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7355B -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7355B
CN112707355B CN202011432273.5A CN202011432273A CN112707355B CN 112707355 B CN112707355 B CN 112707355B CN 202011432273 A CN202011432273 A CN 202011432273A CN 112707355 B CN112707355 B CN 112707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mechanism
spring operating
upper connecting
supporting leg
over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22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7355A (zh
Inventor
范曙光
郑晓春
王东亮
李铁
付亚旭
王志峰
郭锴
汪盛
朱清杰
晋志英
吕晓峰
许莹
王慧慧
李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4322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7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7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7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7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7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9/00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包括:上连接部,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底部可拆地固定装配;下支撑脚,用于向下抵接在相应基础上以形成翻转支点;中间支腿,沿上下方向倾斜过渡延伸或者具有折线弯折部,使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以在上连接部与弹簧操动机构固定装配且竖向吊起弹簧操动机构时,使弹簧操动机构重心位于下支撑脚一侧,进而在下放弹簧操动机构时,弹簧操动机构受重力作用可绕翻转支点翻转。由于中间支腿沿上下方向倾斜过渡延伸或者具有折线弯折部,使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方便导引弹簧操动机构的重心迫使弹簧操动机构以翻转支点为基础自动翻转,不需要人工拉拽,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弹簧操动机构来讲,其在出厂之前需要吊装至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时,弹簧操动机构处于竖直状态,试验完成后,再将其吊装至转运车的转运托盘上,一般来讲,通常如图2所示,弹簧操动机构以卧式姿态固定在转运托盘上,因此,也就需要在吊装转运过程中将竖直姿态的弹簧操动机构翻转至水平姿态。
目前,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翻转弹簧操动机构:一是人工翻转。如图1所示,先由吊车利用吊绳将弹簧操动机构吊起离开试验台,待弹簧操动机构的下部与转运托盘接触支撑后,人工用力拉向需要翻转的一侧,使弹簧操动机构重心移至需要翻转的一侧,随着吊车落下实现翻转。这种翻转方式,需要人工拉拽以调整翻姿态,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弹簧操动机构自重450kg,自重和体积均较大,人工拉拽翻转时安全性极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采用机器翻转。对应弹簧操动机构设计专用的翻转设备,使用时,同样利用吊车先将弹簧操动机构吊离试验台,弹簧操动机构落在翻转设备上,夹持固定,然后由翻转设备上的电机驱动弹簧操动机构翻转至水平位置,再由吊车重新吊起,将弹簧操动机构水平转运至转运托盘上。这种机器翻转的方式,不仅需要设计大型的翻转设备,还需要反复拆装固定弹簧操动机构,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因此,基于目前存在的人工翻转方式安全性差、机器翻转费时费力的情况,急需要设计新的翻转工装,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拉拽翻转弹簧操动机构时存在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包括:
上连接部,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底部可拆地固定装配;
下支撑脚,用于向下抵接在相应基础上以形成翻转支点;
中间支腿,沿上下方向倾斜过渡延伸或者具有折线弯折部,使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以在上连接部与弹簧操动机构固定装配且竖向吊起弹簧操动机构时,使弹簧操动机构重心位于所述下支撑脚一侧,进而在下放弹簧操动机构时,所述弹簧操动机构受重力作用可绕所述翻转支点翻转。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翻转工装中,由于中间支腿沿上下方向倾斜过渡延伸或者具有折线弯折部,使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方便导引弹簧操动机构的重心迫使弹簧操动机构以翻转支点为基础自动翻转,不需要人工拉拽,安全可靠,而且,也不需要再设计专用的机器动力设备而实现翻转,翻转效率高,成本也较低。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中间支腿以直线或圆弧曲线形式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
有益效果是:以直线或圆弧曲线形式延伸,方便加工,也便于优化中间支腿受力。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中间支腿包括固定装配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支撑杆,所有支撑杆均沿直线或圆弧曲线倾斜地并行延伸。
有益效果是:采用支撑杆实现支撑,方便加工制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各支撑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装配有防滑支撑板,所有防滑支撑板形成所述的下支撑脚。
有益效果是:利用防滑支撑板形成下支撑脚,方便加工制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滑支撑板底部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板结构。
有益效果是:设置防滑层可提高防滑效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滑支撑板后端设置弧形上翘部。
有益效果是:在弹簧操动机构翻转后期,保证防滑支撑板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阻力,提高翻转支点支撑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中间支腿包括两个所述的支撑杆,两支撑杆顶部分别与所述上连接部固定连接,两支撑杆之间固定装配有把手杆。
有益效果是:在两支撑杆之间设置把手杆,既方便供人握持移动,也能够加强中间支腿强度。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把手杆位于两支撑杆上下中心位置的上方。
有益效果是:把手杆靠上布置,方便扶持翻转工装,以将其固定安装在弹簧操动机构底部。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连接部为上连接板,上连接板与所述中间支腿的顶部焊接连接,上连接板上设有可拆连接结构,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底部可拆固定装配。
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连接板作为上连接部,在保证正常可拆装配的情况下,提高翻转工装的整体强度。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连接板上的可拆连接结构为螺栓安装孔,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底部的相应通孔贯通,以穿装紧固螺栓而实现可拆固定装配。
有益效果是:利用螺栓安装孔搭配紧固螺栓的方式实现可拆固定装配,方便加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运弹簧操动机构时翻转操作示意图;
图2为翻转后的弹簧操动机构卧置在转运托盘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将图3所示翻转工装安装在弹簧操动机构底部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带翻转工装的弹簧操动机构与转运托盘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吊绳;200、弹簧操动机构;300、转运托盘;400、翻转工装;1、上连接板;11、螺栓安装孔;2、中间支腿;21、支撑杆;22、把手杆;3、防滑支撑板;31、弧形上翘部;4、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
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中,中间支腿2以圆弧曲线形式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使得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水平错位布置,在上连接部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固定装配且竖向吊起弹簧操动机构200时,使弹簧操动机构200重心位于所述下支撑脚一侧,进而在下放弹簧操动机构200时,弹簧操动机构200受重力作用可绕翻转支点翻转,完成弹簧操动机构200的翻转,将其水平放置在转运托盘300上。
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结构如图3至图5所示,其包括中间支腿2,中间支腿2的顶部焊接连接有上连接板1,上连接板1作为上连接部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可拆固定装配,中间支腿2的底部设有下支撑脚,下支撑脚向下抵接在相应基础上以形成翻转支点,并且,此处的中间支腿2以圆弧曲线形式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使得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在上连接板1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固定装配且竖向吊起弹簧操动机构200时,使弹簧操动机构200重心位于下支撑脚一侧,进而在下放弹簧操动机构200时,弹簧操动机构200受重力作用可绕翻转支点翻转。
此处的上连接板1与中间支腿2的顶部焊接连接,在上连接板1上设有可拆连接结构,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可拆固定装配。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板1上的可拆连接结构具体为螺栓安装孔11,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的相应通孔贯通,以穿装紧固螺栓4而实现可拆固定装配。
中间支腿2包括两个支撑杆21,两支撑杆21均沿圆弧曲线倾斜地并行延伸,两支撑杆21的顶部分别与上连接板1焊接连接,在两支撑杆21之间固定装配有把手杆22,把手杆22沿横向延伸,并且,位于两支撑杆21上下中心位置的上方,方便供人手持着将整个翻转工装400上抬至安装位置,便于将其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固定装配。
每个支撑杆21的底部分别固定装配有防滑支撑板3,防滑支撑板3形成工装的下支撑脚,使用时,抵接在基础地面上,防滑支撑板3包括板主体,板主体的底部设置橡胶板,橡胶板作为防滑层,用于提高下支撑脚与基础地面的摩擦力,提高翻转支点的支撑稳定性。
另外,为提高抵接固定效果,防滑支撑板3的后端具有弧形上翘部31,用于对应翻转弹簧操动机构200后期,保证防滑支撑板3仍然提高可靠的摩擦力。
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工装400实现弹簧操动机构200的翻转时,吊车利用吊绳100吊起弹簧操动机构200,通过紧固螺栓4将翻转工装400的上连接板1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固定装配在一起,下放弹簧操动机构200,在下支撑脚抵接在基础地面上以形成翻转支点后,由于弹簧操动机构200的重心位于翻转支点的待翻转的一侧,继续下放弹簧操动机构200,在弹簧操动机构200重力作用下,弹簧操动机构200自动翻转至水平姿态,以卧式放置在转运托盘300上,完成整个翻转转运。
由于中间支腿以圆弧曲线行驶延伸,使上连接板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方便导引弹簧操动机构的重心迫使弹簧操动机构自动翻转至指定侧。不需要人工拉拽,安全可靠,而且,也不需要再设计专用的机器动力设备而实现翻转,翻转效率高,成本也较低。
实际上,针对不同型号尺寸的弹簧操动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中间支腿的长度及曲线形式,实现对不同产品的重心导引,最终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翻转工序。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中间支腿以圆弧曲线的形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支腿以直线形式沿上下方向延伸,保证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中间支腿以圆弧曲线的形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中间支腿上设置折线弯折部,例如设计成Z字形结构,保证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中间支腿包括两个支撑杆。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三个以上的支撑杆,或者直接采用支撑架,在保证中间支腿的强度基础上,保证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5: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中间支腿底部的防滑支撑板包括板主体和橡胶板,橡胶板形成防滑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板主体底部设置防滑纹路以满足下支撑脚的防滑设计。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6: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两支撑杆顶部设置上连接板,上连接板既用于连接弹簧操动机构,又可以加强两支撑杆的装配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两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设置小法兰板,两个小法兰板分别与弹簧操动机构底部固定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连接部,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可拆地固定装配;
下支撑脚,用于向下抵接在相应基础上以形成翻转支点;
中间支腿(2),上连接部与下支撑脚通过中间支腿(2)连接,所述中间支腿(2)沿上下方向倾斜过渡延伸或者具有折线弯折部,使上连接部和下支撑脚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分布,以在上连接部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固定装配且竖向吊起弹簧操动机构(200)时,使弹簧操动机构(200)重心位于所述下支撑脚一侧,进而在下放弹簧操动机构(200)时,所述弹簧操动机构(200)受重力作用可绕所述翻转支点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腿(2)以直线或圆弧曲线形式沿上下方向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腿(2)包括固定装配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支撑杆(21),所有支撑杆(21)均沿直线或圆弧曲线倾斜地并行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支撑杆(21)的底部分别固定装配有防滑支撑板(3),所有防滑支撑板(3)形成所述的下支撑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支撑板(3)底部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支撑板(3)后端设置弧形上翘部(3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腿(2)包括两个所述的支撑杆(21),两支撑杆(21)顶部分别与所述上连接部固定连接,两支撑杆(21)之间固定装配有把手杆(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22)位于两支撑杆(21)上下中心位置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为上连接板(1),上连接板(1)与所述中间支腿(2)的顶部焊接连接,上连接板(1)上设有可拆连接结构,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可拆固定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上的可拆连接结构为螺栓安装孔(11),用于与弹簧操动机构(200)底部的相应通孔贯通,以穿装紧固螺栓(4)而实现可拆固定装配。
CN202011432273.5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Active CN112707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2273.5A CN112707355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2273.5A CN112707355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7355A CN112707355A (zh) 2021-04-27
CN112707355B true CN112707355B (zh) 2022-08-12

Family

ID=7554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2273.5A Active CN112707355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735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8575A (ja) * 1995-01-25 1996-08-0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大型構造物の吊上げ装置及び吊上げ方法
CN10154983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中冶成工建设有限公司 重大型构件的翻面方法
CN208964376U (zh) * 2018-10-31 2019-06-11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长杆形混凝土构件吊装的辅助系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8323A (ja) * 1998-10-26 2000-05-09 Toshiba Mach Co Ltd 金型横倒し装置
CN101948089B (zh) * 2010-09-29 2012-02-01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材料翻面的装置
CN202055548U (zh) * 2011-03-22 2011-11-30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工字型构件用翻身辅助装置
CN102773757B (zh) * 2012-08-13 2015-04-29 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重梁主动翻转器及重梁翻转方法
CN202829296U (zh) * 2012-09-26 2013-03-27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带翻转功能的运输装置
CN103663144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中铁建钢结构有限公司 钢构件专用翻身器
CN204914203U (zh) * 2015-09-12 2015-12-30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泽西护栏预制倒置模板翻转装置
CN208071089U (zh) * 2018-01-30 2018-11-09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柱装配翻转支座
CN210947788U (zh) * 2019-08-30 2020-07-07 山东鸿琨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翻身用装置
CN111115450B (zh) * 2019-11-27 2021-04-30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船用柴油机气缸盖的翻身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8575A (ja) * 1995-01-25 1996-08-0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大型構造物の吊上げ装置及び吊上げ方法
CN10154983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中冶成工建设有限公司 重大型构件的翻面方法
CN208964376U (zh) * 2018-10-31 2019-06-11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长杆形混凝土构件吊装的辅助系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7355A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7355B (zh)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转运用翻转工装
CN210084790U (zh) 一种用于装配施工工程中的起吊机构
CN208760357U (zh) 一种轮胎的装卸与转运工装
CN201864538U (zh) 车架装配翻转台
CN208454407U (zh) 滑模轮式支腿固定附着装置
CN212687364U (zh) 工字钢吊装夹具及新型电动单梁行车
CN201753248U (zh) 中置开关装卸车
CN203728505U (zh) 吊运铲运两用的施工小车
CN101993018B (zh) 车架装配翻转台
CN220948015U (zh) 一种水泥墩运输工具
CN206328042U (zh) 一种用于吊装支撑桥的装置
CN215556291U (zh) 一种焊接试板转运工装
CN207029209U (zh) 一种手推车
CN214450866U (zh) 一种车轮用移动式斜坡提升限位装置
CN219689103U (zh) 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
CN206799057U (zh) 一种新型汽修用便携式起重推车
CN2567191Y (zh) 货车转向架组合吊具
CN221026261U (zh) 钢板上料装置
CN213651735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内电抗器的拆装装置
CN204399227U (zh) 一种饮用水桶运输车
CN216272813U (zh) 球墨铸铁井盖搬运车
CN215052227U (zh) 一种水上桥梁底部管道设备安装用操作平台
CN217708816U (zh) 一种四寸地井接头辅助升降装置
CN220223489U (zh) 一种登高检修吊运支架
CN219098507U (zh) 一种和谐机车单元制动器组装用吊具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