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487B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487B
CN112584487B CN201910937193.6A CN201910937193A CN112584487B CN 112584487 B CN112584487 B CN 112584487B CN 201910937193 A CN201910937193 A CN 201910937193A CN 112584487 B CN112584487 B CN 112584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value
positioning
sp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71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4487A (zh
Inventor
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71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4487B/zh
Priority to EP20867957.1A priority patent/EP403734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733 priority patent/WO2021057175A1/zh
Priority to US17/640,206 priority patent/US20220321293A1/en
Priority to KR1020227014091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71243A/ko
Publication of CN112584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4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5G Sidelink直通链路结合5G Uu链路的联合定位,从而提高基于5G Sidelink的定位精度。在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5G新空口(New Radio,NR)智能网联汽车技术(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中,采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用户终端(V2X-UE,V-UE)主要通过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定位技术方案来获取绝对位置信息;此外,V-UE还可以通过测量直通链路(Sidelink)的参考信号,从而计算得到与其它V-UE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现有5G NR Uu链路引入的定位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通过基于下行到达时间观测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和增强小区标识定位法(E-CID,Enhanced Cell ID)的定位技术方案来获得位置信息。
OTDOA是一种3GPP协议规范所定义的定位方法。OTDOA的基本原理是: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测量从多个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发送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也有可能包括下行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 Signals,DL-RS),以获得到达UE的参考信号时间差(Reference Signal TimeDifference measurement,RSTD)测量值,并将它们上报给网络中的定位服务器以估计出UE的位置。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检测三个以上不同基站信号到达的下行信号时间差来计算终端位置。面向高频段,该结合角度信息的定位方式能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E-CID定位方法如图2所示,终端处于以基站为圆心、终端和基站的TOA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再根据AOA的角度信息就可以获得终端的位置信息。
5G NR PC5定义的Sidelink链路的物理信道和信号格式如下:
时隙结构:在一个时隙开头有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结尾有保护时间(Guard Period,GP),其中,AGC和GP一般使用1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
同步:同步子帧+同步块(SS/PBCH Block,SSB);
物理信道除了PSSCH信道(物理Sidelink共享信道)、PSCCH信道(物理Sidelink控制信道)和PSBCH信道(物理Sidelink广播信道)之外,增加了PSFCH;
物理信号除了PSSS/SSSS信号(Sidelink主同步信号/Sidelink辅同步信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之外,增加了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和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
然而,目前单独基于5G Sidelink的链路条件下的定位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5G Sidelink直通链路结合5G Uu链路的联合定位,从而提高基于5G Sidelink的定位精度。
在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该方法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从而实现了5G Sidelink直通链路结合5G Uu链路的联合定位,进而还可以提高基于5G Sidelink的定位精度。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用于基站根据所述第一SRS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发送的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一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第三SPRS;
基于所述第三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三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三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接收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的同时,还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
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转发的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SPRS、第二SPRS、第三SPRS、第一SRS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在基站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以及,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
或者,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上报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
可选地,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其中,第三终端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在LMF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和与该第一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的第二终端分别上报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以及基站上报的基站侧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第二定位测量值和基站侧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一终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在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向基站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用于基站根据所述第一SRS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发送的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一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第三SPRS;
基于所述第三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三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三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的同时,还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基站转发的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SPRS、第二SPRS、第三SPRS和第一SRS、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在基站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以及,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
或者,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转发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其中,第三终端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在LMF实体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第一终端和与该第一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的第二终端分别上报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以及基站上报的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第二定位测量值和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一终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在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第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第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在基站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以及,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
在LMF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和与该第一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的第二终端分别上报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以及基站上报的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第二定位测量值和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一终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二终端。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OTDOA定位示意图;
图2为E-CID定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2个V-UE和1个BS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2个V-UE、1个BS和1个LMF实体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3个V-UE和1个BS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MF侧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MF侧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MF侧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5G Sidelink直通链路结合5G Uu链路的联合定位,从而提高基于5G Sidelink的定位精度。
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系统以及5G 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也可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 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顺序仅代表实施例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提出了5G Sidelink直通链路结合5G Uu链路的联合定位方法;
第二,基于第一点,提出了基于Uu链路的定位测量值的转发方法。
第一种情况(CASE 1):2个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用户终端(Vehicle-to-EverythingUser Equipment,V2X-UE,V-UE)+1个基站(Base Station,BS)的场景。
如图3所示,CASE 1包括2个V-UE(例如分别称为V-UE1和V-UE2)和1个服务基站BS,并且该BS可以通过5G Uu链路和两个V-UE进行通信,V-UE1和V-UE2可以直接通过5GSidelink链路进行信号传输。V-UE1和V-UE2也可以分别称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在V-UE1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1将发送的5G Sidelink PRS1(称为SPRS1)和V-UE1将接收的SPRS2(即V-UE2发送的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的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在Slot n,V-UE1向V-UE2发送SPRS1信号;
Step3、在Slot m,V-UE1接收V-UE2发送的SPRS2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1(也可以称为第一定位测量值);
其中,所述定位测量值1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到达时间/传播时延(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等;
Step4、V-UE1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1上报给网络;
Step5、V-UE1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2测量得到的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2(也可以称为第二定位测量值);
Step6、V-UE1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1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2,联合计算出V-UE2到V-UE1的相对距离信息。
其中,SPRS2和SPRS1可以配置在相同的slot或者不同slot,针对当前V-UE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则在不同slot,优选地,可以配置在相邻的slot。
相应地,在V-UE2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2将发送的5G Sidelink PRS2(SPRS2)和V-UE2将接收的SPRS2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在Slot m,V-UE2向V-UE1发送SPRS2信号;
Step3、在Slot n,V-UE2接收V-UE1发送的SPRS1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2,其中,该定位测量值2包括但不限于RSS、TOA和AOA等;
Step4、V-UE2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2上报给网络;
Step5、V-UE2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1测量得到针对V-UE2的定位测量值1;
Step6、V-UE2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2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1,联合计算出V-UE1到V-UE2的相对距离信息。
在服务基站BS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BS通过信令向V-UE1和V-UE2分别发送SPRS1的资源配置信息和SPRS2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1上报的定位测量值1,并且向V-UE2转发该定位测量值1信息;
Step3、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2上报的定位测量值2,并且向V-UE1转发该定位测量值2信息。
第二种情况(CASE2):2个V-UE+1个BS+LMF的场景。
如图4所示,CASE2包括2个V-UE(分别为V-UE1和V-UE2)、1个服务基站BS以及LMF实体,并且该BS可以通过5G Uu链路和两个V-UE进行通信,V-UE1和V-UE2直接可以通过5GSidelink链路进行信号传输,LMF用于定位计算(绝对位置或者相对位置)。
V-UE1和V-UE2分别通过Sidelink链路测量各自的TOA、AOA和载波相位等定位测量值1和定位测量值2,然后通过Uu链路上报给网络侧LMF;
V-UE1和V-UE2分别通过Uu链路向基站发送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用于基站测量得到TOA和AoA等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基站把上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上报给LMF,由LMF结合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和V-UE1和V-UE2上报的Sidelink链路获取的定位测量值1和定位测量值2,基于E-CID的定位方案联合计算出V-UE1和V-UE2的绝对位置,以及V-UE1和V-UE2的相对位置,然后LMF分别把上述位置信息通知给V-UE1和V-UE2。
在V-UE1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1将发送的5G SidelinkPRS1(SPRS1)和第一SRS、V-UE1将接收的SPRS2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在Slot n,V-UE1向V-UE2发送SPRS1信号;
Step3、在Slot m,V-UE1接收V-UE2发送的SPRS2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1,其中,该定位测量值1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等;
Step4、V-UE1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1上报给网络;
Step5、V-UE1通过Uu链路向BS发送第一SRS(可以表示为SRS1)信号;
Step6、V-UE1通过Uu链路接收LMF通知的V-UE1相对于V-UE2的相对位置信息,和V-UE1的绝对位置信息。
其中,SPRS2和SPRS1可以配置在相同的slot或者不同slot,针对当前V-UE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则在不同slot,优选地,可以配置在相邻的两个slot。
在V-UE2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2将发送的5G Sidelink PRS2(表示为SPRS2)和第二SRS、V-UE2将接收的SPRS1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在Slot m,V-UE2向V-UE1发送SPRS2信号;
Step3、在Slot n,V-UE2接收V-UE1发送的SPRS1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2,其中,该定位测量值2包括但不限于RSS、TOA和AOA等;
Step4、V-UE2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2上报给网络;
Step5、V-UE2通过Uu链路向BS发送第二SRS(表示为SRS2)信号;
Step6、V-UE2通过Uu链路接收LMF通知的V-UE2相对于V-UE1的相对位置信息,和V-UE2的绝对位置信息。
在服务基站BS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BS通过信令向V-UE1和V-UE2分别发送SPRS1的资源配置信息和SPRS2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1上报的定位测量值1,并且向LMF转发该信息;
Step3、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2上报的定位测量值2,并且向LMF转发该信息;
Step4、BS通过Uu链路接收并测量V-UE1发送的第一SRS(表示为SRS1)信号,得到BS侧基于SRS1的定位测量值;
Step5、BS通过Uu链路接收并测量V-UE2发送的第二SRS(表示为SRS2)信号,得到BS侧基于SRS2的定位测量值。
在定位服务器LMF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LMF通过Uu链路和NRPP协议分别向V-UE1和V-UE2发送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Step2、LMF接收BS上报的BS侧基于SRS1和SRS2的定位测量值,以及V-UE1和V-UE2上报的基于Sidelink链路获取的定位测量值1和定位测量值2;
Step3、LMF基于上述定位测量值1、定位测量值2、BS侧的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采用E-CID定位技术方案联合计算出V-UE1和V-UE2的绝对位置,以及V-UE1和V-UE2的相对位置;
下面给出一种V-UE1和V-UE2的相对位置计算方法的举例说明。假设所有定位测量值1和定位测量值2都是TOA,基于定位测量值TOA1和定位测量值TOA2进行平均得到TOA_mean=(TOA1+TOA2)/2,然后基于d=c*TOA_mean计算得到V-UE1和V-UE2的相对位置d,其中,c表示光速。
下面给出一种V-UE1和V-UE2的绝对位置计算方法的举例说明。假设BS侧的定位测量值是分别基于SRS1和SRS2的TOA和AOA,采用E-CID定位技术(即TOA+AOA的联合定位)方案可以计算出V-UE1的绝对位置和V-UE2的绝对位置。进一步地,可以基于上面V-UE1和V-UE2的相对位置,针对V-UE1的绝对位置和V-UE2的绝对位置做修正。
Step4、LMF分别把上述位置信息通过Uu链路和NR定位协议(NRPP)通知给V-UE1和V-UE2。
第三种情况(CASE3):3个V-UE+1个BS的场景。
如图5所示,CASE 3包括3个V-UE(编号为V-UE1、V-UE2和V-UE3)和1个服务基站BS,V-UE1、V-UE2和V-UE3位于同一个直线路径上。该BS可以通过5G Uu链路和两个V-UE进行通信,V-UE1和V-UE2可以直接通过5G Sidelink链路进行信号传输;V-UE1和V-UE3可以直接通过5G Sidelink链路进行信号传输;V-UE2和V-UE3之间不能直接通过5G Sidelink链路进行信号传输。
在V-UE1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1将发送的5G Sidelink PRS1(SPRS1)、V-UE1将接收的SPRS2和SRPS3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在Slot n,V-UE1同时向V-UE2和V-UE3发送SPRS1信号;
Step3、在Slot m,V-UE1接收V-UE2发送的SPRS2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其中,该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strength,RSS)、到达时间/传播时延(time of arrival,TOA)、到达角度(Angle ofarrival,AOA)和载波相位(Carrier Phase,CP)等;
Step4、在Slot p,V-UE1接收V-UE3发送的SPRS3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其中,该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包括但不限于RSS、TOA、AOA和CP等;
Step5、V-UE1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Measure_31上报给网络;
Step6、V-UE1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2测量得到的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以及V-UE3测量得到的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
Step7、V-UE1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联合计算出V-UE2到V-UE1的相对距离信息d21;
Step8、V-UE1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联合计算出V-UE3到V-UE1的相对距离信息d31;
其中,SPRS1、SPRS2和SPRS3可以配置在相同的slot或者不同slot,针对当前V-UE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则在不同slot,优选地,可以配置在相邻的slot。
在V-UE2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2将发送的SPRS2和V-UE2将接收的SPRS1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在Slot m,V-UE2向V-UE1发送SPRS2信号;
Step3、在Slot n,V-UE2接收V-UE1发送的SPRS1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其中,该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包括但不限于RSS、TOA、AOA和CP等;
Step4、V-UE2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上报给网络;
Step5、V-UE2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1测量得到的V-UE1针对V-UE2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V-UE1针对V-UE3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并且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3测量得到的V-UE3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
Step6、V-UE2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联合计算出V-UE1到V-UE2的相对距离信息d21;
V-UE2根据上述BS转发的V-UE1针对V-UE3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和V-UE3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联合计算出V-UE3到V-UE1的相对距离信息d31;
根据上述信息d21和d31,联合计算出V-UE2到V-UE3的相对距离信息d23=d21+d31。
在V-UE3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 1、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V-UE3将发送的SPRS3和V-UE3将接收的SPRS1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 2、在Slot p,V-UE3向V-UE1发送SPRS3信号;
Step 3、在Slot n,V-UE3接收V-UE1发送的SPRS1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得到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其中,该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包括但不限于RSS、TOA和AOA等;
Step 4、V-UE3通过Uu链路把上述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上报给网络;
Step 5、V-UE3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1测量得到的针对V-UE2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针对V-UE3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
Step 6、V-UE3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Measure_31,联合计算出V-UE1到V-UE3的相对距离信息d31;
V-UE3根据上述BS转发的V-UE1针对V-UE2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V-UE2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联合计算出V-UE3到V-UE1的相对距离信息d21;
根据上述信息d21和d31,联合计算出V-UE2到V-UE3的相对距离信息d23=d21+d31。
在服务基站BS侧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tep1、BS通过信令分别向V-UE1、V-UE2和V-UE3发送SPRS1、SPRS2和SPRS3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信令可以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Uu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基于PC5协议的定位专用信令;
Step2、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1上报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Measure_31、相对距离信息d21和d31,并且向V-UE2和V-UE3转发该信息;
Step3、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2上报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并且向V-UE1和V-UE3转发该信息。
Step4、BS通过Uu链路接收V-UE3上报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并且向V-UE1和V-UE3转发该信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5G Sidelink直通链路结合5G Uu链路的联合定位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提高了基于5G Sidelink直通链路条件下的定位精度。
参见图6,在任一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101、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S102、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S103、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对应上述CASE1,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对于CASE1,第一终端可以理解为V-UE1,第二终端可以理解为V-UE2,第一定位测量值可以理解为定位测量值1,第二定位测量值可以理解为定位测量值2。
可选地,对应上述CASE2,该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用于基站根据所述第一SRS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对于CASE2,第一终端可以理解为V-UE1,第二终端可以理解为V-UE2,第一定位测量值可以理解为定位测量值1,第二定位测量值可以理解为定位测量值2。
可选地,对于CASE2,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发送的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
对应CASE3中的UE1,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一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第三SPRS;
基于所述第三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例如对应CASE3,第一定位测量值为Measure_21,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为Measure_31);
将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三定位测量值(此时该第三定位测量值例如CASE3中所述的Measure_13,第二定位测量值例如CASE3中所述的Measure_12),其中,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三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对应CASE3中的UE1,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d21);以及,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和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d31)。
可选地,对应CASE3中的UE2(对于CASE3中的UE3同样适用,此时的第一终端相当于CASE3中的UE2,第二终端相当于CASE3中的UE1,第三终端相当于UE3),接收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的同时,还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其中,第三终端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
例如,V-UE2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1测量得到的V-UE1针对V-UE2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V-UE1针对V-UE3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
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转发的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例如,通过Uu链路接收BS转发的V-UE3测量得到的V-UE3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和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d21);
根据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d31);
根据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d23)。
例如,
V-UE2根据上述自身计算得到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和BS转发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联合计算出V-UE1到V-UE2的相对距离信息d21;
V-UE2根据上述BS转发的V-UE1针对V-UE3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31和V-UE3针对V-UE1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联合计算出V-UE3到V-UE1的相对距离信息d31;
根据上述信息d21和d31,联合计算出V-UE2到V-UE3的相对距离信息d23=d21+d31。
可选的,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SPRS、第二SPRS、第三SPRS、第一SRS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相应地,在基站侧,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以及,
S202、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和步骤S202之间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
可选地,对于CASE1,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
或者,对于CASE2,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转发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
可选地,对于CASE3,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Measure_13)转发给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Measure_12)转发给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其中,第三终端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Measure_21和Measure_31),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相应地,在LMF实体侧(对应上述CASE2),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S301、接收第一终端和与该第一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的第二终端分别上报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定位测量值1)和第二定位测量值(定位测量值2);以及基站上报的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S302、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第二定位测量值和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S303、将所述第一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一终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参见图9,在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6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600,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向基站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用于基站根据所述第一SRS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接收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发送的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一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第三SPRS;
基于所述第三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三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三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接收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的同时,还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
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接收基站转发的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第三终端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600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SPRS、第二SPRS、第三SPRS、第一SRS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是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收发机610,用于在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600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参见图10,在基站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5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500,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以及,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
或者,所述处理器50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转发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将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其中,第三终端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还用于: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在直通链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来自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收发机510,用于在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500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
在LMF实体侧,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11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1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第一终端和与该第一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的第二终端分别上报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以及基站上报的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第二定位测量值和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一终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2还用于:
通过信令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参见图12,在终端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11,用于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第二单元12,用于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第三单元13,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参见图13,在基站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转发单元2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以及,
第二转发单元2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
参见图14,在LMF实体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和与该第一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的第二终端分别上报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和第二定位测量值;以及基站上报的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第二定位测量值和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以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送单元33,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相对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一终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终端绝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通知给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具体可以为桌面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提供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的程序。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
其中,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可选的,该终端可以具备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能力,例如,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移动性质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例如,接入点),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B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所述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
接收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到所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所述第一SRS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SRS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第三SPRS;
基于所述第三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三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三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SPRS、第二SPRS、第三SPRS、以及所述第一SRS和所述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8.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的情况下,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上报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发送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是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的情况下,将第四定位测量值和第五定位测量值转发给所述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三终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所述第四定位测量值为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所述第五定位测量值为所述第二终端针对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并将所述分别针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分别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10.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
接收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到所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向基站发送第一探测参考信号SRS,所述第一SRS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SRS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第三SPRS;
基于所述第三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
将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三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三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信令从服务基站获取所述第一SPRS、第二SPRS、第三SPRS、以及所述第一SRS和所述第二SRS的资源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17.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的情况下,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上报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发送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是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的情况下,将第四定位测量值和第五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三终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所述第四定位测量值为所述第一终端针对第三终端测量得到,所述第五定位测量值为所述第二终端针对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并将所述分别针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分别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为空口无线链路的广播信令、下行控制信息指示DCI信令、定位专用信令,或者直通链路的定位专用信令。
19.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
第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第一定位测量值;
第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上报给网络侧;以及,接收网络侧转发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和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第三终端的第三定位测量值;
接收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三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的针对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到所述第三终端的相对距离信息。
20.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有直通链路的情况下,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定位测量值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测量值并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并通过测量所述SRS确定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将所述基站侧的定位测量值、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都上报给定位管理功能LMF实体;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发送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SPRS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测量值是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测量值是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SPRS进行定位测量得到;
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没有建立直通链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用于将第四定位测量值和第五定位测量值转发给第三终端;其中,所述第三终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有直通链路;所述第四定位测量值为所述第一终端针对第三终端测量得到,所述第五定位测量值为所述第二终端针对所述第三终端测量得到,接收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分别针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并将所述分别针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测量值分别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37193.6A 2019-09-29 2019-09-29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84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193.6A CN112584487B (zh) 2019-09-29 2019-09-29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0867957.1A EP4037345A4 (en) 2019-09-29 2020-07-07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0/100733 WO2021057175A1 (zh) 2019-09-29 2020-07-07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7/640,206 US20220321293A1 (en) 2019-09-29 2020-07-07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0227014091A KR20220071243A (ko) 2019-09-29 2020-07-07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193.6A CN112584487B (zh) 2019-09-29 2019-09-29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487A CN112584487A (zh) 2021-03-30
CN112584487B true CN112584487B (zh) 2022-10-18

Family

ID=7511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7193.6A Active CN112584487B (zh) 2019-09-29 2019-09-29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1293A1 (zh)
EP (1) EP4037345A4 (zh)
KR (1) KR20220071243A (zh)
CN (1) CN112584487B (zh)
WO (1) WO20210571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9951B2 (en) * 2021-01-28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gap (MG) consideration of sidelink (SL)-assisted positioning
CN115412833A (zh) * 2021-05-10 202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5334639A (zh) * 2021-05-11 2022-1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接收端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EP4374623A1 (en) * 2021-07-23 2024-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CN115706630A (zh) * 2021-08-02 2023-02-17 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直通链路定位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11812404B2 (en) * 2021-08-12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carrier phase for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WO2023041169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vice positioning
US11774541B2 (en) 2021-09-29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signaling for sidelink assisted positioning
CN115968028A (zh) * 2021-10-13 2023-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30121104A1 (en) * 2021-10-15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osition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6132953A (zh) * 2021-11-15 2023-05-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102687A1 (en) * 2021-12-06 2023-06-15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ommunication in sidelink positioning
KR20230103005A (ko) * 2021-12-30 2023-07-07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를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103004A (ko) * 2021-12-30 2023-07-07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prs를 기반으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147849A1 (en) * 2022-02-02 2023-08-10 Robert Bosch Gmbh Sidelink positioning in unlicensed band
CN116668937A (zh) * 2022-02-18 2023-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6801376A (zh) * 2022-03-14 2023-09-22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6325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Apple Inc.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localization procedure
CN117015030A (zh) * 2022-04-29 2023-11-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3225989A1 (en) * 2022-05-27 2023-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or spatial domain beam prediction systems
CN117177354A (zh) * 2022-05-27 2023-12-0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02087A (zh) * 2022-05-31 2023-1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499864A (zh) * 2022-07-25 2024-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4031308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835395A (zh) * 2022-09-27 2024-04-0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457A (zh) * 2018-01-19 2019-07-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2567B2 (en) * 2013-03-01 2016-10-04 Intel IP Corporation Network-level device proximity detection
US20160095092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use for device-to-device assisted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technologies
US9713117B2 (en) * 2014-09-25 2017-07-18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assisted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technologies
US20180049196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ation of single-tone and multiple-tone signal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18068817A1 (en) * 2016-10-10 2018-04-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node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positioning-related signalling exchange
CN108616492B (zh) * 2016-12-16 2021-05-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08562906B (zh) * 2018-01-16 2022-02-1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声波测距方法及装置
US20190230618A1 (en) * 2018-01-23 2019-07-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ing sidelink information in radio-based position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457A (zh) * 2018-01-19 2019-07-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71243A (ko) 2022-05-31
EP4037345A1 (en) 2022-08-03
EP4037345A4 (en) 2022-08-31
WO2021057175A1 (zh) 2021-04-01
US20220321293A1 (en) 2022-10-06
CN112584487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4487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54147B (zh) 信号传输、信号测量上报、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726857B (zh) 时钟偏移确定及其处理方法、装置、系统
CN112788733B (zh) 时钟偏差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88541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972054B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838916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939012B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557719B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973260A (zh) 上行信号定位的方法、通信基站和测量基站及ue
CN111770568B (zh) 一种定位测量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EP4199568A1 (en) Transmission delay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788734B (zh) 时钟偏差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7641565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202087A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