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5711A -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5711A
CN112985711A CN202110497791.3A CN202110497791A CN112985711A CN 112985711 A CN112985711 A CN 112985711A CN 202110497791 A CN202110497791 A CN 202110497791A CN 112985711 A CN112985711 A CN 112985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gas
detected
pressure valu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7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宁
赵宾
连登伟
王家财
龚雪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7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5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调压气路,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被配置为与气源连接,出气端被配置为与待检测件连接;调压气路被配置为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目标气压值小于预设气压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设备,能够有效缩短充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性。

Description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可充放电的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和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或电动工具上面已普遍应用。电池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多个串联、并联或混联的电池单体。密封性不良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灰尘或水分会进入到箱体内部而导致电池单体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从而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缩短了电池的设计使用寿命。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会经过气密性检测工序,以判断电池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然而,气密性检测工序中,经常出现气密性检测设备停机问题,从而导致气密性检测工序耗时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能够有效缩短充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性。
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其包括:
调压气路,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被配置为与气源连接,出气端被配置为与待检测件连接;
调压气路被配置为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目标气压值小于预设气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通过调压气路将气体调整至第一预设压力,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再将气体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由于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因此相比于单一地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本申请实施例的调压气路通过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和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从而有效缩短充气时间,提高充气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预先使用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的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缩短待检测件达到目标压力值的时间,提高充气效率。然后再使用小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调压气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第一气路被配置为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第二气路被配置为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和,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
由于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共同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第一气路关闭,第二气路保持打开,因此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本实施例中,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第一气路关闭,而第二气路不需要关闭,而是保持打开继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并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从而有利于保证充气连续性,缩短整体充气时间,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调压气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第一气路被配置为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第二气路被配置为将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其中,第一预设压力等于第一压力,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
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各自单独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方式,使得对待检测件的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两个阶段各自独立进行。在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只有一种压力的气体进入待检测件,从而有利于降低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的压力监控难度,保证待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达到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第一气路包括第一调压器,传感器和第一调压器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一调压器。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一调压器调整气体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实时调整气体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气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第一气路,第一开关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一开关。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关闭第一气路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关闭第一气路所需要的时间,降低第一气路在关闭过程中继续向待检测件内充气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超过目标气压值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第二气路包括第二调压器,传感器和第二调压器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二调压器。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二调压器调整气体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实时调整气体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气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第二气路,第二开关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二开关。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关闭第二气路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关闭第二气路所需要的时间,降低第二气路在关闭过程中继续向待检测件内充气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超过预设气压值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检测气路,检测气路包括标准参考件和第三开关,第二气路还包括检漏仪,检漏仪设置于第二开关的下游,标准参考件连接于检漏仪,第三开关与第二气路连接,第三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检测气路。
通过检漏仪检测待检测件的气密性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检漏仪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气路和泄压气路,连接气路被配置为连接待检测件,调压气路连接于连接气路,泄压气路与连接气路连接,连接气路包括第四开关,第四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连接气路,泄压气路设置于第四开关的下游。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泄压气路包括第五开关,第五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泄压气路,传感器、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
传感器可以采集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以监控待检测件内的实际压力。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气压值,则第四开关关闭连接气路,停止向待检测件内部充气。第五开关打开泄压气路,以使待检测件进行排气泄压,从而降低待检测件内部压力值过大而导致待检测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也降低待检测件内部压力值过大而导致密封件与安装表面脱离发生密封失效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报警器,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传感器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或大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时,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报警器报警。
传感器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并且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可以对相关气路及时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堵塞。
传感器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大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并且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有利于防止过充,降低继续充气而引发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方法,其包括:
第一预充阶段,使用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
第二预充阶段,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压力达到满足检测条件的预设气压值;
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目标气压值小于预设气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再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由于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因此相比于单一地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和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分别对待检测件充气,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从而有效缩短充气时间,提高充气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预先使用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的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缩短待检测件达到目标压力值的时间,提高充气效率。然后再使用小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一压力的气体;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二压力的气体。
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各自单独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方式,使得对待检测件的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两个阶段各自独立进行。在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只有一种压力的气体进入待检测件,从而有利于降低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的压力监控难度,保证待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达到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的混合气体;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二压力的气体。
由于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共同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停止第一压力的气体充气,因此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本实施例中,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停止第一压力的气体充气,而不需要停止第二压力的气体充气,即第二压力的气体连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并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从而有利于缩短整体充气时间,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中至少一者的压力值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
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中至少一者的压力值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和/或预设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目标气压值和/或预设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实时检测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并根据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同步控制第一压力。
根据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同步控制第一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目标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之后,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压力判定: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如果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保持不变,执行第二预充阶段步骤。
在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进行压力判定时,如果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出现下降,则判定待检测件自身存在气密性不满足要求的问题,为不合格产品,从而可以不再需要执行使用第二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工作以及后续的检测工作,有利于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当在预设时间内,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小于或大于目标气压值时,报警提示。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目标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对气路及时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堵塞。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大于目标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有利于降低继续充气而引发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当在预设时间内,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小于或大于预设气压值时,报警提示。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预设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对气路及时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堵塞。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大于预设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有利于降低继续充气而引发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车辆;1a、马达;1b、控制单元;
10、电池;11、底壳;12、顶壳;
20、电池模块;
30、气密性检测设备;
40、调压气路;40a、进气端;40b、出气端;40c、调压阀门;40d、截止阀门;41、第一气路;411、第一调压器;412、第一开关;42、第二气路;421、第二调压器;422、第二开关;423、检漏仪;
50、控制器;
60、传感器;
70、检测气路;71、标准参考件;72、第三开关;
80、连接气路;81、第四开关;
90、泄压气路;91、第五开关;
99、报警器;
100、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申请人发现在电池的气密性检测工序中,经常出现气密性检测设备停机问题之后,对气密性检测过程、气密性检测环境以及气密性检测设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申请人发现,气密性检测设备使用低压气体预充电池以使电池内部达到预设气压值。然而,低压气体充气速度慢,使电池内部达到预设气压值的时间长。因此,气密性检测设备改为使用高压气体预充电池以使电池内部达到预设气压值。但使用高压气体充气时,不易控制充气量,容易使电池内部压力超过预设气压值,从而不得不停止气密性检测设备,并且将电池排空再重新充气,进而导致气密性检测工序耗时长,效率低。
基于申请人发现的上述问题,申请人对电池的气密性检测设备进行了改进。
参见图1所示,车辆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可以设置在车辆1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10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
车辆1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1b和马达1a。控制单元1b用来控制电池10为马达1a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10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10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参见图2和图3所示,电池10包括箱体。箱体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箱体可以是多种结构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可以包括底壳11和顶壳12。底壳11与顶壳12相互盖合。底壳11和顶壳1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底壳11和顶壳12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底壳11的开口侧盖合于顶壳12的开口侧,则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底壳11与顶壳12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以实现底壳11与顶壳12的密封连接。
在实际运用中,底壳11可盖合于顶壳12的顶部。底壳11也可称之为上箱体,顶壳12也可以称之为下箱体。
底壳11和顶壳12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在图2中,示例性地,底壳11与顶壳12均为长方体结构。
在电池10中,多个电池模块20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内。
电池10做为待检测件为例,在电池10整体完成组装工作后,采用气密性检测设备对电池10进行气密性检测。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30,其包括调压气路40。调压气路40包括进气端40a和出气端40b。进气端40a被配置为与气源100连接。出气端40b被配置为与待检测件连接。调压气路40被配置为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一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目标气压值小于预设气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调压气路40指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在预定范围内定量调节气体压力的装置。调压气路40可以是机械手动控制实现压力调节,也可以是电动化自动控制实现压力调节。气源100是用于提供满足测试要求的气体的装置。目标气压值指的是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在预定时间内充至待检测件内后,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先设定的压力值。预设气压值指的是待检测件为满足气密性检测要求并且不超过待检测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值的压力值。在环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目标气压值小于预设气压值。环境参数可以包括温度、湿度或海拔等。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均大于气源100排出的气体压力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30将待检测件内的压力值充至预设气压值后,停止充气。然后可以在预定时间内使用压力检测器观察待检测件内压力变化情况。如果待检测件内压力出现下降,且待检测件内的压降小于或等于泄漏标准,则待检测件气密性满足要求,可以判定为合格品。如果待检测件内的压降大于泄漏标准,则待检测件气密性不满足要求,可以判定为不合格品。需要说明的是,泄漏标准指的是产品在特定测试压力下,单位时间内的压降。
在气密性检测过程中,电池10内部充气后,电池10的箱体的部分区域存在发生预定程度形变的情况,从而使得电池10上的软性的密封件会承载拉应力或压应力。如果充气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电池10上的密封件较长时间处于承载应力状态,从而存在密封件自身出现裂纹、密封件自身与安装表面发生分离或者密封件自身无法回复初始状态的可能性,反而容易导致电池10发生气密性变差而不满足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30通过调压气路40将气体调整至第一预设压力,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再将气体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由于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因此相比于单一地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本申请实施例的调压气路40通过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和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从而有效缩短充气时间,提高充气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30预先使用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的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缩短待检测件达到目标压力值的时间,提高充气效率。然后再使用小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性。
通过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方式,使得对待检测件的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两个阶段各自独立进行,从而有利于降低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的压力监控难度,保证待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达到预设气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是相对而言的。由于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因此第一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充气时称为高压预充阶段,而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充气时称为低压预充阶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压力值与预设压力值的比值范围是2/3至5/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调压气路40包括调压阀门40c和截止阀门40d。调压阀门40c和截止阀门40d串联设置。调压阀门40c为可变压力调节阀。在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时,截止阀门40d打开,调压阀门40c被配置为可以先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第一预设压力等于第一压力。在待检测件内达到目标气压值时,调压阀门40c被配置为再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继续对待检测件充气。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在待检测件内达到预设气压值时,截止阀门40d关闭,停止充气。
需要说明的是,串联设置指的是沿气体流动方向,调压阀门40c和截止阀门40d存在上游和下游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密性检测设备30还包括连接气路80和泄压气路90。连接气路80被配置为连接待检测件。调压气路40连接于连接气路80。泄压气路90与连接气路80连接。连接气路80包括第四开关81。第四开关81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连接气路80。泄压气路90设置于第四开关81的下游。
需要说明的是,下游指的是沿气体流动方向上,气体会依次经过第四开关81和泄压气路90。
在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气压值时,第四开关81关闭连接气路80,从而气密性检测设备30停止向待检测件充气,待检测件内的气体不会回流到调压气路40,以使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保持在预设气压值。然后对待检测件的压力值进行检测。
在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气压值时,通过泄压气路90泄放压力,保证待检测件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四开关81可以为电控通断阀,从而可以实现打开或关闭连接气路80的自动化,有利于缩短关闭连接气路80的响应时间,从而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度,降低因关闭时间滞后而导致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较大幅度偏离预设气压值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降低后续检测待检测件的压力值时存在误判的可能性。示例性地,第四开关81可以为电磁阀或气控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密性检测设备30还包括控制器50和传感器60。传感器60被配置为检测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泄压气路90包括第五开关91。第五开关91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泄压气路90。传感器60、第四开关81和第五开关91均与控制器50通信连接。控制器50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四开关81以及第五开关91。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连接指的是可以是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数据信号交互,也可以是通过无线连接实现数据信号交互。
传感器60可以采集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以监控待检测件内的实际压力。如果传感器60检测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气压值,则第四开关81关闭连接气路80,停止向待检测件内部充气。第五开关91打开泄压气路90,以使待检测件进行排气泄压,从而降低待检测件内部压力值过大而导致待检测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也降低待检测件内部压力值过大而导致密封件与安装表面脱离发生密封失效的可能性。待检测件内部压力值等于预设气压值时,第五开关91关闭泄压气路90,以使待检测件停止排气。然后对待检测件的压力值进行检测。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50是具有数据信号交互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装置。传感器60可以为电子压力计或电子压力表,从而可与控制器50实现信息交互,实时地、精确地监控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保证了检测过程的安全性。第五开关91可以为电控通断阀,从而可以实现打开或关闭泄压气路90的自动化,有利于缩短关闭泄压气路90的时间,从而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度,降低因关闭时间滞后而导致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较大幅度小于预设气压值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降低后续检测待检测件的压力值时存在误判的可能性。示例性地,第五开关91可以为电磁阀或气控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密性检测设备30还包括报警器99。传感器60和报警器99均与控制器50通信连接。传感器60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或大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时,控制器50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报警器99报警。
在一些示例中,如果调压气路40和/或连接气路80发生堵塞,导致气体不能正常流动并充入待检测件,从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或大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
传感器60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并接收到报警器99报警后,可以对调压气路40和/或连接气路80及时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堵塞。
传感器60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大于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并接收到报警器99报警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有利于降低继续充气而引发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果调压气路40和连接气路80充气过程正常,但报警器99出现报警。可以对待检测件自身进行检查。如果待检测件自身泄漏速率较快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未达到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则可以判定待检测件气密性不满足要求,为不合格品,不需要继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后续检测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调压气路40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41和第二气路42。第一气路41被配置为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第二气路42被配置为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和,而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
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41和第二气路42各自独立,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度和实时性。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时,可以单独停止第一气路41供气,而第二气路42继续将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对待检测件进行气密性检测工作。
由于第一气路41和第二气路42共同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第一气路41关闭,第二气路42保持打开,因此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本实施例中,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第一气路41关闭,而第二气路42不需要关闭,而是保持打开继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并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从而有利于保证充气连续性,缩短整体充气时间,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压气路40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41和第二气路42。第一气路41被配置为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第二气路42被配置为将气源100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其中,第一预设压力等于第一压力,而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
预先使用经过第一气路41调整压力后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由于第一气路41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时,第二气路42关闭,因此第一预设压力等于第一压力。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时,第一气路41关闭。然后第二气路42打开,使用经过第二气路42调整压力后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由于第二气路42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时,第一气路41关闭,因此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时,第二气路42关闭。对待检测件进行气密性检测工作。
第一气路41和第二气路42各自单独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方式,使得对待检测件的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两个阶段各自独立进行。在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只有一种压力的气体进入待检测件,从而有利于降低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的压力监控难度,保证待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达到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时,第一气路41关闭。然后待检测件静置预定时间后,对待检测件内部压力进行判定。在判定待检测件内部压力处于平稳状态后,再将第二气路42打开,使用经过第二气路42调整压力后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
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时,第一气路41关闭,然后待检测件静置预定时间的方式,可以有利于保证气路内的气体充分进入待检测件内以使得待检测件内的压力达到平衡。
在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进行静置、压力判定时,如果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出现下降,且待检测件内的压降小于或等于泄漏标准,则判定待检测件自身存在气密性不满足要求的问题,为不合格产品,从而不再需要执行第二气路42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工作以及后续的检测工作,有利于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路41包括第一调压器411。传感器60和第一调压器411分别与控制器50通信连接。控制器50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一调压器411。控制器50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一调压器411调整气体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实时调整气体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度。
在第一气路41对待检测件充气过程中,第一压力的压力值可以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目标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阶梯下降指的是相邻两个压力值之间的差值为一定值。线性下降指的是压力值逐渐连续下降。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调压器411为电控调压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路41还包括第一开关412。第一开关412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第一气路41。第一开关412与控制器50通信连接。控制器50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一开关412。需要使用第一气路41向待检测件充气时,控制器50控制第一开关412打开第一气路41。在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时,控制器50控制第一开关412快速响应以关闭第一气路41。通过控制器50控制第一开关412关闭第一气路41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关闭第一气路41所需要的时间,降低第一气路41在关闭过程中继续向待检测件内充气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超过目标气压值的可能性。示例性地,第一开关412可以为电磁阀或气控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路42包括第二调压器421。传感器60和第二调压器421分别与控制器50通信连接。控制器50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二调压器421。控制器50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二调压器421调整气体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实时调整气体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度。
在第二气路42对待检测件充气过程中,第二压力的压力值可以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调压器421为电控调压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路42还包括第二开关422。第二开关422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第二气路42。第二开关422与控制器50通信连接。控制器50被配置为接收传感器60的信号并控制第二开关422。需要使用第二气路42向待检测件充气时,控制器50控制第二开关422打开第二气路42。在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时,控制器50控制第二开关422快速响应以关闭第二气路42。通过控制器50控制第二开关422关闭第二气路42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关闭第二气路42所需要的时间,降低第二气路42在关闭过程中继续向待检测件内充气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超过预设气压值的可能性。示例性地,第二开关422可以为电磁阀或气控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气密性检测设备30还包括检测气路70。检测气路70包括标准参考件71和第三开关72。第二气路42还包括检漏仪423。检漏仪423设置于第二开关422的下游。标准参考件71连接于检漏仪423。第三开关72与第二气路42连接。第三开关72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检测气路70。
在第一气路41打开向待检测件充气时,第二开关422关闭第二气路42,第三开关72打开检测气路70,第四开关81打开连接气路80,第五开关91关闭泄压气路90。
在待检测件内的压力达到目标气压值时,第一开关412关闭第一气路41,第二开关422打开第二气路42,第三开关72打开检测气路70。在待检测件内的压力达到预设气压值时,第二开关422关闭第二气路42,第三开关72关闭检测气路70,此时,标准参考件71内的压力值等于待检测件内的预设气压值。
如果待检测件存在泄漏,经过预定时间后,待检测件内的压力值小于标准参考件71内的压力值,形成压力差。如果经过预定时间后,检漏仪423检测到该压力差大于泄漏标准,判定待检测件气密性不满足要求,为不合格品。如果经过预定时间后,检漏仪423检测到该压力差小于或等于泄漏标准,判定待检测件气密性满足要求,为合格品。
示例性地,第三开关72可以为电磁阀或气控阀。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漏仪423检测待检测件的气密性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检漏仪423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准确性。
如果检漏仪423和待检测件之间的气路发生堵塞,导致气体不能正常流动并充入待检测件。标准参考件71不能与待检测件相连通。如果此时关闭第二开关422和第三开关72,则标准参考件71内的压力值等于检漏仪423和堵塞位置之间的气路内的压力值,而标准参考件71内的压力值并不等于待检测件内的压力值,从而如果待检测件自身气密性不满足要求,检漏仪423也无法检测出,导致出现漏检的情况。
在设置报警器99的实施例中,如果检漏仪423和待检测件之间的气路发生堵塞,导致气体不能正常流动并充入待检测件,进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预设气压值时,报警器99报警。接收到报警器99报警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并对堵塞位置进行检查、清理,有利于降低检漏仪423和待检测件之间的气路发生堵塞而导致发生漏检的可能性。
参见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方法,其包括:
第一预充阶段,使用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
第二预充阶段,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压力达到满足检测条件的预设气压值;
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目标气压值小于预设气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再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并在预定时间内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由于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因此相比于单一地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和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分别对待检测件充气,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待检测件充至预设气压值,从而有效缩短充气时间,提高充气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预先使用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的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缩短待检测件达到目标压力值的时间,提高充气效率。然后再使用小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充气,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性。
通过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方式,使得对待检测件的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两个阶段各自独立进行,从而有利于降低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的压力监控难度,保证待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达到预设气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是相对而言的。由于第一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因此第一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充气时称为高压预充阶段,而第二预设压力对待检测件充气时称为低压预充阶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30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一压力的气体。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二压力的气体。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
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各自单独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方式,使得对待检测件的高压预充和低压预充两个阶段各自独立进行。在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只有一种压力的气体进入待检测件,从而有利于降低高压预充或低压预充阶段的压力监控难度,保证待检测件能够精准地达到目标气压值或预设气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的混合气体。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二压力的气体。
由于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共同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停止第一压力的气体充气,因此第二预设压力等于第二压力。本实施例中,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停止第一压力的气体充气,而不需要停止第二压力的气体充气,即第二压力的气体连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并使得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从而有利于缩短整体充气时间,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中至少一者的压力值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阶梯下降指的是相邻两个压力值之间的差值为一定值。线性下降指的是压力值逐渐连续下降。
在一些示例中,在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各自单独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过程中,第一压力的压力值可以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目标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在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各自单独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过程中,第二压力的压力值可以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在通过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共同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的过程中,第一压力的压力值和第二压力的压力值均可以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目标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在停止第一压力的气体充气后,第二压力的压力值可以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实时检测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并根据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同步控制第一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的精准度,降低出现待检测件内部的压力值超过目标气压值而导致需要排空待检测件或待检测件泄压然后重新充气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之后,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压力判定: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如果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保持不变,执行第二预充阶段步骤。
在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后进行压力判定时,如果判定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出现下降,则判定待检测件自身存在气密性不满足要求的问题,为不合格产品,从而不再需要执行使用第二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充气的工作以及后续的检测工作,有利于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当在预设时间内,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小于或大于目标气压值时,报警提示。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目标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对气路及时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堵塞。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大于目标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有利于降低继续充气而引发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另外,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也可以对待检测件自身进行检查。如果待检测件自身泄漏速率较快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未达到目标气压值,则可以判定待检测件气密性不符合要求,不需要继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后续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当在预设时间内,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小于或大于预设气压值时,报警提示。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预设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对气路及时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堵塞。
检测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大于预设气压值并报警后,可以及时停止充气,有利于降低继续充气而引发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另外,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也可以对待检测件自身进行检查。如果待检测件自身泄漏速率较快而导致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未达到预设气压值,则可以判定待检测件气密性不符合要求,不需要继续对待检测件进行后续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7)

1.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压气路,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被配置为与气源连接,所述出气端被配置为与待检测件连接;
所述调压气路被配置为将所述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预设压力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然后将所述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预设压力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气压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所述目标气压值小于所述预设气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气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被配置为将所述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所述第二气路被配置为将所述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之和,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等于所述第二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气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被配置为将所述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一压力,所述第二气路被配置为将所述气源的气体调整至第二压力;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等于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等于所述第二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所述第一气路包括第一调压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调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调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气路,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第二气路包括第二调压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调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调压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气路,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检测气路,所述检测气路包括标准参考件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二气路还包括检漏仪,所述检漏仪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关的下游,所述标准参考件连接于所述检漏仪,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气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检测气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气路和泄压气路,所述连接气路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待检测件,所述调压气路连接于所述连接气路,所述泄压气路与所述连接气路连接,所述连接气路包括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连接气路,所述泄压气路设置于所述第四开关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所述泄压气路包括第五开关,所述第五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泄压气路,所述传感器、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四开关以及所述第五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在预设时间内小于或大于所述目标气压值或所述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12.一种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预充阶段,使用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对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达到目标气压值;
第二预充阶段,使用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预充,以使所述待检测件内的压力达到满足检测条件的预设气压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所述目标气压值小于所述预设气压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第一压力的气体或者第一压力的气体和第二压力的气体的混合气体;所述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的气体包括所述第二压力的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中至少一者的压力值随充气时间变长而呈阶梯下降或线性下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实时检测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并根据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同步控制所述第一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之后,所述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压力判定:判定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如果判定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保持不变,执行所述第二预充阶段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预充阶段步骤中,当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小于或大于所述目标气压值时,报警提示;和/或,
在所述第二预充阶段步骤中,当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待检测件内的气压值小于或大于所述预设气压值时,报警提示。
CN202110497791.3A 2021-05-08 2021-05-08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2985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7791.3A CN112985711A (zh) 2021-05-08 2021-05-08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7791.3A CN112985711A (zh) 2021-05-08 2021-05-08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5711A true CN112985711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3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7791.3A Pending CN112985711A (zh) 2021-05-08 2021-05-08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571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7354A (zh) * 2021-08-26 2021-11-05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3624425A (zh) * 2021-07-26 2021-11-09 上腾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电池包密封性测试充气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018510A (zh) * 2021-11-01 2022-02-08 深圳天邦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测仪加压方法
CN115019479A (zh) * 2022-02-22 2022-09-06 深圳市朗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气体探测报警器处理气体泄露的方法及系统
CN115993215A (zh) * 2021-10-20 2023-04-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装置、气密测试装置、充气方法及气密测试方法
CN117091765A (zh) * 2023-10-18 2023-1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检测系统及电池制造生产线
CN117091772A (zh) * 2023-10-17 2023-1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性检测方法及气密性检测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03953Y (zh) * 2006-04-28 2007-05-23 沈阳理工大学 弹药密封度自动数字检测仪
CN103398830A (zh) * 2013-08-12 2013-11-20 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油室密封检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3575478A (zh) * 2012-07-23 2014-02-12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气密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JP5671115B2 (ja) * 2013-09-18 2015-02-18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消火栓用ホース試験装置
CN105547608A (zh) * 2014-11-03 2016-05-04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一种飞机气密试验装置
JP2018179821A (ja) * 2017-04-17 2018-11-15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エアリークテスト装置
CN210269078U (zh) * 2019-07-09 2020-04-07 劳士领汽车配件(昆山)有限公司 塑料焊接件用气密性测量装置
CN210464834U (zh) * 2019-08-19 2020-05-05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检漏仪
CN212082753U (zh) * 2020-05-25 2020-12-04 深圳市中冀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泄漏气密性检测仪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03953Y (zh) * 2006-04-28 2007-05-23 沈阳理工大学 弹药密封度自动数字检测仪
CN103575478A (zh) * 2012-07-23 2014-02-12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气密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98830A (zh) * 2013-08-12 2013-11-20 贵州长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油室密封检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5671115B2 (ja) * 2013-09-18 2015-02-18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消火栓用ホース試験装置
CN105547608A (zh) * 2014-11-03 2016-05-04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一种飞机气密试验装置
JP2018179821A (ja) * 2017-04-17 2018-11-15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エアリークテスト装置
CN210269078U (zh) * 2019-07-09 2020-04-07 劳士领汽车配件(昆山)有限公司 塑料焊接件用气密性测量装置
CN210464834U (zh) * 2019-08-19 2020-05-05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检漏仪
CN212082753U (zh) * 2020-05-25 2020-12-04 深圳市中冀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泄漏气密性检测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继武 等: "发动机试漏工艺开发", 《汽车制造业》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4425A (zh) * 2021-07-26 2021-11-09 上腾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电池包密封性测试充气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607354A (zh) * 2021-08-26 2021-11-05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5993215A (zh) * 2021-10-20 2023-04-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装置、气密测试装置、充气方法及气密测试方法
CN115993215B (zh) * 2021-10-20 2024-01-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装置、气密测试装置、充气方法及气密测试方法
CN114018510A (zh) * 2021-11-01 2022-02-08 深圳天邦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测仪加压方法
CN115019479A (zh) * 2022-02-22 2022-09-06 深圳市朗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气体探测报警器处理气体泄露的方法及系统
CN117091772A (zh) * 2023-10-17 2023-1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性检测方法及气密性检测系统
CN117091765A (zh) * 2023-10-18 2023-1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检测系统及电池制造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5711A (zh)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CN100449839C (zh) 漏气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EP3306292B1 (en) Sensor unit and airtightness inspection device
US8534327B2 (en) Ga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gas charging method
CN108731888A (zh) 一种电池包ip67防护可靠性测试系统
CN111380659B (zh)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系统气密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804373B (zh) 一种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
WO2022227907A1 (zh) 箱体的检漏方法及检漏系统
CN110178255A (zh) 用于确定燃料电池堆的密封性的方法
CN111864233A (zh) 供氢系统的氢气纯度检测装置
CN215733542U (zh) 一种电池包充电系统
KR20160067463A (ko) 리튬-산소 전지 시스템
CN215573641U (zh) 一种用于电池盒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系统
CN210426918U (zh) 一种外接式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3541243A (zh) 一种电池包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13555585A (zh) 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气体置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426998U (zh) 一种车用高压氢气减压阀测试装置
US20180261859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2230845A (zh)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压力保护阀的性能检测装置
EP4155706A1 (en) Vehicle, and gas tightness detection method for battery pack of vehicle
JP6305949B2 (ja) 安全弁機構の検査装置及び安全弁機構の検査方法
KR20180095984A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 고압용기 압력센서 고장 진단 방법
CN115993215B (zh) 充气装置、气密测试装置、充气方法及气密测试方法
CN116481738A (zh) 气密性检测方法及设备
US20230141930A1 (en) Thermal Chai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Thermal Chain Detection System for Battery 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