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443A -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4443A
CN112874443A CN202110163440.9A CN202110163440A CN112874443A CN 112874443 A CN112874443 A CN 112874443A CN 202110163440 A CN202110163440 A CN 202110163440A CN 112874443 A CN112874443 A CN 112874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late
trunk
assembly
trunk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34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志成
杨治国
李林涛
崔家硕
陈建宇
田高翔
单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a Hu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34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4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4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1Liners for load platforms or load compartments
    • B60R13/011Liners for load platforms or load compartments for internal load compartments, e.g. car tru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后备箱盖板组件,设置在车身的后备箱内,后备箱盖板组件包括:立板,与车身连接;底板组件,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与立板连接,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可翻转地连接,第二底板具有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其中,当第二底板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平齐的位置;当第二底板处于抬起状态时,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之间呈夹角的位置,以使后备箱的部分容纳腔裸露在外。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后备箱内电子设备的维护或取放较为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驾驶车辆的后备箱内安装有电子设备,后备箱盖板盖设在后备箱上,一方面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遮挡,另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然而,当用户需要维护或取放电子设备时,需要将后备箱盖板整体从后备箱上拆下,增大了用户对后备箱盖板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后备箱内电子设备的维护或取放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备箱盖板组件,设置在车身的后备箱内,后备箱盖板组件包括:立板,与车身连接;底板组件,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与立板连接,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可翻转地连接,第二底板具有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其中,当第二底板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平齐的位置;当第二底板处于抬起状态时,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之间呈夹角的位置,以使后备箱的部分容纳腔裸露在外。
进一步地,底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间隔设置在连接板上,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形成预设间隙,以通过绕预设间隙翻转第二底板,使第二底板在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连接板由柔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两个,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第一底板与两个连接板均贴合设置,第二底板与两个连接板均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底板和/或第二底板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形成的混合物制成,连接板由硬质棉制成。
进一步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位于底板组件的下方且设置在车身上,以用于对底板组件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包括:框架,与底板组件相接触;支脚,支脚的第一端与框架连接,支脚的第二端与车身连接;其中,支脚为一个;或者,支脚为多个,多个支脚沿框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立板由硬质棉制成,立板包括:立板本体,立板本体与车身的内饰粘接;翻边结构,与立板本体的下端连接,底板组件压设在翻边结构上,翻边结构与车身的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吸声结构,设置在立板本体朝向内饰的表面上且与后备箱的后备箱风扇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板和/或第二底板上设置有扣手凹部。
进一步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吸声结构,设置在底板组件的下表面上;缓冲结构,设置在底板组件的下表面上且位于车身与底板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车身连接,部分第二支架位于预设间隙处,以用于对底板组件进行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设置在车身内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中,后备箱盖板组件为上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备箱盖板组件包括立板和底板组件。其中,立板与底板组件的第一底板连接,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可翻转地连接,以使第二底板具有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这样,当用户需要对后备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或取放时,操作第二底板,以使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之间呈夹角的位置,第二底板处于抬起状态,以便于用户从后备箱的容纳腔内取放备胎或工具;待用户对电子设备完成维护或取放后,操作第二底板,以使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平齐的位置,第二底板具有支撑状态,以用于对放置在底板组件上的物品进行支撑。在上述过程中,用户只需对第二底板进行翻转,即可对备胎或工具进行取放,以使用户对底板组件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后备箱内电子设备的维护或取放较为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后备箱盖板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后备箱盖板组件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后备箱盖板组件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后备箱盖板组件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后备箱盖板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后备箱盖板组件的第三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立板;11、立板本体;12、翻边结构;20、底板组件;21、第一底板;22、第二底板;23、连接板;24、预设间隙;25、扣手凹部;30、第一支架;31、框架;32、支脚;40、第一吸声结构;50、第二吸声结构;60、缓冲结构;70、第二支架;80、粘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后备箱内电子设备的维护或取放较为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如图1至图6所示,后备箱盖板组件设置在车身的后备箱内,后备箱盖板组件包括立板10和底板组件20。立板10与车身连接。底板组件20包括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第一底板21与立板10连接,第二底板22与第一底板21可翻转地连接,第二底板22具有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其中,当第二底板22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底板22翻转至与第一底板21平齐的位置。当第二底板22处于抬起状态时,第二底板22翻转至与第一底板21之间呈夹角的位置,以使后备箱的部分容纳腔裸露在外。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对后备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或取放时,操作第二底板22,以使第二底板22翻转至与第一底板21之间呈夹角的位置,第二底板22处于抬起状态,以便于用户从后备箱的容纳腔内取放备胎或工具;待用户对电子设备完成维护或取放后,操作第二底板22,以使第二底板22翻转至与第一底板21平齐的位置,第二底板22具有支撑状态,以用于对放置在底板组件20上的物品进行支撑。在上述过程中,用户只需对第二底板22进行翻转,即可对备胎或工具进行取放,以使用户对底板组件20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后备箱内电子设备的维护或取放较为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底板22翻转至支撑状态时,底板组件20能够承重45kg物品且不会触碰到下方的电子设备,进而提升了后备箱盖板组件的支撑稳定性和支撑可靠性。
如图5所示,底板组件20还包括连接板23。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间隔设置在连接板23上,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之间形成预设间隙24,以通过绕预设间隙24翻转第二底板22,使第二底板22在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连接板23由柔性材质制成。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之间为软连接,使得用户对第二底板22的操作更加省时、省力,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使得底板组件2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后备箱盖板组件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均粘接在连接板23上,第二底板22的翻转轴位于预设间隙24内,当需要将备胎或工具放入至后备箱内、或从后背箱内取出时,用户操作第二底板22,以使第二底板22相对于第一底板21沿第一方向翻转,后背箱的部分容纳腔裸露在外,便于用户将备胎或工具放入其中。待用户将备胎或工具放入至后备箱内后,用户操作第二底板22,以使第二底板22相对于第一底板21沿第二方向翻转,直至第二底板22处于支撑状态。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板23为两个,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均位于两个连接板23之间,第一底板21与两个连接板23均贴合设置,第二底板22与两个连接板23均贴合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底板组件20的外观更加整洁、一致,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使得底板组件20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23对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进行包覆,以使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夹设在两个连接板23之间且与两个连接板23均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或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分别位于连接板23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形成的混合物制成,连接板23由硬质棉制成。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提升了底板组件20的整体结构强度,以确保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第二底板22能够对物品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上述设置确保第二底板22能够相对于第一底板21进行翻转,提升了底板组件20的翻转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形成的混合物为PP_GF。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底板由聚丙烯材质制成。这样,上述设置提升了底板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以确保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第二底板能够对物品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底板由聚丙烯材质制成。这样,上述设置提升了底板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以确保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第二底板能够对物品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如图2、图3、图4及图6所示,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30。第一支架30位于底板组件20的下方且设置在车身上,以用于对底板组件20进行支撑。这样,当第二底板22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支架30能够对第二底板22进行支撑,以确保第二底板22维持在支撑状态处,提升了后背板盖板组件的使用稳定性。
具体地,部分第一支架30位于第一底板21的下方,另一部分第一支架30位于第二底板22的下方,以使第一支架30既能够对第一底板21进行支撑,也能够对第二底板22进行支撑,提升了第一支架30对底板组件20的支撑可靠性。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第一支架30包括框架31和支脚32。框架31与底板组件20相接触。支脚32的第一端与框架31连接,支脚32的第二端与车身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支架30能够对位于后备箱内的其余结构进行避让,以避免发生运动干涉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使得第一支架3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支架30的加工成本。同时,上述设置实现了第一支架30的轻量化设计,进而减小了后备箱盖板组件的整体重量。
可选地,支脚32为一个;或者,支脚32为多个,多个支脚32沿框架31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支脚的个数设置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工况。
在本实施例中,支脚32为四个,四个支脚32沿框架3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第一支架3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支架30的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支脚32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支脚32为两个、或三个、或五个、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支脚3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二板段具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设在安装孔和车身的横梁上,以将第一支架30和横梁连接在一起。
如图2和图3所示,立板10由硬质棉制成,立板10包括立板本体11和翻边结构12。立板本体11与车身的内饰粘接。翻边结构12与立板本体11的下端连接,底板组件20压设在翻边结构12上,翻边结构12与车身的横梁连接。这样,上述设置提升了立板10与内饰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相互脱离而影响后备箱盖板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上述设置使得后备箱盖板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立板10与底板组件20的连接处进入至后备箱内。
如图2和图6所示,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吸声结构40。其中,第一吸声结构40设置在立板本体11朝向内饰的表面上且与后备箱的后备箱风扇相对设置。这样,待后备箱风扇开启后,第一吸声结构40能够对后备箱风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吸声、降噪,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第一吸声结构40为隔音棉。
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板23和第二底板22上设置有扣手凹部25。这样,用户可通过扣手凹部25对第二底板22进行操作,以使用户对第二底板22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具体地,扣手凹部25为凹槽。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上设置有扣手凹部。其中,扣手凹部设置在第二底板所在位置处,这样,由于第二底板粘接在连接板上,用户可通过扣手凹部对第二底板进行操作,以使用户对第二底板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底板上设置有扣手凹部。这样,用户可通过扣手凹部对第二底板进行操作,以使用户对第二底板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如图1至图3及图6所示,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吸声结构50和缓冲结构60。其中,第二吸声结构50设置在底板组件20的下表面上。缓冲结构60设置在底板组件20的下表面上且位于车身与底板组件20之间。这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第二吸声结构50能够对位于其下方的噪声进行吸声、降噪,避免位于后备箱内的噪声传递至后备箱外,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缓冲结构60对底板组件20起到缓冲作用,以减小底板组件20与车身之间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二者之间发生相对撞击而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可选地,第二吸声结构50为隔音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声结构50为三个,三个第二吸声结构50间隔设置在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上。缓冲结构60为多个,多个缓冲结构60沿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的周向边沿间隔设置。同时,缓冲结构60的上述设置确保连接板23的上表面为水平面。
如图1至图4及图6所示,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70。其中,第二支架70与车身连接,部分第二支架70位于预设间隙24处,以用于对底板组件20进行支撑。这样,第二支架70的上述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底板组件20的结构稳定性,确保第二底板22维持在支撑状态。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粘接件80。其中,立板本体11通过粘接件80与内饰粘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设置在车身内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中,后备箱盖板组件为上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用户需要对后备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或取放时,操作第二底板,以使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之间呈夹角的位置,第二底板处于抬起状态,以便于用户从后备箱的容纳腔内取放备胎或工具;待用户对电子设备完成维护或取放后,操作第二底板,以使第二底板翻转至与第一底板平齐的位置,第二底板具有支撑状态,以用于对放置在底板组件上的物品进行支撑。在上述过程中,用户只需对第二底板进行翻转,即可对备胎或工具进行取放,以使用户对底板组件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后备箱内电子设备的维护或取放较为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后备箱盖板组件,设置在车身的后备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板组件包括:
立板(10),与车身连接;
底板组件(20),所述底板组件(20)包括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立板(10)连接,所述第二底板(22)与所述第一底板(21)可翻转地连接,所述第二底板(22)具有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
其中,当所述第二底板(22)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底板(22)翻转至与所述第一底板(21)平齐的位置;当所述第二底板(22)处于所述抬起状态时,所述第二底板(22)翻转至与所述第一底板(21)之间呈夹角的位置,以使所述后备箱的部分容纳腔裸露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20)还包括:
连接板(23),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上,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22)之间形成预设间隙(24),以通过绕所述预设间隙(24)翻转所述第二底板(22),使所述第二底板(22)在所述支撑状态和所述抬起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连接板(23)由柔性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为两个,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23)之间,所述第一底板(21)与两个所述连接板(23)均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底板(22)与两个所述连接板(23)均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1)和/或所述第二底板(22)由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形成的混合物制成,所述连接板(23)由硬质棉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支架(30),所述第一支架(30)位于所述底板组件(20)的下方且设置在所述车身上,以用于对所述底板组件(20)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0)包括:
框架(31),与所述底板组件(20)相接触;
支脚(32),所述支脚(32)的第一端与所述框架(31)连接,所述支脚(32)的第二端与所述车身连接;其中,所述支脚(32)为一个;或者,所述支脚(3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32)沿所述框架(31)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0)由硬质棉制成,所述立板(10)包括:
立板本体(11),所述立板本体(11)与所述车身的内饰粘接;
翻边结构(12),与所述立板本体(11)的下端连接,所述底板组件(20)压设在所述翻边结构(12)上,所述翻边结构(12)与所述车身的横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吸声结构(40),设置在所述立板本体(11)朝向所述内饰的表面上且与所述后备箱的后备箱风扇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和/或所述第二底板(22)上设置有扣手凹部(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
第二吸声结构(50),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20)的下表面上;
缓冲结构(60),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20)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车身与所述底板组件(2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板组件还包括:
第二支架(70),所述第二支架(70)与所述车身连接,部分所述第二支架(70)位于所述预设间隙(24)处,以用于对所述底板组件(20)进行支撑。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设置在所述车身内的后备箱盖板组件;其中,所述后备箱盖板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备箱盖板组件。
CN202110163440.9A 2021-02-05 2021-02-05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2874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3440.9A CN112874443A (zh) 2021-02-05 2021-02-05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3440.9A CN112874443A (zh) 2021-02-05 2021-02-05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443A true CN11287444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3440.9A Pending CN112874443A (zh) 2021-02-05 2021-02-05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444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8181B1 (ko) * 2007-09-14 2008-11-12 지엠대우오토앤테크놀로지주식회사 차량의 트렁크 트레이 고정구조
CN101670775A (zh) * 2008-09-11 2010-03-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的冷却结构
DE102013212400A1 (de) * 2012-07-31 2014-05-15 Toyoda Boshoku K.K. Abdeckplattenstützbaugruppe
US20150225114A1 (en) * 2014-02-13 2015-08-13 Universal Forest Products, Inc. Collapsible box
CN205202861U (zh) * 2015-12-19 2016-05-04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隔乘员舱与货物舱的隔板总成
CN206065637U (zh) * 2016-07-26 2017-04-05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手提折叠式电焊遮光罩
US20190247709A1 (en) * 2017-11-27 2019-08-15 Beijing Kingsmith Technology Co., Ltd. Running deck assembly and treadmill
US20200352045A1 (en) * 2019-05-03 2020-11-05 Evolutive Labs Co., Ltd. Foldable apparatus for foldable device
CN211995441U (zh) * 2020-04-16 2020-11-24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后备箱盖板及智能驾驶车辆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8181B1 (ko) * 2007-09-14 2008-11-12 지엠대우오토앤테크놀로지주식회사 차량의 트렁크 트레이 고정구조
CN101670775A (zh) * 2008-09-11 2010-03-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的冷却结构
DE102013212400A1 (de) * 2012-07-31 2014-05-15 Toyoda Boshoku K.K. Abdeckplattenstützbaugruppe
US20150225114A1 (en) * 2014-02-13 2015-08-13 Universal Forest Products, Inc. Collapsible box
CN205202861U (zh) * 2015-12-19 2016-05-04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隔乘员舱与货物舱的隔板总成
CN206065637U (zh) * 2016-07-26 2017-04-05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手提折叠式电焊遮光罩
US20190247709A1 (en) * 2017-11-27 2019-08-15 Beijing Kingsmith Technology Co., Ltd. Running deck assembly and treadmill
US20200352045A1 (en) * 2019-05-03 2020-11-05 Evolutive Labs Co., Ltd. Foldable apparatus for foldable device
CN211995441U (zh) * 2020-04-16 2020-11-24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后备箱盖板及智能驾驶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004957A (ja) コンプレッサ取付用ブラ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CN112874443A (zh) 后备箱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0878576B1 (ko) 암레스트 스킨 부착장치
CN213199643U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总成
TWM542713U (zh) 避震器
CN220924000U (zh) 一种防脱结构、屏幕总成及车辆
CN218595843U (zh) 一种电梯内防护结构
JPH0717173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CN217695599U (zh) 一种置物车
CN215802834U (zh) 一种拼装式玻纤吸声墙面
CN213293490U (zh) 一种外支撑木箱
JP2003291742A (ja) 車両用ルーフの取付方法及び車両用ルーフ
CN210390786U (zh) 驾驶室集中控制平台
JP6745383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窓ガラス付きドアパネル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KR100693226B1 (ko) 버스의 리어엔진 콤파트먼트 결합구조
CN216545683U (zh) 一种后背门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159607U (zh) 一种用于安放汽车内饰件的支撑架
CN2307706Y (zh) 新型增压装载机用司机室
JPS58177744A (ja) 車両用ル−フ構造
KR20130005579U (ko) 자동차 이중매트
JP3861514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フロア構造
JP2003335166A (ja) フロアマット
JPH02179565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JPS6338515U (zh)
CN112671144A (zh) 一种微型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