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4175B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4175B
CN112644175B CN202011077413.1A CN202011077413A CN112644175B CN 112644175 B CN112644175 B CN 112644175B CN 202011077413 A CN202011077413 A CN 202011077413A CN 112644175 B CN112644175 B CN 112644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recording medium
opening
paper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74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4175A (zh
Inventor
丸田正晃
穗谷智也
田村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64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4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41J13/00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sheet input section of automatic paper hand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1Line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即使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在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喷嘴的堵塞,并且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及飞沫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喷墨记录装置的传送带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组,该开口部组是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使冲洗时从记录头的各喷嘴喷出的墨水通过的开口部而成的开口部组。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冲洗时使用的多个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使得从记录介质供给部向传送带上按上述排列模式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开口部组之间且是从开口部组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供给记录介质。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墨水向记录介质喷出来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喷墨打印机等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减少或预防墨水的干燥引起的喷嘴的堵塞,定期地进行从喷嘴喷出墨水的冲洗(空喷出)。例如,在典型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构成为,在传送带设置开口部,并且以不涉及上述开口部的方式,将记录介质载置于传送带进行输送,在由于传送带的行进而使开口部到达与记录头对置的位置时,从记录头的喷嘴喷出墨水来进行冲洗。针对传送带,在记录头相反侧(内周面侧),配置有海绵等墨水吸收体,在冲洗时,从记录头喷出并通过了上述开口部的墨水被墨水吸收体吸收。
另外,例如,在典型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构成为,在传送带中,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多个开口部,并且在记录介质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使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慢来进行冲洗。通过使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慢,从而在传送带中位于记录介质与记录介质之间的开口部的输送方向的列数增加,因此,能够通过使冲洗时需要的墨水喷出量增大来减少喷出不良的情况。并且,在典型技术中,构成为,通过基于设置于传送带的标记的检测结果识别开口部的位置,对冲洗过程中的墨水的喷出进行控制,从而考虑传送带的拉伸等变形,使墨水更高精度地通过开口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典型技术的结构中,相同的记录头中的冲洗的次数与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尺寸没关系,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是1次,冲洗的频率低。因此,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容易发生冲洗不足,对于通过冲洗减少喷嘴堵塞方面,不充分。另外,对于如典型技术那样,通过使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慢来解决冲洗不足的结构,由于输送速度降低,从而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张数减少,因此,记录介质的打印张数即生产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典型技术中,关于记录介质的生产性,都没有研究。
另外,当冲洗时所喷出的墨水附着于传送带的开口部,开口部被污染时,若与该开口部重叠地输送记录介质,则开口部的污渍被转印到记录介质,记录介质被污染。因此,对于进行冲洗的结构,也需要减少这样的开口部的污染导致的记录介质的污染。
并且,记录介质例如通过负压吸引或静电吸附载置于传送带上而被输送。这时,有可能,由于吸引力或静电力的影响,使得在冲洗时从记录头喷出的墨水从朝向传送带的开口部的路径向输送方向脱离进行行进,与开口部的周边碰撞而向周围飞散(飞沫的产生),所飞散的墨水附着于记录介质污染记录介质。因此,也需要减少墨水的飞沫引起的记录介质的污染。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即使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能够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冲洗不足引起的喷嘴的堵塞,并且能够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以及飞沫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的喷墨记录装置。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即使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能够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冲洗不足引起的喷嘴的堵塞,并且能够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以及能够减少由于上述墨水直接附着而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的喷墨记录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除了具备具有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的记录头、和向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位置输送记录介质的环状的传送带以外,还具备:记录介质供给部,其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传送带供给;以及控制部,其使所述记录头执行在与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做出贡献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喷出所述墨水的冲洗,并且对由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传送带的供给进行控制。所述传送带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组,该开口部组是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用于使所述冲洗时从所述记录头的各喷嘴喷出的所述墨水通过的开口部而成的开口部组。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所述冲洗时使用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使得从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向所述传送带上按所述排列模式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组之间且是从所述开口部组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供给所述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能够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冲洗不足引起的喷嘴的堵塞,并且能够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及飞沫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上述打印机具备的记录部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从上述打印机的给纸盒经由第一输送单元到第二输送单元的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周边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上述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上述第一输送单元中吸引力不同的区域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输送单元的一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输送单元的其他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上述第一输送单元具有的第一传送带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8的第一传送带时的、冲洗用的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的一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排列模式的其他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排列模式的另外其他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排列模式的另外其他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第一传送带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13的第一传送带时的上述排列模式的一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排列模式的其他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排列模式的另外其他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排列模式的另外其他例、和根据上述排列模式而在上述第一传送带上配置的纸张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0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打印机 100具备作为纸张收纳部的给纸盒2。给纸盒2配置于打印机主体1的内部下方。在给纸盒2的内部收纳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纸张P。
在给纸盒2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即图1中的给纸盒2的右侧的上方配置有给纸装置3。由该给纸装置3将纸张P在图1中向给纸盒2的右上方一张一张地分离并送出。
打印机100在其内部具备第一纸张输送通路4a。第一纸张输送通路4a 相对于给纸盒2位于作为其给纸方向的右上方。从给纸盒2送出的纸张P通过第一纸张输送通路4a沿打印机主体1的侧面向垂直上方输送。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第一纸张输送通路4a的下游端设置有对位辊对13。并且,在对位辊对13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最靠近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输送单元5和记录部9。从给纸盒2送出的纸张P经由第一纸张输送通路4a到达对位辊对13。对位辊对13对纸张P的斜向给送进行矫正的同时,对与记录部9 执行的墨水喷出动作之间的定时进行计量,并向第一输送单元5送出纸张P。
输送到第一输送单元5的纸张P由第一传送带8(参照图2)输送到与记录部9(特别是后述的记录头17a~17c)的对置位置。通过从记录部9向纸张P 喷出墨水,从而在纸张P上记录图像。这时,记录部9中的墨水的喷出由打印机100的内部的控制部110所控制。控制部110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第一输送单元5的下游侧(图1的左侧)配置有第二输送单元12。由记录部9记录了图像的纸张P被向第二输送单元12输送。喷出到纸张P表面的墨水在通过第二输送单元12期间被干燥。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第二输送单元12下游侧且是打印机主体1的左侧面附近设置有解卷器部14。由第二输送单元12将墨水干燥后的纸张P被向解卷器部14输送,并矫正了在纸张P上产生的卷曲。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解卷器部14的下游侧(图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纸张输送通路4b。在解卷器部14中通过的纸张P在不进行双面记录的情况下,在第二纸张输送通路4b通过,被排出到设置于打印机100的左侧面外部的纸张排出托盘15。
在打印机主体1的上部且是记录部9和第二输送单元1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进行双面记录的翻转输送通路16。在进行双面记录的情况下,向纸张P 的一个面(第一面)的记录结束并在第二输送单元12和解卷器部14中通过的纸张P,在第二纸张输送通路4b中通过并向翻转输送通路16输送。
对于向翻转输送通路16输送的纸张P,为了接着向纸张P的另一个面(第二面)的记录而被切换输送方向。而且,纸张P在打印机主体1的上部通过并向右侧输送,经由对位辊对13在成为第二面朝上的状态下,再次向第一输送单元5输送。在第一输送单元5中,纸张P被输送到与记录部9的对置位置,通过自记录部9的墨水喷出而在第二面上记录图像。双面记录后的纸张P按顺序经由第二输送单元12、解卷器部14、第二纸张输送通路4b被排出到纸张排出托盘15。
另外,在第二输送单元12的下方配置有维护单元19及封盖单元20。维护单元19在执行清洗时水平移动到记录部9的下方,擦掉从记录头的墨水喷出口被压出的墨水,并回收被擦掉的墨水。此外,清洗是指为了将墨水喷出口内的增稠墨水、异物、气泡排出,而从记录头的墨水喷出口强制性地将墨水压出的动作。封盖单元20在对记录头的墨水喷出面进行封盖时,水平移动到记录部9的下方,进而向上方移动,安装于记录头的下表面。
图2是记录部9的俯视图。记录部9具备打印头罩10、和行式打印头11Y、 11M、11C、11K。行式打印头11Y~11K相对于在包括驱动辊6a、从动辊6b 及其他辊7的多个辊上架设的环状的第一传送带8的输送面,以形成规定的间隔(例如,1mm)的高度,保持于打印头罩10。
行式打印头11Y~11K分别具有多个(在此,3个)记录头17a~17c。记录头17a~17c沿与纸张输送方向(箭头A方向)正交的纸张宽度方向(箭头BB’方向)排列成锯齿状。记录头17a~17c具有多个墨水喷出口18(喷嘴)。各墨水喷出口18在记录头的宽度方向、也就是纸张宽度方向(箭头BB’方向)上以等间隔排列而配置。从行式打印头11Y~11K,经由记录头17a~17c的墨水喷出口18,分别向由第一传送带8输送的纸张P喷出黄色(Y)、洋红(M)、青色(C)、黑色(K)的各色的墨水。
图3示意性地表示从给纸盒2经由第一输送单元5到第二输送单元12 的纸张P的输送路径的周边的结构。另外,图4是表示打印机100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打印机100除了上述的结构以外,还具备对位传感器21、第一纸张传感器22、第二纸张传感器23、和带传感器24及25。
对位传感器21对从纸张盒2由给纸装置3输送的、被输送到对位辊对 13的纸张P进行检测。控制部110可以基于对位传感器21中的检测结果,对对位辊对13的旋转开始定时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110可以基于对位传感器21中的检测结果,对对位辊对13进行的偏斜(skew)修正后的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的供给定时进行控制。
第一纸张传感器22是对从对位辊对13输送到第一传送带8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线传感器。控制部110可以基于第一纸张传感器 22中的检测结果,使墨水从行式打印头11Y~11K的记录头17a~17c的各墨水喷出口18中的、与纸张P的宽度对应的墨水喷出口18喷出,而在纸张P 上记录图像。
第二纸张传感器23是对由第一传送带8输送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第二纸张传感器23在纸张输送方向上位于记录部9的上游侧且是第一纸张传感器22的下游侧。控制部110可以基于第二纸张传感器 23中的检测结果,控制针对由于第一传送带8而到达与行式打印头11Y~ 11K(记录头17a~17c)对置的位置的纸张P的、墨水的喷出定时。
带传感器24及25对设置于第一传送带8的、后述的多个开口部组82(参照图8)的位置进行检测。也就是,带传感器24及25是对基于第一传送带8 的行进而产生的开口部组8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通过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带传感器24在纸张输送方向(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方向)上位于记录部9 的下游侧。带传感器25位于架设第一传送带8的从动辊6b和其他辊7之间。从动辊6b相对于记录部9位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此外,带传感器24兼具与第二纸张传感器23等同的功能。控制部110可以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中的检测结果,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以向第一传送带8以规定的定时供给纸张P。
另外,通过利用多个传感器(第二纸张传感器23、带传感器24)检测纸张的位置,且利用多个传感器(带传感器24及25)检测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组82的位置,从而,也能够进行检测到的位置的误差修正、异常检测。
上述的第一纸张传感器22、第二纸张传感器23、带传感器24及25也可以由透射型或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CIS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型图像传感器)构成。另外,也可以在第一传送带8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预先形成有与开口部组82的位置对应的标记,带传感器24及25通过检测上述标记来检测开口部组82的位置。
此外,打印机100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检测第一传送带8的摇摆的摇摆检测传感器,基于其检测结果对第一传送带8的摇摆进行修正。
另外,打印机100还具备操作面板27、存储部28和通信部29。操作面板27是用于受理用户进行的各种设定输入的操作部。例如,用户可以操作操作面板27,输入放置于给纸盒2的纸张P的尺寸、也就是由第一传送带8输送的纸张P的尺寸的信息。存储部28是存储控制部110的操作程序并且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器,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而构成。利用操作面板27设定的信息(例如,纸张P的尺寸信息)存储于存储部28。通信部29是用于在与外部(例如,个人计算机(PC))之间接收发送信息的通信接口。例如,若用户操作PC,向打印机100发送了图像数据和印刷命令,则上述的图像数据及印刷命令经由通信部29被输入到打印机100。在打印机100中,控制部 110可以基于上述图像数据对记录头17a~17c进行控制使墨水喷出,从而在纸张P记录图像。
另外,如图3所示,打印机100在第一传送带8的内周面侧具有墨水接收部31Y、31M、31C、31K。在使记录头17a~17c执行冲洗时,墨水接收部 31Y~31K将从记录头17a~17c喷出并在第一传送带8的后述的开口部组82 的开口部80(参照图8)通过的墨水,接收并回收。因此,墨水接收部31Y~ 31K设置于与行式打印头11Y~11K的记录头17a~17c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位置。此外,由墨水接收部31Y~31K回收的墨水例如被输送到废墨水罐而被废弃,但是,也可以不废弃而再利用。
在此,冲洗是指以减少或预防墨水的干燥引起的墨水喷出口18的堵塞为目的,在与对纸张P上的图像形成(图像记录)做出贡献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喷出墨水。记录头17a~17c中的冲洗的执行由控制部110来控制。
上述的第二输送单元12构成为,具有第二传送带12a、和干燥器12b。利用驱动辊12c及从动辊12d两个辊架设第二传送带12a。由第一输送单元5 输送的、通过记录部9进行的墨水喷出而记录了图像的纸张P被第二传送带 12a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被干燥器12b干燥并输送到上述的解卷器部14。
〔2.第一输送单元的详细内容〕
(2-1.第一输送单元的一结构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第一输送单元5中输送纸张P的方式,采用负压吸引方式。负压吸引方式是通过负压吸引将纸张P吸附于第一传送带8进行输送的方式。
在此,对于在与行式打印头11Y~11K的记录头17a~17c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墨水接收部31Y~31K,如上述那样。在负压吸引时,若设置有墨水接收部31Y~31K的区域的吸引力较强,则有时产生烟雾,该烟雾是在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喷出的墨水在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80顺畅地通过,与在墨水接收部31Y~31K中已经收纳的墨水的液面碰撞而使墨水向周围飞散的烟雾。若产生烟雾,则飞散的墨水附着于第一传送带8的内周面而污染内周面。其结果,有可能将架设第一传送带8的辊的表面污染,产生第一传送带8的输送不匀(例如,摇摆或滑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构成为,通过使设置有墨水接收部31Y~31K的区域、也就是与行式打印头11Y~11K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区域的吸引力,比其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区域弱,从而减少烟雾引起的上述的不理想情况。具体而言,利用以下的结构,生成了吸引力不同的区域。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输送单元5的一结构例的说明图。在第一输送单元5的第一传送带8的内周面侧设置有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 52a~52d。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以细长状形成于第一传送带8的带宽度方向上。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 的与第一传送带8的对置侧被开口。
第一吸引室51a~51e从纸张输送方向(A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游侧按该顺序而设置。第二吸引室52a在第一吸引室51a与第一吸引室51b之间,设置于与行式打印头11Y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位置。第二吸引室52b在第一吸引室51b与第一吸引室51c之间,设置于与行式打印头11M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位置。第二吸引室52c在第一吸引室51c与第一吸引室51d 之间,设置于与行式打印头11C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位置。第二吸引室52d在第一吸引室51d与第一吸引室51e之间,设置于与行式打印头11K 隔着第一传送带8而对置的位置。上述的墨水接收部31Y~31K分别配置于上述的第二吸引室52a~52d。
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的内部被吸引部件53吸引。吸引部件53通过负压吸引将纸张P吸附于第一传送带8上。这样的吸引部件53例如由风扇或压缩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室51a及第二吸引室52a的内部被共同的吸引部件53吸引。另外,第一吸引室51b及第二吸引室52b的内部被共同的吸引部件53吸引。同样地,第一吸引室51c及第二吸引室52c的内部被共同的吸引部件53吸引,第一吸引室51d及第二吸引室52d的内部被共同的吸引部件53吸引。第一吸引室51e单独地被吸引部件53吸引。
在第一吸引室51a~51e中分别配置有过滤器54,在第二吸引室52a~52d 中分别配置有过滤器55。因此,若驱动各吸引部件53,则第一吸引室51a~ 51e的内部隔着过滤器54被吸引,第二吸引室52a~52d的内部隔着过滤器 55被吸引。从而,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的内部成为负压,经由设置于第一传送带8的后述的吸引孔8a(参照图8)或开口部组82 吸引空气,纸张P吸附于第一传送带8的同时被输送。
在此,过滤器54构成为,眼比过滤器55粗。因此,在过滤器54中通过的空气的阻力比在过滤器55中通过的空气的阻力低。因此,在以相同的驱动力驱动各吸引部件53的情况下,第一吸引室51a~51e的内部被以相对较强的吸引力吸引,第二吸引室52a~52d的内部被以相对较弱的吸引力吸引。由此,能够抑制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喷出的墨水在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 80通过时的速度,从而减少与积存于墨水接收部31Y~31K的墨水的液面之间的碰撞导致的墨水的飞散(烟雾)。由此,能够减少由于烟雾产生的上述的不理想情况。
(2-2.第一输送单元的其他结构例)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输送单元5的其他结构例的说明图。图7的第一输送单元5构成为,在图6所示的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 52d配置相同的过滤器54,分别用不同的吸引部件53吸引第一吸引室51a~ 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切换将第二吸引室52a~ 52d的内部吸引的各吸引部件53的驱动力,从而能够将第二吸引室52a~52d 的吸引力在强吸引和弱吸引之间切换。此外,例如由控制部110控制各吸引部件53的驱动。
例如,在向由第一传送带8输送的纸张P喷出墨水时(图像记录时),以第一驱动力驱动对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进行吸引的全部的吸引部件53。另一方面,在冲洗时,在以第一驱动力驱动对第一吸引室51a~51e进行吸引的各吸引部件53的同时,以比第一驱动力低的第二驱动力驱动对第二吸引室52a~52d进行吸引的各吸引部件53。由此,能够在图像记录时,以强吸引来吸引第一吸引室51a~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将纸张P输送的同时,在冲洗时,只使第二吸引室52a~52d为弱吸引来减少烟雾。由此,能够减少由于烟雾而产生的上述的不理想情况。
此外,也可以,代替使用过滤器54或55,而使成为从第一吸引室51a~ 51e及第二吸引室52a~52d吸引的空气的流路的、管的直径(流路截面积)不同,由此,也能够使得在第一吸引室51a~51e和第二吸引室52a~52d中吸引力不同。
〔3.第一传送带的详细内容〕
(3-1.第一传送带的一结构例)
接着,对第一输送单元5的第一传送带8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第一传送带8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构成为,以负压吸引方式输送纸张P。因此,如同图所示,在第一传送带8设置无数使通过吸引部件53的负压吸引而产生的吸引风通过的吸引孔8a。
另外,在第一传送带8也设置有开口部组82。开口部组82是在冲洗时使从记录头17a~17c的各喷嘴(墨水喷出口18)喷出的墨水通过的开口部80 的集合。开口部80的开口面积比上述的吸引孔8a的开口面积大。第一传送带8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A方向)上一个周期具有多个开口部组82,本实施方式中具有6个。此外,在将各开口部组82彼此区别时,将6个开口部组 82从A方向的下游侧起称为开口部组82A~82F。上述的吸引孔8a位于在A 方向上相邻的开口部组82与开口部组82之间。即,在第一传送带8中,在与开口部组82重叠的区域未形成吸引孔8a。
开口部组82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中在A方向上不定期地存在。也就是,在A方向上,相邻的开口部组82与开口部组82之间的间隔不是固定的,是变化的(上述间隔至少存在2种)。这时,在A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开口部组82的最大间隔(例如,图8的开口部组82A与开口部组82B之间的间隔) 比可打印的最小尺寸(例如,A4尺寸(横向放置))的纸张P载置于第一传送带 8上时的上述纸张P的A方向的长度长。
上述的开口部组82具有开口部列81。开口部列81通过在与A方向正交的带宽度方向(纸张宽度方向、BB’方向)排列多个开口部80而构成。一个开口部组82在A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列8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2列开口部列81。此外,在将2列的开口部列81彼此区别时,将一方设为开口部列81a,将另一方设为开口部列81b。
在一个开口部组82中,任意一个开口部列81(例如,开口部列81a)的开口部80与其他开口部列81(例如,开口部列81b)的开口部80在BB’方向上错开而存在,且以在A方向上观察时与其他开口部列81(例如,开口部列81b) 的开口部80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而存在。另外,在各开口部列81中,多个开口部80在BB’方向上以等间隔存在。
通过如上述那样将多个开口部列81在A方向上排列来形成一个开口部组 82,从而开口部组82的BB’方向的宽度比记录头17a~17c的BB’方向的宽度大。因此,开口部组82将记录头17a~17c的BB’方向的墨水喷出区域全部覆盖,在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的全部墨水喷出口18喷出的墨水在开口部组82的任意一个开口部80中通过。
(3-2.关于在冲洗时使用的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上述的第一传送带8输送纸张P的同时,基于从外部(例如,PC)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10对记录头17a~17c进行驱动,从而在纸张P上记录图像。这时,构成为,在所输送的纸张P与纸张P之间,使记录头17a~17c执行冲洗(纸间冲洗),由此减少或预防墨水喷出口18的堵塞。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0根据所使用的纸张P的尺寸决定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冲洗时所使用的多个开口部组82的A方向的排列模式(组合)。此外,对于所使用的纸张P的尺寸,控制部110可以基于在存储部28中存储的信息(利用操作面板27输入的纸张P的尺寸信息)进行识别。
图9~图12分别示出每种纸张P的上述排列模式的一例。例如,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横向放置)或书信尺寸(横向放置)的情况下,控制部 110选择图9所示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也就是,控制部110从图8所示的六个开口部组82之中,选择开口部组82A、82C、82F作为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纵向放置)或书信尺寸(纵向放置) 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如图10所示,从六个开口部组82之中,选择开口部组82A、82D作为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3尺寸、B4 尺寸或法定规格尺寸(都是纵向放置)的情况下,控制部110如图11所示,从六个开口部组82之中,选择开口部组82A、82B、82E作为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13英寸×19.2英寸的尺寸的情况下,控制部110 如图12所示,从六个开口部组82之中,选择开口部组82A、82D作为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此外,在各附图中,将属于上述排列模式的开口部组82 的开口部80,为了方便而涂成黑色表示。
而且,控制部110在由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在所决定的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与记录头17a~17c对置的定时,使记录头17a~17c执行冲洗。在此,对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速度(纸张输送速度)、开口部组82A~ 82E的间隔、相对于第一传送带8的记录头17a~17c的位置,全部是已知的。因此,若由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带传感器24或25检测到成为基准的开口部组82(例如,开口部组82A)通过,则知道从该检测到的时间点起几秒后开口部组82A~82E在与记录头17a~17c的对置位置通过。因此,控制部110 能够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中的检测结果,在上述所决定的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与记录头17a~17c对置的定时,使记录头17a~17c执行冲洗。
这时,控制部110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中的检测结果,按每个根据纸张P的尺寸而决定的分类,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墨水在相同的开口部组82通过的方式,对记录头17a~17c中的冲洗进行控制。
例如,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横向放置)或书信尺寸(横向放置) 的情况下(第一分类),控制部110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墨水在图9所示的相同的开口部组82A、82C、82F中通过的方式,对记录头17a~ 17c中的冲洗进行控制。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纵向放置)或书信尺寸 (纵向放置)的情况下(第二分类),控制部110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墨水在图10所示的相同的开口部组82A、82D中通过的方式,对记录头17a~17c中的冲洗进行控制。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3尺寸、B4尺寸或法定规格尺寸(都是纵向放置)的情况下(第三分类),控制部110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墨水在图11所示的相同的开口部组82A、82B、82E中通过的方式,对记录头17a~17c中的冲洗进行控制。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 13英寸×19.2英寸的尺寸的情况下(第四分类),控制部110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墨水在图12所示的相同的开口部组82A、82D中通过的方式,对记录头17a~17c中的冲洗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部110以使得与在所决定的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 在A方向上错开的方式,对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的供给进行控制。也就是,控制部110向第一传送带8上在上述排列模式中在A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开口部组82之间,利用作为记录介质供给部的对位辊对13供给纸张P。
例如,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横向放置)或书信尺寸(横向放置) 的情况下,控制部110以使得如图9所示,在第一传送带8上,在开口部组82A与开口部组82C之间配置2张纸张P,在开口部组82C与开口部组82F之间配置2张纸张P,在开口部组82F与开口部组82A之间配置1张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而在规定的供给定时将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 8供给。这时,控制部110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上,从上述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A、82C、82F向A方向(包括上游侧、下游侧的两个方向)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配置各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而将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此外,对于上述规定距离,在此作为一例设为 10mm。
在此,对于基于对位辊对13的纸张P的供给定时,控制部110可以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中的检测结果决定。例如,若由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带传感器24或25检测到成为基准的开口部组82(例如,开口部组82A)通过,则控制部110可以判断从该检测到的时间点起几秒后利用对位辊对13将纸张 P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可以在图9所示的各位置配置纸张P。因此,控制部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中的检测结果,决定纸张P的供给定时,以使得在所决定的供给定时供给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在第一传送带8上在图9所示的各位置,以大致等间隔配置纸张P。在图9的例中,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能够输送5张纸张P,作为纸张P的每1 分钟的打印张数(生产性),可以实现150ipm(影像/分)。
另外,在如图9所示将A4尺寸(横向放置)的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的情况下,在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组82F与开口部组82A之间,只供给1 张纸张P。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0以使得纸张P的A方向的中心Po位于开口部组82F与开口部组82A之间的中间位置8m的方式,基于带传感器24或 25的检测结果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从对位辊对13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纸张P。
另一方面,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纵向放置)或书信尺寸(纵向放置)的情况下,控制部110以使得如图10所示,在第一传送带8上,在开口部组82A与开口部组82D之间配置2张纸张P,在开口部组82D与开口部组 82A之间配置2张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而在规定的供给定时将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在图10的例中,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能够输送4张纸张P,能够实现120ipm的生产性。
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3尺寸、B4尺寸或法定规格尺寸(都是纵向放置) 的情况下,控制部110以使得如图11所示,在第一传送带8上,在开口部组 82A与开口部组82B之间配置1张纸张P,在开口部组82B与开口部组82E之间配置1张纸张P,在开口部组82E与开口部组82A之间配置1张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而在规定的供给定时将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 8供给。在图11的例中,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能够输送3张纸张P,能够实现90ipm的生产性。此外,优选,控制部110以使得1张的纸张P的A方向的中心位于所决定的排列模式中包含的相邻的两个开口部组82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的检测结果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纸张P。
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13英寸×19.2英寸的尺寸的情况下,控制部110 以使得如图12所示,在第一传送带8上,在开口部组82A与开口部组82D之间配置1张纸张P,在开口部组82D与开口部组82A之间配置1张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而在规定的供给定时将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 8供给。在图12的例中,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能够输送2张纸张P,能够实现60ipm的生产性。
如以上那样,控制部110根据所使用的纸张P的尺寸,决定冲洗时所使用的多个开口部组82的A方向的排列模式(组合)。由此,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纸张P时,都能够以使得不与在上述排列模式中排列的开口部组82重叠的方式,将尽可能多的纸张P配置在第一传送带8上。因此,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纸张P的情况下,都能够避免生产性的降低(打印张数的降低)。
另外,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的期间,能够使用在上述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多个开口部组82进行多次冲洗。因此,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纸张P 的情况下,都能够减少冲洗不足及由此产生的喷嘴(墨水喷出口18)的堵塞。特别地,控制部110在由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在上述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与记录头17a~17c对置的定时,使记录头17执行冲洗。由此,能够在第一传送带8的一个周期的期间可靠地进行多次冲洗,消除冲洗不足的情况。
另外,由于不需要为了消除冲洗不足,而如以往那样降低纸张P的输送速度,因此,即使在该点,也能够对生产性提高做出贡献。另外,由于不需要使纸张P的输送速度变化,因此,也不需要纸张P的复杂的输送控制(第一传送带8的复杂的驱动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部28存储着通过操作面板27预先输入的纸张P的尺寸的信息、也就是第一传送带8进行输送的纸张P的尺寸的信息。而且,控制部110基于存储部28所存储的信息,对所使用的纸张P的尺寸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上述尺寸,决定开口部组82的上述排列模式。例如,也可以,打印机100具有检测所使用的纸张P的尺寸的传感器,控制部110 根据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尺寸,决定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检测纸张P的尺寸的专用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0 基于存储部28所存储的信息对纸张P的尺寸进行识别来决定上述排列模式,因此,不用另外设置检测纸张P的尺寸的专用的传感器,而能够决定上述排列模式,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另外,控制部110使得向第一传送带8上在上述排列模式中排列的多个开口部组82之间,从对位辊对13供给纸张P。由此,即使在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喷出的墨水附着于开口部组82的开口部80而使上述开口部80 被污染,也不会与被污染的上述开口部80重叠地输送纸张P。由此,能够减少上述开口部80的墨水污染导致纸张P被污染的情况。
另外,在第一传送带8上,纸张P从开口部组82向A方向以规定距离(例如,10mm)以上离开而存在。由此,例如,即使在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 喷出的墨水由于一些理由(例如,纸张P的负压吸引的影响)而从朝向开口部组82的路径向A方向脱离进行行进,上述墨水与开口部组82的开口部80的周边碰撞而向周围飞散(即使产生飞沫),所飞散的墨水也难以到达纸张P。因此,能够减少冲洗时的墨水的飞沫导致纸张P被污染的情况。此外,对于上述规定距离,根据墨水的粘度、纸张P的吸引力(上述的吸引部件53的驱动力)、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速度(纸张P的输送速度)等适当设定即可,不限定于上述的10m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0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的检测结果,决定向第一传送带8上多个开口部组82之间的上述位置(从开口部组82向A 方向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供给纸张P的定时,在所决定的定时从对位辊对13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纸张P。由此,能够利用对位辊对13可靠地向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组82与开口部组82之间的上述位置供给纸张P,从而可靠地得到上述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控制部110基于带传感器24或 25中的检测结果,按每个根据纸张P的尺寸而决定的分类,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墨水在相同的开口部组82通过的方式,对记录头17a~17c 中的冲洗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中,其他开口部组82不会被冲洗时的墨水污染。因此,关于怎样分类的纸张P,即使以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与其他开口部组82重叠的方式进行输送,也不用担心被污染,都能够进行这样的纸张P的输送。也就是,关于怎样分类的纸张P,都能够在各周期避开冲洗时的墨水通过的开口部组82进行配置,不会污染纸张P地进行输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当向在A方向上相邻的开口部组 82F与开口部组82A之间,从对位辊对13供给1张纸张P的情况下,控制部 110以使得纸张P的A方向的中心Po位于第一传送带8的相邻的两个开口部组82F及82A的中间位置8m的方式,基于带传感器24或25的检测结果,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从对位辊对13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纸张P。
在该情况下,在第一传送带8上,纸张P的前端(A方向下游侧的端部) 及后端(A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两者都从相对于纸张P位于下游侧的开口部组 82F及位于上游侧的开口部组82A以等距离离开。由此,即使在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喷出的、从朝向一方的开口部组82F或另一方的开口部组82A 的路径脱离进行行进的墨水与开口部80的周围碰撞而飞散(即使产生飞沫),所飞散的墨水也难以到达纸张P的前端及后端。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少墨水的飞沫导致纸张P被污染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0如图9~图12所示那样,从对位辊对13向第一传送带8以固定的间隔供给纸张P。在该情况下,由于以固定的定时控制从对位辊对13向第一传送带8的纸张P的供给即可,因此,纸张P 的供给控制(对位辊对13的控制)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8除了上述的开口部80以外,还具有吸引孔8a。而且,在第一传送带8中,开口部80的大小(开口面积)比吸引孔8a的大小(开口面积)大。例如,若吸引孔8a较大,则有可能在冲洗时从记录头17a~17c喷出的墨水从朝向开口部80的方向向吸引孔8a侧脱离,而与开口部80的周边碰撞,产生飞沫。通过使吸引孔8a比开口部80相对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上述的飞沫的产生,进一步减少飞沫引起的纸张P的污染。
另外,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组82在第一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在A方向上不定期地存在。在该情况下,使用在A方向上排列有能够与多个纸张P的尺寸对应的必要最小限的开口部组82的第一传送带8,能够得到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通过将开口部组82的数量抑制为必要最小限,从而也容易确保第一传送带8的强度。
另外,如图9所示,A4尺寸(横向放置)与书信尺寸(横向放置)属于相同的分类(第一分类)。而且,对于该分类,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是开口部组 82A、82C、82F的固定排列模式。另外,如图10所示,A4尺寸(纵向放置) 与书信尺寸(纵向放置)属于相同的分类(第二分类)。而且,对于该分类,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是开口部组82A、82D的固定排列模式。另外,如图11 所示,A3尺寸、B4尺寸或法定规格尺寸(都是纵向放置)属于相同的分类(第三分类)。而且,对于该分类,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是开口部组82A、82B、 82E的固定排列模式。进而,如图12所示,13英寸×19.2英寸的尺寸单独构成1分类(第四分类)。而且,对于该分类,冲洗使用的开口部组82是开口部组82A、82D的固定排列模式。
这样,冲洗时所使用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是按每个根据纸张P的尺寸所决定的分类而固定的排列模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0在冲洗时,按每个分类,以与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对应的排列模式进行记录头17a~17c 中的墨水的喷出控制即可,因此该喷出控制变得容易。
另外,对于冲洗时所使用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在图9与图10,图 10与图11,图11与图12中彼此不同。另一方面,上述排列模式在图10与图 12中是相同的。根据该情况,可以说,上述排列模式在根据纸张P的尺寸决定的至少两个分类之间不同。通过这样的排列模式设定,对于怎样纸张P的尺寸(分类),都能够使用适当的排列模式的开口部组82,不使生产性降低地执行冲洗。
另外,在第一传送带8中,开口部组82在A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列 81。而且,任意一个开口部列81(例如,开口部列81a)的开口部80与其他开口部列81(例如,开口部列81b)的开口部80在带宽度方向上错开而存在,且以在A方向上观察时与其他开口部列81的开口部80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而存在。在该情况下,关于记录头17a~17c的宽度方向的哪个位置的喷嘴(墨水喷出口18),都能够从喷嘴喷出墨水,在第一传送带8上存在于带宽度方向的任意一个位置的开口部80中通过来进行冲洗。因此,能够关于宽度方向的全部的位置的喷嘴,减少或预防喷嘴的堵塞。
另外,在第一传送带8中,开口部列81的多个开口部80在带宽度方向上以等间隔存在。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多个开口部列81在带宽度方向上错开而存在,从而容易使在A方向上观察相邻的开口部列81的开口部80的一部分重叠。因此,容易制造这样的结构的第一传送带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8在一个周期中在A方向上具有六个位置的开口部组82。在该情况下,关于根据纸张P的尺寸而分类的4分类,能够生成不会降低生产性的开口部组82的A方向的排列模式。此外,第一传送带8也可以在一个周期中,在A方向上具有七个位置以上的开口部组82。在该情况下,关于根据纸张P的尺寸而分类的5以上的分类,能够生成不会降低生产性的开口部组82的A方向的排列模式。
(3-3.第一传送带的其他结构例)
图13是表示第一传送带8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第一传送带8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的开口部组82在第一传送带8的输送方向、也就是A方向上以等间隔存在。这时,在A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开口部组82以比能够打印的最小尺寸的纸张P载置于第一传送带8上时的纸张P的A方向的长度短的间隔而存在。另外,在图13的结构中,构成开口部组82的开口部80兼作图8的结构中的吸引孔8a。此外,在开口部组82具有多个开口部列81的点、一个开口部列81具有在BB’方向上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开口部80的点与图8等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相同。
即使在使用图13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的情况下,控制部110也与使用图 8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时同样地,根据所使用的纸张P的尺寸,决定冲洗时使用的多个开口部组82的A方向的排列模式。例如,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 A4尺寸(横向放置)或书信尺寸(横向放置)的情况下,控制部110选择图14 所示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4尺寸(纵向放置)或书信尺寸(纵向放置)的情况下,控制部110选择图15所示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A3尺寸、B4尺寸或法定规格尺寸(都是纵向放置)的情况下,控制部110选择图16所示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在所使用的纸张P是13英寸×19.2英寸的尺寸的情况下,控制部110选择图17 所示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此外,在图14~图17中,为了方便,将位于与图8的开口部组82A~82F对应的位置的开口部组82表示为开口部组 82A~82F。
而且,控制部110在由于第一传送带8的行进从而所决定的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与记录头17a~17c对置的定时,使记录头17a~17c执行冲洗。
另外,控制部110利用对位辊对13向第一传送带8上图14~图17所示的位置(上述排列模式中在A方向排列的多个开口部组82之间)供给纸张P。这时,控制部110以使得在第一传送带8上从上述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向A方向(包括上游侧、下游侧的两个方向)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配置各纸张P的方式,对对位辊对13进行控制,而将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供给。
如以上那样,即使在使用图13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的情况下,控制部 110也进行与使用图8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时同样的控制(冲洗控制、纸张P 的供给控制),从而,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纸张P的情况下,都能够在避免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冲洗不足引起的喷嘴的堵塞,能够减少飞沫引起的纸张P的污染等,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特别地,对于开口部组82在第一传送带8的A方向上以等间隔存在的结构,通过对第一传送带8在A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开孔,能够容易地实现。因此,第一传送带8的制造变得容易,能够减少其制造成本。
另外,在第一传送带8的开口部80兼具图8所示的吸引孔8a的功能的结构中,开口部80的开口面积=吸引孔8a的开口面积,在第一传送带8上形成的孔的尺寸只是1种即可。即使在该点,与形成尺寸不同的2种孔的图8 的结构相比,第一传送带8的制造容易。
此外,对于通过负压吸引方式将纸张P利用第一传送带9进行输送的结构,在得到避免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冲洗不足引起的喷嘴的堵塞等效果的基础上,第一传送带8可以是图8的结构,还可以是图13的结构。因此,若总结图8及图13的结构,则可以说,在第一传送带8上,开口部80的大小为吸引孔8a的大小以上即可。
此外,在图13的结构的第一传送带8中,冲洗用的开口部80涉及带整个面形成无数,因此,在第一传送带8上,将纸张P在A方向上紧挨着进行输送,使用与纸张P不重叠的位置的开口部80进行冲洗,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生产性。但是,若那样输送纸张P,则在第一传送带8的各周期,由于冲洗时的墨水的通过而被污染的开口部80、和进行输送的纸张P容易重叠,纸张P容易被污染。
即使是使用图13的第一传送带8的结构,也通过如上述那样,根据纸张 P的尺寸决定冲洗时使用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使用在所决定的排列模式中存在的开口部组82进行冲洗,从而能够在各周期中使用相同的开口部组 82进行冲洗,并且,向与冲洗时使用的开口部组82错开的位置配置纸张P 进行输送。由此,能够在确保生产性的同时,减少涉及多个周期输送纸张P 进行打印的情况下的纸张P的污染。在该点,即使是使用图13的结构的第一传送带8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冲洗控制及纸张P的供给控制都是有效的。
此外,在利用图13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输送纸张P的情况下,冲洗时使用的开口部组82的排列模式也可以是与使用图8所示的第一传送带8时的排列模式不同的排列模式。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图14~图17所示的位置,对位于所输送的纸张P与纸张P之间的开口部组进行冲洗。
以上,对通过负压吸引将纸张P吸附于第一传送带8进行输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第一传送带8带电,将纸张P静电吸附于第一传送带8进行输送(静电吸附方式)。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进行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冲洗控制及纸张P向第一传送带8的供给控制,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以上,对作为喷墨记录装置,使用了利用4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的彩色打印机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在使用利用黑色墨水记录黑白图像的黑白打印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实施方式中叙述的控制。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将墨水向存储介质喷出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具备:具有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的记录头;和向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位置输送记录介质的环状的传送带,该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介质供给部,其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传送带供给;以及
控制部,其使所述记录头执行在与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做出贡献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喷出所述墨水的冲洗,并且对由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传送带的供给进行控制,
所述传送带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组,该开口部组是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用于使所述冲洗时从所述记录头的各喷嘴喷出的所述墨水通过的开口部而成的开口部组,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所述冲洗时使用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使得从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向所述传送带上按所述排列模式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组之间且是从所述开口部组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供给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开口部组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不定期地存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沿长边方向供给A4纸张时,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以在至少一处纸张间不存在所述开口部组的方式进行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所述传送带进行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信息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所述尺寸决定所述排列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具备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传送带的行进引起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开口部组的通过,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决定向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多个开口部之间的所述位置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定时,在所决定的定时从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向所述传送带供给所述记录介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中的检测结果,按每个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而决定的分类,以使得在所述传送带的各周期中所述墨水在存在于所述排列模式中的相同的开口部组通过的方式,对所述记录头中的所述冲洗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传送带上于所述排列模式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开口部组之间供给1张所述记录介质时,以使得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中心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开口部组的中间位置的方式,从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向所述传送带供给所述记录介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得从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向所述传送带以固定的间隔供给所述记录介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通过负压吸引将所述记录介质吸附于所述传送带上,
所述传送带还具有使通过所述负压吸引而产生的吸引风通过的吸引孔,
在所述传送带中,所述开口部的大小为所述吸引孔的大小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从而存在于所述排列模式中的所述开口部组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定时,使所述记录头执行所述冲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列模式是按每个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所决定的分类而固定的排列模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列模式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的至少两个分类之间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组构成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列,该开口部列是多个所述开口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开口部列,
在所述开口部组中,任意一个开口部列的开口部与其他开口部列的开口部在所述带宽度方向上错开而存在,且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观察时与其他开口部列的开口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而存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送带中,所述开口部列的多个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带宽度方向上以等间隔存在。
CN202011077413.1A 2019-10-11 2020-10-10 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12644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8137 2019-10-11
JP2019188137A JP7380057B2 (ja) 2019-10-11 2019-10-11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4175A CN112644175A (zh) 2021-04-13
CN112644175B true CN112644175B (zh) 2022-10-25

Family

ID=7282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7413.1A Active CN112644175B (zh) 2019-10-11 2020-10-10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7003B2 (zh)
EP (1) EP3804996B1 (zh)
JP (1) JP7380057B2 (zh)
CN (1) CN112644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216615D0 (en) * 2022-11-08 2022-12-21 Dover Europe Sar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easurement
GB202216646D0 (en) * 2022-11-08 2022-12-21 Dover Europe Sar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easurem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7446A (en) * 1994-12-12 1998-02-10 Xerox Corporation Liquid ink printer including a vacuum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of purging ink in the printer
CN102139569A (zh) * 2009-10-29 2011-08-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以及维护方法
CN102310655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维护头的方法
CN102431293A (zh) * 2010-09-17 2012-05-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3101341A (zh) * 2011-11-15 2013-05-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在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用纸、喷墨打印机及喷墨打印机的预喷出方法
CN109968831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3611B2 (ja) 1999-03-23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吐出回復方法
JP3800193B2 (ja) * 2003-03-27 2006-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リントヘッドの回復吐出方法
JP3801604B2 (ja) 2003-09-22 2006-07-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予備吐出方法
JP4020105B2 (ja) 2004-07-07 2007-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159556A (ja) * 2004-12-06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液体予備吐出方法
JP4305560B2 (ja) 2008-04-17 2009-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77853B2 (ja) * 2008-10-14 2013-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212817B2 (ja) * 2008-12-12 2013-06-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482252B2 (ja) 2009-09-14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1217A (ja) 2009-12-09 2011-06-2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21226A (ja) 2009-12-09 2011-06-2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24406B2 (ja) * 2010-03-16 2015-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9492B2 (ja) 2010-03-17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38727A1 (en) 2010-08-11 2012-02-1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er and ink ejecting method
JP5479278B2 (ja) * 2010-09-03 2014-04-2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7446A (en) * 1994-12-12 1998-02-10 Xerox Corporation Liquid ink printer including a vacuum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of purging ink in the printer
CN102139569A (zh) * 2009-10-29 2011-08-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以及维护方法
CN102310655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维护头的方法
CN102431293A (zh) * 2010-09-17 2012-05-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3101341A (zh) * 2011-11-15 2013-05-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在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用纸、喷墨打印机及喷墨打印机的预喷出方法
CN109968831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4175A (zh) 2021-04-13
EP3804996A1 (en) 2021-04-14
EP3804996B1 (en) 2023-06-07
JP2021062535A (ja) 2021-04-22
US20210107283A1 (en) 2021-04-15
US11427003B2 (en) 2022-08-30
JP7380057B2 (ja) 2023-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55001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mages by ejecting ink on recording media
CN112644175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12644176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32371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02930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21070856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21070855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39242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10138785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that ejects ink to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s image
US11413872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mages by ejecting ink on recording media
JP202214802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41542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201054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10309013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106617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4801493B (zh) 喷墨记录装置
WO2021246174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106604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11545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8288674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18322715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2405935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5666952A (zh) 记录装置的带和记录装置
JP202213855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15180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