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5785B -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5785B
CN113125785B CN202110331866.0A CN202110331866A CN113125785B CN 113125785 B CN113125785 B CN 113125785B CN 202110331866 A CN202110331866 A CN 202110331866A CN 113125785 B CN113125785 B CN 113125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urrent
diluted
prese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18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5785A (zh
Inventor
邹海涛
王兴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18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57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6404 priority patent/WO20222056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5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5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5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5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6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 G01N33/537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eparation of immune complex from unbound antigen or antibody
    • G01N33/53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eparation of immune complex from unbound antigen or antibody involving precipitating reagent, e.g. ammonium sulfa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将所述当前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

Description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特定蛋白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胶乳颗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抗原时会产生凝集反应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导致溶液的浓度增加,在抗体一定情况下,这种浓度变化与检测抗原的量成正比,然后光学组件通过测量反应杯中结合物所造成的散射光强度,并通过与已知抗原浓度的标准品生成的反应浓度定标曲线进行对比,从而评估出第一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这种技术由于抗体(即乳胶)的量是已经确定的,但第一待测样本的浓度无法确定,所以就会出现一些过高抗原浓度的样本,检测出来的结果值反而偏低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由于HOOK效应的存在,导致被检测样本不能被正确区分,无法判断是由于其浓度超出检检测剂盒的线性范围还是本身浓度就是该值,以至于可能出现误诊。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包括:
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
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
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
将所述当前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
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包括:
吸样模块,用于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
处理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
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
混匀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子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
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将所述第一子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可以针对待测的高浓度样本反应饱和进行提前预测,判断样本是否需要稀释,提高仪器的高值线性检测范围,使检测结果稳定更加稳定,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反应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样本检测过程和时序调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反应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低值样本的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值样本的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
101、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可以为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但不限于特定蛋白分析仪和血球免疫分析一体机等。
本申请主要涉及特定蛋白项目的检测,可包括但不限于IgM、血清、铁蛋白、CRP和SAA等项目,上述待测样本即为针对这些检测项目进行检测的样本。
待测样本可以放置在特定容器中,比如试管。对于待测样本需要进行取样,获取定量样本进行检测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上述预设剂量,并自动进行取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101可包括:
控制采样组件运行至预设采样位;
通过上述采样组件的采样针和与上述采样针相连的采样注射器,从盛有上述第一待测样本的容器中吸取上述预设剂量的上述第一子样本。
检测装置包含采样组件,可以对待测样本进行取样。具体的,采样组件可以运行到预设采样位,并通过采样针和与其相连的高精度采样注射器作为动力装置,完成吸取定量样本的动作。
可选的,在上述控制采样组件运行至预设采样位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样本进给指令的情况下,控制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以将上述盛有上述第一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上述预设采样位,并且在上述容器的运送过程中控制抓取摇匀电机对上述容器进行摇晃操作。
在识别到时序下发的样本进给指令后,可以通过自动进样组件实现待测样本的自动进给,把盛有待测样本的容器比如试管运送到预设采样位,并在这个过程内通过对应的抓取摇匀电机实现对样本的混匀动作。
102、将上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上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
对于每次吸样获得的子样本,可作为当前样本进行处理。其中,因为涉及到一些待测样本需要重复检测,所以可以对每一只容器的待测样本完成一次吸样动作就记录吸样次数i=i+1,即记录待测样本的复测次数,从而参考次数调整对当前样本的操作;同时,在每个待测样本开始进给时,吸样次数i可自动清零。
103、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
具体的,检测装置内可以存储有上述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预先设置,通过该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上述添加试剂可以为一种或多种,比如可以包括缓冲液、乳胶试剂等,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或者不同需求进行设置或修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个待测样本的检测过程根据其功能和动作划可分为多段时序动作,包括:样本进给;吸取样本时序;分血混匀时序;样本检测时序和清洗时序,输出结果。上述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稀释比配置文件。具体的,可以参见表1所示的一种稀释比配置表:
因为涉及到一些高值样本需要重复检测,所以对同一支样本来回复测时,此时时序会根据已经检测的次数(吸样次数)判断调用不同稀释比的分血混匀时序,并且,此时序的稀释比与吸样时序i关联。将如表1所示的一种稀释比配置表写入一个配置文件,主机在每次调用时序前先读取配置文件,从而调用合适的分血混匀时序,并且将此时序对应的稀释比信息传递给后端数据处理。
104、将上述当前样本和上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
对于吸取的当前样本,可以加入添加试剂混合进行反应检测,为了避免钩状效应,本申请实施例对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稀释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103可包括:
根据上述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缓冲液的第一剂量,和上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乳胶试剂的第二剂量;
上述将上述当前样本和上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可包括:
将上述第一剂量的上述缓冲液加入上述反应杯,再将上述当前样本加入上述反应杯,然后将上述第二剂量的上述乳胶试剂加入上述反应杯。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特定蛋白项目的检测,可以采用缓冲剂和乳胶试剂,可以在每次取样后确定所添加试剂的量,以使当前样本实现不同的稀释。具体的,上述分血混匀时序对应阶段的主要动作是,在反应杯中加入缓冲液,然后加入定量的当前样本,实现样本的溶血孵育,然后加入乳胶试剂,将样本和乳胶试剂充分混匀。
如前述表1所示,比如第一次吸样,吸样次数i=1,调用分血混匀时序1,加入反应杯的试剂配比确定为当前样本:5,R1:300,R2:300,其中添加试剂R1和R2可以分别为缓冲液和乳胶试剂,从而可达到对应的稀释比121:1。
105、对上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上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光学组件测量上述反应杯中的结合物所造成的散射光强度,并根据上述散射光强度与预设的反应浓度定标曲线对比,确定上述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若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不需要稀释,输出上述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般的特定蛋白的检测方法:比如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胶乳颗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抗原时会产生凝集反应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导致溶液的浓度增加,在抗体一定情况下,这种浓度变化与检测抗原的量成正比,然后光学组件通过测量反应杯中结合物所造成的散射光强度,并通过与已知抗原浓度的标准品生成的反应浓度定标曲线进行对比,从而评估出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一般的,由于抗体量的量(即乳胶)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待测样本的浓度是不确定的,所以就会出现一些过高抗原浓度的样本(高值样本),检测出来的结果值反而偏低的现象。
举例来讲,如图2所示的一种样本反应曲线示意图,其中待测样本为5种。若待测样本的检测的时间是50s,系统为了保证处理的数据是在反应过程已经进入稳定阶段,采用的是10s~40s段数据。从图2中的反应曲线可以看出,实际浓度值样本5>样本4>样本3>样本2>样本1。但是系统在处理数据的得出的结果是样本4>样本5>样本3>样本2>样本1,见下表1,即系统计算出来的反应浓度值与实际的浓度值不符合:样本5本来是一个浓度很高的样本,被仪器检测出来的结果却是一个中浓度样本的反应度,这种现象就是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HD-HOOK效应在免疫检测中经常发生,其发生率占阳性样本30%左右。由于HOOK效应的存在导致被检测样本不能被正确区分,无法判断是由于其浓度超出检检测剂盒的线性范围还是本身浓度就是该值,以至于出现误诊,尤其是导致假阴性率上升。
10s 40s 反应速率
样本1 1489 1603 3.80
样本2 2039 3412 45.77
样本3 2181 3634 48.43
样本4 2252 4019 58.90
样本5 2503 4095 53.07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针对待测高浓度样本反应饱和进行提前预测,从而进行判断样本是否需要稀释,提高仪器的高值线性检测范围,避免了上述钩状效应的存在导致被检测测样本不能被正确区分的问题,使检测结果稳定更加稳定,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检测操作包括对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通过时序下发信号采集指令,实现对混匀好的当前稀释样本的信号采集过程,可以是上述一般的特定蛋白的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对上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的同时,可以控制上述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以将盛有第二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上述预设采样位,并且在上述容器的运送过程中控制上述抓取摇匀电机对上述容器进行摇晃操作。
具体的,在对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时可以同步启动下一待测样本的样本进给,通过进样组件将盛有第二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预设采样位,并且运送过程中通过抓取摇匀电机对其摇晃混匀。这样在完成当前稀释样本的检测后若检测完成(满足要求不需要重新稀释、检测),可以立即执行对第二待测样本的吸样和后续检测,节省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进一步可选的,若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需要稀释,停止上述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
从上述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上述预设剂量的第二子样本;同时,触发对上述反应杯及相关管路的清洗操作;
将上述第二子样本作为上述当前样本,执行上述获取上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的步骤。
但是,在获得检测结果之前,无法确定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重新稀释、检测,因此在执行对下一待测样本的样本进给时,若获得检测结果是当前稀释样本需要稀释,即需要对当前待测样本重新吸样和检测,因此可以停止上述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控制在完成样本进给之前获得检测结果,避免检测结果为重新检测时需要将已进给到采样位的下一待测样本退回的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处理步骤。
另外,对于需要重新稀释、检测的第一待测样本,则可以从当前的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二子样本,在吸样过程中同时触发对反应杯及相关管路的清洗操作,可以进一步节省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106、根据上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
可以在预设反应时间进行浓度检测,根据获得的浓度检测结果,确定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以进行重新吸样、稀释和检测。
可选的,上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包括上述当前稀释样本在预设反应时间所对应的反应模数转换值;
上述步骤106可包括:
判断上述反应模数转换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不大于,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不需要稀释;
若大于,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需要稀释。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检测过程和时序调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个待测样本的检测过程根据其功能和动作划分为多段时序动作:样本进给;吸取样本时序;分血混匀时序;样本检测时序和清洗时序,输出结果。
其中,样本进给、吸取样本时序、分血混匀时序在前述已经介绍;样本检测时序所对应的阶段可包含三个虚拟指令:AD识别指令,mix样本进给指令,OLP时序调用指令。
AD识别指令用于触发对当前稀释样本在预设反应时间所对应的反应模数转换值的获取,以判断是否达到浓度要求。Mix是样本进给动作,通过时序的预设定,保证在时序进行吸样动作前,样本已经进给和混匀到位。OLP时序调用指令,是时序调用的时间点,通过时序排布确定的,可以实现在本次检测的过程中,下个待测样本的一些检测动作已经同时开始进行,如图3所示,当前稀释样本还在检测和清洗通道的时候,下个待测样本就已经开始吸取样本了,当通道清洗干净后,下个待测样本就可以直接进入反应池开始分血混匀动作。所以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一些动作的同步进行,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样本检测速度。
清洗时序:在样本检测结束后,实现对反应杯及相关管路的清洗,使反应池恢复就绪状态;
输出结果:检测动作完成后,系统就会立即上传和输出结果。
具体的,可以设置AD识别指令放置在样本进给指令和时序迭加指令之前;比如一个当前稀释样本的正常信号检测时间是50s,AD识别指令可以设置对应的预设反应时间,比如预设在开始反应后的第10s;
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样本反应曲线示意图,样本4刚开始的本底电压AD值是1500,饱和的电压AD值是4095,对一条正常的反应曲线进行三项式拟合函数可知,如图4所示,样本的反应过程是个浊度增加的过程,但是增加的速率是逐渐变弱(对其拟合函数二次求导可知),所以反应浓度在前面变化剧烈,后面变化速度逐渐缓慢下来,于是选取预设反应时间为第10s的反应AD值作为判断样本浊度的标准,故设定AD识别指令的预设阈值=((4095-1500)/50)*10+1500=2219,2219即为混浊阈值。检测值大于2219就会被记为高混浊度的样本,然后系统就会暂停下个待测样本的进给动作,同时本次的检测不会输出结果,系统会对当前待测样本进行复测,直到检测完成。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的一种中低值样本的检测过程示意图,检测步骤包括:
第n只待测样本进给,完成机器混匀样本的过程,并记录i=0;
仪器的采样组件运行到采样位,完成吸样的过程,并记录此时i=1;
吸取样本结束后,采样组件运行到反应池内,此时系统调用分血混匀时序1,并将此稀释比信息传递给后端的数据处理中心;
分血混匀动作结束后,对获得的当前稀释样本开始了检测过程。
在第10s时,对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值进行判定;因为第n只待测样本是中低值样本,在第10s识别到的AD值远小于阈值2219,所以系统判定此次检测结果合理,不需要复测;
样本检测到一段时间后,触发mix指令,第n个待测样本离开吸样位,第n+1个待测样本开始进给到吸样位,并且重新记录i=0;
样本继续检测到一段时间后,触发OLP时序调用指令,第n+1只待测样本开始了吸取样本的动作,重复上述步骤2-步骤6。
样本检测完成后,对反应杯及相关管路的清洗,使反应池恢复就绪状态并输出结果,与此同时,第n+1只待测样本已经完成吸取样本过程,可以直接进入反应池完成分血混匀的动作。至此一个中低值样本检测完成。
又如图6所示的一种高值样本的检测过程示意图,检测步骤包括:
第n只待测样本进给,完成机器混匀样本的过程,并记录i=0;
仪器的采样组件运行到采样位,完成吸样的过程,并记录此时i=1;
吸取样本结束后,采样组件运行到反应池内,此时系统调用分血混匀时序1,并将此稀释比信息传递给后端的数据处理中心;
分血混匀动作结束后,对获得的当前稀释样本开始检测过程。
在第10s时,对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值进行判定;因为第n只待测样本是高值样本,在第10s识别到的AD值大于阈值2219,所以系统判定此次检测结果是需要再稀释复测的,并且本次结果无效;
样本检测到一段时间后,触发mix指令,但是由于判定的AD值大于阈值,所以暂停下个待测样本的进给动作;
样本继续检测到一段时间后,触发OLP时序调用指令,执行吸取样本动作,对第n只待测样本完成第二次吸取样本,记录i=2;
样本第一次检测完成后,对反应杯及相关管路的清洗,使反应池恢复就绪状态;与此同时,该待测样本的第2次吸取样本过程已经完成,可以直接进入反应池完成分血混匀的动作;
采样组件运行到反应池内,此时系统调用分血混匀时序2,并将此稀释比信息传递给后端的数据处理中心;
分血混匀动作结束后,对当前稀释样本开始检测过程(即重复一次检测及之后的步骤)。
在第10s时,对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值进行判定;在第10s识别到的AD值若小于阈值2219,系统判定此次检测结果是合理的,不需要复测;
样本检测到一段时间后,触发mix指令,第n个待测样本离开吸样位,第n+1个待测样本开始进给到吸样位,并且重新记录i=0;
样本继续检测到一段时间后,触发OLP时序调用指令,第n+1只待测样本开始了吸取样本的动作;
样本检测完成后,对反应杯及相关管路的清洗,使反应池恢复就绪状态并输出结果,与此同时,第n+1只待测样本已经完成吸取样本过程,可以直接进入反应池完成分血混匀的动作,继续重复样本的检测过程。至此一个高值样本检测完成。
另外的,以上高值样本的举例只是需要两次复测,对于一些特殊样本可能需要更多次,直到满足浓度要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可以针对待测高浓度样本反应饱和进行提前预测,从而进行判断样本是否需要稀释,提高仪器的高值线性检测范围,使检测结果稳定更加稳定,准确;其中按预设定的时序动作自动完成,不需要机外人工操作,整个检测过程简单,并且这种时序调用方式通过一些时序动作排布,实现不同时序动作的并行运动,可以提高检测速度。
基于上述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请参见图7,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700包括:
吸样模块710,用于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
处理模块720,用于:
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
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
混匀模块730,用于将所述第一子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
检测模块740,用于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
判断模块750,用于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方法所涉及的各个步骤均可以是由图7所示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700中的各个模块执行的,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700,可以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将所述第一子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可以针对待测的高浓度样本反应饱和进行提前预测,判断样本是否需要稀释,提高仪器的高值线性检测范围,使检测结果稳定更加稳定,准确。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一种样本分析仪,至少包括进样组件、采样组件、光学组件、处理器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电子设备内的各组件单元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
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上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处理器可以用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如图1所示的方法所涉及的各个步骤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Memory),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是电子设备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多条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图1中方法的任意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该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碟、或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8)

1.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盛有第一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预设采样位,并且在容器的运送过程中控制抓取摇匀电机对容器进行摇晃操作;
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
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
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所述添加试剂为一种或多种;
将所述当前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
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
还包括:在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的同时,控制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以将盛有第二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预设采样位,并且在所述容器的运送过程中控制抓取摇匀电机对所述容器进行摇晃操作;
还包括:若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需要稀释,停止所述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从所述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二子样本,同时触发反应杯及管路的清洗操作;将所述第二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与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第二子样本稀释样本;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光学组件测量所述反应杯中的结合物所造成的散射光强度,并根据预设的检测时间时的所述散射光强度与预设的反应浓度定标曲线对比,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若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不需要稀释,输出所述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缓冲液的第一剂量,和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乳胶试剂的第二剂量;
所述将所述当前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包括:
将所述第一剂量的所述缓冲液加入所述反应杯,再将所述当前样本加入所述反应杯,然后将所述第二剂量的所述乳胶试剂加入所述反应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包括:
控制采样组件运行至预设采样位;
通过所述采样组件的采样针和与所述采样针相连的采样注射器,从盛有所述第一待测样本的容器中吸取所述预设剂量的所述第一子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采样组件运行至预设采样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样本进给指令的情况下,控制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以将所述盛有所述第一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所述预设采样位,并且在所述容器的运送过程中控制抓取摇匀电机对所述容器进行摇晃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包括所述当前稀释样本在预设反应时间所对应的反应模数转换值;
所述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包括:
判断所述反应模数转换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不大于,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不需要稀释;
若大于,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需要稀释。
6.一种高浓度样本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样模块,用于从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一子样本;
处理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获取所述当前样本对应的吸样次数;
根据预设的吸样次数与添加试剂的剂量配比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样本所对应的添加试剂的目标剂量;所述添加试剂为一种或多种;
混匀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子样本和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当前稀释样本;
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获得所述当前稀释样本的浓度检测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浓度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是否需要稀释,及通过光学组件测量所述反应杯中的结合物所造成的散射光强度,并根据预设的检测时间时的所述散射光强度与预设的反应浓度定标曲线对比,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若确定所述当前稀释样本不需要稀释,输出所述待测样本的抗原浓度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当前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操作的同时,控制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以将盛有第二待测样本的容器运送至预设采样位,并且在所述容器的运送过程中控制抓取摇匀电机对所述容器进行摇晃操作;若确定上述当前稀释样本需要稀释,停止所述进样组件进行样本进给;从所述第一待测样本中吸取预设剂量的第二子样本,同时触发反应杯及管路的清洗操作;将所述第二子样本作为当前样本,与所述目标剂量的添加试剂加入反应杯,进行混合操作,获得第二子样本稀释样本。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31866.0A 2021-03-29 2021-03-29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Active CN113125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1866.0A CN113125785B (zh) 2021-03-29 2021-03-29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PCT/CN2021/096404 WO2022205600A1 (zh) 2021-03-29 2021-05-27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1866.0A CN113125785B (zh) 2021-03-29 2021-03-29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5785A CN113125785A (zh) 2021-07-16
CN113125785B true CN113125785B (zh) 2024-02-27

Family

ID=7677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1866.0A Active CN113125785B (zh) 2021-03-29 2021-03-29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5785B (zh)
WO (1) WO20222056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8015A (zh) * 2022-05-11 2022-06-1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71916B (zh) * 2022-07-20 2023-04-07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开发的实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7169513A (zh) * 2023-09-04 2023-12-05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特定蛋白检测分析方法
CN117347457A (zh) * 2023-10-07 2024-01-05 山东谦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反应器酶电极在线检测的自动定标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0060A (ja) * 1984-11-02 1986-05-28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用自動再測定処理システム
JPH05256853A (ja) * 1992-03-16 1993-10-08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H0772086A (ja) * 1993-06-25 1995-03-17 Kao Corp 水分測定方法
WO1998009172A1 (fr) * 1996-08-30 1998-03-05 Optimum Research Procede de dosage de proteines et systeme pour sa mise en oeuvre
JP2010054198A (ja) * 2008-08-26 2010-03-11 Sysmex Corp 試薬調製装置、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試薬調製方法
CN101854796A (zh) * 2009-03-30 2010-10-0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运算装置、部件安装装置、程序及必要性判断方法
CN103091152A (zh) * 2013-02-21 2013-05-08 广州伊创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在线分析仪的智能稀释系统和智能稀释方法
CN105044332A (zh) * 2015-06-04 2015-11-11 天津起跑线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免疫胶体金试验中hook效应的方法
TWM526110U (zh) * 2015-12-07 2016-07-21 台北市生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動獲取治療紀錄之系統
CN108132355A (zh) * 2017-12-21 2018-06-08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医疗仪器、试剂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8593407A (zh) * 2018-03-13 2018-09-28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稀释方法和装置、样本分析仪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07934A (zh) * 2019-07-10 2019-11-05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抗人白蛋白混合抗体及测定试剂盒
CN110687111A (zh) * 2019-10-23 2020-01-14 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试纸条与定量检测联合使用的方法
CN111033263A (zh) * 2017-09-20 2020-04-1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560923B (zh) * 2017-08-24 2020-08-04 天津市华宇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大在线水质检测量程的水样稀释系统和方法
CN111735973A (zh) * 2020-06-30 2020-10-02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51349A1 (zh) * 2019-09-19 2021-03-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血液细胞分析方法、分析仪及存储介质
CN112557685A (zh) * 2020-11-20 2021-03-26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样本分析仪吸样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9140B2 (ja) * 1990-04-23 1999-06-23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検体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20080206097A1 (en) * 2003-11-25 2008-08-28 Katsuaki Takahashi Automatic analyzer
JP5924950B2 (ja) * 2012-01-20 2016-05-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
EP3680664A4 (en) * 2017-09-08 2021-08-25 Alfresa Pharma Corporation ANALYSIS DEVICE AND ANALYSIS METHOD
CN110609139B (zh) * 2018-06-14 2023-06-30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抗原浓度过量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8995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质浓度的确定方法及样本分析仪、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0060A (ja) * 1984-11-02 1986-05-28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用自動再測定処理システム
JPH05256853A (ja) * 1992-03-16 1993-10-08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H0772086A (ja) * 1993-06-25 1995-03-17 Kao Corp 水分測定方法
WO1998009172A1 (fr) * 1996-08-30 1998-03-05 Optimum Research Procede de dosage de proteines et systeme pour sa mise en oeuvre
JP2010054198A (ja) * 2008-08-26 2010-03-11 Sysmex Corp 試薬調製装置、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試薬調製方法
CN101854796A (zh) * 2009-03-30 2010-10-0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运算装置、部件安装装置、程序及必要性判断方法
CN103091152A (zh) * 2013-02-21 2013-05-08 广州伊创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在线分析仪的智能稀释系统和智能稀释方法
CN105044332A (zh) * 2015-06-04 2015-11-11 天津起跑线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免疫胶体金试验中hook效应的方法
TWM526110U (zh) * 2015-12-07 2016-07-21 台北市生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動獲取治療紀錄之系統
CN107560923B (zh) * 2017-08-24 2020-08-04 天津市华宇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大在线水质检测量程的水样稀释系统和方法
CN111033263A (zh) * 2017-09-20 2020-04-1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132355A (zh) * 2017-12-21 2018-06-08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医疗仪器、试剂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8593407A (zh) * 2018-03-13 2018-09-28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稀释方法和装置、样本分析仪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07934A (zh) * 2019-07-10 2019-11-05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抗人白蛋白混合抗体及测定试剂盒
WO2021051349A1 (zh) * 2019-09-19 2021-03-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血液细胞分析方法、分析仪及存储介质
CN110687111A (zh) * 2019-10-23 2020-01-14 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试纸条与定量检测联合使用的方法
CN111735973A (zh) * 2020-06-30 2020-10-02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57685A (zh) * 2020-11-20 2021-03-26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样本分析仪吸样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gh-dose hook effect;Rajendra Prasad Namburi et al;《Journal of Dr. NTR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20140310;第3卷(第1期);第5-7页 *
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抗原过量研究;王丽霞;;北方药学(第07期);13-14 *
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抗原过量研究;王丽霞;《北方药学》;20160701(第07期);第13-14页 *
全自动双溶出在线稀释和检测系统的时序管理;刘茜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0310;第46卷(第3期);第312-315页 *
血站HBsAg酶联免疫检测的HOOK效应及对策;吴人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625(第02期);第43-4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5785A (zh) 2021-07-16
WO2022205600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5785B (zh) 高浓度样本的检测和时序调用方法
US9829497B2 (en)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sample analyzer
CN109212242B (zh) 样本架承载运输装置和样本架运输方法
CN108132355B (zh) 医疗仪器、试剂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980852B (zh) 细胞分析方法和系统、装置
CN110514852B (zh) 一种带有血液样本质量管理功能的临床实验室样本前处理系统及方法
EP2418494A1 (en) Autoanalyzer
US118087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antigen concent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01371A1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507780A (ja) Hd−hook効果サンプルと免疫測定を同定する方法、システム、キット及び装置
JP2013210266A (ja) 検体処理装置、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処理方法
CN114364983A (zh) 识别免疫比浊法中钩状效应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804904A (zh) 一种样本复检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78134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27143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方法
JP694397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2782411B (zh) 一种样本重测策略的设置方法、重测方法和样本分析系统
WO2021128313A1 (zh) 一种自动进样系统、样本分析系统和自动进样控制的方法
CN112782412A (zh) 一种样本优先程度的设置方法、测试方法和样本分析系统
CN210071851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样本传输系统
CN113777332A (zh) 免疫分析仪和自身免疫分析方法
CN111356927B (zh) 自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WO2021062933A1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样本管理方法
JP5294572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CN112820390A (zh) 一种优先程度的设置方法、测试方法和样本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