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7072A - 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及避震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及避震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7072A
CN112747072A CN202110166997.8A CN202110166997A CN112747072A CN 112747072 A CN112747072 A CN 112747072A CN 202110166997 A CN202110166997 A CN 202110166997A CN 112747072 A CN112747072 A CN 112747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opening
shock
cylinders
open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69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7072B (zh
Inventor
刘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7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7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7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7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避震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及避震器结构,包括固定座,在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其中一端的开口为正向开口,另一端的开口为反向开口,在固定座内设置有与开口数量相同的内筒,在内筒内插入设置有活塞杆;在活塞杆的伸出端设置有铰接座。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组合方式灵活,可以根据交通工具的具体情况选择第一、第二避震器的排列方式以及避震器的种类,数量,尺寸。2、应用领域广泛,可在汽车,摩托车等各交通工具上使用。3、提升避震器行程,在同等的避震器等安装距离下,可获得更大的工作行程。4、节省安装距离,在避震器安装距离更小的情况下便可以达到相同的避震器行程。

Description

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及避震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震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及避震器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障碍物等情况,其车轮及悬架结构会承受冲击,而缓解冲击的关键部件就是避震器。由于车辆结构的限制,所能安装避震器的长度以及行程也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了悬挂结构的工作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及避震器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交通工具的避震器工作行程短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中,包括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其中一端的开口为正向开口,另一端的开口为反向开口,所述正向开口及所述反向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开口数量相同的内筒,在所述内筒内插入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可沿所述内筒内滑动并经所述开口伸出;
在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设置有铰接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由若干避震器轴筒构成,若干所述避震器轴筒经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呈板状,在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若干镂空孔,若干所述避震器轴筒穿过所述镂空孔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避震器轴筒包括若干具有正向开口的第一避震器轴筒以及若干具有反向开口的第二避震器轴筒;所有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平行且同向设置,所有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平行且同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的数量。
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中心对称设置,若干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在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与外部结构铰接的连接孔。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得到的避震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组合方式灵活,可以根据交通工具的具体情况选择第一、第二避震器的排列方式以及避震器的种类,数量,尺寸。2、应用领域广泛,可在汽车,摩托车等各交通工具上使用。3、提升避震器行程,在同等的避震器等安装距离下,可获得更大的工作行程。4、节省安装距离,在避震器安装距离更小的情况下便可以达到相同的避震器行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正向开口,3—反向开口,4—活塞杆,5—铰接座,6—固定套,7—第一避震器轴筒,8—第二避震器轴筒,9—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包括固定座1,在固定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其中一端的开口为正向开口2,另一端的开口为反向开口3,正向开口2及反向开口3的开口方向相反。在固定座1内设置有与开口数量相同的内筒,在内筒内插入设置有活塞杆4,活塞杆4可沿内筒内滑动并经开口伸出。在活塞杆4的伸出端设置有铰接座5。即,每一内筒、活塞杆4及开口均组合形成一避震器结构,活塞杆4受载会在内筒内滑动,从而对交通设备起到缓冲作用,铰接座5用来与交通设备上的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座1可以是具有若干内筒的整体式结构,作为优选实施例,固定座1可采用由若干避震器组装而成的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固定座1由若干避震器轴筒构成,若干避震器轴筒经固定套6固定连接;固定套6呈板状,在固定套6上设置有若干镂空孔,若干避震器轴筒穿过镂空孔并固定。优选的,固定套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避震器轴筒的两端,固定套6的设置使若干避震器可紧密靠近,缩小避震装置安装占用空间。
其中,避震器轴筒包括若干具有正向开口2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以及若干具有反向开口3的第二避震器轴筒8;所有第一避震器轴筒7平行且同向设置,所有第二避震器轴筒8平行且同向设置。第一避震器轴筒7及第二避震器轴筒8共同构成上述固定座,设置于第一避震器轴筒7内的活塞杆4可经正向开口2向外伸出,共同构成正向避震器结构,设置于第二避震器轴筒8内的活塞杆4可经反向开口3向外伸出,公共构成反向避震器结构。两部分避震器结构共同作用对交通设备受到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在有限的避震器安装空间内获得最大的避震器行程,本发明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及第二避震器轴筒8的长度可以相同,第一避震器轴筒7的开口端与第二避震器轴筒8的固定端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避震器轴筒7的固定端与第二避震器轴筒8的开口端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及第二避震器轴筒8的长度也可以不同,具体长度可根据安装位置的需要进行设置。这样既可以保证在部分安装位置受到限制的车型上使用,也可以保证在相同的避震器安装距离下获得比传统避震器更大的工作行程。
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的数量与第二避震器轴筒8的数量相同,即采用的正向开口的第一避震器的数量与反向开口的第二避震器的数量相同,优选的,若干第一避震器中心对称设置,若干第二避震器中心对称设置。第一避震器及第二避震器的数量均为两个。固定套6数量为两个,对上述避震器起到固定作用。两个第一避震器上的活塞杆4向上伸出并通过铰接座5与交通工具的上部铰接,两个第二避震器上的活塞杆4向下伸出并通过铰接座5与交通工具的下部铰接。进一步的,在铰接座5上设置有与交通工具上部结构铰接的连接孔9。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位于上部的两个活塞杆4上的铰接座为整体结构,连接孔9数量为一个并设置于铰接座的中心,在上部结构及铰接座的带动下,两个位于上部的活塞杆同步上下移动。位于下部的两个活塞杆4上的铰接座为分体结构,每个铰接座均呈圆环状,两个铰接座与下部结构连接,两个位于下部的活塞杆也同步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还可设置为本发明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的数量小于第二避震器轴筒8的数量。即采用的正向开口的第一避震器的数量与小于反向开口的第二避震器的数量,优选的,第一避震器数量为一个,第二避震器数量为两个,固定套6数量为两个,对上述避震器起到固定作用。一个第一避震器上的活塞杆4向上伸出并通过铰接座5与交通工具的上部铰接,两个第二避震器上的活塞杆4向下伸出并通过铰接座5与交通工具的下部铰接。铰接座均呈圆环状。作为第二种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与第二避震器轴筒8等长且等粗。作为第三种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避震器轴筒7与第二避震器轴筒8等长,其中,第一避震器轴筒7及其活塞杆尺寸比第二避震器轴筒8及其活塞杆尺寸更粗,使单根的第一避震器也可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可适用于两轮车辆领域。作为第四种实施例,第一避震器轴筒7与第二避震器轴筒8不等长,第一避震器长度小于第二避震器长度,此种实施例可用于安装位置受到限制的四轮交通工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得到的避震器结构,此避震器结构适用于交通工具,例如:二轮电动车、摩托车,三轮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车辆。避震器选用具备套筒活塞结构的避震器,以及其他可用于交通工具悬挂系统的套筒活塞结构,例如同时具备弹性支撑与阻尼功能的液压缸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图5所示,以第三种实施例为例:第一避震器及第二避震器轴筒等长,其中,第一避震器轴筒以及活塞杆直径大于第二避震器轴筒以及活塞杆的直径,使单根的第一避震器也可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上部的铰接座与车辆的主体结构铰接,下部的两个铰接座与车辆的悬挂结构铰接,当车辆受到冲击,悬挂结构向上运动时,第一避震器的活塞杆向下压缩,同时第二避震器的活塞杆向上压缩,缓冲冲击力。同理,当悬挂结构向下运动时,两部分避震器反向运动。此实例适合应用于两轮交通工具,可在安装距离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避震器行程。
如图6所示,第四种实施例中,第一避震器轴筒以及活塞杆直径大于第二避震器轴筒以及活塞杆的直径,与此同时第一避震器轴筒长度短于第二避震器轴筒长度。同理,当车辆受到冲击,悬挂结构向上运动时,第一避震器的活塞杆向下压缩,同时第二避震器的活塞杆向上压缩,缓冲冲击力。当悬挂结构向下运动时,两部分避震器反向运动。此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安装位置受限的四轮交通工具,同样可以在安装距离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避震器行程。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组合方式灵活,可以根据交通工具的具体情况选择第一、第二避震器的排列方式以及避震器的种类,数量,尺寸。2、应用领域广泛,可在汽车,摩托车等各交通工具上使用。3、应用价值高,本发明为解决悬挂安装距离与避震器行程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与思路,既可对部分现有交通工具进行性能升级改造,也可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设计新的交通工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其中一端的开口为正向开口,另一端的开口为反向开口,所述正向开口及所述反向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开口数量相同的内筒,在所述内筒内插入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可沿所述内筒内滑动并经所述开口伸出;
在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设置有铰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由若干避震器轴筒构成,若干所述避震器轴筒经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呈板状,在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若干镂空孔,若干所述避震器轴筒穿过所述镂空孔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所述避震器轴筒包括若干具有正向开口的第一避震器轴筒以及若干具有反向开口的第二避震器轴筒;所有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平行且同向设置,所有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平行且同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若干所述第一避震器轴筒中心对称设置,若干所述第二避震器轴筒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其特征是,在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与外部结构铰接的连接孔。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根避震器组合方式得到的避震器结构。
CN202110166997.8A 2020-09-17 2021-02-07 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法及避震器结构 Active CN112747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0563 2020-09-17
CN202010980056.3A CN112081865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根避震器的组合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7072A true CN112747072A (zh) 2021-05-04
CN112747072B CN112747072B (zh) 2023-01-24

Family

ID=737381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0056.3A Pending CN112081865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根避震器的组合方式
CN202110166997.8A Active CN112747072B (zh) 2020-09-17 2021-02-07 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法及避震器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0056.3A Pending CN112081865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根避震器的组合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08186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3922A (en) * 1987-07-02 1989-04-25 Maremont Corporation Heavy duty vehicular shock absorber
CN102878234A (zh) * 2012-09-20 2013-01-16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截锥螺旋弹簧式缓冲器
CN104044429A (zh) * 2014-06-04 2014-09-17 江苏大学 一种液压互联式isd悬架
CN203948552U (zh) * 2014-07-24 2014-11-19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车辆受流装置用阻尼气缸
CN105134854A (zh) * 2015-09-30 2015-12-09 芜湖创智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双向减震器
RU2650336C1 (ru) * 2017-08-04 2018-04-11 Олег Савельевич Кочетов Виброизолятор дл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109654155A (zh) * 2019-01-31 2019-04-19 极亨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及避震器
CN211175172U (zh) * 2019-12-12 2020-08-04 余光好 一种可调节双向气弹簧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3922A (en) * 1987-07-02 1989-04-25 Maremont Corporation Heavy duty vehicular shock absorber
CN102878234A (zh) * 2012-09-20 2013-01-16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截锥螺旋弹簧式缓冲器
CN104044429A (zh) * 2014-06-04 2014-09-17 江苏大学 一种液压互联式isd悬架
CN203948552U (zh) * 2014-07-24 2014-11-19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车辆受流装置用阻尼气缸
CN105134854A (zh) * 2015-09-30 2015-12-09 芜湖创智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双向减震器
RU2650336C1 (ru) * 2017-08-04 2018-04-11 Олег Савельевич Кочетов Виброизолятор дл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109654155A (zh) * 2019-01-31 2019-04-19 极亨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及避震器
CN211175172U (zh) * 2019-12-12 2020-08-04 余光好 一种可调节双向气弹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7072B (zh) 2023-01-24
CN112081865A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7072B (zh) 一种多根避震器组合方法及避震器结构
CN210881582U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悬架减振器
CN214742948U (zh) 用于车辆的双层隔振悬置装置和车辆
CN212979852U (zh) 一种抗扭拉杆结构及汽车
CN115076287B (zh)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悬置减震器
CN210283866U (zh) 悬置结构
CN112356924B (zh) 一种复合液压阻尼装置和车身悬置
CN210026946U (zh) 一种外联式的平衡轴支架
CN213354625U (zh) 一种车门外蒙皮支撑结构
CN217969683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CN111379813A (zh) 一种改进型防断裂减震器
CN217207487U (zh) 汽车减振器
CN111332084A (zh) 减振器安装座、前悬架和车辆
CN215794409U (zh) 飞机发动机、机翼固定支架
CN2451381Y (zh) 用于车辆的减振器
CN213451475U (zh) 一种多自由度车用磁悬浮加空气压缩减震器
CN218971726U (zh) 一种缓冲装置
CN219973568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10153129U (zh) 一种车辆减震器衬套
CN218229142U (zh) 一种汽车底盘减震支架
CN219139690U (zh) 一种汽车弹簧托盘
CN211648894U (zh) 一种底阀座
CN21051006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安全减震器
CN113212628B (zh) 一种三轮车前悬架系统
CN220114396U (zh) 车桥下盖板、空气悬架与车桥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