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156B - 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 Google Patents

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156B
CN112567156B CN201980053144.4A CN201980053144A CN112567156B CN 112567156 B CN112567156 B CN 112567156B CN 201980053144 A CN201980053144 A CN 201980053144A CN 112567156 B CN112567156 B CN 112567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ide
shaft
flow path
peripheral surface
rot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31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7156A (zh
Inventor
明石浩平
冈本壮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67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7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包括:旋转体,其具有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扩径的圆锥台形状的外周面,并且绕圆锥轴心旋转;固定体,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覆盖外周面的圆锥孔状的内周面;以及送出流路,其在外周面或内周面的任意一者上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呈螺旋状地延伸设置,并且随着旋转体的旋转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送出流体。

Description

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尤其涉及送出润滑油的泵及具备该泵的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背景技术
通常,在变速器等齿轮装置的箱体内,封入有用于降低在啮合要素、滑动要素等产生的磨损的润滑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齿轮泵对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进行压送循环的构造,所述齿轮泵利用从轴取出的动力进行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7-2233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内啮合齿轮泵或外啮合齿轮泵等齿轮泵,由泵壳体、啮合齿轮、从轴向泵驱动轴取出动力的动力取出机构等多个部件类构成。因此,如果在润滑油的压送中使用齿轮泵,则存在因部件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成本的上升、装置的大型化等课题。
本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有效地送出流体的泵、以及具备该泵的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泵包括:旋转体,其具有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扩径的圆锥台形状的外周面,并且绕圆锥轴心旋转;固定体,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覆盖所述外周面的圆锥孔状的内周面;以及送出流路,其在所述外周面或所述内周面的任意一者上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呈螺旋状地延伸设置,并且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送出流体。
另外,所述送出流路也可以由在所述外周面上呈凹状地设置的凹槽形成。
本公开的润滑构造是具备所述泵的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所述流体是被封入所述齿轮装置的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在所述齿轮箱内能够旋转地容纳有轴,所述旋转体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所述轴。
另外,也可以是,包括:油收集部,其在所述固定体的上部呈凹状地设置,并且收集在所述齿轮箱内飞散的润滑油;以及导入流路,其沿径向贯通所述固定体并与所述油收集部连通,并且面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开口,将被所述油收集部收集到的润滑油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引导。
另外,也可以是,包括:径向流路,其与所述送出流路的另一端侧连通,并且在所述旋转体的另一端侧及所述轴的内部沿径向延伸;以及轴向流路,其在所述轴的轴心上沿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径向流路连通。
本公开的润滑构造,包括:圆柱状的旋转体,其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所述齿轮箱内的轴;圆筒状的固定体,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覆盖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的内周面;送出流路,其在所述外周面或所述内周面的任意一者上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呈螺旋状地延伸设置,并且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送出润滑油;油收集部,其在所述固定体的上部呈凹状地设置,并且收集在所述齿轮箱内飞散的润滑油;导入流路,其沿径向贯通所述固定体并与所述油收集部连通,并且面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开口,将被所述油收集部收集到的润滑油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引导;径向流路,其与所述送出流路的另一端侧连通,并且在所述旋转体的另一端侧及所述轴的内部沿径向延伸;以及轴向流路,其在所述轴的轴心上沿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径向流路连通。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齿轮箱内能够旋转地设有与所述轴平行地延伸的第2轴,在所述第2轴上设有使能够相对旋转的空转齿轮与该第2轴结合的同步装置,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轴的与所述同步装置相对的部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有效地送出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泵的齿轮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泵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方式的泵的齿轮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方式的泵的齿轮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方式的泵的齿轮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泵的齿轮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如该图所示,齿轮装置10例如是变速器,具备封入有润滑油的变速器箱体11(齿轮箱)。在变速器箱体11内,相互平行地配置有主轴20(轴的一个示例)及副轴30(第2轴的一个示例)。
在主轴20上设有第1主齿轮21、第2主齿轮22及第3主齿轮23。第1主齿轮21及第2主齿轮22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主轴20。第3主齿轮23例如经由滚针轴承23A能够相对旋转地轴支承于主轴20。
在副轴30上设有第1副齿轮31、第2副齿轮32及第3副齿轮33。第1副齿轮31及第2副齿轮32例如经由滚针轴承31A、32A能够相对旋转地轴支承于副轴30。第3副齿轮33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副轴30。各副齿轮31~33与对应的主齿轮21~23始终啮合。
在副轴30的第1副齿轮31与第2副齿轮32之间设有第1同步装置41。另外,在主轴20的与第3主齿轮23相邻的部位设有第2同步装置42。
同步装置41、42包括: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轴20、30的毂A、具有与毂A的外周齿始终啮合的内周齿的套筒B、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各齿轮31、32、23的狗牙齿轮C、以及设于毂A与狗牙齿轮C之间的同步器锁环D。
同步装置41、42在同步器锁环D随着套筒B的换挡移动而被按压时,在同步器锁环D与狗牙齿轮C之间产生同步载荷。构成为:在套筒B与狗牙齿轮C的旋转同步时,套筒B进一步换挡移动与狗牙齿轮C完全啮合,从而使各齿轮31、32、23与轴20、30选择性地同步结合。
在主轴20上设有在主轴20内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油路25、以及在主轴20内沿径向延伸的多条第2及第3径向油路26、27。此外,径向油路26、27的数量不限定于图示示例的2条,根据主轴20的长度等适当地设定即可。
第2径向油路26从轴向油路25分支,并且向滚针轴承23A所在的主轴20的外周面开口。第3径向油路27从比第2径向油路26靠下游侧的轴向油路25分支,并且向第3主齿轮23与第2同步装置42之间的主轴20的外周面开口。即,构成为:在轴向油路25中流动的润滑油经由第2径向油路26被向滚针轴承23A供给,进而经由第3径向油路27被向第2同步装置41的同步元件等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轴20的与第1同步装置41相对的部位设有用于将润滑油送入各油路25~27的螺旋式的油泵50。以下,对油泵5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油泵]
油泵50包括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主轴20的旋转部51和固定保持于变速器箱体11等并覆盖旋转部51的固定部57。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部51优选一体形成于主轴20。
旋转部51具有随着从一端侧(图中右侧)朝向另一端侧(途中左侧)而扩径的圆锥台形状的外周面52。在外周面52上设有从小径端侧(一端侧)向大径端侧(另一端侧)沿轴旋转方向呈螺旋状地延伸的螺旋凹槽53。
旋转部51的大径端侧设有第1径向油路54,该第1径向油路54在旋转部51及主轴20的内部沿径向延伸,并且使其径向内侧端与轴向油路25连通。第1径向油路54的径向外侧端与在旋转部51的大径端侧的外周沿周向延伸的环状凹槽55连通。该环状凹槽55与螺旋凹槽53的大径侧终端连通。
固定部57被形成为大致筒体状,其具有隔开微小的空隙地将旋转部51的外周面52覆盖的圆锥孔状的内周面58。由固定部57的内周面58和螺旋凹槽53界定形成了将润滑油从小径端侧向大径端侧引导的油送出流路。此外,也可以根据外周面52与内周面58的空隙,将螺旋凹槽53设为螺旋凸条。
在固定部57的上表面57A上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大致矩形的肋60。由该上表面57A与肋60的内侧面界定形成向上方开口的凹状的油收集部61。另外,在固定部57的一端侧(内周面58缩径的一侧)设有在固定部57内沿大致铅垂方向(径向)延伸的油导入路59(导入流路)。油导入路59的上端在上表面57A开口而与油收集部61连通。另外,油导入路59的下端在面向螺旋凹槽53的小径侧终端的内周面58上开口。
基于图2说明上述构成的油泵50的动作。
随着轴20、30的旋转,被副轴齿轮31~33等从变速器箱体11的底部侧搅起并在变速器箱体11内飞散的润滑油,被设于固定部57的上部的油收集部器61收集。
被油收集部61收集的润滑油在油导入路59内因重力落下而流下并流入螺旋凹槽53的小径侧端(参照箭头A)。
流入螺旋凹槽53的小径侧端的润滑油通过伴随旋转部51的旋转的离心力,在螺旋凹槽53内从小径侧端向大径侧端被有效地压送(参照箭头B)。
到达螺旋凹槽53的大径侧端的润滑油经由环状凹槽55被向第1径向油路54送出,并流入轴向油路25(参照箭头C)。
流入轴向油路25的润滑油在轴向油路25内流通(参照箭头D),经由第2径向油路26被向滚针轴承23A供给(参照箭头E),进而经由第3径向油路27被向第2同步装置41的同步元件等供给(参照箭头F)。
根据以上详细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通过由固定部57覆盖与主轴20一体旋转的圆锥台形状的旋转部51,在它们之间设置螺旋凹槽53的简单的构造,而构成为能够向变速器箱体11内的啮合元件、滑动元件等有效地供给润滑油。由此,与使用需要泵壳体、啮合齿轮、动力取出机构等的齿轮泵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削减部件数量,能够有效地抑制装置的成本。
另外,通过将油泵50设于主轴20的与第1同步装置41相对的部位,能够有效地利用变速器箱体11内的空出的空间,能够有效地防止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其他]
此外,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而实施。
例如,如图3所示,也可以将螺旋凹槽53(或螺旋凸条)设于固定部57的内周面58而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将旋转部51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将固定部57形成为具有将旋转部51的外周面52覆盖的内周面58大致圆筒状而构成。
另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油泵50与主轴20的空转齿轮28相邻地设置,构成为将从螺旋凹槽53的大径侧端排出的润滑油向空转齿轮28的同步装置43、滚针轴承28A等供给。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油泵50的应用范围不限定于润滑油的压送,也能够应用于润滑油之外的流体压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构造的应用范围不限定于变速器10,也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例如差速器装置等、具备封入润滑油的齿轮箱的其他齿轮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8年8月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50066),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有效地送出流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 变速器(齿轮装置)
11 变速器箱体(齿轮箱)
20 主轴(轴)
25 轴向油路
30 副轴(第2轴)
50 油泵(泵)
51 旋转体(旋转部)
52 外周面
53 螺旋凹槽(送出流路)
54 第1径向油路
55 环状凹槽
57 固定部(固定体)
58 内周面
59 油导入路(导入流路)
61 油收集部

Claims (5)

1.一种具备泵的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其中,
所述泵,包括:
旋转体,其具有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扩径的圆锥台形状的外周面,并且绕圆锥轴心旋转,
固定体,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覆盖所述外周面的圆锥孔状的内周面,以及
送出流路,其在所述外周面或所述内周面的任意一者上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呈螺旋状地延伸设置,并且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送出流体;
所述流体是被封入在所述齿轮装置的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在所述齿轮箱内能够旋转地容纳有轴,所述旋转体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所述轴;
在所述齿轮箱内能够旋转地设有与所述轴平行地延伸的第2轴,在所述第2轴上设有使能够相对旋转的空转齿轮与该第2轴结合的同步装置,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轴的与所述同步装置相对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构造,其中,
所述送出流路由在所述外周面上呈凹状地设置的凹槽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包括:
油收集部,其在所述固定体的上部呈凹状地设置,并且收集在所述齿轮箱内飞散的润滑油,以及
导入流路,其沿径向贯通所述固定体并与所述油收集部连通,并且面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开口,将被所述油收集部收集到的润滑油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引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包括:
径向流路,其与所述送出流路的另一端侧连通,并且在所述旋转体的另一端侧及所述轴的内部沿径向延伸,以及
轴向流路,其在所述轴的轴心沿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径向流路连通。
5.一种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包括:
圆柱状的旋转体,其能够一体旋转地设于齿轮箱内的轴上,
圆筒状的固定体,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覆盖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的内周面,
送出流路,其在所述外周面或所述内周面的任意一者上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呈螺旋状地延伸设置,并且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送出润滑油,
油收集部,其在所述固定体的上部呈凹状地设置,并且收集在所述齿轮箱内飞散的润滑油,
导入流路,其沿径向贯通所述固定体并与所述油收集部连通,并且面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开口,将被所述油收集部收集到的润滑油向所述送出流路的一端侧引导,
径向流路,其与所述送出流路的另一端侧连通,并且在所述旋转体的另一端侧及所述轴的内部沿径向延伸,以及
轴向流路,其在所述轴的轴心沿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径向流路连通;
在所述齿轮箱内能够旋转地设有与所述轴平行地延伸的第2轴,在所述第2轴上设有使能够相对旋转的空转齿轮与该第2轴结合的同步装置,所述旋转体设于所述轴的与所述同步装置相对的部位。
CN201980053144.4A 2018-08-09 2019-08-08 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Active CN1125671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0066 2018-08-09
JP2018150066A JP2020026801A (ja) 2018-08-09 2018-08-09 ポンプ及び、ギヤ装置の潤滑構造
PCT/JP2019/031347 WO2020032168A1 (ja) 2018-08-09 2019-08-08 ポンプ及び、ギヤ装置の潤滑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156A CN112567156A (zh) 2021-03-26
CN112567156B true CN112567156B (zh) 2024-05-28

Family

ID=69414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3144.4A Active CN112567156B (zh) 2018-08-09 2019-08-08 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26801A (zh)
CN (1) CN112567156B (zh)
WO (1) WO20200321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14538B4 (de) 2021-12-16 2023-11-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Wellenanordnung mit Schmierfluidzuführung zu einer Schmierstel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394A (en) * 1986-04-19 1989-05-02 Arthur Pfeiffer Vakuumtechnik Wetzlar Gmbh Vacuum pump
JPH06207654A (ja) * 1993-01-13 1994-07-26 Daihatsu Motor Co Ltd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装置
JP2004076810A (ja) * 2002-08-12 2004-03-11 Yanagawa Seiki Co Ltd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潤滑構造
JP2010249167A (ja) * 2009-04-10 2010-11-0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の同期噛合装置
CN205479154U (zh) * 2016-03-01 2016-08-17 彭世昌 纯电动车的行星减速器
CN206361009U (zh) * 2017-01-09 2017-07-28 浙江大学 一种仿生变结构圆锥螺旋槽轴承
CN107850204A (zh) * 2015-07-21 2018-03-27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构造及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8370U (zh) * 1987-05-27 1988-12-02
JPH0613409Y2 (ja) * 1989-06-16 1994-04-0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減速機
JP2008196605A (ja) * 2007-02-13 2008-08-28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における回転軸内へ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10196880A (ja) * 2009-02-27 2010-09-09 Toyota Motor Corp 変速機
JP2016044741A (ja) * 2014-08-22 2016-04-04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変速機用潤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394A (en) * 1986-04-19 1989-05-02 Arthur Pfeiffer Vakuumtechnik Wetzlar Gmbh Vacuum pump
JPH06207654A (ja) * 1993-01-13 1994-07-26 Daihatsu Motor Co Ltd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装置
JP2004076810A (ja) * 2002-08-12 2004-03-11 Yanagawa Seiki Co Ltd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潤滑構造
JP2010249167A (ja) * 2009-04-10 2010-11-0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の同期噛合装置
CN107850204A (zh) * 2015-07-21 2018-03-27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构造及变速器
CN205479154U (zh) * 2016-03-01 2016-08-17 彭世昌 纯电动车的行星减速器
CN206361009U (zh) * 2017-01-09 2017-07-28 浙江大学 一种仿生变结构圆锥螺旋槽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156A (zh) 2021-03-26
WO2020032168A1 (ja) 2020-02-13
JP2020026801A (ja) 2020-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2602A (zh) 齿轮装置
JP2017534032A (ja) 電気駆動装置
CN107631014A (zh) 具有改进润滑的堆叠行星齿轮组件
RU2013141239A (ru) Система смазки редуктора
CN112344003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7949724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带有特定的润滑油引导装置的多级行星传动设施
CN112567156B (zh) 泵及齿轮装置的润滑构造
CN113431889B (zh) 输出轴承送油机构、中间减速器及直升机
US8152675B2 (en) Device for optimizing the feed function of the ring gear of a differential with regard to the maximum flow rate
JP2015206454A (ja) 駆動装置
JP7269795B2 (ja) 変速装置
CN109578562B (zh) 风电齿轮箱的润滑油路结构
CN106641207A (zh) 一种减速机的自润滑系统及减速机
JP2014190374A (ja)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11503251A (zh) 差速装置的润滑结构
CN212690715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全功率取力器
JP6122786B2 (ja)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12334657B (zh) 泵及具备泵的齿轮装置
CN112178138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全功率取力器及工作方法和润滑方法
JP2013050147A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
CN205824052U (zh) 平行轴齿轮减速机
JP4713824B2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N206092918U (zh) 一种减速机的自润滑系统及减速机
JP2009168070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20012500A (ja) 油捕集部材及び、潤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