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4621B -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4621B
CN112744621B CN202011183759.XA CN202011183759A CN112744621B CN 112744621 B CN112744621 B CN 112744621B CN 202011183759 A CN202011183759 A CN 202011183759A CN 112744621 B CN112744621 B CN 112744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ng
regulating member
medium
feeding uni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37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4621A (zh
Inventor
右田孝司
河端圣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44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4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1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for separating inclined-stacked articles with separator rollers above the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34Article-retaining devices controlling the release of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B65H3/5215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3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 B65H2405/1134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movable, e.g. pivo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3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 B65H2405/1136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inclined, i.e. forming an angle different from 90 with th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21Feed tray superposed to discharge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进给单元,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第一限制部件,在限制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输送路径位于进给单元的相反侧。通过在第一限制部件位于限制位置时,第一限制部件的前端与进给单元接触,因此保持进给单元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在第一限制部件位于限制位置时,在输送方向上,其前端位于比第一限制部件的旋转轴线的位置更靠载置部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从通过该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介质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原稿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例。该介质输送装置具有进给单元,该进给单元将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进给单元具有辊。另外,进给单元构成为可以在辊能够接触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的接触位置与不能接触该介质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位移。在通过进给单元从退避位置向接触位置的位移从而上述辊接触到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的情况下,通过使该辊旋转而从载置部进给介质。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介质输送装置具备限制部件,限制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限制部件能够以沿该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在限制部件被配置于限制位置时,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的前端与限制部件接触,因而介质从载置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在限制部件被配置于与限制位置不同的解除位置时,无法使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的前端与限制部件接触,因而介质从载置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的限制被解除。此外,在限制部件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该限制部件的前端位于比在限制部件被配置于限制位置时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
在限制部件被配置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部件的前端接触进给单元,从而限制部件支承进给单元。由此,进给单元保持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使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朝向退避位置旋转时,限制部件的前端不再与进给单元接触,因而进给单元不再被限制部件支承。其结果是,进给单元从退避位置朝向接触位置进行位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6690号公报
有时许多介质以层叠状态载置于载置部。当在该状态下限制部件被配置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部件有时从载置于载置部的多个介质接受载荷。这时,当限制部件从介质接受的载荷较大时,有可能限制部件因该载荷而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并且进给单元无法保持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是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更靠所述载置部一侧的位置。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是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设置有限制用凹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用凹部收纳该限制部件的前端。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是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设置有限制用突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的前端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与所述限制用突部接触。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上述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读取部,所述读取部对通过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将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剖面图。
图4是将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该图像读取装置的限制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该限制单元的剖面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第一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旋转到解除位置的样子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的框图。
图10是构成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作用图。
图11是该介质输送装置的作用图。
图12是该介质输送装置的作用图。
图13是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中输送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15是示出变更例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16是示出变更例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变更例的介质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复合机;11…印刷装置;12…用户接口;121…触摸面板;122…按钮;13…排纸托盘;14…读取部盖板;14a…收纳凹部;15…盒;20…图像读取装置;21…读取装置;22…第一读取部;23…第二读取部;30…介质输送装置;31…载置部;31a…载置面;32…输送引导件;32a…路径划分面;32b…第一插通孔;32c…收纳凹部;32d…限制用突部;35…辊;36…排出部;37…延迟辊;40…进给单元;41…进给单元主体;41a…单元划分面;41b…限制用凹部;41c…限制用突部;42…单元旋转轴;43…进给辊;43a…旋转轴线;44…分离辊;50…限制单元;51…限制单元主体;52…限制用旋转轴;52a…旋转轴线;53…旋转用弹簧;54…限制用驱动轴;541…驱动齿轮;55…旋转限制部;56…被插通部;57…突出部;60…被按压部;60a…支承部位;61…第一限制部件;61a…基端;61b…前端;62…第二限制部件;62b…前端;71…第一电机;72…第二电机;73…第一单向离合器;74…第二单向离合器;75…离合器;80…控制装置;81…读取控制部;82…输送控制部;100…介质;300…输送路径;310…上游输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图1~图12对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图示了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20的复合机10。除图像读取装置20以外,复合机10还具备印刷装置11。印刷装置11对纸张等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复合机10具备由用户进行操作的用户接口12和排纸托盘13。在用户接口12设置有触摸面板121及多个按钮122。被印刷装置11印刷的的印刷介质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3上。图像读取装置20具备读取部盖板14。如图1及图2所示,读取部盖板14以能够在敞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进行旋转的状态被安装于图像读取装置20。在读取部盖板14位于闭合位置时,后述的介质输送装置30中的介质100的输送路径300因读取部盖板14而不能从外部观察。另一方面,在读取部盖板14位于敞开位置时,能够从外部观察输送路径300。此外,在图1及图2中,读取部盖板14被配置于闭合位置。
另外,在复合机10中的印刷装置1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盒15,用于收纳印刷介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多个盒15层叠并且印刷装置11被配置在最上面的盒15上。
接下来,对图像读取装置2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20具备:介质输送装置30,沿着图2中用虚线表示的输送路径300来输送原稿等介质100;以及读取装置21,从通过介质输送装置30输送的介质100读取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读取装置21具有:第一读取部22,读取沿着输送路径300输送的介质100的表面的图像;以及第二读取部23,读取介质100的背面的图像。作为第一读取部22及第二读取部23,例如可以列举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此外,作为第一读取部22,还可以采用缩小光学方式传感器。
介质输送装置30具备载置部31,用于载置读取图像之前的介质100。在载置部31的载置面31a上能够以层叠状态载置多个介质100。在将与设置有复合机10的面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X的情况下,载置面31a相对于上下方向X倾斜。具体而言,载置面31a相对于上下方向X倾斜,使得在载置面31a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部分位于比上游的部分更靠上下方向X的下方的位置。
介质输送装置30具备:进给单元40,将载置于载置面31a的多个介质100中位于最上面的介质100送出到输送路径300上;以及输送引导件32,隔着输送路径300位于进给单元40的相反侧。另外,介质输送装置30具备在比进给单元40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配置的多个辊35。并且,通过这些各个辊35的旋转,介质100沿着输送路径300被输送到输送方向Y的下游。
介质输送装置30具备排出部36,该排出部36将通过各个读取部22、23完成了图像的读取的介质100排出。
此外,在以后的记载中,将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的宽度方向称为介质宽度方向Z。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20中,介质宽度方向Z与介质100的输送方向Y正交。然而,介质宽度方向Z只要与输送方向Y交叉即可,介质宽度方向Z也可以不与输送方向Y正交。
如图2及图3所示,进给单元40具有位于输送路径300的介质宽度方向Z的中央的进给单元主体41。进给单元主体41以经由沿介质宽度方向Z延伸的单元旋转轴42能够旋转的状态,被安装于图像读取装置20的读取部盖板14。单元旋转轴42被配置于比输送方向Y上的载置部31更靠下游处。进给单元主体41从被单元旋转轴42支承的部分向输送方向Y的上游延伸。
如图3及图4所示,进给单元40具有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进给单元主体41的进给辊43。进给辊43以向介质宽度方向Z延伸的旋转轴线43a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进给辊43被配置于比单元旋转轴42更靠输送方向Y的上游处。进给辊43能够与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接触。
优选的是,进给单元40具有在比输送方向Y上的进给辊43更靠下游配置的分离辊44。在这种情况下,分离辊44以向介质宽度方向Z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能够与沿着输送路径300被输送的介质100接触。即,分离辊44可以与被支承于图像读取装置20的延迟辊37一起夹持介质100。
此外,延迟辊37虽然在被输入规定值以上的转矩时进行旋转,但是在所输入的转矩小于规定值时不旋转。因此,在多个介质100重叠输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分离辊44和延迟辊37来消除多个介质100重叠输送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辊44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单元旋转轴42。然而,分离辊44只要位于比进给辊43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位置即可,也可以不被支承于单元旋转轴42。
在进给单元主体41中比进给辊43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设置有面对输送路径300的单元划分面41a。在进给单元40设置有分离辊44的情况下,单元划分面41a被配置在输送方向Y上的进给辊43和分离辊44之间。在介质100被输送到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情况下,单元划分面41a与介质100对置。
此外,将输送路径300中由输送引导件32的与进给单元40对置的部分划分而成的部分,称为上游输送路径310。即,上游输送路径310可以说是输送路径300中的进给单元40的输送方向Y的下游端与载置部31的输送方向Y的下游端之间的部分。将输送引导件32中面对上游输送路径310的一面称为路径划分面32a。
另外,进给单元主体41与单元旋转轴42一体旋转。即,通过进给单元主体41的旋转,能够使进给辊43接近载置部31,或使进给辊43离开载置部31。并且,进给单元40可以配置在图3所示的接触位置和图4所示的退避位置双方。接触位置是指进给辊43与载置面31a接触的进给单元40的位置。另一方面,退避位置是指进给辊43离开载置面31a后的进给单元40的位置。在进给单元40被配置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进给辊43不与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接触。
如图3及图4所示,介质输送装置30具备限制单元50,该限制单元50限制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进给。限制单元50具有:限制单元主体51,隔着输送引导件32被配置在上游输送路径310的相反侧;限制用旋转轴52,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限制单元主体51;以及旋转用弹簧53,被安装于限制单元主体51和限制用旋转轴5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用旋转轴52隔着输送引导件32被配置在上游输送路径310的相反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用旋转轴52沿介质宽度方向Z延伸。
如图5所示,限制单元主体51以沿与限制用旋转轴52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被固定于图像读取装置20。限制单元主体51的延伸方向还可以稍微偏离限制用旋转轴52的延伸方向。限制单元主体51将沿与限制用旋转轴5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限制用驱动轴54支承在能够旋转的状态。如图5及图6所示,限制用驱动轴54沿规定的旋转方向R1进行旋转。在限制单元主体51的延伸方向上,限制用驱动轴54的第一端位于比限制单元主体51的第一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另一方面,限制用驱动轴54的第二端在限制单元主体51的延伸方向上,位于限制单元主体5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且,在限制用驱动轴54的第一端侧的端部安装有驱动齿轮541。另一方面,在限制用驱动轴54的第二端侧的端部安装有旋转限制部55。
旋转限制部55被限制用驱动轴54支承在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旋转限制部55具有供限制用驱动轴54插通的筒状的被插通部56以及在被插通部56的径向外侧的面上安装的突出部57。
来自旋转用弹簧53的力在使限制用旋转轴52沿图6所示的解除旋转方向R2旋转的方向上作用于限制用旋转轴52。但是,在旋转限制部55的突出部57位于图6所示的位置时,突出部57由于与后述的设置于限制用旋转轴52的被按压部60接触,因此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被限制。另一方面,在突出部57未与被按压部60接触时,起因于来自旋转用弹簧53的力的限制用旋转轴52向解除旋转方向R2的旋转被允许。
被按压部60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被连接于限制用旋转轴52。被按压部60是沿着限制用旋转轴52延伸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位。如图5所示,在被按压部60设置有支承旋转用弹簧53的支承部位60a。因此,来自旋转用弹簧53的力被输入至被按压部60。另外,被按压部60与突出部57接触。并且,在限制用驱动轴54的旋转角被保持并且突出部57与被按压部60接触的情况下,被按压部60及限制用旋转轴52向解除旋转方向R2的旋转被限制。另一方面,在突出部57未与被按压部60接触的情况下,利用从旋转用弹簧53输入至被按压部60的力,被按压部60及限制用旋转轴52沿解除旋转方向R2旋转。
另外,限制用旋转轴52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支承限制部件。即,限制部件被配置于比载置部31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限制部件,多个第一限制部件61与限制用旋转轴52连接。如图5所示,各第一限制部件61呈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板状。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端与限制用旋转轴52连接。因此,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第一端相当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基端61a,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第二端相当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
如图8所示,各第一限制部件61在介质宽度方向Z上被配置于进给单元主体4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另外,各第一限制部件61在图4及图6所示的限制位置与图3所示的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突出部57与被按压部60接触。并且,若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限制用驱动轴54旋转,则突出部57也旋转,因而突出部57与被按压部60的接触被消除。于是,利用从旋转用弹簧53输入至被按压部60的力,限制用旋转轴52沿解除旋转方向R2进行旋转。其结果是,各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并且,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突出部57不与被按压部60接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突出部57的位置,可以调整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
在如图4所示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的前端与各第一限制部件61接触。其结果是,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移动被限制。另外,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位于退避位置的进给单元40接触。具体而言,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进给单元40的单元划分面41a接触。由此,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保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进给单元40相当于“接触对象”。
另一方面,在如图3所示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比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另外,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未与进给单元40接触。因此,通过将各第一限制部件61配置在解除位置,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解除。其结果是,能够使进给单元40从退避位置朝向接触位置进行旋转。
此外,如图7中的实线所示,即使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也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内。即,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一部分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内。这时,优选的是,在上下方向X上,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比进给单元40的单元划分面41a更靠输送引导件32的路径划分面32a附近的位置。由此,可以确保介质100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单元划分面41a之间通过的空间。
优选的是,在这样即使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时也将前端61b配置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的情况下,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中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时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的部分中,与进给单元40对置的部位的摩擦系数高于路径划分面32a的摩擦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该部位实施提高摩擦系数的加工,还可以在该部位粘接摩擦系数较高的密封材料。
如上所述,虽然限制用旋转轴52隔着输送引导件32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的相反侧,但是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内。因此,在输送引导件32设置有第一插通孔32b作为供第一限制部件61插通的插通孔。具体而言,在输送引导件32设置有与第一限制部件61相同数量的第一插通孔32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将限制用旋转轴52及第一限制部件61沿与介质宽度方向Z正交的方向切断得到的横截面中,第一限制部件61的基端61a没有位于连接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的直线L1上。更具体而言,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限制用旋转轴52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基端61a的连接部位分别位于比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更靠输送方向Y的上游的位置。另外,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限制部件6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X倾斜。即,以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比基端61a更靠输送方向Y的上游的位置的方式,第一限制部件6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X倾斜。因此,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的输送方向Y上,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比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的位置更靠载置部31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也是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轴线。
另外,如图4所示,在将第一限制部件61及进给单元40沿与介质宽度方向Z正交的方向切断得到的横截面中,在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时,由单元划分面41a中的比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的接触部位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面与直线L1形成的角度θ小于“90°”,该直线L1连接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轴线即旋转轴线52a与前端61b。
此外,如图5所示,优选的是,限制单元50具有第二限制部件62作为限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介质宽度方向Z上,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二限制部件62。各第二限制部件62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限制用旋转轴52。即,各第二限制部件62以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各第二限制部件62与各第一限制部件61同样地沿一个方向延伸。第二限制部件62比第一限制部件61长。因此,从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到第二限制部件62的前端62b的最短距离比从该旋转轴线52a到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的最短距离长。
并且,优选的是,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被配置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二限制部件62也被配置于限制位置,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二限制部件62也被配置于解除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及各第二限制部件62分别位于限制位置时,通过各第二限制部件62也能限制介质100从载置部31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移动。另一方面,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及各第二限制部件62分别位于解除位置时,能够解除对介质100从载置部31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移动的限制。
优选的是,当这样在限制单元50设置各第二限制部件62的情况下,将各第二限制部件62配置于介质宽度方向Z上比进给单元主体41更靠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20的读取部盖板14设置有收纳凹部14a,该收纳凹部14a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收纳第二限制部件62的前端62b。另外,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旋转到退避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二限制部件62也与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同步地从限制位置旋转到退避位置。并且,在输送引导件32也设置有供第二限制部件62插通的第二插通孔。
接下来,参照图9对介质输送装置30的动力传递系统进行说明。
例如,介质输送装置30具备作为进给辊43的动力源的第一电机71和作为分离辊44的动力源的第二电机72。第一电机71构成为其输出轴可以沿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在从第一电机71到进给辊43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设置有第一单向离合器73。第一单向离合器73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正向旋转时将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传递至进给辊43,另一方面在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时不将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传递至进给辊43。因此,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正向旋转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给辊43进给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另一方面,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的情况下,无法进给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
也可以是,使第一电机71作为限制单元50的动力源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在从第一电机71到限制单元50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设置有第二单向离合器74。第二单向离合器74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正向旋转时不将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传递至限制用驱动轴54,另一方面在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时将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传递至限制用驱动轴54。因此,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正向旋转的情况下,无法使限制用旋转轴52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的情况下,能够使限制用旋转轴52旋转。
第二电机72构成为其输出轴可以沿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旋转。并且,通过使第二电机72的输出轴进行正向旋转,分离辊44沿能够将介质100送出到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方向进行旋转。此外,第二电机72的驱动力还被传递至被配置于在输送方向Y上比分离辊44更靠下游的各驱动辊。
也可以是,使第二电机72作为使进给单元40位移的动力源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从第二电机72到进给单元40的动力传递路径中配置电磁驱动式的离合器75。由此,在离合器75是断开状态时,第二电机72的驱动力不被传递至进给单元40的单元旋转轴42。即,在离合器75是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单元旋转轴42几乎不从该动力传递路径上的各种部件接受负荷。因此,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进给单元40的自重而使单元旋转轴42旋转,使得进给单元40接近接触位置。另一方面,在离合器75是连接状态时,第二电机72的驱动力被传递至单元旋转轴42。
接下来,参照图9~图12对图像读取装置20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图像读取装置20的控制装置80具有作为功能部分的读取控制部81和输送控制部82。读取控制部81控制第一读取部22及第二读取部23。另外,读取控制部81根据由各读取部22、23读取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即,读取控制部81与各读取部22、23一起构成“读取装置21”。
输送控制部82控制第一电机71、第二电机72及离合器75。即,在将各限制部件61、62配置在限制位置且使来自载置部31的介质100的进给停止的情况下,输送控制部82使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由此,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经由第二单向离合器74被传递至限制单元50。其结果是,限制单元50的限制用驱动轴54及突出部57进行旋转。于是,突出部57与被按压部60接触,以被突出部57按压的形态,限制用旋转轴52抵抗来自旋转用弹簧53的力而进行旋转。其结果是,各限制部件61、62从退避位置朝向限制位置旋转。并且,当各限制部件61、62被配置于限制位置时,输送控制部82使第一电机71的驱动停止。
另外,这时输送控制部82将离合器75设为连接状态,然后使第二电机72进行驱动,以便使进给单元40旋转到退避位置。由此,第二电机72的驱动力被传递至单元旋转轴42,所以单元旋转轴42进行旋转。其结果是,进给单元40旋转到退避位置。并且,当进给单元40到达退避位置时,输送控制部82使第二电机72的驱动停止。这样,在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各限制部件61、62分别被配置在限制位置,因而输送控制部82可以将离合器75设为断开状态,还可以保持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在使各限制部件61、62从限制位置旋转到解除位置并允许进给来自载置部31的介质100的情况下,输送控制部82将离合器75设为断开状态,然后使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由此,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经由第二单向离合器74被传递至限制单元50,所以限制用驱动轴54及突出部57进行旋转。于是,突出部57和被按压部60的接触被消除,并且由于来自旋转用弹簧53的力从而限制用旋转轴52进行旋转。其结果是,各限制部件61、62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并且,当各限制部件61、62被配置于解除位置时,输送控制部82使第一电机71的驱动停止。
这样,当使各限制部件61、62从限制位置旋转到解除位置时,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配置于退避位置的进给单元40进行位移。即,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将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轴线即旋转轴线52a正交的直线中、沿上下方向X延伸的直线设为上下直线L2的情况下,在直到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上下直线L2上的期间,进给单元40沿使进给辊43离开载置部31的方向旋转。并且,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上下直线L2上及其之后,进给单元40沿使进给辊43接近载置部31的方向旋转。即,进给单元40朝向接触位置进行旋转。并且,当进给辊43与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接触时,进给单元40的旋转停止。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当在介质100载置于载置部31的载置面31a的状态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进给单元40位于接触位置的附近,进给辊43与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接触。因此,通过使进给辊43旋转,介质100从载置部31被进给到输送方向Y的下游。当各第一限制部件61从解除位置旋转到限制位置时,进给单元40被配置于退避位置。这时,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进给单元40接触,所以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的输送方向Y上位于比限制用旋转轴52的位置更靠载置部31侧的位置。
这样,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有时自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向各第一限制部件61输入有载荷。该载荷在使各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的方向上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位于比输送方向Y上的限制用旋转轴52更靠载置部31侧的位置,因而需要使进给单元40向远离接触位置的方向旋转,以便使各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即,从进给单元40对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作用有限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的力。其结果是,在从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向各第一限制部件61输入有载荷时,能够抑制各第一限制部件61朝向解除位置进行旋转。因此,能够抑制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解除。
(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4所示的上述角度θ设为小于“90°”。由此,在对位于限制位置的各第一限制部件61输入有使其朝向解除位置旋转的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将使从退避位置朝向接触位置位移的力从进给单元40向各第一限制部件61有效地传递。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解除的抑制效果。
(3)在介质100沿着输送路径300输送时,并且各第一限制部件61整体隔着输送引导件32被配置于上游输送路径310的相反侧的情况下,被输送的介质100的前端有可能卡在输送引导件32的第一插通孔32b的开口边缘。因此,优选的是,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将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一部分以插通设置于输送引导件32的第一插通孔32b的方式配置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由此,能够利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中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的部分,来抑制被输送的介质100的前端卡在第一插通孔32b的开口边缘。
(4)优选的是,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中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时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的部分中,与进给单元40对置的部位的摩擦系数高于路径划分面32a的摩擦系数。由此,在多个介质100以重叠的状态被输送的情况下,多个介质100中位于最靠输送引导件32侧的介质100,有时与各第一限制部件61中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的部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部分的摩擦系数较高,因而能够抑制多个介质100中位于最靠输送引导件32侧的介质100被输送到输送方向Y的下游。即,能够抑制介质100的重叠输送。
(5)优选的是,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将第一限制部件61与限制用旋转轴52的连接部位配置于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比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更靠输送方向Y的上游。由此,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容易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将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配置在比输送方向Y上的限制用旋转轴52更靠载置部31侧。
(6)也可以是,在限制用旋转轴52设置第二限制部件6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各第一限制部件61配置在限制位置,从而能够利用各第一限制部件61和各第二限制部件62双方限制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移动。
(7)优选的是,第二限制部件62的长度比第一限制部件61的长度长。由此,即使在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的前端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限制部件62抑制介质100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移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按照图13及图14对介质输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4所示,在进给单元主体41的单元划分面41a设置有限制用凹部41b,该限制用凹部41b收纳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限制用凹部41b内部连通上游输送路径310。并且,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被配置于限制位置且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被收纳于限制用凹部41b。这样,在位于限制位置的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被收纳于限制用凹部41b的情况下,限制用凹部41b的壁面发挥限制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的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对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抑制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13对使位于限制位置的第一限制部件61旋转到退避位置且使进给单元40从退避位置朝向接触位置位移时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1中,通过输送控制部82执行接触解除处理。即,离合器75被设为连接状态。然后,通过第二电机72的驱动,进给单元40向使进给辊43离开载置面31a的方向旋转。由此,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脱离到限制用凹部41b的外面。然后,在之后的步骤S12中,通过输送控制部82执行旋转处理。即,第一电机71进行驱动,使得其输出轴进行反向旋转。于是,第一电机71的驱动力经由第二单向离合器74被传递至限制单元50的限制用驱动轴54。于是,在限制单元50中,突出部57和被按压部60的接触被消除,所以利用从旋转用弹簧53输入至被按压部60的力,各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旋转到退避位置。
这样在各第一限制部件61开始朝向退避位置旋转及其之后,处理进入到接下来的步骤S13。在步骤S13中,通过输送控制部82执行接近处理。即,停止第一电机71的驱动,并将离合器75设为断开状态。于是,各限制部件61、62不与进给单元40接触,所以进给单元40朝向接触位置进行旋转。并且,当进给辊43与载置于载置面31a的介质100接触时,图13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通过执行图13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即使在进给单元40设置限制用凹部41b时,也能够使各限制部件61、62从限制位置旋转到退避位置。另外,能够将进给单元40配置在退避位置,或者使进给单元40位移到接触位置或者接触位置的附近。
变更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按以下的方式进行变更并实施。上述各实施方式及下面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代替限制用凹部41b而在进给单元40设置限制用突部41c。例如,也可以是,在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并且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在输送方向Y上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之间配置限制用突部41c。由此,在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并且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与限制用突部41c接触。因此,可以通过限制用突部41c限制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的旋转。
此外,在这样设置限制用突部41c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构成第一限制部件61:在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使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与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正交的上下直线L2上。在这种情况下,在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并且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通过将限制用突部41c配置在比位于上下直线L2上的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更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从而能够通过限制用突部41c限制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的旋转。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构成第一限制部件61:在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使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与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正交的上下直线L2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隔着输送引导件32在上游输送路径310的相反侧配置限制用旋转轴52,并且使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进给单元40接触。然而,也可以是,在进给单元40设置限制用旋转轴52,并使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输送引导件32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输送引导件32属于“接触对象”。即使是这种结构,通过将第一限制部件61配置于限制位置,也能够使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与输送引导件32接触,因而能够保持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另外,在将第一限制部件61配置于限制位置并保持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情况下,在上述输送路径310内的输送方向Y上,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被配置在比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轴线的位置更靠载置部31侧。由此,即使来自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的载荷输入到第一限制部件61,也能够抑制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的旋转,进而可以保持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在图16中图示了在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收纳前端61b的收纳凹部32c被设置于输送引导件32时的一例。
在图17中图示了在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前端61b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接触的限制用突部32d被设置于输送引导件32的一例。
·也可以是,不使第二限制部件62的长度长于第一限制部件61的长度。即,可以使第二限制部件62的长度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长度相等,还可以使第二限制部件62的长度短于第一限制部件61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在读取部盖板14设置收纳凹部14a。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介质宽度方向Z上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两侧分别配置第二限制部件62。然而,也可以是,在介质宽度方向Z的各第一限制部件61的两侧中的任一方设置第二限制部件62,而在另一方不设置第二限制部件62。
·也可以是,不设置第二限制部件62。
·也可以是,不将第一限制部件61与限制用旋转轴52的连接部位设置于比在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上游输送路径310中的限制用旋转轴52更靠载置部31侧。例如,也可以是,在将限制用旋转轴52及第一限制部件61沿与介质宽度方向Z正交的方向切断得到的横截面中,以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连接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基端61a的直线上的方式,将第一限制部件61连接于限制用旋转轴52。
·也可以是,在第一限制部件61中的、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解除位置时位于上游输送路径310的部分中,与进给单元40对置的部位的摩擦系数不高于路径划分面32a的摩擦系数。
·也可以是,将解除位置作为诸如将第一限制部件61配置于上游输送路径310外面那样的第一限制部件61的限制位置。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图13所示的接近处理中,不使第二电机72的驱动力传递至单元旋转轴42,而是通过进给单元40的自重使其朝向接近位置进行位移。然而,也可以是,在接近处理中,通过使第二电机72的驱动力传递至单元旋转轴42,即通过第二电机72的驱动,使进给单元40朝向接近位置进行位移。
·也可以是,在将第一限制部件61及进给单元40沿与介质宽度方向Z正交的方向切断得到的横截面中,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时的单元划分面41a中的、比与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的接触部位更靠下游的面与直线L1形成的角度θ不小于“90°”,该直线L1连接第一限制部件61的旋转轴线即旋转轴线52a与前端61b。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第一限制部件61位于限制位置时,在上游输送路径310内的输送方向Y上第一限制部件61的前端61b位于限制用旋转轴52的旋转轴线52a与载置部31之间,则即使来自载置于载置部31的介质100的载荷输入到第一限制部件61时,也能够抑制第一限制部件61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的旋转。即,可以保持进给单元4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第一限制部件6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三个以上的任意数。
·也可以将介质输送装置30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20以外的其他装置,只要是对沿着输送路径300输送的介质执行某些处理的装置即可。例如,也可以将介质输送装置30应用于对介质执行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
·控制装置80可以构成为包括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至少执行各种处理中的一部分处理的专用硬件等一个以上的专用的硬件电路或者它们的组合体的电路。作为专用硬件,例如可以列举作为专用集成电路的ASIC。处理器包括CPU以及RAM及ROM等存储器,存储器保存使CPU执行处理而构成的程序代码或者指令。存储器即存储介质包括以通用或者专用的计算机能够访问的所有可利用的介质。
下面,对根据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变更例而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A)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是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更靠所述载置部一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当在介质载置于载置面的状态下限制部件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进给单元位于接触位置的附近,并且进给辊与载置于载置面的介质接触。因此,通过使进给辊旋转,介质从载置部被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限制部件从解除位置旋转到限制位置时,进给单元配置于退避位置。这时,限制部件的前端与接触对象接触,因而进给单元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保持。在这种情况下,限制部件的前端在上游输送路径内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比限制部件的旋转轴线的位置更靠载置部侧的位置。
这样,在限制部件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有时从载置于载置面的介质对限制部件输入有载荷。该载荷在使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的方向上发挥作用。根据上述结构,在限制部件位于限制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部件的前端位于上述输送方向的旋转轴线与载置部之间,因而需要使进给单元向远离接触位置的方向进行位移,以便使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旋转。即,从进给单元对限制部件,作用有限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的力。其结果是,在从载置于载置面的介质向限制部件输入有载荷时,能够抑制限制部件朝向解除位置进行旋转,进而能够抑制进给单元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解除。
(B)在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中,所述旋转轴线隔着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相反侧,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是所述进给单元。
根据上述结构,当使限制部件配置于限制位置时,通过使限制部件的前端与进给单元接触,从而能够保持进给单元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C)优选的是,在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中,所述进给单元具有面对所述输送路径的单元划分面。也可以是,在该介质输送装置中,在将所述限制部件及所述进给单元沿与所述介质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断得到的横截面中,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且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被保持时所述单元划分面中比与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部位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面与连接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90°”。
根据上述结构,在对位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件输入有使其朝向解除位置旋转的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将使从退避位置朝向接触位置位移的力从进给单元向限制部件有效地传递。
(D)优选的是,在介质输送装置中,在所述进给单元设置有限制用凹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用凹部收纳该限制部件的前端。
根据上述结构,在位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件的前端被收纳于限制用凹部的情况下,限制用凹部的壁面发挥限制限制部件的旋转的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对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抑制效果。
(E)优选的是,在介质输送装置中,在所述进给单元设置有限制用突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的前端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与所述限制用突部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限制用突部来抑制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的旋转。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抑制效果。
(F)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是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设置有限制用凹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用凹部收纳该限制部件的前端。
根据上述结构,在位于限制位置的限制部件的前端被收纳于限制用凹部的情况下,限制用凹部的壁面发挥限制限制部件的旋转的作用。因此,能够抑制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所以,在从载置于载置面的介质向限制部件输入有载荷时,能够抑制限制部件朝向解除位置旋转,进而抑制进给单元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解除。
(G)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是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设置有限制用突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的前端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与所述限制用突部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限制用突部来抑制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的旋转。因此,在从载置于载置面的介质向限制部件输入有载荷时,能够抑制限制部件朝向解除位置旋转,进而抑制进给单元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被解除。
(H)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动力源,为了使所述进给单元位移而进行驱动;以及输送控制部,控制所述进给单元的位移及所述限制部件的旋转。优选的是,在该介质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控制部在使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旋转到所述解除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动力源的驱动,使所述进给单元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接触位置的相反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在该状态下使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开始向所述解除位置旋转,然后使所述进给单元朝向所述接触位置进行位移。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旋转到解除位置且使进给单元从退避位置向接触位置进行位移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动力源的驱动因此进给单元向与接触位置相反的方向进行位移。由此,可以消除限制部件与进给单元的接触。在该状态下,限制部件开始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旋转。并且,进给单元朝向接触位置进行位移。其结果是,在介质载置于载置部的情况下,能够使进给辊与该介质接触。
(I)在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输送引导件设置有供所述限制部件通过的插通孔。在介质输送装置中,所述解除位置是使所述限制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该限制部件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是限制部件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部件的一部分也以插通设置于输送引导件的插通孔的方式位于上游输送路径内。由此,能够抑制被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介质的前端卡在插通孔的边缘。
(J)在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中,所述旋转轴线隔着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相反侧。在该介质输送装置中,所述接触对象是所述进给单元。在所述输送引导件设置有供所述限制部件通过的插通孔。所述解除位置是使所述限制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该限制部件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是限制部件位于解除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部件的一部分也以插通设置于输送引导件的插通孔的方式位于上游输送路径内。由此,能够抑制被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介质的前端卡在插通孔的边缘。
(K)优选的是,在介质输送装置中,在所述限制部件中的、该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部分中,与所述进给单元对置的部位的摩擦系数高于所述输送引导件中的面对所述输送路径的部位的摩擦系数。
根据上述结构,在多个介质以重叠的状态被输送的情况下,多个介质中位于最靠输送引导件侧的介质有时与限制部件中位于输送路径内的部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该介质不易被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即,能够抑制介质的重叠输送。
(L)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限制用旋转轴,所述限制用旋转轴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连接有所述限制部件。在该介质输送装置中,所述限制部件呈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板状。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与所述限制用旋转轴的连接部位在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限制用旋转轴更靠所述载置部一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限制部件位于限制位置时,容易将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上述输送方向上的旋转轴线与载置部之间。
(M)在将所述限制部件设为第一限制部件的情况下,介质输送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限制用旋转轴,所述限制用旋转轴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该介质宽度方向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限制部件;以及第二限制部件,在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各所述第一限制部件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与所述限制用旋转轴连接。在该介质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二限制部件在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进给单元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在各所述第一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第二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在各所述第一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第二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各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限制位置,从而能够利用各第一限制部件和第二限制部件双方限制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另外,通过将各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解除位置,能够解除各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对介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的限制。
(N)优选的是,在介质输送装置中,从所述旋转轴线到所述第二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最短距离比从所述旋转轴线到所述第一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最短距离长。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载置于载置部的介质的前端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限制部件抑制该介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O)优选的是,图像读取装置具备上述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对通过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从通过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介质读取图像。

Claims (16)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
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
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
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
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
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
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更靠所述载置部一侧的位置,
在将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直线中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设为上下直线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向所述上下直线上的位置旋转,所述进给单元向离开所述接触位置的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线隔着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相反侧,
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是所述进给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给单元具有面对所述输送路径的单元划分面,
在将所述限制部件及所述进给单元沿与所述介质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断得到的横截面中,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且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被保持时所述单元划分面中比与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部位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面与连接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给单元设置有限制用凹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用凹部收纳该限制部件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给单元设置有限制用突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的前端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与所述限制用突部接触。
6.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
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
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
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
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
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
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设置有限制用凹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用凹部收纳该限制部件的前端,
通过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旋转,所述进给单元在向离开所述接触位置的方向旋转之后,向接近所述接触位置的方向旋转。
7.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
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
载置部,具有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
进给单元,具有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进给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进给辊,所述进给单元构成为能够配置在接触位置和退避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所述进给辊与所述载置面接触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使所述进给辊离开所述载置面,并且使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所述介质与该进给辊不能接触的位置;
限制部件,在将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设为介质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件以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旋转,而且被配置在比所述载置部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以及
输送引导件,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进给单元的相反侧,
当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与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相比,该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保持所述进给单元位于所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并且限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允许所述进给单元向所述接触位置位移,并且允许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
在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接触对象设置有限制用突部,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的前端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与所述限制用突部接触,
通过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旋转,所述进给单元在向离开所述接触位置的方向旋转之后,向接近所述接触位置的方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
动力源,为了使所述进给单元位移而进行驱动;以及
输送控制部,控制所述进给单元的位移及所述限制部件的旋转,
所述输送控制部在使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旋转到所述解除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动力源的驱动,使所述进给单元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接触位置的相反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在该状态下使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限制位置开始向所述解除位置旋转,然后使所述进给单元朝向所述接触位置进行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引导件设置有供所述限制部件通过的插通孔,
所述解除位置是使所述限制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该限制部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线隔着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相反侧,
所述接触对象是所述进给单元,
在所述输送引导件设置有供所述限制部件通过的插通孔,
所述解除位置是使所述限制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内的该限制部件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部件中的、该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的部分中,与所述进给单元对置的部位的摩擦系数高于所述输送引导件中的面对所述输送路径的部位的摩擦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限制用旋转轴,所述限制用旋转轴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连接有所述限制部件,
所述限制部件呈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板状,
所述限制部件的基端连接于所述限制用旋转轴,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该限制部件与所述限制用旋转轴的连接部位在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限制用旋转轴更靠所述载置部一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限制部件设为第一限制部件的情况下,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
限制用旋转轴,所述限制用旋转轴沿所述介质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该介质宽度方向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限制部件;以及
第二限制部件,在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各所述第一限制部件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状态与所述限制用旋转轴连接,
所述第二限制部件在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进给单元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在各所述第一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第二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在各所述第一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第二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轴线到所述第二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最短距离比从所述旋转轴线到所述第一限制部件的前端的最短距离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与所述进给单元及所述输送引导件中的一方即接触对象接触,
在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与所述接触对象的接触被解除。
16.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
读取部,对通过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
CN202011183759.XA 2019-10-31 2020-10-29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12744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8921A JP7409015B2 (ja) 2019-10-31 2019-10-31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9-198921 2019-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621A CN112744621A (zh) 2021-05-04
CN112744621B true CN11274462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64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3759.XA Active CN112744621B (zh) 2019-10-31 2020-10-29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1832B2 (zh)
JP (1) JP7409015B2 (zh)
CN (1) CN112744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3372B2 (ja) * 2019-12-27 2024-05-15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116134A (ja) * 2020-01-22 2021-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14255B2 (en) * 2020-11-09 2023-11-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dium-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8325A (zh) * 2016-04-15 2017-10-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进给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7697669A (zh) * 2016-08-08 2018-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112Y2 (zh) * 1985-07-29 1992-03-02
JPH10147443A (ja) * 1996-11-18 1998-06-02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GB2335914B (en) * 1998-03-31 2000-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JP4328272B2 (ja) 2004-08-23 2009-09-09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10228847A (ja) 2009-03-26 2010-10-14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送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原稿送り装置
TWI399302B (zh) * 2009-11-13 2013-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自動饋紙裝置之取紙裝置
KR20120032682A (ko) * 2010-09-29 2012-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급지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TWI464072B (zh) * 2011-11-25 2014-12-11 Cal Comp Electronics & Comm Co 止擋元件、饋紙裝置及事務機
JP5891937B2 (ja) * 2012-05-10 2016-03-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1288B2 (ja) * 2015-07-07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04139A (ja) 2016-12-27 2018-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984159B2 (ja) 2017-04-25 2021-12-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8184267A (ja) * 2017-04-26 2018-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9011164A (ja) 2017-06-30 2019-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7205060B2 (ja) 2018-02-07 2023-0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8325A (zh) * 2016-04-15 2017-10-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进给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7697669A (zh) * 2016-08-08 2018-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621A (zh) 2021-05-04
JP7409015B2 (ja) 2024-01-09
JP2021070575A (ja) 2021-05-06
US20210130119A1 (en) 2021-05-06
US11691832B2 (en)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4621B (zh)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JP3960322B2 (ja) 被記録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8695961B2 (en) Sheet feeder,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rollers and stacking parts
JPH05124753A (ja) 用紙搬送装置
US92857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receives an instruction to take out sheets stored in a storage portion
JP4025732B2 (ja) 媒体搬送装置
JP2017165575A (ja) 給紙装置及び給紙装置のトレイ
JP2007076860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US7995962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150644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収容装置
JP7160653B2 (ja) プリンタの用紙搬送機構
EP4215467A1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US20230399189A1 (en) Sheet ejection device,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9113887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51311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731A (ja) 給紙装置
JP2022013176A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462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収容ユニット
US93820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ejects printed sheets from multiple trays at the same time
JP5774632B2 (ja) シート満杯検知装置、シート積載装置および消去装置
JP2005047662A (ja) 排紙装置
JP20230747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3029385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S59201882A (ja) 紙葉供給装置
JP4609150B2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