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7255A - 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 - Google Patents

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7255A
CN113027255A CN202011279497.7A CN202011279497A CN113027255A CN 113027255 A CN113027255 A CN 113027255A CN 202011279497 A CN202011279497 A CN 202011279497A CN 113027255 A CN113027255 A CN 113027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compartment
lever
emergency
cabl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94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相均
金相一
安基沦
朴铉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yeong Hwa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3027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7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18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ot lids or rear luggage compart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90Manual override in case of power fail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05B83/243Hood clamps, i.e. individually actuated, usually yielding hoo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6Emergency opening means for persons trapped i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43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bifurcated bol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包括:基座,其构造为固定到车身;柱,其设置在基座上以可旋转;第一线缆,其连接到柱的一端,并且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车辆内侧手柄而对第一线缆施加拉力;紧急杆,其构造为可以在紧急杆的一端以与柱互锁的方式旋转;第二线缆,其连接到紧急杆的另一端,并且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而对第二线缆施加拉力;以及安全钩,其构造为联接到基座以可旋转并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的操作而移动。

Description

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构造为不仅基本上被操作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一个闩锁结构从前置物箱的内部打开。
背景技术
通常,发动机舱设置在车辆的前部,并且发动机舱通过前置物箱盖(即,引擎罩)打开和关闭。前置物箱盖不仅用于打开和关闭发动机舱,而且用于屏蔽发动机舱以阻止发动机噪音。前置物箱盖后端的左侧和右侧通过铰接组件联接到发动机舱的上部。因此,前置物箱盖围绕铰接组件旋转以打开和关闭发动机舱。
最近,代替在发动机舱中安装传统的传动系(例如发动机、变速器等)对电池安装在车身底板上的电动车辆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其中安装传统传动系的发动机舱的空间用作置物箱(trunk,行李箱)。此置物箱通常被称为前置物箱(frunk),即,前部置物箱的缩写,因为其位于车辆的前部。
通常,车辆引擎罩具有通过保险杆分两步锁定的结构。因此,准备了用于打开车辆引擎罩的两步安全装置,使得为了释放锁定的引擎罩,首先通过操作车辆内的释放杆经由前表面线缆操作来释放引擎罩的锁定。其次通过将使用者的手放入发动机舱中而释放保险杆以打开引擎罩。
这用于满足汽车安全标准规定。在这里,必须在车辆引擎罩中安装牢固的闩锁装置,并且车辆具有在前向方向上打开和关闭车辆引擎罩的结构。如果在驾驶期间车辆引擎罩打开,则引擎罩可能遮挡驾驶员的视野。因此,规定牢固的闩锁装置具有其中可能在两个位置进行次级锁定或锁定的结构。
通常,打开前引擎罩的操作包括初级打开操作和次级打开操作,在初级打开操作中,释放引擎罩闩锁的锁定,在次级打开操作中,使用者在打开方向上翻转保险杆。
保险杆防止引擎罩在引擎罩的初级打开操作期间瞬间弹出。通过保险杆在打开方向上翻转的次级打开操作,将引擎罩抬起。
然而,如果应用用于初级打开操作和次级打开操作的相应闩锁结构,则引擎罩的总重量较重,引擎罩的安装成本过高,并且需要宽阔的空间来安装闩锁结构。此外,单独的电闩锁的安装增加了安装成本和故障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已致力于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构造为不仅进行基本操作,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一种闩锁结构从前置物箱的内部打开。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作为闩锁操作方法的电动方法可以用机械方法代替。
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包括:基座,其构造为固定到车身;柱,其设置在基座上以可旋转;第一线缆,其连接到柱的一端,并且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车辆内侧手柄而对第一线缆施加拉力;紧急杆,其构造为可以在紧急杆的一端处以与柱互锁的方式旋转;第二线缆,其连接到紧急杆的另一端,并且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而对第二线缆施加拉力;以及安全钩,其构造为联接到基座以可旋转并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的操作而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可以包括卡持件,其构造为随着柱的旋转以互锁方式移动。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可以包括撞针,其在一端连接到前置物箱盖(即,引擎罩),该前置物箱盖构造为覆盖前置物箱,并且撞针设置有另一端,其构造为可拆卸地插入到卡持件中,以便根据卡持件的旋转而打开和关闭前置物箱盖。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钩板可以形成在安全钩的一端。构造为穿过基座的后表面伸出的钩凸起可以形成在安全钩的另一端。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紧急杆的一端可以与柱互锁,并且紧急杆的另一端能以与钩凸起互锁的方式旋转。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可以包括紧急杆止动件,其定位成与紧急杆的另一端对应,并且构造为在紧急杆的运动期间与紧急杆干涉。紧急杆可以构造为当对第二线缆施加拉力时沿着紧急杆止动件的侧表面移动。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当对第一线缆施加拉力时,柱的一端可以旋转,并且卡持件可以从撞针释放,使得可以释放前置物箱的锁定。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安全钩可以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的操作而移动,并且可以允许前置物箱弹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对第二线缆施加拉力时,紧急杆的另一端可以旋转,柱可以对应于紧急杆的一端旋转,并且卡持件可以从撞针释放,使得可以释放前置物箱的锁定。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紧急杆的另一端可以沿着紧急杆止动件的侧表面移动。钩凸起能以与紧急杆的另一端互锁的方式移动。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紧急杆可以插入到钩凸起和紧急杆止动件之间的空间中,使得紧急杆可以被固定。
下面讨论了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和实施方式。
下面讨论了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将参考附图所示的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仅以实例的方式给出,因此不是对本公开的限制,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构造的后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构造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当对第一线缆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驱动状态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当对第一线缆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解锁状态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当对第二线缆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驱动状态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当对第二线缆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解锁状态的视图;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紧急杆止动件的放大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紧急打开状态的视图。
应理解,附图不用必须按比例绘制,其呈现了说明本公开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如本文所公开的本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部分地由具体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在附图中,在附图的几个图中,参考数字表示本公开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虽然结合各种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理解,本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各种实施方式。相反,本公开旨在不仅覆盖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修改、等同物和其他实施方式。
在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诸如“…部件”等的术语表示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其可以由硬件或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前置物箱”在概念上包括前部置物箱和后部置物箱,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前置物箱的一端进行描述。
此外,在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后表面”表示基于基座110的平坦表面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基座110的后部。同样,“前表面”表示基于基座110的平坦表面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基座110的前部。
此外,在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基础模式”表示在一般情况下的前置物箱打开模式,“紧急模式”表示在人被限制在前置物箱中的情况下可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而打开前置物箱的模式。
当书面描述和/或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部件被识别和描述为具有执行或进行所述功能、步骤、指令集等的目的时,该元件或部件也可以被认为是“构造为”这样做。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构造的后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构造的前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构造的透视图。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可以包括:基座110,固定到车身;柱120,设置在基座110上以可旋转;第一线缆210,连接到柱120的一端并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车辆内侧手柄300而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紧急杆130,构造为可在紧急杆130的一端处以与柱120互锁的方式旋转;第二线缆220,连接到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并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而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以及安全钩140,构造为联接到基座110以便可旋转并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500的操作而移动。
此外,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可以包括构造为随柱120的旋转以互锁方式移动的卡持件150。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可以包括在一端连接到前置物箱盖的撞针160,前置物箱盖构造为覆盖前置物箱。撞针160可以设置有构造为可拆卸地插入到卡持件150中以便根据卡持件150的旋转来打开和关闭前置物箱盖的另一端。
基座110可以构造为形成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框架并且固定到车身的前端。基座110可以在其后表面和前表面上设置有诸如柱120、第一线缆210、紧急杆130、第二线缆220和安全钩140的部件,以便将这些部件固定到车身并支撑这些部件。
引导槽可以通过将基座110的上端的中心在向下方向上切割到指定深度而形成。当前置物箱关闭时,附着到前置物箱的前端的撞针160可以插入到引导槽中。
柱120可以设置在基座110的后表面上以便能够旋转。更具体地,柱120可以构造为销联接到基座110的后表面以在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时旋转。第一线缆210可以连接到柱120的一端。柱120的另一端可以定位成与紧急杆130的一端和卡持件150的一端互锁,如下所述。
第一线缆210可以构造为连接到柱120的一端,使得通过操作车辆内侧手柄300而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在基础模式中,当拉动车辆内侧手柄300时,可以拉动第一线缆210并且可以使柱120的一端旋转。
紧急杆130可以设置在基座110的后表面上以便能够旋转。紧急杆130可以构造为使得紧急杆130的一端与柱120互锁,并且紧急杆130的另一端与钩凸起142(如下所述)互锁,以便旋转。更具体地,紧急杆130可以构造为与柱120同轴地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可以包括紧急杆止动件170,其定位成与紧急杆130的另一端相对应。紧急杆止动件170可以构造为在紧急杆130的水平移动期间与紧急杆130干涉。紧急杆130可以构造为当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时沿着紧急杆止动件170的侧表面移动,如下所述。
紧急杆止动件170可以位于基座110的后表面的下部,靠近紧急杆130的另一端。更具体地,紧急杆止动件170可以固定地安装,使得紧急杆止动件170的侧表面相对于基座110的后表面以指定角度倾斜。在初始状态下,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与紧急杆止动件170的后表面干涉。当紧急杆130的另一端旋转时,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沿着紧急杆止动件170的侧表面移动。在紧急杆止动件170的前表面上可以形成有凸起,使得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插入到钩凸起142和紧急杆止动件170之间的空间中。在这方面,紧急杆130可以在紧急模式中被固定,如下所述。
第二线缆220可以连接到紧急杆130的另一端。更具体地,第二线缆220可以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而将拉力施加到第二线缆220。被施加拉力的第二线缆220可以拉动紧急杆130的另一端,从而使紧急杆130旋转。第二线缆220可以构造为与第一线缆210分离,因此不在基础模式下操作,而是仅在紧急模式下操作。
安全钩140可以联接到基座110的前表面以便能够旋转。更具体地,安全钩140可以构造为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500的操作而移动。
钩板141可以形成在安全钩140的一端。从基座110的后表面伸出的钩凸起142可以形成在安全钩140的另一端。钩凸起142可以设置成靠近紧急杆130的另一端,以便随着紧急杆130的旋转而互锁。
钩板141可以关闭引导槽,以便防止撞针160从引导槽释放。安全钩140可以从钩复位弹簧接收弹性回复力。钩复位弹簧可以安装在安全钩140的旋转轴上。钩复位弹簧的一端可以固定到安全钩140,而钩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到基座110。钩复位弹簧可以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便当安全钩140通过紧急杆130旋转时使安全钩14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并因此打开引导槽。
卡持件150可以安装在基座110的后表面上以便能够旋转。更具体地,卡持件150可以构造为随着柱120的旋转以互锁方式移动。卡持件150可以用作安全装置,其固定撞针160并因此保持前置物箱以便使其在驾驶期间不被打开。
卡持件150可以由螺旋弹簧弹性地支撑。更具体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到卡持件150,而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基座110。因此,如果卡持件15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螺旋弹簧可以提供使卡持件15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的回复力。
撞针160可以在撞针160的一端连接到覆盖前置物箱的前置物箱盖。撞针16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插入到卡持件150中,因此可以根据卡持件150的旋转来打开和关闭前置物箱盖。在初始状态下,撞针160可以用卡持件150锁定。
图4是示出了当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驱动状态的视图。图5是示出了当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解锁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4和图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可以构造为使得,当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时,柱120的一端旋转,卡持件150从撞针160释放,因此释放前置物箱的锁定。此外,安全钩140可以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500的操作而移动,并且前置物箱可以弹出。
在基础模式中的初始状态下,撞针160可以用卡持件150锁定。当驾驶员操作设置在车辆内的驾驶员座椅处的车辆内侧手柄300时,可以对第一线缆210施加拉力。柱120通过被施加拉力的第一线缆210拉动并旋转,因此,可以释放施加到卡持件150的约束力。
当卡持件150随着柱120的另一端的旋转以互锁方式旋转时,撞针160可以从卡持件150的引导槽释放。因此,前置物箱可以从初级锁定状态转换到初级打开状态,即,可以释放前置物箱的锁定。因此,当推动前置物箱外侧杆500时,连接到前置物箱外侧杆500的安全钩140旋转,保持撞针160的约束力被释放,因此前置物箱可以次级打开。
这样,在基础模式中通过两步操作过程来打开前置物箱。因此,即使由于驾驶员失误而发生打开操作,前置物箱也不会立即打开,从而能够防止在驾驶期间由于打开前置物箱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图6是示出了当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驱动状态的视图。图7是示出了当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解锁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6和图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可以构造为使得当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时,紧急杆130的另一端旋转,柱120对应于紧急杆130的一端旋转,卡持件150从撞针160释放,因此释放前置物箱的锁定。
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可以形成为连接到前置物箱内的第二线缆220。如果人被限制在前置物箱中,则该人可以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而无需车外的人的帮助来打开前置物箱。
在紧急模式中,首先,当拉动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时,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因此可以使紧急杆130的另一端旋转。紧急杆130的一端可以与柱120的另一端互锁。更具体地,紧急杆130的一端可以旋转以推动柱120的另一端,并且可以释放撞针160与卡持件150的锁定。
当卡持件150随着柱120的另一端的旋转以互锁方式旋转时,撞针可以从卡持件150释放。因此,可以将前置物箱从初级锁定状态转换到初级打开状态,即,可以释放前置物箱的锁定。
因此,安全钩140可以在没有单独的前置物箱外侧杆500的操作的情况下旋转。更具体地,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旋转以推动钩凸起142,并且安全钩140可以旋转。
换句话说,当安全钩140旋转时,释放保持撞针160的约束力,因此,可以将前置物箱次级打开。因此,在紧急模式中,仅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就可以连续地执行初级打开和次级打开。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紧急杆止动件170的放大视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紧急打开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8(a)、图8(b)和图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可以构造为使得紧急杆130的另一端沿着紧急杆止动件170的侧表面移动,并且钩凸起142以与紧急杆130的另一端互锁的方式移动。
此外,紧急杆130可以插入到钩凸起142和紧急杆止动件170之间的空间中并因此被固定。
在初始状态下,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定位成与紧急杆止动件170的后表面干涉。钩凸起142可以定位成靠近紧急杆止动件170的前表面。此后,当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400并对第二线缆220施加拉力时,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沿着紧急杆止动件170的侧表面移动。
紧急杆130的另一端能以与钩凸起142互锁的方式旋转。因此可以使钩板141旋转。换句话说,与基础模式不同,在紧急模式中,安全钩140可以在不操作前置物箱外侧杆500的情况下旋转。
在完成次级打开的状态下,在紧急杆止动件170和钩凸起142之间可以形成足够的空间。因此,紧急杆130可以插入到钩凸起142和紧急杆止动件170之间的空间中并因此被固定。更具体地,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沿着紧急杆止动件170的侧表面旋转,推动钩凸起142,并且被卡持和固定到紧急杆止动件170的前表面。
换句话说,紧急杆130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地插入到钩凸起142和紧急杆止动件170之间的空间中,使得安全钩140不会由于钩复位弹簧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可以保持次级解锁状态,并且可以通过安全钩140的旋转而从前置物箱的内部打开前置物箱盖。
总之,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构造为不仅进行基本操作,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一种闩锁结构从前置物箱的内部打开。
如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本公开可以通过上述构造以及连接和使用关系获得以下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构造为不仅进行基本操作,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一种闩锁结构从前置物箱的内部打开,从而能够减小闩锁结构的尺寸并降低闩锁结构的成本。
此外,在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中,可以用机械方法代替作为闩锁操作方法的电动方法,从而能够增加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的商业价值。
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限定。换句话说,虽然已经相对于其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是应理解,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说明书时其各种修改将变得显而易见。已经描述了这些实施方式以说明实施本公开的技术范围的最佳模式,并且本公开的具体应用和目的中所需的各种修改也是可能的。例如,前置物箱外侧杆可以与安全钩集成。因此,本公开的以上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此外,必须解释所附权利要求包含其他模式。

Claims (10)

1.一种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包括:
基座,构造为固定到车身;
柱,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以能旋转;
第一线缆,连接到所述柱的一端并且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车辆内侧手柄而对所述第一线缆施加拉力;
紧急杆,构造为能在所述紧急杆的一端处以与所述柱互锁的方式旋转;
第二线缆,连接到所述紧急杆的另一端并且构造为使得通过操作前置物箱内侧手柄而对所述第二线缆施加拉力;以及
安全钩,构造为联接到所述基座以能旋转,并且所述安全钩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的操作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包括:
卡持件,构造为随着所述柱的旋转以互锁方式移动;以及
撞针,所述撞针在其一端处连接到前置物箱盖,所述前置物箱盖构造为覆盖前置物箱,并且所述撞针设置有另一端,所述撞针的另一端构造为能拆卸地插入到所述卡持件中,以便根据所述卡持件的旋转而打开和关闭所述前置物箱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钩板形成在所述安全钩的一端,并且构造为从所述基座的后表面伸出的钩凸起形成在所述安全钩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所述紧急杆的一端与所述柱互锁,并且其中,所述紧急杆的另一端以与所述钩凸起互锁的方式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还包括紧急杆止动件,所述紧急杆止动件定位成与所述紧急杆的另一端对应并且构造为在所述紧急杆的运动期间与所述紧急杆干涉,
其中,所述紧急杆构造为当对所述第二线缆施加拉力时沿着所述紧急杆止动件的侧表面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
当对所述第一线缆施加拉力时,所述柱的一端旋转,并且所述卡持件从所述撞针释放,使得释放所述前置物箱的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所述安全钩由于前置物箱外侧杆的操作而移动,并且允许所述前置物箱弹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
当对所述第二线缆施加拉力时,所述紧急杆的另一端旋转;并且
所述柱对应于所述紧急杆的所述一端旋转,并且所述卡持件从所述撞针释放,使得释放所述前置物箱的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
所述紧急杆的另一端沿着紧急杆止动件的侧表面移动;并且
所述钩凸起以与所述紧急杆的所述另一端互锁的方式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其中,所述紧急杆插入到所述钩凸起和所述紧急杆止动件之间的空间中,使得所述紧急杆被固定。
CN202011279497.7A 2019-12-09 2020-11-16 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 Pending CN1130272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2324 2019-12-09
KR1020190162324A KR20210072249A (ko) 2019-12-09 2019-12-09 프렁크 래치 비상 오픈구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7255A true CN113027255A (zh) 2021-06-25

Family

ID=7596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9497.7A Pending CN113027255A (zh) 2019-12-09 2020-11-16 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1243B2 (zh)
KR (1) KR20210072249A (zh)
CN (1) CN113027255A (zh)
DE (1) DE1020202142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8241A (zh) * 2021-07-31 2021-09-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车辆及行人保护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06817A1 (en) * 2020-10-02 2022-04-07 Magna BOCO GmbH Double pull closure latch assembly for hood and frunk motor vehicle application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9368A (ko) * 2005-12-06 2007-06-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래치구조
KR20130018059A (ko) * 2011-08-12 2013-02-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액티브 후드 장치
KR20150081039A (ko) * 2014-01-03 2015-07-13 대동도어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래치
US20160340941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Magna Closures S.P.A.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107816266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
US20190169890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 trunk latch exterior releas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6777B2 (ja) * 2010-08-04 2014-11-19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ラゲージロック装置
DE102010056413B4 (de) * 2010-12-23 2022-03-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chließsystem zur Notentriegelung eines Kofferraumes, insbesondere eines frontseitigen Kofferraumes
DE102012004792A1 (de) * 2012-03-07 2013-09-1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Notentriegelbares Verriegelungssystem, Fahrzeug dazu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Verriegelungssystems
KR101560979B1 (ko) 2014-05-30 2015-10-15 평화정공 주식회사 2단 해제용 후드래치
KR101856358B1 (ko) * 2016-09-13 2018-05-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 래치 장치
US10822846B2 (en) * 2017-09-01 2020-11-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IT201800001207A1 (it) * 2018-01-17 2019-07-17 Cebi Italy Spa Serratura per cofano di veicol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9368A (ko) * 2005-12-06 2007-06-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래치구조
KR20130018059A (ko) * 2011-08-12 2013-02-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액티브 후드 장치
KR20150081039A (ko) * 2014-01-03 2015-07-13 대동도어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래치
US20160340941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Magna Closures S.P.A.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107816266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
US20190169890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 trunk latch exterior release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8241A (zh) * 2021-07-31 2021-09-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车辆及行人保护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21243B2 (en) 2023-11-21
US20210172206A1 (en) 2021-06-10
DE102020214201A1 (de) 2021-06-10
KR20210072249A (ko)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4184B (zh) 用于车辆的后背门打开和关闭装置
US6547291B1 (en) Latch assembly for vehicle hood
US9091102B2 (en) Dual hood latch assembly
US20120161456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JP5417995B2 (ja) リッド装置
JP4368910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789725B2 (ja) 車両用シンチングラッチ組立体
CN108625693B (zh) 具有防拍击闩锁机构的车辆关闭闩锁组件
EP2740624A1 (en) Charging unit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US11702870B2 (en) Hood latch device for vehicle
CN113027255A (zh) 前置物箱闩锁紧急打开结构
KR102287273B1 (ko) 차량 테일게이트 잠금장치
US20150069767A1 (en) Door outside handle assembly for vehicle
CN110242127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舱室封闭组件的双拉式闩锁组件
CN112983152B (zh) 用于行李箱闩锁的应急打开结构
WO2015111247A1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108104620B (zh)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WO2016088222A1 (ja) 車両用アッパドアラッチ装置
CN110644869B (zh) 集成门闩锁组件、车辆以及操作车辆的滑动门的方法
KR20110086336A (ko) 후드 래치 어셈블리
US11105127B2 (en) Dual actuated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JP7477070B2 (ja) 車両用ドア操作装置
KR101198668B1 (ko) 오버라이드 기능을 가지는 자동차용 도어 인사이드 핸들 어셈블리
KR100876189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래치
KR20060070674A (ko) 차량의 후드 보조래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