体只要在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即可。进而,改性弹性体优选在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且50个以下的反应性基团,更优选具有3个以上且30个以下的反应性基团,特别优选具有5个以上且20个以下的反应性基团。
作为改性弹性体,可以举出:使用能导入反应性基团的各种单体的聚合物(通过使用能导入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聚合而得到的改性弹性体)、各种聚合物的氧化分解物(通过氧化分解而形成有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有机酸对于各种聚合物的接枝聚合物(通过有机酸的接枝聚合而导入了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能导入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可以举出: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酸酐基的单体、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羧基的单体、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环氧基的单体等。
具体而言,可以举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琥珀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柠康酸酐、四氢苯二甲酸酐、丁烯基琥珀酸酐等酸酐以及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羧酸。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化合物中,优选酸酐,更优选马来酸酐和衣康酸酐,特别优选马来酸酐。
进而,构成改性弹性体的骨架的树脂(以下,称为“骨架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热塑性树脂。作为该骨架树脂,可以使用作为聚烯烃树脂在上述示例的各种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此外,作为骨架树脂,可以使用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具有烯烃骨架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使2种以上的烯烃共聚而成的共聚物。
作为烯烃,可以使用作为构成聚烯烃树脂的烯烃在上述示例的各种烯烃中的1种或2种以上。其中,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优选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和丙烯与碳数4~8的α-烯烃的共聚物。
即,作为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EPR)、乙烯/1-丁烯共聚物(EBR)、乙烯/1-戊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庚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EOR)。
另外,作为丙烯与碳数4~8的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共聚物(PBR)、丙烯/1-戊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庚烯共聚物、丙烯/1-辛烯共聚物(POR)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一方面,作为具有苯乙烯骨架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苯乙烯系化合物与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和其氢化体。
作为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稀、甲基戊二烯、苯基丁二烯、3,4-二甲基-1,3-己二烯、4,5-二乙基-1,3-辛二烯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即,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SEBS。
改性弹性体的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重均分子量(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0000以上且500000以下,优选35000以上且500000以下,更优选35000以上且300000以下。
〈4〉其他成分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除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以外,可以包含其他热塑性树脂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可以举出填充剂(增强填料)、成核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耐气候剂、光稳定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阻燃助剂、增滑剂、防粘连剂、防雾剂、润滑剂、抗菌剂、着色剂(颜料、染料)、分散剂、防铜害剂、中和剂、防气泡剂、焊接强度改良剂、天然油、合成油、蜡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中,作为其他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丁二酸亚丁酯、聚丁二酸亚乙酯、聚乳酸)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填充剂,可以举出玻璃成分(玻璃纤维、玻璃珠、玻璃鳞片等)、二氧化硅、无机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碳纤维)、石墨、硅酸化合物(硅酸钙、硅酸铝、蒙脱石、高岭土、滑石、粘土等)、金属氧化物(铁的氧化物、钛的氧化物、锌的氧化物、锑的氧化物、铝的氧化物等)、锂、钙、镁、锌等金属的碳酸盐和硫酸盐、金属(铝、铁、银、铜等)、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硫化物(硫酸钡等)、碳化物(木炭、竹炭等)、钛化物(钛酸钾、钛酸钡等)、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氟树脂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植物性纤维等)、纤维素类(纤维素微纤维、纤维素乙酸酯等)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它们也可以用作成核剂。
〈5〉关于相结构
作为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采取的优选的相结构,可以举出下述的相结构(1)、相结构(2)。
相结构(1):具有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连续相(A)中的、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分散相(B)的结构(参照图1)。其中,不共存具有包含聚酰胺树脂的连续相、和分散于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其他相结构。
相结构(2):具备上述连续相(A)且还具备第2连续相(A2),所述第2连续相(A2)与该连续相(A)共存,并且包含聚酰胺树脂,该第2连续相(A2)具有分散于第2连续相(A2)中的、包含改性弹性体的第2分散相(B2)的结构(参照图2)。
相结构(1)中,进而,相结构(1)中的分散相(B)可以具有:分散相(B)内的连续相、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分散于该分散相内连续相(Ba)内的微分散相、且包含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b)(参照图1)。该情况下,相结构(1)呈现在分散相(B)内进而具有微分散相(Bb)的多重相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相结构(1)中改性弹性体可以为未反应的改性弹性体,也可以为与聚酰胺树脂的反应物,还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
相结构(2)可以呈现共存有连续相(A)和第2连续相(A2)这2个连续相的共连续相结构。另外,相结构(2)的连续相(A)的分散相(B)可以具有:该分散相(B)内的连续相、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分散于该分散相内连续相内(Ba)内的微分散相、且包含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b)(参照图2)。该情况下,相结构(2)呈现在分散相(B)内还具有微分散相(Bb)的多重相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相结构(2)中改性弹性体可以为未反应的改性弹性体,也可以为与聚酰胺树脂的反应物,还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相结构(1)的情况下,连续相(A)包含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是连续相(A)的主成分。该聚烯烃树脂相对于连续相(A)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分散相(B)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聚酰胺树脂(分散相(B)中包含改性弹性体的情况下,为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是分散相(B)的主成分。该聚酰胺树脂(分散相(B)中包含改性弹性体的情况下,为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相对于分散相(B)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
进而,相结构(1)中呈现前述多重相结构的情况下,分散相内连续相(Ba)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是分散相内连续相(Ba)的主成分。该聚酰胺树脂相对于分散相内连续相(Ba)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微分散相(Bb)包含改性弹性体。改性弹性体是微分散相(Bb)的主成分。该改性弹性体相对于微分散相(Bb)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
上述相结构(2)的情况下,连续相(A)包含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是连续相(A)的主成分。该聚烯烃树脂相对于连续相(A)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分散相(B)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是分散相(B)的主成分。该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相对于分散相(B)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
进而,相结构(2)中呈现前述多重相结构的情况下,分散相内连续相(Ba)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是分散相内连续相(Ba)的主成分。该聚酰胺树脂相对于分散相内连续相(Ba)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微分散相(Bb)包含改性弹性体。改性弹性体是微分散相(Bb)的主成分。该改性弹性体相对于微分散相(Bb)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
另外,第2连续相(A2)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是第2连续相(A2)的主成分。该聚酰胺树脂相对于第2连续相(A2)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对于第2连续相(A2)的第2分散相(B2)包含改性弹性体。改性弹性体是第2分散相(B2)的主成分。该改性弹性体相对于第2分散相(B2)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
这些相结构如实施例中后述的那样可以根据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改性弹性体的各配混比率而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述,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成为改性弹性体所具有的反应性基团与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物。该情况下,在相结构(1)中,该反应物例如可以存在于连续相(A)与分散相(B)的界面、和/或分散相内连续相(Ba)与微分散相(Bb)的界面。同样地,相结构(2)中,该反应物例如可以存在于连续相(A)与第2连续相(A2)的界面、连续相(A)与分散相(B)的界面、分散相内连续相(Ba)与微分散相(Bb)的界面等。
各种相结构中,可以用场发射型扫描型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进行了氧等离子体蚀刻处理后、进而实施了锇涂布处理的试验片(振动吸收材料的试验片)的处理面。特别是,分散相和微分散相可以在该方法中放大至1000倍以上(通常10000倍以下)的图像中进行观察。另外,构成各相的成分通过在使用场发射型扫描型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时,进行能量色散型X射线分析(EDS)从而可以特定。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分散相(图1、2中的分散相(B))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其分散直径(平均分散直径)优选10000nm以下、更优选50nm以上且8000nm以下、进而优选100nm以上且4000nm以下。
该分散相的分散直径可以在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1000倍以上的放大图像中测定。即,测定从图像内的规定区域内随机选择的20个分散相各自的最大直径,得到的最大直径的平均值为第1平均值。然后,图像内的不同的5个区域中测得的第1平均值的进一步的平均值为分散相的平均分散直径(长轴平均分散直径)。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分散相(图1、2中的分散相(B))内所含的微分散相(图1、2中的微分散相(Bb))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微分散相的分散直径(平均分散直径)优选5nm以上且1000nm以下、更优选5nm以上且600nm以下、进而优选10nm以上且400nm以下、特别优选15nm以上且350nm以下。
该微分散相的分散直径可以在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1000倍以上的放大图像中测定。即,测定从图像内的规定区域内随机选择的20个微分散相各自的最大直径,将得到的最大直径的平均值作为第1平均值。然后,在图像内的不同的5个区域中测得的第1平均值的进一步的平均值为微分散相的平均分散直径(长轴平均分散直径)。
〈6〉关于各成分的配混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烯烃树脂的比率可以设为2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该比率优选5质量%以上且92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5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20质量%以上且78质量%以下、进而优选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30质量%以上且73质量%以下、进而优选32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热塑性树脂中的聚烯烃树脂成分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成型为具备兼顾了振动吸收与刚性的机械强度的振动吸收材料。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的比率可以设为1质量%以上且91质量%以下。该比率优选2质量%以上且88质量%以下、进而优选3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6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8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2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5质量%以上且43质量%以下。热塑性树脂中的聚酰胺树脂成分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可以成型为具备兼顾了振动吸收与刚性的机械强度的振动吸收材料。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改性弹性体的比率可以设为1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该比率优选2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3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6质量%以上且34质量%以下、进而优选8质量%以上且33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0质量%以上且32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2质量%以上且31质量%以下、进而优选1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热塑性树脂中的改性弹性体成分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成型为具备兼顾了振动吸收与刚性的机械强度的振动吸收材料。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将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改性弹性体的比率可以设为2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该比率优选22质量%以上且88质量%以下、进而优选25质量%以上且86质量%以下、进而优选27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优选29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32质量%以上且66质量%以下、进而优选36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热塑性树脂的分散相中的改性弹性体成分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成型为具备兼顾了振动吸收与刚性的机械强度的振动吸收材料。
〈7〉关于物性
本振动吸收材料中,可以兼顾机械强度中的、特别是耐冲击性与刚性。具体而言,耐冲击性可以设为夏比冲击强度50kJ/m2以上且150kJ/m2以下,且刚性可以设为作为推测刚性的基准的弯曲模量450MPa以上且1300MPa以下。进而,耐冲击性可以设为夏比冲击强度60kJ/m2以上且140kJ/m2以下,且刚性可以设为弯曲模量500MPa以上且1200MPa以下,进而,可以设为夏比冲击强度70kJ/m2以上且130kJ/m2以下、且弯曲模量550MPa以上且1100M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夏比冲击强度的值是依据JIS K7111-1而测定(A型切口、温度23℃、沿边试验法)时的值。另外,上述弯曲模量的值是依据JIS K7171而测定(用支点间距64mm、曲率半径5mm的支点2个支撑、使用曲率半径5mm的作用点、载荷负荷速度2mm/分钟)时的值。
〈8〉热塑性树脂的制造
制造形成本振动吸收材料的热塑性树脂的方法未作限定。本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以日本特开2013-1476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7648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制造,可以通过将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此时,上述熔融混炼物的制备以及该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混炼中,可以使用熔融混炼装置。例如可以使用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捏合机、混合器(高速流动式混合器、桨叶混合器、螺带混合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温度未作限定。该温度例如可以设为190℃以上且350℃以下,优选200℃以上且330℃以下,更优选205℃以上且310℃以下。另外,得到的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混炼温度未作限定。该温度例如可以设为190℃以上且350℃以下,优选200℃以上且300℃以下,更优选205℃以上且260℃以下。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
[1]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的制作
《实施例1》
(1)热塑性树脂
将下述聚酰胺树脂的粒料与下述改性弹性体的粒料干混后,投入至双螺杆熔融混炼挤出机,在混炼温度210℃下进行熔融混炼,借助造粒机得到由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形成的粒料。进而,将上述粒料(由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形成的粒料)、与下述聚烯烃树脂的粒料干混后,投入至双螺杆熔融混炼挤出机,在混炼温度210℃下进行熔融混炼,借助造粒机得到热塑性树脂的粒料。
(a)聚烯烃树脂:聚丙烯树脂、均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商品名“Novatec MA1B”、重均分子量312000、熔点165℃
(b)聚酰胺树脂:聚酰胺11树脂、Arkema Co.,Ltd.制、商品名“Rilsan BMN O”、重均分子量18000、熔点190℃
(c)改性弹性体:马来酸酐改性乙烯/丁烯共聚物(改性EBR)、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AFMER MH7020”
得到的热塑性树脂中,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配混比率以质量比计为55:25:20。该质量比的热塑性树脂呈现相结构(1)(参照图1)。
(2)成型材料
将上述(1)中得到的粒料投入至注射成型机(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制、40吨注射成型机),在设定温度210℃、模具温度40℃的注射条件下,注射成型为实施例1的成型材料。成型材料被成型为用于进行后述的评价试验的规定形状。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实施例2的成型材料的制作。即,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种类的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得到实施例2的热塑性树脂的粒料。使用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注射成型为成型材料。
实施例2的热塑性树脂中,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配混比率以质量比计为32.5:42.5:25。实施例2的热塑性树脂呈现相结构(2)(参照图2)。
《比较例1》
作为比较例1,使用下述的聚烯烃树脂的粒料,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注射成型为成型材料。
(a)聚烯烃树脂的嵌段共聚物:聚丙烯树脂、嵌段聚合物、Prime polymerCo.,Ltd.制、商品名“J-452HP”
[2]评价试验
从上述[1]中成型的实施例1、2或比较例1的成型材料切出评价试验用的试验片,进行固体动态粘弹性的测定。即,依据以下的条件,在拉伸模式下对试验片施加特定频率的规定正弦应变,检测发生的应力。由得到的应力通过公知的方法求出储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算出以两者的比定义的tanδ(阻尼系数)(=损耗模量E"/储能模量E’)。对于每个测定温度,将测定频率与tanδ的关系示于图3~5。需要说明的是,图3~5中的“DMA”是指固体动态粘弹性的测定。
(a)装置:RSA-III(TA Instruments公司制)
(b)试验片形状:条状(宽度4mm×长度30mm×厚度1mm)
(c)应变振幅:0.1(%)
(d)变形模式:拉伸
(e)测定频率:0.1~10kHz
(f)测定温度:-30℃,25℃,80℃
(g)升温速度:3℃/分钟
[3]实施例的效果
(a.振动吸收材料)
实施例1、2的成型材料含有:作为聚烯烃树脂的均聚聚丙烯、作为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11、和作为改性弹性体的马来酸酐改性EBR。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实施例1的成型材料中,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55质量%,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25质量%,并且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20质量%。实施例2的成型材料中,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32.5质量%,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42.5质量%,并且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25质量%。实施例1、2的成型材料分别是由具备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连续相(A)中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的热塑性树脂成型而成的。
由图3~5所示的评价试验的结果可知,使用实施例1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中,tanδ值与比较例1相比,平均大1.42倍左右。另外,同样的实施例2中,tanδ值与比较例1相比,平均大1.18倍左右。该“平均”基于将各测定温度和各测定频率下的各实施例或比较例的每个tanδ值全部作为对象而求出的数值。
另外,成型为比较例1的成型材料的热塑性树脂为具备具有均聚聚丙烯的连续相、和分散于该连续相中的聚乙烯的分散相(乙烯嵌段)的海岛结构、且在乙烯嵌段的周围、即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边界具有EPR的橡胶相的相结构。因此,实施例1在具有以均聚聚丙烯树脂为连续相的海岛结构的方面具有与比较例同样的相结构。然而,即使具有同样的相结构,与比较例1的成型材料相比,在各测定温度和测定频率的全部范围内,实施例1的成型材料的tanδ值也变大。
即,实施例1的成型材料与比较例1相比,衰减特性优异,因此,可知,与比较例1相比,作为振动吸收材料的潜在能力大。这种测定频率与tanδ值的相关倾向如下:与实施例1相比,总地说来tanδ值平均变小0.013左右,但实施例2中也同样地确认到。因此可知,实施例2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具有作为振动吸收材料的潜在能力。
进行了上述评价试验的0.1~10kHz的测定频率包含于人类可听频段的频率带宽(20Hz~20kHz)。在0.1~10kHz的测定频率的范围内,与比较例相比,基于吸收振动的功能优异的试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2的成型材料具有适合用作降低人感到的噪音的振动吸收材料的特性。各实施例的成型材料原本是作为具备机械强度的合成树脂被公知的材料。另外,各实施例的成型材料与同样地具备海岛的相结构的比较例相比,示出优异的tanδ值。鉴于这些事实,认为各实施例的成型材料具有适合作为吸收处于0.1~10kHz的范围的振动的材料的属性是本成型材料的新的特征。
(b.汽车的内外装用途)
此处,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测定的测定频率的范围包含:作为汽车行进时对车内的人的噪音所周知的频率带宽。具体而言,已知在汽车内的人意识到的噪音对应于0.1~3kHz左右的低频率带宽。更具体而言,“引擎音”是根据引擎转速的复杂的周期性声音,主要的频率带宽为2kHz左右。“低沉的音”是在车内的人感到的压迫耳朵那样的噪音,主要的频率带宽为0.02~0.25kHz左右的低频。“振动音(日文:ブルゴツ音)”是由于路面与轮胎的接触而发生的噪音,主要的频率带宽为1kHz以下。“风声”是由于汽车的高速行进而车辆周边的气流紊乱而发生的无规性的噪音,属于直至3kHz附近的频率带宽。
根据图3~5,仅图4的情况下,接近于车内温度的25℃下的本实施例2的振动吸收材料的频率变高至超过3kHz时,确认到此时的tanδ值达不到比较例的tanδ值的倾向。然而可知,实施例1、2的振动吸收材料在25℃下0.1~3kHz左右的低频率的带宽、和-30℃和80℃的测定频率的全部带宽中,以与比较例的对比计、表示良好的tanδ值。
另外,根据图4可知,实施例1的振动吸收材料中,接近于车内温度的25℃下的tanδ值在0.1~1kHz的低频率带宽中大致大于0.06,进而在0.1~0.4kHz的超低频率带宽中大于0.07,进而随着逐渐向超低频率侧靠近至0.1~0.2kHz,变大至0.09左右。
以往,已知防振橡胶中使用的橡胶材料的tanδ值为0.1左右。实施例1、2的振动吸收材料的振动吸收性能在25℃左右的通常的车内温度附近、在0.1~1kHz、优选0.1~0.4kHz、更优选0.1~0.2kHz的超低频率带宽中,与橡胶材料相比,为同等程度,毫不逊色地优异。
由以上可知,实施例1、2的振动吸收材料基于与比较例的成型材料的对比,作为用于抑制在汽车内的人意识到的直至3kHz附近的低频率带宽的噪音的振动吸收材料是优异的。进而可知,实施例1、2的振动吸收材料即使与防振橡胶中使用的橡胶材料相比,作为特别是用于抑制直至1kHz附近的超低频率带宽的噪音的振动吸收材料,也毫不逊色地优异。因此可知,本振动吸收材料特别适合作为用于成型为具备振动吸收功能的汽车的内外饰材料的材料。
如此,使用本振动吸收材料作为汽车的内外饰材料的用途基于如下属性:对对应于到达车内的直至3kHz附近的低频率带宽的噪音、特别是对应于直至1kHz的超低频率带宽的噪音的振动发挥优异的吸收功能。另外,汽车的内外饰材料本身发挥无需防振橡胶那样的振动吸收功能的属性中,本振动吸收材料原本为具备比橡胶材料还优异的大的机械强度(刚性)的合成树脂材料,鉴于此,提供与以往已知的用途不同的新用途。
作为具体的内外饰材料的例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使用了振动吸收材料的地板护面、门饰、各种面板、各种支柱、保险杠、挡泥板衬板、引擎盖、行李箱盖、行李托盘(package tray)、消音器、引擎进气系统中使用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气缸盖罩等。
(c.相结构)
另外,实施例1的振动吸收材料如图1所示,具备如下相结构(1):热塑性树脂具有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连续相(A)中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且进而分散相(B)具有包含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分散于分散相内连续相(Ba)中的包含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b)。
振动吸收材料具有实施例1的相结构(1)的情况下,该振动吸收材料具有微分散相(Bb),因此,表示多重的相结构。通常认为,对包含不同种的高分子的热塑性树脂施加应力的情况下,应力容易向不同种的高分子间的边界集中。相结构(1)中,除分散相(B)与连续相(A)的周围(边界面)之外,在分散相内连续相(Ba)与微分散相(Bb)的周围(边界面),也以糊状存在有能吸收振动能量的改性弹性体,因此认为,遍及宽范围地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振动吸收能力。
另外,实施例2的振动吸收材料如图2所示,具备如下相结构(2):热塑性树脂具备连续相(A)且还具备第2连续相(A2),所述第2连续相(A2)与连续相(A)共存,并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第2连续相(A2)具有分散于第2连续相(A2)中的包含改性弹性体的第2分散相(B2)。
振动吸收材料具有实施例2的相结构(2)的情况下,表示:热塑性树脂具有与连续相(A)共存的第2连续相(A2),连续相(A)具备具有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微分散相(Bb)的分散相(B),第2连续相(A2)具备第2分散相(B2)的相结构。因此,相结构(2)的情况下,也与相结构(1)同样地,认为遍及宽范围地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振动吸收能力。
上述的相结构(1)(2)中,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B)具有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微分散相(Bb)的情况下,分散相(B)的平均分散直径为100nm以上且4000nm以下、微分散相(Bb)的平均分散直径为15nm以上且350nm以下的可能性大。认为在该情况下,担保分散相(B)和微分散相(Bb)的均匀分散性,进一步可靠地遍及宽范围地提高振动吸收能力。
前述的例子不仅出于单纯地说明的目的,不解释为限定本发明。例如,振动吸收材料可以包含在实施例的上述热塑性树脂中进而加入了聚烯烃树脂的混合树脂。
该情况下,在原本包含聚烯烃树脂的实施例的上述热塑性树脂中进而加入另外的聚烯烃树脂得到混合树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熔融状态的树脂彼此以湿式进行混合,也可以将粒料状的固体的树脂原料彼此以干式进行混合。另外,上述热塑性树脂只要以规定的成分比率包含上述规定的成分树脂、且具有规定的相结构即可,例如可以将使用过的振动吸收材料的残料弄碎作为热塑性树脂原料,进而也可以包含在该残料中加入了聚烯烃树脂的混合树脂。振动吸收材料包含这种混合树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热塑性树脂成分中的分散相的均匀分散性,因此,应力集中部位的分散性也提高,因此,能改善振动吸收功能。
实施例中示出的振动吸收材料基于进行固态成型的加工形态,但公知的是,本热塑性树脂适合于加工成发泡成型体(WO2017/155114号)、增强纤维树脂成型体(日本特开2018-123284号公报)、纤维(日本特开2018-123457号公报)等各形态。通过包含本热塑性树脂的振动吸收材料吸收振动的能力不限定于实施例所示的tanδ值,具有根据每个各加工形态进一步提高tanδ值的潜在能力。
如以上详述,可以发现:为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的成型材料、且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单独就发挥优异的振动吸收能力的、振动吸收材料的新用途。
另外,通过阐明汽车的内外饰材料本身发挥与防振橡胶媲美的振动吸收功能的属性,从而可以发现本振动吸收材料的新用途。
另外,本振动吸收材料的发明也可以作为本热塑性树脂的新使用方法的发明而把握。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热塑性树脂的使用方法的发明,即,一种热塑性树脂作为振动吸收材料的应用,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基团的改性弹性体,将前述聚烯烃树脂与前述聚酰胺树脂与前述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前述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前述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并且前述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所述热塑性树脂具备包含前述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前述连续相(A)中的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
本热塑姓树脂的使用方法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振动吸收材料。使用了本热塑姓树脂的成型材料以具备作为结构材料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的成型材料单独就可以发挥优异的振动吸收能力。如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发现:不同于以往已知的作为结构材料的使用方法的、新的本热塑性树脂的使用方法。
以上,列举典型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可以理解为本发明的记载和图示中使用的文字是说明性和示例性的文字而不是限定性的文字。如此处详述,该方式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内进行变更。此处,本发明的详述参照特定的结构、材料和实施例,但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定于此处记载的公开特征,当然,本发明也遍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功能上同等的结构、方法、应用的全部。

Claims (6)

1.一种振动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
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具有与所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将所述聚烯烃树脂与所述聚酰胺树脂与所述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所述聚烯烃树脂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所述聚酰胺树脂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并且所述改性弹性体的比率为3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所述热塑性树脂具备:包含所述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所述连续相(A)中的包含所述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中,所述分散相(B)具有:包含所述聚酰胺树脂的分散相内连续相(Ba)、和分散于所述分散相内连续相(Ba)中的包含所述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中,所述分散相(B)的平均分散直径为100nm以上且4000nm以下,所述微分散相(Bb)的平均分散直径为15nm以上且35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具备所述连续相(A)且还具备第2连续相(A2),所述第2连续相(A2)与所述连续相(A)共存,并且包含所述聚酰胺树脂,
所述第2连续相(A2)具有分散于所述第2连续相(A2)中的包含所述改性弹性体的第2分散相(B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用作汽车的内外饰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吸收材料,其包含: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进而加入了聚烯烃树脂的混合树脂。
CN201980088216.9A 2019-01-09 2019-12-11 振动吸收材料 Active CN113272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2226 2019-01-09
JP2019-002226 2019-01-09
PCT/JP2019/048570 WO2020145013A1 (ja) 2019-01-09 2019-12-11 振動吸収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181A true CN113272181A (zh) 2021-08-17
CN113272181B CN113272181B (zh) 2024-02-02

Family

ID=7152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8216.9A Active CN113272181B (zh) 2019-01-09 2019-12-11 振动吸收材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6473A1 (zh)
JP (1) JP7384176B2 (zh)
CN (1) CN113272181B (zh)
DE (1) DE112019006611B4 (zh)
WO (1) WO20201450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00327A1 (en) * 2017-11-29 2020-09-24 Kao Corporation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8552A (ja) * 1988-08-25 1990-02-27 Calp Corp 成形材料及びその成形品
JPH03138830A (ja) * 1989-10-25 1991-06-13 Calp Corp リレーケース用樹脂組成物
JP2010006953A (ja) * 2008-06-27 2010-01-14 Intertech Ltd 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組成物
JP2013147645A (ja) * 2011-12-22 2013-08-01 Toyota Boshoku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537097A (ja) * 2012-12-04 2015-12-24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耐熱性炭化水素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CN108291061A (zh) * 2015-12-01 2018-07-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改性剂和其使用方法、改性剂的制造方法以及添加材料用载体
WO2018139379A1 (ja) * 2017-01-30 2018-08-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78036A (ja) * 2017-04-19 2018-11-1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2890A (ja) 1994-11-29 1996-06-11 Nissan Motor Co Ltd 低周波数用吸音材
JP2005003019A (ja) 2003-06-09 2005-01-06 Sekisui Chem Co Ltd 制振材
JP5914318B2 (ja) 2011-12-22 2016-05-1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1675655B1 (ko) 2011-12-22 2016-11-11 도요다 보쇼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5836923B2 (ja) 2011-12-22 2015-12-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植物由来ポリアミド樹脂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14001343A (ja) 2012-06-20 2014-01-09 Prime Polymer Co Ltd 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BR112018005444B1 (pt) 2015-12-01 2022-05-03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Corpo moldado e método de produção do mesmo
SG11201806672XA (en) 2016-03-11 2018-09-27 Toyota Boshoku Kk Foamed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6455534B2 (ja) 2017-02-02 2019-01-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布帛
JP6946653B2 (ja) 2017-02-03 2021-10-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材料及び構造体
JP7016218B2 (ja) 2017-02-23 2022-02-04 上野製薬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8552A (ja) * 1988-08-25 1990-02-27 Calp Corp 成形材料及びその成形品
JPH03138830A (ja) * 1989-10-25 1991-06-13 Calp Corp リレーケース用樹脂組成物
JP2010006953A (ja) * 2008-06-27 2010-01-14 Intertech Ltd 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組成物
JP2013147645A (ja) * 2011-12-22 2013-08-01 Toyota Boshoku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537097A (ja) * 2012-12-04 2015-12-24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耐熱性炭化水素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CN108291061A (zh) * 2015-12-01 2018-07-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改性剂和其使用方法、改性剂的制造方法以及添加材料用载体
WO2018139379A1 (ja) * 2017-01-30 2018-08-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78036A (ja) * 2017-04-19 2018-11-1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6473A1 (en) 2022-04-07
WO2020145013A1 (ja) 2020-07-16
DE112019006611T5 (de) 2021-09-23
DE112019006611B4 (de) 2023-12-07
CN113272181B (zh) 2024-02-02
JP7384176B2 (ja) 2023-11-21
JPWO2020145013A1 (ja)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25122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積層シート及び成形体
JP5836923B2 (ja) 植物由来ポリアミド樹脂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6436273B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JP6916459B2 (ja) 樹脂組成物
WO2017169813A1 (ja) 分散径の調整方法及び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13272181B (zh) 振动吸收材料
JP7095694B2 (ja) 車両ドア用トリムボード及びドアトリム
JP6897269B2 (ja) 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43298A1 (ja) 繊維強化材料及び構造体
JP6332569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