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5163B -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5163B
CN113005163B CN202110321329.8A CN202110321329A CN113005163B CN 113005163 B CN113005163 B CN 113005163B CN 202110321329 A CN202110321329 A CN 202110321329A CN 113005163 B CN113005163 B CN 1130051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ordyceps militaris
cordycepin
culture medium
continuously cul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1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5163A (zh
Inventor
刘淼
应汉杰
陈勇
刘庆国
邹亚男
唐成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White Biotech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Luzhou P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White Biotech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Luzhou P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White Biotech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Luzhou P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Whit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1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5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5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5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5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5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26Prepar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carbohydrates
    • C12P19/28N-glycosides
    • C12P19/38Nucleosides
    • C12P19/40Nucleosides having a condensed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six-membered ring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same ring, e.g. purine nucleos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针对现有液态发酵生产虫草素要么生产效率低下,要么无法同时生长虫草子实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蛹虫草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2~4天;b、在反应器中加入发酵培养基,进行液态发酵,直至长出子实体;c、连续发酵,直到虫草素浓度下降30%时,发酵结束。本发明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宜量的腺嘌呤和甘氨酸,配合加入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同时还加入了胡萝卜汁和麸皮浸出汁,共同使得液态发酵的效率提高,液态发酵产生的虫草素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虫草素是虫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虫草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肿瘤、抗增殖、抗转移、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炎等。虫草素的制备主要有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式。由于目前化学合成虫草素生产成本高,合成工艺复杂,收率低,产物纯化比较难,所以虫草素主要由生物合成法制备。生物合成法制备虫草素有两种途径:一是固体发酵获得虫草子实体,再从中提取;二是通过虫草液体发酵,从发酵液中直接提取。由于液体发酵比固体发酵在发酵规模、菌体生长速率、生长密度以及可控性上的优势,虫草液体发酵提取虫草素成为主要的虫草素制备方法。
专利CN102559815A公开了一种虫草素的发酵生产方法,将活化后的菌株蛹虫草接入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温度为25~28℃,搅拌转速为150~180rpm,流加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控制发酵液pH值保持在5.5~6.0;当碳源消耗完毕时,搅拌转速降为60~80rpm,利用间歇流加的方式向发酵罐中补加含葡萄糖和腺苷的水溶液,整个发酵时间为200~280h,生产效率达到0.25g/L/d。但该方法生产的虫草素浓度低,不出草。
专利CN102965416A公开了一种蛹虫草半连续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的菌丝接到PDA固体培养基上活化,生成大量浓密菌丝的菌苔;(2)将菌苔接到种子培养基振荡培养,5天后形成大量菌球体,制得种子液;(3)将种子液转接到种子液发酵罐进行扩培;(4)将扩培种子液再转接到500L罐进行首批发酵;(5)相同条件下,500L罐10批次半连续发酵。虫草素产量为62.5mg/L,发酵强度保持在15mg/(L·d)以上。该方法生产虫草素的生产效率仍然较低,不适宜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液态发酵生产虫草素要么生产效率低下,要么无法同时生长虫草子实体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蛹虫草种子培养基,在每L种子培养基中接入1.0~9.0×106个/ml的蛹虫草孢子悬液40~100ml,在温度22~28℃,转速150~250r/min条件下进行种子培养2~4天,得到种子培养液;
b、在反应器中加入发酵培养基,液面高度为2~20cm,灭菌后按5~30%的接种量接种步骤a得到的种子培养液,避光条件下,在温度22~28℃条件下进行液态发酵;所述液态发酵时底部和顶部都持续通入气体,直至菌体湿重达20~80g/L;之后,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进行静置培养,直至长满白色孢子;之后再光照培养,直至长出子实体;
c、待步骤b发酵过程中的葡萄糖浓度降至1~5g/L以下时,向反应器中流加葡萄糖溶液;或当腺嘌呤浓度降至0.5~1g/L、甘氨酸浓度降至1~4g/L时,流加底物溶液;或当无机磷浓度降至0.01~0.05g/L时,流加营养液进行连续发酵,直到虫草素浓度下降30%时,发酵结束。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包括:每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0~40g、蛋白胨10~25g、酵母膏5~20g、磷酸氢二钾0.1~2g、硫酸镁0.1~2g、硫酸亚铁0.02~1g,余量为水。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4.5~6.5。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包括:每L培养基中的葡萄糖20~50g、蛋白胨10~30g、酵母膏5~30g、胡萝卜汁20~200mL、麸皮浸出汁40~400mL、腺嘌呤1~5g、甘氨酸2~20g、谷氨酸1~8g、精氨酸1~8g、天冬氨酸1~8g、磷酸氢二钾0.05~1g、硫酸镁0.05~1g和硫酸亚铁0.05~1g,余量为水。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4.5~6.5。
进一步的,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胡萝卜汁的制备方法为:取10~100g胡萝卜切块,加1~3倍水制浆,2~4层纱布过滤,滤液即为胡萝卜汁。
进一步的,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麸皮浸出汁的制备方法为:取10~50g麸皮,加5~12倍水,60~120℃处理30~60分钟,冷却后用2~4层纱布过滤,收集过滤液即为麸皮浸出汁。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反应器包括带夹套发酵罐、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料管路、出料管路以及底部微孔曝气盘;所述的进气管路为2个,一个从进气出口位于液面之上,一个进气出口位于液面之下,与微孔曝气盘相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反应器直径为8~20cm。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底部和顶部通气通入的为压缩空气或氧气,通入气体的压力为0.03~0.08Mpa。目的是为了增加溶氧,得到更多的虫草素。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c所述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300~800g/L;所述的底物溶液中每升含腺嘌呤2~6g、甘氨酸20~60g;所述的营养液中每升含胡萝卜汁40~400mL、磷酸二氢钾0.5~4g、硫酸镁0.5~4g和硫酸亚铁0.1~0.5g。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c所述的连续发酵时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间歇性通入气体是指每1~5小时通气1~10分钟,通气流量为0.1~0.8L/L/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蛹虫草连续液态发酵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宜量的腺嘌呤和甘氨酸,配合加入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同时还加入了胡萝卜汁和麸皮浸出汁,共同使得液态发酵的效率提高,液态发酵产生的虫草素显著提高。并且,本发明还可以连续液态发酵培养,进一步将虫草素的产量提高2倍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方法发酵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生产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发酵反应器的示意图。1发酵罐;2微孔曝气盘;3视镜灯;4阀门;5压力表;L1底部进气;L2上部进气;L3补糖管路;L4补底物管路;L5补营养液管路;L6尾气管路;L7排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蛹虫草种子培养基,在每L种子培养基中接入1.0~9.0×106个/ml的蛹虫草孢子悬液40~100ml,在温度22~28℃,转速150~250r/min条件下进行种子培养2~4天,得到种子培养液;
b、在反应器中加入发酵培养基,液面高度为2~20cm,灭菌后按5~30%的接种量接种步骤a得到的种子培养液,避光条件下,在温度22~28℃条件下进行液态发酵;所述液态发酵时底部和顶部都持续通入气体,直至菌体湿重达20~80g/L;之后,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进行静置培养,直至长满白色孢子;之后再光照培养,直至长出子实体;
c、待步骤b发酵过程中的葡萄糖浓度降至1~5g/L以下时,向反应器中流加葡萄糖溶液;或当腺嘌呤浓度降至0.5~1g/L、甘氨酸浓度降至1~4g/L时,流加底物溶液;或当无机磷浓度降至0.01~0.05g/L时,流加营养液进行连续发酵,直到虫草素浓度下降30%时,发酵结束。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包括:每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0~40g、蛋白胨10~25g、酵母膏5~20g、磷酸氢二钾0.1~2g、硫酸镁0.1~2g、硫酸亚铁0.02~1g,余量为水。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4.5~6.5。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包括:每L培养基中的葡萄糖20~50g、蛋白胨10~30g、酵母膏5~30g、胡萝卜汁20~200mL、麸皮浸出汁40~400mL、腺嘌呤1~5g、甘氨酸2~20g、谷氨酸1~8g、精氨酸1~8g、天冬氨酸1~8g、磷酸氢二钾0.05~1g、硫酸镁0.05~1g和硫酸亚铁0.05~1g,余量为水。
本发明采用了特别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主要在于添加了腺嘌呤1~5g、甘氨酸2~20g,同时加入了谷氨酸1~8g、精氨酸1~8g、天冬氨酸1~8g,氨基酸可能强化了虫草素代谢途径,有利于提高前提物合成浓度。更进一步加入了胡萝卜汁20~200mL、麸皮浸出汁40~400mL,其中可能富含生长因子,促进菌体生长。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4.5~6.5。
进一步的,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胡萝卜汁的制备方法为:取10~100g胡萝卜切块,加1~3倍水制浆,2~4层纱布过滤,滤液即为胡萝卜汁。
进一步的,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麸皮浸出汁的制备方法为:取10~50g麸皮,加5~12倍水,60~120℃处理30~60分钟,冷却后用2~4层纱布过滤,收集过滤液即为麸皮浸出汁。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反应器包括带夹套发酵罐、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料管路、出料管路以及底部微孔曝气盘;所述的进气管路为2个,一个从进气出口位于液面之上,一个进气出口位于液面之下,与微孔曝气盘相连接。
本发明还特别的要求发酵培养基加入的量为培养基的2~20cm,超过这个液面,溶氧降低,无法产生虫草素。本发明在步骤b液态发酵的时候进行了底部和顶部通气,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提高虫草素的产量。
进一步的,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反应器直径为8~20cm。本发明在限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液体高度的情况下,选择直径越大的容器,液体蒸发损失越大;直径越小,与空气接触面越小,影响氧交换。因此,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容器直径为8~20cm最为合适。
本发明在液态发酵时底部和顶部都持续通入气体,直至菌体湿重达20~80g/L;之后,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进行静置培养,直至长满白色孢子;之后再光照培养,直至长出子实体。其中的底部进气是主要为了增加溶液溶氧和搅拌的目的,顶部进气主要是保压,其次是增加氧分压。由于虫草素合成的时候对液体波动很敏感,如果连续通气培养,虫草素合成浓度将很低,甚至只长菌丝体,不产虫草素,前期连续通气是为了提高菌体浓度,后期间歇式是为了提高虫草素产量。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c所述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300~800g/L;所述的底物溶液中每升含腺嘌呤2~6g、甘氨酸20~60g;所述的营养液中每升含胡萝卜汁40~400mL、磷酸二氢钾0.5~4g、硫酸镁0.5~4g和硫酸亚铁0.1~0.5g。
其中,上述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中,步骤c所述的连续发酵时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间歇性通入气体是指每1~5小时通气1~10分钟,通气流量为0.1~0.8L/L/min。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表示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
实施例所用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
实施例1蛹虫草发酵培养基制备与摇瓶静置发酵对比
种子培养基:(1000mL):葡萄糖25g、蛋白胨15g、酵母膏10g、磷酸氢二钾0.4g、硫酸镁0.4g、硫酸亚铁0.08g,其余为水。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于若干1L三角瓶中,每瓶各装200mL,121℃灭菌,冷却后备用。
发酵培养基(1000mL):葡萄糖36g、蛋白胨15g、酵母膏10g、胡萝卜汁100mL、麸皮浸出汁100mL、腺嘌呤2g、甘氨酸6g、磷酸氢二钾0.4g、硫酸镁0.4g和硫酸亚铁0.08g,其余为水。用盐酸调pH6.0。其中胡萝卜汁处理方式为:80g胡萝卜切块,加2倍水,用匀浆机制浆后,4层纱布过滤,收集过滤液。麸皮浸出汁处理方式为:20g麸皮,加10倍水,100℃处理45分钟,冷却后用4层纱布过滤,收集过滤液。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于若干1L三角瓶中,每瓶各装200mL,121℃灭菌,冷却后备用。
于种子培养基中接入3×106个/ml的蛹虫草孢子悬液10ml(蛹虫草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琼脂表面上长好的蛹虫草孢子刮入到装有5mL无菌水和玻璃珠的50mL三角瓶中,充分震荡后用神奇滤布进行过滤,并用无菌水洗涤2~3次,最终用无菌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制得孢子悬液。蛹虫草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GMCCNo.18581)。26℃、180r/min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按10%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26℃静置培养21天。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不同腺嘌呤和甘氨酸组合对虫草素产量影响
编号 腺嘌呤g/L 甘氨酸g/L 虫草素(g/L)
1 0 12 4.09
2 0 16 4.45
3 0 20 5.2
4 1 12 4.98
5 1 16 5.44
6 2 6 5.75
7 2 12 5.37
8 2 16 5.83
9 4 0 3.82
由表1可见,在腺嘌呤2g/L、甘氨酸6g/L时虫草素的产量最高(作为后续对照组)。
采用腺嘌呤2g/L、甘氨酸6g/L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分别考察了在培养基中添加其他不同的氨基酸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不同氨基酸对虫草素产量影响
Figure BDA0002992967390000061
通过上表发现,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对虫草素合成均有明显提升作用。
在添加腺嘌呤2g/L、甘氨酸6g/L、添加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前提下,考察在培养基中再加入胡萝卜汁和麸皮水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胡萝卜汁和麸皮水对发酵影响
对照 不加胡萝卜汁 不加麸皮水 两者同时不加
菌体干重g/L 19.2 17.8 18.3 17.1
虫草素g/L 5.75 4.22 4.01 3.59
通过上表发现,胡萝卜汁和麸皮水对虫草素合成均有显著提升作用。
实施例2发酵罐子实体培养
种子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同实施例1。发酵培养基(1000mL)配制:葡萄糖36g、蛋白胨15g、酵母膏10g、胡萝卜汁100mL、麸皮浸出汁100mL、腺嘌呤2g、甘氨酸6g、谷氨酸6g、精氨酸3g和天冬氨酸6g、磷酸氢二钾0.4g、硫酸镁0.4g和硫酸亚铁0.08g,其余为水,用盐酸调pH6.0,其中胡萝卜汁处理方式和麸皮处理方式同实施例1。
反应器装入高度4cm的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按15%接种量将种子液接入罐内。底部通气培养,至菌体湿重达70g/L。再从顶部通气保压(底部通气关闭),压力0.03Mpa,25℃下避光培养至表面长满子实体,然后光照培养,前7天持续光照(同时每5小时通气1分钟),后期每天光照12小时(同时每5小时通气2分钟,通气量均为0.2L/L/min)。培养周期21天,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不同液位高度和底部通气对发酵的影响
编号 1 2 3 5 6 7
液面高度cm 3 6 6 9 9 12
底部阶段通气 不通气 不通气 通气 不通气 通气 不通气
干重g/L 20.3 16.2 18.4 10.1 12.6 8.2
虫草素g/L 6.4 4.9 5.7 2.5 4.3 1.1
由实施例2可看出,随着装液高度提高,菌体生长和虫草素合成均有显著下降,但阶段性通气对菌体生长和虫草素产量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即阶段性通入微气泡可以抵消液面对虫草素发酵的不利影响。
实施例3连续发酵
种子培养和子实体培养同实施例2,其中装液高度6cm。在子实体长出后,检测培养基中葡萄糖、底物和无机磷等指标。待3个控制指标葡萄糖浓度降至2g/L以下、腺嘌呤和甘氨酸浓度降至1g/L和2g/L以下、无机磷浓度降至0.02g/L,分别流加葡萄糖溶液、底物溶液和营养液。其中葡萄糖溶液为浓度300~800g/L的葡萄糖溶液,底物溶液(1000mL)配制为:腺嘌呤6、甘氨酸60g,营养液(1000mL)为:胡萝卜汁200mL、磷酸二氢钾4g、硫酸镁4g、硫酸亚铁0.5g。底部通气采用间歇式,即每3小时通气2分钟,通气流量为0.1L/L/min。待液面超过原始液面时,从排料口排出发酵液。待葡萄糖流速和底物流加速率显著下降结束反应(培养周期约为40天)。结果单位时间内总生产的虫草素质量为实施例2中的编号3的2.1倍,子实体高度提高6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液态发酵蛹虫草生产虫草素的方法,通过配制发酵培养基,配合使用特别的发酵方法,可显著提高虫草素产量,并且可以连续生产,虫草素产量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laims (8)

1.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蛹虫草种子培养基,在每L种子培养基中接入1.0~9.0×106个/ml 的蛹虫草孢子悬液40~100ml,在温度22~28℃,转速150~250r/min条件下进行种子培养2~4天,得到种子培养液;
b、在反应器中加入发酵培养基,液面高度为2~20cm,灭菌后按5~30%的接种量接种步骤a得到的种子培养液,避光条件下,在温度22~28℃条件下进行液态发酵;所述液态发酵时底部和顶部都持续通入气体,直至菌体湿重达20~80g/L;之后,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进行静置培养,直至长满白色孢子;之后再光照培养,直至长出子实体;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包括:每L培养基中的葡萄糖20~50g、蛋白胨10~30g、酵母膏5~30g、胡萝卜汁20~200mL、麸皮浸出汁40~400mL、腺嘌呤1~5g、甘氨酸2~20g、谷氨酸1~8g、精氨酸1~8g、天冬氨酸1~8g、磷酸氢二钾0.05~1g、硫酸镁0.05~1g和硫酸亚铁0.05~1g,余量为水;
c、待步骤b发酵过程中的葡萄糖浓度降至1~5g/L以下时,向反应器中流加葡萄糖溶液;或当腺嘌呤浓度降至0.5~1g/L、甘氨酸浓度降至1~4g/L时,流加底物溶液;或当无机磷浓度降至0.01~0.05g/L时,流加营养液进行连续发酵,直到虫草素浓度下降30%时,发酵结束;步骤c所述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300~800g/L;所述的底物溶液中每升含腺嘌呤2~6g、甘氨酸20~60g;所述的营养液中每升含胡萝卜汁40~400mL、磷酸二氢钾0.5~4g、硫酸镁0.5~4g和硫酸亚铁0.1~0.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包括:每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0~40g、蛋白胨10~25g、酵母膏5~20g、磷酸氢二钾0.1~2g、硫酸镁0.1~2g、硫酸亚铁0.02~1g,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4.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4.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反应器包括带夹套发酵罐、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料管路、出料管路以及底部微孔曝气盘;所述的进气管路为2个,一个从进气出口位于液面之上,一个进气出口位于液面之下,与微孔曝气盘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底部和顶部通气通入的为压缩空气或氧气,通入气体的压力为0.03~0.08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连续发酵时底部间歇性通入气体,顶部持续通入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性通入气体是指每1~5小时通气1~10分钟,通气流量为0.1~0.8L/L/min。
CN202110321329.8A 2021-03-25 2021-03-25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Active CN113005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1329.8A CN113005163B (zh) 2021-03-25 2021-03-25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1329.8A CN113005163B (zh) 2021-03-25 2021-03-25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5163A CN113005163A (zh) 2021-06-22
CN113005163B true CN113005163B (zh) 2023-03-14

Family

ID=7640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1329.8A Active CN113005163B (zh) 2021-03-25 2021-03-25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516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1810A (zh) * 2011-11-17 2012-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蛹虫草培养基
CN102965416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蛹虫草半连续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CN104860756A (zh) * 2015-05-08 2015-08-26 南通大学 一种蛹虫草发酵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3946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蛹虫草液体培养基及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6434794A (zh) * 2016-11-18 2017-02-2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从蛹虫草发酵液中提取虫草素的方法
CN108118076A (zh) * 2016-11-27 2018-06-05 辽宁弘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蛹虫草液体生产虫草菌素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6991A (ja) * 1988-05-23 1989-11-30 Takeo Tabata 冬虫夏草類からの抗菌性物質の製造法及び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1810A (zh) * 2011-11-17 2012-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蛹虫草培养基
CN102965416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蛹虫草半连续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CN104860756A (zh) * 2015-05-08 2015-08-26 南通大学 一种蛹虫草发酵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3946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蛹虫草液体培养基及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6434794A (zh) * 2016-11-18 2017-02-2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从蛹虫草发酵液中提取虫草素的方法
CN108118076A (zh) * 2016-11-27 2018-06-05 辽宁弘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蛹虫草液体生产虫草菌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and medium compon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ycelial biomass and exo-polysaccharides with Cordyceps militaris in liquid culture;Kwon J S等;《Biotechnology and Bioprocess Engineering》;20100114;第14卷(第6期);756-762 *
不同代次蛹虫草菌种在两种培养方式下的产量及遗传稳定性;孙润生等;《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1010(第10期);99-103 *
蛹虫草液体培养优化研究;万琴等;《食品与发酵科技》;20160625;第52卷(第3期);16-5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5163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9410B (zh) 一种小链霉菌及其在达托霉素制备中的应用
CN106434421A (zh) 一株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及生产ε‑聚赖氨酸方法
CN101041837B (zh) 一种新的天然脱落酸制备方法
CN110791462B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发酵生产腺苷中的应用
CN112940945A (zh) 一种中国被毛孢发酵的方法
CN108251476B (zh) 从酶制剂废水中提取维生素b12的方法
CN1063788C (zh) 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
CN112940943B (zh) 一种液态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及应用
CN113005163B (zh) 蛹虫草连续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CN104131042B (zh) 一种控制米根霉生长形态产l‑乳酸的方法
CN112300953A (zh)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发酵生产腺苷酸脱氨酶中的应用
CN112481330B (zh) 一种藻源β-1,3-葡聚糖发酵生产方法
CN212982940U (zh) 一种色氨酸发酵生产装置
CN100374542C (zh) 冬虫夏草无性阶段连续发酵工艺
CN110777096B (zh) 一株高产热稳定胰蛋白酶的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08239616A (zh) 一株屎肠球菌菌株及其在酸浆豆腐加工中的应用
CN101974500A (zh) 高纯中温α-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CN107641602A (zh) 一株产朊假丝酵母及其在发酵产蛋白中的应用
CN108184547B (zh) 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11574390A (zh) 氨基酸高效绿色生产提取工艺
CN113136339A (zh) 兼养-自养连续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及其培养系统和应用
CN104498542A (zh) 连续法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16064487B (zh) 一种固定化里氏木霉高产纤维素酶的方法
CN104611246A (zh) 一种同步培养硝化菌与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
CN117143933B (zh) 一种发酵生产色氨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