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8228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8228A
CN113568228A CN202110830973.8A CN202110830973A CN113568228A CN 113568228 A CN113568228 A CN 113568228A CN 202110830973 A CN202110830973 A CN 202110830973A CN 113568228 A CN113568228 A CN 113568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rea
line
display panel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09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君辉
王小元
蒲巡
万彬
陈俊明
刘艳
杨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09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82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22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该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和第二布线区,第一布线区靠近集成电路绑定区设置且第一布线区布设有第一扇出线,第二布线区靠近显示面板的框胶设置且第二布线区布设有第二扇出线,集成电路绑定区的接线端子依次通过第一扇出线和第二扇出线与设于显示区域的数据线连接,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本公开可以降低集成电路绑定区走线划伤的风险,避免线路断开;可以避免由于扇出线的线宽过宽导致的框胶固化不完全,可以降低相邻的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降低Block或分屏风险,且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窄边框和个性化定制面板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边框规格越来越窄导致显示面板的DP侧(Data Pad,数据线引出区)的扇出(Fanout)布线空间越来越小。
常规的窄边框设计中,如图1所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的CNT(connector,连接器)一般位于中间位置以使布置在DP侧的相邻的IC/FPC之间的扇出走线长度相近,电阻相近(例如电阻差≤2Ω),从而使相邻的两根数据线上的负载相近,对应的两列像素充电率相当,以降低Block(条纹)或分屏风险。
但是,对于部分定制化的窄边框产品,CNT并不布置在PCB的中间位置,由于窄边框产品的扇出空间本身已经受到限制,为了避开PCB上的CNT还需要进一步将IC-FPC或COF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如图2所示,CNT布置在PCB的一侧,这样相邻IC/COF对应的扇出走线长度就会有较大的差异(图2中Data1620和Data1621对应的扇出走线),导致对应的数据线上的电阻(R1620和R1621)出现突变,如果电阻差异过大导致充电不均或电阻突变导致充电率本身余量(Margin)不足就很有可能出现垂直Block问题。通过调配线宽可以减小相邻电阻的差异,比如,减小Data1620的线宽,同时增加Data1621的线宽,使两者电阻接近,但是,一味增加线宽可能导致该区域框胶(Sealant)固化不完全,液晶可能会侵入框胶内部对框胶造成污染,且液晶泄漏或液晶杂质增加会出现残像问题,影像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同时,一味减小线宽也会增加PCB绑定区域(PAD)扇出走线划伤的风险。如果CNT的位置非常极限,仅仅通过调节线宽也可能无法实现电阻接近,只能增加边框,在产品规格上让步,难以实现窄边框,降低产品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窄边框面板产品无法降低相邻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导致Block或分屏风险、框胶固化不完全等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集成电路绑定区和扇出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上方,所述扇出区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和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布线区靠近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布线区布设有第一扇出线,所述第二布线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框胶设置且所述第二布线区布设有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的一端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扇出线的另一端与设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设有至少两个驱动芯片,每个所述驱动芯片均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接线端与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接线端相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接线端通过第一扇出线组与第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二扇出线组与第二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组和所述第二扇出线组均包括所述第一扇出线和所述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由同一数据线接口引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数据线接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数据线接口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和/或,所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的线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呈工字形或螺旋形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宽为4.0~6.0μm;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为3.0~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距小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距为5.5~7.7μm;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距为5.7~8.6μm。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设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位置基于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的位置调节。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还提供一种布线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绑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位置;
基于所述连接器的位置确定驱动芯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置位置;
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布置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芯片;
将所述驱动芯片的接线端依次通过第一扇出线和第二扇出线与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数据线连接,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集成电路绑定区和扇出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上方,所述扇出区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和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布线区靠近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设置,所述第一扇出线布设于所述第一布线区,所述第二布线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框胶设置,所述第二扇出线布设于所述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通过采用分段式布线方式将扇出区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分为靠近下方集成电路绑定区的第一布线区和靠近上方框胶的第二布线区,并将设于第一布线区的第一扇出线的线宽设置的较宽,可以大大降低集成电路绑定区走线划伤的风险,避免线路断开;将设于第二布线区的第二扇出线的线宽设置的较窄,可以避免由于扇出线的线宽过宽导致的框胶固化不完全。同时,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分段布线,便于对不同布线区内扇出线的走线长度、线宽等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相邻的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降低Block或分屏风险。此外,本公开实例能够在有限的扇出布线空间将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降至最低,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适用于在印刷电路板上任意布置连接器的显示装置,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扇出布线示意图;
图2示出现有技术的另一扇出布线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扇出布线结构);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包含扇出布线结构);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布线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集成电路绑定区;20-扇出区;
1-第一布线区;2-第二布线区;3-第一扇出线、31-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32-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4-第二扇出线、41-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42-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51-第一数据线、52-第二数据线;61-第一驱动芯片、62-第二驱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Active Area,AA)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包括集成电路绑定区10和扇出区20,扇出区20位于集成电路绑定区10的上方,扇出区20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1和第二布线区2,第一布线区1靠近集成电路绑定区10设置且第一布线区1布设有第一扇出线3,第二布线区2靠近显示面板的框胶(图中未示出)设置且第二布线区2布设有第二扇出线4,第一扇出线3的一端与集成电路绑定区10的接线端子连接,第一扇出线3的另一端与第二扇出线4的一端连接,第二扇出线4的另一端与设于显示区域的数据线5连接,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大于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
显示面板通常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TFT)和彩膜基板(CF),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固定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并使得两基板叠加形成密封的液晶盒的框胶。框胶受紫外光(UV,Ultraviolet Rays)照射实现固化。
显示区域是用于实现显示的区域,非显示区域一般用于设置驱动电路等。在显示面板的结构中,数据线(Data Line)通常从显示区域的下方引出,显示区域的下方设有用于设置扇出走线的扇出区20,通过在扇出区20布线可以将显示装置的集成电路驱动芯片(IC)耦接至显示区域的数据线。位于显示区域中的数据线并行排布,布设于扇出区20的扇出线呈扇形分布。
集成电路驱动芯片(IC)可以通过薄膜上驱动芯片封装技术(chip-on-film,COF)设置于非显示区域,即将IC集成在FPC上。将IC集成在FPC上可以有效节省IC绑定区域的空间。
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PCB上设于供IC贴置的FPC(Flexible Print Circuit,柔性电路板),IC与FPC电连接,FPC与PCB电连接,PCB输出的驱动信号经过FPC输入到IC上,进而通过扇出线和数据线输入到与数据线连接的显示区域的像素薄膜晶体管阵列,驱动显示区域发光显示。
具体实施中,IC也可以采用带载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TCP)等其他方式进行封装,本公开不具体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分段式布线方式将扇出区2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高度方向)分为靠近下方集成电路绑定区10的第一布线区1和靠近上方框胶的第二布线区2,并将设于第一布线区1的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设置的较宽,可以大大降低集成电路绑定区10走线划伤的风险,避免线路断开;将设于第二布线区2的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设置的较窄,可以避免由于扇出线的线宽过宽导致的框胶固化不完全。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适用于在印刷电路板上任意布置连接器的显示装置,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集成电路绑定区10设有至少两个驱动芯片,每个驱动芯片均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第一驱动芯片61的第二接线端与第二驱动芯片62的第一接线端相邻,第一驱动芯片61的第二接线端通过第一扇出线组与第一数据线51连接,第二驱动芯片62的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二扇出线组与第二数据线52连接,第一扇出线组和第二扇出线组均包括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
在集成电路绑定区10设置至少两个驱动芯片,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分段布线,便于对不同布线区内扇出线的走线长度、线宽等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相邻的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降低Block或分屏风险。同时,本实例能够在有限的扇出布线空间将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降至最低,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如图3所示,第一数据线51和第二数据线52由同一数据线接口引出,第一驱动芯片61与数据线接口的距离小于第二驱动芯片62与所述数据线接口的距离,即采用直线式布线(数据线与驱动芯片的接线端通过直线布线,不经过绕线等方式)时,第一扇出线组的布线长度小于第二扇出线组的布线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31的线宽大于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32的线宽,和/或,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41的线宽大于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42的线宽。
如果采用直线式布线,第一扇出线组和第二扇出线组的电阻差异较大。为降低第一扇出线组和第二扇出线组之间的电阻差异,可以将距离数据线接口较近的第一扇出线组的线宽设置的较宽,将第二扇出线组的线宽设置的较窄,以降低二者之间的电阻差异。
具体实施中,可以将第一扇出线31的线宽设置为大于第一扇出线32的线宽,并将第二扇出线41的线宽设置为大于第二扇出线42的线宽,以降低第一扇出线组和第二扇出线组的电阻差异;也可以仅调节第一扇出线31和第一扇出线32的线宽使第一扇出线31的线宽大于第一扇出线32的线宽,或者仅调节第二扇出线41和第二扇出线42的线宽,使第二扇出线41的线宽大于第二扇出线42的线宽。即采用分段式调节,提高了布线方式的多样性和电阻调节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当第一扇出线组和第二扇出线组的电阻差异过大时,为保证第一扇出线组的电阻阻值与第二扇出线组的电阻阻值相近,如图4所示,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41呈工字形或螺旋形布置,以增加第二扇出线41的长度,降低第一扇出线组的布线长度与第二扇出线组的布线长度之间的差异,从而降低第一扇出线组与第二扇出线组的电阻差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扇出区1的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width)优选为4.0~6.0μm;位于第二扇出区2的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优选为3.0~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扇出线3的线距(pitch)小于第二扇出线4的线距。
位于第一扇出区1的第一扇出线3为多条并列排布的扇出线,位于第二扇出区2的第二扇出线4同样为多条并列排布的扇出线,由于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大于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为实现窄边框,可以将相邻的第一扇出线3之间的线距设置的较小,将相邻的第二扇出线4之间的线距设置的较大,以将显示面板的边框的大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进一步地,位于第一扇出区1的第一扇出线3的线距(Pitch)为5.5~7.7μm;位于第二扇出区2的第二扇出线4的线距为5.7~8.6μm。
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通过调整扇出线的线宽和线距的关系来减小与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的电阻差异。
为保证显示面板的性能,连接至同一驱动芯片的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相同;连接至同一驱动芯片的第二扇出线4的UV透过率相同,以满足UV固化要求。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优选为窄边框显示面板,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驱动信号的印刷电路板(PCB),印刷电路板与设于集成电路绑定区10的驱动芯片电连接,驱动芯片的位置基于设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CNT)的位置调节。
具体地,当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的中间位置时,可以采用上述分段式布线方式将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设置为不同,以便于后续在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的电阻存在差异时进行微调,保证电阻相近;也可以在驱动芯片相对于连接器对称设置时,不采用分段式布线,将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设置为相同,以提高布线效率。
当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的其他位置,例如印刷电路板的一侧,此时,可以采用上述分段式布线方式将第一扇出线3设置的较宽,并将第二扇出线4设置的较窄,降低集成电路绑定区10走线划伤的风险,避免线路断开的同时,避免由于扇出线的线宽过宽导致的框胶固化不完全。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导航仪等。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布线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布线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绑定于显示面板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方法包括:
S101:确定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位置;
S102:基于所述连接器的位置确定驱动芯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置位置;
S103: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布置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芯片;
S104:将所述驱动芯片的接线端依次通过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与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数据线连接,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集成电路绑定区10和扇出区20,所述扇出区20位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10的上方,所述扇出区20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1和第二布线区2,所述第一布线区1靠近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10设置,所述第一扇出线3布设于所述第一布线区1,所述第二布线区2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框胶设置,所述第二扇出线4布设于所述第二布线区2,所述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
具体地,当印刷电路板上仅布置一个驱动芯片时,可以直接将驱动芯片的接线端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与数据线连接,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可以相同或不同,以满足扇出线的整体阻值要求,即驱动芯片只要避开连接器即可。
当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的中间位置,且印刷电路板上布置至少两个驱动芯片时,至少两个驱动芯片可以在连接器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并分别通过由相互连接的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构成的扇出线组连接与数据线连接,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线组的线宽相同,以保证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的电阻相同。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的布置可以如步骤S104一样,将第一扇出线3的线宽设置为大于第二扇出线4的线宽,并使相邻的扇出线组中的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对应,即相邻的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31和第二扇出线组中的第一扇出线32的线宽相同,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41和第二扇出线组中的第二扇出线42的线宽相同;也可以在同一扇出线组中,将第一扇出线3和第二扇出线4设置为线宽相同的一体式结构,以提高布线效率。
当连接器设于印刷电路板的其他位置,例如印刷电路板的一侧,且印刷电路板上布置至少两个驱动芯片时,此时,可以采用上述分段式布线方法将第一扇出线3设置的较宽,并将第二扇出线4设置的较窄,降低集成电路绑定区10走线划伤的风险,避免线路断开的同时,避免由于扇出线的线宽过宽导致的框胶固化不完全,并在有限的扇出布线空间将相邻驱动芯片对应的扇出走线之间的电阻差异降至最低,降低Block或分屏风险,实现窄边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布线方法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实施例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显示装置和布线方法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集成电路绑定区和扇出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区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和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布线区靠近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布线区布设有第一扇出线,所述第二布线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框胶设置且所述第二布线区布设有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的一端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扇出线的另一端与设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设有至少两个驱动芯片,每个所述驱动芯片均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接线端与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接线端相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接线端通过第一扇出线组与第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二扇出线组与第二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组和所述第二扇出线组均包括所述第一扇出线和所述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由同一数据线接口引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数据线接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数据线接口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和/或,所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的线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组的第二扇出线呈工字形或螺旋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宽为4.0~6.0μm;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为3.0~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距小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距为5.5~7.7μm;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距为5.7~8.6μm。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设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位置基于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的位置调节。
10.一种布线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绑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位置;
基于所述连接器的位置确定驱动芯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置位置;
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布置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芯片;
将所述驱动芯片的接线端依次通过第一扇出线和第二扇出线与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数据线连接,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集成电路绑定区和扇出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的上方,所述扇出区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布线区和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布线区靠近所述集成电路绑定区设置,所述第一扇出线布设于所述第一布线区,所述第二布线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框胶设置,所述第二扇出线布设于所述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扇出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扇出线的线宽。
CN202110830973.8A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Withdrawn CN1135682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973.8A CN113568228A (zh)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973.8A CN113568228A (zh)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228A true CN113568228A (zh) 2021-10-29

Family

ID=7816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0973.8A Withdrawn CN113568228A (zh)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82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697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WO2023159561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697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WO2023159561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0410B2 (en) Flexible array substrat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3696512B2 (ja) 表示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9230467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7999341B2 (en)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ilm, and module
US602590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8035790B2 (en) Mount structure,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24737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12315B (zh) 显示装置
US20070222777A1 (en) Electrooptic device, wiring boar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05235A1 (zh)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56822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布线方法
CN109686757B (zh) 柔性基板及采用该柔性基板的显示面板
JP2004146717A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280013A1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WO202105675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2384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KR20110064287A (ko) 외곽영역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장치
US10901276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080018849A1 (en) Display element
US1152020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80001512A (ko) 액정표시소자
CN1146779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078946A (ko) 칩온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CN111752053A (zh) 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190080203A (ko) 칩온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