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7718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7718A
CN113077718A CN202110319391.3A CN202110319391A CN113077718A CN 113077718 A CN113077718 A CN 113077718A CN 202110319391 A CN202110319391 A CN 202110319391A CN 113077718 A CN113077718 A CN 113077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s
signal
circuit board
signal lin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93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93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7718A/zh
Priority to US17/426,125 priority patent/US2023037118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7530 priority patent/WO20221987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7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7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2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 the same plane, e.g. auxiliary printed circuit insert mounted in a main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212Programmable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柔性线路板以及印刷电路板,面板主体包括多个走线,且面板主体连接于柔性线路板的一端,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柔性线路板的另一端,印刷电路板包括驱动芯片,且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于多个走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提高走线排布的灵活性,并缩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产品和大屏幕显示器的普及,推动了低成本、高密度与海量化电子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尺寸电子产品如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中小尺寸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等都是以轻薄短小为发展趋势的,这就要求必须有高密度、小体积、能自由安装的新一代封装技术来满足以上需求。覆晶芯片(Chip On Flex或者Chip On Film,COF)封装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是将芯片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上的晶粒软膜构装技术。其运用软质电路板作封装芯片载体将芯片与软性基板电路接合。
请参照图1,为现有的COF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包括面板主体1、一端与面板主体1绑定连接的覆晶薄膜2、连接于覆晶薄膜2另一端的电路板4以及绑定于覆晶薄膜2上的驱动芯片3,由于不同的驱动芯片3可能需要向面板主体1内传输不同的信号,因此,不同的覆晶薄膜2需要传输设置于其上的驱动芯片3所对应的信号,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覆晶薄膜2可能需要传输特定的信号,而与该覆晶薄膜2连接的面板主体1的区域则需要对应设置特定的面内走线,以接收特定的信号,例如,通常在左右两侧的覆晶薄膜3上进行扫描信号的传输,因此,需要将扫描信号走线集中设置于面板主体1的左右两侧,与左右两侧的覆晶薄膜3相对应,这就增加了面板主体1的边框宽度,不利于窄边框显示,且面板主体1内的面内走线的排布需要受到覆晶薄膜3上传输信号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将驱动芯片设置于覆晶薄膜上,进而导致覆晶薄膜上的连接线的分布受到驱动芯片的限制,进而对面内走线的分布产生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
面板主体,包括多个走线;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主体;以及
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另一端,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驱动芯片,且所述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走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个连接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信号线,每一所述连接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走线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信号线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与多个第二信号线,多个所述走线包括多个第一走线与多个第二走线,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且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与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至少一所述第一信号线或至少一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层内的第一段和位于所述第二层内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段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一信号线或至少一所述第二信号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层内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二段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侧,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多个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并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多个所述第三段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柔性线路板指向所述驱动芯片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由所述驱动芯片的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长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二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一段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信号线组与多个第二信号线组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一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一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沿所述第二方向递增或递减,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沿所述第二方向递增或递减。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驱动芯片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面板主体内的走线电性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本发明将驱动芯片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上信号线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上的驱动芯片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的线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板主体的走线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面板主体的走线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的线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的线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的线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的线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的线路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为现有的COF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1、一端与面板主体1绑定连接的覆晶薄膜2、连接于覆晶薄膜2另一端的电路板4以及绑定于覆晶薄膜2上的驱动芯片3,由于不同的驱动芯片3可能需要向面板主体1内传输不同的信号,因此,不同的覆晶薄膜2需要传输设置于其上的驱动芯片3所对应的信号,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覆晶薄膜2可能需要传输特定的信号,而与该覆晶薄膜2连接的面板主体1的区域则需要对应设置特定的面内走线,以接收特定的信号,例如,通常在左右两侧的覆晶薄膜3上进行扫描信号的传输,因此,需要将扫描信号走线集中设置于面板主体1的左右两侧,与左右两侧的覆晶薄膜3相对应,这就增加了面板主体1的边框宽度,不利于窄边框显示,且面板主体1内的面内走线的排布需要受到覆晶薄膜3上传输信号的限制。
请参照图2、图3以及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10、柔性线路板20以及印刷电路板30,其中,面板主体10包括多个走线;柔性线路板20的一端连接于面板主体10,柔性线路板20的另一端连接于印刷电路板30;印刷电路板30包括驱动芯片31,且驱动芯片31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走线。
在实施应用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而柔性线路板20仅用于传输信号而不会限定信号传输的类型,进而使得走线的排布不再受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信号的不同的限制,提高了走线排布的灵活性。
请继续参照图2、图3以及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10、柔性线路板20以及印刷电路板30,其中,柔性线路板20的数量可为一或多个,且每个柔性线路板20的一端与面板主体10相连接,另一端与印刷电路板30相连接,且印刷电路板10上设置有驱动芯片31,用于传输信号,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将信号传输至面板主体10,以实现显示或发光功能。
进一步地,面板主体10中包括多个走线,柔性线路板2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线21,印刷电路板30上设置有多个信号线32,其中,每个连接线21连接于对应的信号线32与对应的走线之间,可选的,多个走线与多个连接线21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连接线21与多个信号线32一一对应连接。
多个信号线32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321以及多个第二信号线322,且第一信号线321与第二信号线322中传输不同类型的信号,可选的,第一信号线321中传输扫描信号,第二信号线322中传输数据信号,或第一信号线321中传输数据信号,第二信号线322中传输扫描信号,或第一信号线321与第二信号线322各自传输非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的其他信号,在此不作限定。且第一信号线321连接于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第二信号线322连接于驱动芯片31的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分别位于驱动芯片31的相对两侧。
每个信号线32包括靠近驱动芯片31的第一段、靠近柔性线路板20的第三段以及连接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二段,即每个信号线32包括连接于驱动芯片31与第二段之间的第一段,以及连接于第二段与对应的连接线21之间的第三段,其中,第一段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三段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第二段连接于第一段与第三段之间,可根据信号线的排布方式进行一定的弯折排布,第一方向X为由柔性线路板20指向驱动线片31的方向,第二方向Y为由驱动芯片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印刷电路板30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且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可设置绝缘层以将第一层与第二层隔开,其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一段与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一段皆可独立的位于第一层或第二层,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二段与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二段也可独立的位于第一层或第二层,或分布位于第一层,部分位于第二层,而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则同时位于第一层或第二层,即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汇集到同一层,然后连接至柔性线路板20中的连接线21,以便于信号的传输。
承上,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调整和设计多个信号线32在印刷电路板30上的排布方式,进而可以调整和改变走线的排布,以提高走线排布的灵活性。
设定第一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一第一信号线的第三段,第二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一第二信号线的第三段,且多个第一信号线组与多个第二信号线组沿第二方向Y交替排列,即沿第二方向可依次为第一信号线组、第二信号线组、第一信号线组、第二信号线组……这样的方式进行排列。
可以通过调整每个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以及每个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来调整多个信号线32在印刷电路板30上的排布方式,进而可以调整走线在面板主体10内的排布方式。
可选的,第一信号线组包括n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第二信号线组包括m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其中,n、m均为正整数,n与m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即每n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与每m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沿第二方向Y交替分布。
可选的,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增或递减,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增或递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n等于1且m等于5,即每组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相同,包括1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每组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相同,包括5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且图中示出其中一组第一信号线组以及一组第二信号线组为例,以作说明。
柔性线路板20上包括与第一信号线321对应连接的第一连接线211以及与第二信号线322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线322,且柔性线路板20上第一连接线211以及第二连接线212的排布方式根据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排布方式决定,在本实施例中,1个第一连接线211对应5个第二连接线212,并沿第二方向Y交替排布。
同时,请参照图4,面板主体10包括多个走线,其中,走线包括与第一连接线211对应连接的第一走线11以及与第二连接线212对应连接的第二走线12,其中,第一走线11包括第一部分111以及第二部分112,且第一部分111与第一连接线211对应连接,第一部分111与第二走线12对应面板主体10的显示区A相互平行分布,且第一部分111以及第二走线12对应非显示区的部分可与第一方向X呈一定角度排布,以实现每个第一部分111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线211连接,每个第二走线12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线212连接,第二部分112与第一部分111相垂直,且通过连接点13进行电性连接,其中,连接点13可通过设置过孔形成,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321传输扫描信号,第二信号线322传输数据信号,则对应的,通过第一连接线211以及第二连接线212的传输,将扫描信号传输至第一走线11,将数据信号传输至第二走线12,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11为扫描信号走线,第二走线12为数据信号走线,本实施例通过在印刷电路板30上设置第一信号线321与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使得面板主体10内的扫描信号走线以及数据信号走线可以均匀分布在显示区A内,而不局限在面板主体10的两侧,实现了走线排布的灵活性,并可以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实现窄边框显示。
可选的,请参照图4,显示面板包括两个柔性线路板20,且每个柔性线路板20上的第一连接线211与第二连接线212的分布不相同,由走线与连接线21的连接对应关系以及图中走线的数量可知,左边的柔性线路板20上具有6个第一连接线211以及25个第二连接线212,而右边的柔性线路板20上具有5个第一连接线211以及30个第二连接线212。
可选的,请参照图5,显示面板包括一个柔性线路板20,即11个第一连接线211以及55个第二连接线212皆位于该柔性线路板20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走线的数量仅用于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且柔性线路板2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柔性线路板20上的连接线21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可相同或不同,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皆位于第一层,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二段皆部分位于第一层,部分位于第二层,当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二段和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二段在排布的过程中相交时,可通过在第二段中设置连接桥33将第一信号线321和/或第二信号线322连接起来,且连接桥33位于第二层,每个连接桥33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将第一信号线321或第二信号线322连接起来。
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均位于第一层,并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211以及第二连接线212相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对于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在排布过程中的长度分布如下:靠近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长度小于远离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二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二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一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一段的长度,进而对于第三段较短的第二信号线322,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长度来使得该第二信号线322与其他第二信号线322的总长度趋于一致,以使得每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电阻趋于一致,以实现信号的均匀传输。
此外,对于第一信号线321的长度分布如下:靠近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长度小于远离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一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驱动芯片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一段的长度,进而对于第三段较短的第一信号线321,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段的长度来使得该第一信号线321与其他第一信号线321的总长度趋于一致,以使得每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电阻趋于一致,以实现信号的均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并通过信号线32连接驱动芯片31,而柔性线路板20上设置连接线21与信号线32相连接,走线与连接线21相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本发明实施例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同时,可以起到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的作用,实现窄边框显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一段以及第二段位于第二层,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位于第一层,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一段以及第三段皆位于第一层,其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二段在排布的过程中有彼此相交的情况,此时,可通过在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二段中设置位于第二层的连接桥33将第二信号线322连接起来,以避免第二信号线322在同层发生相交的现象。
同时,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二段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连接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同时,可以起到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的作用,实现窄边框显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n等于1而m等于4,即表明每组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相同,包括1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每组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相同,包括4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且图中示出其中一组第一信号线组以及一组第二信号线组为例,以作说明。
此外,位于印刷电路板30上的多个信号线32的排布方式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其中,改变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可避免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二段在印刷电路板30上发生相交的现象。
具体地,对于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在排布过程中的长度分布如下:靠近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长度大于远离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二段的长度小于连接于远离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二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一段的长度小于连接于远离驱动芯片31的第一侧的第三段的第一段的长度,进而对于第三段较长的第二信号线322,可以通过减小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长度来使得该第二信号线322与其他第二信号线322的总长度趋于一致,以使得每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电阻趋于一致,以实现信号的均匀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同时,可以起到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的作用,实现窄边框显示,并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可以避免第二信号线322在印刷电路板上排布时出现彼此相交的现象,进而可以减少连接桥的使用,节省了工艺和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n等于2而m等于4,即表明每组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相同,包括2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每组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相同,包括4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且图中示出其中一组第一信号线组以及一组第二信号线组为例,以作说明。
此外,位于印刷电路板30上的多个信号线32的排布方式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仅对每组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作出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同时,可以起到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的作用,实现窄边框显示,并通过调整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可以避免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在印刷电路板上排布时出现彼此相交的现象,进而可以减少连接桥的使用,节省了工艺和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改变了第一信号线321与第二信号线322在印刷电路板30上的排布方式,具体地,多个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增,多个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增,即沿第二方向Y依次包括1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1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2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以及2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并按照此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同时,可以起到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的作用,实现窄边框显示,并通过改变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可以避免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在印刷电路板上排布时出现彼此相交的现象,进而可以减少连接桥的使用,节省了工艺和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改变了第一信号线321与第二信号线322在印刷电路板30上的排布方式,具体地,多个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增,多个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增,即沿第二方向Y依次包括1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2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2个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以及3个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并按照此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同时,可以起到缩减面板主体10的边框宽度的作用,实现窄边框显示,并通过改变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可以避免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在印刷电路板上排布时出现彼此相交的现象,进而可以减少连接桥的使用,节省了工艺和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线路板20上的第一连接线211与第一信号线321对应连接,以及第二连接线212与第二信号线322对应连接,即第一连接线211以及第二连接线212的排布方式随第一信号线321以及第二信号线322的排布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同理,走线与对应的连接线进行连接,即走线的排布方式随连接线的排布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印刷电路板30上的多个信号线32的排布方式,以控制走线的排布方式,提高了走线排布的灵活性。
且多个信号线32的排布方式还包括第一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321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减以及第二信号线组中第二信号线322的第三段的数量沿第二方向Y递减,或其他无规律进行排布,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30上的驱动芯片31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或印刷电路板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设置于面板主体10的多个侧边。
具体地,请参照图11,印刷电路板30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芯片31,同样,可控制多个信号线的排布方式,以调整走线的排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2,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印刷电路板30,且分别设置于面板主体10的两侧,则可将多个信号分别进行输出,例如,其中一个印刷电路板30进行扫描信号的输入,而另一个印刷电路板30进行数据信号的输入,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直接用于显示屏显示,或用于背光灯板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面板可通过将柔性线路板20进行弯折,以使得印刷电路板30弯折至面板主体10的背面,进而可以进一步缩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且该显示装置包括一或多个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当具有多个显示面板时,可对多个显示面板进行拼接,以实现大尺寸显示。
本发明通过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并通过信号线32连接驱动芯片31,而柔性线路板20上设置连接线21与信号线32相连接,走线与连接线21相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本发明将驱动芯片31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0上,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和设计印刷电路板30上信号线32的排布,并通过柔性线路板20传递至走线中,使得走线的分布不再因不同的柔性线路板20上传输的信号不同而受到限制,提高了走线分布的灵活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主体,包括多个走线;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主体;以及
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另一端,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驱动芯片,且所述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个连接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信号线,每一所述连接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走线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线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与多个第二信号线,多个所述走线包括多个第一走线与多个第二走线,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走线,且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与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至少一所述第一信号线或至少一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层内的第一段和位于所述第二层内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信号线或至少一所述第二信号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层内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二段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侧,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多个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并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多个所述第三段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柔性线路板指向所述驱动芯片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由所述驱动芯片的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长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二段的长度,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三段的所述第一段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信号线组与多个第二信号线组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一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每一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一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沿所述第二方向递增或递减,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第三段的数量沿所述第二方向递增或递减。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319391.3A 2021-03-25 2021-03-2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077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9391.3A CN113077718A (zh) 2021-03-25 2021-03-2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426,125 US20230371184A1 (en) 2021-03-25 2021-05-31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097530 WO2022198793A1 (zh) 2021-03-25 2021-05-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9391.3A CN113077718A (zh) 2021-03-25 2021-03-2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7718A true CN113077718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9391.3A Pending CN113077718A (zh) 2021-03-25 2021-03-2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1184A1 (zh)
CN (1) CN113077718A (zh)
WO (1) WO202219879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5508A (zh) * 2008-05-23 2008-12-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测试架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KR20130039186A (ko) * 2011-10-11 2013-04-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741677A (zh) * 2017-10-31 2018-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027056U (zh) * 2018-01-12 2018-10-3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285451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数组基板
CN10955964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10766A (zh) * 2019-11-27 2020-03-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402754A (zh) * 2020-05-20 2020-07-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7550A (ja) * 2002-05-17 2003-11-28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22170B (zh) * 2005-12-02 2012-10-1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模块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KR101405341B1 (ko) * 2007-10-30 2014-06-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시인성이 개선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975865B1 (ko) * 2012-12-04 2019-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6226963B (zh) * 2016-07-27 2021-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01166B (zh) * 2016-12-20 2019-05-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42822B1 (ko) * 2017-07-14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90129153A (ko) * 2018-05-09 2019-1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256308B2 (en) * 2019-03-14 2022-02-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KR20200115757A (ko) * 2019-03-25 2020-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회로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890062A (zh) * 2019-11-21 2020-03-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599302B (zh) * 2020-06-30 2022-10-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5508A (zh) * 2008-05-23 2008-12-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测试架构的平面显示装置
KR20130039186A (ko) * 2011-10-11 2013-04-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285451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数组基板
CN10955964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1677A (zh) * 2017-10-31 2018-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027056U (zh) * 2018-01-12 2018-10-3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910766A (zh) * 2019-11-27 2020-03-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402754A (zh) * 2020-05-20 2020-07-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71184A1 (en) 2023-11-16
WO2022198793A1 (zh)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040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03764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070222777A1 (en) Electrooptic device, wiring boar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020067009A (ko) 표시 소자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CN111176037A (zh) 覆晶薄膜组、覆晶薄膜组的绑定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01000730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090289885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CN1101365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2205551A1 (zh)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212647220U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993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93373A1 (zh) 柔性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40169645A1 (en) Electronic module and driving circuit board therefor
US2007008111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circuit thereon
CN11356822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WO2020156595A9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US20090040450A1 (en) Circuit boar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50110935A1 (en) Semiconductor chip, tape carrier package having the same mounted there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ape carrier package
CN11307771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96777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46779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6210809A (ja) 配線基板および実装構造体、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0220465A1 (zh) 印刷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US20060001820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215453382U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