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7066A - 展开构造物 - Google Patents
展开构造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7066A CN113167066A CN201980081237.8A CN201980081237A CN113167066A CN 113167066 A CN113167066 A CN 113167066A CN 201980081237 A CN201980081237 A CN 201980081237A CN 113167066 A CN113167066 A CN 1131670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members
- state
- strip
-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S—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N GENERAL; STRUCTURES BUILT-UP FROM SUCH ELEMENTS, IN GENERAL
- F16S5/00—Other constructional members not restricted to an application fu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clas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4—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 E04B1/3449—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with living hin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for deploying structures between a stowed and deployed state
- B64G1/2221—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for deploying structures between a stowed and deployed st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deployment
- B64G1/2222—Folding
- B64G1/2224—Folding about multiple ax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4—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 E04B1/344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foldable in a flat stack of parallel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是刚性高的构件也能折叠的展开构造物。展开构造物(1A)具备:一对带板构件(3A、3A);以及连接构件(4A),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面(301)中角部(307)彼此相接的状态下,将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连接为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在规定平面(xy)上平行的折叠状态和一对带板构件(3A、3A)在规定平面(xy)上垂直的展开状态之间自如变形。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表面(301)的端部经由能沿该端部弯折的第一折曲部(5)与连接构件(4B)连接,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侧面(303、304)形成有在展开状态下避免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的干涉的第二缺口(30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展开构造物。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能在外形变小的折叠状态与外形变大的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变形的展开构造物(例如专利文献1、2)。然而,这些展开构造物以折叠刚性低的构件为前提,存在无法折叠刚性高的构件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8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刚性高的构件也能折叠的展开构造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作为本发明的方案的展开构造物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带板构件,分别沿长尺寸方向延伸;以及连接构件,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中角部彼此接近了的状态下,将所述一对带板构件彼此连接为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与规定平面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所述一对带板构件与所述规定平面垂直的展开状态之间自如变形。
此外,也可以设为,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端部经由能以沿所述长尺寸方向朝所述表面侧山折的方式弯折的第一折曲部而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连接构件使连接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每一个与该连接构件的一对所述第一折曲部彼此的相对位置从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维持不动。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一对第一折曲部彼此以规定角度交叉设置,所述规定角度与所述展开状态中的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交叉角度相同。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和所述连接构件的展开状态下相互接近的侧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所述展开状态下避免所述一对带板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的干涉的第一缺口。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展开状态下相互接近的侧面形成有在所述展开状态下避免所述一对带板构件彼此的干涉的第二缺口。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带板构件具备:一对第一两端构件,成为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第一连结构件,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一两端部连结;以及第一中央构件,被连结于所述一对连结构件间,所述第一两端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二折曲部而被连结,所述第一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中央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三折曲部而被连结。
此外,也可以设为,所述第二折曲部和所述第三折曲部的一方朝所述表面侧山折,另一方朝所述表面侧谷折。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中央构件具备:一对第二两端构件,成为所述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第二连结构件,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两端构件连结;以及第二中央构件,被连结于所述一对第二连结构件间,所述第二两端构件和所述第二连结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四折曲部而被连结,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二中央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五折曲部而被连结。
此外,也可以具备多个具有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单元,所述单元彼此的带宽方向侧的端部自如弯折地连接。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展开状态下形成为筒状。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所述的本发明的方案,即使是刚性高的构件也能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展开构造物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在筒高方向上连结的一对带板构件的折叠状态的表面侧立体图。
图5是图4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一对带板构件的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4所示的一对带板构件的展开状态中的表面侧立体图。
图8是图4所示的一对带板构件的展开状态中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9是图1的连接构件4A附近的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图3的连接构件4A附近的部分放大图。
图11是图9的I-I线部分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II-II线部分剖视图。
图13是从图3所示的展开构造物卸下了连接构件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展开构造物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4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在筒高方向上相连的一对带板构件的折叠状态的表面侧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一个带板构件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19所示的一对带板构件的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图19所示的一对带板构件的展开状态的表面侧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19所示的一对带板构件的展开状态的背侧立体图。
图24是表示作为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展开构造物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展开构造物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25所示的展开构造物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3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展开构造物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展开构造物1A是形成为在四边筒状的展开状态(图3)与折叠为筒径和筒高与展开状态相比变小的折叠状态(图1)之间自如变形的构造物。展开构造物1A具备在筒高方向上连接的多个筒状单元2A。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构造物1A具备两个筒状单元2A。
筒状单元2A分别具备:四个带板构件3A,分别构成四边筒的一面;以及四个连接构件4A,将该四个带板构件3A彼此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四个带板构件3A分别形成为在展开状态下具有规定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的带板状。四个带板构件3A由具有厚度且不具有柔软性的刚体构成。带板构件3A分别具有:长方形的表面301和长方形的背面302,在展开状态下沿长尺寸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上对置;侧面303和侧面304,在展开状态下沿长尺寸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且在长尺寸方向上对置;以及侧面305和侧面306,在展开状态下沿长尺寸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对置。
四个带板构件3A构成为在如图7和图8所示成为带板状的展开状态与如图4和图5所示以中央向宽度方向突出的方式折叠为U型的折叠状态之间自如变形。四个带板构件3A的详细的构成在后文中叙述。
接着,对上述四个带板构件3A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中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四个带板构件3A配置为在折叠状态下厚度方向与筒高方向平行,成为分别与规定平面xy平行。即在折叠状态下配置于同一平面上。需要说明的是,规定平面xy是与筒高方向垂直的平面。
此外,在折叠状态下相邻的一对带板构件3A、3A配置为在后述的第一两端构件311的表面301中角部307彼此相接且从角部307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表面301的端部相互成90度(=四边形的内角)。
此外,如图3所示,四个带板构件3A配置为在展开状态下宽度方向与筒高方向平行,成为分别与规定平面xy垂直。此时,配置为带板构件3A的表面301成为四边筒的外侧面,背面302成为四边筒的内侧面。此外,在展开状态下相邻的一对带板构件3A、3A配置为角部307彼此相接且成90度。
四个连接构件4A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角部307彼此相接的状态下,将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分别连接为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自如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2所示,连接构件4A分别具有:表面401,具有与带板构件3A相同的厚度,与筒高方向正交;以及一对侧面402、402、403、403、404、404,与表面401的端部连结。表面401与带板构件3A的第一两端构件311中的表面301在折叠状态下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图11),在展开状态下配置为正交(图12)。
此外,如图9所示,表面401设为大致四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正方形)。此外,表面401配置为分别构成正方形的一边并且以90度交叉的一对端部T1、T1与在一对带板构件3A表面301中从角部307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端部相接。此外,在表面401中,在与角部307对置的角部形成有第四缺口406。
一对侧面402、402分别与表面301的上述一对端部T1、T1相连。一对侧面403、403设为分别与分别构成正方形的一边并且分别与相对于上述一对端部T1、T2以90度交叉的一对端部T2、T2相连,与表面301正交。
一对侧面404、404设为分别与由表面401的第四缺口406形成的端部T3、T3相连,与表面301正交。此外,如图3所示,一对侧面404、404相互正交,在展开状态下与带板构件3A的背面302成为同一平面。
在上述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表面301中从角部307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端部分别仅经由能沿该端部弯折的第一折曲部5与连接构件4A的表面401的一对端部T1、T1连接。通过该第一折曲部5,一对带板构件3A、3A和连接构件4A能以沿长尺寸方向朝表面301、401侧山折的方式弯折。
第一折曲部5由粘接带这样的薄且刚性低而柔软的构件构成,将与带板构件3A的表面301和连接构件4A的表面401相互相接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粘接带作为第一折曲部5的一个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自如弯折的构成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代替粘接带而由合叶这样自如弯折的金属件等构成。
将上述一对带板构件3A、3A分别与连接构件4A连接的第一折曲部5彼此设为以90度(规定角度)交叉。该角度与展开状态下的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交叉角度相同。连接构件4A使一对第一折曲部5彼此的相对位置从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维持不动。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展开状态下相互接近的侧面303、304形成有在展开状态下避免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的干涉的第二缺口308。第二缺口308遍及表面301至背面302形成,通过该第二缺口308将侧面303、侧面304设为随着靠近背面302而在长尺寸方向变短这样的倾斜面。而且,如图13所示,在展开状态下,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侧面303和侧面304彼此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图13是从图3所示的展开构造物卸下了连接构件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带板构件3A的展开状态下与连接构件4A接近的角部307侧的侧面305形成有在展开状态下避免与连接构件4A的干涉的第一缺口309。第一缺口309从与第一折曲部5连结的表面301端部遍及背面302地切口而形成,通过该第一缺口309,在侧面305的长尺寸方向两端部设有随着靠近背面302而在宽度方向上变短的倾斜面310。
如图9所示,在连接构件4A的展开状态下分别与一对带板构件3A接近的侧面402、402也形成有在展开状态下避免与带板构件3A的干涉的第一缺口405。第一缺口405设为使远离侧面402、402的表面401侧的端部与远离侧面404、404的表面401侧的端部交叉。如图11所示,通过该第一缺口405,侧面402、402被设为在折叠状态下随着远离表面401而远离带板构件3A这样的倾斜面。而且,如图12所示,在展开状态下,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倾斜面310与连接构件4A的侧面402、402接触。
接着,对带板构件3A的更详细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7和图8所示,带板构件3A由具有厚度且不具有柔软性的刚体形成,被分割为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以及第一中央构件313这五个。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成为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连结构件312与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连结。第一中央构件313被连结于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间。
该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以及第一中央构件313彼此被像粘接带这样厚度薄且具有柔软性的后述的第二折曲部6和第三折曲部7连结。带板构件3A形成为沿第二折曲部6和第三折曲部7自如弯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第二折曲部6和第三折曲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粘接带为一个例子进行了举例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自如弯折的构成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代替粘接带而由合叶这样自如弯折的金属件等构成。
在第一两端构件311设有上述的第二缺口308、第一缺口309。第一两端构件311和第一连结构件312设为沿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分割线在长尺寸方向上被分割,经由沿该分割线的第二折曲部6而被连结。第二折曲部6将第一两端构件311和第一连结构件312的沿背面302的分割线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折曲部6设为以随着靠近侧面305而靠近长尺寸方向中央的方式倾斜。即分别连结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和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的一对第二折曲部6设为成直角。
此外,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和第一中央构件313设为沿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分割线在长尺寸方向上被分割,经由沿该分割线的第三折曲部7而被连结。第三折曲部7将第一连结构件312和第一中央构件313的沿表面301的分割线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折曲部7设为以随着靠近侧面305而靠近长尺寸方向中央的方式倾斜。即分别连结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和第一中央构件313的一对第三折曲部7设为成直角。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三折曲部7设为在侧面305侧的端部分离。
当沿上述第三折曲部7朝表面301侧谷折时,折叠为与第一中央构件313连结的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的侧面305靠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叠为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的侧面305彼此隔开间隔并对置(参照图4)。此外,当沿第二折曲部6朝表面301侧山折时,弯折为第一两端构件311与第一连结构件312的长尺寸方向正交。由此,带板构件3A的中央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突出,折叠为U形。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折叠状态下,带板构件3A配置为中央突出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朝筒内。
此外,如图7所示,在带板构件3A的背面302设有在折叠状态下避免第一两端构件311与第一连结构件312的干涉的第五缺口317。该第五缺口317设于第一两端构件311和第一连结构件312的在折叠状态下相互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端部。通过该第五缺口317,在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和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中相互重叠的部分的厚度成为其他部分的一半。
此外,如图8所示,在带板构件3A的表面301设有在折叠状态下避免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一中央构件313的干涉的第六缺口318。该第六缺口318设于第一连结构件312和第一中央构件313的在折叠状态下相互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通过该第六缺口318,在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和第一中央构件313中相互重叠的部分的厚度成为其他部分的一半。
而且,如图4所示,在折叠状态下,第一两端构件311的表面301、第一连结构件312的背面302成为同一平面。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两端构件311的背面302、第一连结构件312的表面以及第一中央构件313的表面301成为同一平面。
此外,筒状单元2A彼此在筒高方向上连结,被折叠为波纹状。在展开状态下在筒高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带板构件3A的侧面306(图6)连结为彼此接触。此外,在折叠状态下在筒高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带板构件3A的表面301彼此、背面302彼此接触。
若详细进行说明,则如图6所示,对于在筒高方向上排列的一对带板构件3A,在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的背面302中侧面306侧的端部彼此经由第六折曲部10而被连结,在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的背面302中侧面306侧的端部彼此经由第六折曲部10而被连结,在第一中央构件313的背面302中侧面306侧的端部彼此经由第六折曲部10而被连结。
在希望增加筒状单元2A的情况下,在展开状态下带板构件3A的侧面305彼此以接触的方式在筒高方向上连结。而且,对于侧面305彼此接触的一对筒状单元2A的带板构件3A~3B,在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的背面302中侧面305侧的端部彼此经由第七折曲部(未图示)而被连结,在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的背面302中侧面305侧的端部彼此经由第七折曲部(未图示)而被连结,在第一中央构件313的背面302中侧面305侧的端部彼此经由第七折曲部(未图示)而被连结。
即在连结了三个以上筒状单元2A的情况下,在展开状态下带板构件3A的侧面305、侧面306在筒高方向上彼此交替地被连结,通过折叠状态相邻的筒状单元2A彼此通过第六折曲部12、第七折曲部(未图示)折叠为反复山折谷折。
通过以上的构成,当展开构造物1A从图3所示的四边筒状的展开状态沿第六折曲部10弯折时,在筒高方向上相连的带板构件3A被折叠为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使筒高变小。此外,当沿第二折曲部6、第三折曲部7折叠时,一对连结构件和第一两端构件朝四边筒的内侧被折叠而使筒径变小。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连接构件4A能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面301中角部307彼此接近了的状态下,将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连接为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与规定平面xy平行的折叠状态和一对带板构件3A、3A与规定平面xy垂直的展开状态之间自如变形。由此,带板构件3A即使由刚体高的构件形成也能折叠。
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端部经由能以沿长尺寸方向朝表面301侧山折的方式弯折的第一折曲部5与连接构件4A连接,连接构件4A使一对第一折曲部5彼此的相对位置从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维持不动。由此,通过连接构件4A能引导一对带板构件3A、3A向展开状态的变化。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连接一对带板构件3A、3A与连接构件4A的第一折曲部5彼此以90度交叉设置,该90度与展开状态中的一对带板构件3A、3A的交叉角度相同。由此,通过连接构件4A能引导一对带板构件3A、3A向展开状态的变化。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和连接构件4A的展开状态下相互接近的侧面305、403、404形成有在展开状态下避免相互的干涉的第一缺口309、405。能使带板构件3A与连接构件4A不发生干涉地折叠带板构件3A。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在一对带板构件3A、3A中相互接近的侧面303、304形成有在展开状态下避免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的干涉的第二缺口308。由此,能使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不发生干涉地折叠带板构件3A。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带板构件3A具备: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成为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分别与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连结;以及第一中央构件313,被连结于一对连结构件312间。此外,第一两端构件311与第一连结构件312经由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第二折曲部6而被连结,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一中央构件313经由与第二折曲部6平行的第三折曲部7而被连结。由此,能将带板构件3A的中央部分朝宽度方向弯折,能缩短折叠状态中的长尺寸方向。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第二折曲部6设为朝表面301山折,第三折曲部7设为朝表面301谷折。由此,也能减薄厚度方向。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构造物1A,具备多个具有一对带板构件3A的筒状单元2A,筒状单元2A彼此的带宽方向侧的端部自如弯折地连接。由此,能折叠为在折叠状态下在筒高方向上相连的带板构件3A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能降低筒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14~图18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4~图18中,对与图1~图17已进行了说明的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等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4~图1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展开构造物1B是形成为在六边筒状的展开状态(图16)与折叠为筒径和筒高与展开状态相比变小的折叠状态(图14)之间自如变形的构造物。展开构造物1B具备沿筒高方向连接的多个筒状单元2B。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构造物1B具备12个筒状单元2B。
筒状单元2B具备:六个带板构件3A,分别构成六边筒的一面;以及六个连接构件4B,将该六个带板构件3A彼此连接。六个带板构件3A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带板构件3A等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着,对该六个带板构件3A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中的配置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间的不同点是从角部307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表面301的端部彼此所成的角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角度为90度,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正六边形的内角变为120度。此外,如图16所示,在展开状态下相邻的一对带板构件3A、3A彼此所成的角度也成为120度。
与此相配合,连接构件4B的形状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4B具有与筒高方向正交的表面401和与表面401的端部连结的一对侧面402、402、403、403、404、404(在图14~图18中未图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4A的表面401设为大致正方形,分别构成正方形的一边的端部T1、T1以正方形的内角即90度交叉。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4B的表面设为大致四边形,分别构成四边形的一边的端部T1、T1设为以正六边形的内角即120度交叉。
通过像这样的构成,即使是六边筒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折叠。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19~图23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带板构件3A如图7和图8所示地被分割为五个,设为自如折叠,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图7和图8所示的带板构件3A,使用如图19~图23所示的被分割为十个的带板构件3B。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9~图23中,对与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已进行了说明的带板构件3A等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如图19~图23所示,带板构件3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分割为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以及第一中央构件313。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中央构件313被进一步分割为成为第一中央构件313的长尺寸方向两端的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与第二两端构件314连结的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以及连接于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间的第二中央构件316。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带板构件3B被分割为九个。
该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构成第一中央构件313的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以及第二中央构件316彼此形成为沿粘接带这样的厚度薄且具有柔软性的第二折曲部5、第三折曲部6、第四折曲部7以及第五折曲部8自由弯折。
第一两端构件311和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设为沿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分割线在长尺寸方向上被分割,经由沿该分割线的第二折曲部6而被连结。第二折曲部6将第一两端构件311和第一连结构件312的沿背面302的分割线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折曲部6设为以随着靠近侧面305而靠近长尺寸方向中央的方式倾斜。即分别连结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和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的一对第二折曲部6设为成直角。
此外,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和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设为沿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分割线在长尺寸方向上被分割,经由沿该分割线的第三折曲部7而被连结。第三折曲部7将第一连结构件312和第二两端构件314的沿表面301的分割线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折曲部7设为以随着靠近侧面305而靠近长尺寸方向中央的方式倾斜。即分别连结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1和第二两端构件314的一对第三折曲部7设为成直角。
此外,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和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设为沿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分割线在长尺寸方向上被分割,经由沿该分割线的第四折曲部8而被连结。第四折曲部8将第二两端构件314和第二连结构件315的沿表面301的分割线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折曲部8设为以随着靠近侧面305而靠近长尺寸方向两端部的方式倾斜。即分别连结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和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的一对第四折曲部8设为成直角。
此外,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和第二中央构件316设为沿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分割线在长尺寸方向上分割,经由沿该分割线的第五折曲部9而被连结。第五折曲部9将第二连结构件315和第二中央构件316的沿背面302的分割线的端部彼此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折曲部9设为以随着靠近侧面305而靠近长尺寸方向中央的方式倾斜。即分别连结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和第二中央构件316的一对第三折曲部9设为成直角。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三折曲部9设为在侧面305侧的端部相互交错。
当沿上述第五折曲部9将表面301山折时,折叠为与第二中央构件316连结的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的侧面306彼此接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叠为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的侧面306彼此接触。此外,当沿第三折曲部7和第四折曲部8将表面301谷折时,折叠为与第二两端构件314连结的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二连结构件315的侧面305彼此接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叠为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二连结构件315的侧面305彼此接触。此外,当沿第二折曲部6将表面301山折时,弯折为第一两端构件311与第一连结构件312的长尺寸方向正交。由此,带板构件3B中央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突出而被折叠为W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折叠状态下,带板构件3B配置为中央突出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朝筒内。
此外,如图22所示,在带板构件3B的背面302设有在折叠状态下避免第一两端构件311与第一连结构件312的干涉的第五缺口317。该第五缺口317设于在第一两端构件311和第一连结构件312的折叠状态下相互重叠的端部。通过该第五缺口317,在一对第一两端构件311和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中相互重叠的部分的厚度成为其他部分的一半。
此外,如图22所示,在带板构件3B的表面301设有在折叠状态下避免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二两端构件314,第二两端构件314与第二连结构件315的干涉的第六缺口318。该第六缺口318设于在第一连结构件312与第二两端构件314,第二两端构件314与第二连结构件315的折叠状态下相互重叠的部分。通过该第六缺口318,在一对第一连结构件312、第二两端构件314以及第二连结构件315中相互重叠的部分的厚度成为其他部分的一半。
此外,如图22所示,在带板构件3B的背面302设有在折叠状态下避免第二连结构件315与第二中央构件316的干涉的第七缺口319。该第七缺口319设于在第二连结构件315和第二中央构件316的折叠状态下相互重叠的部分。通过该第七缺口319,在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和第二中央构件316中相互重叠的部分的厚度成为其他部分的一半。
根据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一中央构件313具备: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成为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分别与一对第二两端构件314连结;以及第二中央构件316,被连结于一对第二连结构件315间,第二两端构件314与第二连结构件315经由与长尺寸方向以45度交叉的第四折曲部8而被连结,第二连结构件315与第二中央构件316经由与第四折曲部8平行的第五折曲部9而被连结。由此,能以进一步缩短长尺寸方向的方式折叠带板构件3B。
(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24对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展开构造物的变形的俯视图。图24的(A)是形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展开状态为正六边筒状的展开构造物1B。图24的(C)是由第三实施方式的带状构件3B构成的展开状态为正六边筒状的展开构造物。根据上述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带状构件3A、3B朝筒的内侧折叠为U形,但并不限于此。如图24的(B)所示,也可以设为带状构件3A、3B朝筒的外侧折叠为U形。
此外,根据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带状构件3A、3B设为在折叠状态下也镜面对称,但不限于此。如图24的(D)、图24的(E)所示,作为带状构件,也可以不为镜面对称,作为展开构造物,也可以设为在折叠状态下旋转对称。
此外,根据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展开构造物设为单轴旋转对称的筒状,但不限于此。作为展开构造物,如图24的(F)所示,也可以设为非对称的筒状,如图24的(G)所示,也可以不为筒状。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5~图27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25~图2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展开构造物1C是形成为在四边筒状的展开状态(图27)与折叠为筒高与展开状态相比变小的折叠状态(图25)之间自如变形的构造物。展开构造物1C具备在筒高方向上连接的多个筒状单元2C。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构造物1C具备两个筒状单元2C。
筒状单元2C具备:四个带板构件3C,分别构成四边筒的一面;以及四个连接构件4C,将该四个带板构件3C彼此连接。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间较大的不同点是带板构件3C的构成。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带板构件3A、3B能折叠为长尺寸方向变短。与此相对,带板构件3C形成为无法折叠为沿长尺寸方向变短的一张表面长方形的板状。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4C的构成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连接构件4A设有第四缺口406,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未形成第四缺口406。像这样第四缺口406并非必要,也可以不具有该第四缺口406。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在连接构件4A~4C中,在侧面402设有第一缺口405,但不限于此。作为连接构件,如果设为薄板状,则不需要设第一缺口405。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展开构造物1A~1C形成为筒状,但不限于此。作为展开构造物,也可以不形成为筒状。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展开构造物1A~1C设为以一对带板构件3A~3C的角部307接触了的状态从折叠状态自如变形为展开状态,但不限于此。角部307彼此只要是接近的状态即可,也可以不接触。
此外,根据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一对带板构件3A~3C经由能以沿长尺寸方向朝表面301侧山折的方式弯折的第一折曲部5而与连接构件4A~4C连接,连接构件4A~4C使连接一对带板构件3A~3C与连接构件4A~4C的一对第一折曲部5彼此的相对位置从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维持不动,但不限于此。作为连接构件4A~4C,在一对带板构件3A~3C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面301中角部307彼此接近了的状态下,将一对带板构件3A~3C彼此连接为能在一对带板构件3A~3C与规定平面xy平行的折叠状态和一对带板构件3A~3C与规定平面xy垂直的展开状态之间自如变形即可。因此,作为连接构件,例如也可以由将一对带状构件3A~3C的角部307彼此连接的万向接头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即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A~1C:展开构造物;
2A~2C:筒状单元(单元);
3A、3B:带板构件;
4A~4C:连接构件;
5:第一折曲部;
6:第二折曲部;
7:第三折曲部;
8:第四折曲部;
9:第五折曲部;
301:表面;
307:角部;
308:第二缺口;
309:第一缺口;
311:第一两端构件;
312:第一连结构件;
313:第一中央构件;
314:第二两端构件;
315:第二连结构件;
316:第二中央构件;
405:第一缺口;
xy:规定平面。
Claims (10)
1.一种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带板构件,分别沿长尺寸方向延伸;以及
连接构件,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中角部彼此接近了的状态下,将所述一对带板构件彼此连接为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与规定平面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所述一对带板构件与所述规定平面垂直的展开状态之间自如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端部经由能以沿所述长尺寸方向朝所述表面侧山折的方式弯折的第一折曲部而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使连接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每一个与该连接构件的一对所述第一折曲部彼此的相对位置从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维持不动。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折曲部彼此以规定角度交叉设置,
所述规定角度与所述展开状态中的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交叉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和所述连接构件的展开状态下相互接近的侧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所述展开状态下避免所述一对带板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的干涉的第一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展开状态下相互接近的侧面形成有在所述展开状态下避免所述一对带板构件彼此的干涉的第二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板构件具备:一对第一两端构件,成为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第一连结构件,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一两端部连结;以及第一中央构件,被连结于所述一对连结构件间,
所述第一两端构件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二折曲部而被连结,
所述第一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中央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三折曲部而被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折曲部和所述第三折曲部的一方朝所述表面侧山折,另一方朝所述表面侧谷折。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央构件具备:一对第二两端构件,成为所述长尺寸方向的两端;一对第二连结构件,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两端构件连结;以及第二中央构件,被连结于所述一对第二连结构件间,
所述第二两端构件和所述第二连结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四折曲部而被连结,
所述第二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二中央构件经由与所述长尺寸方向交叉的第五折曲部而被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具有所述一对带板构件的单元,
所述单元彼此的带宽方向侧的端部自如弯折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展开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展开状态下形成为筒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90879A JP7164169B2 (ja) | 2018-10-09 | 2018-10-09 | 展開構造物 |
JP2018-190879 | 2018-10-09 | ||
PCT/JP2019/038469 WO2020075551A1 (ja) | 2018-10-09 | 2019-09-30 | 展開構造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7066A true CN113167066A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016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1237.8A Pending CN113167066A (zh) | 2018-10-09 | 2019-09-30 | 展开构造物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81645A1 (zh) |
EP (1) | EP3865633A4 (zh) |
JP (1) | JP7164169B2 (zh) |
CN (1) | CN113167066A (zh) |
WO (1) | WO202007555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109810B4 (de) * | 2019-04-12 | 2023-01-19 |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falten eines aufgerollten länglichen Hohlkörper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23299A (ja) * | 1997-12-03 | 1999-08-17 |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 筒状展開構造物 |
JP2003237698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Sakase Adtec Kk | インフレータブル構造の展開方法及び折り畳まれた構造物の展開方法及び折り畳み可能な構造物 |
WO2008028219A1 (en) * | 2006-09-08 | 2008-03-13 | Boss Polymer Technologies Pty Ltd | Joint seal |
US20110011019A1 (en) * | 2009-07-14 | 2011-01-20 | Specified Technologies Inc. | Firestopping sealing means for use with gypsum wallboard in head-of-wall construction |
JP2016505776A (ja) * | 2012-12-05 | 2016-02-25 | 天津大学Tian Jin University | 剛性自由度を有する折畳可能な管状構造 |
JP2017020620A (ja) * | 2015-07-14 | 2017-01-26 | 株式会社アートエクセル | 折り畳み構造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54266A (en) * | 1971-10-18 | 1974-12-17 | F Salas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building structures of zig-zag profile |
DE9100463U1 (de) * | 1991-01-16 | 1992-05-21 | Niedermaier, Josef, 7500 Karlsruhe | Größenveränderliches Raumelement |
JP4361920B2 (ja) | 2006-05-19 | 2009-11-11 | 学校法人東海大学 | トーラス状3次元展開構造物 |
JP4309934B2 (ja) | 2007-06-22 | 2009-08-05 | 学校法人東海大学 | 展開構造物 |
CN103985304B (zh) * | 2014-05-20 | 2016-02-03 | 天津大学 | 折展式六杆结构型机构 |
-
2018
- 2018-10-09 JP JP2018190879A patent/JP7164169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80081237.8A patent/CN113167066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9-30 US US17/283,850 patent/US2021038164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9-30 EP EP19870756.4A patent/EP386563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09-30 WO PCT/JP2019/038469 patent/WO2020075551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23299A (ja) * | 1997-12-03 | 1999-08-17 |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 筒状展開構造物 |
JP2003237698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Sakase Adtec Kk | インフレータブル構造の展開方法及び折り畳まれた構造物の展開方法及び折り畳み可能な構造物 |
WO2008028219A1 (en) * | 2006-09-08 | 2008-03-13 | Boss Polymer Technologies Pty Ltd | Joint seal |
US20110011019A1 (en) * | 2009-07-14 | 2011-01-20 | Specified Technologies Inc. | Firestopping sealing means for use with gypsum wallboard in head-of-wall construction |
JP2016505776A (ja) * | 2012-12-05 | 2016-02-25 | 天津大学Tian Jin University | 剛性自由度を有する折畳可能な管状構造 |
JP2017020620A (ja) * | 2015-07-14 | 2017-01-26 | 株式会社アートエクセル | 折り畳み構造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75551A1 (ja) | 2020-04-16 |
US20210381645A1 (en) | 2021-12-09 |
EP3865633A4 (en) | 2022-07-27 |
JP2020060230A (ja) | 2020-04-16 |
EP3865633A1 (en) | 2021-08-18 |
JP7164169B2 (ja)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15583A (zh) | 可折叠装置 | |
US9826626B2 (en) | Display device | |
WO2019138507A1 (ja) | プローブピン、検査治具、検査ユニットおよび検査装置 | |
US10743430B2 (en)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
CN113870711B (zh) | 弯折限位装置以及柔性显示器 | |
CN113167066A (zh) | 展开构造物 | |
CA2559322C (en) | Post coupler | |
US20120002376A1 (en) |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10027009B2 (en) | High-frequency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 |
Schwartz | The Optimal Paper Moebius Band | |
JP6343186B2 (ja) | 携帯用スロープ | |
CN112291922A (zh) |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 |
US10358851B1 (en) | Compliant hinge for membrane-like structures | |
TWI788203B (zh) | 探測針、檢查治具及檢查治具單元 | |
CN113071781B (zh) | 包装系统 | |
JP2019056221A (ja) | 間仕切りユニットおよび組立式間仕切り | |
JP5749118B2 (ja) | コーナクッション | |
JP2018076725A (ja) | 板材連結機構、区画室及び機構連結方法 | |
CN111768704B (zh) | 可挠式显示模块 | |
EP1683400B1 (en) | Flexible connector with printed circuit lines encircling two axes | |
JP4309934B2 (ja) | 展開構造物 | |
JP2021019365A (ja) | プロテクタ接続部材、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15162955A (ja) |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及び電線モジュール | |
JP7188699B2 (ja) | 梱包体 | |
JP2021019364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ワイヤハーネ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