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5704A -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5704A
CN113045704A CN202110300301.6A CN202110300301A CN113045704A CN 113045704 A CN113045704 A CN 113045704A CN 202110300301 A CN202110300301 A CN 202110300301A CN 113045704 A CN113045704 A CN 113045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efin
crosslinked network
reversible
antioxidant
anhyd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03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5704B (zh
Inventor
马松琪
王胜
朱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3003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5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5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5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5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5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 C08F25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on to polymers of olefins having two or thre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4Esterific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烯烃、酸酐化合物、多元醇、自由基引发剂与抗氧剂均匀混合,之后将所获混合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处理;以及,将造粒处理所获物料进行固化、退火处理,制得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可控制性好,易于实施,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中引入了动态内催化酸酐单酯键,使聚烯烃具备非常优异的再加工性能,且交联后的聚烯烃在收缩率、尺寸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上均有较大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塑料是通用塑料的一种,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物理、化学等综合性能良好等优点,其产量是所有塑料中最大的,被广泛应用于薄膜、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板材、包装、汽车、家电和建筑等领域。尽管聚烯烃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难以制得高精度制品,长期使用易老化、易变形等缺点。这些缺点都是其线性结构造成的。聚烯烃的交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传统的聚烯烃的交联是通过高能辐射交联来实现的。然而由于辐射交联可控性较差,会损害材料的完整性和可再加工性,并且无法控制已建立的分子交联的类型,导致最终材料无法控制的机械性能。先通过活性接枝,再进行交联是改善聚烯烃缺点的另外一种方法。然而这需要两步的反应,增加了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同辐射交联类似的,交联后的聚烯烃其再加工性能是较差的。因此通过有效的简单的方法来实现聚烯烃的交联,同时保留其优异的加工性能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目标。目前为止,还未见在不损害聚烯烃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实现聚烯烃升级为可逆交联网络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聚烯烃、酸酐化合物、多元醇、自由基引发剂与抗氧剂均匀混合,之后将所获混合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处理;
以及,将造粒处理所获物料进行固化、退火处理,制得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物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聚烯烃100份、酸酐化合物0.1~40份、多元醇0.1~30份、自由基引发剂0.01~10份及抗氧剂0.01~50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由前述方法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包括聚烯烃主链结构及作为可逆交联点的动态内催化酸酐单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一步交联实现了聚烯烃的交联,相较于现有辐射交联或者先活性接枝再交联的方法相比较为简单,性能可控;
(2)本发明在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中引入了动态内催化酸酐单酯键,使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具备非常优异的在加工性能,同时,交联后的聚烯烃在收缩率,尺寸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上均有较大的提升;
(3)本发明提供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控制好,易于实施,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方案中制备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拉伸数据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蠕变时温等效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再加工过程中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聚烯烃、酸酐化合物、多元醇、自由基引发剂与抗氧剂均匀混合,之后将所获混合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处理;
以及,将造粒处理所获物料进行固化、退火处理,制得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混合物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聚烯烃100份、酸酐化合物0.1~40份、多元醇0.1~30份、自由基引发剂0.01~10份及抗氧剂0.01~50份。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聚烯烃、酸酐化合物、多元醇、自由基引发剂与抗氧剂均匀混合形成所述混合物料,之后将所述混合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处理;
以及,将造粒处理所获物料于80-200℃进行固化处理0.5~10h,之后再经退火处理,获得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处理于真空条件下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处理包括:将固化处理所获物料以5℃/s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1-丁烯、聚1-戊烯、聚1-己烯、聚1-辛烯、聚4-甲基-1-戊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酸酐化合物包括马来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苯基顺酐、柠康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甘油、季戊四醇、含叔胺的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自由基引发剂包括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类引发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偶氮类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过氧类引发剂包括有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包括芳香胺类化合物和/或受阻酚类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芳香胺类化合物包括苯胺、苯酚、对苯二酚、二芳基仲胺、对苯二胺及其衍生物、酮胺、醛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受阻酚类化合物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30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且不限于此。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造粒处理时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条件包括:喂料速率为1~30rpm,主机转速为10~200rpm,加热区的温度为100~200℃。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区的个数为11个。
在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制备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将聚烯烃、酸酐化合物、多元醇、自由基引发剂、抗氧剂充分均匀混合配成原料;
(2)将步骤(1)配好的原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1-30rpm,主机转速10-200rpm,11个加热区分别设置温度为100-220℃中的任意某一温度,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速率以连续切料;
(3)将步骤(2)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80-200摄氏度中任意某一温度后固化0.5-10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可逆交联网络,即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含有可逆的内催化酸酐单酯键,其在一定温度下具有可逆特性,而且该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通过聚合物网络的重组,依然具备挤出回收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由前述方法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包括聚烯烃主链结构及作为可逆交联点的动态内催化酸酐单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初始蠕变温度为40~60℃,在50℃下的蠕变率为5%~25%,拉伸强度为14~20MPa,拉伸模量为230~300MPa,断裂伸长率为380%-570%。
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在50~250℃下具有可逆特性。
相应的,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在一定温度下通过酸酐-单酯键的可逆特性,通过聚合物网络的重组,依然具备挤出回收的能力。
本发明中聚烯烃和酸酐化合物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活性接枝反应,将酸酐化合物接枝到聚烯烃主链上,多元醇和酸酐进行单酯化反应,实现聚烯烃的交联,抗氧剂避免聚烯烃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而产生的永久交联反应;交联网络赋予了聚烯烃更好的机械性能;酸酐单酯键是可逆键,通过在高温下的交换反应,实现交联网络拓扑网络的重排,赋予其宏观流动的能力,从而实现再加工。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前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于薄膜、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板材、包装、汽车、家电或建筑等领域中的用途。
下面结合若干优选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面所用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由常规的生化试剂公司购买得到。
实施例1
(1)将5kg低密度聚乙烯、100g马来酸酐、46g丁二醇、10g过氧化二异丙苯、10g抗氧剂1010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8rpm,主机转速8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40℃、140℃、150℃、170℃、170℃、170℃、170℃、170℃、150℃、150℃和15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80℃后固化1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即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经检测,该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7.8MPa,拉伸模量为271MPa,断裂伸长率为411%,(图2)凝胶含量为63%,起始蠕变温度为50℃,(图3)并且其依然具备连续挤出加工的能力,(图4)回收后较好的保持的原有的结构和性能。而纯的低密度聚乙烯的拉伸强度为15.4MPa,拉伸模量为258MPa,断裂伸长率为513%,凝胶含量为0%,起始蠕变温度为40℃;可以看出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实施例2
(1)将5kg聚丙烯、5g降冰片烯二酸酐、5g乙二醇、0.5g偶氮二异丁腈、0.5g苯胺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1rpm,主机转速1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80℃、180℃、190℃、200℃、200℃、200℃、200℃、190℃、180℃、170℃和17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80℃后固化2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即聚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实施例3
(1)将5kg聚1-丁烯、2kg苯基顺酐、1.5kg丙二醇、500g过氧化二苯甲酰、2.5kg抗氧剂168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3rpm,主机转速3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00℃、110℃、120℃、140℃、140℃、150℃、150℃、150℃、140℃、140℃和14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80℃后固化10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即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实施例4
(1)将5kg聚苯乙烯、200g柠康酸酐、100g戊二醇、20g过硫酸铵、20g苯酚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30rpm,主机转速20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80℃、190℃、200℃、220℃、220℃、220℃、220℃、210℃、200℃、190℃和18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200℃后固化0.5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即聚苯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实施例5
(1)将5kg聚氯乙烯、500g马来酸酐、200g季戊四醇、50g过氧化二碳酸酯二异丙酯、50g对苯二酚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10rpm,主机转速10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60℃、170℃、170℃、180℃、180℃、180℃、180℃、180℃、180℃、170℃和16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60℃后固化4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即聚氯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实施例6
(1)将5kg聚1-己烯、300g马来酸酐、200g庚二醇、30g偶氮二异庚腈、30g抗氧剂300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16rpm,主机转速13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50℃、150℃、150℃、170℃、170℃、180℃、180℃、170℃、170℃、170℃和16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70℃后固化2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即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对比例1
(1)将5kg低密度聚乙烯、100g马来酸酐、10g过氧化二异丙苯、10g抗氧剂1010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8rpm,主机转速8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40℃、140℃、150℃、170℃、170℃、170℃、170℃、170℃、150℃、150℃和15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80摄氏度后固化1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
经检测,该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拉伸强度为14.5MPa,拉伸模量为248MPa,断裂伸长率为282%,凝胶含量为12%,起始蠕变温度为30℃。
对比例2
(1)将5kg低密度聚乙烯、46g丁二醇、10g过氧化二异丙苯、10g抗氧剂1010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8rpm,主机转速8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40℃、140℃、150℃、170℃、170℃、170℃、170℃、170℃、150℃、150℃和15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80℃后固化1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即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经检测,该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拉伸强度为14.5MPa,拉伸模量为243MPa,断裂伸长率为581%,凝胶含量为13.5%,起始蠕变温度为30℃。
对比例3
(1)将5kg低密度聚乙烯、100g马来酸酐、46g丁二醇、10g抗氧剂1010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8rpm,主机转速8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40℃、140℃、150℃、170℃、170℃、170℃、170℃、170℃、150℃、150℃和15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80℃后固化1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即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经检测,该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拉伸强度为11MPa,拉伸模量为221MPa,断裂伸长率为457%,凝胶含量为0%,起始蠕变温度为20℃。
对比例4
(1)将5kg低密度聚乙烯、100g马来酸酐、46g丁二醇、10g过氧化二异丙苯均匀混合;
(2)设置双螺杆挤出机参数:喂料速率8rpm,主机转速80rpm,11个加热区间分别设置为140℃、140℃、150℃、170℃、170℃、170℃、170℃、170℃、150℃、150℃和150℃,牵引机速率设置为合适值以连续切粒,再将事先配好的原料混合物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进料口中,保证所有物料均进入螺杆,进行第一反应并挤出切粒;
(3)得到塑料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180℃后固化1h,随后退火得到聚烯烃塑料升级的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即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经检测,该聚乙烯可逆交联网络拉伸强度为16.3MPa,拉伸模量为275MPa,断裂伸长率为456%,凝胶含量为63%,起始蠕变温度为50℃,但由于没有添加抗氧剂,使得聚合物网络不可避免的出现永久交联,聚合物网络的再加工能力是较差的。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比较可知,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其拉伸强度、模量、断裂伸长率及抗蠕变温度均有提高,并且实现了聚烯烃的交联,二采用传统的仅活性接枝的方法仅能得到低交联度的永久交联网络。
综上所述,藉由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获得的可逆交联网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及凝胶含量更高,并且依然具备连续挤出加工的能力。
此外,本案发明人还参照实施例1~6的方式,以本说明书中列出的其它原料和条件等进行了试验,并同样制得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的可回收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各方面、实施例、特征及实例应视为在所有方面为说明性的且不打算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界定。在不背离所主张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了其它实施例、修改及使用。
在本发明案中标题及章节的使用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每一章节可应用于本发明的任何方面、实施例或特征。
在本发明案通篇中,在将组合物描述为具有、包含或包括特定组份之处或者在将过程描述为具有、包含或包括特定过程步骤之处,预期本发明教示的组合物也基本上由所叙述组份组成或由所叙述组份组成,且本发明教示的过程也基本上由所叙述过程步骤组成或由所叙述过程步骤组组成。
应理解,各步骤的次序或执行特定动作的次序并非十分重要,只要本发明教示保持可操作即可。此外,可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步骤或动作。
尽管已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其它改变、省略及/或添加且可用实质等效物替代所述实施例的元件。另外,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示。因此,本文并不打算将本发明限制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所揭示特定实施例,而是打算使本发明将包含归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此外,除非具体陈述,否则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任何使用不表示任何次序或重要性,而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区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

Claims (10)

1.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聚烯烃、酸酐化合物、多元醇、自由基引发剂与抗氧剂均匀混合,之后将所获混合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处理;
以及,将造粒处理所获物料进行固化、退火处理,制得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聚烯烃100份、酸酐化合物0.1~40份、多元醇0.1~30份、自由基引发剂0.01~10份及抗氧剂0.0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将造粒处理所获物料于80~200℃进行固化处理0.5~10h,之后再经退火处理,获得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
优选的,所述退火处理包括:将固化处理所获物料以5℃/s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
优选的,所述固化处理于真空条件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1-丁烯、聚1-戊烯、聚1-己烯、聚1-辛烯、聚4-甲基-1-戊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化合物包括马来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苯基顺酐、柠康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甘油、季戊四醇、含叔胺的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引发剂包括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类引发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偶氮类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有机过氧类引发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芳香胺类化合物和/或受阻酚类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芳香胺类化合物包括苯胺、苯酚、对苯二酚、二芳基仲胺、对苯二胺及其衍生物、酮胺、醛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受阻酚类化合物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30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处理时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条件包括:喂料速率为1~30rpm,主机转速为10~200rpm,加热区的温度为100~200℃;
优选的,所述加热区的个数为11个。
10.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包括聚烯烃主链结构及作为可逆交联点的动态内催化酸酐单酯结构;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的初始蠕变温度为40~60℃,在50℃下的蠕变率为5%~25%,拉伸强度为14~20MPa,拉伸模量为230~300MPa,断裂伸长率为380%-570%;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在50~250℃下具有可逆特性。
CN202110300301.6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045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0301.6A CN11304570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0301.6A CN11304570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5704A true CN113045704A (zh) 2021-06-29
CN113045704B CN113045704B (zh) 2022-09-06

Family

ID=7651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0301.6A Active CN11304570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57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0963A (zh) * 2022-06-21 2022-08-19 湖北工业大学 高性能循环利用的枝化动态交联再生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2406A (zh) * 2022-07-01 2022-11-11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可重复加工性的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8016A (en) * 1967-02-27 1972-07-18 Dow Chemical Co Fabrication of shaped articles cross-linked by chemical addition reactions
JPH0657062A (ja) * 1992-08-06 1994-03-01 Showa Denko Kk 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体
US5395895A (en) * 1991-11-05 1995-03-07 Showa Denko K.K.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molded article utilizing it
JPH11106578A (ja) * 1997-10-08 1999-04-20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US20040059060A1 (en) * 1999-09-16 2004-03-25 Keisuke Chino Thermo-reversible, crosslinkable elastomer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CN101508815A (zh) * 2009-03-13 2009-08-19 成都大成塑胶有限公司 苯乙烯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24682A (zh) * 2013-10-04 2014-01-22 浙江大学 反应挤出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离聚体的方法
CN104292478A (zh) * 2014-02-13 2015-01-21 陈尔凡 一种热可逆交联聚苯乙烯的一步熔融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8016A (en) * 1967-02-27 1972-07-18 Dow Chemical Co Fabrication of shaped articles cross-linked by chemical addition reactions
US5395895A (en) * 1991-11-05 1995-03-07 Showa Denko K.K.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molded article utilizing it
JPH0657062A (ja) * 1992-08-06 1994-03-01 Showa Denko Kk 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体
JPH11106578A (ja) * 1997-10-08 1999-04-20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US20040059060A1 (en) * 1999-09-16 2004-03-25 Keisuke Chino Thermo-reversible, crosslinkable elastomer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CN101508815A (zh) * 2009-03-13 2009-08-19 成都大成塑胶有限公司 苯乙烯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24682A (zh) * 2013-10-04 2014-01-22 浙江大学 反应挤出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离聚体的方法
CN104292478A (zh) * 2014-02-13 2015-01-21 陈尔凡 一种热可逆交联聚苯乙烯的一步熔融生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0963A (zh) * 2022-06-21 2022-08-19 湖北工业大学 高性能循环利用的枝化动态交联再生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2406A (zh) * 2022-07-01 2022-11-11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可重复加工性的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2406B (zh) * 2022-07-01 2024-04-05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可重复加工性的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5704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5704B (zh) 一种聚烯烃可逆交联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8410B (zh) 一种单组分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材料的加工工艺
CN101880421B (zh) 一种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747600B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CN110804135B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695B (zh) 一种反应挤出合成腰果酚接枝高密度聚乙烯及其在竹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N101376683A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962707B (zh) 一种支化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783A (zh) 一种微发泡天然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1416B (zh) 一种环保型聚丙烯相容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34681B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2020807A (zh) 高性能环保型聚丙烯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8852A (zh)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5365A (zh) 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改性杜仲胶/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1864A (zh) 一种硅烷接枝高密度聚乙烯室温交联专用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29481B (zh) 改性再生聚丙烯制备高熔体强度可发泡注塑用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6120696A (zh) 一种类玻璃聚烯烃材料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100448902C (zh)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772A (zh) 利用接枝共聚提高再生pe地膜性能的方法
JP2011190442A (ja) 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CN115197499A (zh) 一种液压橡胶管生产用包塑硫化工艺的改性塑料制备方法
CN102391396B (zh) 一种界面相容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方法
CN109535677B (zh) 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945B (zh) 一种聚丙烯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59897A (zh) 交联改性T30s制备HMSPP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