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8496A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8496A
CN112498496A CN202010581375.7A CN202010581375A CN112498496A CN 112498496 A CN112498496 A CN 112498496A CN 202010581375 A CN202010581375 A CN 202010581375A CN 112498496 A CN112498496 A CN 112498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ross member
voltage
bracket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13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8496B (zh
Inventor
儿玉侑都
嘉村浩二
平川太一
河村利彦
久保田阳满
佐佐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98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8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17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loud-speak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16Arrangement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在后侧碰撞时维持高电压部件安装于车身的状态,并使高电压部件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来防止对该高电压部件产生危害。在后地板(3)的前部中的前侧横梁(51)及后侧横梁(6)空出间隔配设,在后地板(3)上侧面中,前侧横梁(51)的车宽方向的两端与上下延伸的左右的撑杆构件(91)的下端连接,另一方面,后侧横梁(6)从下侧面配设于后地板(3),在后地板(3)的前部上侧面中的、前侧横梁(51)与后侧横梁(6)之间配设高电压部件(100),高电压部件(100)相对于前侧横梁(51)向后方空出间隔并靠后侧横梁(6)一侧配设,且借由会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变形的托架(110)安装在前侧横梁(51)。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后地板的上侧面配设有高电压单元的车辆的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在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如专利文献1所例示,电池及充电器等高电压部件配置在后地板上。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后部结构中,在后地板的靠前的位置配设有前侧横梁与后侧横梁。上述前侧横梁与后侧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互相空出间隔,并在车宽方向延伸且均横跨后地板。
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后部结构采用如下结构:在将高电压部件配置在后地板上时,将其配设在上述前后的横梁之间,并将该高电压部件的前后各侧安装在前后分别相对应的横梁。
由此,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后部结构能确保高电压部件向车身的安装刚性,且通过后侧横梁阻止在后侧碰撞时会从车身后方入侵进来的碰撞物本身的入侵来避免碰撞物直接碰撞高电压部件从而保护高电压部件。
但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后部结构还留有如下担忧,即,因后侧碰撞而被挤垮的后围板及后地板等本车的车身后部构件挤压高电压部件而产生危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84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下述车辆的后部结构:在后侧碰撞时维持高电压部件安装于车身的状态,并使高电压部件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来抑制对该高电压部件产生危害。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后部结构,其是前侧横梁在后地板的前部的前侧、后侧横梁在后侧分别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配设,在前述后地板的上侧面中的、前述前侧横梁与前述后侧横梁之间配设有高电压部件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其中,前述前侧横梁从上侧面配设于前述后地板且车宽方向的两端与在车身侧部上下延伸的左右的撑杆构件的下端连接,另一方面,前述后侧横梁从下侧面配设于前述后地板,前述高电压部件相对于前述前侧横梁在后方空出间隔并配设于靠近前述后侧横梁一侧而非该前侧横梁一侧,进一步地,前述高电压部件安装在前述前侧横梁与前述后侧横梁,且借由会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变形的托架安装在前述前侧横梁。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高电压部件相对于前述前侧横梁在后方空出间隔配设,且托架会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变形,因此,能在后侧碰撞时针对变形的后地板等本车的车身后部构件的碰撞,使高电压部件向前方移动逃离来抑制对高电压部件产生危害。
进一步地,托架会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变形,从而能缓和要向前方移动的高电压部件的势头,因此能维持高电压部件安装于前侧横梁,限制高电压部件越过前侧横梁向前方(乘车人空间一侧)移动。
加之,前述前侧横梁从上侧面配设于前述后地板且车宽方向的两端与在车身侧部上下延伸的左右的撑杆构件的下端连接,因此,即使后侧碰撞时向前方推出高电压部件,也能通过前侧横梁牢牢地挡住。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前述高电压部件的后端配设在前述后侧横梁的正上方,且安装在于前述后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前述高电压部件的后端配设在前述后侧横梁的正上方,能使高电压部件极力靠近后侧横梁一侧并安装,因此能极力确保高电压部件与其前方的前侧横梁的间隔(车辆前后方向的空间)。
由此,针对由于后侧碰撞而从碰撞物施加于高电压部件的向前方的推压力,使该高电压部件向前方移动,由此能提高高电压部件的保护性能。
进一步地,通过将高电压部件的后端紧固固定于后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能实现高电压部件的后侧向车身的安装的高刚性化。
在此,将前述高电压部件的后端配设在前述后侧横梁的正上方指的是配设高电压部件的后端使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后侧横梁重叠(重复)。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前述托架兼用作前述高电压部件的接地。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因为能借由托架使高电压部件接地连接于后地板前部的前侧,所以与在针对后侧碰撞变形大的前述高电压部件的后侧进行接地连接的技术方案相比,在后侧碰撞之后也能切实地维持接地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前述高电压部件配设在从上方覆盖后地板的后备箱板的下方,前述托架具备从前述高电压部件的前侧面部向前方延伸并针对车辆前后方向荷载变形的下方弯曲部。
通过使托架具备下方弯曲部,能在后侧碰撞时托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缩变形之际,使该下方弯曲部向下方突出变形。因此,能避免因该托架的变形的下方弯曲部与在上方具有的后备箱板抵接而阻碍车辆前后方向的变形。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在相对于前述前侧横梁而言的前方邻接配设有座椅,前述托架安装在前述前侧横梁的上侧面部。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能使得托架轻松地安装在前侧横梁,并抑制托架干扰座椅。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前述托架安装于前述前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能在后侧碰撞时更加牢固地维持前述托架与前侧横梁的安装情况,最终能进一步抑制后侧碰撞时高电压部件向前方变位。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后侧碰撞时维持高电压部件安装于车身的状态,并能使高电压部件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来抑制对该高电压部件产生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从左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高电压部件向车身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结构的沿图2中的A-A线的主要部分箭视截面图;
图4为从图2中的箭头B方向的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斜视图;
图5为从图2中的箭头C方向的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斜视图;
图6为表示高电压部件的前侧向车身的安装结构的、沿图2中的A-A线的主要部分放大箭视截面图;
图7为表示高电压部件的后侧向车身的安装结构的、沿图2中的A-A线的主要部分放大箭视截面图;
图8为沿环绕座舱配设的复数个骨架构件的延伸方向截断本实施方式的环状结构体所示的车辆左侧单截面图;
图9为后侧碰撞中期,沿图2中的A-A线的主要部分放大箭视截面图;
图10为后侧碰撞后期,沿图2中的A-A线的主要部分放大箭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是以通过来自车载电池的电力供应而驱动的旋转电机的输出为驱动力的电动车辆。用图1~图8对上述车辆1的后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向,箭头R表示车辆右方向,箭头L表示车辆左方向,箭头U表示车辆上方向。
如图1所示,车辆1在车辆后部具备:左右成对的后侧架2,在车宽方向隔一定间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后底板3,配设在左右的后侧架2之间;后围板4,配设在后底板3的后端(参照图3);前侧后横梁5,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的后侧架2的前部;后侧后横梁6,在前侧后横梁5的车辆后方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后侧架2。
后侧架2在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由位于车辆上方的截面呈大致平板状的上框架2u,以及相对于上框架2u而言位于车辆下方且车辆上方开口的截面呈大致门型形状的下框架2d构成(参照图8),后侧架2的具体结构省略。
随之,通过接合上框架2u与下框架2d,由此侧架2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截面呈大致矩形的闭口截面状的空间。
另外,如图3所示,后底板3为在相对于图示省略的车辆1的座舱地面而言的车辆后方成为车辆1的置物室地面的板构件。如图3所示,该后底板3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由从成为座舱地面的前方底板(图示省略)的后端向车辆后方上方延设的斜面部31、从斜面部31的后端延设至后述的后侧后横梁6的后端的大致平板状的前方地面部32、从前方地面部32进一步向车辆后方延设的后方地面部33一体形成。
如图1~图3所示,作为能收纳汽车部件(后述的音响装置7)的收纳空间的收纳部34朝向车辆下方凹设于该后方地面部33的后部。另外,收纳部34凹设且呈车宽方向上长的俯视图中为大致长椭圆形状。
另外,如图3所示,后围板4与后底板3的后端接合,且构成车辆后部的车身的后侧面。该后围板4由与后底板3的后端接合的外端板41、相对于外端板41位于车宽方向内侧且与外端板41的上部接合的内端板42构成。
另外,如图3、图6所示,前侧后横梁5由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向车辆上方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上横梁51(参照图3~图6)、和向车辆下方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下横梁52构成。另外,上横梁51与下横梁52夹着后底板3的斜面部31并相互接合。
如图3、图6所示,上横梁51与斜面部31的上侧面接合,并且与后底板3的斜面部31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具有截面呈大致矩形的闭口截面状空间51s(参照图6)。
具体来说,如图4~图6所示,上横梁51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由下述构件一体形成:上上侧面部51a,在向车辆上方隔了一定间隔的位置与后底板3相对;上前侧面部51b,从上上侧面部51a的前端朝向车辆下方延设;上前侧边缘部51c,从上前侧面部51b的下端朝向车辆前方延设;上后侧面部51d,从上上侧面部51a的后端朝向车辆下方延设;上后侧边缘部51e,从上后侧面部51d的下端朝向车辆后方延设。
随之,上横梁51的上前侧边缘部51c及上后侧边缘部51e接合在后底板3的上侧面。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6所示,在上横梁51的上上侧面部51a开口形成有容许用于紧固固定支撑后述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托架110的紧固螺栓102的插入的复数个(本例中为两个(参照图2、图4))插入孔51h。
另外,如图4、图6所示,在上横梁51内部具备前侧加强构件60。
前侧加强构件60加强上横梁51本身且用于加强后述前侧托架110向该上横梁51的安装,其至少具有能够架设在后述的前侧托架110的左右成对的车身侧固定部114之间的长度并沿上横梁51在车宽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前侧加强构件60位于在上横梁51与斜面部31之间构成的闭口截面状的空间内,并从该空间侧接合在上横梁51的上上侧面部51a的下侧面。
具体来说,如图4、图6所示,前侧加强构件60在车宽方向的正交截面视图中由下述构件以截面为门形形状一体形成:上侧面部60a,在车宽方向延伸并从下侧面侧与上上侧面部51a抵接;前侧面部60b,从上侧面部60a的前端向车辆下方向延伸并从后侧面侧与上前侧面部51b抵接;后侧面部60c,从上侧面部60a的后端向车辆下方向延伸并从前侧面侧与上后侧面部51d抵接(参照图6)。
如图6所示,在前侧加强构件60的上侧面部60a中与在上上侧面部51a开口形成的复数个插入孔51h在车辆俯视图中相对应的各部位开口形成有与相对应的插入孔51h在上下方向相通的插入孔60h,且在上侧面部60a接合有从其下侧面与紧固螺栓102螺合的复数个焊接螺母53。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下横梁52与后底板3的斜面部31的下侧面接合,且与该斜面部31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具有截面呈大致矩形的闭口截面状的空间52s。
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下横梁52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由下述构件一体形成:下底面部52a,在向车辆下方隔了一定间隔的位置与后底板3相对;下前侧面部52b,从下底面部52a的前端朝向车辆上方延设;下前侧边缘部52c,从下前侧面部52b的上端朝向车辆前方延设;下后侧面部52d,从下底面部52a的后端朝向车辆上方延设;下后侧边缘部52e,从下后侧面部52d的上端朝向车辆后方延设。
然后,下横梁52的下前侧边缘部52c、下后侧边缘部52e分别夹着后底板3的斜面部31并与上横梁51的上前侧边缘部51c、上后侧边缘部51e接合。
另外,如图1~图5、图7所示,后侧后横梁6在相对于前侧后横梁5向车辆后方隔了一定间隔的位置与后底板3的前方地面部32的后部下侧面接合。如图7所示,后侧后横梁6与前方地面部32的后部下侧面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具有截面呈大致矩形的闭口截面状的空间6s。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后侧后横梁6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中由下述构件一体形成:底面部6a,在向车辆下方隔了一定间隔的位置与后底板3相对;前侧面部6b,从底面部6a的前端朝向车辆上方延设;前侧边缘部6c,从前侧面部6b的上端朝向车辆前方延设;后侧面部6d,从底面部6a的后端朝向车辆上方延设;后侧边缘部6e,从后侧面部6d的上端朝向车辆后方延设。
然后,后侧后横梁6的前侧边缘部6c及后侧边缘部6e与后底板3的下侧面接合。
进一步地,在后底板3中与后侧后横梁6的相向部中在车宽方向上空出间隔开口形成有容许用于紧固固定后述后侧托架120的紧固螺栓104的插入的复数个(本例中为两个(参照图2))插入孔3h。
如图2所示,上述插入孔3h分别形成在后底板3的俯视图中的后述高电压部件100的稍微左右两外侧的位置,且形成在后侧后横梁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
另外,如图1~图5、图7所示,在后侧后横梁6的内部具备后侧加强构件61。
后侧加强构件61加强后侧后横梁6本身,且用于加强后述后侧托架120向该后侧后横梁6的安装。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侧后横梁6中与后侧托架120的后述左右的车身侧固定部132相对应的各部位具备有复数个(本例中为两个)后侧加强构件61。即,上述后侧加强构件61在后侧后横梁6的内部空间中的、后述高电压部件100的稍微左右两外侧的位置处跨设配设于后侧后横梁6的前侧面部6b与后侧面部6d。由此,后侧加强构件61形成为分隔件状并在车宽方向上隔断后侧后横梁6的内部的空间6s。
具体来说,如图2、图4、图5、图7所示,后侧加强构件61由下述构件一体形成:在后侧后横梁6的内部的空间6s中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侧面部61a;从上侧面部61a的车宽方向的两边缘向下方延伸的左右成对的侧面部61b;从左右各侧的侧面部61b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且顶端(前端)沿前侧面部6b向在车宽方向上相互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形成的前侧边缘部61c;从左右各侧的侧面部61b的后端朝向后方延伸、且顶端(后端)沿后侧面部6d向在车宽方向上相互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形成的后侧边缘部61d。
然后如图2、图5、图7所示,左右的前侧边缘部61c与后侧后横梁6的前侧面部6b接合,且如图2、图4、图7所示,左右的后侧边缘部61d与后侧后横梁6的后侧面部6d接合。
如图7所示,在后侧加强构件61的上侧面部61a的中央位置开口形成有容许用于紧固固定后述后侧托架120的紧固螺栓104插入的插入孔61h,且与紧固螺栓104螺合的焊接螺母54接合在下侧面。
另外如图1、图6所示,在置物室内的空间的前方配设有后座椅62,其具备形成后座乘车人的乘坐部的座垫62a、以及形成后座乘车人的靠背部的座椅靠背62b。
另外,图2~图4、图6、图9、图10中省略了后座椅62的图示。
如图6所示,后座椅62的座椅靠背62b相对于上横梁51在前方与其邻接配设。配设本实施方式的后座椅62,使得座椅靠背62b的下端位于相对于上横梁51的上上侧面部51a而言的下方,且座椅靠背62b的后下端位于相对于上上侧面部51a的前端而言的前方。
另外,后座椅62设置在相对于后底板3而言的前方的底板。底板的上方的乘车人空间与后底板3的上方的置物室空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互相通。
另外,如图6、图7所示,在后底板3的上侧面设置有复数个成型托盘81,配置这些成型托盘81使其与后述高电压部件100(参照图1)及音响装置7(参照同图)的周边邻接。
进一步地,如同图所示,在上述的后底板3的上方设置有能够起伏的合成树脂制后备箱板82。配置后备箱板82使其在倒伏状态下从上方覆盖后底板3的上侧面部、即覆盖高电压部件100、音响装置7及复数个成型托盘81,后备箱板82为平面状的置物室地板部。
另外,在图6、图7以外的附图中,省略了后备箱板82及成型托盘81的图示。
另外,配置上述成型托盘81使其填补后底板3与倒伏状态的后备箱板82之间的高电压部件100及音响装置7的周边的空隙。另外,成型托盘81中朝向上方开口形成有形状各异以能收纳车辆维护用工具及其他行李的复数个收纳凹部81a(参照图7),且其整体由合成树脂发泡体(所谓的发泡颗粒)形成。
如图6所示,后备箱板82配置于比前侧后横梁5的上上侧面部51a高的位置,其前端向前方延伸至相对于前侧托架110所具备的下方弯曲部115而言的前方、且后座椅62的座椅靠背62b跟前的位置。即,后备箱板82覆盖前侧托架110的至少下方弯曲部115。
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结构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大致相当于前侧后横梁5的部位构成有通过包含前侧后横梁5在内的复数个骨架构件在车辆正面视图中环绕座舱的环状结构体90。
图8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大致相当于前侧后横梁5的部位处沿在车辆正面视图中环绕座舱配设的复数个骨架构件的延伸方向截断车辆的后部结构所示的截面图,因为是左右对称形状所以展示了仅车辆左侧的单截面图。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在位于前侧后横梁5(上横梁51)两侧的车身侧部中,撑杆构件91从形成该车身侧部的后部的车轮罩内件98b的下端至内侧板92的上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左右各侧的撑杆构件91的下端借由连接板91a与上横梁51的左右所分别相对应的端部连接。
作为上述骨架构件的撑杆构件91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内侧板92及车轮罩内件98b接合,并构成在内侧板92及车轮罩内件98b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闭口截面。
进一步地,在位于前侧后横梁5的两侧的车身侧部中,边柱93从内侧板92的上端至下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另外,在车辆的顶部94的左右两侧的侧边缘具备有沿该侧边缘延伸的上边梁95,上述左右的边柱93的上端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左右分别所相对应的上边梁95接合。
作为上述骨架构件的边柱93构成在与内侧板9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闭口截面。
边柱93的下部与撑杆构件91的上部借由内侧板92互相在车宽方向上相向配置。
作为骨架构件的上边梁95具备上边梁外件95a与上边梁内件95b,并在两者之间(上边梁95的内部)构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闭口截面。
在顶部94还具备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的上边梁95的顶盖96,以及在顶部94的后端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的上边梁95且车宽方向的正交截面朝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状的后顶97。作为骨架构件的后顶97构成在与顶盖96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闭口截面。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中,如上所述,在座舱的两侧由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边柱93及撑杆构件91、在座舱的上方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顶97、位于边柱93与后顶97的拐角部的上边梁95、在座舱的下方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侧后横梁5构成在车辆正面视图中环绕座舱的环状结构体90。
由此,能限制由于在后侧碰撞时从车身后方入侵进来的碰撞物使压碎的后底板3及后围板4等本车的车身后部构件向前方(乘车人空间一侧)移动。
如图1所示,在如上构成的车辆1中的后底板3的上侧面配设有作为汽车部件收纳于收纳部34的音响装置7、前侧后横梁5所支撑的作为电压较高的电气部件的高电压部件100。
音响装置7例如为后低音扬声器单元等,如图1所示,其在收纳部34中靠车宽方向右侧收纳。另外,如图1所示,音响装置7的至少车宽方向的一端紧固固定在后侧架2。
另外,图3、图4、图8、图9中省略了音响装置7的图示。
另外,高电压部件100例如为与车载电池(图示省略)电气连接的充电器,如图1所示,在前侧后横梁5与后侧后横梁6之间、即前方地面部32中配设在相对于车宽方向大致中央而言的车宽方向右侧。
详细如图1~图5所示,高电压部件100在前方地面部32中相对于上横梁51在后方空出间隔并相对于该上横梁51靠后侧后横梁6一侧配设,由此,如图3、图4、图7所示,使得后侧后横梁6配设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后部的正下方。
即,进行配设使高电压部件100的后部在车辆俯视图中与后侧后横梁6重叠。
另外,如图6所示,在搭载于车辆1的状态下,高电压部件100为大致箱子状,并具有位于相对于前侧后横梁5的上上侧面部51a而言的车辆上方的上侧面以及接近后底板3的上侧面的下侧面。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高电压部件100的前端借由紧固固定在前侧后横梁5的前侧托架110被车身支撑,后端借由紧固固定在后底板3的后侧托架120被车身支撑。
如图2、图4~图6所示,前侧托架110为将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制平板弯折成型后形成的构件,由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的部件侧固定部111、从部件侧固定部111延设的前方延设部112、从前方延设部112延设的两个上方延设部113、从上方延设部113延设的两个车身侧固定部114一体形成。
如图6所示,部件侧固定部111为大致平板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厚度,并且位于相对于前侧后横梁5的上上侧面部51a而言的车辆上方且其下端位于相对于高电压部件100的下侧面而言的略微车辆上方。
具体来说,如图2、图4及图6所示,部件侧固定部111由下述构件一体形成:右侧固定部分111a,借由紧固螺栓101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中的车宽方向右侧上部(参照图2、图4);左侧固定部分111b,借由紧固螺栓101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中的车宽方向左侧上部;中央固定部分111c,借由紧固螺栓101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中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下部。
另外,如图4所示,在部件侧固定部111中,右侧固定部分111a的下端以及左侧固定部分111b的下端分别在车宽方向上大致直线延伸,中央固定部分111c的下端在正面视图中为向车辆下方突出的大致圆弧状。
如图5及图6所示,前方延设部112为从部件侧固定部111的左侧固定部分111b的下端、右侧固定部分111a的下端以及中央固定部分111c的下端一体地朝向车辆前方延设的形状。
如图2、图5所示,上方延设部113为从前方延设部112之中的自部件侧固定部111的右侧固定部分111a延设的部分的前端、及自部件侧固定部111的左侧固定部分111b延设的部分的前端朝向车辆前方上方延设的形状。
如图4~图6所示,车身侧固定部114在与前侧后横梁5的上上侧面部51a大致相同的车辆上下方向位置从上方延设部113的上端向车辆前方延设。如图2及图6所示,在该车身侧固定部114开口形成有供紧固螺栓102插入的插入孔114h。
随之,如图6所示,在分别于车身侧固定部114、前侧后横梁5的上上侧面部51a及前侧加强构件60的上侧面部60a开口形成的插入孔114h、51h、60h处使用紧固螺栓102及焊接螺母53进行紧固固定,从而通过车身侧固定部114与上侧面部60a夹住上上侧面部51a。
如此一来,除了前侧托架110还把前侧后横梁5拧合于前侧加强构件60,由此加强前侧托架110与前侧后横梁5的安装部分。
另外,换言之,如图4~图6所示,前侧托架110在其左右各侧具备有从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部向前方延伸并针对前后方向荷载变形的下方弯曲部115。
具体来说,如图4、图6所示,前侧托架110的部件侧固定部111中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右侧固定部分111a与左侧固定部分111b的大致整体都位于相对于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侧固定部114而言的上方。
相对于位于部件侧固定部111的左右各侧的上部的右侧固定部分111a及左侧固定部分111b而言的下侧部分111d与上方延设部113在后方相向。然后,在前侧托架110的左右各侧由左右分别所相对应的下侧部分111d、上方延设部11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将上述相连接的前方延设部112构成下方弯曲部115。下方弯曲部115朝向下方形成为凸状,如图5、图6所示,通过部件侧固定部111的下侧部分111d、上方延设部113及前方延设部112界定出朝向上方开口的上方开口空间115s。
下方弯曲部115能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缩变形使得上方开口空间115s被挤垮。
具体来说,高电压部件100具备覆盖整体的金属制箱105。另外,前侧托架110为如上所述将金属制平板弯折成型后形成的构件。然后,借由钢制的紧固螺栓101将整体金属制(例如铝或铝合金制)的前侧托架110中的部件侧固定部111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所具备的箱105的前侧面部。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前侧托架110中,借由钢制的紧固螺栓101将前侧托架110的车身侧固定部114紧固固定在由钢材构成的前侧后横梁5的上上侧面部51a。
如此一来,通过将前侧托架110与前侧后横梁5(车身)电气连接,从而前侧托架110兼用作将高电压部件100与车身接地连接的接地连接构件。
另外,如图5、图7所示,后侧托架120为将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制平板弯折成型后形成的构件,由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后侧面的部件侧固定部131、从部件侧固定部131的左右各侧延设的车身侧固定部132一体形成。
部件侧固定部131在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厚度,并形成比高电压部件100的后侧面矮的大致平板状。部件侧固定部131在上下方向(铅直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直至其下端大致到达后底板3的上侧面。如图5、图7所示,该部件侧固定部131借由紧固螺栓103紧固固定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后侧面中的车宽方向外侧下部。
车身侧固定部132为从部件侧固定部131的下端的左右各侧沿后底板3的上侧面朝向车辆后方延设的大致平板状。
如图7所示,车身侧固定部132在俯视图中在中央位置开口形成有容许用于将后侧托架120紧固固定在后底板3的紧固螺栓104插入的插入孔132h。
如图2所示,车身侧固定部132与后侧加强构件61的上侧面部61a在车辆俯视图中重复,并且,在车身侧固定部132开口形成的插入孔132h与在后侧加强构件61的上侧面部61a开口形成的插入孔61h在俯视图中一致。
随之,在分别在车身侧固定部132、后底板3及后侧加强构件61的上侧面部61a开口形成的插入孔132h、3h、61h处使用紧固螺栓104及焊接螺母54进行紧固固定使得车身侧固定部132与后侧加强构件61的上侧面部61a夹住后底板3。
如此一来,通过将后侧托架120与后侧加强构件61拧合于后底板3,由此加强后侧托架120与后底板3的安装部分。
另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借由后侧托架120安装在后侧后横梁6内所具备的后侧加强构件61。
该状态下,如图5、图7所示,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借由后底板3配设在后侧后横梁6的正上方,且也包括后侧托架120的后端(车身侧固定部132的后端)在内配设在相对于后侧后横梁6的后端(后侧边缘部6e的后端)而言的前侧。
使用图9、图10说明碰撞物C从后方与上述车辆的后方结构发生碰撞时的作用、效果。
首先,碰撞物C从后方与车辆1碰撞的话,后围板4会被向车辆前方推压,由此,后底板3的位于相对于后侧后横梁6而言的后方的后方地面部33以及收纳部34(参照图1)会折叠变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压坏。
在此,高电压部件100配设在后底板3中的、上横梁51与后侧后横梁6之间,即配设在前方地面部32。由此,后侧后横梁6阻止从车身后方向车辆前方入侵进来的碰撞物C本身进一步入侵,由此能够避免碰撞物C直接与高电压部件100本身发生碰撞。
但位于相对于后侧后横梁6而言的后方的后底板3及后围板4等本车的车身后部构件会如上述所示随着碰撞物C从车辆后方入侵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压坏并向车辆前方变位。因此,如图9所示,高电压部件100会由于因后侧碰撞而挤垮的车身后部部件从后方碰撞而向前方推压。
由此,在高电压部件100的后部中,由于高电压部件100被因后侧碰撞而被挤垮的车身后部构件向前方推出,由此,剪切力作用于将后侧托架120紧固在后底板3的紧固螺栓104(参照图5、图7)等,因此后侧托架120有可能与该后底板3脱离。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使高电压部件100的前部配置在靠后侧后横梁6一侧而非上横梁51一侧,在上横梁51的上后侧面部51d与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部之间确保车辆前后方向的空隙S(参照图2~图6,尤其参照图6)。进一步地,高电压部件100借由能针对前后方向的荷载压缩变形的前侧托架110安装在上横梁51,且将该前侧托架110配置在空隙S(参照同图)。
由此,因后侧碰撞时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的向车辆前方的推出荷载,使后侧托架120与后底板3脱离的情况下也会如图9所示,针对该荷载,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托架11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缩变形并在空隙S向前方变位逃离。
由此,针对高电压部件100,能够阻止碰撞荷载从因后侧碰撞而被挤垮的车身后部构件直接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
具体来说,如图9、图10所示,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前侧托架110的下方弯曲部115向下方突出,换言之,下方弯曲部115所构成的上方开口空间115s(参照图5、图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缩变形并被挤垮。
如此一来,通过前侧托架110压缩变形,能容许高电压部件100向前方变位逃离,并维持高电压部件100借由前侧托架110安装于上横梁51的状态。
详细来说,能通过前侧托架110变形来缓和由于向前方的推出荷载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而借由前侧托架110施加于该前侧托架110与上横梁51的紧固部分的紧固螺栓102的剪切力。
由此,车辆1的后部结构能防止施加于车辆后部的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荷载造成高电压部件100损伤。
进一步地,前侧托架110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压缩变形之际,能吸收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的向前方的推出荷载,因此能避免已向前方跳出的高电压部件100与后座椅62的座椅靠背62b(参照图6)激烈碰撞。
加之,本实施方式中,上横梁51从上侧面配设于后底板3且车宽方向的两端与在车身侧部上下延伸的左右的撑杆构件91(仅图示车辆左侧)的下端连接(参照图1、图8)。
因此,后侧碰撞时,在没能通过前侧托架110的变形完全吸收从变形的本车的车身后部构件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的向前方的推压荷载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上横梁51牢牢地挡住高电压部件100并进行限制使该高电压部件100不向前方变位。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大致相当于前侧后横梁5的部位构成有通过包含前侧后横梁5及撑杆构件91在内的复数个骨架构件而在车辆正面视图中环绕座舱的环状结构体90(参照图8)。
由此,后侧碰撞时,能更进一步地牢牢挡住要向前方变位的高电压部件100。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配设在后侧后横梁6的正上方,且安装于在后侧后横梁6内的空间6s所具备的加强构件(参照图5、图7)。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将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配设在后侧后横梁6的正上方,由此,能使高电压部件100极力靠后侧后横梁6一侧安装,因此能极力确保高电压部件100与其前方的上横梁51之间的空隙S(车辆前后方向的空间)(参照图3~图5)。
由此,针对因后侧碰撞而从碰撞物C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的向前方的推压力使该高电压部件100向前方移动逃离,由此能提高高电压部件100的保护性能。
还能通过将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紧固固定在后侧后横梁6内所具备的作为加强构件的后侧加强构件61,实现高电压部件100的后侧安装于车身的高刚性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配设在后侧后横梁6的正上方,且也包括后侧托架120的后端在内位于相对于后侧后横梁6的后端而言的前侧。
由此,也能极力确保在相对于高电压部件100的后端(严格来说是后侧托架120)而言的后方所具有的置物室空间(后方地面部33的前后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前侧托架110兼用作高电压部件100的接地。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能借由前侧托架110在后底板3前部的前侧与高电压部件100接地连接,所以与使针对后侧碰撞变形大的高电压部件100的后侧与车身接地连接的技术方案相比,在后侧碰撞之后也能切实维持接地连接。
另外,使前侧托架110本身除了用作高电压部件100向车身的安装构件还兼用作接地用连接构件,由此,能省去将高电压部件100与车身相连接的接地线。与使用接地线相比,在后侧碰撞之后也能切实维持与车身的接地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高电压部件100配设在从上方覆盖后底板3的后备箱板82的下方(参照图6、图7),前侧托架110具备从高电压部件100的前侧面部向前方延伸并针对前后方向荷载变形的下方弯曲部115(参照图5)。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在前侧托架110具备下方弯曲部115,由此,在后侧碰撞时前侧托架11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缩变形之际,能使该下方弯曲部115向下方突出变形(参照图9、图10)。
因此,在前侧托架110在车辆前后方向压缩变形之际,避免变形的下方弯曲部115与在上方具有的后备箱板82抵接,由此能使该前侧托架110本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充分变形。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在相对于上横梁51而言的前方邻接配设有后座椅62(座椅)(参照图1、图5、图6),前侧托架110安装在上横梁51的上上侧面部51a(上侧面部)(参照图2~图6)。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能抑制前侧托架110干扰后座椅62。还能在将前侧托架110安装在上横梁51的时候,使得作业人员易从置物室侧通向上横梁51的上上侧面部51a,并易将前侧托架110安装在上上侧面部51a。
随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前侧托架110在后侧碰撞时会吸收从碰撞物C施加于高电压部件100的向前方的推压力,由此,在向前方移动的高电压部件100与后座椅62的座椅靠背62b碰撞了的情况下,也能抑制该冲击。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形态,前侧托架110安装在上横梁51内所具备的前侧加强构件60(加强构件)(参照图4、图6)。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后侧碰撞时能更牢固地维持前侧托架110与上横梁51之间的安装,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后侧碰撞时高电压部件100向前方变位。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来形成。
编号说明
3…后底板(后地板)
6…后侧后横梁(后侧横梁)
32…前方地面部(后地板的上侧面中的、前述前侧横梁与前述后侧横梁之间)
51…上横梁(前侧横梁)
51a…上横梁的上上侧面部(前侧横梁的上侧面部)
61…后侧加强构件(后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
60…前侧加强构件(前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
62…后座椅(座椅)
82…后备箱板
91…撑杆构件
100…高电压部件
110…前侧托架(托架)
115…下方弯曲部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前侧横梁在后地板的前部的前侧、后侧横梁在后侧分别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配设,
在所述后地板的上侧面中的、所述前侧横梁与所述后侧横梁之间配设有高电压部件的车辆的后部结构,
所述前侧横梁从上侧面配设于所述后地板且车宽方向的两端与在车身侧部上下延伸的左右的撑杆构件的下端连接;
另一方面,所述后侧横梁从下侧面配设于所述后地板;
所述高电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前侧横梁在后方空出间隔并配设在靠所述后侧横梁一侧而非该前侧横梁一侧;
此外,所述高电压部件安装在所述前侧横梁与所述后侧横梁,且借由会针对车辆前后方向的荷载变形的托架安装在所述前侧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压部件的后端配设在所述后侧横梁的正上方,且安装于所述后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兼用作所述高电压部件的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压部件配设在从上方覆盖后地板的后备箱板的下方,所述托架具备从所述高电压部件的前侧面部向前方延伸并针对车辆前后方向荷载变形的下方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前侧横梁而言的前方邻接配设有座椅,所述托架安装在所述前侧横梁的上侧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前侧横梁内所具备的加强构件。
CN202010581375.7A 2019-08-26 2020-06-23 车辆的后部结构 Active CN112498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3763A JP7379934B2 (ja) 2019-08-26 2019-08-26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19-153763 2019-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496A true CN112498496A (zh) 2021-03-16
CN112498496B CN112498496B (zh) 2023-04-07

Family

ID=7205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1375.7A Active CN112498496B (zh) 2019-08-26 2020-06-23 车辆的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6998B2 (zh)
EP (1) EP3786031B1 (zh)
JP (1) JP7379934B2 (zh)
CN (1) CN1124984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4560B (zh) * 2017-06-30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JP6988835B2 (ja) * 2019-01-23 2022-01-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後部車体構造
JP2021109593A (ja) * 2020-01-14 2021-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車両後部構造
EP4299720A1 (en) 2021-02-26 2024-01-03 PhoenixBio Co., Ltd. Human fatty liver model cells to be used in screening method
JP2022150169A (ja) * 2021-03-26 2022-10-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構造
US20220396138A1 (en) * 2021-06-11 2022-12-15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y pack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3912A (ja) * 2006-02-02 2007-08-1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201800516U (zh) * 2010-07-28 201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电池的安装结构
KR101510052B1 (ko) * 2014-04-16 2015-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고전압배터리의 실내장착을 위한 차체구조를 갖는 차량
CN108372886A (zh) * 2017-01-30 2018-08-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辆的结构增强件
CN109383637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9849B2 (ja) * 2004-03-02 2011-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機構の取付構造
JP4812529B2 (ja) * 2006-06-14 2011-1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および車両
JP5549420B2 (ja) * 2010-06-25 2014-07-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156057B2 (ja) * 2010-06-25 2013-03-0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ボックスの搭載構造
JP5691904B2 (ja) 2011-07-13 2015-04-0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5712956B2 (ja) * 2012-03-22 2015-05-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5926123B2 (ja) * 2012-06-06 2016-05-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6035926B2 (ja) * 2012-07-11 2016-11-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搭載機器の固定構造
JP6112219B2 (ja) * 2013-10-28 2017-04-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保護構造
JP6541171B2 (ja) * 2014-12-17 2019-07-1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機器の固定構造
JP6421583B2 (ja) * 2014-12-17 2018-11-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機器の固定構造
JP6524902B2 (ja) * 2015-12-18 2019-06-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JP2017121871A (ja) * 2016-01-07 2017-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7188096B2 (ja) * 2019-01-10 2022-12-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強電部品の支持構造および電動車両
JP7107908B2 (ja) * 2019-09-26 2022-07-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ボディ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3912A (ja) * 2006-02-02 2007-08-1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201800516U (zh) * 2010-07-28 201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电池的安装结构
KR101510052B1 (ko) * 2014-04-16 2015-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고전압배터리의 실내장착을 위한 차체구조를 갖는 차량
CN108372886A (zh) * 2017-01-30 2018-08-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辆的结构增强件
CN109383637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6031B1 (en) 2022-06-15
US20210061081A1 (en) 2021-03-04
JP2021030911A (ja) 2021-03-01
CN112498496B (zh) 2023-04-07
EP3786031A1 (en) 2021-03-03
JP7379934B2 (ja) 2023-11-15
US11446998B2 (en)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8496B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11661171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08502020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CN108058745B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023962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105883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US11420686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JP5817137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88597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
US7631926B2 (en) Side impact crash event body structure improvement
CN108502021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US20180162452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113306632B (zh) 车室构造
JP6919518B2 (ja)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7367588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US10857871B2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CN109649497B (zh) 碰撞载荷多向分散型侧车身框架和包括其的车辆
US20230264752A1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US10328977B2 (en) Energy absorbing load transmittal bracket with weld accessibility
CN113135234A (zh) 车身下部构造
JP2021142763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7032192B2 (ja) 側面衝撃対応の車体構造
JP2021075088A (ja) 車両骨格構造
JP6191553B2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6704804B2 (ja) 車両の側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