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259A - 风扇引导单元 - Google Patents

风扇引导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259A
CN112771259A CN201980062722.0A CN201980062722A CN112771259A CN 112771259 A CN112771259 A CN 112771259A CN 201980062722 A CN201980062722 A CN 201980062722A CN 112771259 A CN112771259 A CN 112771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an guide
protrusion
circumferentia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2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1259B (zh
Inventor
铃木琢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7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6Guiding or ducting air to, or from, ducted f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0Guiding or ducting cooling-air, to, or from,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materials, 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 F02B29/0456Air cooled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01P2003/187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2Intercoo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用的风扇引导单元具备:风扇引导件(5),其具有以沿着周向的方式在开口部的周缘设置的嵌合部(10)和被设置于嵌合部(10)且向与周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部(11);以及风扇罩(6),其具有与风扇引导件(5)的嵌合部(10)对应地设置的被嵌合部(13)。在风扇罩(6)的被嵌合部(13)设置有与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对应地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14)。

Description

风扇引导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引导单元。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热交换器(例如散热器)的后方配置有为了提高散热量而抽吸冷却风的冷却用风扇。另外,在散热器的后表面安装有风扇引导单元,通过对冷却用风扇抽吸的冷却风进行整流,从而使向散热器的送风效率提高。
风扇引导单元具有风扇引导件和风扇罩。风扇引导件以覆盖散热器的后表面的方式安装,另外,具有将来自散热器的冷却风向后方引导的大致圆形的开口部。风扇罩具有环状部,安装于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风扇罩将风扇引导件与包围冷却用风扇的风扇环(未图示)之间连接,防止冷却风的泄漏。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沿着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的周缘形成的凸条部与沿着风扇罩的周缘形成的夹持部嵌合,而将风扇罩安装于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另外,通过使风扇罩的嵌合部与设置于风扇引导件的凸条部的前侧(散热器侧)且向中心方向凹陷的凹部嵌合,从而抑制由发动机的振动等引起的风扇罩的旋转。
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使沿着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的周缘形成的嵌合部与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于风扇罩的多个止挡件嵌合,从而将风扇罩安装于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另外,通过将在风扇罩的止挡件设置的半球状的膨出部嵌入到在风扇引导件的嵌合部设置的安装孔,从而抑制风扇罩向离心方向的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1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975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风扇罩的安装结构中,若在旋转方向上作用有力,则风扇罩的膨出部可能会从风扇引导件的安装孔脱离而旋转。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风扇罩的安装结构中,若在旋转方向上作用较强的力,则风扇罩的嵌合部可能会向风扇引导件的凹部的周围攀升而旋转。因此,抑制风扇罩的旋转的结构依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风扇罩的旋转的风扇引导单元。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热交换器用的风扇引导单元具备:
风扇引导件,所述风扇引导件具有:嵌合部,其以沿着周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的周缘;和至少一个突起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嵌合部,并向与所述周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及
风扇罩,所述风扇罩具有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嵌合部对应地设置的被嵌合部,
在所述风扇罩的所述被嵌合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对应地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设置于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与设置于风扇罩的贯通孔嵌合,从而能够抑制风扇罩的旋转。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开口部为大致圆形,
所述嵌合部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沿径向延伸,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嵌合部的末端沿所述径向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使被嵌合部与嵌合部嵌合的方向和使贯通孔与突起部嵌合的方向为相同的径向,因此风扇罩的安装作业性提高。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周向的截面上具有大致矩形,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径向的长度。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突起部在旋转方向的刚性。另外,能够抑制突起部从贯通孔向径向脱落。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罩具有环状部,所述被嵌合部以沿着周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周缘,
所述风扇罩的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嵌合部侧的所述周向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贯通孔与突起部之间产生周向的位置偏移、形状误差,也能够将突起部嵌合于贯通孔。另外,在贯通孔的周向两端嵌合有嵌合部以及被嵌合部。因此,即使在突起部与贯通孔之间存在间隙,由于在周围的嵌合部以及被嵌合部处间隙被封闭,因此也能够防止冷却风从间隙泄漏。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罩具有环状部,所述被嵌合部以沿着周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周缘,
对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周向的截面中,末端侧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嵌合部侧的所述周向的宽度,
所述风扇罩的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周向的最小宽度,且小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周向的最大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贯通孔与突起部之间产生周向的位置偏移、形状误差,也能够将突起部嵌合于贯通孔。另外,由于在贯通孔的周向两端嵌合有嵌合部和被嵌合部,因此即使在突起部与贯通孔之间存在间隙,由于在周围的嵌合部和被嵌合部处间隙被堵塞,因此能够防止冷却风从间隙泄漏。另外,能够进一步抑制突起部从贯通孔向径向脱落。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具有肋,在将所述风扇罩安装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情况下,所述肋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风扇罩露出。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确认在风扇罩的安装后是否能够看到肋,能够判断风扇罩是否正确地安装于风扇引导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肋在所述周向上延伸,在将所述风扇罩安装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情况下,所述肋整体从所述风扇罩露出。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沿周向延伸的肋整体从风扇罩露出,因此能够简单地看到肋。另外,能够抑制突起部从贯通孔向径向脱落。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罩由弹性体构成,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下部。
根据上述结构,一边使风扇罩自身伸长一边进行的安装作业通常从风扇引导件的下部进行。因此,在安装的初期阶段,突起部插入并钩挂于贯通孔,能够简单地安装风扇罩。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风扇引导件具有3个所述突起部,3个所述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下侧一半的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风扇引导件具有3个突起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风扇罩的旋转。另外,在安装的初期阶段,3个突起部插入并钩挂于3个贯通孔,能够更简单地安装风扇罩。
另外,风扇引导件的下侧一半的区域是比风扇引导件的上下方向中心靠下侧的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风扇罩的旋转的风扇引导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引导单元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引导单元的图。
图2B是示出从图2A的风扇引导单元拆下风扇罩的状态(风扇引导件)的图。
图3A是图2A的风扇引导单元的下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风扇引导单元的A-A剖视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的概略图。
图5A是图3B的风扇引导单元的B-B剖视立体图。
图5B是示出从图5A的风扇引导单元拆下风扇罩的状态(风扇引导件)的剖视立体图。
图6A是变形例涉及的风扇引导单元的下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B是图6A是风扇引导单元的C-C剖视图。
图7A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7B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7C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又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附图所示的各部件的尺寸有时与实际的各部件的尺寸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地提及“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这些方向是针对图1所示的风扇引导单元4设定的相对的方向。这些方向与安装有风扇引导单元4的热交换器1设置于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对应。在此,“左右方向”是包含“左方向”和“右方向”的方向。“上下方向”是包含“上方向”和“下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是包含“前方向”和“后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是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附图中,箭头U表示上方向,箭头D表示下方向,箭头L表示左方向,箭头R表示右方向,箭头F表示前方向,箭头B表示后方向。
<安装有风扇引导单元的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
图1是用于说明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热交换器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热交换器1例如配置在车辆的前部(例如发动机仓内),利用从车辆前方引入的冷却风来冷却在热交换器1内循环的压缩空气、冷却水。为了提高散热量,在热交换器1的后方配置有抽吸冷却风的冷却用风扇(未图示)。风扇引导单元4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热交换器1与冷却用风扇之间。风扇引导单元4安装于热交换器1的后表面。冷却风从热交换器1的前方被吸入,依次通过热交换器1、风扇引导单元4而经由冷却用风扇向后方流出。风扇引导单元4通过对利用冷却用风扇抽吸的冷却风进行整流从而使向热交换器1输送的冷却风的送风效率(即热交换器1的冷却效率)上升。
热交换器1具有中冷器2和散热器3。中冷器2和散热器3在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中冷器2对来自向发动机输送压缩空气的增压器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散热器3对用于冷却发动机等热源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另外,热交换器1并不限定于由中冷器2和散热器3构成的热交换器。另外,中冷器2配置在散热器3的前方侧,但也可以配置在散热器3的后方。
风扇引导单元4具有风扇引导件5和风扇罩6。风扇引导件5以覆盖散热器3的后表面的方式安装,对由冷却用风扇抽吸的冷却风进行整流。风扇罩6将风扇引导件5与包围冷却用风扇的风扇环(未图示)之间连接,防止冷却风的泄漏。
<风扇引导单元的整体结构>
接着,主要参照图2A至图2B,对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图。图2B是示出从图2A的风扇引导单元4拆下风扇罩6的状态(风扇引导件5)的图。图2A和图2B是从后方观察的图。
风扇引导件5由合成树脂构成,在主视图中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在风扇引导件5的冷却用风扇侧的后表面设置有将来自散热器3的冷却风向后方引导的大致圆形的开口部8。开口部8的中心从风扇引导件5的后表面的中心稍微向下方偏移。风扇引导件5的散热器3侧的前表面作为冷却风的通路开放。风扇引导件5利用将散热器3侧的端部周缘与开口部8的周缘连结的引导体9,而形成用于对由冷却用风扇抽吸的冷却风进行整流的空间。另外,有时将沿着开口部8的周围的方向称为“周向”,将沿着开口部8的半径的方向称为“径向”。另外,在“径向”中,有时将从开口部8的外部朝向中心位置的方向称为“中心方向”,将从中心位置朝向开口部8之外的方向称为“离心方向”。在附图中,箭头C表示周向,箭头RA表示径向。
风扇引导件5在散热器3侧的端部周缘具有凸缘部7。在凸缘部7设置有安装孔、安装部。风扇引导件5在凸缘部7通过螺栓等固定在散热器3的后表面。
风扇罩6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的开口部8的周缘。风扇罩6由弹性体(例如橡胶)构成。
另外,风扇引导件5与散热器3的后表面的形状对应地在主视图中具有大致正方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安装于热交换器1的端部的形状与热交换器1的形状对应,则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开口部8的形状、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与冷却用风扇和风扇环的形状、位置对应,则其形状、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风扇引导件与风扇罩的安装构造>
接着,主要参照图3A至图5B,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引导件5与风扇罩6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图3A是图2A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下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A-A剖视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的概略图。另外,图4是示出突起部的周向的截面的形状的概略图。图5A是图3B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B-B剖视立体图。
图5B是示出从图5A的风扇引导单元4拆下风扇罩6的状态(风扇引导件5)的剖视立体图。
如图3B所示,风扇引导件5在开口部8的周缘具有嵌合部10和突条部12。嵌合部10以沿离心方向延伸且沿着周向的方式设置在开口部8的周缘。嵌合部10的末端部向后方弯曲,与周向正交的截面呈大致L字状。突条部12在开口部8的周缘的比嵌合部10靠前侧的位置,以沿离心方向延伸且沿周向的方式设置。
如图3B所示,风扇罩6具有环状部6a和被嵌合部13。环状部6a构成为包围风扇环的一部分。环状部6a的后部朝向中心方向延伸,其末端与风扇环嵌合。被嵌合部13设置于环状部6a的前端部的周缘。被嵌合部13具有以沿中心方向延伸且沿着周向的方式设置的前侧被嵌合部13a和后侧被嵌合部13b。被嵌合部13以用前侧被嵌合部13a和后侧被嵌合部13b从前后夹持嵌合部10的方式与嵌合部10嵌合。后侧被嵌合部13b的末端向前方弯曲,与周向正交的截面呈大致L字状,与嵌合部10的大致L字状的末端卡合。
风扇引导件5的嵌合部10被风扇罩6的被嵌合部13以从前后夹持的方式嵌合。这样的安装结构能够抑制风扇罩6从风扇引导件5向后方移动。另外,嵌合部10的末端卡定于后侧被嵌合部13b的末端,因此可抑制风扇罩6从风扇引导件5向离心方向脱落。另外,突条部12与嵌合部10平行地设置,因此突条部12能够在使被嵌合部13与嵌合部10嵌合时将被嵌合部13向中心方向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引导件5还具有设置于嵌合部10的至少一个突起部11,风扇罩6具有设置于与突起部11对应的被嵌合部13的至少一个贯通孔14。能够利用突起部11和贯通孔14来抑制由发动机的振动等引起的风扇罩6的旋转。
例如,如图3A所示,风扇引导件5具有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突起部11。三个突起部11设置于风扇引导件5的下侧一半的区域。一个突起部11设置于开口部8的周缘的最下方的部分(下部的一例)(参照图2B),在其左右以规定的间隔设置有两个突起部11。风扇罩6具有与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对应的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贯通孔14。
如图4所示,突起部11在周向的截面中具有大致矩形,形成为周向的宽度W2大于径向的长度L1。另外,如图5A及图5B所示,突起部11在径向和前后方向的剖面中,前后方向的宽度W1形成为与嵌合部10的末端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0相同,从嵌合部10的末端遍及周向的规定的长度而向离心方向突出。
如图4所示,贯通孔14形成为周向的宽度W3大于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的嵌合部10侧的周向的宽度W2。另外,贯通孔1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形成为与突起部1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在将风扇罩6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的状态下,贯通孔1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突起部1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因此突起部11与贯通孔14嵌合。
在将风扇罩6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的作业中,首先,作业者以使贯通孔14与突起部11对应的方式确定风扇罩6相对于风扇引导件5的旋转方向(周向)的位置。接着,使位于风扇引导件5的最下方的突起部11与贯通孔14嵌合,并且在其周边以用被嵌合部13从前后方向夹持嵌合部10的方式使被嵌合部13与嵌合部10嵌合。作业者根据需要,一边克服复原力而使风扇罩6向前后方向伸长一边将贯通孔14插入突起部11,并且一边使风扇罩6复原一边使突起部11与贯通孔14嵌合。
接着,作业者根据需要使风扇罩6克服复原力而沿周向伸长,并且一边使风扇罩6复原一边使被嵌合部13从下方朝向上方嵌合于嵌合部10。另外,在中途使剩余的两个突起部11嵌合于贯通孔14,但即使两个突起部11的位置与贯通孔14的位置在周向上稍微错开,贯通孔14的周向的宽度也比突起部11的宽度宽,因此能够使突起部11与贯通孔14嵌合。并且,通过使周向的所有被嵌合部13与嵌合部10嵌合,从而能够将风扇罩6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设置于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与设置于风扇罩6的贯通孔14嵌合,从而抑制风扇罩6的旋转。
另外,由于突起部11从嵌合部10的末端向离心方向延伸,因此使贯通孔14与突起部11嵌合的方向是与使被嵌合部13与嵌合部10嵌合的方向相同的方向,风扇罩6的安装作业性提高。
另外,突起部11在周向的截面中具有大致矩形,周向的宽度大于径向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突起部11在旋转方向的刚性。另外,能够抑制突起部11从贯通孔14向中心方向脱落。
另外,由于贯通孔14的周向的宽度大于突起部11的嵌合部侧的周向的宽度,因此即使在贯通孔14与突起部11之间产生周向的位置偏移、形状误差,也能够使突起部11与贯通孔14嵌合。另外,在贯通孔14的周向两端嵌合有嵌合部10以及被嵌合部13。因此,即使在突起部11与贯通孔14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也会被周围的嵌合部10和被嵌合部13封闭,因此能够防止冷却风从间隙泄漏。
另外,风扇引导件5具有三个突起部11,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风扇罩6的旋转。另外,三个突起部11设置在风扇引导件5的下侧一半的区域。一边使风扇罩6自身伸长一边进行的安装作业从风扇引导件5的下部进行,因此在安装的初期阶段,突起部11插入并钩挂于贯通孔14,能够简单地安装风扇罩。
<风扇引导单元的变形例>
接着,对风扇引导单元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A是变形例涉及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下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风扇引导单元4’的C-C剖视图。另外,在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已经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其说明。变形例1在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具有肋15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引导件5不同。
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在风扇罩6侧的面上具有沿周向延伸的肋15。肋15设置于如下位置:在将风扇罩6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的情况下,在被嵌合部13正常地嵌合于嵌合部10的状态下,肋15整体从风扇罩6露出的位置。
这样,由于突起部11’具有肋15,因此进行安装作业的作业者能够确认在安装风扇罩6后是否能够看到肋15。因此,作业者能够判断风扇罩6是否正确地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另外,肋15能够抑制突起部11’从贯通孔14向径向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肋15只要是在将风扇罩6安装于风扇引导件5’的情况下至少一部分从风扇罩6露出即可,其数量、配置场所及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的变形例>
接着,对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7A至图7C是用于说明突起部11A~11C的变形例的概略图。图7A至图7C是示出突起部11A~11C的周向的截面的形状的概略图。
图7A的突起部11A在周向的截面中,末端侧的周向的宽度W6比嵌合部10侧的周向的宽度W5宽,成为T字形状。贯通孔14A形成为,在周向的剖面中,周向的宽度W4大于突起部11A的嵌合部10侧的周向的宽度W5,且小于末端侧的周向的宽度W6。
图7B的突起部11B在周向的截面中,周向的宽度从嵌合部10侧朝向末端侧逐渐变宽。贯通孔14B形成为,在周向的剖面中,周向的宽度W7大于突起部11A的嵌合部10侧的周向的宽度W8,且小于末端侧的周向的宽度W9。
图7C的突起部11C在周向的截面中,从嵌合部10侧向离心方向到规定的位置具有周向相同的宽度,周向的宽度从规定的位置朝向末端侧而逐渐变宽。贯通孔14C形成为,在周向的剖面中,周向的宽度W10大于突起部11A的规定的位置的周向的宽度W11,且小于末端侧的周向的宽度W12。
这样,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A~11C在周向的截面中,末端侧的周向的宽度大于嵌合部10侧的周向的宽度。另外,风扇罩6的贯通孔14A~14C的周向的宽度大于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11A~11C的周向的最小宽度,且小于风扇引导件5的突起部11A~11C的周向的最大宽度。因此,即使在贯通孔14A~14C与突起部11A~11C之间产生周向的位置偏移或形状误差,也能够使突起部11A~11C与贯通孔14A~14C嵌合。另外,由于嵌合部10和被嵌合部13在贯通孔14A~14C的周向两端嵌合,因此即使在突起部11A~11C与贯通孔14A~14C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也被周围的嵌合部10以及被嵌合部13封闭,因此能够防止冷却风从间隙泄漏。另外,能够进一步抑制突起部11A~11C从贯通孔14A~14C向离心方向脱落。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应被本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性地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仅为一例,在请求保护内容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实施方式的变更。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该基于请求保护内容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同的范围来确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风扇引导件5在开口部8的周缘具有突条部1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风扇引导件5也可以不具有突条部1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突起部11具有相同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多个突起部11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1设置在风扇引导件5的下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风扇罩6从风扇引导件5的上方安装的情况下,突起部11也可以设置在风扇引导件5的上部。另外,风扇引导件5具有3个突起部1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风扇引导件5也可以具有一个或两个突起部或4个以上的突起部。另外,多个(本例中为三个)突起部11设置于风扇引导件5的下侧一半的区域,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一个突起部11设置于风扇引导件5的下侧一半的区域,剩余的突起部11设置于风扇引导件5的上侧一半的区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1形成为从嵌合部10的末端向与周向垂直的离心方向突出,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向相对于径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方向突出。另外,突起部11优选不向形成于引导体9的内部的空间突出。在使突起部11向形成于引导体9的内部的空间突出的情况下,优选向不妨碍冷却风的流动的部位突出。
本申请基于2018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180062号,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而援引加入。

Claims (9)

1.一种热交换器用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扇引导件,所述风扇引导件具有:嵌合部,其以沿着周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开口部的周缘;和至少一个突起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嵌合部,并向与所述周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及
风扇罩,所述风扇罩具有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嵌合部对应地设置的被嵌合部,
在所述风扇罩的所述被嵌合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突起部对应地设置的至少一个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开口部为大致圆形,
所述嵌合部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沿径向延伸,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嵌合部的末端沿所述径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周向的截面上具有大致矩形,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径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罩具有环状部,所述被嵌合部以沿着周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周缘,
所述风扇罩的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嵌合部一侧的所述周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罩具有环状部,所述被嵌合部以沿着周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周缘,
对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周向的截面中,末端侧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嵌合部一侧的所述周向的宽度,
所述风扇罩的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周向的最小宽度,且小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周向的最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具有肋,在将所述风扇罩安装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情况下,所述肋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风扇罩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在所述周向上延伸,在将所述风扇罩安装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情况下,所述肋整体从所述风扇罩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罩由弹性体构成,
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引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引导件具有3个所述突起部,3个所述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下侧一半的区域。
CN201980062722.0A 2018-09-26 2019-09-25 风扇引导单元 Active CN112771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0062 2018-09-26
JP2018-180062 2018-09-26
PCT/JP2019/037521 WO2020067123A1 (ja) 2018-09-26 2019-09-25 ファンガイド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259A true CN112771259A (zh) 2021-05-07
CN112771259B CN112771259B (zh) 2023-06-13

Family

ID=6994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2722.0A Active CN112771259B (zh) 2018-09-26 2019-09-25 风扇引导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59132B1 (zh)
JP (1) JP7261809B2 (zh)
CN (1) CN112771259B (zh)
WO (1) WO2020067123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7737U (ja) * 1983-09-27 1985-04-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フアンシユラウド
US4741669A (en) * 1983-04-27 1988-05-03 Tatsuji Shimokawabe Shroud
CN1407245A (zh) * 2001-08-14 2003-04-02 穆丹制造公司 自固定风扇罩
CN101057065A (zh) * 2004-11-04 2007-10-17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散热器导流罩构造
JP2009109103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enso Corp 熱交換モジュール
JP2012097589A (ja) * 2010-10-29 2012-05-24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のファンシュラウド
JP2014009636A (ja) * 2012-06-29 2014-01-20 Isuzu Motors Ltd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構造
CN105579713A (zh) * 2013-10-29 2016-05-11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装置
CN106460634A (zh) * 2014-11-24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风扇罩
JP2017081244A (ja) * 2015-10-23 2017-05-1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ン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3714C1 (en) * 1987-07-17 1989-02-02 Daimler Benz Ag Air guide housing for a radiator
JP2502871Y2 (ja) * 1990-03-28 1996-06-26 カル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シュラウド装置
DE10342524A1 (de) * 2003-09-12 2005-04-28 Bosch Gmbh Robert Belüftungsmodul
JP4419068B2 (ja) * 2004-09-29 2010-02-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シュラウド装置
KR20080028200A (ko) * 2006-09-26 2008-03-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팬 쉬라우드
US9522444B2 (en) * 2012-11-29 2016-12-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n shroud and seal 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of
JP6447088B2 (ja) 2014-12-17 2019-01-09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ン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2018180062A (ja) 2017-04-04 2018-11-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2018178888A (ja) 2017-04-17 2018-11-15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1669A (en) * 1983-04-27 1988-05-03 Tatsuji Shimokawabe Shroud
JPS6057737U (ja) * 1983-09-27 1985-04-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フアンシユラウド
CN1407245A (zh) * 2001-08-14 2003-04-02 穆丹制造公司 自固定风扇罩
CN101057065A (zh) * 2004-11-04 2007-10-17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散热器导流罩构造
JP2009109103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enso Corp 熱交換モジュール
JP2012097589A (ja) * 2010-10-29 2012-05-24 Tokyo Radiator Mfg Co Ltd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のファンシュラウド
JP2014009636A (ja) * 2012-06-29 2014-01-20 Isuzu Motors Ltd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構造
CN105579713A (zh) * 2013-10-29 2016-05-11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装置
CN106460634A (zh) * 2014-11-24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风扇罩
JP2017081244A (ja) * 2015-10-23 2017-05-1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ン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67123A1 (ja) 2021-11-04
EP3859132A1 (en) 2021-08-04
JP7261809B2 (ja) 2023-04-20
EP3859132A4 (en) 2022-07-20
CN112771259B (zh) 2023-06-13
EP3859132B1 (en) 2024-04-17
WO2020067123A1 (ja)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7746B2 (en) Vehicle seat
EP3495199A1 (en) Vehicle seat
KR101189244B1 (ko) 에어 덕트
US11125249B2 (en) Cooling fan apparatus
US9291360B2 (en) Out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8020714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12771259A (zh) 风扇引导单元
CN110178278A (zh) 通气部件以及电线束
US11529866B2 (en) Vehicle cooler
JP4732415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6672697B2 (ja) ファン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6182089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US20110120792A1 (en) Air guide device for front face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2703124B (zh) 风扇罩的安装结构
JP5154302B2 (ja) 空冷器
JP4419068B2 (ja) 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シュラウド装置
JP2009180479A (ja) 換気扇
JP3826252B2 (ja)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
KR20190124945A (ko) 차량용 팬 슈라우드
KR101778532B1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의 에어 가드 구조체
US20230296044A1 (en) Radiator pipe retention structure
JP6279525B2 (ja) 樹脂カバー
JP2005233578A (ja) モータファンシュラウドと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JP2019182427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06131135A (ja) 車両用熱交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