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7104A - 车载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7104A
CN113207104A CN202110089091.0A CN202110089091A CN113207104A CN 113207104 A CN113207104 A CN 113207104A CN 202110089091 A CN202110089091 A CN 202110089091A CN 113207104 A CN113207104 A CN 113207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nit
vehicle
nam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90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7104B (zh
Inventor
松仪良广
大熊显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07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7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9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inside of a vehicle, e.g. relating to seat occupancy, driver state or inner lighting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aviga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乘车时在向用户打招呼时,对于包含多个用户的组以对应的名称来打招呼。在本发明的车载信息系统中,预先登记每个用户的识别信息和名称、以及包含多个用户的组的名称。基于识别信息对作为车辆的搭乘者的用户进行识别,并输出与识别出的各个用户或者组对应的名称。

Description

车载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在车辆中而进行信息处理的车载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提出有一种能够在规定的引导时机根据同乘者的有无来进行语音引导的导航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导航装置中存储有与同乘者的有无以及驾驶员与同乘者的关系对应地在交叉路口引导、燃料补给的警告等规定的引导时机进行引导的语音引导信息。而且,当到达引导时机时,例如通过座位上的重量传感器来判定同乘者的有无,在判定为有同乘者的情况下,判定该同乘者是否是家人等特定同乘者。而且,对于一个引导时机,输出与没有同乘者的情况、同乘者为特定同乘者的情况、同乘者不是特定同乘者的情况分别对应的语音引导。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作为特定同乘者的判定方法,通过摄像机ECU来判定同乘者的面部是否与同驾驶员处于亲密关系的家人的面部相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0066号公报(图2、图3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了输出根据同乘者的有无、同乘者的区别而准备的引导信息的内容。但是,所输出的引导信息不是与个别地识别出的驾驶员、乘客对应的引导信息,难以提供适当的引导信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施方式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信息的车载信息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构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所述车载信息系统搭载在车辆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信息系统具有:
登记单元,其能够登记每个用户的识别信息以及名称、和包含多个用户的组的名称;
识别单元,其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对作为所述车辆的搭乘者的用户进行识别;以及
控制单元,其通过输出单元输出与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对应的名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信息的车载信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载信息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车载信息系统的用户登记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用户记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车载信息系统的用户识别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CPU;102:存储器;105:驾驶席摄像机;106:副驾驶席摄像机;107:麦克风;108:触摸面板;109: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进行限定,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未必全部都是发明所必须的。也可以对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特征中的两个以上的特征任意地进行组合。另外,对相同或者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系统构成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例如搭载在四轮车等车辆中的信息系统即车载信息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车载信息系统例如可以是对到目的地为止的行驶路线进行引导的导航系统、或者对车内外的图像进行记录的行车记录仪等。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是导航系统,则包含GPS天线、地图信息数据库等,另外,如果是行车记录仪,则包含车外拍摄摄像机等。但是,在图1中,仅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消息输出的构成,省略了导航系统等设备固有的设备。此外,车载信息系统也可以称为具有上述设备的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
在图1中,车载信息系统100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处理器(或CPU)101、RAM等存储器102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103。存储器102存储可执行的程序、数据等。CPU101执行该程序,对数据的加工、输入输出进行控制。I/O接口103是与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接口。作为输入输出设备,具备文件存储器104、驾驶席摄像机105、副驾驶席摄像机106、麦克风107、触摸面板108、扬声器109。
文件存储器104例如可以是硬盘、具有与硬盘互换的接口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程序文件、数据文件。在程序文件中包含用于实现在图2、图4中后述的流程图的步骤的程序。另外,在数据文件中例如包含记录有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信息的、具有图3所示的记录构成的用户文件、组列表。这些文件被加载在存储器102中并被执行或处理。
驾驶席摄像机105以及副驾驶席摄像机106是输入设备,均是光学地拍摄被摄体而生成数字图像数据,或者进一步记录数字图像数据的数字摄像机。驾驶席摄像机105和副驾驶席摄像机106的不同在于被摄体,通过驾驶席摄像机105对就座于驾驶席的用户的面部进行拍摄,通过副驾驶席摄像机106对就座于副驾驶席的用户的面部进行拍摄。另外,不限于驾驶席和副驾驶席,也可以具备用于对后部座位等其他座位的用户进行拍摄的摄像机。此外,如果能够用一个摄像机对多个用户的面部进行拍摄,则摄像机也可以是一个。所拍摄的面部图像可以用于根据面部的特征来确定用户的面部识别。
麦克风107是输入设备,将语音转换为电子信号,进而转换为数字语音数据。进一步地,也可以对数字语音数据进行记录。该数字语音数据可以作为CPU101的语音识别的对象,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处理转换为文本数据。由此,用户能够通过语音输入文本。
触摸面板108是输入输出设备,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的触摸等规定的手势来进行输入。另外,操作面也是显示面,能够显示图像、文本等。例如,如果车载信息系统是导航系统,则用户能够通过触摸面板108进行所希望的输入,并且能够显示地图等的引导画面。另外,通过在触摸面板108上显示按钮、键盘,用户通过触摸与各键对应的位置,能够实现用于输入文本的虚拟键盘。进一步地,例如在用户乘车时被识别到时,触摸面板108还用于显示与所识别的用户对应的消息。
扬声器109是输出设备,输出语音。关于语音,例如,当CPU101基于文本数据而生成语音数据时,能够将该语音数据通过扬声器109作为语音输出。扬声器109用于输出例如导航系统所输出的各种语音消息。进一步地,例如在用户乘车时被识别到时,也用于以语音输出与所识别的用户对应的消息。
·用户登记处理
车载信息系统100能够在乘车的时机对乘车的用户进行识别,并将针对各用户保存的设定反映到车辆中。对车辆的反映可以与车辆控制系统协作地进行。例如,如果用户预先登记了电动座椅的位置,则能够与所识别的用户一致地将座椅移动到所登记的位置。当然,除了座椅以外,对于用户能够定制的车辆、车载信息系统的各种设定,也可以通过与所识别的用户建立关联地保存的设定来进行设定变更。有时将车载信息系统100所进行的用户的识别称为登录,并将该用户称为登录用户。此外,有时在仅称为登录的情况下,以登录用户是驾驶员为前提。另外,有时对每个用户设置设定,将每个用户的设定本身称为个人简档。
图3表示为了进行用户识别而参照的用户信息的一个例子。图3表示用户信息中包含的、构成用户文件的用户记录300和构成组列表的组记录310。用户记录300是针对各个用户登记的信息。用户记录300包含用户ID301、密码302、用户名303、面部图像信息304、各种设定305。用户ID301是用于个别地识别用户的识别信息,例如在用户信息的登记时,可以由车载信息系统100适当地(例如以序列号等)分配。在基于手动输入的用户识别处理中,该用户ID由用户从语音、触摸面板等进行输入。密码302是用户任意登记的信息,是在通过手动输入进行用户识别时为了防止冒充等而输入的信息。在未登记该密码的情况下,在用户识别时也不需要输入密码。
用户名303例如是在用户识别成功时、即登录时显示或语音输出的文本。输出的文本可以不仅是用户名303,也可以是对该用户名303附加规定的文本而成的文本。用户名303在用户登记时由用户进行指定。面部图像信息304是用户任意登记的信息,是为了通过面部识别进行用户识别而预先登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或其特征信息)。在用户识别时,若从由驾驶席摄像机105或副驾驶席摄像机106拍摄到的图像中识别出面部,则将该面部图像与面部图像信息304进行对照,如果判定为特征一致,则认为该用户乘车并登录,从而进行处理。各种设定包括上述的例如座椅位置的设定等每个用户固有的设定,各种设定305可以在登录用户进行了所希望的设定的状态下,通过保存表示该状态的数据来进行登记。此外,也可以使用用户固有的其他生物体信息来代替面部信息。
组记录310包含用户ID1 311、用户ID2 312以及组名称313。用户ID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但在本例中说明为两个。用户ID1 311以及用户ID2312分别是登记在用户记录中的用户的用户ID。登记在一个记录中的用户构成相互关联的一个用户组。组名称313是包含用户ID1 311和用户ID2 312的用户组的名称,对乘车的多个用户进行识别,如果所识别的用户被登记为用户组,则将对应的组名称313例如作为消息输出。可以在登记时禁止由相同用户构成的多个用户组的登记。另外,也可以代替组名称313而登记表示用户间的关系的代码(例如夫妇、父母子女、朋友等)。在该情况下,所输出的信息可以是与代码对应地规定的文本。此外,在图3中,以组记录是相对于用户记录独立的文件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用户记录的字段,也可以包含组名称和构成组的用户ID。
图2表示车载信息系统100的用户登记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该步骤由CPU101执行,由此登记在图3中说明的用户信息。例如通过由用户触摸在触摸面板108上显示的用户登记用的按钮而开始图2的步骤。此外,在登记时,用户例如就座于驾驶席或副驾驶席,在该状态下进行操作。此时,通过车载信息系统100尝试进行该用户的识别,但如果是登记前,则识别失败,因此在没有登录用户、或者登录用户被识别为客人的状态下进行登记。
用户首先输入并设定用户ID、密码、用户名(S201)。在由车载信息系统100分配用户ID的情况下,不需要输入用户ID。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登记后显示由车载信息系统100分配的用户ID,因此用户需要为了进行登录而记住该用户ID。所输入的用户ID、密码、用户名被记录在新追加的用户记录300的各字段中。
接着,判定是否登记用户的面部图像(S203)。面部图像是任意登记的,例如可以在S201之后在触摸面板108上显示用于进行是否登记面部图像的意思表示的按钮,基于登记或不登记的用户的选择,来进行S203的判定。在判定为登记面部图像的情况下,通过驾驶席摄像机105、副驾驶席摄像机106对面部进行拍摄。通过CPU101从所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面部区域,并将面部图像或其特征信息登记为面部图像信息304(S205)。在判定为不登记面部图像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205。
接着,判定是否登记组(S207)。组是任意登记的,例如可以在S205之后在触摸面板108上显示用于进行是否登记组的意思表示的按钮,基于用户所进行的登记或不登记的操作,来进行S207的判定。在判定为登记组的情况下,显示已登记用户的列表(S209)。当操作者从其中指定了与当前登记中的用户构成组的用户时,将当前登记中的用户的用户ID和所指定的用户的用户ID保存在组记录310中(S211)。最后,当用户输入了该组的名称时,将其作为组名称,与在S211中保存的用户ID的组建立关联地进行保存(S213)。
最后,保存当前的各种设定作为各种设定305(S215)。各种设定的保存也是任意选择的,例如可以通过由用户触摸指定设定保存的按钮来保存设定。另外,也可以接受所要保存的项目的选择,并保存所选择的项目的设定。此外,组的登记也可以在用户登记之外独立地进行。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由用户触摸在触摸面板108上显示的组登记用的按钮而从步骤S209开始执行处理。另外,组的登记也可以与当前登录的用户无关地,在S211中选择属于组的全部用户。
能够通过以上的步骤登记新的用户记录以及组列表。此外,也可以允许已登记的用户记录、组列表的删除、它们的内容的变更。为此,例如可以在触摸面板108上显示用于变更登录中的用户的用户记录的内容的用户界面,用户经由该用户界面进行变更操作或删除操作。
·用户识别(登录)处理步骤
图4表示在乘车时由CPU101执行的用户识别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S401以及S403例如可以在车门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定期(例如0.1秒~0.5秒的间隔)地反复执行。首先,进行用户的乘车的检测(S401),判定是否已乘车(S403)。关于乘车的检测,例如可以对由驾驶席摄像机105、副驾驶席摄像机106拍摄到的图像定期地执行面部区域的识别,如果能够识别到面部区域,则判定为已乘车。或者,也可以由车辆所具备的未图示的传感器进行检测。例如,在通过设置在车门上的传感器检测到车门的开闭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座椅上的重量传感器检测到规定值(例如30Kg左右)以上的载荷的情况下、或者通过设置在安全带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安全带的佩戴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已乘车。或者,也可以不是这些中的任一个,而是通过两个以上的检测结果的组合来判定,还可以进一步组合上述的摄像机的检测结果。组合方式可以是各传感器的结果的逻辑积,也可以是逻辑和。
此外,由于乘车的检测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中独立进行,因此S403中的乘车的判定可以在以下时机进行。即,例如在首先检测到向副驾驶席的乘车的情况下,可以等待向驾驶席的乘车,在检测到向驾驶席的乘车的情况下,在S403中判定为已乘车。在该情况下,可以对等待时间设置限制,但由于能够期待驾驶员一定会乘车,所以也可以不进行时间的限制。另外,例如在首先检测到向驾驶席的乘车的情况下,可以以规定时间等待向副驾驶席的乘车,在从检测到向驾驶席的乘车起经过规定时间、或者检测到向副驾驶席的乘车的情况下,在S403中判定为已乘车。该规定时间例如可以是几秒~10秒左右的固定时间,例如也可以是直到驻车制动器被解除为止等、到规定的事件为止的时间。在该情况下,驻车制动器的解除等事件,由用于该事件的传感器来进行检测。此外,也可以代替到副驾驶席的乘车为止的规定时间的等待,而设为到车辆起步为止的等待。另外,也可以设为到任意一个较早的一方为止的等待。
当检测到乘车时,执行用户的面部识别(S405)。即,在本例中,根据由驾驶席摄像机105以及副驾驶席摄像机106拍摄到的图像来确定面部区域。在能够确定面部区域的情况下,尝试进行基于面部区域的图像即面部图像的用户识别。即,检索包含特征与所拍摄的面部图像一致的面部图像的用户记录。如果没有找到包含一致的面部图像的用户记录,则面部识别失败,如果找到,则面部识别成功。然后,判定全部的面部识别、即驾驶席和副驾驶席这两者的面部识别是否成功(S407)。例如,如果只有驾驶员乘车,则在副驾驶席侧不能从图像中检测到面部区域,不能尝试进行面部识别。因而,在该情况下,如果驾驶员的面部识别成功,则判定为全部的面部识别成功。面部识别成功的用户被存储为与其就座位置相关联的搭乘者。另外,特别是对于作为驾驶员的用户,该用户成为登录用户。对于未登记面部图像的用户,面部识别应该是失败的。在面部识别全部成功的情况下,分支到S411。
在全部的面部识别未成功的情况下,接受识别失败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D以及密码)的输入(S409)。此时,用户也一并输入其就座位置。通过语音、触摸面板108进行输入。以所输入的用户ID以及密码对照用户记录,如果存在相应的记录则识别成功。识别成功的用户被存储为与其就座位置对应的搭乘者。另外,特别是对于作为驾驶员的用户,该用户成为登录用户。
接着,通过所识别的用户的用户ID来搜索组列表310(S411)。即,搜索包含就座于驾驶席的用户的用户ID和就座于副驾驶席的用户的用户ID的组。然后,判定搜索是否成功(S413)。如果存在相应的组,则搜索成功。此外,在识别出的用户为一名的情况下,可以将处理跳到S419。
在搜索成功的情况下,使用相应的组的组名称313输出登录消息(S415)。在此,通过显示来进行输出,但也可以通过语音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显示和语音这两者来进行。图5中的(B)表示登录消息的显示例。登录消息显示在触摸面板108上。在图5中的(B)中,在显示框501内显示各种操作按钮502和引导图像503。在登录时,还显示登录消息514。在该例子中,驾驶席的用户和副驾驶席的用户被登记为组,其组名称是“A先生夫妻”。因此,在乘车时显示在组名称的前面附加有“你好,”这样的定型文本而成的登录消息514“你好,A先生夫妻”。
另一方面,在组的搜索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各用户的用户名来显示登录消息(S417)。图5中的(A)表示登录消息的显示例。在登录时,显示登录消息504。在该例子中,未登记包含驾驶席的用户A和副驾驶席的用户B的组。因此,在乘车时显示在排列了各用户的用户名的文本“A先生、B先生”的前面附加有“你好,”这样的定型文本而成的登录消息504“你好,A先生、B先生”。用户名的顺序可以适当地决定,例如将驾驶席的用户放在前面等。
最后,将登录用户、即识别成功的驾驶席的用户的各种设定305反映到车辆的各种设定中(S419)。当然,如果识别出副驾驶席用户、且存在该用户的副驾驶席用的设定,例如空调温度、座椅位置等,则也可以反映该设定。由此,无需每次都进行设定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用户的设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登录失败的用户,通过作为客人用户进行处理,从而允许车辆的驾驶。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对于登录失败的用户,通过不允许原动机的运转等,不使车辆运转。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载信息系统,在能够识别到的多个用户形成组的情况下,对乘车的用户使用该组的名称。由此,特别是通过在针对多个用户的登录消息中使用组名称,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登录消息。特别是,由于输出与个别识别的驾驶员、乘客等用户对应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根据该信息确认识别的正确性,并且能够消除针对多个乘员各自的输出的厌烦感。
进一步地,能够根据用户的座位,将与用户对应的设定反映到车辆的设定中。
·实施方式的总结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所述车载信息系统搭载在车辆中,其中,
所述车载信息系统具有:
登记单元,其能够登记每个用户的识别信息以及名称、和包含多个用户的组的名称;
识别单元,其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对作为所述车辆的搭乘者的用户进行识别;以及
控制单元,其通过输出单元输出与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对应的名称。
根据该构成,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1)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在通过所述登记单元登记有包含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多个用户的组的名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输出该组的名称。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针对多个用户的登录消息中使用组名称,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1)或(2)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在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不是多个的情况下,或者在未通过所述登记单元登记有包含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的组的名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输出识别出的用户的名称。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针对个别用户的登录消息中使用用户的名称,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4)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所述识别单元在用户乘车于所述车辆时,对所述用户进行识别。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用户乘车的时机下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5)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4)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在所述用户乘车于所述车辆时,基于所述车辆的车门被关闭的情况、对所述车辆的座位施加有载荷的情况、以及佩戴了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的情况中的至少任一项来进行判断。
根据该构成,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用户已乘车这一情况,能够在用户乘车的时机下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6)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所述车载信息系统还具有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基于由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识别信息和由所述登记单元登记的识别信息对用户进行识别。
根据该构成,通过用户的手动输入也能够对用户进行识别,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7)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6)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所述输入单元包含能够对所述车辆的搭乘者的面部进行拍摄的拍摄单元,
所述登记单元能够登记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所述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基于由所述拍摄单元拍摄到的所述用户的面部图像和由所述登记单元登记的面部图像对用户进行识别。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面部识别对用户进行识别,减轻用户的劳力,进而能够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8)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6)或(8)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所述输入单元包含输入语音的输入单元。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语音进行用户识别所需的输入。
(9)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在(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中,
所述输出单元通过显示或语音或这两者输出包含所述名称的消息。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显示、语音输出与用户对应的准确且简洁的消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Claims (9)

1.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所述车载信息系统搭载在车辆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信息系统具有:
登记单元,其能够登记每个用户的识别信息以及名称、和包含多个用户的组的名称;
识别单元,其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对作为所述车辆的搭乘者的用户进行识别;以及
控制单元,其通过输出单元输出与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对应的名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登记单元登记有包含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多个用户的组的名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输出该组的名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不是多个的情况下,或者在未通过所述登记单元登记有包含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用户的组的名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输出识别出的用户的名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单元在用户乘车于所述车辆时,对所述用户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乘车于所述车辆时,基于所述车辆的车门被关闭的情况、对所述车辆的座位施加有载荷的情况、以及佩戴了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的情况中的至少任一项来进行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信息系统还具有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基于由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识别信息和由所述登记单元登记的识别信息对用户进行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单元包含能够对所述车辆的搭乘者的面部进行拍摄的拍摄单元,
所述登记单元能够登记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所述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基于由所述拍摄单元拍摄到的所述用户的面部图像和由所述登记单元登记的面部图像对用户进行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单元包含输入语音的输入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单元通过显示或语音或这两者输出包含所述名称的消息。
CN202110089091.0A 2020-01-31 2021-01-22 车载信息系统 Active CN113207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5480A JP7055157B2 (ja) 2020-01-31 2020-01-31 車載情報システム
JP2020-015480 2020-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7104A true CN113207104A (zh) 2021-08-03
CN113207104B CN113207104B (zh) 2024-04-26

Family

ID=77025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9091.0A Active CN113207104B (zh) 2020-01-31 2021-01-22 车载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5128B2 (zh)
JP (1) JP7055157B2 (zh)
CN (1) CN113207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0261A (zh) * 2016-12-22 2019-08-06 日本电气方案创新株式会社 未登机乘客搜索设备、未登机乘客搜索方法和记录介质
WO2020213638A1 (ja) * 2019-04-18 2020-10-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人物特定装置、人物特定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7331782B2 (ja) * 2020-05-29 2023-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システム、車両、及び通信方法
CN112995148A (zh) * 2020-06-22 2021-06-18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员登入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8393A (ja) * 2003-04-15 2004-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メッセージ交換システム
CN102291485A (zh) * 2010-06-21 2011-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在该移动终端中生成组的方法
US20170124987A1 (en) * 2015-11-03 2017-05-04 Lg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vehicle
JP2018073374A (ja) * 2016-10-31 2018-05-10 ティノス インク.Tinnos Inc. ドライバーを認識できる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9132928A (ja) * 2018-01-30 2019-08-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楽曲提供装置
CN110598886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066A (ja) 2009-01-08 2010-07-22 Aisin Aw Co Ltd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18045334A (ja) * 2016-09-12 2018-03-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002355B2 (ja) * 2018-02-02 2022-0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走行経路探索装置及び方法
JP2019159711A (ja) * 2018-03-12 2019-09-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覚醒度維持装置
JP7080079B2 (ja) * 2018-03-19 2022-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8393A (ja) * 2003-04-15 2004-11-11 Nissan Motor Co Ltd メッセージ交換システム
CN102291485A (zh) * 2010-06-21 2011-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在该移动终端中生成组的方法
US20170124987A1 (en) * 2015-11-03 2017-05-04 Lg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vehicle
JP2018073374A (ja) * 2016-10-31 2018-05-10 ティノス インク.Tinnos Inc. ドライバーを認識できる車両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9132928A (ja) * 2018-01-30 2019-08-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楽曲提供装置
CN110598886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24292A (ja) 2021-08-30
CN113207104B (zh) 2024-04-26
JP7055157B2 (ja) 2022-04-15
US11495128B2 (en) 2022-11-08
US20210241617A1 (en) 2021-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07104B (zh) 车载信息系统
JP4636381B2 (ja) 車載用電子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JP6161856B1 (ja) 車載装置、制御権管理方法及び制御権管理プログラム
EP2797794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EP2116499A1 (en) Elevator security system
JP2023543339A (ja) 車室内乗員検出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7202767A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112041201B (zh) 用于控制对车辆特征的访问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JP2014102674A (ja) ジェスチャー入力装置
JP2010100125A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396645B2 (ja) 情報関連付け装置
JP7003268B2 (ja) 車載情報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との連携方法
CN111717083A (zh) 一种车辆交互方法和一种车辆
CN110023169B (zh) 防止驾驶员在醉酒时驾驶车辆的方法
CN113744433B (zh) 进入辅助系统、进入辅助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5527244B2 (ja) 車載システム
JP7076331B2 (ja) 車両システム
CN114475629A (zh) 座舱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JP7089968B2 (ja) 個人認識装置
WO2021076170A1 (en) Safely initiating an autonomous vehicle ride
JP2018180424A (ja) 音声認識装置および音声認識方法
JP2009223683A (ja) 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
CN115033145A (zh) 车载屏幕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7742648A (zh) 对话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7931225A (zh) 车辆的软件更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