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0236A -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0236A
CN112930236A CN201980071608.4A CN201980071608A CN112930236A CN 112930236 A CN112930236 A CN 112930236A CN 201980071608 A CN201980071608 A CN 201980071608A CN 112930236 A CN112930236 A CN 112930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cutting
angle
edge
cutt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16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30236B (zh
Inventor
真尾将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30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0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30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0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B23C5/109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with removable cutting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02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with special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4Overall shape
    • B23C2200/0477Trian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20Top or side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C2200/205Discontinuous cutting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20Top or side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C2200/208Wiper, i.e. an auxiliary cutting edge to improve surface fini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28Angles
    • B23C2200/286Positive cutting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36Other features of the milling insert not covered by B23C2200/04 - B23C2200/32
    • B23C2200/367Mounted tangentially, i.e. where the rake face is not the face with largest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一方案的切削刀片具备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侧面的主体。第一面具有第一角、第二角以及第一边。第一边位于第一角与第二角之间。第一边从第一角至第二角依次具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第三部位以及第四部位。在主视观察第一面的情况下,与第一部位相接的假想直线为基准线。第一部位、第二部位、第三部位以及第四部位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分别为第一角度、第二角度、第三角度以及第四角度。此时,第三角度小于第二角度以及第四角度。

Description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在2018年10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204271号的优先权,并将该在先申请的公开整体援引于此以供参照。
技术领域
本方案通常涉及用于被切削件的切削加工的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铣削加工等旋转切削加工的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作为在对金属等被切削件进行切削加工时使用的切削刀片,已知有国际公开第2012/10483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片是具有两个侧面、以及位于该两个侧面之间的四周面的四边板形状。四周面具有相同的四个端面。四个端面分别具有前刀面。
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切削刀片这样,在四周面具有多个端面的情况下,难以在确保位于各端面的外周缘的切削刃的耐用性的同时,确保供由切削刃产生的切屑流动的空间。因此,谋求同时实现切削刃的耐用性的提高以及切屑的排出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中的未被限定的一方面的切削刀片具备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侧面的主体。第一面是多边形状。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相反侧。侧面位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第一面具有第一角、第二角以及第一边。第二角位于与第一角相邻的位置。第一边位于第一角与第二角之间。侧面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从第一边配置到第二面,且具有第一前刀面区域。第一边具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第三部位以及第四部位。第一部位从第一角朝向第二角延伸。第二部位位于比第一部位接近第二角的位置。第三部位位于比第二部位接近第二角的位置。第四部位从第二角朝向第一角延伸。在主视观察第一面的情况下,在第一角侧的端部与第一部位相接的假想直线为基准线。另外,第二部位以及第四部位分别以随着远离第一部位而在第一面的中心所在的一侧中远离基准线的方式相对于基准线倾斜。第一部位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一角度,第二部位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二角度,第三部位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三角度,第四部位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四角度。此时,第三角度小于第二角度以及第四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未被限定的一方面的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一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切削刀片时的主视图。
图3是从第二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切削刀片时的主视图。
图4是从A1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切削刀片时的侧视图。
图5是从A2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切削刀片时的侧视图。
图6是将图1所示的区域B1放大了的放大图。
图7是将图4所示的区域B2放大了的放大图。
图8是与图2所示的切削刀片相同的侧视图。
图9是图4所示的切削刀片的IX-IX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图4所示的切削刀片的X-X剖面的剖视图。
图11是图4所示的切削刀片的XI-XI剖面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未被限定的一方面的切削刀具的立体图。
图13是将图12所示的区域B3放大了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本公开的未被限定的一方面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概要图。
图15是示出本公开的未被限定的一方面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概要图。
图16是示出本公开的未被限定的一方面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分别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参照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简化示出说明各实施方式所需的主要构件。因此,以下公开的切削刀片1可以具备未在参照的各图中示出的任意的构成构件。另外,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并不如实地表示实际的构成构件的尺寸及各构件的尺寸比率等。
<切削刀片>
例如如图1所示,切削刀片1(以下,也简称为刀片1。)可以具备具有第一面3、第二面5以及侧面7的主体9。如图2所示,第一面3可以是具有多个角以及多条边的多边形状。第二面5可以位于第一面3的相反侧,且与第一面3同样地是具有多个角以及多条边的多边形状。因此,如图1所示,刀片1可以是多边板形状。
如图2所示,第一面3可以是大致三角形的形状,且具有三个角以及三条边。第二面5可以与第一面3同样地是三角形的形状,可以具有三个角以及三条边。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第一面3中的三个角以及三条边可以位于以中心轴O1为中心而呈120°旋转对称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面5与第一面3同样地是多边形状,但其并不限定于与第一面3相同的大小。例如,第二面5可以比第一面3小一圈。另外,多边形状并不限定于严格上的多边形。例如,第一面3中三条边可以每条都不是严格上的直线。
如图2所示的一例那样,三条边可以分别具有朝向外方凸出的部分、以及朝向内方凸出的部分。另外,上述的中心轴O1也可以置换为连结第一面3的中心与第二面5的中心的假想直线。第一面3的中心例如可以由主视观察第一面3时的第一面3的重心位置来确定。
作为第一面3以及第二面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如图1所示,第一面3的形状可以是大致三角形。第一面3以及第二面5也可以分别是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
第一面3可以具有第一角11、第二角13、第三角15、第一边17以及第二边19。第二角13以及第三角15可以分别位于与第一角11相邻的位置。第一边17可以位于第一角11与第二角13之间。换言之,第一边17可以与第一角11以及第二角13连接。第二边19可以位于第一角11与第三角15之间。换言之,第二边19可以与第一角11以及第三角15连接。
本公开中的侧面7可以位于第一面3与第二面5之间。图1所示的一例中的侧面7可以与第一面3以及第二面5连接。由于第一面3可以具有第一边17以及第二边19,因此侧面7可以具有沿着第一边17配置的第一侧面21以及沿着第二边19配置的第二侧面23。
如图1所示的一例那样,第一侧面21可以从第一边17配置到第二面5。另外,第二侧面23可以从第二边19配置到第二面5。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边17可以与第二边19相邻,因此第一侧面21也可以与第二侧面23相邻。
第一侧面21可以具有第一前刀面区域。另外,第二侧面23可以具有第二前刀面区域。第一侧面21以及第二侧面23能够分别在切削加工时作为前刀面而发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的一例那样,由于第一面3是大致三角形,因此第一面3可以除了第一边17以及第二边19以外还具有第三边25,侧面7可以除了第一侧面21以及第二侧面23以外还具有从第三边25配置到第二面5的第三侧面27。图2所示的一例中的第三边25可以位于第二角13与第三角15之间。
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的一例那样,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第一面3中的三个角以及三条边可以位于以中心轴O1为中心而呈120°旋转对称的位置。此时,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3以及第三侧面27也可以位于以中心轴O1为中心而呈120°旋转对称的位置。
第一面3以及侧面7的交界无需整体为棱线。例如可以是,第一面3与侧面7的交界处的形成有切削刃的部分为棱线,另一方面,第一面3与侧面7的交界处未形成有切削刃的部分不是棱线。即,在第一面3与侧面7的交界处的未形成有切削刃的部分,第一面3与侧面7可以平滑地连接。
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能够视觉辨认出的范围可以是第一面3。因此,第一角11、第二角13、第三角15、第一边17、第二边19以及第三边25可以位于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的第一面3的外周缘。因此,如图1所示的一例那样,即使在通过第一面3中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呈凸曲面形状弯曲而将第一面3与侧面7的一部分平滑地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定第一面3与侧面7的边界。
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的最大宽度可以是例如6mm以上且25mm以下。另外,从第一面3到第二面5的高度可以是例如1mm以上且10mm以下。在此,从第一面3到第二面5的高度是指第一面3与第二面5之间的在与中心轴O1平行的方向上的间隔的最大值。
如图1所示,刀片1可以具有在第一面3开口的贯通孔29。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一例中的贯通孔29可以从第一面3的中心朝向第二面5的中心形成。因此,贯通孔29可以在第二面5开口。另外,如图1所示的一例那样,在贯通孔29从第一面3的中心朝向第二面5的中心形成的情况下,贯通孔29的中心轴可以与中心轴O1一致。
贯通孔29可以在将刀片1固定于刀柄时用于例如供螺钉插入。在将刀片1固定于刀柄时,也可以代替螺钉而使用例如夹紧构件。图1所示的一例中的贯通孔29从第一面3的中心朝向第二面5的中心形成,但贯通孔29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
如图3所示,第二面5可以具有位于包围贯通孔29的开口的位置的平坦的面区域5a。在第二面5具有面区域5a的情况下,能够将刀片1稳定地固定于刀柄。需要说明的是,面区域5a并不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平坦的面的情况。
面区域5a只要大致平坦即可,可以以在整体观察刀片1的情况下无法察觉的程度略微弯曲或具有微小的凹凸。具体而言,例如,面区域5a也可以具有几十μm左右的微小的凹凸。
面区域5a可以相对于中心轴O1正交。在面区域5a相对于中心轴正交的情况下,能够将刀片1更稳定地固定于刀柄。在第二面5具有面区域5a的情况下,为了确定沿着中心轴O1的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将面区域5a作为第一基准面。
主体9可以还具有第一切削刃31、第二切削刃33、第三切削刃35以及第四切削刃37。这些切削刃可以在使用刀片1制造切削加工物时用于切削被切削件。第一切削刃31可以位于第一边17。第二切削刃33可以位于第二边19。
第一切削刃31可以位于第一边17整体,或者也可以位于第一边17的一部分。第二切削刃33可以位于第二边19整体,或者也可以位于第二边19的一部分。
第一切削刃31可以位于第一边17整体,或者也可以仅位于第一边17的一部分。第二切削刃33可以位于第二边19整体,或者也可以仅位于第二边19的一部分。
第三切削刃35可以从第二角13朝向第二面5延伸。第四切削刃37可以从第一角11朝向第二面5延伸。如图1所示的一例那样,第三切削刃35可以位于第一侧面21以及第三侧面27的交界。另外,如图1所示的一例那样,第四切削刃37、第一侧面21以及第二侧面23的交界。
第三切削刃35可以与第二面5连接,或者也可以与第二面5分离。第四切削刃37也同样地,可以与第二面5连接,或者也可以与第二面5分离。
例如,在第一侧面21作为前刀面而发挥功能的状态下使用刀片1对被切削件进行切削加工时,第三切削刃35可以用作底刃。另外,第一切削刃31可以用作外周刃。如上所述,在第三切削刃35用作底刃,第一切削刃31用作外周刃的情况下,可以主要是第一切削刃31对切削加工做出贡献。有时第一切削刃31被称作主切削刃。
另外,在第二侧面23作为前刀面而发挥功能的状态下使用刀片1对被切削件进行切削加工时,第四切削刃37可以用作底刃。另外,第二切削刃33可以用作外周刃。如上所述,在将第四切削刃37用作底刃,将第二切削刃33用作外周刃的情况下,可以主要是第二切削刃33对切削加工做出贡献。有时第二切削刃33也被称作主切削刃。
在第一面3中的三条边位于以中心轴O1为中心而呈120°旋转对称的位置的情况下,与第一切削刃31对应的切削刃的部位可以位于第三边25。另外,在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3以及第三侧面27位于以中心轴O1为中心而呈120°旋转对称的位置的情况下,与第三切削刃35对应的切削刃的部位可以位于第二侧面23与第三侧面27的交界。
第一边17可以具有第一部位39、第二部位41、第三部位43以及第四部位45。第一部位39可以从第一角11朝向第二角13延伸。第二部位41可以位于比第一部位39接近第二角13的位置。
第三部位43可以位于比第二部位41接近第二角13的位置。第四部位45可以从第二角13朝向第一角11延伸。在第一边17可以从第一角11朝向第二角13依次配置第一部位39、第二部位41、第三部位43以及第四部位45。
图2示出基准线L。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基准线L可以是在第一角11侧的端部处与第一部位39相接的假想直线。第二部位41以及第四部位45可以分别以随着远离第一部位39而在第一面3的中心所在的一侧远离基准线L的方式相对于基准线L倾斜。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第二部位41以及第四部位45可以随着远离第一部位39而朝向右侧远离基准线L。
在图2中示出第一角度θ1、第二角度θ2、第三角度θ3以及第四角度θ4。第一角度θ1是第一部位39相对于基准线L的倾斜角。第二角度θ2是第二部位41相对于基准线L的倾斜角。第三角度θ3是第三部位43相对于基准线L的倾斜角。第四角度θ4是第四部位45相对于基准线L的倾斜角。
在第一部位39的倾斜角非恒定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最大值设为第一角度θ1。同样地,在第二部位41、第三部位43以及第四部位45的倾斜角非恒定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各自的最大值设为第二角度θ2、第三角度θ3以及第四角度θ4。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基准线L在第一角11侧的端部与第一部位39相接,因此例如在第一部位39为直线形状时,第一角度θ1可以为0°。
第三角度θ3可以小于第二角度θ2以及第四角度θ4。在第三角度θ3与第二角度θ2以及第四角度θ4相比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容易确保供由第一切削刃31产生的切屑流动的空间。因此,切屑的排出性较高,切屑不易堵塞。
在第二角度θ2与第三角度θ3相比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无需过度增大主体9,容易确保第一切削刃31的长度较长。因此,也能够应对例如深切口加工,切削加工的自由度较高。另外,在第四角度θ4与第三角度θ3相比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容易确保第三切削刃35附近的主体9的壁厚较厚。因此,第三切削刃35的耐用性较高。
第一角度θ1可以小于第二角度θ2以及第四角度θ4。在第一角度θ1与第二角度θ2以及第四角度θ4相比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容易确保第四切削刃37附近的主体9的壁厚较厚。具体而言,容易确保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3的相交角度较大。因此,第四切削刃37的耐用性较高。
第三部位43可以可以随着远离第一部位39而在第一面3的中心所在的一侧远离基准线L的方式相对于基准线L倾斜。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主视观察第一面3的情况下,第三部位43可以随着远离第一部位39而朝向右侧远离基准线L。在第三部位43如上述那样倾斜的情况下,容易将供由第一切削刃31产生的切屑流动的空间确保得更宽。因此,切屑的排出性更高,切屑更不易堵塞。
第四角度θ4可以大于第二角度θ2。在该情况下,容易将第三切削刃35附近的主体9的壁厚确保得更厚。因此,第三切削刃35的耐用性更高。
第一角度θ1、第二角度θ2、第三角度θ3以及第四角度θ4各自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值。例如,第一角度θ1可以被设定为0°~10°左右。第二角度θ2可以被设定为5°~30°左右。第三角度θ3可以被设定为3°~15°左右。第四角度θ4可以被设定为5°~30°左右。
第一切削刃31可以如上述那样位于第一边17整体,或者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一例那样位于第二部位41、第三部位43以及第四部位45。即,第一切削刃31可以不位于第一边17的第一部位39。
在第一切削刃31不位于第一部位39的情况下,在第一部位39处,能够平滑地连接第一面3与侧面7。因此,能够平滑地连接第二切削刃33与第四切削刃37。在该情况下,在主视观察第二侧面23时,在第二切削刃33与第四切削刃37的边界附近不易形成角,而能够形成所谓的凸曲线形状的拐角切削刃。
在主视观察第一侧面21的情况下,第四部位45可以是凸曲线形状。第四部位45从第二角13延伸,因此可以与第三切削刃35连接。在构成第一切削刃31的一部分的第四部位45是凸曲线形状的情况下,能够使第四部位45作为耐用性较高的拐角切削刃而发挥功能。因此,在使用第一切削刃31以及第三切削刃35进行切削加工时,第一切削刃31的耐用性较高。
在主视观察第一侧面21的情况下,第三部位43可以是以随着远离第四部位45而远离第二面5的方式倾斜的直线形状。在第三部位43如上述那样倾斜的情况下,切屑的厚度变薄,因此施加于第三部位43的切削负载减轻。此外,在第三部位43是直线形状的情况下,第三部位43的耐用性较高。
另外,例如在将刀片1安装于刀柄时,由于第一面3不易与被切削件接触,因此径向前角可以被设定为负值。在第三部位43如上述那样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由第三切削刃35形成的被切削件的加工面与由第一切削刃31形成的被切削件的加工面所成的角度接近90°。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例如方肩加工等。
在主视观察第一侧面21的情况下,第二部位41可以是凸曲线形状。在将刀片1安装于刀柄时,在第一切削刃31的位于最外周侧的部分如上述那样为凸形状的情况下,第一切削刃31的耐用性较高。
在主视观察第一侧面21的情况下,第一部位39可以是以随着接近第一角11而接近第二面5的方式倾斜的直线形状。在第一部位39如上述那样倾斜的情况下,在使用第一切削刃31进行切削加工时,未配置有第一切削刃31的第一部位39不易与被切削件接触。因此,位于第一部位39附近的第二切削刃33以及第四切削刃37不易损伤。
因此,在使用第一切削刃31以及第三切削刃35进行切削加工后,能够使用第二切削刃33以及第四切削刃37良好地进行切削加工。
第一侧面21可以具有第一倾斜面47以及第一平面49。第一倾斜面47可以沿着第一切削刃31以及第三切削刃35配置。第一倾斜面47可以以随着远离第一切削刃31以及第三切削刃35而接近主体9的中心的方式倾斜,即作为所谓的前刀面而发挥功能。即,第一倾斜面47可以相当于前述的第一前刀面区域。
第一平面49可以位于比第一倾斜面47远离第一切削刃31以及第三切削刃35的位置。第一平面49能够用作在将刀片1固定于刀柄时与刀柄的刀槽抵接的面。由于第一平面49的平坦的面结构,因此能够将刀片1稳定地固定于刀柄。第一平面49可以相对于第二面5倾斜,或者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相对于第二面5正交。
第二侧面23可以具有第二倾斜面51以及第二平面53。第二倾斜面51可以沿着第二切削刃33以及第四切削刃37配置。第二倾斜面51可以以随着远离第二切削刃33以及第四切削刃37而接近主体9的中心的方式倾斜,即作为所谓的前刀面而发挥功能。即,第二倾斜面51可以相当于前述的第二前刀面区域。
第二平面53可以位于比第二倾斜面51远离第二切削刃33以及第四切削刃37的位置。第二平面53能够用作在将刀片1固定于刀柄时与刀柄的刀槽抵接的面。在第二平面53的平坦的面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刀片1稳定地固定于刀柄。第二平面53可以相对于第二面5倾斜,或者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相对于第二面5正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平面49以及第二平面53各自并不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平坦的面。第一平面49以及第二平面53与面区域5a同样地可以分别具有几十μm左右的微小的凹凸。
作为刀片1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出硬质合金以及金属陶瓷等。作为硬质合金的组成,例如可以列举出WC-Co、WC-TiC-Co以及WC-TiC-TaC-Co。在此,WC、TiC以及TaC是硬质粒子,Co是粘结相。
此外,金属陶瓷是在陶瓷成分中复合了金属而成的烧结复合材料。作为金属陶瓷的一例,可以列举出以碳化钛(TiC)或氮化钛(TiN)为主要成分的钛化合物。但是,刀片11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组成。
刀片1的表面可以使用化学蒸镀(CVD)法或者物理蒸镀(PVD)法而由覆膜进行涂覆。作为覆膜的组成,可以列举出碳化钛(TiC)、氮化钛(TiN)、碳氮化钛(TiCN)以及氧化铝(Al2O3)等。
<切削刀具>
接下来,使用图12以及图13对多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01进行说明。图12以及图13示出图1所示的刀片通过螺钉107而安装于刀柄103的刀槽105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等中,可以使用双点划线表示切削刀具101的旋转轴O2。
未被限定的一例的切削刀具101可以用于旋转切削加工。如图12所示,切削刀具101可以具备刀柄103以及刀片。刀柄103可以是沿着旋转轴O2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圆柱形状。另外,刀柄103可以具有位于第一端侧的刀槽105。刀片可以位于上述的刀槽105。
刀槽105可以仅为一个,或者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一例那样为多个。在刀柄103具有多个刀槽105的情况下,切削刀具101可以具备多个刀片,且刀片逐个位于各刀槽105。
刀槽105可以在刀柄103的外周面以及第一端侧的端面开口。在刀柄103具有多个刀槽105的情况下,这些刀槽105既可以绕旋转轴O2等间隔地配置,也可以不等间隔地配置。刀柄103由于具有刀槽105,因此显而易见地可以不是严格上的圆柱形状。
刀片可以以切削刃的至少一部分从刀柄103突出的方式装配于刀槽105。具体而言,刀片可以可第一切削刃位于比刀柄的外周面靠外方的位置、且第二切削刃从刀柄朝向被切削件突出的方式装配于刀柄103。
在未被限定的一例的切削刀具101中,刀片的第二侧面中的第二平面以及第二面可以至少与刀柄103抵接。
刀片可以通过螺钉107装配于刀槽105。可以通过将螺钉107插入刀片的贯通孔,并将该螺钉107的前端插入形成于刀槽105的螺钉孔,且使螺钉107固定于螺钉孔,从而将刀片装配于刀柄103。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刀柄103,能够使用钢、铸铁等。特别是,从提高刀柄103的韧性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在这些材质中使用钢。
<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使用图14~图16对多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4~图16示出使用上述切削刀具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如图14~图16所示,可以使用双点划线表示切削刀具101的旋转轴O2。切削加工物203通过对被切削件201进行切削加工而制作。未被限定的一例中的制造方法可以具备以下的工序。
即,未被限定的一例中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1)使以上述的未被限定的一例为代表的切削刀具101旋转的工序;
(2)使旋转着的切削刀具101与被切削件201接触的工序;以及
(3)使切削刀具101从被切削件201离开的工序。
更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如图14所示,使切削刀具101一边绕旋转轴O2向Y方向旋转一边相对接近被切削件201。接着,可以如图15所示,切削刀具101中的切削刃与被切削件201接触,从而对被切削件201进行切削。然后,可以如图16所示,使切削刀具101相对远离被切削件201。
可以将被切削件201固定并使切削刀具101接近。另外,可以如图14~图16所示,将被切削件201固定并使切削刀具101绕旋转轴O2旋转。另外,可以如图16所示,将被切削件201固定并使切削刀具101远离。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切削加工中,在各个工序中,将被切削件201固定并使切削刀具101移动,但当然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
例如,在(1)的工序中,也可以使被切削件201接近切削刀具101。同样地,在(3)的工序中,也可以使被切削件201从切削刀具101离开。在持续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维持使切削刀具101旋转的状态,并反复进行使刀片的切削刃与被切削件201的不同部位接触的工序即可。
作为被切削件201的材质的代表例,可以列举出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以及非铁金属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切削刀片(刀片)
3···第一面
5···第二面
5a··面区域
7···侧面
9···主体
11···第一角
13···第二角
15···第三角
17···第一边
19···第二边
21···第一侧面
23···第二侧面
25···第三边
27···第三侧面
29···贯通孔
31···第一切削刃
33···第二切削刃
35···第三切削刃
37···第四切削刃
39···第一部位
41···第二部位
43···第三部位
45···第四部位
47···第一倾斜面
49···第一平面
51···第二倾斜面
53···第二平面
101···切削刀具
103···刀柄
105···刀槽
107···螺钉
201···被切削件
203···切削加工物。

Claims (12)

1.一种切削刀片,其中,
所述切削刀片具备主体,该主体具有:
多边形状的第一面;
第二面,其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以及
侧面,其位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
所述第一面具有:
第一角;
第二角,其位于与所述第一角相邻的位置;以及
第一边,其位于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二角之间,
所述侧面具有第一侧面,该第一侧面从所述第一边配置到所述第二面,且具有第一前刀面区域,
所述第一边具有:
第一部位,其从所述第一角朝向所述第二角延伸;
第二部位,其位于比所述第一部位接近所述第二角的位置;
第三部位,其位于比所述第二部位接近所述第二角的位置;以及
第四部位,其从所述第二角朝向所述第一角延伸,
在主视观察所述第一面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角侧的端部处与所述第一部位相接的假想直线为基准线,
所述第二部位以及所述第四部位分别以随着远离所述第一部位而在所述第一面的中心所在的一侧远离所述基准线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基准线倾斜,
所述第一部位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三部位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三角度,所述第四部位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为第四角度,
所述第三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以及所述第四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所述第三部位以随着远离所述第一部位而在所述第一面的中心所在的一侧远离所述基准线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基准线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所述第四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所述第一面还具有:
第三角,其位于与所述第一角相邻的位置;以及
第二边,其位于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三角之间,
所述侧面还具有第二侧面,该第二侧面从所述第二边配置到所述第二面,且具有第二前刀面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所述主体还具有:
第一切削刃,其位于所述第一边;
第二切削刃,其位于所述第二边;
第三切削刃,其从所述第二角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以及
第四切削刃,其从所述第一角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所述第一切削刃位于所述第二部位、所述第三部位以及所述第四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在主视观察所述第一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部位是凸曲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在主视观察所述第一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部位是以随着远离所述第四部位而远离所述第二面的方式倾斜的直线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在主视观察所述第一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位是凸曲线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中,
在主视观察所述第一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位是以随着接近所述第一角而接近所述第二面的方式倾斜的直线形状。
11.一种切削刀具,其中,
所述切削刀具具有:
刀柄,其是沿着旋转轴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圆柱形状,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侧的刀槽;以及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位于所述刀槽内。
12.一种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
使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刀具旋转的工序;
使旋转着的所述切削刀具与被切削件接触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切削刀具远离所述被切削件的工序。
CN201980071608.4A 2018-10-30 2019-10-28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930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4271 2018-10-30
JP2018-204271 2018-10-30
PCT/JP2019/042173 WO2020090738A1 (ja) 2018-10-30 2019-10-28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0236A true CN112930236A (zh) 2021-06-08
CN112930236B CN112930236B (zh) 2024-01-30

Family

ID=7046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1608.4A Active CN112930236B (zh) 2018-10-30 2019-10-28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1467A1 (zh)
JP (1) JP7114733B2 (zh)
CN (1) CN112930236B (zh)
DE (1) DE112019005433T5 (zh)
WO (1) WO20200907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9080B1 (ja) * 2019-10-18 2020-05-27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転削工具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011A (ja) * 1991-02-05 1993-01-26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スローアウエイチツプ
JP2008229745A (ja) * 2007-03-16 2008-10-0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インサート着脱式転削工具
WO2012014977A1 (ja) * 2010-07-29 2012-0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US20120269588A1 (en) * 2010-09-29 2012-10-25 Kennametal Inc. Grooving inser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grooving insert
JP2014503375A (ja) * 2011-01-31 2014-02-13 イスカーリミテッド 接線方向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フライス
CN106715015A (zh) * 2014-09-26 2017-05-24 京瓷株式会社 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07249796A (zh) * 2015-02-26 2017-10-13 京瓷株式会社 镶刀、钻头以及使用该钻头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US20170368616A1 (en) * 2015-01-14 2017-12-28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Cutting insert and a milling cutting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845A (ja) * 1989-06-23 1991-02-0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JP2567787Y2 (ja) * 1990-03-16 1998-04-02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スローアウエイチツプ
SE530025C2 (sv) * 2006-06-21 2008-02-12 Seco Tools Ab Vändbart frässkär och verktyg med trigonformat tangentiellt monterat skär
US8454277B2 (en) * 2008-12-18 2013-06-04 Kennametal Inc. Toolholder and toolholder assembly with elongated seating pads
EP2946858B1 (en) * 2014-05-19 2019-07-10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Cutting tool insert and cutting tool insert holder
US10076795B2 (en) * 2015-11-19 2018-09-18 Iscar, Ltd. Triangular tangential milling insert and milling tool
JP6612152B2 (ja) * 2016-03-03 2019-11-27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
JP6884342B2 (ja) 2017-06-02 2021-06-09 神鋼建材工業株式会社 遮音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011A (ja) * 1991-02-05 1993-01-26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スローアウエイチツプ
JP2008229745A (ja) * 2007-03-16 2008-10-0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インサート着脱式転削工具
WO2012014977A1 (ja) * 2010-07-29 2012-0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US20120269588A1 (en) * 2010-09-29 2012-10-25 Kennametal Inc. Grooving inser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grooving insert
JP2014503375A (ja) * 2011-01-31 2014-02-13 イスカーリミテッド 接線方向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フライス
CN106715015A (zh) * 2014-09-26 2017-05-24 京瓷株式会社 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US20170368616A1 (en) * 2015-01-14 2017-12-28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Cutting insert and a milling cutting tool
JP2018506437A (ja) * 2015-01-14 2018-03-08 サンドビ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ー アクティエボラーグ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フライス切削工具
CN107249796A (zh) * 2015-02-26 2017-10-13 京瓷株式会社 镶刀、钻头以及使用该钻头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90738A1 (ja) 2021-09-30
DE112019005433T5 (de) 2021-07-15
JP7114733B2 (ja) 2022-08-08
CN112930236B (zh) 2024-01-30
US20220001467A1 (en) 2022-01-06
WO2020090738A1 (ja)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7205B (zh) 刀片
JP7417713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1902232A (zh) 切削刀片、切削工具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08698143B (zh) 切削工具用刀具
CN115697605A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US20170036279A1 (en)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CN111148590B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2930236B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1246954B (zh) 切削刀片、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2135703A (zh) 切削刀片、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US10384275B2 (en)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machined product
CN110997204B (zh) 切削刀片、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0944783B (zh) 切削刀片、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2888520B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7488332B2 (ja) 回転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6616176B2 (ja) 切削工具
JP2020172005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6430796B2 (ja) 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1699066B (zh) 切削刀片、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WO2024048257A1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7999139A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5697606A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CN115551663A (zh)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