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895A - 车身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6895A
CN113226895A CN202080006999.4A CN202080006999A CN113226895A CN 113226895 A CN113226895 A CN 113226895A CN 202080006999 A CN202080006999 A CN 202080006999A CN 113226895 A CN113226895 A CN 113226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vehicle body
side rail
roof side
reinforceme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69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6895B (zh
Inventor
酒井浩行
大路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26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6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上边梁(17)和后立柱(15)。上边梁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来形成第一中空结构。后立柱形成第二中空结构,后立柱的上端部以相对于上边梁交叉的方式连结于上边梁。另外,后立柱在上边梁与后立柱的上端部的交叉部处通过上端部的盖部(48f)来闭塞上边梁被开设的开口部(71)。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20日提出的日本国特愿2019-028041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侧部结构,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其为构成包围侧车门的开口部的车身骨架的侧车身,该侧车身通过将车身内侧的骨架与构成车身外侧的外观面的侧外板相互组装而构成,且在所述骨架中的构成车身上部骨架的上边梁增强构件上接合后立柱增强构件(或者也称为后柱加强件、C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作为用于确保车身后部的强度、刚性的结构,考虑有将所述上边梁增强构件延伸至最末尾的立柱(后柱、D柱、门柱)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312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若像专利文献1那样在上边梁增强构件上接合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则可能过度提高强度刚性、生产率低下且车身重量也会增加。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不增加车身的重量就能够确保车身的强度、刚性的车身侧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具备:将上边梁内侧件和侧外板的上边梁外部接合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来形成第一中空结构的上边梁;以及将所述侧外板的后立柱外部和与所述上边梁内侧件连续的立柱侧延长部接合并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来形成第二中空结构的后立柱,所述上边梁内侧件具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将闭合截面形成在所述第一中空结构的内部的上边梁增强构件,所述后立柱具有所述立柱侧延长部和将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形成在所述第二中空结构的内部的立柱增强构件,在所述上边梁与所述后立柱的交叉部处,通过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的盖部将所述上边梁被开设的开口部闭塞来形成第三中空结构。
在上述(1)的方案中,通过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的盖部来闭塞上边梁的所述开口部。由此,通过由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仅闭塞开口部,从而能够使上边梁的第一中空结构跨所述开口部地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大致连续。尤其是,所述盖部具有用于分隔截面的隔板的功能,能够抑制因上边梁与后立柱的应力方向的不同引起的开口部的扭转、截面变形。
由此,无需将后立柱增强构件(或者也称为后柱加强件、C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延长至上边梁增强构件,不增加车身的重量就能够使上边梁的第一中空结构跨所述开口部地向车身前后方向连续,从而能够确保侧车门周围、车顶周围、车身后部的强度、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闭塞”允许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的盖部与外侧的侧外板(后立柱外部)之间的微小的间隙,只要是针对后立柱相对于上边梁的扭转而产生足够的阻力的大小即可。所述“大致连续”也是这个意思。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在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前方具备平板状的所述上边梁内侧件和截面U字状的所述上边梁增强构件,且所述上边梁与中柱的增强构件的上端部接合。
这里,在后立柱的车身前方设置有中柱(所谓的B柱)。因此,在上述(2)的方案中,在形成于上边梁的开口部的车身前方具备平板状的上边梁内侧件(内侧面(梁内侧件内侧壁))和截面U字状的上边梁增强构件。由此,能够将中柱的增强构件的上端部接合于上边梁增强构件。
由此,中柱的增强构件的上端部由上边梁增强构件增强。因而,能够将因侧面碰撞而向中柱输入的载荷从中柱向上边梁传递,能够由中柱来承受输入的载荷。
(3)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内侧件将从所述开口部起的后方的部位形成为至少由内侧面和底面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所述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与对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车门对置的面朝向车身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所述后立柱增强构件与至少由内侧面和后侧面构成的所述立柱侧延长部一起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闭合截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后侧面连续。
所述立柱侧延长部也是厚钢板,以至少由内侧面和后侧面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与后立柱增强构件一起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闭合截面。另外,所述上边梁内侧件也是与立柱侧延长部连续的厚钢板,且将从所述开口部起的后方的部位形成为至少由内侧面和底面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由此,位于比所述开口部靠前方的部位的上边梁增强构件的支承强度提高。即,通过由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来闭塞大致三角形的开口部,由此能够强力地支承上边梁增强构件的后端。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侧车门上方的上边梁的第一中空结构的弯曲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立柱增强构件为台阶状,从而能够确保与车门密封的密封面。
(4)在上述(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后立柱增强构件具有:闭塞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盖部;以及从所述盖部向所述上边梁内侧件侧延伸且与所述立柱侧延长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接合的凸缘。
由此,能够将向后立柱增强构件(即,立柱)施加的应力向上边梁内侧件传递。
(5)在上述(4)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与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的下端部接合的车轮罩;从所述车轮罩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延伸的下边梁;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轮罩且从所述立柱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下边梁的车轮拱板增强构件,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经由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下边梁的下边梁增强构件连结。
这里,立柱增强构件、车轮拱板增强构件及下边梁增强构件构成车身侧部结构的骨架构件的一部分。因此,在上述(5)的方案中,通过将立柱增强构件经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下边梁增强构件连结,由此能够牢固地形成车身侧部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来闭塞上边梁的开口部。由此,不增加上边梁增强构件的重量就能够确保车身侧部(上边梁)的强度、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取下侧外板后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剖开的在下边梁接合有下边梁外板部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将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与上边梁内侧件接合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上边梁内侧件的立柱侧延长部及立柱增强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在沿着图2的VI-VI线剖开立柱(后立柱)的状态下接合有侧外板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立柱(后立柱)的剖视图。
图8是在沿着图1的VIII-VIII线剖开中柱的状态下接合有侧外板的中柱外部的剖视图。
图9是在沿着图2的IX-IX线剖开上边梁的状态下接合有侧外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在沿着图2的X-X线剖开上边梁的状态下接合有侧外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车身侧部结构是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对左侧结构进行说明,省略右侧结构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下边梁12、后车轮罩(车轮罩)13、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后立柱15、中柱16、上边梁17和侧外板18。后立柱15是所谓的C柱。中柱16是所谓的B柱。
侧外板18是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观面的具有冲压延展性的薄板。侧外板18具有下边梁外板部18a、后车轮外部18b、后立柱外部18c、中柱外部18d和上边梁外部18e。
车身侧部结构10通过下边梁外板部18a、后车轮外部18b、后立柱外部18c、中柱外部18d和上边梁外部18e来形成车身的侧车门的车门开口部21。车门开口部21由车门(未图示)来开闭。
如图2、图3所示,下边梁12例如配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外侧且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下边梁12具备下边梁内侧件25、下边梁增强构件26和下边梁外板部18a。
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内侧件25及下边梁增强构件26形成为矩形框状的闭合截面,下边梁增强构件26由下边梁外板部18a从车外侧覆盖。以下,将矩形框状的闭合截面称为“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
下边梁增强构件26具有下边梁增强外壁31、下边梁增强上壁32、下边梁增强下壁33、下边梁增强上凸缘34和下边梁增强下凸缘35。
下边梁增强上壁32从下边梁增强外壁31的上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即,下边梁内侧件25侧)伸出。下边梁增强下壁33从下边梁增强外壁31的下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即,下边梁内侧件25侧)伸出。下边梁增强上凸缘34从下边梁增强上壁32的内边朝向上方伸出。下边梁增强下凸缘35从下边梁增强下壁33的内边朝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增强构件26通过下边梁增强外壁31、下边梁增强上壁32、下边梁增强下壁33、下边梁增强上凸缘34及下边梁增强下凸缘35形成为截面帽状。下边梁增强上凸缘34及下边梁增强下凸缘35以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下边梁内侧件25重合的状态接合于下边梁内侧件25。由此,下边梁12通过下边梁增强构件26及下边梁内侧件25而将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形成为矩形框状。
在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的后端部27a连接有后车轮罩13的前端部13a。换言之,下边梁12从后车轮罩13的前端部13a朝向车身前方延伸出。
后车轮罩13以覆盖后轮胎37的上方的方式形成。后车轮罩13具备后车轮罩外侧件41和后车轮罩内侧件42(也参照图6)。后车轮罩外侧件41具有覆盖后轮胎37的上方外侧的车轮拱板43。车轮拱板43的前部43a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的后端部27a接合。
车轮拱板43的前部43a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的后端部27a朝向车身后上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至后车轮罩外侧件41的前上部41a。
以下,将车轮拱板43的前部43a称为“车轮拱板前部43a”。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从车身前方且斜上方与车轮拱板前部43a重叠。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从后立柱15的增强构件(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下端部48a延伸至下边梁12的增强构件(即,下边梁增强构件)26的后端部26a。
由此,通过车轮拱板前部43a和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来形成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相连到后立柱闭合截面部55的闭合截面。
以下,将车轮拱板前部43a与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的闭合截面称为“车轮拱板闭合截面部45”。在车轮拱板闭合截面部45的前端部45a接合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的后端部27a。
后立柱15从后车轮罩13的前上部立起。
如图4、图5所示,后立柱15与上边梁17交叉。后立柱15具备与后述的上边梁内侧件65连续的立柱侧延长部47、后立柱增强构件(立柱增强构件)48和后立柱外部18c(参照图1)。
所述立柱侧延长部47构成后立柱15的内柱即后立柱内侧件。所述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下端部47a与后车轮罩外侧件41的前上部41a接合。所述立柱侧延长部47从后车轮罩外侧件41的前上部41a朝向上边梁17而朝着车身前方且上方呈倾斜状延伸。所述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上端部47b与上边梁17的上边梁内侧件65(在后文叙述)连续。
具体而言,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上端部47b与车身前方的大致平板状的上边梁内侧件65(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65a)连续。而且,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上端部47b与车身后方的大致L字状的上边梁内侧件65(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65a及梁内侧件底部(底面)65b(参照图5、图9))连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连续”包括一体成形或分别成形后接合的含义。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立柱侧延长部47具有立柱内侧件底部(内侧面)47c、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立柱内侧件后腿部(后侧面)47e、立柱内侧件前凸缘47f和立柱内侧件后凸缘47g。
立柱内侧件底部47c朝向车身前后方向配置且与所述梁内侧件内侧壁65a连续。在立柱内侧件底部47c的前边连结有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从立柱内侧件底部47c的前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前腿长尺寸W1(参照图7)。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的上端部47h沿着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底部65b及梁内侧件凸缘65c朝向车身前方而从上方与它们连续(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从上方接合)。
另外,在立柱内侧件底部47c的后边连结有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
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从立柱内侧件底部47c的后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后腿长尺寸W2(参照图7),且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配置在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的车身后方。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的后腿长尺寸W2形成为比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的前腿长尺寸W1大与车门的厚度对应的量。立柱内侧件后腿部(后侧面)47e的上端部47i沿着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底部65b及梁内侧件凸缘65c朝向车身后方而与它们连续(可以一体或分体地从上方接合)。
而且,立柱内侧件前凸缘47f从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的外边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另外,立柱内侧件后凸缘47g从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的外边朝向车身后方伸出。
立柱侧延长部47通过立柱内侧件底部47c、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立柱内侧件前凸缘47f及立柱内侧件后凸缘47g形成为异形的截面帽状的朝外开口的敞开截面。由此,后立柱15的第二中空结构Q经由开口部71与上边梁17的第一中空结构P(参照图9)连通。换言之,后立柱15的立柱内侧件底部47c通过立柱侧延长部47形成开口部71的一部分。
对于开口部71,将会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6、图7所示,后立柱增强构件48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立柱侧延长部47重叠,并与立柱内侧件前凸缘47f及立柱内侧件后凸缘47g接合。由此,通过立柱侧延长部47及后立柱增强构件48形成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由此,后立柱15由后立柱增强构件48增强。后立柱增强构件48形成于第二中空结构Q的内部。
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下端部48a与后车轮罩外侧件41的前上部41a(参照图4)接合。另外,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以相对于上边梁17交叉的方式接合于上边梁17。
具体而言,后立柱增强构件48具有立柱增强台阶部48c、立柱增强前凸缘48d、立柱增强后凸缘48e、盖部48f和盖部凸缘(凸缘)48g。盖部48f及盖部凸缘48g形成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
立柱增强前凸缘48d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立柱内侧件前凸缘47f接合。立柱增强后凸缘48e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立柱内侧件后凸缘47g接合。
立柱增强台阶部48c设置在立柱增强前凸缘48d与立柱增强后凸缘48e之间,且接近车门开口部21的开口面21a的内侧配置。开口面21a为了形成车门密封面而为台阶形状,因此立柱增强台阶部48c也具有第一台阶部48h和第二台阶部48i。第一台阶部48h具有第一增强腿部48j和第一增强阶梯部48k。
第一增强腿部48j从立柱增强前凸缘48d的后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第一增强阶梯部48k从第一增强腿部48j的外边朝向车身后方伸出。第一台阶部48h通过第一增强腿部48j及第一增强阶梯部48k形成为截面L字状。在第一增强阶梯部48k的后边形成有第二台阶部48i。
第二台阶部48i具有第二增强腿部48l、第二增强阶梯部48m和第三增强腿部48n。第二增强腿部48l从第一增强阶梯部48k的后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第二增强阶梯部48m从第二增强腿部48l的外边朝向车身后方伸出。第三增强腿部48n从第二增强阶梯部48m的后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至立柱增强后凸缘48e。第二台阶部48i通过第二增强腿部48l及第二增强阶梯部48m形成为截面L字状。
立柱增强台阶部48c从立柱增强前凸缘48d至立柱增强后凸缘48e而朝向车身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呈台阶状地沿着第一假想线51倾斜。这样,通过使立柱增强台阶部48c呈台阶状地倾斜,由此能够确保立柱增强台阶部48c(即,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强度、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立柱增强台阶部48c与侧外板18之间确保微小的间隙。
这里,立柱增强前凸缘48d与立柱内侧件前凸缘47f接合,立柱增强后凸缘48e与立柱内侧件后凸缘47g接合。由此,通过立柱侧延长部47及后立柱增强构件48形成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以下,将该闭合截面称为后立柱闭合截面部55。
另外,立柱侧延长部47形成为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的后腿长尺寸W2比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的前腿长尺寸W1大与车门厚度对应的量。而且,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立柱增强台阶部48c沿着第一假想线51呈台阶状地倾斜。
由此,后立柱闭合截面部55仿效第一假想线51、第二假想线52及第三假想线53而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第二假想线52是沿着立柱内侧件底部47c的线。第三假想线53是沿着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的线。
对于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盖部48f及盖部凸缘48g,将会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
后立柱外部18c是构成侧外板18(也参照图1)的一部分的构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立柱增强前凸缘48d及立柱增强后凸缘48e接合。在该状态下,后立柱外部18c沿着立柱增强台阶部48c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后立柱外部18c从立柱增强前凸缘48d至立柱增强后凸缘48e而沿着立柱增强台阶部48c朝向车身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呈台阶状地倾斜。后立柱外部18c形成车门开口部21(参照图1)的开口面21a。车门开口部21由车门(未图示)开闭。即,立柱增强台阶部48c形成与对车门开口部21进行开闭的车门对置的密封面。
如图1、图8所示,在后立柱15的车身前方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中柱16。中柱16从下边梁12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12b立起。中柱16具备中柱内侧件57、中柱增强构件58和中柱外部18d。通过中柱内侧件57及中柱增强构件58形成闭合截面。以下,将该闭合截面称为中柱闭合截面部59。
中柱闭合截面部59在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27b处,将下端部59a以相对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交叉的方式接合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另外,中柱闭合截面部59在上边梁17的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在后面叙述)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68a处,将上端部59b以相对于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交叉的方式从外侧接合于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
中柱外部18d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中柱闭合截面部59的中柱增强构件58接合。
这里,后立柱增强构件48经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与下边梁增强构件26连结。即,后立柱闭合截面部55经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连续。另外,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与中柱增强构件58(即,中柱闭合截面部59)连结。
后立柱闭合截面部55、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及中柱闭合截面部59构成车身侧部结构10的骨架构件的一部分。
由此,通过将后立柱闭合截面部55经由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4与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连结,且将下边梁闭合截面部27与中柱闭合截面部59连结,从而能够牢固地形成车身侧部结构10。
上边梁17与中柱16的上端部及后立柱15的上端部15b(参照图9)连续,且上边梁17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上边梁17从前柱19的后上端部19a经由中柱16的上端部及后立柱15的上端部15b朝向车身后方延伸至车身后部。
如图5、图9所示,上边梁17在比开口部71靠前方的部位具备上边梁内侧件(上边梁内板)65、上边梁增强构件66和上边梁外部18e。在开口部71的前后通过上边梁内侧件65和上边梁外部18e形成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中空结构P。在比开口部71靠车身前方的第一中空结构P内,通过上边梁内侧件65及上边梁增强构件66来将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形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形成上部的车身骨架的闭合截面。
这里,上边梁内侧件65在比开口部71靠车身前方的部位由大致平板状的至少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65a构成。另外,上边梁内侧件65在比开口部71靠车身后方的部位由大致L字状的至少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65a和梁内侧件底部(底面)65b构成。
上边梁增强构件66通过从车身前方侧延伸至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上端部47b的近前,从而后端部66a位于上端部47b的车身前方侧附近。
这里,后立柱15的第二中空结构Q(参照图6)经由开口部71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P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该开口部71与立柱侧延长部47对应而在车身后方从车室内侧向车室外侧大幅扩大与车门的厚度对应的量。
所述开口部71与后立柱的第二中空结构Q(参照图7)连通。这里,后立柱的第二中空结构Q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参照图6、图7)。由此,开口部71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即,开口部71在上边梁17与后立柱15的上端部15b的交叉部74处以与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底部(底面)65b对应的方式呈大致三角形开口。在开口部71的车身前方设置有上边梁增强构件66。
接着,基于图4、图5、图10来说明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盖部48f及盖部凸缘48g。
如图4、图5、图10所示,后立柱增强构件48在上端部48b具有盖部48f和盖部凸缘48g。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从上端部48b的下侧附近48o沿着上边梁17的底部(即,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底部65b)向车宽方向内侧折弯。由此,盖部48f配置在开口部71的上方。
盖部48f仿效开口部71的外形而形成为大致三角形(也参照图7),且配置在开口部71的上方。沿着盖部48f的盖周缘而形成有盖部凸缘48g。盖部凸缘48g具有第一凸缘48p、第二凸缘48q和第三凸缘48r。
第一凸缘48p形成于盖部48f的前周缘。第一凸缘48p经由立柱内侧件前腿部47d的上端部47h与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底部65b及梁内侧件凸缘65c接合。由此,第一凸缘48p与开口部71的前周缘71a接合。
第二凸缘48q被折弯成从盖部48f的内周缘沿着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上端部47b立起的状态。第二凸缘48q经由立柱侧延长部47的上端部47b与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内侧壁65a接合。由此,第二凸缘48q与开口部71的内周缘71b接合。
第三凸缘48r形成于盖部48f的后周缘。第三凸缘48r经由立柱内侧件后腿部47e的上端部47i与上边梁内侧件65的梁内侧件底部65b及梁内侧件凸缘65c接合。第三凸缘48r与开口部71的后周缘71c接合。
这样,第一凸缘48p与开口部71的前周缘71a接合,第二凸缘48q与开口部71的内周缘71b接合。另外,第三凸缘48r与开口部71的后周缘71c接合。由此,盖部凸缘48g与开口部71的周缘(即,前周缘71a、内周缘71b及后周缘71c)接合。由此,开口部71由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详细而言,盖部48f)从上方覆盖,且由盖部48f闭塞(关闭)。严格来说,在侧外板18与盖部48f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但该间隙为不会成为问题的水平。因而,“闭塞”允许微小的间隙。
另外,开口部71由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即,盖部48f)闭塞,在开口部71的周缘接合有盖部凸缘48g。由此,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牢固地接合于上边梁17。
而且,通过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盖部48f)仅闭塞开口部71。由此,能够将交叉部74(参照图9)形成于第三中空结构R,第三中空结构R与上边梁内侧件65及上边梁外部18e形成的第一中空结构P(参照图9)连续。
因而,无需将后立柱增强构件48(或者也称为后柱加强件、C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延长至上边梁增强构件66。由此,不增加车身的重量就能够使上边梁17的第一中空结构P跨所述开口部71地向车身前后方向连续,从而能够确保侧车门周围、车顶周围、车身后部的强度、刚性。
这里,作为比较例,例如也考虑将上边梁增强构件66延长至开口部71的车身后方而由上边梁增强构件66及上边梁内侧件65形成闭合截面来闭塞开口部71。
然而,上边梁增强构件66例如由截面形状比较大的U字状的厚钢板形成。因此,认为在将上边梁增强构件66延长至开口部71的车身后方来闭塞上边梁17的开口部71的情况下,上边梁(车身)17的重量会增加。
相对于此,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10中,通过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48b(即,比较小的形状的盖部48f)仅闭塞开口部71。由此,不增加车身的重量就能够使上边梁17的第一中空结构P向车身前后方向连续来确保上边梁17的强度、刚性。由此,能够确保车顶81周围的强度、刚性。
尤其是,盖部48f具有用于分隔截面(开口部71或第二中空结构Q)的隔板的功能,能够抑制因作用于上边梁17和后立柱15上的应力方向的不同引起的开口部71的扭转、截面变形。
另外,在比开口部71靠车身后方的部位,上边梁内侧件65形成为至少由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65a和梁内侧件底部(底面)65b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另外,立柱侧延长部47也具有连续的立柱内侧件底部(内侧面)47c和立柱内侧件后腿部(后侧面)47e。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与对车门开口部21进行开闭的车门对置的面朝向车身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后立柱增强构件48与立柱侧延长部47一起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闭合截面。
这里,立柱侧延长部47也与后立柱15同样地为厚钢板,以至少由立柱内侧件底部(内侧面)47c和立柱内侧件后腿部(后侧面)47e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与后立柱增强构件48一起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闭合截面。上边梁内侧件65也是与立柱侧延长部47连续的厚钢板,从开口部71起的车身后方的部位形成为至少由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65a和梁内侧件底部(底面)65b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
因此,上边梁内侧件65的支承强度提高。即,若通过后立柱增强构件48的上端部闭塞大致三角形的开口部71,则能够强力地支承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的后端。由此,不需要将上边梁增强构件66延长到比开口部71靠后方的部位,能够轻量化。
如图1所示,在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的中央68a处,中柱闭合截面部59的上端部59b以交叉的方式接合。由此,中柱闭合截面部59的上端部59b由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增强。由此,能够将因侧面碰撞而向中柱16输入的载荷从中柱(即,中柱闭合截面部59)向上边梁闭合截面部68传递,能够由中柱16来承受输入的载荷。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立柱而例示了后立柱15,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将立柱适用于中柱等其他的立柱。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轮罩而例示了后车轮罩13,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将车轮罩适用于前车轮罩等其他的车轮罩。
符号说明:
10 车身侧部结构
12 下边梁
13 后车轮罩(车轮罩)
13a 后车轮罩的前端部
14 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15 后立柱
15a 后立柱的下端部
15b 后立柱的上端部
16 中柱
17 上边梁
18 侧外板
18c 后立柱外部
18e 上边梁外部
21 车门开口部
26 下边梁增强构件
43 车轮拱板
43a 车轮拱板前部(车轮拱板的前部)
47 立柱侧延长部
47c 立柱内侧件底部(内侧面)
47e 立柱内侧件后腿部(后侧面)
48 后立柱增强构件(立柱增强构件)
48a 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下端部
48b 后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
48c 立柱增强台阶部(与对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车门对置的面)
48f 盖部
48g 盖部凸缘(凸缘)
58 中柱增强构件(中柱的增强构件)
65 上边梁内侧件
65a 梁内侧件内侧壁(内侧面)
65b 梁内侧件底部(底面)
66 上边梁增强构件
71 开口部
74 交叉部
P、Q、R 第一~第三中空结构

Claims (5)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
将上边梁内侧件和侧外板的上边梁外部接合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来形成第一中空结构的上边梁;以及
将所述侧外板的后立柱外部和与所述上边梁内侧件连续的立柱侧延长部接合并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来形成第二中空结构的后立柱,
所述上边梁内侧件具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将闭合截面形成在所述第一中空结构的内部的上边梁增强构件,
所述后立柱具有所述立柱侧延长部和将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形成在所述第二中空结构的内部的立柱增强构件,
在所述上边梁与所述后立柱的交叉部处,通过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的上端部的盖部将所述上边梁被开设的开口部闭塞来形成第三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上边梁在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前方具备平板状的所述上边梁内侧件和截面U字状的所述上边梁增强构件,且所述上边梁与中柱的增强构件的上端部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上边梁内侧件将从所述开口部起的后方的部位形成为至少由内侧面和底面构成的大致L字形状,
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的与对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车门对置的面朝向车身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所述立柱增强构件与至少由内侧面和后侧面构成的所述立柱侧延长部一起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闭合截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后侧面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立柱增强构件具有:
闭塞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盖部;以及
从所述盖部向所述上边梁内侧件侧延伸且与所述立柱侧延长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接合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
与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的下端部接合的车轮罩;
从所述车轮罩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延伸的下边梁;以及
设置于所述车轮罩且从所述后立柱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下边梁的车轮拱板增强构件,
所述立柱增强构件经由所述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所述下边梁的下边梁增强构件连结。
CN202080006999.4A 2019-02-20 2020-01-29 车身侧部结构 Active CN113226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8041 2019-02-20
JP2019028041 2019-02-20
PCT/JP2020/003144 WO2020170739A1 (ja) 2019-02-20 2020-01-29 車体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6895A true CN113226895A (zh) 2021-08-06
CN113226895B CN113226895B (zh) 2022-12-20

Family

ID=72144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6999.4A Active CN113226895B (zh) 2019-02-20 2020-01-29 车身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9199B2 (zh)
JP (1) JP7038895B2 (zh)
CN (1) CN113226895B (zh)
WO (1) WO20201707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2894B2 (ja) 2020-10-14 2023-11-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0775A (ja) * 1996-04-25 1997-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2010179763A (ja) * 2009-02-05 2010-08-1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3001226A (ja) * 2011-06-15 2013-01-0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13112053A (ja) * 2011-11-25 2013-06-1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側部構造
JP2015020609A (ja) * 2013-07-19 2015-0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04602992A (zh) * 2012-08-31 2015-05-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3274A (ja) 1986-01-27 1987-07-30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S62173274U (zh) * 1986-04-24 1987-11-04
DE10001989A1 (de) 2000-01-19 2001-07-26 Volkswagen Ag Knotenelement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JP4684726B2 (ja) 2005-04-20 2011-05-18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の骨格構造
JP2006312358A (ja) 2005-05-09 2006-11-16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サイドボデー構造
JP5157745B2 (ja) 2008-08-15 2013-03-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0775A (ja) * 1996-04-25 1997-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2010179763A (ja) * 2009-02-05 2010-08-1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3001226A (ja) * 2011-06-15 2013-01-0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13112053A (ja) * 2011-11-25 2013-06-1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側部構造
CN104602992A (zh) * 2012-08-31 2015-05-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JP2015020609A (ja) * 2013-07-19 2015-0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70739A1 (ja) 2020-08-27
CN113226895B (zh) 2022-12-20
JP7038895B2 (ja) 2022-03-18
US20220073145A1 (en) 2022-03-10
US11639199B2 (en) 2023-05-02
JPWO2020170739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1955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US1119259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2277586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11791957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11824265B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2016002836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3226895B (zh) 车身侧部结构
CN110239629B (zh) 车辆后部构造
JP5996352B2 (ja) 自動車のピラー補強構造
CN112092916B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
JP5157745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12092913B (zh) 上部车身构造
JP7209223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4734294B2 (ja) 車両後部の上側コーナ部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10042771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4781837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14056438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5696883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両の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5157744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H0597057A (ja) 自動車の車体補強構造
CN212890612U (zh) 车身下部结构
JP3997187B2 (ja) 自動車のベルトライン部構造
CN114348121B (zh) 车体后部结构
JP695615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7103118B2 (ja) 車両の側部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