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0747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0747A
CN112530747A CN202010908849.4A CN202010908849A CN112530747A CN 112530747 A CN112530747 A CN 112530747A CN 202010908849 A CN202010908849 A CN 202010908849A CN 112530747 A CN112530747 A CN 112530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eceiving member
housing
fastening portion
fix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88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针持裕之
箕轮亮太
川口直树
小川真一
大塚航平
岩坂博之
筒井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30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0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lamping member acted on by screw or n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2Heating or cooling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5Details particular to cont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继电器具备壳体、固定端子、螺纹承接部件、以及一个以上的内螺纹部件。固定端子为板状。固定端子包括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螺纹插入孔并从壳体向外部露出并且与外部端子螺纹紧固的紧固部。螺纹承接部件在螺纹插入孔的贯通方向上与紧固部重叠,与紧固部接近地设置。内螺纹部件与螺纹承接部件一体或分体设置,并被螺纹承接部件止转。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对电路进行开闭的继电器。继电器具备与外部端子连接的固定端子。例如,日本特开2013-222562号公报中公开的继电器固定端子包括圆柱端子和固定于圆柱端子的板状端子,板状端子通过螺纹紧固与外部端子连接。
在日本特开2013-222562号公报的继电器中,在固定端子预先接合有外螺纹部件,外螺纹部件从固定端子突出。因此,例如在运输时外螺纹部件与其他部件接触而破损的可能性变高。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6110109号公报所公开的继电器中,在配置于继电器的内部的板状的固定端子连接有圆柱端子。因此,由于制造工序的增加、部件数量的增加,继电器的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容易地将板状的固定端子与外部端子连接的廉价的继电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具备:壳体;固定端子;螺纹承接部件;以及一个以上的内螺纹部件。固定端子为板状。固定端子包括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螺纹插入孔并从壳体向外部露出并且与外部端子螺纹紧固的紧固部。螺纹承接部件在螺纹插入孔的贯通方向上与紧固部重叠,与紧固部接近地设置。内螺纹部件与螺纹承接部件一体或分体设置,并被螺纹承接部件止转。
在该继电器中,螺纹承接部件使内螺纹部件止转,并且在螺纹插入孔的贯通方向上与紧固部重叠,与紧固部接近地设置。因此,能够将螺栓等外螺纹部件从螺纹插入孔插入,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螺合。由此,通过螺纹紧固,能够容易地将板状的固定端子与外部端子连接。即,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的组装手段将外部端子和固定端子连接的廉价的继电器。并且,也能够通过螺纹承接部件抑制固定端子的挠曲。另外,与外螺纹部件从固定端子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继电器损坏的可能性。
内螺纹部件也可以与螺纹承接部件分体。螺纹承接部件保持内螺纹部件并使其止转也可以。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螺纹承接部件抑制固定端子的挠曲,并且通过螺纹紧固容易地将板状的固定端子与外部端子连接。
内螺纹部件也可以是螺母。在该情况下,通过螺纹紧固,能够更容易地将板状的固定端子与外部端子连接。
紧固部也可以从壳体向外部突出。螺纹承接部件也可以与壳体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由于螺纹承接部件与壳体为一体,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将板状的固定端子更容易地连接于外部端子。
固定端子也可以具有弯曲成C字状的形状。螺纹承接部件也可以配置在壳体内。在该情况下,在具有弯曲成C字状的形状的固定端子中,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容易地连接外部端子。
固定端子也可以具有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具有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的固定端子中,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容易地连接外部端子。
紧固部也可以沿着壳体的侧面向外部露出。螺纹插入孔也可以在紧固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而形成。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容易地连接外部端子。
紧固部也可以包括多个螺纹插入孔。内螺纹部件也可以以与螺纹承接部件一体或分体的方式设置多个。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出于与通电用的外部端子不同的检测用途等目的而追加的外部端子与继电器连接。
螺纹承接部件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位于比紧固部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螺纹承接部件抑制紧固部与其他部件接触。
螺纹承接部件也可以包括用于对固定端子的发热进行散热的散热部。散热部也可以向从紧固部朝向螺纹承接部件的方向凹陷而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对固定端子的发热进行散热。
内螺纹部件也可以被紧固部和螺纹承接部件夹持。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内螺纹部件落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继电器的图。
图3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第一螺纹插入孔附近的剖视图。
图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一螺纹插入孔附近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7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继电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继电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10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参照附图时,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将图3中的上侧设为“上”,将下侧设为“下”,将左侧设为“左”,将右侧设为“右”来进行说明。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的,并不限定继电器100的配置方向。
继电器100具备壳体2、触点装置3以及驱动装置4。
壳体2是大致四边形的箱型,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壳体2的内部收容有触点装置3及驱动装置4。在壳体2设置有从左右的侧部2a、2b的下部突出的1对安装部5。
触点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端子6、第二固定端子7、可动接触片10和可动机构11。
第一固定端子6以及第二固定端子7是固定端子的一个例子。第一固定端子6及第二固定端子7是板状的端子,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固定端子6和第二固定端子7遍及壳体2的内部和外部地延伸。第一固定端子6和第二固定端子7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固定端子6和第二固定端子7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第一固定端子6包括第一固定触点6a和第一紧固部6b。第一固定触点6a配置在壳体2内。第一固定触点6a与第一固定端子6分体。另外,第一固定触点6a也可以与第一固定端子6为一体。
第一紧固部6b是紧固部的一例。第一紧固部6b从壳体2向外部突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紧固部6b从壳体2的左侧部2a的上部附近向左方突出。第一紧固部6b通过螺纹紧固而与母线等外部端子30(参照图4)连接。在第一紧固部6b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螺纹插入孔6c。
第二固定端子7包括第二固定触点7a和第二紧固部7b。第二固定触点7a配置在壳体2内。第二固定触点7a与第二固定端子7分体。另外,第二固定触点7a也可以与第二固定端子7为一体。
第二固定触点7a配置在壳体2内。第二紧固部7b是紧固部的一例。第二紧固部7b从壳体2向外部突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紧固部7b从壳体2的右侧部2b的上部附近向右方突出。第二紧固部7b通过螺纹紧固而与母线等外部端子连接。在第二紧固部7b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二螺纹插入孔7c。
可动接触片10是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板状部件,在壳体2内沿左右方向延伸。可动接触片10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可动接触片10能够向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移动。接触方向Z1是可动接触片10接近第一固定触点6a及第二固定触点7a的方向(图3中的上方)。分离方向Z2是可动接触片10从第一固定触点6a和第二固定触点7a离开的方向(图3中的下方)。因此,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相对于上下方向平行。
可动接触片10包括第一可动触点10a和第二可动触点10b。第一可动触点10a配置在与第一固定触点6a对置的位置。第二可动触点10b配置在与第二固定触点7a对置的位置。第一可动触点10a和第二可动触点10b与可动接触片10分体。另外,可动触点10a、10b也可以与可动接触片10为一体。
可动机构11包括驱动轴12和触点弹簧13。驱动轴1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可动接触片10。驱动轴12设置成能够向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移动。触点弹簧13对可动接触片10向接触方向Z1施力。
驱动装置4通过电磁力使可动机构11向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移动。驱动装置4包括线圈21、可动铁芯22、固定铁芯23、磁轭24以及复位弹簧25。
若线圈21被施加电压而被励磁,则产生使可动铁芯22向接触方向Z1移动的电磁力。可动铁芯22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与驱动轴12连结。固定铁芯23配置在与可动铁芯22对置的位置。磁轭24以包围线圈21的方式配置。复位弹簧25配置在可动铁芯22与固定铁芯23之间。复位弹簧25对可动铁芯22向分离方向Z2施力。
继电器100还具备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第一内螺纹部件33和第二内螺纹部件34。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以及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是螺纹承接部件的一个例子。第一内螺纹部件33和第二内螺纹部件34是内螺纹部件的一例。
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与壳体2为一体,从壳体2的左侧部2a向左方突出。如图2所示,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在第一螺纹插入孔6c的贯通方向上与第一紧固部6b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与第一紧固部6b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紧固部6b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在比第一紧固部6b靠左方及上下方向上延伸,外缘的整体位于比第一紧固部6b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俯视时,第一紧固部6b整体与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与第一紧固部6b接近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在第一紧固部6b的下方与第一紧固部6b相邻配置。
如图4所示,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包括保持部31a。保持部31a呈六边形状地向下方凹陷而形成,保持第一内螺纹部件33并对其止转。在保持部31a的底部31b形成有用于供螺栓等外螺纹部件40通过的孔31d。此外,孔31d并不一定需要,也可以省略。
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包括用于对第一固定端子6的发热进行散热的散热部31c。散热部31c在从第一紧固部6b朝向第一螺纹承接部件的方向上凹陷而形成。详细而言,散热部31c在与保持部31a不同的位置向下方凹陷而形成。在散热部31c与第一紧固部6b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固定端子6的发热容易向外部释放的间隙。另外,也可以省略散热部31c。另外,也可以在散热部31c中放入散热用的部件。
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与壳体2为一体,从壳体2的右侧部2b向右方突出。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1保持第二内螺纹部件34并对其止转。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是与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相同的形状,仅配置与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不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第一内螺纹部件33与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分体。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内螺纹部件33是与外螺纹部件40螺合的六角螺母。第一内螺纹部件33嵌入保持部31a,并被保持部31a止转。第一内螺纹部件33配置在保持部31a的底部31b与第一紧固部6b之间。第一内螺纹部件33被第一紧固部6b和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夹持。第一内螺纹部件33被第一紧固部6b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第一内螺纹部件33被保持部31a的底部31b限制向下方的移动。
第二内螺纹部件34被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止转。第二内螺纹部件34是与第一内螺纹部件33相同的形状,是与外螺纹部件40螺合的六角螺母。省略第二内螺纹部件34的详细说明。
在上述结构的继电器100中,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使第一内螺纹部件33止转,并且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在第一螺纹插入孔6c的贯通方向上与第一紧固部6b重叠,与第一紧固部6b接近地设置。因此,能够将外螺纹部件40从第一螺纹插入孔6c插入,使外螺纹部件40与第一内螺纹部件33螺合。由此,通过螺纹紧固,能够容易地将板状的第一固定端子6与外部端子30连接。即,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的组装手段将外部端子30与第一固定端子6连接的便宜的继电器100。
而且,也能够利用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抑制第一固定端子6的挠曲。另外,在第二固定端子7侧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固定端子6包括圆柱状的端子和板状的端子、且在圆柱状的端子上连接有板状的端子的继电器中应用本发明。另外,固定端子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固定端子6以及第二固定端子7也可以具有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的保持部31a为六边形状,但保持部31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保持部31a只要是能够将第一内螺纹部件33止转的形状即可。另外,第一内螺纹部件33例如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而埋入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另外,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的结构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将这些结构应用于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内螺纹部件33与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分体,但如图5所示,第一内螺纹部件33也可以与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为一体。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的内周侧形成有与第一内螺纹部件33对应的内螺纹部31e。同样地,在第二内螺纹部件34中,也可以与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一体。
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第一紧固部6b设置多个第一螺纹插入孔6c。也可以在第二紧固部7b设置多个第二螺纹插入孔7c。在该情况下,第一内螺纹部件33以及第二内螺纹部件34与第一螺纹插入孔6c以及第二螺纹插入孔7c的数量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出于与通电用的外部端子不同的检测用途等目的而追加的外部端子与继电器连接。
图7是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100的剖视立体图。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一固定端子6、第二固定端子7、第一螺纹承接部件31以及第二螺纹承接部件32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第一固定端子6以及第二固定端子7具有弯曲成C字状的形状。第一紧固部6b和第二紧固部7b从壳体2的上部2c向外部露出。
螺纹承接部件42配置在壳体2内。详细而言,螺纹承接部件42配置于壳体2的上部2c与收容有触点装置3的触点壳体44之间。螺纹承接部件42的外形为长方体,例如由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
螺纹承接部件42包括第一保持部42a和第二保持部42b。第一保持部42a和第二保持部42b呈六边形状地向下方凹陷而形成。第一保持部42a保持第一内螺纹部件33并使其止转。第二保持部42b保持第二内螺纹部件34并使其止转。在第一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8是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100的剖视示意图。在此,第一固定端子6以及第二固定端子7具有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第一紧固部6b沿着壳体2的左侧部2a的侧面向外部露出。第一螺纹插入孔6c形成为在第一紧固部6b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在此,第一螺纹插入孔6c沿左右方向贯通而形成。因此,第一内螺纹部件33与第一螺纹插入孔6c在左右方向上重叠,与第一内螺纹部件33螺合的外螺纹部件从壳体2的左侧部2a侧被插入到第一螺纹插入孔6c中。
螺纹承接部件52包括第一保持部52a和第二保持部52b。第一保持部52a及第二保持部52b从壳体2的侧部2a、2b向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第一保持部52a及第二保持部52b以六边形状在左右方向上向下方凹陷而形成。第一保持部52a保持第一内螺纹部件33并使其止转。第二保持部52b保持第二内螺纹部件34并使其止转。另外,第一固定端子6以及第二固定端子7的配置以及第一保持部52a以及第二保持部52b的配置也可以变更。另外,第一保持部52a以及第二保持部52b也可以设置于不同的部件。第一保持部52a及第二保持部52b例如也可以从位于壳体的前后方向的侧部向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方向凹陷而形成。

Claims (11)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板状的固定端子,其包括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螺纹插入孔并从所述壳体向外部露出并且与外部端子螺纹紧固的紧固部,
螺纹承接部件,其在所述螺纹插入孔的贯通方向上与所述紧固部重叠,与所述紧固部接近地设置,
一个以上的内螺纹部件,其与所述螺纹承接部件一体或分体设置,并被所述螺纹承接部件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螺纹部件与所述螺纹承接部件分体,
所述螺纹承接部件保持所述内螺纹部件并使其止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螺纹部件为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从所述壳体向外部突出,
所述螺纹承接部件与所述壳体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子具有弯曲成C字状的形状,
所述螺纹承接部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子具有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沿着所述壳体的侧面向外部露出,
所述螺纹插入孔在所述紧固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包括多个螺纹插入孔,
所述内螺纹部件以与所述螺纹承接部件一体或分体的方式设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承接部件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紧固部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接部件包括用于对所述固定端子的发热进行散热的散热部,
所述散热部从所述紧固部向朝向所述螺纹承接部件的方向凹陷而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螺纹部件被所述固定端子的所述紧固部和所述螺纹承接部件夹持。
CN202010908849.4A 2019-09-18 2020-09-02 继电器 Pending CN1125307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9238A JP7351157B2 (ja) 2019-09-18 2019-09-18 リレー
JP2019-169238 2019-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0747A true CN112530747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68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8849.4A Pending CN112530747A (zh) 2019-09-18 2020-09-02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9864B2 (zh)
JP (1) JP7351157B2 (zh)
CN (1) CN112530747A (zh)
DE (1) DE1020200053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54942A (ja) * 2021-10-05 2023-04-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GB2611787A (en) * 2021-10-14 2023-04-19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Switchable contacting device with cooling functionality
JP2023151054A (ja) * 2022-03-31 2023-10-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6669A (en) * 1956-12-24 1959-05-12 Cutler Hammer Inc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device
US2889426A (en) * 1956-12-24 1959-06-02 Cutler Hammer Inc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US3253092A (en) * 1963-11-04 1966-05-24 Clark Controller Co Double pole switch with reversible contact structure
US4710740A (en) * 1987-01-20 1987-12-01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operator for a contactor with improved shock pad
JPH06208823A (ja) * 1992-11-17 1994-07-2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接触器
JP2869285B2 (ja) * 1993-03-01 1999-03-10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電磁コイル、この電磁コイルを用いる電磁接触器及びこの電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5892194A (en) * 1996-03-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EP1168392B1 (en) * 1999-10-14 2005-05-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ntactor
JP4366812B2 (ja) * 2000-02-22 2009-1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用リレ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リレーユニットケース
JP4354293B2 (ja) * 2004-02-18 2009-10-28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装置
EP2267746B1 (en) * 2008-03-19 2015-07-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JP5104599B2 (ja) * 2008-06-30 2012-12-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開閉装置
JP5163317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206157B2 (ja) * 2008-06-30 2013-06-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387296B2 (ja) * 2009-09-30 2014-0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JP5392002B2 (ja) * 2009-10-28 2014-0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JP5569349B2 (ja) * 2009-12-11 2014-08-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JP5729064B2 (ja) * 2011-03-23 2015-06-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JP5724616B2 (ja) * 2011-05-18 2015-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JP5777440B2 (ja) * 2011-08-03 2015-09-0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及び電磁継電器の製造方法
JP5990028B2 (ja) 2012-04-13 2016-09-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6071376B2 (ja) * 2012-09-21 2017-02-0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110109B2 (ja) 2012-11-15 2017-04-05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6051824B2 (ja) * 2012-12-04 2016-12-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6116889B2 (ja) * 2012-12-18 2017-04-19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継電器
JP6260893B2 (ja) * 2013-10-04 2018-0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6642088B2 (ja) * 2016-02-18 2020-02-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機器
JP2017195161A (ja) * 2016-04-22 2017-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JP6828294B2 (ja) * 2016-07-29 2021-02-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11139133B2 (en) * 2017-01-11 2021-10-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ical device
JP6856001B2 (ja) * 2017-10-31 2021-04-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97499B2 (ja) * 2017-10-31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9083174A (ja) * 2017-10-31 2019-05-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919504B2 (ja) * 2017-10-31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WO2019103064A1 (ja) * 2017-11-27 2020-1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及び電気機器
JP7001960B2 (ja) * 2018-03-23 2022-0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構成体
JP6844573B2 (ja) * 2018-03-30 2021-03-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822436B2 (ja) * 2018-03-30 2021-01-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99864B2 (en) 2023-07-11
JP2021048026A (ja) 2021-03-25
DE102020005369A1 (de) 2021-03-18
US20210083404A1 (en) 2021-03-18
JP7351157B2 (ja)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0747A (zh) 继电器
CN109727819B (zh) 电磁继电器
EP2221846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9727818B (zh) 电磁继电器
JP2019083173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9428293B (zh) 电气接线箱
US20210090836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276537B2 (en) Relay
US11621503B2 (en) Substrate unit
WO2017209204A1 (ja) 基板ユニット
US8314670B2 (en) Switching device
US1147606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JP7452471B2 (ja) 電磁継電器
WO2013027424A1 (ja) 電流検出装置
JP7327027B2 (ja) 電磁継電器
US9974195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6989413B2 (ja) 電気接続ホルダ
KR20180053737A (ko) 전기 기기
US20190191549A1 (en) Board unit
KR20230146983A (ko) 전자 계전기
JP2012230938A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17438252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20068345A (ja) ソレノイド用ボビンおよびソレノイ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