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3065A -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3065A
CN113143065A CN202110482667.XA CN202110482667A CN113143065A CN 113143065 A CN113143065 A CN 113143065A CN 202110482667 A CN202110482667 A CN 202110482667A CN 113143065 A CN113143065 A CN 113143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tirring
assembly
magnetic component
stirring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26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永军
周鑫韬
刘波
周宇
唐相伟
郭浩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26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3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3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3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6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 A47J43/0465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with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16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16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A47J43/0722Mixing, whipping or cut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8Driving mechanisms
    • A47J43/085Driving mechanism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加热面板,且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控组件、驱动组件、加热组件以及主动磁性部件,电控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和加热组件电连接,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传动连接;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设在所述加热面板上;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设在所述加热容器的内底面,且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叶片以及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相吸合的从动磁性部件。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可以驱动主动磁性部件转动,由于主动磁性部件与从动磁性部件相吸合,从而能够通过主动磁性部件的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磁性部件转动,进而能够通过搅拌叶片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搅拌和翻动。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市面上已有一些烹饪工具能做简单的酱品,例如破壁机、料理机、电烹饪锅等,然而,料理机和破壁机均存在搅拌刀具在杯体底部,不方便倒出来的不足。辅食机没有浓缩功能,容积小,实用功能较差;手动制作需要人工搅拌,操作繁琐,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采用无轴磁力驱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取放方便,清洁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搅拌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加热面板,且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控组件、驱动组件、加热组件以及主动磁性部件,所述电控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传动连接;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设在所述加热面板上;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设在所述加热容器的内底面,且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叶片以及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相吸合的从动磁性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加热容器可以放置在加热面板上,驱动组件与主动磁性部件传动连接,将搅拌部件设在加热容器的内底面,且搅拌部件包括搅拌叶片以及与主动磁性部件相吸合的从动磁性部件。这样在烹饪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可以驱动主动磁性部件转动,由于主动磁性部件与从动磁性部件相吸合,从而能够通过主动磁性部件的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磁性部件转动,进而能够通过搅拌叶片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搅拌和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动磁性部件与所述加热面板间隔开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面板的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容置凹槽,所述主动磁性部件适于放置在所述容置凹槽处。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凹槽处设有钣金凸包结构,所述主动磁性部件通过所述钣金凸包结构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面板为微晶玻璃,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以及设于所述加热件底部的第一隔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与所述加热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隔热件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的正下方,或者,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偏离所述主动磁性部件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有所述从动磁性部件,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成180度对称布置;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本体部相连且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容器的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容器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凸包,所述搅拌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凸包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搅拌部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有从动磁性部件;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成180度对称布置;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本体部相连且向上延伸。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立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俯视图;
图6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搅拌部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7是图6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搅拌部件的一个剖视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0,
机座100,加热面板110,电控组件120,驱动组件130,驱动电机131,电机轴1311,加热组件140,加热件141,加热件支撑座143,安装槽1431,第二隔热件144,主动磁性部件150,主动磁性部件保持架151,第一装配槽1511,第一装配孔1512,主动磁性部件本体152,散热孔160,装配台阶170,联轴器180,
加热容器200,底壁210,周壁220,圆弧过渡部230,定位凸包240,翻边部250,
搅拌部件300,搅拌叶片310,第一搅拌叶片311,第二搅拌叶片312,从动磁性部件320,本体部330,第二配合槽331,第二装配孔332,从动磁性部件安装座333,盖体334,握持部340,手柄341,连接部342,定位凹槽3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年轻妈妈追求天然健康、原汁原味、无添加,日常饮食中讲求宝宝和家人的健康。《风味人间》成为年度最热美食纪录片;李子柒、日食记等网红IP推出的美味酱爆红。
当今人们对饮食的健康性更加推崇,自制果酱,肉酱,养生膏成为新潮流,用户可以DIY各种果酱,肉酱,养生膏。市面上已有一些烹饪工具能做简单的酱品,例如破壁机、料理机、电烹饪锅等,它们具备基本的加热功能,缺点在于控温逻辑简单,制作出来的酱品品质难以保证。
目前市场上暂无专门做果酱,养生膏或肉酱的家电品类,轻食酱酱机将是一个全新的品类,当前关于做酱的家电专利相对较少。
料理机,具备加热控温和搅碎搅拌等功能,也有相应的烹饪菜单,但是搅拌刀片固定在锅底,酱品加工完成后,倒出和清洗都比较困难。
破壁机,具备加热控温和搅碎搅拌等功能,也有相应的烹饪菜单,但结构和料理机一样,搅拌刀片固定在锅底,酱品加工完成后,倒出和清洗都比较困难。
辅食机,具备加热控温和搅碎搅拌等功能,也有相应的烹饪菜单,但主要是蒸煮,不具备浓缩功能,同时容积比较小,能做的量也很小,没有实用性。
手动制作,需要人工不停搅拌半个小时左右,操作繁琐,不方便。
也就是说,相关技术的烹饪器具中,在烹饪的过程中需要对食材进行搅拌,需要有动力进行传动,因此需要设置搅拌叶片去搅拌或翻动,防止糊锅,从而达到更好地烹饪效果。
一般来说,传统的烹饪器具需要设置传动轴进行传动,传动轴与容器之间,如破壁机等,在一些方案中,传动轴需要穿过容器的底部进行驱动,也有一些方案采用在顶部悬空进行驱动的方式,然而,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有形的驱动轴,这样容易导致不容易清洁、不好打理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采用无轴磁力驱动,能够输出较大的扭矩,从而有利于保证烹饪的品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所述烹饪器具1000可以为轻食酱酱机、料理机等。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包括:机座100、加热容器200以及搅拌部件300。烹饪器具1000为磁力搅拌烹饪器具1000。
具体而言,机座100上设有加热面板110,且机座100内设有电控组件120、驱动组件130、加热组件140以及主动磁性部件150。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面板110可以设于机座100的顶部,电控组件120、驱动组件130、加热组件140以及主动磁性部件150均可以设在机座100内,这样可以防止电控组件120、驱动组件130、加热组件140以及主动磁性部件150外露,从而能够将上述部分隐藏在机座100内部。
电控组件120分别与驱动组件130和加热组件140电连接。电控组件120与驱动组件130信号传输,电控组件120与加热组件140信号传输,这样可以通过电控组件120实现对驱动组件130以及加热组件140的相应控制。
驱动组件130与主动磁性部件150传动连接,这样能够通过驱动组件130进一步驱动主动磁性部件150转动。
加热容器200设在加热面板110上。在烹饪时,加热容器200可以搁置在加热面板110上,当烹饪完成后,加热容器200可以从加热面板110上取出。
搅拌部件300设在加热容器200的内底面,且搅拌部件300包括搅拌叶片310以及与主动磁性部件150相吸合的从动磁性部件320。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将搅拌部件300放置在加热容器200的内底面处,通过驱动组件130可以驱动主动磁性部件150转动,由于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相吸合,从而能够通过主动磁性部件150的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磁性部件320转动,进而能够通过搅拌叶片310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搅拌和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加热容器200可以放置在加热面板110上,驱动组件130与主动磁性部件150传动连接,将搅拌部件300设在加热容器200的内底面,且搅拌部件300包括搅拌叶片310以及与主动磁性部件150相吸合的从动磁性部件320。这样在烹饪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130可以驱动主动磁性部件150转动,由于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相吸合,从而能够通过主动磁性部件150的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磁性部件320转动,进而能够通过搅拌叶片310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搅拌和翻动。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主动磁性部件150与加热面板110间隔开预定距离。具体地说,主动磁性部件150的上表面与加热面板110的下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设置(参照图3中的距离H)。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距离可以为0.5-1mm,即H可以为0.5-1mm。这样通过使主动磁性部件150与加热面板110间隔开设置,所述预定距离越小越好,原因在于,所述预定距离设置的相对较小,使得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之间的距离较小,二者更靠近,这样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之间的磁吸力大,从而能够提高驱动力,增大输出扭矩,进而能够保证烹饪品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通过将主动磁性部件150的上表面与加热面板110的下表面间隔开0.5-1mm设置,使得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离得较近,磁铁耦合的越好,能够传递的扭矩越大。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热面板110的与主动磁性部件150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容置凹槽(图中未示出),主动磁性部件150适于放置在所述容置凹槽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面板110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所述容置凹槽,容置凹槽与主动磁性部件150相对应设置,主动磁性部件150可以放置在所述容置凹槽处。这样能够使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之间的距离更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驱动力,增大输出扭矩,改善烹饪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凹槽处设有钣金凸包结构,主动磁性部件150通过所述钣金凸包结构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处。所述钣金凸包结构的厚度可以做的比较薄,如零点几毫米,相对于加热面板110的厚度(4毫米等)而言,厚度小很多,通过设置钣金凸包结构能够更加可靠地将主动磁性部件150放置在所述容置凹槽处,从而能够使主动磁性部件150与从动磁性部件320之间的距离更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驱动力,增大输出扭矩,改善烹饪品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通过所述容置凹槽以及钣金凸包结构可以将主动磁性部件150上移,使得主动磁性部件150和被动磁性部件离得更近,从而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
参照图1,机座100上还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多个散热孔160,散热孔160可以呈长条形,多个散热孔160在机座100的周向上间隔开布置。结合图5,散热孔160可以包括多组,多组散热孔160在机座100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160可以包括六组,六组散热孔160在机座100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每组散热孔160可以包括九个,九个散热孔160在机座100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00被构造成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形状。这样使得机座100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保证烹饪器具1000的使用可靠性。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00也可以被构造成中空的圆柱壳体的形状,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2和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热面板110为微晶玻璃,所述微晶玻璃设于机座100的顶部,加热容器200适于放置在所述微晶玻璃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晶玻璃的厚度可以为4mm等。
进一步地,结合图4,机座100的顶部还可以形成有装配台阶170,加热面板110(微晶玻璃)设于所述装配台阶170处。
由于微晶玻璃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优良,介电损耗少,介电常数稳定,热膨胀系数可在很大范围调节,耐化学腐蚀,耐磨,热稳定性好,使用温度高等优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通过微晶玻璃可以将通电的部分隔离开,具体地,将加热组件140与外部空间隔离开来,更安全,这样能够在保证加热的同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微晶玻璃是指加有晶核剂(或不加晶核剂)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在一定温度制度下进行晶化热处理,在玻璃内均匀地析出大量的微小晶体,形成致密的微晶相和玻璃相的多相复合体。通过控制微晶的种类数量、尺寸大小等,可以获得透明微晶玻璃、膨胀系数为零的微晶玻璃、表面强化微晶玻璃、不同色彩或可切削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CRYSTOE and NEOPARIES)又称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综合玻璃,是一种外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水晶。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而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热组件140包括加热件141以及设于加热件141底部的第一隔热件。加热组件140可以包括加热件141以及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可以设于加热件141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40还包括加热件支撑座143,加热件支撑座143可以大致呈U形,加热件141支撑座的上方形成有安装槽1431,加热件141适于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431处,所述第一隔热件可以设于加热件141与安装槽1431之间,这样可以防止由加热件141产生的热量向下流动,实现单向传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热量利用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加热件141可以为发热管,进一步地,发热管被构造成环形。第一隔热件可以为隔热板或隔热涂层等。
进一步地,结合图4,加热组件140还包括第二隔热件144,第二隔热件144与加热件14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驱动组件130位于第二隔热件144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40还可以包括第二隔热件144,第二隔热件144与加热件14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具体地说,第二隔热件144可以设于加热件141支撑座的底部,并且第二隔热件144与加热件141支撑座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通过设置第二隔热件144可以更好地防止由加热件141产生的热量向下流动,实现单向传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热量利用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热件144可以为隔热板,第二隔热件144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多个螺钉和/或弹簧,通过多个螺钉和/或弹簧可以将加热件141支撑座与第二隔热件144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驱动组件130位于第二隔热件144的底部。这样通过将驱动组件130设在第二隔热件144的底部,能够减少热量向下传递,更有利于提高热量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130的驱动电机131设于主动磁性部件150的正下方,或者,驱动组件130的驱动电机131偏离主动磁性部件150设置。
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30包括驱动电机131,驱动电机131可以设于主动磁性部件150的正下方,此时,驱动电机131的电机轴1311与主动磁性部件150之间可以通过联轴器180传动连接。
具体而言,结合图3,主动磁性部件150包括主动磁性部件保持架151以及设在主动磁性部件保持架151上的主动磁性部件本体152,进一步地,主动磁性部件保持架151上形成有第一装配槽1511和第一装配孔1512,主动磁性部件本体152放置于第一装配槽1511内,联轴器18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1512内,且联轴器180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131的电机轴13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30的驱动电机131也可以偏离主动磁性部件150设置。此时,驱动电机131可以通过传动齿轮组或者齿轮齿条或者链条传动等来驱动主动磁性部件150,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搅拌部件300包括:本体部330以及握持部340,具体地,本体部330内设有从动磁性部件320,搅拌叶片310包括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成180度对称布置;握持部340与本体部330相连且向上延伸。这样,通过使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成180度对称布置,这样可以达到受力平衡。并且使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位于同一平面内,占用空间较小。
在加热容器200的内底面上,第一搅拌叶片311与第二搅拌叶片312的投影位置同一直线上,二者呈中心对称布置,这样方便用户取放且节省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叶片310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搅拌叶片310,三个搅拌叶片310均匀间隔开布置。
其中,参照图7,本体部330上形成有第二配合槽331和第二装配孔332,从动磁性部件320适于装配在第二配合槽331内,握持部340适于装配在第二装配孔332内。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槽331的深度不小于第二装配孔332的深度。
具体地,本体部330可以包括从动磁性部件安装座333以及盖体334,第二配合槽331和第二装配孔332设在从动磁性部件安装座333上,盖体334盖设在从动磁性部件安装座333上以将从动磁性部件320密封。盖体334为金属件或塑料件,盖体334与从动磁性部件安装座333可以为一体件也可以为分体件。本体部330的顶部构造成闭合的面,与外部无间隙,是一个密封的结构,可以做成一体式结构。由于本申请中的烹饪器具1000在烹饪过程中需要传递的扭矩比较大,将从动磁性部件320封装,这样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从动磁性部件3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当从动磁性部件320包括一个时,从动磁性部件320为环形;当从动磁性部件320包括多个时,多个从动磁性部件320间隔开布置。主动磁性部件本体152与从动磁性部件320一一对应设置。
盖体334被构造成圆形板体的形状,盖体334的中部可以形成有通孔,握持部340适于穿过所述通孔装配在第二装配孔332内。
握持部340包括手柄341以及连接部342,连接部342设于手柄341的底部,连接部342适于穿过所述通孔配合在第二装配孔332内。手柄341的横截面可以呈多边形,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手柄341的横截面可以呈六边形,这样不仅防滑,而且便于用户握持。握持部340与本体部330可以做成一体件,也可以为分体件。
参照图6,搅拌叶片310包括弧形面,弧形面可以呈逆时针圆弧的形状,搅拌叶片310的厚度呈不均匀设置,以图6中所示位于外侧的搅拌叶片为例,在逆时针方向上,弧形面的厚度呈增大的趋势(下面比较薄,上面比较厚,有点类似于机翼)。这样可以在保证搅拌和翻动效果的同时,使得搅拌叶片310的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可靠性好。
搅拌叶片310的最外端与加热容器200的内壁面间隔开设置,这样能够避免干涉,结构更加合理。
理论上,搅拌叶片310可以水平或竖直安装。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搅拌叶片310与本体部330倾斜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叶片310与水平面可以呈预定角度倾斜。一些实施例中,倾斜角度可以设为30度至60度(如45度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阻力以及搅拌效果具体设置倾斜角度。
搅拌叶片310与本体部330存在倾斜角度,可以向左边倾斜,也可以向右边倾斜,倾斜方向不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通过将搅拌叶片310倾斜设置,可以在对食材进行翻动的同时,减少阻力,倾斜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起作用,搅拌效果更好。
搅拌叶片310与本体部330为一体式结构件。这样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参照图2和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热容器200的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开,这样便于随时向加热容器200内添加物料。
结合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热容器200包括底壁210以及与底壁210相连并向上延伸的周壁220,周壁220可以被构造成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周壁220与底壁210之间可以设有圆弧过渡部230,这样有利于防止果酱残渣在周壁220与底壁210之间残留,从而有利于减小用户的清洁工作量,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7,加热容器200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凸包240,搅拌部件300上形成有与定位凸包240相对应的定位凹槽350。这样通过定位凸包240与定位凹槽350的配合,便于实现搅拌部件300在加热容器200内的定位,从而有利于保证搅拌部件300的放置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凸包240的外表面可以被构造成弧形过渡面,这样能够防止果酱残渣在定位凸包240处残留,便于用户打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凸包240为圆形凸包,用来定位搅拌部件300,使得搅拌部件300在加热容器200内的位置更加稳固,有阻力时不容易松脱,且方便清洗。
定位凸包240可以形成在加热容器200的底壁210上,所述定位凸包240可以由底壁210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这样通过定位凸包240可以对搅拌部件300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保证搅拌部件300的放置稳定性。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容器200的内底面也可以不设置定位凸包240。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容器200被构造成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形状,加热容器200的内壁面被构造成平滑过渡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容器200的内壁面没有设置凸筋或凹槽类结构,这样更便于用户清洗。
加热容器200的顶部可以形成有翻边部250,通在加热容器200的顶部设置翻边部250,可以避免锋利的毛刺出现,从而能够防止用户受伤。另外,当将翻边部250设置的相对大一些时,翻边部250可以被构造成环形,通过所述翻边部250能够便于用户转移或清洗加热容器200,并且这样可以在360度任意角度内方便用户转移或清洗加热器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翻边部250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翻边部250可以卷绕成环形,进一步地,翻边部250的自由端可以与加热容器200的外壁面止抵。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加热容器200的上端设置把手之类的,从而能够达到方便用户取放加热容器200的目的。
加热容器200的最上端在机座100上的投影位于机座100所在区域的内部。
加热容器200的底壁210的面积不大于加热面板110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整个操作面、加热面,包括整体载物台的面是一个平板,驱动的部分隐藏在底下的机座100内,搅拌部件300中的从动磁性部件320与机座100内的主动磁性部件150耦合,将从动磁性部件320与搅拌叶片310构造成一个部件,取放方便,加热容器200底部平滑,没有任何凸起或凹槽类结构,便于用户清洁,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加热容器200取放方便非常方便;搅拌部件300为无轴磁力驱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取放方便,清洁方便等特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机座100结构采用底部环形红外加热单元,中心磁力搅拌驱动单元,顶部微晶面板及相关控温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配合加热容器200及磁力搅拌片构成了带自动搅拌功能的自动控温加热烹饪工具;加热容器200取放非常方便;磁力搅拌片为无轴磁力驱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取放方便,清洁方便等特点;另外,整体加热容器200为开放式结构,添加物料方便,可以中途随机按需要添加物料。
这里,控温逻辑可以包括:通过对加热源的火力控制和对搅拌模块的转速控制来调节食材中水分的蒸发速度等。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搅拌部件300,包括:本体部330、搅拌叶片310以及握持部340。
具体地,本体部330内设有从动磁性部件320;搅拌叶片310包括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成180度对称布置;握持部340与本体部330相连且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包括机座100、加热容器200以及搅拌部件300。
工作时,加热容器200盛放待加热烹饪的酱品原料,搅拌部件300直接放入到加热容器200底部中心位置;然后把加热容器200直接放到机座100的加热面板110上,选择相应的酱品烹饪菜单,就可以按菜单开始烹饪了;整个烹饪过程,加热程序自动控制火力,由底部的加热组件140发出红外热源,热源穿透顶部微晶玻璃对加热容器200进行加热;加热组件140包括发热管与隔热结构;加热过程中,会根据程序设定全程自动搅拌;电控组件120控制底部驱动电机131工作,驱动主动磁性部件150与驱动电机131通过联轴器180或齿轮连接传动;加热组件140底部设有隔热板;整个酱品烹饪过程都由程序自动控制完成,加热容器200放入到机座100加热面板110,选择完食品品类后可以一键制酱;烹饪过程中,可以随时按需要添加相应的食材。
加热烹饪完成后,直接取下加热容器200,并取出搅拌部件300,即可倒出烹饪完成的酱品;由于加热容器200内壁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结构,内部完全平滑过渡,没有特别难清理得小台阶,所以酱品可以很好的倒出,或用硅胶铲刮出来;倒出后,可以很方便的清洗;另外搅拌部件300包括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第一搅拌叶片311和第二搅拌叶片312成180度对称布置,中间设有磁力传动用恒磁铁组件;中间顶部设有手柄341,方便取放搅拌部件3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通过采用热源顶置并特别在热源底部设置隔热层,热源的单向性更好,穿透性更强,加热能量转化效率达到60%以上;搅拌传动采用无轴磁力驱动,中间没有有形的机械结构;搅拌驱动电机131和结构全部隐藏在底部微晶玻璃板下面,外部没有任何凸出和有形的传动结构;驱动磁场可以穿透加热容器200,对底部的搅拌叶片310进行作用;所以加热容器200底部不需要开孔或做一些其他的结构辅助传动,加热容器200内壁可以做成一个完整平滑的连续曲面,这样容器更方便倒出物料和清洁;整个搅拌叶片310结构都由耐高温,自润滑性的特氟龙材料制成,并形成完全包裹,搅拌叶片310中间的传动用磁铁也内藏于搅拌叶片310中间,所以整个搅拌叶片310也完全防水,方便清洁。
其中,特氟龙是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的别称,英文缩写为PTFE,聚四氟乙烯(bai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别称:特富龙、特氟龙、铁氟龙、陶氟隆、德氟隆),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0,包括带磁力驱动搅拌结构的酱品烹饪系统、磁力驱动搅拌及搅拌叶片310结构、顶部环形红外单向性热源结构以及电子式控制方式,结合传感系统自动控制火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烹饪器具1000及搅拌部件3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加热面板,且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控组件、驱动组件、加热组件以及主动磁性部件,所述电控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传动连接;
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设在所述加热面板上;
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设在所述加热容器的内底面,且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叶片以及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相吸合的从动磁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与所述加热面板间隔开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面板的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容置凹槽,所述主动磁性部件适于放置在所述容置凹槽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处设有钣金凸包结构,所述主动磁性部件通过所述钣金凸包结构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面板为微晶玻璃,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以及设于所述加热件底部的第一隔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与所述加热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隔热件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主动磁性部件的正下方,或者,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偏离所述主动磁性部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件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有所述从动磁性部件,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成180度对称布置;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本体部相连且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开。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凸包,所述搅拌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凸包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11.一种搅拌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有从动磁性部件;
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成180度对称布置;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本体部相连且向上延伸。
CN202110482667.XA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Pending CN113143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667.XA CN113143065A (zh)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667.XA CN113143065A (zh)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3065A true CN113143065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2667.XA Pending CN113143065A (zh)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306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2620A (ja) * 1989-06-29 1991-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天ぷら鍋
CN102933292A (zh) * 2011-06-07 2013-02-13 托鲁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旋转驱动装置的烹饪搁架和可与所述烹饪搁架一起使用的烹饪容器
CN103037958A (zh) * 2010-06-18 2013-04-10 托鲁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马达驱动的炉灶面和可与所述炉灶面一起使用的烹饪容器
CN203539157U (zh) * 2013-06-13 2014-04-16 郑田波 一种分离式搅拌机
CN204016064U (zh) * 2014-08-12 2014-12-17 郑田波 一种分离式奶泡机
CN207666479U (zh) * 2017-05-24 2018-07-31 佛山市顺德区倍尔帝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器可分离式泡奶机
CN208286832U (zh) * 2017-09-07 2018-12-2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US20190082877A1 (en) * 2016-03-17 2019-03-21 Waco Pacific Ltd. Cooking and/or mixing device
CN208640476U (zh) * 2018-03-08 2019-03-26 中山万和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烤炉及其自动翻炒设备
CN208692904U (zh) * 2017-09-11 2019-04-0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863515U (zh) * 2019-01-29 2019-12-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的空气炸锅
CN211242904U (zh) * 2019-07-24 2020-08-14 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奶泡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2620A (ja) * 1989-06-29 1991-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天ぷら鍋
CN103037958A (zh) * 2010-06-18 2013-04-10 托鲁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马达驱动的炉灶面和可与所述炉灶面一起使用的烹饪容器
US20130168385A1 (en) * 2010-06-18 2013-07-04 Electrodomestics Taurus S.L. Motor-driven cooktop and cooking container that can be used on said cooktop
CN102933292A (zh) * 2011-06-07 2013-02-13 托鲁斯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旋转驱动装置的烹饪搁架和可与所述烹饪搁架一起使用的烹饪容器
CN203539157U (zh) * 2013-06-13 2014-04-16 郑田波 一种分离式搅拌机
CN204016064U (zh) * 2014-08-12 2014-12-17 郑田波 一种分离式奶泡机
US20190082877A1 (en) * 2016-03-17 2019-03-21 Waco Pacific Ltd. Cooking and/or mixing device
CN207666479U (zh) * 2017-05-24 2018-07-31 佛山市顺德区倍尔帝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器可分离式泡奶机
CN208286832U (zh) * 2017-09-07 2018-12-2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692904U (zh) * 2017-09-11 2019-04-0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640476U (zh) * 2018-03-08 2019-03-26 中山万和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烤炉及其自动翻炒设备
CN209863515U (zh) * 2019-01-29 2019-12-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的空气炸锅
CN211242904U (zh) * 2019-07-24 2020-08-14 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奶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88518A1 (zh) 翻转式加热源及其与起锅结构或转动结构的组合结构
WO2018188516A1 (zh) 翻转式食物熟化方法以及食物熟化加热结构和系统
CN20973360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4427667U (zh) 一种自动炒锅
CN208909681U (zh) 一种上置搅拌铲的炒菜机
CN2418792Y (zh) 自动搅拌烹煮机
CN113143065A (zh) 烹饪器具及搅拌部件
CN209995930U (zh) 一种嵌入式炒菜锅
CN111568253A (zh) 一种炒菜机
CN212755321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9377303U (zh) 烹饪器具
CN210130719U (zh) 一种可翻炒的锅盖
CN209995927U (zh) 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
CN217659206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9547762U (zh) 锅体主动式搅拌加热烹饪一体锅
CN205849299U (zh) 一种电饭锅搅拌机构
CN214510728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15226979U (zh)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GB2434760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tand mixer arrangements
CN213882931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家用电炸锅
CN211609460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
CN217243939U (zh) 烹饪机的搅拌及翻炒机构
CN215226736U (zh) 烹饪设备及搅拌组件
CN215914132U (zh) 一种可拆卸式炒菜机
CN211609458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