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723B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58723B CN113258723B CN202110168495.9A CN202110168495A CN113258723B CN 113258723 B CN113258723 B CN 113258723B CN 202110168495 A CN202110168495 A CN 202110168495A CN 113258723 B CN113258723 B CN 1132587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stator core
- refrigerant injection
- refrigerant
-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9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案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铁芯;壳体,其在内部收纳马达;以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具有喷射制冷剂的喷射口。定子铁芯具有定子铁芯主体和从定子铁芯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固定于壳体的固定部。壳体具有将定子铁芯从径向外侧包围的马达收纳部。固定部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周向一侧。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喷射口包括:第一喷射口,其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定子铁芯的朝向开口;以及第二喷射口,其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的朝向开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向定子铁芯喷射制冷剂的制冷剂喷射部的旋转电机。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作为制冷剂喷射部的管的旋转电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99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旋转电机中,要求利用从制冷剂喷射部喷射的制冷剂更有效地对定子铁芯进行冷却。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提高定子铁芯的冷却效率的构造的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案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上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铁芯;壳体,其在内部收纳上述马达;以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具有喷射制冷剂的喷射口。上述定子铁芯具有定子铁芯主体和从上述定子铁芯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固定部。上述壳体具有将上述定子铁芯从径向外侧包围的马达收纳部。上述固定部位于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周向一侧。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上述喷射口包括:第一喷射口,其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上述定子铁芯的朝向开口;以及第二喷射口,其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上述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的朝向开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够提高定子铁芯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剖视图,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以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1的VI-VI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剖视图,是示出从第一喷射口喷射的油的流动的一例的图。
图9是从上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和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图,是示出从第一喷射口喷射的油的流动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驱动装置,2—马达,6—壳体,10—制冷剂喷射部,11、111—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2—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3—供给口,14—第一喷射口(喷射口),15—喷射口,16—第二喷射口(喷射口),20—转子,30—定子,31—线圈,32—定子铁芯,32a—定子铁芯主体,32b—固定部,32f—上侧固定部(固定部),33—线圈组件,33a、33b—线圈末端,61—马达收纳部,66—突出部,61f—圆弧部,63—第一支撑部,63a—第一贯通槽,64—第二支撑部,64a—第二贯通槽,65—支撑部,66a—曲面,119—第三喷射口,J1—马达轴,O—油(制冷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的位置关系为基础规定铅垂方向来进行说明。即,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对于铅垂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只要至少满足驱动装置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即可。
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Z侧是铅垂方向上侧,-Z侧是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是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是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
此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是车辆的后侧,-X侧是车辆的前侧。在该情况下,+Y侧是车辆的右侧,-Y侧是车辆的左侧。
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马达轴J1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更详细而言,马达轴J1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马达轴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J1的轴简称为“周向”。另外,将周向中的从车辆的左侧(+Y侧)观察绕逆时针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中的从车辆的左侧观察绕顺时针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另一侧”。周向一侧是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θ前进的一侧,周向另一侧是与箭头θ前进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将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作为其动力源来使用。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具有马达2、包含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的传递装置3、壳体6、油泵96、冷却器97以及制冷剂喷射部10。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不包含逆变器单元。换言之,驱动装置1与逆变器单元为分体构造。
壳体6在内部收纳马达2和传递装置3。壳体6具有马达收纳部61、齿轮收纳部62以及分隔壁61c。马达收纳部61是在内部收纳后述的转子20和定子30的部分。马达收纳部61从径向外侧包围后述的定子铁芯32。齿轮收纳部62是在内部收纳传递装置3的部分。齿轮收纳部62位于马达收纳部61的左侧。马达收纳部61的底部61a位于比齿轮收纳部62的底部62a靠上侧。分隔壁61c在轴向上划分出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在分隔壁61c设置有分隔壁开口68。分隔壁开口68使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与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相连。分隔壁61c位于定子30的左侧。
壳体6在内部收纳作为制冷剂的油O。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及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收纳有油O。在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的下部区域设置有供油O积存的油积存部P。油积存部P的油O利用后述的油路90被输送至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输送到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的油O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的下部区域。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的油O的至少一部分经由分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62移动,且返回到油积存部P。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在某部分的内部收纳有油”,只要在马达驱动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油位于某部分的内部即可,可以是,在马达停止时,油未位于某部分的内部。例如,关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收纳有油O,只要在马达2驱动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油O位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即可,可以是,在马达2停止时,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的油O全部通过分隔壁开口68移动至齿轮收纳部62。此外,通过后述的油路90被输送至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的油O的一部分也可以在马达2停止的状态下残留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
油O在后述的油路90内循环。油O用于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的润滑。另外,油O用于马达2的冷却。作为油O,为了实现润滑油及冷却油的功能,优选使用与粘度比较低的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
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6具有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支撑部65。支撑部65与后述的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接触。支撑部65包含第一支撑部63和第二支撑部64。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63和第二支撑部64各设置有多个。例如,第一支撑部63和第二支撑部64各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部63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两个第二支撑部64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63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且比马达轴J1靠后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部64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且比马达轴J1靠前侧。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63及第二支撑部64沿轴向延伸。第一支撑部63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二支撑部64的径向内侧面是曲面。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部63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二支撑部64的径向内侧面在沿轴向观察时为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弧状。第一支撑部63的径向内侧面及第二支撑部64的径向内侧面与后述的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接触。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63具有沿周向贯通第一支撑部63的第一贯通槽63a。第一贯通槽63a向径向外侧凹陷。例如在每个第一支撑部63沿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一贯通槽63a。例如在每个第一支撑部63各设置有两个第一贯通槽63a。设置于一方的第一支撑部63的两个第一贯通槽63a的各轴向位置例如与设置于另一方的第一支撑部63的两个第一贯通槽63a的各轴向位置相同。
第二支撑部64具有沿周向贯通第二支撑部64的第二贯通槽64a。第二贯通槽64a向径向外侧凹陷。例如在每个第二支撑部64沿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贯通槽64a。例如,在每个第二支撑部64各设置有两个第二贯通槽64a。设置于一方的第二支撑部64的两个第二贯通槽64a的各轴向位置例如与设置于另一方的第二支撑部64的两个第二贯通槽64a的各轴向位置相同。
各第一支撑部63的一方的第一贯通槽63a的轴向位置和各第二支撑部64的一方的第二贯通槽64a的轴向位置例如彼此相同。各第一支撑部63的另一方的第一贯通槽63a的轴向位置和各第二支撑部64的另一方的第二贯通槽64a的轴向位置例如彼此相同。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某参数彼此相同”,除了某参数彼此严格地互相相同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某参数彼此大致相同的情况。“某参数彼此互相大致相同”例如包含在公差范围内某参数彼此稍微偏差的情况。
如图4所示,马达收纳部61具有设置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突出部66。突出部66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突出部66向后述的定子铁芯32突出。突出部66位于后述的上侧固定部32f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周向之间。更详细而言,突出部66的径向内端部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上端部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上端部的周向之间。突出部66在两个第一支撑部63中的位于周向一侧(+θ侧)的第一支撑部63的周向一侧(+θ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面是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位于周向另一侧的曲面66a。曲面66a构成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外侧的部分在沿马达轴J1的轴向观察时为向径向外侧成为凹的圆弧状的圆弧部61f。圆弧部61f位于两个第一支撑部63中的位于周向一侧(+θ侧)的第一支撑部63与突出部66的周向之间。圆弧部61f将第一支撑部63的周向一侧的面与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面即曲面66a相连。圆弧部61f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曲面66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平滑地相连。即,曲面66a与圆弧部61f平滑地相连。由曲面66a和圆弧部61f,沿轴向观察时,构成向径向外侧成为凹的大致半圆弧状的面。圆弧部61f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一支撑部63的周向一侧的面中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平滑地相连。圆弧部61f相连的第一支撑部63的周向一侧的面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位于周向另一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2具备转子20、定子30以及轴承26、27。转子20能够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转子20具有轴体21和转子主体24。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转子主体24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在转子铁芯的转子磁铁。转子20的扭矩传递至传递装置3。
轴体21以马达轴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轴体21以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轴体21是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体。在轴体21设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沿径向延伸,使中空部22和轴体21的外部相连。
轴体21越过壳体6的马达收纳部61和齿轮收纳部62而延伸。轴体21的左侧的端部向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突出。在轴体21的左侧的端部固定有传递装置3的后述的第一齿轮41。轴体21由轴承26、27能够旋转地支撑。
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更详细而言,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线圈组件33。即,马达2具有定子铁芯32和线圈组件33。定子铁芯32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铁芯32包围转子20。定子铁芯32固定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
如图2及图5所示,定子铁芯32具有定子铁芯主体32a和固定部32b。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为包围转子20的圆筒状。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例如为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筒状。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主体32a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铁芯背部32d和从铁芯背部32d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32e。铁芯背部32d的外周面是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多个齿32e沿周向遍及一周等间隔配置。
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固定部32b是固定于壳体6的部分。如图5所示,固定部32b沿轴向延伸。固定部32b例如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左侧(+Y侧)的端部延伸至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右侧(-Y侧)的端部。固定部32b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如图2所示,例如设置有四个固定部32b。
固定部32b包含上侧固定部32f、下侧固定部32g、前侧固定部32h以及后侧固定部32i。上侧固定部32f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下侧固定部32g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下侧突出。前侧固定部32h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前侧突出。后侧固定部32i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后侧突出。上侧固定部32f、下侧固定部32g、前侧固定部32h以及后侧固定部32i例如遍及周向的一周等间隔地配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某对象从另一对象向某侧突出”,只要某对象从另一对象以随着远离而位于某侧的朝向突出即可。例如,“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只要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以随着向径向外侧分离而位于上侧的朝向突出即可。即,“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例如包含: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铅垂方向正上方突出的情况;以及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相对于铅垂方向正上方在不足90°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突出的情况。
如本实施方式,在固定部32b从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情况下,如果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以随着向径向外侧远离而位于上侧的朝向突出,则固定部32b的径向外端部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即,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包含固定部32b的径向外端部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的情况。
上侧固定部32f例如向上侧斜前方突出。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固定部32f相当于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周向一侧(+θ侧)的固定部32b。上侧固定部32f的径向外端部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上侧固定部32f配置为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分离。上侧固定部32f位于两个第一支撑部63与两个第二支撑部64的周向之间。即,第一支撑部63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第二支撑部64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
如图4所示,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的尺寸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小。上侧固定部32f的径向外端部的外形在沿轴向观察时为向径向外侧成为凸的圆弧状。上侧固定部32f的径向外端部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端部靠上侧。
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面随着朝向周向另一侧而位于下侧。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是曲面。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在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端部的边界BP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平滑地相连。
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侧的顶点VP靠周向一侧(+θ侧)。顶点VP是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最上侧的部分。在沿轴向观察时,顶点VP是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与穿过马达轴J1并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假想线IL1相交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θ侧)的端部位于比顶点VP靠周向一侧。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端部位于比顶点VP靠周向另一侧。即,本实施方式中,在顶点VP的位置设置有上侧固定部32f。更详细而言,在顶点VP的位置设置有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部分。
因此,无法从外部视觉确认顶点VP。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顶点VP位于设有上侧固定部32f的部分中的假想地表示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的假想曲线IL4上。假想曲线IL4是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弧状,将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两侧的部分彼此平滑地相连。这样,在因固定部32b等而无法视觉确认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侧的顶点的情况下,将根据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能够视觉确认的部分设想的假想的延长线上的位于最上侧的部分设为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侧的顶点。
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端部的边界BP位于比顶点VP靠周向另一侧。上侧固定部32f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L2至少在一部分比边界BP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L1小。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固定部32f的任意部分,距离L2均比距离L1小。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1是边界BP与突出部66的径向内侧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
如图2所示,下侧固定部32g例如向下侧斜后方突出。前侧固定部32h例如向前侧斜下方突出。后侧固定部32i例如向后侧斜上方突出。本实施方式中,下侧固定部32g、前侧固定部32h以及后侧固定部32i配置为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分离。下侧固定部32g的形状、前侧固定部32h的形状以及后侧固定部32i的形状例如与上侧固定部32f的形状相同。
固定部32b具有沿轴向贯通固定部32b的贯通孔32c。贯通孔32c供沿轴向延伸的螺栓34穿过。螺栓34从右侧(-Y侧)穿过贯通孔32c,拧入图6所示的内螺纹孔35。内螺纹孔35设置于分隔壁61c。螺栓34拧入内螺纹孔35,由此固定部32b被固定于分隔壁61c。这样,定子30通过螺栓34固定于壳体6。
如图1所示,线圈组件33具有沿着周向安装于定子铁芯32的多个线圈31。多个线圈31经由未图示的绝缘件分别安装于定子铁芯32的各齿32e。多个线圈31沿周向配置。更详细而言,多个线圈31沿周向遍及一周等间隔地配置。虽然省略图示,但线圈组件33可以具有捆扎各线圈31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具有将各线圈31彼此相连的搭接线。
线圈组件33具有从定子铁芯3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末端33a、33b。线圈末端33a是从定子铁芯32向右侧突出的部分。线圈末端33b是从定子铁芯32向左侧突出的部分。线圈末端33a包含线圈组件33包括的各线圈31中的比定子铁芯32向右侧突出的部分。线圈末端33b包含线圈组件33包括的各线圈31中的比定子铁芯32向左侧突出的部分。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末端33a、33b是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虽然省略图示,但线圈末端33a、33b可以包含捆扎各线圈31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包含将各线圈31彼此相连的搭接线。
如图1所示,轴承26、27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轴承26、27例如是球轴承。轴承26是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靠右侧的部分的轴承。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6支撑轴体21中的位于比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靠右侧的部分。轴承26保持于马达收纳部61中的覆盖转子20及定子30的右侧的壁部61b。
轴承27是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靠左侧的部分的轴承。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7支撑轴体21中的位于比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靠左侧的部分。轴承27保持于分隔壁61c。
传递装置3收纳于壳体6的齿轮收纳部62。传递装置3与马达2连接。更详细而言,传递装置3与轴体21的左侧的端部连接。传递装置3具有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至差动装置5。
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减速装置4将马达2的转速减速,使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对应于减速比增大。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向差动装置5传递。减速装置4具有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以及中间轴体45。
第一齿轮41固定于轴体21的左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第一齿轮41与轴体21一起以马达轴J1为中心进行旋转。中间轴体45沿与马达轴J1平行的中间轴J2延伸。中间轴体45以中间轴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固定于中间轴体45的外周面。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经由中间轴体45连接。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以中间轴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三齿轮43与差动装置5的后述的齿圈51啮合。
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依次经由轴体21、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中间轴体45以及第三齿轮43而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及齿轮的个数等能够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进行各种变更。本实施方式中,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类型的减速器。
差动装置5经由减速装置4连接于马达2。差动装置5是用于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向车辆的车轮传递的装置。差动装置5在车辆转弯时一边吸收左右的车轮的速度差,一边向左右两轮的车轴55传递相同的扭矩。这样,本实施方式中,传递装置3经由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向车辆的车轴55传递马达2的扭矩。差动装置5具有齿圈51、未图示的齿轮箱、未图示的一对小齿轮、未图示的小齿轮轴以及未图示的一对侧齿轮。齿圈51以与马达轴J1平行的差动轴J3为中心旋转。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至齿圈51。
在马达2设置有供油O在壳体6的内部循环的油路90。油路90是将油O从油积存部P向马达2供给,并再次引导至油积存部P的油O的路径。油路90跨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而设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油路”是指油的路径。因此,“油路”不仅是产生稳定地朝向一方向的油的流动的“流路”,而是也包含使油暂时滞留的路径及供油滴落的路径的概念。使油暂时滞留的路径例如包括贮存油的贮存器等。
油路90具有第一油路91和第二油路92。第一油路91及第二油路92分别使油O在壳体6的内部循环。第一油路91具有扬起路径91a、轴体供给路径91b、轴体内路径91c以及转子内路径91d。另外,在第一油路91的路径设置有第一贮存器93。第一贮存器93设置于齿轮收纳部62内。
扬起路径91a是利用差动装置5的齿圈51的旋转从油积存部P将油O扬起,并在第一贮存器93接受油O的路径。第一贮存器93在上侧开口。第一贮存器93接受齿圈51扬起的油O。另外,在刚驱动马达2之后等,在油积存部P的液面S较高的情况下等,第一贮存器93也接受除齿圈51外还被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扬起的油O。
轴体供给路径91b将油O从第一贮存器93向轴体21的中空部22引导。轴体内路径91c是供油O在轴体21的中空部22内通过的路径。转子内路径91d是供油O从轴体21的连通孔23通过转子主体24的内部并向定子30飞散的路径。
在轴体内路径91c中,随着转子20的旋转,转子20的内部的油O被赋予离心力。由此,油O从转子20向径向外侧连续地飞散。另外,随着油O的飞散,转子20内部的路径成为负压,积存于第一贮存器93的油O被吸引到转子20的内部,从而油O充满转子20内部的路径。
到达定子30的油O从定子30吸收热。对定子30进行了冷却的油O向下侧滴落,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置于分隔壁61c的分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62移动。如上所述,第一油路91将油O供给至转子20及定子30。
在第二油路92中,油O从油积存部P被扬起而供给至定子30。在第二油路92设置有油泵96、冷却器97以及制冷剂喷射部10。第二油路92具有第一流路92a、第二流路92b、第三流路92c以及第四流路94。
第一流路92a、第二流路92b以及第三流路92c设置于壳体6的壁部。第一流路92a将油积存部P和油泵96相连。第二流路92b将油泵96和冷却器97相连。第三流路92c将冷却器97和第四流路94相连。第三流路92c例如设置于马达收纳部61的壁部中的前侧(+X侧)的壁部。
第四流路94设置于分隔壁61c。第四流路94将制冷剂喷射部10中的后述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连。如图6所示,第四流路94具有流入部94a、第一分支部94c以及第二分支部94f。流入部94a是第四流路94中的供油O从第三流路92c流入的部分。流入部94a从第三流路92c向后侧(-X侧)延伸。流入部94a位于轴体21的前侧(+X侧),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流入部94a的内径在前侧的端部变大。本实施方式中,流入部94a的前侧的端部是流入部94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
流入部94a的前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外侧。流入部94a的后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即,本实施方式中,流入部94a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流入部94a位于比前侧固定部32h靠上侧。
流入部94a的后侧(-X侧)的端部是使第一分支部94c和第二分支部94f分别相连的连接部94b。流入部94a的内径在连接部94b处变大。连接部94b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
流入部94a中的除了连接部94b的部分例如是通过从壳体6的前侧(+X侧)用钻头实施孔加工而制作的。流入部94a的前侧的端部通过拧入螺栓95a而被封闭。流入部94a的连接部94b例如是通过从分隔壁61c的左侧(+Y侧)用钻头实施孔加工而制作的。虽然省略图示,但连接部94b的左侧的端部通过拧入螺栓而被封闭。
第一分支部94c是从流入部94a分支并延伸至后述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部分。第一分支部94c从流入部94a的后侧(-X侧)的端部、即连接部94b向上侧斜后方延伸。第一分支部94c穿过分隔壁61c中的比上侧固定部32f靠下侧且位于轴体21的上侧的部分延伸至分隔壁61c的上侧的端部。第一分支部94c的上侧的端部的径向位置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一分支部94c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后侧。
第一分支部94c具有:延伸部94d,其从连接部94b向上侧斜后方以直线状延伸;以及连接部94e,其与延伸部94d的上侧的端部相连。连接部94e是第一分支部94c的上侧的端部,是与后述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相连的部分。连接部94e的内径比延伸部94d的内径大。连接部94e例如是通过从壳体6的上侧用钻头实施孔加工而制作的。连接部94e的上侧的端部通过拧入螺栓95b而被封闭。延伸部94d例如是通过从壳体6的上侧经由连接部94e的内部用钻头向下侧斜前方实施孔加工而制作的。
第二分支部94f是从流入部94a分支并延伸至后述的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支部94f从连接部94b向前侧斜上方延伸。第二分支部94f相对于前后方向向右侧(-Y侧)倾斜地以直线状延伸。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X侧)的端部的径向位置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前侧固定部32h靠上侧。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的端部和前侧固定部32h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二分支部94f例如是通过从分隔壁61c的左侧(+Y侧)经由连接部94b的内部用钻头实施孔加工而制作的。
在第四流路94中,流入部94a的后侧部分、延伸部94d中的除了上侧的端部的部分以及第二分支部94f的后侧部分设置于分隔壁61c中的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的部分。即,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流路94具有穿过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的部分。
如图1所示,制冷剂喷射部10沿轴向延伸。制冷剂喷射部10的左侧的端部固定于分隔壁61c。如图5所示,制冷剂喷射部10包含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即,驱动装置1具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是沿马达轴J1的轴向延伸的管。更详细而言,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为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圆筒状。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彼此平行。如图2所示,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被收纳于壳体6的内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定子30的径向外侧。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彼此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位置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径向位置例如彼此相同。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沿马达轴的轴向以直线状延伸”除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严格地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情况,还包含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大致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情况。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对于轴向稍微倾斜地延伸。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朝向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朝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定子30的上侧。这里,在本说明书中“某对象位于另一对象的预定方向一侧”包含在驱动装置配置于水平面上的状态下,在从预定方向一侧观察某对象和另一对象时,某对象和另一对象互相重叠并且某对象位于比另一对象靠近前侧。即,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装置1配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在从上侧观察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定子30时,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定子30互相重叠,并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定子30靠近前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驱动装置配置于水平面的状态”包含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配置于水平的路面上。
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靠上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位置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相同。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后侧(-X侧)。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与上侧固定部32f的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上侧固定部32f与第一支撑部63的周向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63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周向另一侧。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配置为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分离。更详细而言,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从曲面66a及圆弧部61f向径向内侧分离而配置。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分离而配置。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与曲面66a及圆弧部61f之间的径向的距离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大。
如图7所示,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具有:第一管主体部11a;小径部11b,其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左侧(+Y侧)的端部;以及小径部11c,其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右侧(-Y侧)的端部。
小径部11b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左侧(+Y侧)的端部。小径部11c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Y侧)的端部。小径部11b、11c的外径比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外径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通过小径部11b从右侧插入分隔壁61c而固定于分隔壁61c。小径部11b向左侧开口。如图6所示,小径部11b向第一分支部94c的连接部94e开口。由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与第四流路94相连。
如图7所示,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Y侧)的端部设置安装部件17。安装部件17是板面朝向轴向的长方形板状。安装部件17具有从左侧(+Y侧)的面向右侧凹陷的凹部17a。在凹部17a嵌合固定有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即小径部11c。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部件17封闭。
安装部件17具有在轴向上贯通安装部件17的孔部17b。如图5所示,在孔部17b,从右侧(-Y侧)插通有螺栓17c。螺栓17c贯通孔部17b,从右侧拧入图2所示的第一支撑部63。通过螺栓17c拧入第一支撑部63,安装部件17固定于第一支撑部63。由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经由安装部件17固定于马达收纳部61。
如图7所示,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具有供给口13、第一喷射口14、以及第二喷射口16。供给口13、第一喷射口14以及第二喷射口16设置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外侧面。从供给口13、第一喷射口14、以及第二喷射口16例如为圆形状。从供给口13、第一喷射口14、以及第二喷射口16吐出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内的油O。第一喷射口14及第二喷射口16是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喷射口。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喷射口包含第一喷射口14和第二喷射口16。
供给口13、第一喷射口14、以及第二喷射口16是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壁部从内周面到外周面贯通的孔的开口部中的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喷射口14是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壁部从内周面到外周面贯通的孔11d的开口部中的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
第二喷射口16是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壁部从内周面到外周面贯通的孔11e的开口部中的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孔11d的内径例如遍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从内周面到外周面的整体相同。孔11e的内径例如遍及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从内周面到外周面的整体相同。孔11d的内径比孔11e的内径小。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的两端部各设置多个供给口13。例如在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的两端部各设置四个供给口13。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右侧(-Y侧)的端部的四个供给口13沿周向以锯齿状配置。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右侧的端部的四个供给口13包括:向正下方开口的一个供给口13;向下侧斜前方开口的两个供给口13;以及向下侧斜后方开口的一个供给口13。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左侧(+Y侧)的端部的四个供给口13除了轴向的位置以外,与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右侧的部分的四个供给口13同样地配置。
如图5所示,多个供给口13中的设置于右侧(-Y侧)的四个供给口13位于线圈末端33a的上侧。多个供给口13中的设置于左侧(+Y侧)的四个供给口13位于线圈末端33b的上侧。因此,从供给口13吐出的油O从上侧供给至线圈末端33a、33b。这样,供给口13向线圈末端33a、33b供给油O。因此,能够对线圈末端33a、33b进行冷却。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定子30的上侧,因此能够从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供给来自供给口13的油O。由此,能够利用重力使来自供给口13的油O从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向下侧流动。因此,容易向线圈末端33a、33b整体供给油O,容易对线圈末端33a、33b整体进行冷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各配置有多个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供给口13。因此,能够增多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向线圈末端33a、33b供给的油O的量。由此,能够适当地对作为发热体的线圈31进行冷却,能够更适当地对定子30进行冷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多个供给口13沿周向以锯齿状配置。因此,沿周向配置的多个供给口13的轴向位置交替地错开配置。由此,与位于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多个供给口13的轴向位置彼此相同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向各线圈末端33a、33b整体供给油O。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供给口13包括朝向下侧斜前方的供给口13和朝向下侧斜后方的供给口13。因此,容易将从多个供给口13供给的油O供给至线圈末端33a、33b的前侧部分及后侧部分双方,容易向线圈末端33a、33b整体供给油O。由此,能够更适当地对线圈末端33a、33b进行冷却,能够更适当地对定子30进行冷却。
第一喷射口14是向定子铁芯32喷射油O的喷射口。第一喷射口14设置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中的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定子铁芯32重叠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管主体部11a沿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喷射口14。两个第一喷射口14位于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一端部的多个供给口13与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多个供给口13的轴向之间。
如图4所示,第一喷射口14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即,上侧固定部32f位于第一喷射口14的周向一侧。第一喷射口14在上侧固定部32f的后侧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第一喷射口14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32a的顶点VP靠周向另一侧(-θ侧)。第一喷射口14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
第一喷射口14以朝向周向一侧(+θ侧)且朝向定子铁芯32的朝向D1开口。在此,本说明书中“朝向周向一侧的朝向”是相对于朝向马达轴J1的朝向,向周向一侧倾斜的朝向。朝向马达轴J1的朝向是径向内侧朝向。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中,朝向马达轴J1的朝向例如包括沿假想线IL3朝向径向内侧的朝向。假想线IL3是在沿轴向观察时通过马达轴J1和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中心点CP并沿径向延伸的假想线。中心点CP是在沿轴向观察时位于圆筒状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中心的点。
另外,本说明书中“某喷射口以朝向定子铁芯的朝向开口”包括某喷射口与定子铁芯对置配置。即,第一喷射口14以相对于朝向马达轴J1的朝向向周向一侧倾斜的朝向开口,且与定子铁芯32对置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4开口的朝向D1是朝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朝向。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4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
第一喷射口14开口的朝向D1是比朝向铅垂方向正下方的朝向向周向一侧(+θ侧)倾斜的朝向。第一喷射口14例如向下侧斜前方开口。第一喷射口14开口的朝向D1是朝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比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端部的边界BP靠周向另一侧的部分的朝向。
这里,在沿轴向观察时,通过第一喷射口14和马达轴J1的假想线IL2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相交的点设为交点IP。交点IP是位于第一喷射口14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假想线IL2在沿轴向观察时通过第一喷射口14的中心和马达轴J1并沿径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4开口的朝向D1是朝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边界BP与交点IP的周向之间的区域Rg的朝向。区域Rg是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从边界BP到位于第一喷射口14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区域Rg随着朝向周向另一侧(-θ侧)而位于下侧。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喷射口14沿着朝向D1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投影而得到的投影区域Pa整体位于区域Rg。
第二喷射口16是向定子铁芯32喷射油O的喷射口。如图5所示,第二喷射口16设置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中的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定子铁芯32重叠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6在第一管主体部11a沿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喷射口16位于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一端部的多个供给口13与设置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多个供给口13的轴向之间。在马达轴J1的轴向上,各第一喷射口14和各第二喷射口16分别设置于互相相同的位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在马达轴的轴向上,第一喷射口和第二喷射口设置于互相相同的位置”只要第一喷射口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位置与第二喷射口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位置相同即可。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轴J1的轴向上,第一喷射口14和第二喷射口16设置于互相相同的位置”,只要第一喷射口14的一部分和第二喷射口16的一部分设置于轴向的相同位置,第一喷射口14的另外一部分也可以相对于第二喷射口16在轴向上错开配置。
如图4所示,第二喷射口16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θ侧)。即,上侧固定部32f位于第二喷射口16的周向一侧(+θ侧)。第二喷射口16在突出部66的后侧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第二喷射口16位于曲面66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后侧。第二喷射口16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32a的顶点VP靠周向另一侧。第二喷射口16与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二喷射口16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稍微靠下侧。第二喷射口16位于比突出部66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
第二喷射口16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朝向D2开口。在此,本说明书中“某喷射口以朝向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的朝向开口”包括某喷射口与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对置地配置。即,第二喷射口16以相对于朝向马达轴J1的朝向向周向一侧倾斜的朝向开口,且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对置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6开口的朝向D2是朝向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即曲面66a的朝向。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6与曲面66a对置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和第二喷射口16的开口面积彼此不同。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比第二喷射口16的开口面积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喷射口开口的朝向”包括沿着通过喷射口的中心并相对于喷射口的中心垂直的法线的朝向。例如,在图4中表示为朝向D1的两点划线是通过第一喷射口14的中心并相对于第一喷射口14的中心垂直的法线。另外,图4中表示为朝向D2的两点划线是通过第二喷射口16的中心,并相对于第二喷射口16的中心垂直的法线。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喷射口14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定子铁芯32的朝向D1开口。因此,如图8所示,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被吹喷到定子铁芯32,在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上向周向一侧流动。从第一喷射口14向周向一侧流动的油O1向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周向一侧的上侧固定部32f流动。此时,有时油O1难以越过上侧固定部32f。
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朝向D2开口的第二喷射口16。因此,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被吹喷到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吹喷到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油O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由于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回弹及重力等,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滴下,容易与从第一喷射口14向周向一侧喷射的油O1汇合。由此,能够使向上侧固定部32f流动的油O的量增加。因此,能够使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出的油O向周向一侧越过上侧固定部32f。因此,能够使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增加。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向周向一侧越过上侧固定部32f,并沿着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前侧部分的外周面向前侧且下侧流动。
此外,例如,通过单纯地增大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使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的油O1的量增加,也能够增加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但是,在该情况下,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的油O1的势头降低。因此,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势头降低。因此,即使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增加,油O也难以越过上侧固定部32f。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喷射口16,能够不改变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而增加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因此,能够既抑制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势头降低,又增加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因此,能够使油O容易适当地越过上侧固定部32f。
另外,例如,即使在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沿着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向周向一侧流动,并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情况下,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例如也容易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与上侧固定部32f的径向的间隙与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汇合。由此,容易使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增加。
另一方面,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出的油O中的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一部分被上侧固定部32f遮挡而不能越过上侧固定部32f。未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在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的中途,流动的朝向成为相反朝向即周向另一侧朝向,沿着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后侧部分的外周面向后侧且下侧流动。
如图9所示,未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例如在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的中途向周向另一侧折回时,分支成向比第一喷射口14及第二喷射口16靠右侧(+Y侧)流动的油Ob和向比第一喷射口14及第二喷射口16靠左侧(-Y侧)流动的油Ob。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二喷射口16使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增加,因此,能够抑制难以向定子铁芯32中的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周向一侧的部分供给油O。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的油O适当地分支成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和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因此,能够向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两侧适当地流动油O。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容易向定子铁芯32的整体供给油O,能够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另外,能够将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的油O2吹喷到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因此,也能够利用油O2冷却壳体6。由此,也能够经由壳体6冷却从外部固定于壳体6的装置等。从外部固定于壳体6的装置例如包括逆变器单元。
另外,向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吹喷油O2,因此,能够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形成基于油O2得到的膜。由此,通过该膜,能够提高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油O的润湿性。因此,能够在马达收纳部61与定子铁芯32的间隙容易流动油O。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马达轴J1的轴向上,第一喷射口14和第二喷射口16彼此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容易使从第二喷射口16向周向一侧喷射出的油O2的至少一部分与从第一喷射口14向周向一侧喷射出的油O1汇合。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比第二喷射口16的开口面积小。因此,能够使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较小。由此,能够增强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的油O1的势头。因此,能够增强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势头。因此,油O能够容易适当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
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二喷射口16的开口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增多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的油O2的量。由此,能够增多与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汇合的油O2的量,能够进一步增多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因此,能够使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进一步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喷射口16开口的朝向D2是朝向向定子铁芯32突出的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的朝向。因此,能够将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吹喷到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吹喷到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的油O2容易沿着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在径向上流动。由此,容易将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沿着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向定子铁芯32引导。因此,容易使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的至少一部分与从第一喷射口14吹喷到定子铁芯32的油O1汇合。因此,能够使朝向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进一步增加。由此,能够使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进一步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马达轴J1的轴向观察,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外侧的部分是向径向外侧成为凹的圆弧状的圆弧部61f。另外,突出部66的周向另一侧的面是与圆弧部61f平滑地相连的曲面66a。因此,如图8所示,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并吹喷到曲面66a的油O2容易分支成沿着曲面66a向定子铁芯32滴下的油O2a和从曲面66a沿着圆弧部61f向周向另一侧流动的油O2b。由此,能够既使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的一部分与从第一喷射口14向周向一侧喷射出的油O1汇合,又使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的另一部分向周向另一侧流动。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喷射口16而更适当地增加向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两侧分别供给的油O的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沿着曲面66a向定子铁芯32滴下的油O2a与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一起向周向一侧流动。油O2a的一部分越过上侧固定部32f向周向一侧流动,油O2a的另一部分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而向周向另一侧流动。本实施方式中,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包括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的一部分和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且沿着曲面66a流到定子铁芯32的油O2a的一部分。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包括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的另一部分和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a的另一部分。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是沿马达轴J1的轴向延伸的管。因此,与例如在壳体6的壁部设置孔而制作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制作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另外,也容易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从壳体6拆下而更换。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周向另一侧的第一支撑部63具有在周向上贯通第一支撑部63的第一贯通槽63a。因此,能够使流动到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周向另一侧的油O经由第一贯通槽63a向比第一支撑部63靠周向另一侧流动。由此,能够更容易使油O向周向另一侧流动,能够容易向定子铁芯32的整周供给油O。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另外,能够利用第一支撑部63支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因此,能够抑制定子铁芯32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接触的支撑部65包括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的第二支撑部64。因此,例如,即使在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的一部分沿着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流向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周向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流动到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周向一侧的油O2沿着第二支撑部64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流动。由此,能够将从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2适当供给至定子铁芯32。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喷射口14朝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比边界BP靠周向另一侧的部分开口。因此,与第一喷射口14朝向上侧固定部32f开口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难以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由此,能够增加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的量。因此,能够增加流向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油O的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喷射口14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因此,能够使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1难以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的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流向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油O的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固定部32f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L2至少在一部分比边界BP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L1小。因此,上侧固定部32f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间隙比较狭窄。由此,经由上侧固定部32f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间隙,能够限制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因此,能够抑制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的量变得过多。另一方面,不能通过上侧固定部32f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的间隙的油O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成为流向周向另一侧的油Ob。由此,能够增加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的量。因此,容易使从定子铁芯32的上侧部分分别向周向两侧流动的油O的量均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随着朝向周向另一侧而位于下侧。因此,能够使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容易沿着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向周向另一侧流动。由此,能够抑制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积存于定子铁芯32的上侧部分,能够将油Ob适当地供给到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后侧的外周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从边界BP到位于第一喷射口14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即交点IP之间的部分随着朝向周向另一侧而位于下侧。因此,能够利用重力使沿着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向周向另一侧流动并流到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的油Ob沿着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向周向另一侧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Ob积存在定子铁芯32的上侧部分,能够将油Ob更适当地供给至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后侧的外周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为曲面,且在边界BP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平滑地相连。因此,能够使在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的中途向周向另一侧改变朝向流动的油Ob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向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平滑地流动。由此,能够更容易使不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b向周向另一侧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朝向周向另一侧,直至到达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周向另一侧的部分之间,油Ob流动的面是朝向周向另一侧平滑地延伸的曲面,且随着朝向周向另一侧而位于下侧。因此,能够利用重力使在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向周向另一侧改变了朝向的油Ob向周向另一侧适当地流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侧的顶点VP靠周向一侧,第一喷射口14位于比顶点VP靠周向另一侧。因此,容易如本实施方式地采用如下结构:在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另一侧的面向周向另一侧,直至到达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周向另一侧的部分之间,将油Ob流动的面设为随着朝向周向另一侧而位于下侧的面。
如图2及图5所示,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定子30的前侧(+X侧)。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下侧且前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径向位置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相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前侧固定部32h的上侧。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周向一侧。上侧固定部32f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周向之间。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在周向上夹着固定部32b而配置。
如图5所示,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具有第二管主体部12a和设置于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左侧(+Y侧)的端部的小径部12b。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同样地具有设置于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右侧(-Y侧)的端部的小径部。
小径部12b是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左侧(+Y侧)的端部。小径部12b的外径比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外径小。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通过小径部12b从右侧(-Y侧)插入分隔壁61c而固定于分隔壁61c。小径部12b向左侧开口。如图6所示,小径部12b向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X侧)的端部开口。由此,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与第四流路94相连。因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经由第四流路94彼此相连。更详细而言,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经由第一分支部94c、连接部94b、以及第二分支部94f彼此相连。
如图5所示,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Y侧)的端部设置有安装部件18。安装部件18是板面朝向轴向的长方形板状。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同样地固定于安装部件18。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部件18封闭。虽然省略图示,但安装部件18通过螺栓固定于图2所示的突出部61e。由此,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经由安装部件18固定于马达收纳部61。突出部61e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
如图5所示,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具有喷射口15。喷射口15是向定子铁芯32喷射油O的喷射口。喷射口15设置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外侧面。喷射口15例如为圆形状。从喷射口15吐出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内的油O。如图2所示,喷射口15是将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壁部从内周面至外周面贯通的孔12d的开口部中的向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
如图5所示,喷射口15设置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中的从径向外侧观察与定子铁芯32重叠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喷射口15在第二管主体部12a沿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六个。如图2所示,喷射口15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喷射口15位于定子铁芯32的前侧(+X侧)。本实施方式中,喷射口15位于比定子铁芯32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32的上侧的端部例如是上侧固定部32f的上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口15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32a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且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
喷射口15在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的位置向周向另一侧开口。此外,本说明书中“喷射口向某侧开口”只要喷射口开口的朝向包含某侧朝向的成分即可。即,“喷射口15向周向另一侧开口”只要喷射口15开口的朝向包含周向另一侧朝向的成分即可,喷射口15也可以以与径向正交的朝向开口,也可以以相对于与径向正交的朝向倾斜地开口。喷射口15相对于与径向正交的朝向向径向内侧倾斜地开口。喷射口15例如向上侧斜后方开口。
第二支撑部64位于上侧固定部32f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周向之间。喷射口15例如朝向设置于第二支撑部64的第二贯通槽64a开口。从喷射口15喷射出的油O飞向上侧斜后方,穿过第二贯通槽64a到达至定子铁芯32的上侧部分的外周面。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喷射出的油O也可以到达至上侧固定部32f,也可以不到达至上侧固定部32f。到达了定子铁芯32的上侧部分的外周面的油O例如被上侧固定部32f遮挡,以与喷射的朝向大致相反的朝向在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上流动。通过以上,能够利用从喷射口15喷射出的油O冷却定子铁芯32的前侧部分。因此,通过设置喷射口15,能够更适当地冷却定子铁芯3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撑部65包含位于上侧固定部32f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周向之间的第二支撑部64。因此,也有可能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并越过了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被第二支撑部64遮挡,难以流向比第二支撑部64靠周向一侧。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喷射口15喷射油O,也能够向位于比第二支撑部64靠周向一侧的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供给油O。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支撑部64具有在周向上贯通第二支撑部64的第二贯通槽64a。因此,能够使从第一喷射口14喷射并越过了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a经由第二贯通槽64a流向比第二支撑部64靠周向一侧。另外,如上所述,也能够将从喷射口15喷射出的油O经由第二贯通槽64a向比第二支撑部64靠周向另一侧输送。由此,能够将从第一喷射口14及喷射口15喷射出的油O遍及更大的范围供给至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32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是管。因此,与例如在壳体6的壁部设置孔来制作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制作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另外,也容易将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从壳体6拆下而更换。
图1所示的油泵96是输送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泵。本实施方式中,油泵96是通过电进行驱动的电动泵。油泵96经由第一流路92a从油积存部P吸起油O,经由第二流路92b、冷却器97、第三流路92c、第四流路94、以及制冷剂喷射部10向马达2供给油O。即,油泵96将收纳于壳体6的内部的油O输送至第四流路94、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以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因此,能够容易地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输送油O。
利用油泵96输送到第三流路92c的油O从流入部94a流入第四流路94。如图6所示,流入到流入部94a的油O向后侧(-X侧)流动,并分支流入第一分支部94c和第二分支部94f的每一个。流入到第一分支部94c的油O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左侧(+Y侧)的端部流入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油O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内向右侧(-Y侧)流动,并从供给口13、第一喷射口14以及第二喷射口16向定子30供给。另一方面,流入到第二分支部94f的油O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左侧的端部流入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油O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内向右侧流动,并从喷射口15向定子30供给。
这样,能够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供给油O,能够冷却定子30。另外,能够使流入到流入部94a的油O分支到第一分支部94c和第二分支部94f,分别供给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因此,与油O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一方的制冷剂喷射部10向另一方的制冷剂喷射部10流动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抑制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供给的油O的量和向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供给的油O的量产生偏差。另外,容易同时缩短向各制冷剂喷射部10供给油O的路径,因此,容易将向定子30供给的油O的温度维持为较低。因此,容易适当冷却定子30。
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供给到定子30的油O向下侧滴下,并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置于分隔壁61c的分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62的油积存部P移动。如以上地,第二油路92将油O向定子30供给。
图1所示的冷却器97对通过第二油路92的油O进行冷却。在冷却器97连接有第二流路92b及第三流路92c。第二流路92b及第三流路92c经由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而相连。在冷却器97连接有使被未图示的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用配管98。通过冷却器97的内部的油O在与通过冷却水用配管98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通过第四流路94相连。因此,例如,通过如本实施方式地将油O输送至第四流路94的流入部94a,能够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双方供给油O。即,与对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每一个设置供给油O的独立的油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设于壳体6的油路。因此,能够抑制壳体6大型化。
另外,第四流路94设置于位于定子30的左侧的分隔壁61c。因此,能够将第四流路94配置于与定子30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由此,与定子30的固定部32b避免干涉,容易配置第四流路94。另外,与例如将第四流路94设置于定子30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壳体6在径向上大型化。另外,第四流路94设置于壳体6的分隔壁61c,因此,与在壳体6的外侧设置利用配管等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连的流路的情况相比,容易使驱动装置1整体小型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四流路94具有在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穿过的部分。因此,容易将第四流路94配置为进一步避开固定部32b,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壳体6在径向上大型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驱动装置1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在周向上夹着固定部32b而配置。因此,既能够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配置于与固定部32b不干涉的位置,又能够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配置为在径向上靠近定子铁芯主体32a。因此,能够容易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供给油O,而且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在径向上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因此,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径向弯曲延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在径向上大型化。另外,能够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形状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形状形成为简单的形状,因此,容易制作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另外,容易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遍及轴向的大范围与定子30对置地配置。因此,容易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的轴向的大范围供给油O。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对定子30进行冷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马达轴J1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因此,通过从制冷剂喷射部10向定子30的上侧供给油O,能够利用重力使油O从定子30的上侧向下侧流动。由此,容易向定子30整体容易地供给油O,容易利用油O对定子30整体进行冷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部件17封闭,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部件18封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是与油O流入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侧相反的侧的端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是与油O流入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侧相反的侧的端部。即,各管的轴向端部中的与油O流入的侧相反的侧的端部被封闭。因此,与各管的轴向端部中的与油O流入的侧相反的侧的端部开放的情况相比,容易使在各管内流动的油O的压力增大。由此,容易使油O从各管的油供给口势头良好地喷射。因此,容易将从各油供给口排出的油O适当地供给至定子30。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中,喷射口15朝向上侧。因此,能够从喷射口15向上侧势头良好地喷射油O。由此,容易使从喷射口15吐出的油O到达至定子铁芯32中的位于更上侧的部分。因此,容易将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吐出的油O遍及定子铁芯32的大范围供给,能够更适当地冷却定子铁芯32。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1的喷射口包含第三喷射口119。第三喷射口119例如是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1的壁部从内周面到外周面贯通的孔111f的开口部中的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1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第三喷射口119向周向另一侧开口。第三喷射口119在周向上相对于第一喷射口14向相反侧开口。第三喷射口119例如向下侧斜后方开口。第三喷射口119开口的朝向是比与径向正交的朝向向径向内侧倾斜的朝向。
虽然省略图示,但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喷射口119沿着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射口14、第二喷射口16以及第三喷射口119例如各设有两个。各第三喷射口119的轴向位置例如与各第一喷射口14的轴向位置及各第二喷射口16的轴向位置相同。例如沿轴向观察,第一喷射口14和第三喷射口119相对于假想线IL3线对称地配置。第三喷射口119的开口面积例如比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大,且与第二喷射口16的开口面积相同。此外,第三喷射口119的开口面积也可以与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相同,也可以比第一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小,也可以比第二喷射口16的开口面积大。
从第三喷射口119喷射的油O3朝向周向另一侧喷射。因此,能够对定子铁芯32中的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1靠周向另一侧的部分更适当地供给油O。由此,能够更适当地对定子铁芯32进行冷却。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1的其它结构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其它结构相同。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其它结构。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制冷剂是油O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制冷剂只要能够向定子供给并对定子进行冷却,就没有特别限定。制冷剂例如可以是绝缘液,也可以是水。在制冷剂是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定子的表面实施绝缘处理。
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是管的情况下,各管也可以是多边筒状的管。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不是管。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是设置于壳体的油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不包括向线圈末端供给制冷剂的供给口。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制冷剂喷射部。
第一喷射口也可以在相同的轴向位置设置多个。第二喷射口也可以在相同的轴向位置设置多个。第一喷射口开口的朝向只要是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定子铁芯的朝向,就没有特别限定。第一喷射口也可以向固定部开口。第二喷射口开口的朝向只要是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的朝向,就没有特别限定。第二喷射口也可以向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中的突出部以外的部分开口。第一喷射口的轴向位置和第二喷射口的轴向位置也可以彼此不同。第一喷射口的开口面积和第二喷射口的开口面积也可以彼此相同。第一喷射口的开口面积也可以比第二喷射口的开口面积大,也可以与第二喷射口的开口面积相同。
定子铁芯的固定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上侧固定部的整体也可以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的上侧的顶点靠周向一侧,也可以位于比定子铁芯主体的上侧的顶点靠周向另一侧。上侧固定部与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也可以仅在一部分处比与上侧固定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的边界与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小。上侧固定部与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也可以比与上侧固定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的边界与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的距离大。
第一支撑部也可以不具有第一贯通槽。第二支撑部也可以不具有第二贯通槽。支撑部也可以不包含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一方。也可以不设置支撑部。也可以不在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设置突出部。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4と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大致全部的油O越过上侧固定部32f。即,从第一喷射口14和第二喷射口16喷射出的油O也可以不在上侧固定部32f分支。据此,能够增多越过上侧固定部32f的油O的量,能够有效地冷却定子铁芯32的上侧固定部32f的周向一侧。
驱动装置只要是能够以马达为动力源使作为对象的物体运动的装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驱动装置也可以不具备传递机构。马达的扭矩也可以从马达的轴体直接向对象输出。在该情况下,驱动装置相当于马达本身。马达轴延伸的方向只要是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马达轴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除了马达轴严格地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情况,还包含马达轴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情况。即,在本说明书中,“马达轴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也可以是马达轴相对于水平方向稍微倾斜。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驱动装置不包含逆变器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驱动装置也可以包含逆变器单元。换言之,驱动装置也可以与逆变器单元为一体构造。
驱动装置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驱动装置也可以不搭载于车辆。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的结构能够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Claims (15)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上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铁芯;
壳体,其在内部收纳上述马达;以及
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具有喷射制冷剂的喷射口,
上述定子铁芯具有:
定子铁芯主体;以及
固定部,其从上述定子铁芯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固定于上述壳体,
上述壳体具有将上述定子铁芯从径向外侧包围的马达收纳部,
上述固定部位于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周向一侧,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上述喷射口包括:
第一喷射口,其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上述定子铁芯的朝向开口;以及
第二喷射口,其以朝向周向一侧且朝向上述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的朝向开口,
上述马达收纳部具有设置于上述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的突出部,
上述突出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上述固定部与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周向之间,且向上述定子铁芯突出,
上述突出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固定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
上述第二喷射口开口的朝向是朝向上述突出部的周向另一侧的面的朝向,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从上述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分离而配置,
上述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包括上述突出部的周向另一侧的面,沿上述马达轴的轴向观察,向径向外侧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马达轴的轴向上,上述第一喷射口和上述第二喷射口彼此设置于相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喷射口的开口面积比上述第二喷射口的开口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喷射口的开口面积比上述第二喷射口的开口面积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是沿着上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管,
沿上述马达轴的轴向观察,上述马达收纳部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是向径向外侧成为凹的圆弧状的圆弧部,
上述突出部的周向另一侧的面是与上述圆弧部平滑地相连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是沿着上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与上述定子铁芯主体的外周面接触的支撑部,
上述支撑部包括位于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第一支撑部,
上述第一支撑部具有沿周向贯通上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贯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马达具有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具有多个线圈,
上述线圈组件具有从上述定子铁芯沿上述马达轴的轴向突出的线圈末端,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包括向上述线圈末端供给制冷剂的供给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制冷剂喷射部,该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具有向上述定子铁芯喷射制冷剂的喷射口,
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的上述喷射口包括在上述固定部的周向一侧的位置向周向另一侧开口的喷射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是沿着上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与上述定子铁芯主体的外周面接触的支撑部,
上述支撑部包括位于上述固定部与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的周向之间的第二支撑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与上述定子铁芯主体的外周面接触的支撑部,
上述支撑部包括位于上述固定部的周向一侧的第二支撑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支撑部具有沿周向贯通上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贯通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支撑部具有沿周向贯通上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贯通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上述喷射口包括向周向另一侧开口的第三喷射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20937A JP7452056B2 (ja) | 2020-02-10 | 2020-02-10 | 駆動装置 |
JP2020-020937 | 2020-02-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58723A CN113258723A (zh) | 2021-08-13 |
CN113258723B true CN113258723B (zh) | 2024-04-12 |
Family
ID=7718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68495.9A Active CN113258723B (zh) | 2020-02-10 | 2021-02-07 | 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52056B2 (zh) |
CN (1) | CN113258723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71680A (ja) * | 2007-04-18 | 2008-11-06 | Aisin Aw Co Ltd |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193642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Toyot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JP2014054108A (ja) * | 2012-09-07 | 2014-03-20 | Honda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体 |
JP2014158400A (ja) * | 2013-02-18 | 2014-08-28 | Toyota Motor Corp | 動力伝達装置 |
JP2017147816A (ja) * | 2016-02-16 | 2017-08-24 | 株式会社Subaru | 冷却機構 |
JP2018057153A (ja) * | 2016-09-29 | 2018-04-05 | 株式会社Subaru | モータの冷却機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9219A (ja) * | 1994-06-29 | 1996-01-19 | Fuji Electric Co Ltd | 冷媒冷却式回転電機 |
JP5505275B2 (ja) | 2010-11-22 | 2014-05-28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冷却装置 |
JP2014135817A (ja) | 2013-01-09 | 2014-07-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回転電機 |
-
2020
- 2020-02-10 JP JP2020020937A patent/JP7452056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10168495.9A patent/CN1132587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71680A (ja) * | 2007-04-18 | 2008-11-06 | Aisin Aw Co Ltd |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193642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Toyot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JP2014054108A (ja) * | 2012-09-07 | 2014-03-20 | Honda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体 |
JP2014158400A (ja) * | 2013-02-18 | 2014-08-28 | Toyota Motor Corp | 動力伝達装置 |
JP2017147816A (ja) * | 2016-02-16 | 2017-08-24 | 株式会社Subaru | 冷却機構 |
JP2018057153A (ja) * | 2016-09-29 | 2018-04-05 | 株式会社Subaru | モータの冷却機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52056B2 (ja) | 2024-03-19 |
JP2021129340A (ja) | 2021-09-02 |
CN113258723A (zh) | 2021-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24418B (zh) | 马达单元 | |
CN112152343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1295535B (zh) | 马达单元 | |
CN112564385B (zh) | 驱动装置 | |
US20230069613A1 (en) | Drive apparatus | |
JP2023031031A (ja) | 駆動装置 | |
CN212660015U (zh) | 驱动装置 | |
CN112152342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5095648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098191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328579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58723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2152341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472125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85564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6073588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06578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472129B (zh) | 驱动装置 | |
JP7310491B2 (ja) | 駆動装置 | |
CN112564386B (zh) | 驱动装置 | |
JP2021129339A (ja) | 駆動装置 | |
JP7484113B2 (ja) | 駆動装置 | |
JP7415616B2 (ja) | 駆動装置 | |
WO2024142459A1 (ja) | 駆動装置 | |
CN116073590A (zh) | 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