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6979U -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6979U
CN215226979U CN202120939065.8U CN202120939065U CN215226979U CN 215226979 U CN215226979 U CN 215226979U CN 202120939065 U CN202120939065 U CN 202120939065U CN 215226979 U CN215226979 U CN 215226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assembly
connector
cooking applian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90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董永军
周鑫涛
唐相伟
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90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6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6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6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锅体组件,包括:外层锅体;内层锅体,内层锅体与外层锅体之间限定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有导热介质以及发热件,内层锅体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轴;刀具组件,形成有与定位轴相匹配的定位孔;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包括与刀具组件相连的驱动电机。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通过发热件可以对容纳空间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介质受热后发生自然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内层锅体,再通过内层锅体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与此同时驱动电机还可以驱动刀具组件低速搅拌食物,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从而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食材受热不均匀,容易糊底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目前市面上的能用来制酱的家用电器一般为料理机,其通过底部加热盘加热,搅拌刀具置于底端。然而,现有料理机器制酱存在烹饪过程受热不均匀且容易糊底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均匀性好,不容易糊底,便于清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可以对食材进行搅拌和翻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机体内限定有容置腔;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外层锅体,所述外层锅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内层锅体,所述内层锅体与所述外层锅体之间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导热介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连的发热件,所述内层锅体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轴;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形成有与所述定位轴相匹配的定位孔;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盖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盖体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内层锅体的通孔,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与所述刀具组件相连的驱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发热件可以对容纳空间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介质受热后发生自然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内层锅体,再通过内层锅体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与此同时驱动电机还可以驱动刀具组件低速搅拌食物,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从而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食材受热不均匀,容易糊底的技术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插座本体电连接的接电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设在所述插座本体内的微动开关,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动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本体设有过孔和插电孔,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微动开关本体以及弹片,所述触动部适于通过所述过孔触动所述弹片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件适于通过发热件法兰与所述外层锅体相连,所述发热件法兰上设有触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锅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发热件法兰之间设有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置腔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外层锅体适于通过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多个刀刃,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多个刀刃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平行且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刀具组件的旋转轴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轴还套设有支撑件,所述刀具组件的旋转轴的下端面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多个刀刃,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多个刀刃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平行且间隔开设置,至少一个刀刃上设有贯穿孔,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形成有花键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第一连接器的一个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第一连接器的一个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锅体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锅体组件的一个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发热件以及第二连接器的一个立体图;
图7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刀具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刀具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刀具组件再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机体1,容置腔10,上外壳101,下外壳102,支撑凸台1021,支架103,
第一连接器110,插座本体111,过孔1111,插电孔1112,螺钉孔1113,微动开关112,微动开关本体1121,弹片1122,
锅体组件2,定位轴20,外层锅体21,第二连接器210,接电端子211,触动部212,内层锅体22,容纳空间23,发热件232,发热件法兰233,法兰螺钉2331,密封件234,
刀具组件3,定位孔30,旋转轴31,刀刃32,贯通孔321,
盖体组件4,通孔40,驱动电机41,电机轴411,
支撑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常见料理机,其一般由底座组件、锅体组件组成,其中电源、电路板、电机置于底座组件中,加热盘置于锅体组件当中。底座组件伸出一根传动轴与锅体组件相配合,驱动锅体组件当中刀具旋转,从而实现食材的破碎以及搅拌功能。通过加热盘加热,将热量传导到锅体底部。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其一,现有料理机、破壁机刀具无法拆卸,刀具与底部连接处存在死角,尤其在糊底情况下更难清洗;其二,现有料理机制过程容易糊底;其三,表面温度高,容易烫伤。
针对目前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可以为家用酱料制造炉或制酱机等,其具有温度稳定、刀具易拆、易清洁、安全防烫等特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机体1、锅体组件2、刀具组件3以及盖体组件4。
具体而言,机体1设有第一连接器110,第一连接器110可以设在机体1内,并且第一连接器110可以设在机体1的底部,机体1内限定有容置腔10。通过容置腔10便于放置烹饪器具100的其他组成部件。容置腔10为钣金件,所述钣金件上设有翻边,容置腔10通过翻边与机体1的外壳螺钉连接。
锅体组件2包括:外层锅体21以及内层锅体22。具体地,外层锅体21设于容置腔10内,并且外层锅体21上可以连接有第二连接器210,第二连接器210与第一连接器110电连接。
内层锅体22与外层锅体21之间限定有容纳空间23,容纳空间23内设有导热介质以及发热件232,发热件232与第二连接器210相连。所述导热介质可以为导热油或熔盐等。本申请中的发热件232可以为发热管、发热片及发热面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当第一连接器110外接电源时,由于第一连接器110与第二连接器210电连接,这样可以使发热件232产生热量,从而能够对所述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介质与内层锅体22换热以加热内层锅体22内的食材,并且可以同时对内层锅体22的底壁以及周壁进行加热,相较于采用加热盘的加热方式而言,本申请通过导热介质间接地对内层锅体22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的方案,有利于保证加热的均匀性,改善糊底现象。
本申请主要以导热介质为导热油为例进行说明,然而,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介质也可以为如熔盐等,本发明对导热介质的具体选择不作具体限制,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应性选择。
内层锅体22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轴20;刀具组件3形成有与定位轴20相匹配的定位孔30。参照图1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轴20向上延伸,刀具组件3设有定位孔30,定位孔30与定位轴20相匹配,这样通过定位孔30与定位轴20的配合,可以将刀具组件3定位在杯体2内,实现刀具组件3的固定和限位,定位准确且有利于保证同轴度。
盖体组件4盖设在机体1上,盖体组件4形成有连通内层锅体22的通孔40,盖体组件4包括与刀具组件3相连的驱动电机41。
通孔40可以呈阵列排布,通孔40与内层锅体22的内腔连通,盖体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与刀具组件3传动相连,通过驱动电机41可以驱动刀具组件3旋转,从而实现对内层锅体22内食材的搅拌和翻动,食物中的水分可以通过通孔40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4包括盖体以及驱动电机41,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连通内层锅体22的通孔,驱动电机41与刀具组件3相连。
其中,通过发热件232可以对容纳空间23内的高温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介质231受热后发生自然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内层锅体22,再通过内层锅体22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与此同时驱动电机41还可以驱动刀具组件3低速搅拌食物,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发热件232可以对容纳空间23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介质受热后发生自然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内层锅体22,再通过内层锅体22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与此同时驱动电机41还可以驱动刀具组件3低速搅拌食物,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从而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食材受热不均匀,容易糊底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2和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器110包括插座本体111,第二连接器210包括接电端子211,接电端子211与插座本体111电连接。这样通过使接电端子211与插座本体111电连接,能够使发热件232发热,从而能够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进而能够进一步加热内层锅体22内的食材。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第一连接器110还包括微动开关112,微动开关112设在插座本体111内,第二连接器210还包括触动部212,触动部212用于触发微动开关112。当将锅体组件2放置于容置腔10内时,接电端子211与插座本体111电连接,通过触发部212便于触发微动开关112,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内层锅体22内食材加热的相应控制。
参照图2、图3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插座本体111设有过孔1111和插电孔1112,微动开关112包括微动开关本体1121以及弹片1122,触动部212适于通过过孔1111触动弹片1122以触发微动开关112。这样当锅体组件2放置于容置腔10内时,接电端子211通过插电孔1112与插座本体111电连接,触动部212能够穿过所述过孔1111触动弹片1122,从而可以触发微动开关112,微动开关112工作;当锅体组件2取出时,接电端子211与插座本体111断开连接,触动部212释放弹片1122,这样可以使微动开关112复位。
这里,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
参照图1和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发热件232适于通过发热件法兰233与外层锅体21相连,发热件法兰233与外层锅体21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相连,发热件法兰233上可以设有触动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动部212被构造成设在发热件法兰233上的顶针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6,发热件法兰233上可以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法兰螺钉2331,第一连接器110的插座本体111上形成有螺钉孔1113,这样可以使法兰螺钉2331螺接在螺钉孔1113内,从而实现锅体组件(外层锅体21)与第一连接器110之间的装配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外层锅体21的内表面与发热件法兰233之间设有密封件234(如密封垫圈等)。通过密封件234便于实现外层锅体21与发热件法兰233之间的密封连接,有利于保证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容置腔10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部,外层锅体21适于通过定位部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容置腔10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台阶部,外层锅体21适于通过所述定位台阶部进行定位。当将锅体组件2放置于容置腔10内时,外层锅体21可以通过定位台阶部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容置腔10的内底面设有定位凸起,外层锅体21的外底面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匹配的定位凹槽,这样通过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的配合,也能够实现锅体组件2在容置腔10内的定位。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连接器110与第二连接器210的电连接实现锅体组件2在容置腔10内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发热件232(如发热管等)通过密封件234及发热管法兰233与外层锅体21相配合,实现密封。容纳空间23内填充导热油,发热管通电后加热导热油,导热油自然对流从而实现加热内层锅体22,实现食物的加热与浓缩。
锅体组件2与容置腔10的底壁相互配合,通过定位部对锅体组件2进行限位。机体1内设有第一连接器110(插电插座),第一连接器110包括插座本体111以及微动开关112,插座本体111上设有过孔1111以及插电孔1112,其中微动开关112用于控制电路通断。这样当锅体组件2放置于容置腔10内时,接电端子211通过插电孔1112与插座本体111电连接,触动部212能够穿过所述过孔1111触动弹片1122,从而可以触发微动开关112,微动开关112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层锅体21以及内层锅体22均可以为钣金件,二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锅体22也可以为高硼硅玻璃材料件或304不锈钢材料件。高硼硅玻璃是一种强化耐火性能的玻璃。高硼硅玻璃的耐火性能好,物理强度高,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能大大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外壳以及内胆,外壳与内胆螺钉连接,内胆的内部可以限定有所述容置腔10,外壳包括上外壳101和下外壳102(参照图1),上外壳101与内胆相连,机体1内还设有支架(图中未示出),支架分别与上外壳101和下外壳102螺钉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层锅体22的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开,内层锅体22包括底壁以及周壁,底壁与周壁之间形成有圆弧过渡部,底壁的至少部分被构造朝向内层锅体22内凸出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层锅体21可以为高反射率材料件,这样能够减少热量的穿透率,提高热量的反射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加热效率。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外层锅体21的内表面设有高反射率涂层(如镜面铝涂层、镜面银涂层等)。这样通过所述高反射率涂层也能够减少热量的穿透率,提高热量的反射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刀具组件3包括旋转轴31以及多个刀刃32,旋转轴31的底部设有所述定位孔30,多个刀刃32在旋转轴31的外侧平行且间隔开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刃32相对于旋转轴31所在平面倾斜向下设置。刀具组件3在低速转动时的能够实现推动食物绕旋转轴31转动,从而实现搅拌效果,实现破碎与搅拌双重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刀具组件3旋转搅拌食物的过程中,刀刃32可以剪切食物,使食物发生连续变形,剪切后的食物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如流体状的食物之间的翻滚更加强烈,从而能够提高热对流效果,保证加热的均匀性,防止糊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刀刃32可以被构造成沿环绕所述旋转轴31延伸的弧形,刀刃32的宽度由固定端至自由端呈递减的趋势,刀刃32的固定端可以参照刀刃32与旋转轴31相连的一端,刀刃32的外端沿可以形成有倒角,这样使得刀刃32更加锋利,更有利于粉碎食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刀刃32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411与刀具组件3可拆卸连接。第一电机轴411向下延伸,进一步地,参照图1,刀具组件3与第一电机轴411花键连接。这样通过使刀具组件3与第一电机轴411花键连接,使得整个刀具组件3可以直接拔出来,便于拆卸,且便于刀具组件3的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轴31的顶部设有花键轴,第一电机轴411上形成有与所述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槽。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旋转轴31包括旋转轴本体以及连接部,旋转轴本体的顶部形成有所述花键轴,多个刀刃32通过连接部与旋转轴31相连。刀刃32与连接部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刀具组件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件,参照图8,可以先将刀刃32放入模具内,再通过模内一体成型的方式将刀具组件3加工成型,此时,刀具组件3为一体式结构件。
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刀具组件3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件,刀刃32与旋转轴3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相连。
本发明中的刀具组件3由于是可以快速拆换的。因此,除使用本发明的破碎、搅拌二合一功能刀具组件3外,还可以在完成破碎以后,使用如图9所示的搅拌片代替刀具,从而实现煮食、浓缩、制酱过程当中所需的搅拌功能。
参照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刀刃32上可以形成有贯通孔321,贯通孔321包括多个,多个贯通孔321在刀刃3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通过设置贯通孔321,使得杯体2内流体的扰动更加强烈,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热对流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刀具组件3,刀具组件3包括旋转轴31以及多个刀刃32,所述旋转轴31的底部设有定位孔30,多个刀刃32在旋转轴31的外侧平行且间隔开设置,旋转轴31的顶部形成有花键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其刀具组件3与驱动电机41之间通过键槽连接,可以快速分离,方便清洗。与此同时,通过发热件232可以对容纳空间23内的高温导热介质231进行加热,导热介质231受热后发生自然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内层锅体22,再通过内层锅体22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与此同时驱动电机41还可以驱动刀具组件3低速搅拌食物,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具有温度稳定、刀具易拆易清洁等特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其刀具可以快速拆换,杯体及刀具方便清洗。采用油浴加热方案,导热油被加热后,温度均匀性好,使得食材能被均匀加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定位轴20还套设有支撑件6,刀具组件3的旋转轴31的下端面支撑在支撑件6上。通过支撑件6可以将旋转轴31的下端面与杯体2的内底面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6可以为支撑垫片等。刀具组件3的上端与第一电机轴531相连,刀具组件3的下端与旋转轴31相连并通过支撑件6进行支撑,这样可以将刀具组件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利于减小刀具组件3在旋转过程中的轴向跳动。
进一步地,结合图11,支撑件6在旋转轴3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旋转轴31的投影的内侧。在旋转轴31所在平面上,支撑件6的投影位于旋转轴31的投影的内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6的面积不大于旋转轴31的横截面面积。这样能够通过支撑件6抬升刀具组件3,且相对于旋转轴31直接与杯体2的内底面接触而言,能够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降低功率损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支撑件6可以将整个刀具组件3的旋转轴31抬升,通过将旋转轴3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可以减少刀具组件3旋转过程中在轴向上的跳动,通过限定支撑件6的面积与旋转轴31接触面的大小关系,可以减少二者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摩擦,减小功率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锅体22的内壁面还可以设有扰流筋条。所述扰流筋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扰流筋条可以呈弧形或直线形等。通过设置扰流筋条有利于实现对食材的扰动,从而能够保证加热的均匀性,防止糊底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4内可以设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包括电机调速控制板以及电源板,这样能够对驱动电机41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按照实际需要的转速对食材进行搅拌和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4包括电机支架,驱动电机41支撑在所述电机支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4内还设有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组与驱动电机41传动连接。本发明对具体的驱动齿轮组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所述驱动齿轮组的设置以能够有效驱动刀具组件3旋转以实现对食材的搅拌和翻动为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盖体组件4内包含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1)、浓缩通气孔阵列(通孔)、顶盖固定板、硅胶件等部件。使用时,先将将刀具组件3放置于锅体组件2内,通过内层锅体22内顶出凸包(定位轴20)实现刀具的固定与限位,再将制酱原料如水果、肉类放置在内层锅体22内,最后将盖体组件4盖在内层锅体22上部,通过键槽将顶盖与刀具组件3相连接,从而实现传动。
通过锅体组件2内发热管加热油浴夹层内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将热量传递到内层锅体22,再通过内层锅体22将热量传递到锅体内的食物,实现烹饪功能,加热食物与浓缩,食物中的水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通孔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与传统具备制酱功能的料理机相比,其具备以下优势:其一,其刀具可以快速拆换,锅体组件2及刀具方便清洗。其二,完成制酱过程后,只需将锅体组件2取出,锅体组件2除酱料外无其他附件,小巧精致重量更轻。其三,采用导热介质加热,与传统加热盘相比,导热介质既能加热锅体组件2的底部,还能加热锅体组件2的四周,其加热均匀性更好,更不容易糊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及刀具组件3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机体内限定有容置腔;
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
外层锅体,所述外层锅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
内层锅体,所述内层锅体与所述外层锅体之间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导热介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连的发热件,所述内层锅体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轴;
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形成有与所述定位轴相匹配的定位孔;
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盖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盖体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内层锅体的通孔,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与所述刀具组件相连的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插座本体电连接的接电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设在所述插座本体内的微动开关,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设有过孔和插电孔,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微动开关本体以及弹片,所述触动部适于通过所述过孔触动所述弹片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适于通过发热件法兰与所述外层锅体相连,所述发热件法兰上设有触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锅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发热件法兰之间设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底面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外层锅体适于通过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多个刀刃,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多个刀刃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平行且间隔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刀具组件的旋转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还套设有支撑件,所述刀具组件的旋转轴的下端面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
11.一种刀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多个刀刃,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多个刀刃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平行且间隔开设置,至少一个刀刃上设有贯穿孔,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形成有花键轴。
CN202120939065.8U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Active CN215226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9065.8U CN215226979U (zh)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9065.8U CN215226979U (zh)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6979U true CN215226979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9065.8U Active CN215226979U (zh) 2021-04-30 2021-04-30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6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9747U (zh) 使用安全的烹饪器具
CN210989629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049077U (zh) 一种炒菜机的锅体驱动结构
CN215226979U (zh)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CN210124575U (zh) 一种旋转烹饪炒菜机
CN214678592U (zh) 多功能加热锅具
CN213940444U (zh) 煮饭炒菜一体烹饪电器
CN210695721U (zh) 一种方便后处理的面食机
CN209788393U (zh) 爆米花机
CN209995927U (zh) 一种旋转翻炒式烹饪器具
CN209877009U (zh) 一种微波烹饪器具
CN217338193U (zh) 一种新型炒菜厨师机
CN215226736U (zh) 烹饪设备及搅拌组件
CN113143064A (zh) 烹饪器具及刀具组件
CN215226735U (zh) 烹饪设备及搅拌部件
CN219479844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3993294U (zh) 烹饪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4680663B (zh) 煎烤机
CN113080716B (zh) 烹饪器具及盖体组件
CN215583889U (zh) 控制开关组件和电水壶
CN212465768U (zh) 用于制作面包的料理机
CN212186244U (zh) 电煎饼机
CN215077476U (zh) 烹饪器具
CN211609459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212089223U (zh) 容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