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9508B -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508B
CN112469508B CN201980048779.5A CN201980048779A CN112469508B CN 112469508 B CN112469508 B CN 112469508B CN 201980048779 A CN201980048779 A CN 201980048779A CN 112469508 B CN112469508 B CN 112469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ilm
decompression chamber
substrate
gas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87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9508A (zh
Inventor
国安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69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9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实施该制造方法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所述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工序a,将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对支承辊上的基材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工序b,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在将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并将工序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时,PA及PB满足条件1:PA>PB及条件2:PB≤大气压‑100Pa。

Description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卷对卷方式中的连续工艺中,在基材上形成目标涂布层来制造层叠体的方法。
作为制造层叠体的方法的例,在日本特开2014-188450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利用涂膜控制装置的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涂膜控制装置具备2个以上的覆盖部件,该2个以上的覆盖部件在从将包含树脂材料和溶剂的涂布液涂布在沿长边方向搬送的长条状薄膜的其中一个面来形成涂膜之后起,至少在从涂膜挥发的溶剂充满干燥装置内为止的期间,覆盖涂膜及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的厚度部分,所述制造方法中,2个以上的覆盖部件为沿薄膜的搬送方向连结的覆盖部件,具备设置有孔的1个以上的有孔覆盖部件及未设置孔的1个以上的无孔覆盖部件,所述涂膜控制装置具备从有孔覆盖部件的孔向外部排出从涂膜挥发的溶剂的排气机构,能够变更覆盖部件的设置部位。
并且,在日本特开2011-036803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阻挡膜的制造方法,其使用具有基材供给工序、涂布工序、干燥工序、卷取工序的制造工序,在至少具有1层无机阻挡层的薄膜基材上涂布聚合物层形成用涂布液,从而制造具有至少1层聚合物层的阻挡膜,所述阻挡膜的制造方法中,至少涂布工序使用-0.1kPa至-1.0kPa的减压环境的涂布室及在上游侧具有减压室的涂布机,减压室的减压度为-0.2kPa至-3.0kPa,减压室与涂布室的减压度的关系为减压室的减压度>涂布室的减压度,且减压室与涂布室的减压度差为0.1kPa至2kP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已知有如下方法,即,通过卷对卷方式中的连续工艺,将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利用模具式涂布机在所卷绕的基材上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从而形成目标涂布层来制造层叠体。
在这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关于在固体成分浓度最低的刚涂布之后的涂膜的干燥,通常为了不易受到干扰的影响而缓慢地进行干燥(即,涂膜的增粘速度的上升是缓慢的)。
然而,即使对刚涂布之后的涂膜进行缓慢的干燥,对于抑制产生风斑而言是不充分的。
在此,“风斑”是指,在涂布层表面沿与基材的搬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的条纹状、斑点状等花纹。当为条纹状花纹时,例如具有最大宽度为1mm~20mm且长度为30cm以上的大小,并且,当为斑点状花纹时,例如具有最大直径为1mm~10mm的大小。
因此,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基材上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布层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课的具体手段中包含以下方式。
<1>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具有:工序a,将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对支承辊上的基材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
工序b,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
在将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并将工序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时,PA及PB满足以下的条件1及2。
条件1:PA>PB
条件2:PB≤大气压-100Pa
<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b中的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1m/s~100m/s。。
<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从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的接触点至工序b中的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为止的距离为100mm以下。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工序b中,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直至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达到70质量%。
<5>一种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至少具备:支承辊,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
模具式涂布机,在卷绕在支承辊上的基材上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
减压室,与模具式涂布机相邻而设置,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
在将支承辊上的基材与通过模具式涂布机涂布的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并将减压室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时,PA及PB满足以下的条件1及2。
条件1:PA>PB
条件2:PB≤大气压-100Pa
<6>根据<5>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减压室内的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1m/s~100m/s。
<7>根据<5>或<6>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还具备向减压室供给气体的机构。
<8>根据<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从支承辊上的基材与通过模具式涂布机涂布的涂布液的接触点起至利用减压室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为止的距离为100mm以下。
<9>根据<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为0.5mm以下。
<10>根据<9>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减压室正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大于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
<11>根据<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减压室包括具有进气狭缝及排气狭缝的主体部及侧板而构成。
<12>根据<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支承辊的表面温度为40℃~120℃。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能够在基材上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布层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进行本公开中的工序a及工序b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1方式的减压室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2方式的减压室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公开中,“工序”这一术语不仅包含独立的工序,即使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时,只要能够实现该工序的所期望的目的,则也包含在本术语中。
本公开中,利用“~”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包含记载于“~”前后的数值的范围。
在本公开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在某个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并且,在本公开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在某个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实施例中示出的值。
另外,在多个附图中记载的符号相同时,该符号指相同的对象。并且,对于在各附图中重复的结构及符号,有时会省略说明。
本公开中,2个以上的优选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
如已叙述,已知有如下方法,即,通过卷对卷方式中的连续工艺,将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利用模具式涂布机在所卷绕的基材上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从而形成目标涂布层来制造层叠体。
在这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通常对固体成分浓度最低的刚涂布之后的涂膜缓慢地进行干燥,但对于抑制产生风斑而言是不充分的。
因此,对抑制产生风斑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获得了如下见解,即,与以往的方法进行明显区分,对固体成分浓度最低的刚涂布之后的涂膜,通过对涂膜上的空气进行吸气,去除有机溶剂,从而加快干燥(即,使涂膜增粘),由此能够抑制风斑的产生。
基于上述见解的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如下。
即,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是如下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具有:工序a,将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对支承辊上的基材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工序b,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在将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并将工序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时,PA及PB满足以下的条件1及条件2。
条件1:PA>PB
条件2:PB≤大气压-100Pa
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的条件1表示工序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小于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接触时(即,涂布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A
并且,条件2表示工序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为大气压-100pa以下且为减压状态。
在此,“基材上气氛气压PA”是指基材与涂布液接触时的气氛气压(即,静压)(例如,是指被支承辊110、模具式涂布机120及减压室130包围的图1中的点a的气压)。
并且,“基材上气氛气压PB”是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期间的、基材上部(从基材距离1mm~10mm的上部,例如,距离5mm的上部)的气氛气压(即,静压)(例如,是指图1中的点b的气压)。
而且,本公开中的“大气压”是指放置进行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的室内环境下的气压。
大气压、基材上气氛气压PA及PB通过压力计进行测定,具体而言,例如通过通用真空计A型(TOYO KEIKI Co.,Ltd.制)进行测定。
通过满足上述条件1及2,能够在正常进行工序a中的涂布液的涂布的同时快速地从刚涂布之后的涂膜进行有机溶剂的去除,从而使涂膜增粘。
其结果,通过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可在基材上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布层。
另外,上述日本特开2014-188450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1-03680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中,并未记载本公开中的PA>PB的关系。
并且,日本特开2014-188450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1-036803号公报中,对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来从刚涂布之后的涂膜去除有机溶剂的内容也未进行记载,当然对基于该方法抑制风斑产生的内容也没有进行研究。
上述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优选通过以下的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实施。
即,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为如下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至少具备:支承辊,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该支承辊上;模具式涂布机,在卷绕在支承辊上的基材上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减压室,与模具式涂布机相邻而设置,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
在将支承辊上的基材与通过模具式涂布机涂布的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并将减压室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时,PA及PB满足以下的条件1及2。
条件1:PA>PB
条件2:PB≤大气压-100Pa
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中,具备减压室,能够通过利用该减压室来满足上述条件1及2。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工序a]
在工序a中,将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对支承辊上的基材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
参考图1及图2对工序a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此,图1是表示进行工序a及工序b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
在工序a中,利用模具式涂布机120对卷绕在支承辊110上的基材140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150,从而在基材140上形成涂膜152。
在此,工序a中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A优选为大气压-100Pa~大气压的范围,更优选为大气压。
通过基材上气氛气压PA在上述范围,可获得良好的涂布性,容易形成膜厚均匀性较高的涂膜。
以下,对用于工序a的支承辊、模具式涂布机、基材及涂布液进行说明。
(支承辊)
支承辊110构成为旋转自如,是能够卷绕基材并连续搬送的部件,以与基材140的搬送速度相同的速度旋转驱动。
支承辊110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支承辊。
作为支承辊110,例如能够优选使用表面被硬铬镀层的支承辊。
从确保导电性和强度的观点考虑,镀层的厚度优选为40μm~60μm。
并且,关于支承辊的表面粗糙度,从减少基材140与支承辊110的摩擦力的变动的角度考虑,以表面粗糙度Ra计,优选为0.1μm以下。
从提高涂膜的干燥促进的观点考虑,并且从抑制膜面温度下降引起的涂膜的白化(blushing)(即,由于产生细微的结露而引起的涂膜的白化)等观点考虑,支承辊110也可以被加温。
支承辊110的表面温度根据涂膜的组成、涂膜的固化性能、基材140的耐热性等确定即可,例如,优选为40℃~120℃,更优选为40℃~100℃。
支承辊110优选检测表面温度,并根据该温度,由温度控制机构维持支承辊110的表面温度。
支承辊110的温度控制机构中有加热机构及冷却机构。作为加热机构,可利用感应加热、水加热、油加热等,作为冷却机构,可利用基于冷却水的冷却。
作为支承辊110的直径,从容易卷绕基材140的观点、容易进行基于模具式涂布机120的涂布的观点及确保减压室130的设置位置的观点、支承辊110的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0mm~800mm,进一步优选为200mm~700mm。
关于支承辊110上的基材140的搬送速度,从确保生产率的观点及涂布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m/min~100m/min。
关于基材140相对于支承辊110的缠绕角,从涂布时的基材140的搬送稳定化且抑制产生涂膜的厚度不均的观点考虑,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并且,缠绕角的上限小于360°即可,例如能够设定为180°。
另外,缠绕角是指,基材140与支承辊110接触时的基材140的搬送方向与基材140从支承辊110离开时的基材140的搬送方向构成的角度。
(模具式涂布机)
模具式涂布机120是指,经由形成于模块主体122的支管124及与支管124连通的狭缝126,将涂布液150涂布于基材140上的涂布装置。
模具式涂布机120配置成其前端及喷出口与支承辊110的表面对置。
模具式涂布机120具有由1个块或多个块构成的模块主体122,通过该模块主体122形成支管124和狭缝126。
支管124为沿着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空间,使供给至模具式涂布机120的涂布液150沿涂布宽度方向(即,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宽度方向)扩散流动,并暂时储存涂布液150。
狭缝126为与支管124连通,并沿着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宽度方向从支管124向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前端方向延伸的空间。狭缝126在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前端向外部开放,成为用于喷出涂布液150的喷出口。
在此,作为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前端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即,图2中示出的距离D1),根据基材的厚度、涂布液的粘度、所形成的涂膜的膜厚等确定即可,例如,设定在0.05mm~0.50mm的范围内。
另外,距离D1是指模具式涂布机120的前端与支承辊110之间的最短距离。
距离D1能够利用锥度量规进行测定。
(基材)
作为基材140,只要是可连续搬送的长条基材,则并无特别限制,根据层叠体的用途适当确定即可。
若考虑向支承辊的易卷绕性,作为基材140优选使用聚合物薄膜。
作为基材140的具体例,可举出后述各种聚合物薄膜。
(涂布液)
作为涂布液150,是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只要是可形成目标涂布层的涂布液,则可不受限地使用。
例如,作为涂布液150,可以是包含聚合性或交联性化合物的固化性涂布液,也可以是非固化性涂布液。
通过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能够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布层。因此,作为涂布液150,例如还能够适用用于形成作为5μm以下的薄层的、光学膜中的硬涂层、液晶层、折射率调整层等的涂布液。
涂布液中的有机溶剂的含有率并无特别限制,但从容易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涂布液的总质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50质量%以上。涂布液中的有机溶剂的含有率的上限根据可形成目标涂布层的涂布液的种类确定即可,只要小于100质量%即可,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在此,作为涂布液的一例,对用于形成硬涂层的涂布液(以下,还称为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进行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硬涂层优选通过电离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交联反应或聚合反应形成。即,作为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例如优选包含单体、低聚物等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及溶剂。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通过光、电子束、放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示出聚合性的化合物,其中,优选示出光聚合性的化合物。
作为示出光聚合性的化合物,可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其中,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
作为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可举出单体、低聚物、聚合物等,其中,优选为具有2个以上(优选为3个以上)的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
作为具有2个以上的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能够举出亚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聚氧亚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等,其中,优选为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
作为具有2个以上的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P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关于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含有率,从赋予充分的聚合率来赋予硬度等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40质量%~98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95质量%。
-聚合引发剂-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优选包含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引发剂,优选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苯乙酮类、安息香类、二苯甲酮类、氧化膦类、缩酮类、蒽醌类、噻吨酮类、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类、2,3-二烷基二酮化合物类、二硫化合物类、氟胺化合物类、芳香族硫鎓类、洛粉碱二聚体类、鎓盐类、硼酸盐类、活性酯类、活性卤类、无机络合物、香豆素类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及优选方式、市售品等记载于日本特开2009-098658号公报的段落[0133]~[0151],本公开中也同样能够适当地使用。
并且,作为聚合引发剂,“最新UV固化技术”{TECHN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O.,LTD}(1991年)、P.159及“紫外线固化系统”加藤清视著(1989年、综合技术中心发行)、P.65~148中也记载有各种例,也能够使用这些。
聚合引发剂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关于硬涂层用组成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有率,从设定为对使硬涂层用组成物中包含的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而言充分多且避免引发点过度增加的充分少的量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硬涂层用组成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5质量%~8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5质量%。
-有机溶剂-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含有各种有机溶剂作为溶剂。
作为有机溶剂,能够使用醚类溶剂、酮类溶剂、脂肪族烃类溶剂、芳香族烃类溶剂等。
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二丁醚、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环氧丙烷、1,4-二噁烷、1,3-二氧戊环、1,3,5-三噁烷、四氢呋喃、苯甲醚、苯乙醚、甲基乙基酮(还称为MEK)、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还称为环己醇)、甲基环己酮、甲基异丁酮、2-辛酮、2-戊酮、2-己酮、乙二醇乙醚、乙二醇异丙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等。
并且,作为有机溶剂,优选包含除了上述以外的例如亲水性溶剂。作为亲水性溶剂,可使用醇类溶剂、碳酸酯类溶剂、酯类溶剂。
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醇、2-乙基-1-己醇、2-甲基-1-己醇、2-甲氧基乙醇、2-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二丙酮醇、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二异丙基碳酸酯、甲基乙基碳酸酯、甲基正丙基碳酸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2-甲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乙酯、丙酮、1,2-二乙氧基丙酮、乙酰丙酮、乙二醇单丁基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等。
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的溶剂优选以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含有率成为20质量%~80质量%的范围方式使用。即,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的溶剂的含有率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总质量,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更优选为25质量%~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60质量%。
-表面活性剂-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为氟系表面活性剂或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并且,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表面活性剂更优选为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表面活性剂的含有率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01质量%~0.5质量%,更优选为0.01质量%~0.3质量%。
-其他成分-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包含无机粒子、树脂粒子、折射率调整用的单体、导电性化合物等其他成分。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不限定于上述组成,例如可以适用日本特许5933353号公报、日本特许533191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涂布液。
[工序b]
在工序b中,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
作为工序b的一例,参考图1~图3进行说明。
在工序b中,利用减压室130,对位于支承辊110上的涂膜152,对涂膜152上的气体进行吸气。通过涂膜152上的气体被减压室130吸气,涂膜中的有机溶剂减少。
在此,关于工序b中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如条件1所示,小于基材上气氛气压PA,且如条件2所示,为大气压-100Pa以下。
通过满足这些条件,可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膜,其结果,可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布层。
作为工序b中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从不易受到干扰引起的影响的观点考虑,优选减压度较高,优选为大气压-1000Pa以下,更优选为大气压-10000Pa以下。
作为基材上气氛气压PB的下限值,根据减压室130的装置极限、基材140自支承辊110的浮起等的抑制等确定即可,例如能够设定为大气压-50000Pa。
以下,对工序b中使用的减压室进行说明。
(减压室)
如图1所示,减压室130相对于模具式涂布机120,与基材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相邻而配置。
通过分开配置减压室130和模具式涂布机120,能够将基材上气氛气压PA调整为前述优选范围。
例如,如图2所示,作为模具式涂布机120与减压室130A的分开距离D2,能够设定为1mm~5mm的范围。
另外,距离D2是指模具式涂布机120的侧面与减压室130A的侧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通过调整分开距离D2,能够变更从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的接触点(即,支承辊上的基材与通过模具式涂布机涂布的涂布液的接触点)至工序b中的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即,利用减压室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为止的距离。
在此,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的接触点为图1中的基材140上的点c,工序b中的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为图1中的距减压室130的基材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最短距离的基材140上的点d。
作为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
作为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的下限值,在装置的设计上,考虑为1mm左右。
并且,通过减压室130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范围并无特别限制,可以进行至基材140离开支承辊110为止,只要是减压室130的大小所容许的范围并且可实现基材140的搬送稳定化的范围,则可以持续至基材140离开支承辊110之后。
即,工序b中的对气体的吸气是对支承辊上的涂膜进行的,但也可以对已离开支承辊的基材上的涂膜也进行吸气。
但是,从导致减压室130大型化的观点等考虑,优选将从图1中的点d(利用减压室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的吸气开始的点)至图1中的点e(利用减压室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的吸气结束的点)为止的距离设为100mm~500mm(更优选为100mm~200mm)的范围。
在此,点e为位于距减压室130的基材的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最短距离的基材上的点。
为了将点d与点e之间的距离设为上述范围,调节减压室130的基材140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即可。即,减压室130的基材140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0mm~500mm即可。
并且,关于通过减压室130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范围,从容易抑制产生风斑的观点考虑,优选进行至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达到60质量%(优选为70质量%)。
即,在工序b中,优选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直至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达到60质量%(优选为70质量%)。
因此,例如,以在上述点e,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成为60质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的方式,设定减压室130的基材140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即可。具体而言,预先求出利用减压室130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时间与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点e来到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成为60质量%(优选为70质量%)的位置之后的方式,设定减压室130的基材140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即可。
在此,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的测定例如能够利用光干涉式膜厚计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关于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的测定,例如可通过利用KEYENCE CORPORATION制的红外分光干涉式膜厚计SI-T80,测量从涂布的时间点至成为干膜为止的膜的光学厚度来在线进行测量。
具体而言,首先测量从涂布的时间点至成为干膜为止的膜的光学厚度。接着,利用接触式厚度计测量干燥后的膜(即,干膜)的厚度。利用接触式厚度计测量的干膜的厚度除以光学厚度来进行校正。根据所校正的值,从光学厚度计算湿润膜(涂膜)的厚度。并且,从测定点上的湿润膜(涂膜)的厚度获得溶剂量。并且,从所获得的溶剂量求出溶剂质量,获得测定点上的固体成分浓度的值。
减压室130具有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功能,只要能够将基材上气氛气压PB设为大气压-100Pa以下,则对其结构并无限制。
在本公开中,参考图2及图3更详细地说明减压室130,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在此,图2是用于说明第1方式的减压室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2方式的减压室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2所示的第1方式的减压室130A由减压室主体131及排气口132构成。减压室130A(减压室主体131)为了对涂膜152上的气体进行吸气,具有与支承辊110表面对置的面开放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如图2所示,减压室主体131的侧面(即,与基材的搬送方向平行的面)在侧视观察时,具有成为与支承辊110的曲率一致的圆弧状的前端面131A。
在此,圆弧状无需严密地为圆周的一部分形状,只要是类似于圆周的一部分形状的形状即可。
作为圆弧状的前端面(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的一例)131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D3,从将基材上气氛气压PB设为大气压-100Pa以下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5mm以下,为了更加减小基材上气氛气压PB,优选减小距离D3,更优选为0.4mm以下。
并且,从抑制与基材140的接触、与涂膜152的接触等的观点考虑,距离D3的下限值优选设为0.1mm。
在此,距离D3是指圆弧状的前端面131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最短距离。
另外,圆弧状的前端面131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与距离D1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减压室主体131经由排气口132与未图示的鼓风机连接。通过使鼓风机运转,从排气口132对气体进行吸气,从而使减压室130A(减压室主体131)的内部减压为大气压以下。
并且,通过调整减压室130A(减压室主体131)的内部的减压度,使减压室130A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成为大气压-100Pa以下。
在此,在减压室主体131的与支承辊110表面对置的面(圆弧状前端面131A以外的减压室的背面的前端面及减压室正面的前端面)的外周,可以设置控制气体向减压室130A的流入和流出的机构。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设置如迷宫那样的间隙来调整压力损耗的机构。迷宫可以是多级的,也可以按每个级改变间隙的大小。
通过具备该气体流入的抑制机构,容易提高减压室130A(减压室主体131)的内部的减压度。
图3所示的第2方式的减压室130B由减压室主体133、2个侧板136、背面板137及正面板138构成。
并且,减压室主体133具有作为向减压室130B供给气体的机构的进气狭缝134及作为从减压室130B排出气体的机构的排气狭缝135。
减压室130B具有被减压室主体133、2个侧板136、背面板137及正面板138包围的空间,使气体从减压室主体133的进气狭缝134进气,且从排气狭缝135排出气体,由此在空间内产生气体的对流。
关于减压室130B内的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优选为0.5m/s~100m/s的范围,通过施加上述气体的对流,能够设为1m/s~100m/s的范围,10m/s~100m/s成为进一步优选的范围。
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利用无指向性的风速计测定从涂膜表面距离1mm上部的风速的值,具体而言,是例如利用Anemomaster(Anemomaster风速计MODEL-611系列、KANOMAXJAPAN INCORPORATED)测定的值。
并且,通过调整从减压室主体133的进气狭缝134进气的气体量与从排气狭缝135排出的气体量的平衡,能够将减压室130B的空间内减压为大气压以下。
并且,通过调整减压室130B的空间内的减压度,使减压室130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成为大气压-100Pa以下。
另外,进气狭缝134及排气狭缝135分别具有例如0.1mm~5mm的间隙,通过该间隙进行气体的进气及排气。
侧板136为与减压室主体133的侧面(即,与基材的搬送方向平行的面)接触配置的板状部件。
如图3所示,侧板136在侧视观察时,具有成为与支承辊110的曲率一致的圆弧状的前端面(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的一例)136A。
作为圆弧状的前端面136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D3,与减压室130A中的圆弧状的前端面136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D3相同,优选的方式及测定方法也相同。
背面板137为与减压室主体133的背面(即,与基材的搬送方向垂直的面且基材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面)接触配置的板状部件。
并且,正面板138为与减压室主体133的正面(即,与基材的搬送方向垂直的面且基材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面)接触配置的板状部件。
背面板137及正面板138分别具有与支承辊的表面对置的前端面137A及前端面138A。
作为背面板137的前端面(减压室的背面的前端面的一例)137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D4,从将基材上气氛气压PB设为大气压-100Pa以下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5mm以下,为了更加减小基材上气氛气压PB,优选减小距离D4,更优选为0.4mm以下。
并且,从抑制与基材140的接触、与涂膜152的接触等的观点考虑,距离D4的下限值优选设为0.1mm。
在此,距离D4是指背面板137的前端面137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最短距离。
另外,背面板137的前端面137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与距离D1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作为正面板138的前端面(减压室正面的前端面的一例)138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D5,从将基材上气氛气压PB设为大气压-100Pa以下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5mm以下,为了更加减小基材上气氛气压PB,优选减小距离D5,更优选为0.4mm以下。
并且,从抑制与基材140的接触、与涂膜152的接触等的观点考虑,距离D5的下限值优选设为0.1mm。
在此,距离D5是指正面板138的前端面138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最短距离。
另外,正面板138的前端面138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与距离D1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而且,从在减压室的入口减小风的动压引起的涂膜的紊乱的观点考虑,距离D5优选大于前述的圆弧状的前端面136A与支承辊110之间的距离D3。
在此,在2个侧板136、背面板137及正面板138的与支承辊110表面对置的面的外周,可以设置与第1方式中说明的机构相同的气体流入的抑制机构。
通过具备该气体流入的抑制机构,容易提高减压室130B的内部的减压度。
利用如以上的减压室进行工序b,其结果,可形成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膜。
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除了前述工序a及工序b以外,还可以具有对在工序b中增粘的涂膜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对干燥工序之后的涂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来使涂膜固化的固化工序等。
[干燥工序]
在干燥工序中,从在多层涂布工序中形成的涂膜减少溶剂。
作为在干燥工序中使用的干燥机构,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利用烘箱、暖风机、红外线(IR)加热器等的方法。
在基于暖风机的干燥中,可以是从与基材的涂膜形成面相反的面吹送暖风的结构,也可以是设置扩散板以避免涂膜随着暖风而流动的结构。
干燥条件根据所形成的涂膜的种类、涂布量、搬送速度等确定即可,例如优选在30℃~140℃的范围进行10秒~10分钟。
[固化工序]
固化工序中,对干燥工序之后的涂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来使涂膜固化。
作为在固化工序中利用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机构,只要是赋予能够在所照射的涂膜产生活性种的能量的机构,则并无特别限制。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α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电子束等。这些中,从固化灵敏度及装置的易获得性的观点考虑,作为活性能量射线,优选使用紫外线。
作为紫外线的光源,例如能够举出钨灯、卤素灯、氙气灯、氙气闪光灯、水银灯、水银氙气灯、碳弧灯等灯、各种激光器(例、半导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氦镉激光器、YAG(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激光器)、发光二极管、阴极射线管等。
从紫外线的光源发出的紫外线的峰值波长优选为200nm~400nm。
并且,作为紫外线的曝光能量的量,例如优选为100mJ/cm2~500mJ/cm2
通过以上,能够制造在基材上设置有由涂布液形成的涂布层的层叠体。
[层叠体]
通过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层叠体具有基材及由涂布液形成的目标涂布层。
(基材)
作为基材,能够根据层叠体的用途适当选择,例如可举出聚合物薄膜。
若为光学膜用途,基材的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
若为光学膜用途,将聚合物薄膜用作基材时,优选使用光学各向同性的聚合物薄膜。
作为基材,例如,可举出聚酯类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薄膜或薄片)、纤维素类基材(醋酸丁酸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的薄膜或薄片)、聚碳酸酯类基材、聚(甲基)丙烯酸类基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薄膜或薄片)、聚苯乙烯类基材(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的薄膜或薄片)、烯烃类基材(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的薄膜或薄片)、聚酰胺类基材(聚氯乙烯、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的薄膜或薄片)、聚酰亚胺类基材、聚砜类基材、聚醚砜类基材、聚醚醚酮类基材、聚苯硫醚类基材、乙烯醇类基材、聚偏二氯乙烯类基材、聚乙烯醇缩丁醛类基材、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基材、聚甲醛类基材、环氧树脂类基材等的透明基材或由对上述聚合物材料进行共混的共混聚合物构成的基材等。
作为基材,也可以是在上述聚合物薄膜上预先形成有层的基材。
作为预先形成的层,可举出粘接层、针对水、氧等的阻挡层、折射率调整层等。
(目标涂布层)
作为由涂布液形成的目标涂布层,并无特别限制,若为光学膜用途,则可举出硬涂层、液晶层、折射率调整层等。
作为由涂布液形成的层的厚度,根据用途而不同,但通过采用本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设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100μm的范围。
(其他层)
在由涂布液形成的层上,可以根据用途进一步具有其他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宗旨,则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基材的准备)
作为基材,准备了厚度60μm、宽度1340mm的长条状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TD40UL、FUJIFILM Co.,Ltd.、折射率1.48)。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1的制备)
将以下中记载的各成分的混合物投入到混合罐并搅拌,利用孔径0.4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由此制备了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固体成分含有率50质量%、粘度2.9mPa·s)。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1-
·聚合性化合物: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NK脂):48.4质量%
·光聚合引发剂:Omnirad 184(IGM Resins B.V.):1.5质量%
·表面活性剂:以下所示的氟系表面活性剂:0.1质量%
·有机溶剂:甲基乙基酮:50质量%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2908963220000201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2的制备)
将以下中记载的各成分的混合物投入到混合罐并搅拌,利用孔径0.4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由此制备了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固体成分含有率50质量%、粘度3.6mPa·s)。
-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2-
·聚合性化合物: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与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混合物(DPHA、Nippon KayakuCo.,Ltd.):48.5质量%
·光聚合引发剂:Omnirad 907(IGM Resins B.V.):1.5质量%
·有机溶剂:甲基乙基酮:35质量%
·有机溶剂:环己酮:15质量%
(实施例1~8及比较例1、2)
(工序a)
利用模具式涂布机,在TAC薄膜上进行了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
具体而言,在表面温度60℃、外径300mm的支承辊上搬送基材,利用模具式涂布机,对支承辊上的基材进行了硬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此时,基材的缠绕角为150°。
此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A如表1中记载。并且,距离D1及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也如表1中记载。
并且,在工序a中,涂布液的喷出时的温度为23℃,涂布宽度为1300mm,涂布速度(即,基材的搬送速度)为10m/min。
(工序b)
接着,利用图2或图3中记载的减压室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了吸气。另外,模具式涂布机120与减压室130A或减压室130B之间的分开距离D2为20mm。
并且,在比较例1中,虽然具备图2所示的减压室,但并未从排气口132进行气体的吸气,未使减压室130A(减压室主体131)的内部减压。
此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PB如表1中记载。
并且,距离D3、距离D4、距离D5、点d与点e之间的距离、点e上的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如表1中记载。
(干燥工序及固化工序)
接着,以60℃对涂膜进行1分钟的干燥之后,以200mJ/cm2的曝光能量照射紫外线来进行了涂膜的固化。
其结果,形成了厚度5μm的硬涂层。
形成有硬涂层的TAC薄膜卷取为辊状。
如以上那样制造了各例的层叠体。
另外,工序a及工序b中的各物性(气氛气压、距离及风速)为通过前述方法测定的值。
(评价:风斑的评价)
对上述中制造的层叠体的、从末端(卷绕结束侧的端部)距离1m~10m之间的硬涂层,通过视觉辨认观察其表面来评价了风斑。
评价指标如以下。
-风斑的评价指标-
1:没有观察到风斑。
2:观察到1条~2条微弱的条纹状的风斑。
3:观察到较强的条纹状的风斑。
4:在整个面上观察到条纹状及班点状的风斑。
Figure BDA0002908963220000231
如表1所示,可知根据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均可获得具有风斑的产生得到了抑制的涂布层的层叠体。
尤其,可知若如图3所示的减压室那样进行进气及排气,加快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则能够进一步抑制风斑。
符号说明
110-支承辊,120-模具式涂布机,122-模块主体,124-支管,126-狭缝,130、130A、130B-减压室,131-减压室主体,131A-圆弧状前端面,132-排气口,133-减压室主体,136-侧板,136A-侧板的前端面,137-背面板,138-正面板,140-基材,150-涂布液,152-涂膜,a-测定基材上气氛气压PA的位置,b-测定基材上气氛气压PB的位置,c-基材与涂布液的接触点,d-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的吸气开始的点,e-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的吸气结束的点,D1-模具式涂布机的前端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D2-模具式涂布机与减压室之间的分开距离,D3-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D4-减压室的背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D5-减压室正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
2018年8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152978的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编入本说明书中。
就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的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而言,与具体且分别记载通过参考而引入的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的情况相同地,通过参考而编入本说明书。

Claims (10)

1.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具有:
工序a,将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支承辊上,通过模具式涂布机对支承辊上的基材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
工序b,利用减压室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
所述制造方法还具有向所述减压室供给气体的工序,
所述减压室包括侧板和具有进气狭缝及排气狭缝的主体部而构成,并且与所述模具式涂布机相邻而设置,
将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将工序b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此时,PA及PB满足以下的条件1及2,
条件1:PA>PB
条件2:PB≤大气压-100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工序b中的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1m/s~100m/s,
所述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利用无指向性的风速计测定从涂膜表面距离1mm上部的风速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工序a中的基材与涂布液的接触点至工序b中的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为止的距离为100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工序b中,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直至涂膜的固体成分浓度达到70质量%。
5.一种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至少具备:
支承辊,被连续搬送的基材卷绕在该支承辊上;
模具式涂布机,该模具式涂布机在卷绕在支承辊上的基材上涂布包含有机溶剂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及
减压室,该减压室包括侧板和具有进气狭缝及排气狭缝的主体部而构成,并且与所述模具式涂布机相邻而设置,该减压室通过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从支承辊上的涂膜减少有机溶剂,
所述制造装置还具有向减压室供给气体的机构,
将支承辊上的基材与通过模具式涂布机涂布的涂布液接触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A,将减压室中的对气体进行吸气时的基材上气氛气压设为PB,此时,PA及PB满足以下的条件1及2,
条件1:PA>PB
条件2:PB≤大气压-100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减压室内的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1m/s~100m/s,
所述涂膜上的气体的风速为利用无指向性的风速计测定从涂膜表面距离1mm上部的风速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从支承辊上的基材与通过模具式涂布机涂布的涂布液的接触点起至利用减压室开始对涂膜上的气体进行吸气的点为止的距离为10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为0.5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减压室正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大于减压室侧面的前端面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支承辊的表面温度为40℃~120℃。
CN201980048779.5A 2018-08-15 2019-08-09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12469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2978 2018-08-15
JP2018152978 2018-08-15
PCT/JP2019/031749 WO2020036153A1 (ja) 2018-08-15 2019-08-09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508A CN112469508A (zh) 2021-03-09
CN112469508B true CN112469508B (zh) 2022-12-16

Family

ID=6952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8779.5A Active CN112469508B (zh) 2018-08-15 2019-08-09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19049B2 (zh)
KR (1) KR102480805B1 (zh)
CN (1) CN112469508B (zh)
WO (1) WO2020036153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6966A (ja) * 1986-02-12 1987-08-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200097A (ja) * 2002-01-09 2003-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方法及びスロットダイ
JP2011036803A (ja) * 2009-08-11 2011-02-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バリ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5458A (en) * 1982-07-21 1984-05-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eveled edge metered bead extrusion coating apparatus
US6117237A (en) 1994-01-04 2000-09-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ater die enclosure system
JP2000176345A (ja) * 1998-12-15 2000-06-27 Konica Corp 塗布方法および塗布装置
JP2002059061A (ja) 2000-08-24 2002-02-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スロットダイ塗布装置
JP2003211052A (ja) * 2002-01-23 2003-07-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2003245595A (ja) 2002-02-22 2003-09-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方法
JP4878796B2 (ja) 2004-09-06 2012-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8264765A (ja) 2007-03-28 2008-11-06 Hitachi Chem Co Ltd 塗工用ダイ、非接触ダイ塗工装置及び塗工方法
CN203375501U (zh) * 2013-05-26 2014-01-01 东莞市正幸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气流的低噪声吸油烟装置
WO2017026214A1 (ja) * 2015-08-11 2017-02-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6966A (ja) * 1986-02-12 1987-08-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200097A (ja) * 2002-01-09 2003-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方法及びスロットダイ
JP2011036803A (ja) * 2009-08-11 2011-02-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バリ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19049B2 (ja) 2022-02-14
CN112469508A (zh) 2021-03-09
KR20210022714A (ko) 2021-03-03
JPWO2020036153A1 (ja) 2021-05-13
WO2020036153A1 (ja) 2020-02-20
KR102480805B1 (ko)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3533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unctional film
KR101577547B1 (ko) 기능성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기능성 필름
KR101656629B1 (ko) 기능성 필름 및 유기 el 디바이스
US898037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unctional film
EP2228463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unctional film
EP2312015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unctional film
JP2010247369A (ja) ガスバリア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スバリア積層体
CN112469508B (zh)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12512701B (zh)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2009197286A (ja) 成膜装置、成膜方法、機能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ロール
JP2009269193A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302300A (ja) 塗布膜の乾燥装置および乾燥方法、それらを用いた塗布物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EP254371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2008302297A (ja) 塗布膜の乾燥装置および乾燥方法、それらを用いた塗布物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9269192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体、積層フィルム、積層シート
JP2011183688A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35720B2 (ja) 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740686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ならびに物品
JP5347256B2 (ja) 塗布物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1057882A (ja) 枚葉の粘着剤層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6145647A (ja) 乾燥装置及び乾燥方法
WO2013121645A1 (ja) 機能性フィルムおよび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8249282A (ja) 塗布物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0076198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20100075889A1 (e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