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526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5264A
CN112425264A CN201880094737.0A CN201880094737A CN112425264A CN 112425264 A CN112425264 A CN 112425264A CN 201880094737 A CN201880094737 A CN 201880094737A CN 112425264 A CN112425264 A CN 112425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k
layer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seal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47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5264B (zh
Inventor
山中雅贵
孙屹
三轮昌彦
齐藤贵翁
神崎庸辅
金子诚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25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5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5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5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41Short-circuit preven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第二无机密封膜所具备的突出部(88、86、84、82)分别从覆盖第一堤部的上表面的第一覆盖部(28b)向显示区域侧或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或者从覆盖第二堤部的上表面的第二覆盖部(28a)向显示区域侧或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的自发光型有机EL显示装置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提出了具备触摸面板的装置(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在显示区域上设置触摸面板主体(触摸面板功能层),并且,通过将与触摸面板主体连接的触摸面板布线从显示区域引绕至端子部,经由端子部与检测电路连接,由此,从而检测用户的触摸面板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49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通过薄膜密封层来密封设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层(有机EL层),从而防止该发光元件层的劣化。另外,上述薄膜密封层例如使用以喷墨方式涂布的有机密封膜,在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以包围显示区域的方式设置框状的堤部(阻隔壁),由堤部规定有机密封膜的端部。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在薄膜密封层上设置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即以On-Cell设置触摸面板的情况下,触摸面板布线与堤部交叉,在该交叉部之间,邻接的触摸面板布线发生短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的以On-Cell设置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包括TFT层;发光元件层,形成于所述TFT层的更上层;密封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更上层,并依次层叠第一无机密封膜、有机密封膜及第二无机密封膜;堤部,以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并被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及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覆盖;触摸面板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更上层;以及多条触摸面板布线,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上层,且以俯视时与所述堤部交叉的方式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2的(a)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形成过程中的构成例的截面图,(b)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和(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的A-A截面图以及(b)B-B截面图。
图5是用于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A截面图以及(b)B-B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堤部突出体的立体形状的几个示例部分的局部图。
图8是图5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突出部分的另一排列示例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突出部分的另一排列示例的俯视图。
图11是图5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外侧突出部的配置与图9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内侧突出部的配置相组合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内侧突出部的另一配置示例的俯视图。
图14是用于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外侧突出部的另一配置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同层”是指由相同的工艺(成膜工序)来形成的,“下层”是指与比较对象的层相比由先前工艺来形成的,“上层”是指与比较对象的层相比由之后工艺来形成的。
(显示装置)
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2(display device)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2的(a)是表示显示装置2的形成过程中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图2的(b)是表示显示装置2的构成例的截面图。
当制造柔性的显示装置时,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在透光性的支承基板50(例如,母玻璃)上形成树脂层12(步骤S1)。接着,形成无机势垒层3(步骤S2)。接着,形成TFT层4(步骤S3)。接着,形成顶部发射型的发光元件层5(步骤S4)。接着,形成密封层6(步骤S5)。接着,形成触摸面板功能层30以及触摸面板布线32(步骤S6)。接着,在密封层6、触摸面板功能层30以及触摸面板布线32上经由粘接层8贴附上面薄膜9(步骤S7)。
接着,通过激光的照射等从树脂层12剥离支承基板50(步骤S8)。接着,在树脂层12的下面经由粘接层11贴附下面薄膜10(步骤S9)。接着,切断包括下面薄膜10、树脂层12、无机势垒层3、TFT层4、发光元件层5和密封层6的层叠体7,并获得多个单片(步骤S10)。接着,在获得的单片上贴附功能薄膜39(步骤S11)。接着,将电子电路基板(例如,IC芯片和FPC)安装在与形成有多个子像素的显示区域DA相比更外侧(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NA的一部(端子部)上(步骤S12)。另外,步骤S1~S12由显示装置制造装置(包括执行步骤S1~S6的各工序的成膜装置)执行。
作为树脂层12的材料可以例举例如聚酰亚胺等。树脂层12的部分可以由两层的树脂膜(例如,聚酰亚胺膜)和夹在其间的无机绝缘膜来取代。
势垒层3是防止水、氧等异物侵入TFT层4和发光元件层5的层,例如可以由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或氧氮化硅膜、或这些层的层叠膜构成。
TFT层4包括半导体膜15、与半导体膜15相比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16(栅极绝缘膜)、与无机绝缘膜16相比更上层的栅极G和栅极布线、与栅极G和栅极布线相比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18、与无机绝缘膜18相比更上层的布线19、与布线19相比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20、与无机绝缘膜20相比更上层的源极S和源极布线、以及与源极S和源极布线相比更上层的平坦化膜21。
半导体膜15由例如低温多晶硅(LTPS)或氧化物半导体(例如,In-Ga-Zn-O系半导体)构成,并以包括半导体膜15和栅极G的方式构成晶体管(TFT)。在图2中晶体管以顶栅结构表示,但是也可以是底栅结构。
栅极G、栅极布线、布线19、源极S和源极布线由例如包含铝、钨、钼、钽、铬、钛和铜中的至少一种的金属的单层膜或层叠膜构成。图2的TFT层4上包括一层的半导体层和三层的金属层。
无机绝缘膜16·18·20可以由例如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SiOx)膜、氮化硅(SiNx)膜或它们的层叠膜构成。平坦化膜21可以是例如聚酰亚胺、丙烯酸等可涂布的有机材料构成的树脂层。
发光元件层5包括与平坦化膜21相比更上层的阳极22、覆盖阳极22的边缘的绝缘性的覆盖膜23c、与覆盖膜23c相比更上层的EL(电致发光)层24以及与EL层24相比更上层的阴极25。覆盖膜23c是例如通过涂布聚酰亚胺、丙烯酸等有机材料后通过光刻进行图案化形成。
在每个子像素中,包括岛状的阳极22、EL层24和阴极25的发光元件ES(例如,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QLED:量子点二极管)形成在发光元件层5上,控制发光元件ES的子像素电路形成在TFT层4上。
EL层24构成为例如,从下层侧依次层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发光层是通过蒸镀法或喷墨法在覆盖膜23c的开口(每个子像素)呈岛状形成。其它的层形成为岛状或实心状(共用层)。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以上的层。
当蒸镀形成OLED的发光层时,使用FMM(精细金属掩模)。FMM是具有多个开口的薄膜(例如,因瓦合金材料制),由通过一个开口的有机物质形成岛状发光层(对应于一个子像素)。
QLED的发光层例如可以通过喷墨涂布使量子点扩散的溶剂来形成岛状的发光层(对应于一个子像素)。
阳极(anode)22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与Ag(银)或包含Ag的合金的叠层构成,具有光反射性。阴极(cathode)25能够由MgAg合金(极薄膜)、ITO、IZO(Indium zincOxide)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构成。
在发光元件ES为OLED的情况下,空穴和电子通过阳极22和阴极25之间的驱动电流在发光层内复合,在由此产生的激子迁移到基态的过程中发射光。阴极25是透光性的,阳极22是光反射性的,因此,从EL层24发出的光朝向上方而成为顶部发光。
在发光元件ES为QLED的情况下,空穴和电子通过阳极22和阴极25之间的驱动电流在发光层内复合,由此产生的激子在从量子点的传导带能级(conduction band)向价电子带能级(valence band)迁移的过程中放出光(荧光)。
可以在发光元件层5形成除了所述OLED、QLED以外的发光元件(无机发光二极管等)。
密封层6是透光性的,包括覆盖阴极25的第一无机密封膜26、比第一无机密封膜26更上层的有机密封膜27、比有机密封膜27更上层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覆盖发光元件层5的密封层6防止水、氧等异物渗透到发光元件层5。
第一无机密封膜26和第二无机密封膜28分别为无机绝缘膜,例如可以由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或氮氧化硅膜、或者它们的层叠膜构成。有机密封膜27是具有平坦化效果的透光性有机膜,可以由丙烯酸等能够涂布的有机材料构成。有机密封膜27例如能够通过喷墨涂布液状的有机材料而形成,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成为必要的。
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分别以包围显示区域DA的方式形成于边框区域NA,并且被第一无机密封膜26及第二无机密封膜28覆盖。第一堤部23b规定有机密封膜27的端部。因此,第一堤部23b优选形成为能够阻隔有机密封膜27的有机材料、且与平坦化膜21相比更突出。第二堤部23a以包围第一堤部23b的方式设置。第二堤部23a也优选形成为与平坦化膜21相比更突出。第一堤部23b以及第二堤部23a可以形成为与覆盖膜23c同层,也可以形成为与平坦化膜21同层,或者,也可以通过与平坦化膜21以及覆盖膜23c相同的层的层叠而形成。第一堤部23b的上表面被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第一覆盖部26b以及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覆盖部28b覆盖。第二堤部23a的上表面被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第二覆盖部26a以及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二覆盖部28a覆盖。
下面薄膜10是用于在剥离支承基板后粘贴在树脂层12的下表面而实现柔软性优异的显示装置的例如PET膜。功能薄膜39例如具有光学补偿功能、触摸传感器功能、保护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触摸面板功能层30可以由非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构成,也可以由MgAg合金(极薄膜)、ITO、IZO(Indium zinc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构成。另外,触摸面板功能层也可以由多个导电层和被夹在其间的绝缘层构成的多层构成。在触摸面板功能层30上连接有各触摸面板布线32的一端。
触摸面板布线32可以是例如从由铜、铝、钼、钛、钽、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金属的单层布线,也可以是层叠从由铜、铝、钼、钛、钽、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两个以上的金属而成的层叠布线。触摸面板布线32优选为钛/铝/钛、钛/铝及铝/钛的层叠布线以及铝的单层布线中的任一种。触摸面板布线32例如可以由ITO、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构成。
触摸面板布线32可以形成于与触摸面板功能层30中所用的布线或者电极同层,也可以形成于与触摸面板功能层30不同的层上,即在与触摸面板功能层30之间夹设无机绝缘膜的层上。在形成于不同的层的情况下,具体地,触摸面板布线32形成在比触摸面板功能层30更上层的无机绝缘层的更上层,或者形成在比触摸面板功能层30更下层的无机绝缘层的更下层。触摸面板布线32在俯视时与第一堤部23b和第二堤部23a交叉的方式延伸设置。因此,触摸面板布线32以与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覆盖部28b以及第二覆盖部28a交叉的方式在第二无机密封膜28上延伸设置。
端子部43设置于边框区域NA,触摸面板布线32优选在端子部43处连接到与TFT层4中使用的布线的任一个形成于同层的引绕布线。优选上述引绕布线包括设置于端子部43的端子41,端子41被触摸面板布线32直接覆盖,从而连接于触摸面板布线32。端子部43进一步优选在俯视时位于形成有密封层6的区域的外侧。
以上对柔性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在制造非柔性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树脂层的形成、基材的更换等,因此,例如在玻璃基板上进行步骤S2~S6的层叠工序,之后移至步骤S10。
(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课题)
图3是用于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332与第一堤部323b、第二堤部323a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和(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的A-A截面图以及(b)B-B截面图。为了便于说明,将图3及图4中的附图标记303、312、316、318、……与图2中的符号3、12、16、18、……相对应。为了便于图示,在图3中,忽略第一堤部323b以及第二堤部323a的侧面的倾斜。为了便于图示,在图3中示出第一无机密封膜的覆盖部326b、326a和第二无机密封膜的覆盖部328b、328a的轮廓,但这是为了强调,实际上是分辨不出来的。为了便于图示,在图3的(b)中,忽略第一无机密封膜326及第二无机密封膜328的膜厚。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比较例的第一堤部323b以及第二堤部323a形成为不具备突出部,截面形状大致恒定。因此,第一无机密封膜326的第一覆盖部326b、第二覆盖部326a以及第二无机密封膜328的第一覆盖部328b、第二覆盖部328a也形成为不具备突出部,截面形状大致一定。
触摸面板布线332通常为通过以覆盖密封层306的整个面的方式形成导电材料的膜,并对该导电材料的膜进行蚀刻而形成。由于该形成方法,在触摸面板布线332的周围以及密封层306的凹陷处容易产生该导电材料的残渣。该残渣尤其容易在边界部398、396、394、392中的触摸面板布线332的间隙产生。边界部398、396是起因于第一堤部323b,第二无机密封膜328突出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的边界部。边界部394、392是起因于第二堤部323a,第二无机密封膜328突出的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边界。
作为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课题,可列举由于该残渣电连接多个触摸面板布线332中相邻的两条而使这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32彼此短路的情况。为了防止该短路,也考虑在密封层306上设置平坦化层(未图示),将触摸面板布线332设置在该平坦化层上,但这直接妨碍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5~图8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为用于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32与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6的步骤S5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32的步骤S6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a)A-A截面图以及(b)B-B截面图。为了方便图示,在图5及以后的类似的俯视图中,忽略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与堤部突出体68、66、64、62的侧面的倾斜。为了便于图示,在图5的(a)及之后的类似的俯视图中,示出了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覆盖部26b、26a与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覆盖部28b、28a的轮廓,但这是为了强调,实际上是分辨不出来的。为了便于图示,在图5的(b)及之后的类似的俯视图中,示出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覆盖部28b、28a的轮廓,但这是为了强调,实际上是分辨不出来的。为了便于图示,在图5的(b)及之后的类似的俯视图中,忽略第一无机密封膜26及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膜厚。
如图5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具备覆盖第一堤部23b的上表面的第一覆盖部28b(堤部覆盖部),而且,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具备从第一覆盖部28b向显示区域侧伸出的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从第一覆盖部28b向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第一外侧突出部86。同样地,第二无机密封膜28具备覆盖第二堤部23a的上表面的第二覆盖部28a(堤部覆盖部),并且,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具备从第二覆盖部28a向显示区域侧伸出的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从第二覆盖部28a向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第二外侧突出部82。以下,将第一内侧突出部88、第一外侧突出部86、第二内侧突出部84以及第二外侧突出部82统称为突出部88、86、84、82。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第二无机密封膜28可以仅在第一覆盖部28b和第二覆盖部28a中的一个具备突出部,并且/或者,也可以仅具备在显示区域侧伸出的内侧突出部和在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外侧突出部中的一个。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二无机密封膜28上仅设置第一内侧突出部88及第二外侧突出部82的构成。
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的形状并不限于俯视时看起来呈大致矩形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俯视时看起来呈大致三角形或大致半圆等其他形状的形状。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从第一堤部23b伸出的距离既可以比第一堤部23b的宽度大也可以比第一堤部23b的宽度小。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4、82从第二堤部23a伸出的距离既可以比第二堤部23a的宽度大也可以比第二堤部23a的宽度小。
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上述突出部88、86、84、82优选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突出部重叠。在该情况下,第一无机密封膜26具备覆盖第一堤部23b的上表面的第一覆盖部26b(堤部覆盖部),还具备从第一覆盖部26b向显示区域侧伸出的第一内侧突出部78和从第一覆盖部26b向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第一外侧突出部76。同样地,第一无机密封膜26具备覆盖第二堤部23a的上表面的第二覆盖部26a(堤部覆盖部),并且,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具备从第二覆盖部26a向显示区域侧伸出的第二内侧突出部74和从第二覆盖部26a向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第二外侧突出部72。以下,将第一内侧突出部78、第一外侧突出部76、第二内侧突出部74以及第二外侧突出部72统称为突出部78、76、74、72。
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和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突出部78、76、74、72优选与形成于与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同层的堤部突出体重叠。在该情况下,第一内侧堤部突出体68以与第一堤部23b同层,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从第一堤部23b向显示区域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第一外侧堤部突出体66以与第一堤部23b同层,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从第一堤部23b向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第二内侧堤部突出体64以与第二堤部23a同层,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从第二堤部23a向显示区域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第二外侧堤部突出体62以与第二堤部23a同层,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从第二堤部23a向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方式形成。以下,将第一内侧堤部突出体68、第一外侧堤部突出体66、第二内侧堤部突出体64以及第二外侧堤部突出体62合起来称为堤部突出体68、66、64、62。
如上所述,将堤部突出体68、66、64、62形成为与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同层,并且在堤部突出体68、66、64、62上重叠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突出部78、76、74、72和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的构成中,不增加层叠数就能够形成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因此优选。
此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堤部突出体68、66、64、62也可以形成在比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更下层或者更上层的位置。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也可以不由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突出部78、76、74、72支撑。第一无机密封膜26的突出部78、76、74、72也可以不由堤部突出体68、66、64、62支撑。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只要能够使沿着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的边界部98、96、94、92的路程比触摸面板布线32彼此之间的直线距离长,则可以任意构成并被支撑。
(堤部突出部的立体形状)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堤部突出体68、66、64、62的立体形状的几个示例部分的局部图。
如图7的(a)所示,相对于堤部101形成的堤部突出体112、114以堤部突出体112、114的上表面从堤部101的上表面水平伸出的方式伸出。此外,如图7的(b)所示,相对于堤部102形成的堤部突出体116、118以堤部突出体116、118的上表面从堤部102的上表面呈下行斜面状伸出的方式伸出。
本实施方式的堤部突出体68、66、64、62分别可以是与图7所示的堤部突出体112、114、116、118中的任一个同样的立体形状,也可以是将堤部突出体112、114和堤部突出体116、118组合而成的立体形状,或堤部突出体112、114和堤部突出体116、118的中间的立体形状,还可以是其他的立体形状。另外,堤部突出体68、66、64、62也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形状。另外,堤部突出体68、66、64、62的立体形状不限于在俯视时看起来呈大致矩形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在俯视时看起来呈大致三角形或大致半圆等其他形状的形状。
(堤部突出体的平面配置)
在图5的(b)中,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一堤部23b线对称地配置。同样地,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侧突出部82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二堤部23a线对称地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范围不限于此,如图8所示,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可以在俯视时下相对于第一堤部23b非对称地配置,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侧突出部82也可以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二堤部23a非对称地配置。
如图5的(b)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分88、86、84、82配置成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因此,为了确保触摸面板布线32与突起部88、86、84、82之间的间隙,与图8所示的非对称配置相比,优选如图5的(b)那样的对称配置。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的配置的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分别与第一堤部23b交叉的交叉部之间,夹设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类似地,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分别与第二堤部23a交叉的交叉部之间,夹设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侧突出部82。因此,沿着边界部98、96、94、92的触摸面板布线32之间的路程比触摸面板布线32之间的直线距离长。边界部98、96是由第一堤部23b、第一内侧堤部突出体68和第一外侧堤部突出体66引起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隆起的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边界部。边界部94、92是由第二堤部23a、第二内侧堤部突出体64和第二堤部堤部突出体62引起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隆起的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边界部。路程越长,残渣断掉的概率越高。因此,与图3所示的比较例的结构相比,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由于残渣而短路的概率低。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在将触摸面板布线32直接延伸设置在密封层6上的构成中,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32的短路。即,通过将触摸面板功能层30直接设置于密封层6之上的On-Cell结构,能够实现显示装置2的薄型化,与此同时,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9~图11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32与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6的步骤S5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32的步骤S6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9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包括第一覆盖部28b、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类似地,第二无机密封膜28包括第二覆盖部28a、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部突出部82。
在图9的(b)中,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一堤部23b非对称地配置。同样地,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侧突出部82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二堤部23a非对称地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0所示,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也可以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一堤部23b对称地配置,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侧突出部82也可以在俯视时相对于第二堤部23a对称地配置。
如图9的(b)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突出部88、86、84、82配置为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组合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本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如图11所示,将第一内侧突出部88和第一外侧突出部86中的一个以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另一个以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也可以第二内侧突出部84和第二外侧突出部82的一个以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另一个以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图11是示出组合图5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外侧突出部86、82的配置和图9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内侧突出部88、84的配置而成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也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同样地,能够实现显示器件2的薄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2~图13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用于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32与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堤部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6的步骤S5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32的步骤S6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2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具备第一覆盖部28b以及第一内侧突出部88,但不具备第一外侧突出部86。同样地,第二无机密封膜28具备第二覆盖部28a以及第二内侧突出部84,但不具备第二外侧突出部82。
如图12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内侧突出部88及第二内侧突出部84以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3所示,也可以配置为第一内侧突出部88及第二内侧突出部84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第一内侧突出部88及第二内侧突出部84中的一个也可以以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另一个也可以以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也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同样地,能够实现显示器件2的薄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4~图15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是用于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32与第一堤部23b及第二堤部23a堤部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6的步骤S5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32的步骤S6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4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具备第一覆盖部28b以及第一外侧突出部86,但不具备第一内侧突出部88。同样地,第二无机密封膜28具备第二覆盖部28a以及第二外侧突出部82,但不具备第二内侧突出部84。
如图14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无机密封膜28的第一外侧突出部86及第二外侧突出部82以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的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5所示,也可以配置为第一外侧突出部86及第二外侧突出部82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第一外侧突出部88及第二外侧突出部84中的一个也可以以不与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另一个也可以以仅与一条触摸面板布线32交叉的方式配置。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也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同样地,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同样地,能够实现显示器件2的薄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
(附记事项)
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够用作柔性显示器。该柔性显示器只要是具备柔性、能够弯曲的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则没有特别限定。之前也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发光元件ES的种类,存在通过电流控制亮度、透过率的显示元件、和通过电压控制亮度、透过率的显示元件。作为电流控制的显示元件,存在具备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具备无机发光二极管的无机EL显示器等的EL显示器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QLED显示器等。另外,作为电压控制的显示元件,有液晶显示元件等。
(总结)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包括TFT层;发光元件层,形成于所述TFT层的更上层;密封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更上层,并依次层叠第一无机密封膜、有机密封膜及第二无机密封膜;堤部,以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并被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及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覆盖;触摸面板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更上层;以及多条触摸面板布线,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上层,且以俯视时与所述堤部交叉的方式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也可以在上述第一方面中,在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上形成有重叠于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也可以在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具备: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的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二方面中,还具备与所述堤部同层形成的堤部突出体,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堤部突出体重叠。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四方面中,所述堤部突出体以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的间隙中从所述堤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堤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堤部包括规定所述有机密封膜的端部的第一堤部以及以包围所述第一堤部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堤部,在所述第一堤部和所述第二堤部的各个中,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所述堤部覆盖部和所述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为多个,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多个所述突出部具有:向所述显示区域侧伸出的内侧突出部;以及向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外侧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七方面中,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在俯视时相对于所述堤部对称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七方面中,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在俯视时相对于所述堤部非对称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七方面中,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中至少一个以不与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七方面中,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中至少一个以仅与一条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伸出。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向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中,所述突出部以不与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中,所述突出部以仅与一条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中使用的布线或者电极同层形成,或者形成在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不同的层,即在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之间夹设无机绝缘膜的层上。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至第十六方面的任一个方面中,所述触摸面板布线是从由铜、铝、钼、钛、钽、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金属的单层布线,或者是层叠从所述组中选择的两个以上的金属的层叠布线。
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一至第十七方面的任一个方面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的端子部,所述触摸面板布线在所述端子部处连接到与所述TFT层中使用的布线同层形成的引绕布线。
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十八方面中,所述引绕布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部的端子,所述端子被所述触摸面板布线直接覆盖。
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第十八方面中,所述端子部在俯视时位于形成有所述密封层的区域的外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而且,通过将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2 EL装置(显示装置)
3 无机势垒膜
4 TFT层
5 发光元件层
6 密封层
7 层叠体
8、11 粘接层
9 上面薄膜
10 下面薄膜
12 树脂层
15 半导体膜
16、18、20 无机绝缘膜
21 平坦化膜
22 阳极
23a 第二堤部
23b 第一堤部
23c 覆盖膜
24 EL层(发光层)
25 阴极
26 第一无机密封膜
26a 第二覆盖部(堤部覆盖部)
26b 第一覆盖部(堤部覆盖部)
27 有机密封膜
28 第二无机密封膜
28a 第二覆盖部(堤部覆盖部)
28b 第一覆盖部(堤部覆盖部)
30 触摸面板功能层
32 触摸面板布线
39 功能薄膜
41 端子
43 端子部
50 支承基板
62 第二外侧堤部突出体(堤部突出体)
64 第二内侧堤部突出体(堤部突出体)
66 第一外堤部突出体(堤部突出体)
68 第一内侧堤部突出体(堤部突出体)
72 第一无机密封膜的第二外侧突出部(突出部、外侧突出部)
74 第一无机密封膜的第二内侧突出部(突出部、内侧突出部)
76 第一无机密封膜的第一外侧突出部(突出部、外侧突出部)
78 第一无机密封膜的第一内侧突出部(突出部、内侧突出部)
82 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第二外侧突出部(突出部、外侧突出部)
84 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第二内侧突出部(突出部、内侧突出部)
86 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第一外侧突出部(突出部、外侧突出部)
88 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第一内侧突出部(突出部、内侧突出部)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TFT层;
发光元件层,形成于所述TFT层的更上层;
密封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更上层,并依次层叠第一无机密封膜、有机密封膜及第二无机密封膜;
堤部,以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并被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及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覆盖;
触摸面板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更上层;以及
多条触摸面板布线,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上层,且以俯视时与所述堤部交叉的方式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
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
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
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上形成有重叠于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具备:
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
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的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堤部同层形成的堤部突出体,
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堤部突出体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堤部突出体以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的间隙中从所述堤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堤部为多个,
多个所述堤部包括规定所述有机密封膜的端部的第一堤部以及以包围所述第一堤部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堤部,
在所述第一堤部和所述第二堤部的各个中,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所述堤部覆盖部和所述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为多个,
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多个所述突出部具有:
向所述显示区域侧伸出的内侧突出部;以及
向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外侧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在俯视时相对于所述堤部对称地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在俯视时相对于所述堤部非对称地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中至少一个以不与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突出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中至少一个以仅与一条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向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以不与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以仅与一条所述触摸面板布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面板布线
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中使用的布线或者电极同层形成,或者
形成在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不同的层,即在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之间夹设无机绝缘膜的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面板布线是从由铜、铝、钼、钛、钽、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金属的单层布线,或者是层叠从所述组中选择的两个以上的金属的层叠布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的端子部,
所述触摸面板布线在所述端子部处连接到与所述TFT层中使用的布线同层形成的引绕布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绕布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部的端子,
所述端子被所述触摸面板布线直接覆盖。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在俯视时位于形成有所述密封层的区域的外侧。
CN201880094737.0A 2018-07-25 2018-07-25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425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7891 WO2020021654A1 (ja) 2018-07-25 2018-07-25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5264A true CN112425264A (zh) 2021-02-26
CN112425264B CN112425264B (zh) 2023-10-17

Family

ID=6918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737.0A Active CN112425264B (zh) 2018-07-25 2018-07-2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6108B2 (zh)
CN (1) CN112425264B (zh)
WO (1) WO20200216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95896B2 (en) 2021-10-28 2024-02-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ensing electrod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48933U (zh) * 2018-08-29 2019-05-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902A (zh) * 2005-11-03 2007-05-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设备
CN102334152A (zh) * 2009-05-29 2012-01-25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JP2014016549A (ja) * 2012-07-10 2014-01-30 Panasonic Corp 表示装置
CN104517997A (zh) * 2013-10-02 2015-04-15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07276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US20180097039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2018063669A (ja) * 2016-10-14 2018-04-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4907A (ja) 2004-05-18 2006-01-05 Seiko Epson Corp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310974A (ja) * 2007-06-12 2008-12-25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98831B1 (ko) * 2016-07-29 2019-07-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67001B1 (ko) * 2016-11-15 2023-08-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6783933B (zh) * 2016-12-30 2019-08-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06951125B (zh) * 2017-03-30 2019-09-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25033B (zh) * 2017-04-27 2019-12-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7785402B (zh) * 2017-10-27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85313B (zh) * 2018-07-12 2024-04-3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US11864436B2 (en) * 2018-10-18 2024-0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with frame corner and barrier wal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902A (zh) * 2005-11-03 2007-05-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设备
CN102334152A (zh) * 2009-05-29 2012-01-25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JP2014016549A (ja) * 2012-07-10 2014-01-30 Panasonic Corp 表示装置
CN104517997A (zh) * 2013-10-02 2015-04-15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07276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US20180097039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2018063669A (ja) * 2016-10-14 2018-04-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95896B2 (en) 2021-10-28 2024-02-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ensing electr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71336A1 (en) 2021-09-02
WO2020021654A1 (ja) 2020-01-30
US11416108B2 (en) 2022-08-16
CN112425264B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2469B (zh) 显示器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显示器件的制造装置
CN110462718B (zh)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成膜装置
JP2018006115A (ja) 表示装置
US1180075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937058B (zh) 显示设备
CN112385313B (zh) 显示设备
WO2019187159A1 (ja) 表示デバイス
US1153889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overlapped wiring lines at periphery of cutout region
CN110506306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制造设备
US1067285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513959B (zh) 显示设备
JP717821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2425264B (zh) 显示装置
WO2018179215A1 (ja) 表示デバイス、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実装装置、コントローラ
CN111902855B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1937059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133496B (zh)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
WO2021053792A1 (ja) 表示装置
CN111919510B (zh) 显示设备
US1070014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971730B (zh) 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