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8579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28579A CN113328579A CN202110221271.XA CN202110221271A CN113328579A CN 113328579 A CN113328579 A CN 113328579A CN 202110221271 A CN202110221271 A CN 202110221271A CN 113328579 A CN113328579 A CN 1133285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stator
- oil
- temperature sensor
- refrigerant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8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5—Devices for sensing temperature, or actuated thereb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02K9/19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with provision for replenishing the cooling medium;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leakage of the cooling medium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方案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及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马达轴靠铅垂方向上侧,且向定子喷射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靠铅垂方向下侧,且向定子喷射制冷剂;以及温度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定子的温度。沿马达轴的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和温度传感器隔着穿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和马达轴的假想线位于相反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马达、向马达的定子喷射制冷剂的制冷剂喷射部、以及能够检测马达的定子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样的驱动装置,记载了搭载于电动汽车的旋转电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7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述的驱动装置中,例如,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从制冷剂喷射部向定子喷射的制冷剂的量。在该情况下,为了适宜地冷却定子,优选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定子中的温度比较容易升高的部分的温度。但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配置等,有时难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高精度地检测定子中的温度比较容易升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有时难以适宜地冷却定子。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的构造的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方案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及位于上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上述马达轴靠铅垂方向上侧,且向上述定子喷射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靠铅垂方向下侧,且向上述定子喷射制冷剂;以及温度传感器,其能够检测上述定子的温度。沿上述马达轴的轴向观察,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和上述温度传感器隔着穿过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和上述马达轴的假想线位于相反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在驱动装置中能够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以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1的IV-IV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及温度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的立体图。
图7是从左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转子、定子、第一制冷剂喷射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以及温度传感器的图。
图中:
1—驱动装置,2—马达,6—外壳,8a—逆变器,11—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2—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4—第二喷射口(喷射口),20—转子,21—轴,30—定子,31—线圈,32—定子铁芯,33—线圈组件,33a、33b—线圈末端,61f—安装部,70—温度传感器,IL2—假想线,J1—马达轴,R1、R2—区域,O—油(制冷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各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为基础,规定铅垂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Z侧是铅垂方向上侧,-Z侧是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是搭载有驱动装置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
此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是车辆的后侧,-X侧是车辆的前侧。在该情况下,+Y侧是车辆的右侧,-Y侧是车辆的左侧。
在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马达轴J1沿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将与马达轴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J1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相当于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水平方向”。另外,前侧相当于“水平方向的一侧”。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用作其动力源。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具备马达2、包括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的传递装置3、外壳6、油泵96、冷却器97以及多个制冷剂喷射部10。
外壳6在内部容纳马达2及传递装置3。外壳6具有马达容纳部61、齿轮容纳部62以及隔壁61c。马达容纳部61是在内部容纳后述的转子20及定子30的部分。齿轮容纳部62是在内部容纳传递装置3的部分。齿轮容纳部62位于马达容纳部61的左侧。马达容纳部61的底部61a位于比齿轮容纳部62的底部62a靠上侧。隔壁61c沿轴向划分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和齿轮容纳部62的内部。在隔壁61c设有隔壁开口68。隔壁开口68将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和齿轮容纳部62的内部相连。隔壁61c位于定子30的左侧。
如图2所示,外壳6具有安装部61f。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61f设于马达容纳部61。安装部61f例如是马达容纳部61中的后侧(-X侧)且上侧的部分。在安装部61f从外壳6的外部安装有逆变器单元8。逆变器单元8是与驱动装置1分体的构造。逆变器单元8例如通过螺钉等安装于安装部61f。逆变器单元8具有向马达2供给电力的逆变器8a和在内部容纳逆变器8a的逆变器壳体8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61f经由逆变器壳体8b安装有逆变器8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不包括逆变器单元8。
如图1所示,外壳6在内部容纳作为制冷剂的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及齿轮容纳部62的内部容纳有油O。在齿轮容纳部62的内部的下部区域设有贮存油O的贮油槽P。贮油槽P的油O通过后述的油路90输送至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输送到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的油O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的下部区域。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的油O的至少一部分经由隔壁开口68移动到齿轮容纳部62,返回贮油槽P。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某部分的内部容纳有油”是指,在马达驱动时的至少一部分中,油位于某部分的内部即可,在马达停止时,油也可以不位于某部分的内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容纳有油O是指,在马达2驱动时的至少一部分中,油O位于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即可,在马达2停止时,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的油O也可以全部通过隔壁开口68移动到齿轮容纳部62。此外,在马达2停止的状态下,通过后述的油路90输送到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的油O的一部分也可以残留在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
油O在后述的油路90内循环。油O用于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的润滑。另外,油O用于马达2的冷却。为了实现润滑油及冷却油的功能,优选将与粘度较低的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用作油O。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2具备转子20、定子30、以及轴承26、27。转子20能够以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转子20具有轴21和转子主体24。虽省略图示,但转子主体24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转子磁铁。转子20的扭矩传递到传递装置3。
轴21以马达轴J1为中心沿着轴向延伸。轴21以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轴21是在内部设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在轴21设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沿径向延伸,并将中空部22和轴21的外部相连。
轴21跨外壳6的马达容纳部61和齿轮容纳部62延伸。轴21的左侧的端部向齿轮容纳部62的内部突出。在轴21的左侧的端部固定有传递装置3的后述的第一齿轮41。轴21由轴承26、27可旋转地支撑。
定子30与转子20沿径向隔着间隙对置。更详细来说,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线圈组件33。定子铁芯32固定于马达容纳部61的内周面。如图2及图3所示,定子铁芯32具有定子铁芯主体32a和固定部32b。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主体32a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芯背32d和从芯背32d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32e。多个齿32e沿着周向遍及一周等间隔地配置。
固定部32b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固定部32b是固定于外壳6的部分。固定部32b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固定部32b例如设有四个。四个固定部32b遍及周向的一周等间隔地配置。
固定部32b中的一个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固定部32b中的另一个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下侧突出。固定部32b中的再另一个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前侧(+X侧)突出。固定部32b中的剩余的一个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后侧(-X侧)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上侧突出的固定部32b是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的上侧固定部32f。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定子铁芯主体32a向前侧突出的固定部32b是前侧固定部32g。前侧固定部32g例如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下侧。
如图3所示,固定部32b沿轴向延伸。固定部32b例如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左侧(+Y侧)的端部延伸到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右侧(-Y侧)的端部。固定部32b具有沿轴向贯通固定部32b的贯通孔32c。如图2所示,沿轴向延伸的螺栓35穿过贯通孔32c。螺栓35从右侧(-Y侧)穿过贯通孔32c,拧入图4所示的内螺纹孔35a。内螺纹孔35a设于隔壁61c。通过螺栓35拧入内螺纹孔35a,固定部32b固定于隔壁61c。由此,定子30通过螺栓35固定于外壳6。
如图1所示,线圈组件33安装于定子铁芯32。线圈组件33具有沿着周向安装于定子铁芯32的多个线圈31。多个线圈31分别经由未图示的绝缘子安装于定子铁芯32的各齿。多个线圈31沿着周向配置。更详细来说,多个线圈31沿着周向遍及一周等间隔地配置。虽省略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圈31星形连接,构成多相交流电路。多个线圈31例如构成三相交流电路。
线圈组件33具有从定子铁芯3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末端33a、33b。线圈末端33a是从定子铁芯32向右侧(-Y侧)突出的部分。线圈末端33b是从定子铁芯32向左侧(+Y侧)突出的部分。线圈末端33a由线圈组件33所包括的各线圈31中的比定子铁芯32向右侧突出的部分构成。线圈末端33b由线圈组件33所包括的各线圈31中的比定子铁芯32向左侧突出的部分构成。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末端33a、33b是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
如图5所示,线圈组件33具有线圈引出线36U、36V、36W、37U、37V、37W和捆扎部件38。线圈引出线36U、36V、36W、37U、37V、37W从线圈31引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引出线36U、36V、36W、37U、37V、37W是构成线圈31的导线的一部分。线圈引出线36U、36V、36W、37U、37V、37W分别被绝缘管39包覆,铺设于线圈末端33b上。
线圈引出线36U、36V、36W经由未图示的母线电连接于安装于驱动装置1的逆变器单元8的逆变器8a。从逆变器8a向线圈引出线36U、线圈引出线36V以及线圈引出线36W分别流动相位不同的交流电流。线圈引出线36U的前端部是端子部34U。线圈引出线36V的前端部是端子部34V。线圈引出线36W的前端部是端子部34W。
端子部34U、34V、34W从线圈末端33b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34U、34V、34W从线圈末端33b向后侧(-X侧)斜上方突出。端子部34U、34V、34W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马达轴J1靠后侧(-X侧)。端子部34U、34V、34W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端子部34U、端子部34V以及端子部34W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并排配置。端子部34U、端子部34V以及端子部34W经由未图示的母线与逆变器8a电连接。虽省略图示,但在端子部34U、34V、34W的前端部分别设有压接端子。端子部34U、34V、34W经由压接端子电连接于未图示的母线。
线圈引出线37U、37V、37W是前端部经由中性点部件37互相连接的线圈引出线。中性点部件37将线圈引出线37U的前端部、线圈引出线37V的前端部以及线圈引出线37W的前端部作为中性点电连接。线圈引出线37U、37V、37W在线圈末端33b中的位于比马达轴J1靠后侧(-X侧)的部分的左侧(+Y侧)沿着周向布线。线圈引出线37U、37V、37W的前端部及中性点部件37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此外,线圈引出线37U、37V、37W及中性点部件37也可以设有多组。
捆扎部件38是将被绝缘管39包覆的线圈引出线36U、36V、36W、37U、37V、37W和线圈末端33b捆扎在一起的环状的部件。捆扎部件38设有多个。在图5中示出捆扎线圈引出线37U、37V、37W和线圈末端33b的两个捆扎部件38。捆扎部件38例如可以是绳,也可以是塑料制的带。
如图1所示,轴承26、27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轴承26、27例如是滚珠轴承。轴承26是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靠右侧的部分的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6支撑轴21中的位于比固定有转子主体24的部分靠右侧的部分。轴承26保持于马达容纳部61中的覆盖转子20及定子30的右侧的壁部61b。
轴承27是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靠左侧的部分的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7支撑轴21中的位于比固定有转子主体24的部分靠左侧的部分。轴承27保持于隔壁61c。
传递装置3容纳于外壳6的齿轮容纳部62。传递装置3与马达2连接。更详细来说,传递装置3与轴21的左侧的端部连接。传递装置3具有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到差动装置5。
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减速装置4将马达2的转速减小,并根据减速比增大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向差动装置5传递。减速装置4具有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以及中间轴45。
第一齿轮41固定于轴21的左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第一齿轮41与轴21一起以马达轴J1为中心旋转。中间轴45沿着与马达轴J1平行的中间轴J2延伸。中间轴45以中间轴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固定于中间轴45的外周面。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经由中间轴45连接。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以中间轴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三齿轮43与差动装置5的后述的齿圈51啮合。
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依次经由轴21、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中间轴45以及第三齿轮43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及齿轮的个数等能够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进行各种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装置4是平行配置各齿轮的轴芯的平行轴齿轮型的减速器。
差动装置5经由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差动装置5是用于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传递至车辆的车轮的装置。差动装置5在车辆转弯时一边吸收左右的车轮的速度差,一边向左右两轮的车轴55传递相同的扭矩。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递装置3经由减速装置4及差动装置5将马达2的扭矩传递到车辆的车轴55。差动装置5具有齿圈51、未图示的齿轮外壳、未图示的一对小齿轮、未图示的小齿轮轴、以及未图示的一对侧齿轮。齿圈51以与马达轴J1平行的差动轴J3为中心旋转。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到齿圈51。
在马达2设有供油O在外壳6的内部循环的油路90。油路90是将油O从贮油槽P供给至马达2,再引导至贮油槽P的油O的路径。油路90跨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和齿轮容纳部62的内部而设置。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油路”是指油的路径。因此,“油路”是如下概念:不仅包括形成稳定地朝向一方向的油的流动的“流路”,还包括使油暂时停留的路径及油滴落的路径。使油暂时停留的路径例如包括贮存油的储液器等。
油路90具有第一油路91和第二油路92。第一油路91及第二油路92分别使油O在外壳6的内部循环。第一油路91具有扬起路径91a、轴供给路径91b、轴内路径91c以及转子内路径91d。另外,在第一油路91的路径中设有第一储液器93。第一储液器93设于齿轮容纳部62内。
扬起路径91a是通过差动装置5的齿圈51的旋转从贮油槽P扬起油O,并利用第一储液器93接受油O的路径。第一储液器93在上侧开口。第一储液器93接受齿圈51扬起的油O。另外,在马达2刚驱动后等贮油槽P的液面S较高的情况等下,第一储液器93接受除了齿圈51,还被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扬起的油O。
轴供给路径91b将油O从第一储液器93引导至轴21的中空部22。轴内路径91c是油O在轴21的中空部22内通过的路径。转子内路径91d是油O从轴21的连通孔23通过转子主体24的内部并向定子30飞散的路径。
在轴内路径91c中,随着转子20的旋转对转子20的内部的油O赋予离心力。由此,油O从转子20向径向外侧连续飞散。另外,随着油O的飞散,转子20内部的路径成为负压,贮存于第一储液器93的油O被吸引到转子20的内部,在转子20内部的路径充满油O。
到达定子30的油O从定子30吸热。对定子30进行了冷却的油O向下侧滴落而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于隔壁61c的隔壁开口68移动到齿轮容纳部62。通过如以上地,第一油路91将油O供给至转子20及定子30。
在第二油路92中,油O从贮油槽P被扬起而供给至定子30。在第二油路92设有油泵96、冷却器97以及制冷剂喷射部10。第二油路92具有第一流路92a、第二流路92b、第三流路92c以及第四流路94。
第一流路92a、第二流路92b以及第三流路92c设于外壳6的壁部。第一流路92a将贮油槽P和油泵96相连。第二流路92b将油泵96和冷却器97相连。第三流路92c将冷却器97和第四流路94相连。第三流路92c例如设于马达容纳部61的壁部中的前侧(+X侧)的壁部。
第四流路94设于隔壁61c。第四流路94将制冷剂喷射部10中的后述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连。如图4所示,第四流路94具有流入部94a、第一分支部94c以及第二分支部94f。流入部94a是第四流路94中的供油O从第三流路92c流入的部分。流入部94a从第三流路92c向后侧(-X侧)延伸。流入部94a位于轴21的前侧(+X侧),且沿径向中的前后方向以直线状延伸。流入部94a的内径在前侧的端部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部94a的前侧的端部是流入部94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
流入部94a的前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外侧。流入部94a的后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部94a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到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流入部94a位于比前侧固定部32g靠上侧。
流入部94a的后侧(-X侧)的端部是第一分支部94c和第二分支部94f分别连接的连接部94b。流入部94a的内径在连接部94b变大。连接部94b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
流入部94a中的除了连接部94b的部分例如通过利用钻孔机从外壳6的前侧(+X侧)实施孔加工而制作。流入部94a的前侧的端部通过拧入螺栓95a而堵住。流入部94a的连接部94b例如通过利用钻孔机从隔壁61c的左侧(+Y侧)实施孔加工而制作。虽省略图示,但连接部94b的左侧的端部通过拧入螺栓而堵住。
第一分支部94c是从流入部94a分支并延伸到后述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部分。第一分支部94c从流入部94a的后侧(-X侧)的端部、即连接部94b向上侧斜后方延伸。第一分支部94c穿过隔壁61c中的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靠下侧且轴21的上侧的部分并延伸到隔壁61c的上侧的端部。第一分支部94c的上侧的端部的径向位置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一分支部94c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后侧。
第一分支部94c具有从连接部94b向上侧斜后方以直线状延伸的延伸部94d和与延伸部94d的上侧的端部相连的连接部94e。连接部94e是第一分支部94c的上侧的端部,是后述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连接的部分。连接部94e的内径比延伸部94d的内径大。连接部94e例如通过利用钻孔机从外壳6的上侧实施孔加工而制作。连接部94e的上侧的端部通过拧入螺栓95b而堵住。延伸部94d例如通过利用钻孔机从外壳6的上侧经由连接部94e的内部向下侧斜前方实施孔加工而制作。
第二分支部94f是从流入部94a分支并延伸到后述的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支部94f从连接部94b向前侧斜上方延伸。第二分支部94f相对于前后方向向右侧(-Y侧)倾斜并以直线状延伸。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X侧)的端部的径向位置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前侧固定部32g靠上侧。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的端部和前侧固定部32g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二分支部94f例如通过利用钻孔机从隔壁61c的左侧(+Y侧)经由连接部94b的内部实施孔加工而制作。
在第四流路94中,流入部94a的后侧部分、延伸部94d中的除了上侧的端部的部分、以及第二分支部94f的后侧部分设于隔壁61c中的位于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流路94具有在比固定部32b靠径向内侧穿过的部分。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喷射部10是沿轴向延伸的管。制冷剂喷射部10的左侧的端部固定于隔壁61c。如图3所示,多个制冷剂喷射部10包括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由此,驱动装置1具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是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圆筒状的管。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例如互相平行。如图2所示,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容纳于外壳6的内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定子30的径向外侧。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互相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位置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径向位置例如相同。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沿马达轴的轴向以直线状延伸”除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严密地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情况,还包括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大致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情况。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对于轴向稍微倾斜地延伸。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定子30的上侧。更详细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端部靠上侧。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径向位置例如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相同。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例如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后侧(-X侧)。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某对象位于另一对象的预定方向一侧”包括在驱动装置配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在从预定方向一侧观察某对象和另一对象时,某对象和另一对象互相重叠,且某对象位于比另一对象靠近前侧。例如,在如本实施方式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定子30的上侧的情况下,在驱动装置1配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在从上侧观察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定子30时,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定子30互相重叠,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定子30靠近前侧。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驱动装置配置于水平面的状态”包括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配置于水平的路面上。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某参数彼此相同”除了某参数彼此严密地相同的情况,还包括某参数彼此大致相同的情况。“某参数彼此大致相同”例如包括在公差的范围内某参数彼此稍微偏差。
如图6所示,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具有:第一管主体部11a;设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左侧(+Y侧)的端部的小径部11b;以及设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右侧(-Y侧)的端部的小径部11c。
小径部11b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左侧(+Y侧)的端部。小径部11c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Y侧)的端部。小径部11b、11c的外径比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外径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将小径部11b从右侧插入隔壁61c而固定于隔壁61c。小径部11b在左侧开口。如图4所示,小径部11b在第一分支部94c的连接部94e开口。由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与第四流路94相连。
如图6所示,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Y侧)的端部设有安装部件16。安装部件16是板面朝向轴向的长方形板状。安装部件16具有从左侧(+Y侧)的面向右侧凹陷的凹部16a。在凹部16a嵌合固定有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即小径部11c。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部件16堵住。
安装部件16具有沿轴向贯通安装部件16的孔部16b。如图3所示,螺栓18从右侧(-Y侧)穿入孔部16b。螺栓18贯通孔部16b,从右侧拧入图2所示的突出部61d。突出部61d在马达容纳部6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通过螺栓18拧入突出部61d,安装部件16固定于突出部61d。由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右侧的端部经由安装部件16固定于马达容纳部61。
如图6所示,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具有多个第一喷射口13和多个第二喷射口14。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内的油O从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朝向定子30喷射。由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向定子30配设作为制冷剂的油O。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是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壁部从内周面贯通到外周面的孔的开口部中的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例如为圆形状。如图3及图6所示,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朝向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轴向的中央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在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的中央部分沿轴向隔开间隔地设有两个。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向下侧斜前方开口。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喷射口13位于定子铁芯32的上侧。因此,从第一喷射口13喷射出的油O从上侧供给至定子铁芯3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是朝向定子铁芯32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喷射口。
如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4在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的两端部各设有多个。第二喷射口14例如在第一管主体部11a的轴向的两端部各设有四个。设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左侧(+Y侧)的端部的四个第二喷射口14沿着周向以锯齿形配置。如图7所示,设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左侧的端部的四个第二喷射口14包括向正下方开口的一个第二喷射口14、向下侧斜前方开口的两个第二喷射口14、以及向下侧斜后方开口的一个第二喷射口14。
向下侧斜前方开口的两个第二喷射口14中的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度较大的第二喷射口14开口的方向以与第一喷射口13开口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口。向下侧斜前方开口的两个第二喷射口14中的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度较大的第二喷射口14是向下侧斜前方开口的两个第二喷射口14中的位于前侧(+X侧)的第二喷射口14。
如图3及图6所示,设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右侧(-Y侧)的端部的四个第二喷射口14除了轴向的位置,与设于第一管主体部11a的左侧(+Y侧)的端部的四个第二喷射口14同样地配置。
如图3所示,多个第二喷射口14中的设于右侧(-Y侧)的四个第二喷射口14位于线圈末端33a的上侧。多个第二喷射口14中的设于左侧(+Y侧)的四个第二喷射口14位于线圈末端33b的上侧。因此,从第二喷射口14喷射出的油O从上侧供给至线圈末端33a、33b。即,第二喷射口14是朝向线圈末端33a、33b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喷射口。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从多个第二喷射口14朝向线圈末端33a、33b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喷射口朝向铅垂方向下侧”是指,喷射口的方向只要包括下方向分量即可,也可以是喷射口朝向正下方,也可以是喷射口朝向相对于正下方倾斜的方向。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口14包括朝向正下方的第二喷射口14、朝向相对于正下方向前方倾斜的方向的第二喷射口14、以及朝向相对于正下方向后方倾斜的方向的第二喷射口1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朝向相对于正下方向前方倾斜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朝向下侧”是指,第一喷射口13例如,可以朝向正下方,也可以朝向相对于正下方向后方倾斜的方向。
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在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定子30的前侧(+X侧)。更详细来说,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定子铁芯32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前后方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至少一部分与轴21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前后方向观察,整个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与轴21重叠。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例如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径向位置例如与固定部32b的径向位置相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下侧。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例如位于前侧固定部32g的上侧。上侧固定部32f位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周向之间。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在周向上隔着上侧固定部32f配置。
如图3所示,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具有第二管主体部12a和设于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左侧(+Y侧)的端部的小径部12b。另外,虽省略图示,但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同样地具有设于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右侧(-Y侧)的端部的小径部。
小径部12b是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左侧(+Y侧)的端部。小径部12b的外径小于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外径。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将小径部12b从右侧(-Y侧)插入隔壁61c而固定于隔壁61c。小径部12b在左侧开口。如图4所示,小径部12b在第二分支部94f的前侧(+X侧)的端部开口。由此,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与第四流路94相连。因此,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经由第四流路94彼此相连。更详细来说,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经由第一分支部94c、连接部94b以及第二分支部94f彼此相连。
如图3所示,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Y侧)的端部设有安装部件17。安装部件17是板面朝向轴向的长方形板状。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同样地固定于安装部件17。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部件17堵住。虽省略图示,但安装部件17与安装部件16同样地通过螺栓固定于图2所示的突出部61e。由此,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右侧的端部经由安装部件17固定于马达容纳部61。突出部61e在马达容纳部6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
如图3所示,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具有多个第一喷射口15。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内的油O从第一喷射口15朝向定子30喷射。由此,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第一喷射口15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外周面。更详细来说,第一喷射口15设于第二管主体部12a的外周面。多个第一喷射口15沿着轴向隔开间隔配置。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的数量比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的数量多。第一喷射口15例如设有六个。第一喷射口15是将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壁部从内周面贯通到外周面的孔的开口部中的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第一喷射口15例如为圆形状。
如图2所示,第一喷射口15朝向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5朝向上侧斜后方。第一喷射口15位于定子铁芯32的前侧(+X侧)。如图7所示,从第一喷射口15喷射出的油O向上侧斜后方喷射而供给至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5是朝向定子铁芯32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喷射口。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喷射口朝向上侧”是指,只要喷射口的方向包括上方向分量即可,也可以是喷射口朝向正上方,也可以是喷射口朝向相对于正上方倾斜的方向。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喷射口15朝向相对于正上方向后方倾斜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5朝向上侧”是指,例如,第一喷射口15可以朝向正上方,也可以朝向相对于正上方向前方倾斜的方向。
沿轴向观察,第一喷射口15开口的方向DI是比穿过第一喷射口15且与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相切的切线TL从第一喷射口15朝向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延伸的方向靠上侧的方向。因此,容易使从第一喷射口15喷射的油O到达定子铁芯32中的位于比切线TL与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的切点TP靠上侧的部分。由此,能够容易适当地向定子铁芯32的上侧部分供给油O,容易冷却定子30。因此,能够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线TL例如是穿过圆形的第一喷射口15的中心CP且与定子铁芯主体32a的外周面相切的切线。第一喷射口15开口的方向DI是具有第一喷射口15作为开口部的孔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内周面贯通到外周面的方向。第一喷射口15开口的方向DI相对于切线TL从第一喷射口15朝向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延伸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例如为5°以上且15°以下左右。沿轴向观察,角度θ是穿过中心CP且与第一喷射口15开口的方向DI平行地延伸的假想线IL1和切线TL形成的角度中的较小的角度。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喷射口开口的方向”包括穿过喷射口的中心且沿着相对于喷射口的中心垂直的法线的方向。例如,在图7中,作为假想线IL1示出的双点划线是穿过第一喷射口15的中心CP且相对于第一喷射口15的中心CP垂直的法线。
如上所述,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设有向定子铁芯32供给油O的第一喷射口13、15。另一方面,向线圈末端33a、33b供给油O的第二喷射口14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但未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即,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中,仅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设有向线圈末端33a、33b供给油O的第二喷射口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仅朝向定子铁芯32喷射作为制冷剂的油O。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第二喷射口14以及第一喷射口15都是相同的形状,且是相同的大小。即,第一喷射口13的开口面积、第二喷射口14的开口面积以及第一喷射口15的开口面积例如彼此相同。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喷射口13的数量合计为两个。第二喷射口14的数量合计为八个。第一喷射口15的数量合计为六个。因此,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的总开口面积小于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的总开口面积。另外,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二喷射口14的总开口面积大于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的总开口面积及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的总开口面积。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就“某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而言,在某喷射口设有多个的情况下是将多个某喷射口的各开口面积全部相加的面积,在某喷射口仅设有一个的情况下是某喷射口的开口面积。即,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的总开口面积是指将两个第一喷射口13的各开口面积相加的面积。
图1所示的油泵96是输送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泵。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泵96是通过电驱动的电动泵。油泵96经由第一流路92a从贮油槽P抽取油O,并经由第二流路92b、冷却器97、第三流路92c、第四流路94以及制冷剂喷射部10将油O供给至马达2。即,油泵96将容纳于外壳6的内部的油O输送至第四流路94、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以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因此,能够容易地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输送油O。
通过油泵96输送到第三流路92c的油O从流入部94a流入第四流路94。如图4所示,流入到流入部94a的油O向后侧(-X侧)流动,分支流入第一分支部94c和第二分支部94f的每一个。流入到第一分支部94c的油O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左侧(+Y侧)的端部流入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流入到第二分支部94f的油O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左侧的端部流入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第四流路94相当于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连并将油O分支供给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连接流路。即,驱动装置1具备第四流路94作为连接流路。
流入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油O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内向右侧(-Y侧)流动,从第二喷射口14及第一喷射口13供给至定子30。流入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油O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内向右侧流动,从第一喷射口15供给至定子30。
这样,能够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供给油O,能够冷却定子30。另外,能够使流入到流入部94a的油O在第一分支部94c和第二分支部94f分支而分别供给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因此,与油O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中的一方的制冷剂喷射部10向另一方的制冷剂喷射部10流动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供给的油O的量和向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供给的油O的量产生不均。另外,容易将直至油O供给至各制冷剂喷射部10为止的路径均缩短,因此容易将向定子30供给的油O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状态。因此,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供给到定子30的油O向下侧滴落,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于隔壁61c的隔壁开口68向齿轮容纳部62的贮油槽P移动。如上地,第二油路92将油O供给至定子30。
图1所示的冷却器97对通过第二油路92的油O进行冷却。在冷却器97连接有第二流路92b及第三流路92c。第二流路92b及第三流路92c经由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相连。在冷却器97连接有使在未图示的水箱进行了冷却的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用配管98。在冷却器97的内部通过的油O在与通过冷却水用配管98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如图7所示,驱动装置1还具备能够检测定子3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0。温度传感器70的种类只要能够检测定子30的温度就没有特别限制。温度传感器70例如为沿一方向延伸的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在前后方向上稍微倾斜的方向斜着延伸。
温度传感器70设于线圈组件33中的位于比马达轴J1靠后侧(-X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设于线圈组件33中的位于轴21的后侧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与轴21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前后方向观察,整个温度传感器70与轴21重叠。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中的上侧部分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配置于线圈末端33b。更详细来说,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线圈末端33b。因此,例如,通过将温度传感器70插入线圈末端33b并将至少一部分埋入,能够容易地使温度传感器70保持于线圈末端33b。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插入线圈末端33b,大致整体埋入线圈末端33b。
温度传感器70位于比端子部34U、34V、34W靠下侧。如图7所示,温度传感器70位于比转子20的下侧的端部、即转子主体24的下侧的端部靠上侧。在此,容纳于马达容纳部61的内部的油O的液面例如位于比转子20的下侧的端部靠下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位于比油O的液面靠上侧。
如图5所示,温度传感器70设于线圈末端33b中的被捆扎部件38捆扎的部分,被由绝缘管39包覆的线圈引出线37U、37V、37W从轴向按压。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温度传感器70从线圈末端33b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插入保持于线圈末端33b。因此,被捆扎部件38捆扎的线圈引出线37U、37V、37W经由线圈末端33b中的位于线圈引出线37U、37V、37W与温度传感器70的轴向之间的部分从左侧(+Y侧)按压温度传感器70。在图5中,温度传感器70穿过两个捆扎部件38中的一个捆扎部件38的内侧。此外,温度传感器70也可以穿过两个捆扎部件38的内侧。
如图7所示,沿轴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位于隔着穿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马达轴J1的假想线IL2的两侧的区域R1、R2中的区域R2。在本实施方式中,假想线IL2穿过圆筒状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中心轴。沿轴向观察,假想线IL2例如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在前后方向上稍微倾斜的方向延伸。假想线IL2例如随着朝向上侧而位于后侧(-X侧)。区域R1和区域R2以假想线IL2为边界,大致沿前后方向并排配置。区域R1是比假想线IL2靠前侧(+X侧)的区域。区域R2是比假想线IL2靠后侧的区域。温度传感器70位于比假想线IL2靠后侧。
沿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比假想线IL2靠前侧(+X侧)。换句话说,沿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区域R1。由此,沿马达轴J1的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和温度传感器70隔着假想线IL2位于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和温度传感器70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隔着轴21的位置。
如图2所示,沿轴向观察,安装部61f位于比假想线IL2靠后侧(-X侧)。换句话说,沿轴向观察,安装部61f位于区域R2。由此,沿马达轴J1的轴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和安装部61f位于隔着假想线IL2的两侧的区域R1、R2中的相同侧的区域R2。
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设有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70并排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70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这两个。棒状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1延伸的方向和棒状的第二温度传感器72延伸的方向例如互相平行。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沿与各温度传感器70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配置。沿轴向观察,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大致沿前后方向并排配置。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并排配置”包括在温度传感器为在一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情况下,多个温度传感器彼此的间隔为各温度传感器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以下。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并排配置”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彼此的间隔为线圈末端的轴向的尺寸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间隔为第一温度传感器71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及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以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间隔为线圈末端33b的轴向的尺寸以下。
此外,多个温度传感器70彼此排列的方向没有特别限制。多个温度传感器70彼此也可以沿轴向并排配置,也可以沿径向并排配置,也可以沿铅垂方向并排配置,也可以沿着温度传感器70延伸的方向并排配置。
第一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结果经由从图5所示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1延伸的电缆71a传送到未图示的控制部。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结果经由从第二温度传感器72延伸的电缆72a传送到未图示的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部设于逆变器单元8。电缆71、72a例如从第一温度传感器71及第二温度传感器72分别向上侧延伸,且沿着线圈末端33b的外周面穿绕。
例如,在基于定子30的温度控制驱动装置1的驱动的情况下,要求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定子30的温度。基于定子30的温度的驱动装置1的控制例如包括通过油泵96向定子30输送的油O的流量控制。例如在定子30的温度比预定的温度高的情况下,逆变器单元8的控制部通过使从油泵96向定子30输送的油O的流量增加来降低定子30的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定子30的温度过高,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产生不良。
在此,定子30的温度根据定子30的部分不同而产生偏差,因此根据在定子30的哪个部分检测温度,检测出的温度不同。在进行基于定子30的温度的驱动装置1的控制时,优选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较高的部分的温度,更优选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这是因为,例如在如上述地控制油泵96的流量调整定子30的冷却程度的情况下,能够适宜地冷却定子30。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设有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且向定子30喷射油O的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下侧且向定子30喷射油O的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马达轴J1的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和温度传感器70隔着穿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马达轴J1的假想线IL2位于相反侧。
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因此容易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向定子30的上侧部分供给油O。供给到定子30的上侧部分的油O容易通过例如重力等向周向的两侧流动。因此,容易利用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的油O向定子30的全周供给油O。因此,能够抑制定子30的冷却不充分。
另外,沿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隔着假想线IL2的一方的区域R1,因此容易将来自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油O供给至定子30中的位于区域R1的部分。由此,能够利用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喷射的油O更适宜地冷却定子30中的位于区域R1的部分。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靠下侧。因此,与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的油O相比,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喷射的油O更难以供给至定子30的上侧部分。由此,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喷射的油O难以流到定子30中的与区域R1相反的侧的区域R2。因此,定子30中的位于区域R2的部分比定子30中的位于区域R1的部分更难被冷却。因此,定子30中的位于区域R2的部分的温度容易较高,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容易设于区域R2。
与此相对,温度传感器70配置于相对于配置有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区域R1隔着假想线IL2位于相反侧的区域R2。因此,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较高的部分的温度,能够容易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由此,通过基于温度传感器70的检测结果控制油泵96的流量等,能够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70配置于线圈末端33b。因此,能够使温度传感器70与线圈31直接接触。由此,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70更适宜地检测线圈31的温度。因为线圈31是发热体,所以与定子30的其它部分相比,温度更容易变高。因此,通过在线圈末端33b中的包含于区域R2的部分配置温度传感器70,能够更容易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变得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至少朝向线圈末端33b喷射油O。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向定子30中的成为发热体的线圈31供给油O。由此,能够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在此,在线圈末端33a、33b未设置如固定部32b那样的突起部,因此通过利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二喷射口14从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供给油O,对于线圈末端33a、33b的前后方向的两侧部分,容易利用重力使油O从上侧向下侧流动。由此,容易通过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二喷射口14的油供给向整个线圈末端33a、33b供给油O,容易冷却整个线圈末端33a、33b。因此,即使在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不设置向线圈末端33a、33b供给油O的喷射口,也能够适宜地冷却线圈末端33a、33b。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具有多个第二喷射口14作为朝向线圈末端33b喷射油O的多个喷射口。因此,能够通过从多个第二喷射口14喷射的油O更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比线圈末端33b的上侧的端部靠上侧。因此,能够容易将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的油O供给至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端部。由此,能够容易使油O从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端部向周向两侧流动。因此,能够容易通过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喷射的油O冷却线圈末端33a、33b的全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仅朝向定子铁芯32喷射油O。因此,不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朝向线圈末端33b喷射油O。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喷射的油O溅到配置于线圈末端33b的温度传感器70。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温度因油O而降低。因此,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高精度地检测定子30的温度。另外,与向线圈末端33b喷射油O的喷射口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由此,容易对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压力输送油O,容易使油O从第一喷射口15朝向定子铁芯32适宜地喷射。因此,能够将油O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适宜地向定子铁芯32供给,能够更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线圈末端33b。因此,能够使温度传感器70贴紧线圈31,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70更适宜地检测线圈31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变得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另外,能够抑制油O直接溅到温度传感器70。由此,能够抑制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的温度因油O而下降。因此,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更高精度地检测定子30的温度。另外,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线圈末端33b,从而容易将温度传感器70保持于线圈组件33。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壳6具有安装有向马达2供给电力的逆变器8a的安装部61f。沿马达轴J1的轴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和安装部61f位于隔着假想线IL2的两侧的区域R1、R2中的相同侧的区域R2。如果安装有逆变器8a,则热难以从安装部61f放出到外壳6的外部。因此,在安装部61f所在的区域R2中,定子30的温度容易比区域R1高。由此,通过在与安装部61f所在的区域R2相同的区域配置温度传感器70,能够更容易利用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70设有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70并排配置。因此,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70更容易适宜地高精度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由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具体来说,例如,通过采用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中的检测出高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0的检测结果,能够基于更高精度地获得的定子30的温度调整供给至定子30的油O的量。另外,例如,即使在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中的一方产生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中的另一方而适宜地继续定子30的冷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因此,容易在比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内的油O的液面靠上侧配置温度传感器70。由此,能够抑制温度传感器70浸渍于油O。因此,能够抑制温度传感器70对定子30的温度的检测精度下降。另外,定子30中的浸渍于贮存在马达容纳部61内的油O的部分被贮存的油O冷却。因此,定子30中的浸渍于油O的部分的温度较低。换句话说,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容易位于比浸渍于油O的部分靠上侧。由此,由于容易将温度传感器70配置于比贮存的油O靠上侧,能够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沿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与轴21重叠。因此,能够既容易将温度传感器70配置于比贮存于马达容纳部61内的油O的液面靠上侧,又在距离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较远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70。由此,容易在定子30中的不浸渍于油O且来自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油O难以到达的部分配置温度传感器70。因此,能够更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比马达轴J1靠上侧,且沿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与轴21重叠。因此,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铅垂方向位置在区域R1内为较上侧的位置,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70的铅垂方向位置在区域R2内为不过于靠上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既抑制温度传感器70浸渍于油O,又更容易在距离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较远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70。因此,能够更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沿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观察,温度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至少一部分与轴21重叠。因此,能够将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和温度传感器70分别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隔着轴21的相反侧。由此,能够在距离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更远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70。因此,更容易在来自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油O难以到达的部分配置温度传感器70。因此,能够更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由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定子30的上侧,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在与马达轴J1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定子30的一侧。因此,容易在定子30的周围中的距离假想线IL2较远的位置配置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由此,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喷射的油O更难以供给至隔着假想线IL2的相反侧的区域R2。因此,通过在区域R2配置温度传感器70,能够更容易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定子30中的温度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更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定子30的上侧,因此容易从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对定子30从上侧供给油O。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朝向下侧,因此容易从第一喷射口13及第二喷射口14向定子30的上侧供给油O。由此,能够利用重力使来自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油O从定子30的上侧向下侧流动,容易冷却整个定子30。因此,能够更适宜地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双方设有向定子铁芯32供给油O的第一喷射口13、15。因此,能够通过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供给的油O适宜地冷却定子铁芯3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朝向上侧。因此,容易从第一喷射口15朝向上侧适宜地喷射油O。由此,容易使从第一喷射口15吐出的油O到达定子铁芯32中的位于更靠上侧的部分。因此,能够利用重力使来自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油O从定子铁芯32的上侧向下侧流动,容易遍及定子铁芯32的大范围地供给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吐出的油O。因此,能够更适宜地冷却定子铁芯32,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射口15朝向上侧斜后方。因此,容易使从第一喷射口15吐出的油O到达定子30的上侧部分。由此,更容易通过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吐出的油O冷却定子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通过作为连接流路的第四流路94相连。因此,例如,通过如本实施方式地将油O输送至第四流路94的流入部94a,能够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双方供给油O。即,与对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分别设置供给油O的各自的油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设于外壳6的油路。因此,能够抑制外壳6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连接流路的第四流路94分支而向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供给油O。在该情况下,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和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相加的和越小,越能够容易将油O从第四流路94压力输送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因此,通过能够如上述地缩小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能够减小将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和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相加的和,能够容易将油O压力输送至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双方。由此,能够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双方向定子30适宜地供给油O。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定子30的径向外侧,沿以马达轴J1为中心的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容易地向定子铁芯32的周向的大的范围供给油O。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在周向上隔着固定部32b配置。因此,能够既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配置于与固定部32b不干扰的位置,又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相对于定子铁芯主体32a在径向上接近地配置。因此,能够容易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供给油O,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另外,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在径向上大型化。另外,能够通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向定子铁芯32中的隔着固定部32b的两侧适宜地供给油O。由此,能够容易地向整个定子铁芯32供给油O,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此外,从第一喷射口13、15喷射的油O也可以供给至固定部32b,也可以不供给。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位于上侧固定部32f的后侧。因此,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吐出的油O容易流动至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后侧。由此,容易通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向定子铁芯32的后侧部分供给油O。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位于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前侧。因此,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向上侧吐出的油O容易供给至比上侧固定部32f靠前侧的部分。由此,容易通过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铁芯32的前侧部分供给油O。因此,容易通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和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铁芯32的前后方向两侧供给油O,容易冷却整个定子铁芯3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是管。因此,例如,与通过对外壳6实施孔加工而设置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制作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轴向以直线状延伸。因此,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沿径向弯曲延伸等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在径向上大型化。另外,能够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形状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形状制成简单的形状,因此容易制作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另外,容易将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遍及轴向的大范围与定子30对置配置。因此,容易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向定子30的轴向的大范围供给油O。因此,能够更适宜地冷却定子30。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的总开口面积小于设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12的第一喷射口15的总开口面积。因此,能够使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的总开口面积较小。由此,即使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设有第一喷射口13和第二喷射口14双方,也容易减小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喷射口的总开口面积。因此,容易对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压力输送油O。因此,容易从第一喷射口13朝向定子铁芯32适宜地喷射油O,容易向定子铁芯32适宜地供给油O。另外,容易从第二喷射口14朝向线圈末端33a、33b适宜地喷射油O,容易向线圈末端33a、33b适宜地供给油O。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二喷射口14的总开口面积大于设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11的第一喷射口13的总开口面积。因此,能够增多从第二喷射口14向线圈末端33a、33b供给的油O的量。由此,能够适宜地冷却作为发热体的线圈31,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30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多个第二喷射口14沿着周向以锯齿状配置。因此,沿着周向配置的多个第二喷射口14的轴向位置交替错开配置。由此,与位于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多个第二喷射口14的轴向位置彼此相同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向各线圈末端33a、33b的整体供给油O。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各线圈末端33a、33b的上侧的第二喷射口14包括朝向下侧斜前方的第二喷射口14和朝向下侧斜后方的第二喷射口14。因此,容易将从多个第二喷射口14供给的油O供给至线圈末端33a、33b的前侧部分及后侧部分双方,容易向整个线圈末端33a、33b供给油O。由此,能够更适宜地冷却线圈末端33a、33b,能够更适宜地冷却定子30。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它结构。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制冷剂是油O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制冷剂只要能够供给至定子冷却定子,就没有特别限制。制冷剂例如也可以使绝缘液,也可以是水。在制冷剂是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定子的表面实施绝缘处理。
在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是管的情况下,各管也可以是多棱筒状的管。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不是管。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是设于外壳的油路。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及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只要是向定子喷射制冷剂,则可以向定子的任一部位喷射制冷剂,也可以向驱动装置的定子以外的部位供给制冷剂。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仅向定子铁芯喷射制冷剂,也可以仅向线圈末端喷射制冷剂。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只有一个朝向线圈末端喷射制冷剂的喷射口。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仅向线圈末端喷射制冷剂,也可以向定子铁芯和线圈末端双方喷射制冷剂。
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只要位于比马达轴靠上侧,则可以相对于定子配置于任何位置。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处于比线圈末端的上侧的端部靠下侧。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只要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靠下侧,则可以相对于定子配置于任何位置。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也可以位于比轴靠上侧。在该情况下,在沿与马达轴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前后方向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与轴重叠的情况下,容易在距离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更远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
沿马达轴的轴向观察,温度传感器只要相对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隔着穿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和马达轴的假想线位于相反侧,则可以配置于任何位置。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配置于线圈末端的外表面。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配置于定子铁芯。温度传感器只要能够检测定子的温度,则也可以安装于定子以外的部分。整个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位于比轴靠上侧。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温度传感器浸渍于贮存于外壳内的制冷剂。整个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位于比马达轴靠下侧。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仅设有一个,也可以设有三个以上。多个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不是并排配置。
也可以在安装逆变器的安装部直接安装逆变器。在该情况下,安装部也可以构成容纳逆变器的容纳部。外壳也可以不具有安装逆变器的安装部。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驱动装置不包括逆变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逆变器,也可以包括逆变器单元。驱动装置也可以与逆变器单元成为一体构造。
驱动装置只要是能够以马达为动力源使作为对象的物体移动的装置,就没有特别限制。驱动装置也可以不具备传递机构。马达的扭矩也可以从马达的轴直接输出至对象。在该情况下,驱动装置相当于马达本身。马达轴只要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则也可以不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马达轴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除了马达轴沿严密地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还包括马达轴沿与铅垂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即,在本说明书中,“马达轴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也可以是马达轴相对于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稍微倾斜。
另外,驱动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与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及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马达轴靠预定方向的一侧,且向定子喷射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第一制冷剂喷射部靠预定方向另一侧,且向定子喷射制冷剂;以及温度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定子的温度,沿马达轴的轴向观察,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和温度传感器隔着穿过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和马达轴的假想线位于相反侧。在该结构中,预定方向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是铅垂方向,也可以是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也可以是与铅垂方向及水平方向双方交叉的方向。即使为该结构,配置于隔着假想线的两侧的区域中的第二制冷剂喷射部所在的区域的定子的部分也特别容易被从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喷射的制冷剂及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喷射的制冷剂冷却。由此,通过隔着假想线在与第二制冷剂喷射部相反的侧配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容易检测定子中的温度容易变得最高的部分的温度。因此,能够容易适宜地冷却定子。此外,在该结构中,能够将铅垂方向置换成预定方向,将上侧置换成预定方向一侧,将下侧置换成预定方向另一侧,并采用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制。驱动装置也可以不搭载于车辆。以上在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结构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组合。
Claims (13)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及位于上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
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上述马达轴靠铅垂方向上侧,且向上述定子喷射制冷剂;
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其位于比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靠铅垂方向下侧,且向上述定子喷射制冷剂;以及
温度传感器,其能够检测上述定子的温度,
从上述马达轴的轴向观察,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和上述温度传感器隔着穿过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和上述马达轴的假想线位于相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以及
线圈组件,其具有多个线圈,且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
上述线圈组件具有从上述定子铁芯沿上述马达轴的轴向突出的线圈末端,
上述温度传感器配置于上述线圈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至少朝向上述线圈末端喷射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具有朝向上述线圈末端喷射制冷剂的多个喷射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位于比上述线圈末端的铅垂方向上侧的端部靠铅垂方向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仅朝向上述定子铁芯喷射制冷剂。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上述线圈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内部容纳上述马达的外壳,
上述外壳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供向上述马达供给电力的逆变器安装,
沿上述马达轴的轴向观察,上述温度传感器和上述安装部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线的两侧的区域中的相同侧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上述温度传感器,
多个上述温度传感器并排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马达轴靠铅垂方向上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具有以上述马达轴为中心的轴,
上述温度传感器整体位于比上述轴靠铅垂方向上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具有以上述马达轴为中心的轴,
沿与上述马达轴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水平方向观察,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轴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制冷剂喷射部位于上述定子的铅垂方向上侧,
上述第二制冷剂喷射部在与上述马达轴的轴向及铅垂方向双方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位于上述定子的一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34095 | 2020-02-28 | ||
JP2020034095A JP7456192B2 (ja) | 2020-02-28 | 2020-02-28 | 駆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8579A true CN113328579A (zh) | 2021-08-31 |
CN113328579B CN113328579B (zh) | 2024-06-14 |
Family
ID=77414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21271.XA Active CN113328579B (zh) | 2020-02-28 | 2021-02-26 | 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56192B2 (zh) |
CN (1) | CN1133285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17213B2 (ja) | 2021-03-19 | 2024-07-17 | 株式会社明電舎 | 回転電機 |
WO2023243315A1 (ja) * | 2022-06-15 | 2023-12-21 |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および駆動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8055A (ja) * | 1998-05-07 | 1999-11-16 | Toyot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冷却制御装置及び冷却制御方法 |
JP2009017700A (ja) * | 2007-07-05 | 2009-01-22 | Toyot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冷却装置 |
US20100033040A1 (en) * | 2008-08-11 | 2010-02-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Rotaring electric machine |
JP2013223261A (ja) * | 2012-04-12 | 2013-10-28 | Toyota Motor Corp | モータ冷却装置 |
JP2014054108A (ja) * | 2012-09-07 | 2014-03-20 | Honda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体 |
CN103703659A (zh) * | 2011-07-28 | 2014-04-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和用于控制旋转电机的方法 |
CN105993116A (zh) * | 2014-02-13 | 2016-10-0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
JP6324469B2 (ja) * | 2016-11-09 | 2018-05-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JP2018117479A (ja) * | 2017-01-20 | 2018-07-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2019088116A (ja) * | 2017-11-08 | 2019-06-06 |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CN110323855A (zh) * | 2018-03-28 | 2019-10-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22772U (ja) * | 1983-02-03 | 1984-08-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機の過熱保護装置 |
JP2014135817A (ja) | 2013-01-09 | 2014-07-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回転電機 |
JP6500878B2 (ja) | 2016-11-16 | 2019-04-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JP6760103B2 (ja) | 2017-01-24 | 2020-09-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JP2019118244A (ja) | 2017-12-27 | 2019-07-18 |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
2020
- 2020-02-28 JP JP2020034095A patent/JP7456192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26 CN CN202110221271.XA patent/CN1133285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8055A (ja) * | 1998-05-07 | 1999-11-16 | Toyot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冷却制御装置及び冷却制御方法 |
JP2009017700A (ja) * | 2007-07-05 | 2009-01-22 | Toyot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冷却装置 |
US20100033040A1 (en) * | 2008-08-11 | 2010-02-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Rotaring electric machine |
CN103703659A (zh) * | 2011-07-28 | 2014-04-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和用于控制旋转电机的方法 |
JP2013223261A (ja) * | 2012-04-12 | 2013-10-28 | Toyota Motor Corp | モータ冷却装置 |
JP2014054108A (ja) * | 2012-09-07 | 2014-03-20 | Honda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体 |
CN105993116A (zh) * | 2014-02-13 | 2016-10-0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
JP6324469B2 (ja) * | 2016-11-09 | 2018-05-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JP2018117479A (ja) * | 2017-01-20 | 2018-07-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2019088116A (ja) * | 2017-11-08 | 2019-06-06 |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
CN110323855A (zh) * | 2018-03-28 | 2019-10-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56192B2 (ja) | 2024-03-27 |
CN113328579B (zh) | 2024-06-14 |
JP2021136849A (ja) | 2021-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64385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2152343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328579B (zh) | 驱动装置 | |
JP2010268633A (ja) | モータユニット | |
US20220286012A1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drive device | |
US20220216771A1 (en) | Drive device | |
CN113328553A (zh) | 驱动装置 | |
US20230069613A1 (en) | Drive apparatus | |
CN112152342B (zh) | 驱动装置 | |
CN212660015U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098191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2152341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85564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06578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472125B (zh) | 驱动装置 | |
US20220271628A1 (en) |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drive apparatus | |
CN113258723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2564386B (zh) | 驱动装置 | |
JP2023031030A (ja) | 駆動装置 | |
JP7310491B2 (ja) | 駆動装置 | |
WO2024142459A1 (ja) | 駆動装置 | |
US20240333100A1 (en) | Drive device | |
JP7415616B2 (ja) | 駆動装置 | |
JP2021052525A (ja) | 駆動装置 | |
JP2021129339A (ja) | 駆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