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6327A -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6327A
CN112406327A CN202011336524.XA CN202011336524A CN112406327A CN 112406327 A CN112406327 A CN 112406327A CN 202011336524 A CN202011336524 A CN 202011336524A CN 112406327 A CN112406327 A CN 112406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rod
marking
locking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65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6327B (zh
Inventor
袁海平
臧跃东
王琪
曾富强
陶丽佳
谢煜斐
黄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BAO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BAO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BAO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BAO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65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6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6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6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1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for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调整机构、第一伸缩装置、联动组件、传送装置、打标机。调整机构包括:进料道、限位道、连接面、底板、滑道、连接体。首先通过限位道对连杆的大头端进行限制,其次通过第一伸缩装置翻转连杆的小头端,使其进入至限位道,保证了每一个连杆的小头端处于最右侧,使得打标机所对应的位置都具有一致性,且通过第二伸缩装置还能控制连杆落入至传送装置的实时性,同样有利于每一次打标机能够在连杆的同一位置进行打标,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打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打标容易打反、打歪,解决连杆打标后与活塞配合不当、影响连杆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连杆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它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连杆(如图2所示,连杆A具有大头端A1与小头端A2)在现有工艺条件与技术背景下,连杆生产加工完成后,需在汽车连杆上打标(包括日期、产品序列号等等),而打标均是人工将汽车连杆摆放在打标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由于打标一般采用人工,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打标的需求,但连杆产品序列号较长且数字与字母混杂,因而人工打标存在问题:人在长时间的单调、枯燥的打标过程中易于疲惫,容易出错(连杆A的大头端A1与小头端A2打反或者打标时打歪),不能保证统一性,影响连杆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甚至会影响和活塞的配合(发动机为了保证良好的配合性,里面的部件大多都是耦合的,没有互换性的,故汽车发动机内部的活塞连杆组都需要分正反)。
国内的汽车连杆生产企业目前都难以实现连杆的自动化定位打标,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以避免人工打标时出现打反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打标容易打反、打歪,导致连杆打标后与活塞配合不当、影响连杆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调整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进料道,所述进料道两侧具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的大头端;限位道,所述限位道位于所述进料道的右侧,所述限位道连通所述进料道,所述限位道两侧具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杆的大头端且大于连杆的小头端;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的一端向内延伸倾向于所述限位道且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所述连接面向外延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活动连接;底板,所述底板覆盖连接在所述进料道与所述限位道的底部,所述底板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至所述进料道,所述通孔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该底板的倾斜方向偏向于所述限位道;滑道,所述滑道分布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两侧;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所述连接体下端位于所述滑道中;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侧底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具有: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与所述通孔相互对应且同轴;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右侧底部,所述联动装置具有:控制体,所述控制体与所述连接体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控制体;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调整机构的右侧;打标机,所述打标机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时,首先通过调整机构的进料道接收连杆,其次通过限位道和连接面阻挡连杆的大头端,使得处于连杆右侧的小头端穿入或穿过限位道,如连杆的小头端处于左侧,则启动第一伸缩装置,驱动第一伸缩端向右上侧推动连杆的小头端围绕连杆大头端最右侧与底板的接触面做顺时针旋转,使得连杆的小头端旋转进入至限位道。之后启动第二伸缩装置,驱动控制体带动连接体向两侧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扩大连接面之间与限位道的大小,使得连杆的大头端能够通过限位道,进而使得连杆落入至传送装置上进行输送。最后启动打标机对传送装置上的连杆进行打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相对于所述传送机构倾斜设置。有利于通过重力使得连杆落入至传送装置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上具有:对接器,所述对接器为半圆结构,其中间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由所述对接器内凹形成,所述容纳口的形状与连杆的小头端大小相适应。有利于连杆的小头端落入至传送装置上的对接器的容纳口中,避免连杆左侧发生大幅度偏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口上端开设有导向面。对连杆的小头端进行导向矫正,避免其落入至传送装置上偏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控制体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具有第二伸缩端;所述联动装置还具有: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端的右侧,所述承载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体。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具有:导口,所述导口贯通底板上下,所述导口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外侧,所述导口前后之间的距离与连杆的大头端相适应;所述联动装置还具有:组合杆,所述组合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联动装置中,所述组合杆由多个单独的杆活动连接而成,所述组合杆向上凸起,所述组合杆上端穿过所述导口;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组合杆的另一端,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端与所述承载体之间;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推拉杆。
第二伸缩装置首先驱动第二伸缩端推动推拉杆向右移动,使得组合杆在推拉杆的拉动下趋向于被拉平,进而使得组合杆的高度降低至导口中或下端,之后通过承载体受到第二伸缩端的推动,使得控制体得以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本发明在第二挡板未旋转时,通过组合杆限制住第二挡板的旋转,有利于控制限位道的大小,避免连杆的大头端直接通过限位道,导致打标可能出现打反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还具有:施力杆,所述施力杆可伸缩连接所述推拉杆,所述施力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端相对;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分布在所述承载体两侧,所述施力杆相对于所述锁定部倾斜。
第二伸缩端推动推拉杆移动时,首先对与推拉杆伸缩连接的施力杆施加向右移动的力,通过施力杆带动推拉杆右移控制组合杆下降,之后通过倾斜的施力杆与锁定部进行接触,在第二伸缩端的推动下,倾斜的施力杆在锁定部上沿相互背离的两侧滑动,当施力杆移动至第二伸缩端侧端表面时,通过锁定部锁住施力杆,限制住组合杆的位置,然后第二伸缩端持续移动,通过推动承载体移动一定距离驱动控制体控制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使得第二挡板越过导口,进而使得导口位于限位道中,最后通过第二伸缩端触发锁定部接触锁定部队施力杆的锁定,此时组合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伸出导口,对从导口之间通过的连杆的大头端进行导向。避免连杆较重的大头端在落入至传送装置之前出现严重的偏移,导致打标时打歪,甚至打标失败,影响连杆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施力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端相对面具有倾斜面,所述施力杆与所述推拉杆连接处设有弹簧。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施力杆背离所述第二伸缩端的右端面具有:锁口,所述锁口内具有圆弧凹槽;所述锁定部具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安装在所述锁定部内,所述锁定杆左侧穿过所述锁定部;锁头,所述锁头设置在所述锁定杆左侧,所述锁头由所述锁定杆向侧端延伸的凸起的弧形面构成,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口的大小相互适应;解锁块,所述解锁块设置在所述锁定杆的右侧,所述解锁块位于所述承载体的右侧;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锁定杆。
锁定部在于施力杆接触时,其锁定杆左侧的锁头被压入至锁定部中,而在施力部在锁定部上滑动至第二伸缩端侧端表面时,锁定杆左侧的锁头不被压制,且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力进入至施力部的锁口中,通过锁头的弧形凸起部分勾住施力杆,限制施力杆的移动,而通过第二伸缩端在推动承载体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伸缩端接触并推动解锁块,通过解锁块拉动锁定杆左侧的锁头脱离施力杆的锁口,使得施力杆不受力,进而使得推拉杆在复位弹簧下复位,此时组合杆重新伸出导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先通过连接面和限位道对连杆的大头端进行限制,其次通过第一伸缩装置翻转处于进料道中的连杆的小头端,使其进入至限位道,保证了每一个连杆的小头端处于最右侧,实现了每一次打标机所对应的位置都具有一致性,且通过第二伸缩装置还能控制连杆落入至传送装置的实时性,同样有利于每一次打标机能够在连杆的同一位置进行打标,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打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打标容易打反、打歪,解决连杆打标后与活塞配合不当、影响连杆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料,通过调整机构的进料道接收连杆;
限位,通过限位道和连接面阻挡连杆的大头端,使得处于连杆右侧的小头端穿入或穿过限位道,如连杆的小头端处于左侧,则限制在进料道中;
换向,如连杆的小头端处于左侧,启动第一伸缩装置,驱动第一伸缩端向右上侧推动连杆的小头端围绕连杆大头端最右侧与底板的接触面做顺时针旋转,使得连杆的小头端进入至限位道;
放料,启动第二伸缩装置,驱动控制体带动连接体向两侧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扩大连接面之间与限位道的大小,使得连杆的大头端能够通过限位道,进而使得连杆落入至传送装置上进行输送;
打标,启动打标机对传送装置上的连杆进行打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放料步骤中,连杆的小头端落入至传送装置上的对接器的容纳口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放料步骤中,第二伸缩装置首先驱动第二伸缩端推动推拉杆向右移动,使得组合杆在推拉杆的拉动下趋向于被拉平,进而使得组合杆的高度降低至导口中或下端,之后通过承载体受到第二伸缩端的推动,使得控制体得以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伸缩端推动推拉杆移动时,首先对与推拉杆伸缩连接的施力杆施加向右移动的力,通过施力杆带动推拉杆右移控制组合杆下降,之后通过倾斜的施力杆与锁定部进行接触,在第二伸缩端的推动下,倾斜的施力杆在锁定部上沿相互背离的两侧滑动,当施力杆移动至第二伸缩端侧端表面时,通过锁定部锁住施力杆,限制住组合杆的位置,然后第二伸缩端持续移动,通过推动承载体移动一定距离驱动控制体控制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使得第二挡板越过导口,进而使得导口位于限位道中,最后通过第二伸缩端触发锁定部接触锁定部队施力杆的锁定,此时组合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伸出导口,对从导口之间通过的连杆的大头端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锁定部在于施力杆接触时,其锁定杆左侧的锁头被压入至锁定部中,而在施力部在锁定部上滑动至第二伸缩端侧端表面时,锁定杆左侧的锁头不被压制,且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力进入至施力部的锁口中,通过锁头的弧形凸起部分勾住施力杆,限制施力杆的移动,而通过第二伸缩端在推动承载体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伸缩端接触并推动解锁块,通过解锁块拉动锁定杆左侧的锁头脱离施力杆的锁口,使得施力杆不受力,进而使得推拉杆在复位弹簧下复位,此时组合杆重新伸出导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连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的俯视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的第一立体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6为图1的B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的细节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联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联动组件的立体运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的第二立体运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联动组件结构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第三立体运动示意图。
附图中
10、调整机构 101、进料道 1011、通孔
102、限位道 103、连接面 104、底板
105、滑道 106、连接体 107、导口
20、第一伸缩装置 201、第一伸缩端
30、联动组件 301、控制体 302、承载体
303、第二伸缩装置 304、第二伸缩端 305、组合杆
306、推拉杆 307、施力杆 3071、锁口
308锁定部 3081、锁定杆 3082、锁头
3083、解锁块 3084、弹性件 309、复位弹簧
40、传送装置 41、对接器 410、容纳口
411、导向面
50、打标机
A:连杆 A1:大头端 A2:小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连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如图1所示,包括:调整机构10、第一伸缩装置20、联动组件30、传送装置40、打标机50。
如图5所示,调整机构10包括:进料道101、限位道102、连接面103、底板104、滑道105、连接体106。
进料道101两侧具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A的大头端A1。限位道102位于进料道101的右侧,限位道102连通进料道101,限位道102两侧具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杆A的大头端A1且大于连杆A的小头端A2。连接面103的一端向内延伸倾向于限位道102且与第二挡板相连,连接面103向外延伸的另一端与第一挡板活动连接。
如图3、5所示,底板104覆盖连接在进料道101与限位道102的底部,底板104具有通孔1011,通孔1011贯通至进料道101,通孔1011倾斜设置在底板104上,该底板104的倾斜方向偏向于限位道102。滑道105分布在第二挡板的两侧。连接体106上端连接第二挡板,连接体106下端位于滑道105中。
如图3、5、8所示,第一伸缩装置20倾斜设置在底板104的左侧底部,第一伸缩装置20具有第一伸缩端201,第一伸缩端201与通孔1011相互对应且同轴。联动组件30安装在底板104的右侧底部,联动装置具有控制体301和第二伸缩装置303,控制体301与连接体106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二伸缩装置303动力连接控制体301。
如图1所示,传送装置40设置在调整机构10的右侧。打标机50设置在传送装置40右侧的上端。
实施步骤:使用时,如图1、4、5所示,首先通过调整机构10的进料道101接收连杆A,其次通过限位道102和连接面103阻挡连杆A的大头端A1,使得处于连杆A右侧的小头端A2穿入或穿过限位道102,如连杆A的小头端A2处于左侧,则启动第一伸缩装置20,驱动第一伸缩端201向右上侧推动连杆A的小头端A2围绕连杆A大头端A1最右侧与底板104的接触面做顺时针旋转,使得连杆A的小头端A2旋转进入至限位道102。之后启动第二伸缩装置303,驱动控制体301带动连接体106向两侧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103旋转,扩大连接面103之间与限位道102的大小,使得连杆A的大头端A1能够通过限位道102,进而使得连杆A落入至传送装置40上进行输送。最后启动打标机50对传送装置40上的连杆A进行打标。
本发明首先通过连接面103和限位道102对连杆A的大头端A1进行限制,其次通过第一伸缩装置20翻转处于进料道101中的连杆A的小头端A2,使其进入至限位道102,保证了每一个连杆A的小头端A2处于最右侧,实现了每一次打标机50所对应的位置都具有一致性,且通过第二伸缩装置303还能控制连杆A落入至传送装置40的实时性,同样有利于每一次打标机50能够在连杆A的同一位置进行打标,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打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打标容易打反、打歪,解决连杆A打标后与活塞配合不当、影响连杆A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问题。
优选地,调整机构10相对于传送机构倾斜设置。有利于通过重力使得连杆A落入至传送装置40中。
优选地,如图6所示,传送装置40上具有对接器41,对接器41为半圆结构,其中间开设有容纳口410,容纳口410由对接器41内凹形成,容纳口410的形状与连杆A的小头端A2大小相适应。有利于连杆A的小头端A2落入至传送装置40上的对接器41的容纳口410中,避免连杆A左侧发生大幅度偏移。
优选地,容纳口410上端开设有导向面411。对连杆A的小头端A2进行导向矫正,避免其落入至传送装置40上偏斜。
优选地,连接体106与控制体301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二伸缩装置303具有第二伸缩端304。联动装置还具有承载体302,承载体302位于第二伸缩端304的右侧,承载体302活动连接控制体301。
更优选地,如图7、8所示,底板104具有导口107,导口107贯通底板104上下,导口107位于第二挡板外侧,导口107前后之间的距离与连杆A的大头端A1相适应。联动装置还具有:组合杆305、推拉杆306、复位弹簧309。
组合杆305的一端固定在联动装置中,组合杆305由多个单独的杆活动连接而成,组合杆305向上凸起,组合杆305上端穿过导口107。推拉杆306的一端活动连接组合杆305的另一端,推拉杆30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伸缩端304与承载体302之间。复位弹簧309连接推拉杆306。
如图7-9所示,第二伸缩装置303首先驱动第二伸缩端304推动推拉杆306向右移动,使得组合杆305在推拉杆306的拉动下趋向于被拉平,进而使得组合杆305的高度降低至导口107中或下端,之后通过承载体302受到第二伸缩端304的推动,使得控制体301得以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103旋转。本发明在第二挡板未旋转时,通过组合杆305限制住第二挡板的旋转,有利于控制限位道102的大小,避免连杆A的大头端A1直接通过限位道102,导致打标可能出现打反的情况。
更优选地,联动装置还具有施力杆307和锁定部308,施力杆307可伸缩连接推拉杆306,施力杆307与第二伸缩端304相对。锁定部308分布在承载体302两侧,施力杆307相对于锁定部308倾斜。
如图9、10、11、13所示,第二伸缩端304推动推拉杆306移动时,首先对与推拉杆306伸缩连接的施力杆307施加向右移动的力,通过施力杆307带动推拉杆306右移控制组合杆305下降,之后通过倾斜的施力杆307与锁定部308进行接触,在第二伸缩端304的推动下,倾斜的施力杆307在锁定部308上沿相互背离的两侧滑动,当施力杆307移动至第二伸缩端304侧端表面时,通过锁定部308锁住施力杆307,限制住组合杆305的位置,然后第二伸缩端304持续移动,通过推动承载体302移动一定距离驱动控制体301控制第二挡板与连接面103旋转,使得第二挡板越过导口107,进而使得导口107位于限位道102中,最后通过第二伸缩端304触发锁定部308接触锁定部308队施力杆307的锁定,此时组合杆305在复位弹簧309的作用下复位重新伸出导口107,对从导口107之间通过的连杆A的大头端A1进行导向。避免连杆A较重的大头端A1在落入至传送装置40之前出现严重的偏移,导致打标时打歪,甚至打标失败,影响连杆A成品的质量自动化检测。
更优选地,施力杆307与第二伸缩端304相对面具有倾斜面,施力杆307与推拉杆306连接处设有弹簧。
更优选地,如图9、12所示,施力杆307背离第二伸缩端304的右端面具有锁口3071,锁口3071内具有圆弧凹槽。锁定部308具有:锁定杆3081、锁头3082、解锁块3083、弹性件3084。
锁定杆3081安装在锁定部308内,锁定杆3081左侧穿过锁定部308。锁头3082设置在锁定杆3081左侧,锁头3082由锁定杆3081向侧端延伸的凸起的弧形面构成,锁头3082与锁口3071的大小相互适应。解锁块3083设置在锁定杆3081的右侧,解锁块3083位于承载体302的右侧。弹性件3084连接锁定杆3081。
锁定部308在于施力杆307接触时,其锁定杆3081左侧的锁头3082被压入至锁定部308中,而在施力部在锁定部308上滑动至第二伸缩端304侧端表面时,锁定杆3081左侧的锁头3082不被压制,且通过弹性件3084的作用力进入至施力部的锁口3071中,通过锁头3082的弧形凸起部分勾住施力杆307,限制施力杆307的移动,而通过第二伸缩端304在推动承载体302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伸缩端304接触并推动解锁块3083,通过解锁块3083拉动锁定杆3081左侧的锁头3082脱离施力杆307的锁口3071,使得施力杆307不受力,进而使得推拉杆306在复位弹簧309下复位,此时组合杆305重新伸出导口107。
一种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料,通过调整机构10的进料道101接收连杆A。
限位,通过限位道102和连接面103阻挡连杆A的大头端A1,使得处于连杆A右侧的小头端A2穿入或穿过限位道102,如连杆A的小头端A2处于左侧,则限制在进料道101中。
换向,如连杆A的小头端A2处于左侧,启动第一伸缩装置20,驱动第一伸缩端201向右上侧推动连杆A的小头端A2围绕连杆A大头端A1最右侧与底板104的接触面做顺时针旋转,使得连杆A的小头端A2进入至限位道102。
放料,启动第二伸缩装置303,驱动控制体301带动连接体106向两侧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旋转,扩大连接面103之间与限位道102的大小,使得连杆A的大头端A1能够通过限位道102,进而使得连杆A落入至传送装置40上进行输送。
打标,启动打标机50对传送装置40上的连杆A进行打标。
优选地,在放料步骤中,连杆A的小头端A2落入至传送装置40上的对接器41的容纳口410中。
优选地,在放料步骤中,第二伸缩装置303首先驱动第二伸缩端304推动推拉杆306向右移动,使得组合杆305在推拉杆306的拉动下趋向于被拉平,进而使得组合杆305的高度降低至导口107中或下端,之后通过承载体302受到第二伸缩端304的推动,使得控制体301得以推动第二挡板与连接面103旋转。
更优选地,第二伸缩端304推动推拉杆306移动时,首先对与推拉杆306伸缩连接的施力杆307施加向右移动的力,通过施力杆307带动推拉杆306右移控制组合杆305下降,之后通过倾斜的施力杆307与锁定部308进行接触,在第二伸缩端304的推动下,倾斜的施力杆307在锁定部308上沿相互背离的两侧滑动,当施力杆307移动至第二伸缩端304侧端表面时,通过锁定部308锁住施力杆307,限制住组合杆305的位置,然后第二伸缩端304持续移动,通过推动承载体302移动一定距离驱动控制体301控制第二挡板与连接面103旋转,使得第二挡板越过导口107,进而使得导口107位于限位道102中,最后通过第二伸缩端304触发锁定部308接触锁定部308队施力杆307的锁定,此时组合杆305在复位弹簧309的作用下复位重新伸出导口107,对从导口107之间通过的连杆A的大头端A1进行导向。
更优选地,锁定部308在于施力杆307接触时,其锁定杆3081左侧的锁头3082被压入至锁定部308中,而在施力部在锁定部308上滑动至第二伸缩端304侧端表面时,锁定杆3081左侧的锁头3082不被压制,且通过弹性件3084的作用力进入至施力部的锁口3071中,通过锁头3082的弧形凸起部分勾住施力杆307,限制施力杆307的移动,而通过第二伸缩端304在推动承载体302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伸缩端304接触并推动解锁块3083,通过解锁块3083拉动锁定杆3081左侧的锁头3082脱离施力杆307的锁口3071,使得施力杆307不受力,进而使得推拉杆306在复位弹簧309下复位,此时组合杆305重新伸出导口107。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包括:
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进料道,所述进料道两侧具有: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的大头端;
限位道,所述限位道位于所述进料道的右侧,所述限位道连通所述进料道,所述限位道两侧具有: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杆的大头端且大于连杆的小头端;连接面,所述连接面的一端向内延伸倾向于所述限位道且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所述连接面向外延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活动连接;
底板,所述底板覆盖连接在所述进料道与所述限位道的底部,所述底板具有:
通孔,所述通孔贯通至所述进料道,所述通孔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该底板的倾斜方向偏向于所述限位道;
滑道,所述滑道分布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两侧;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所述连接体下端位于所述滑道中;
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侧底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具有:
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与所述通孔相互对应且同轴;
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右侧底部,所述联动装置具有:
控制体,所述控制体与所述连接体的底部活动连接;
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控制体;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调整机构的右侧;
打标机,所述打标机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相对于所述传送机构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上具有:对接器,所述对接器为半圆结构,其中间开设有:
容纳口,所述容纳口由所述对接器内凹形成,所述容纳口的形状与连杆的小头端大小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容纳口上端开设有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控制体数量至少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具有第二伸缩端;
所述联动装置还具有:
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端的右侧,所述承载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具有:
导口,所述导口贯通底板上下,所述导口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外侧,所述导口前后之间的距离与连杆的大头端相适应;
所述联动装置还具有:
组合杆,所述组合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联动装置中,所述组合杆由多个单独的杆活动连接而成,所述组合杆向上凸起,所述组合杆上端穿过所述导口;
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组合杆的另一端,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伸缩端与所述承载体之间;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推拉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联动装置还具有:施力杆,所述施力杆可伸缩连接所述推拉杆,所述施力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端相对;
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分布在所述承载体两侧,所述施力杆相对于所述锁定部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施力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端相对面具有倾斜面,所述施力杆与所述推拉杆连接处设有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施力杆背离所述第二伸缩端的右端面具有:
锁口,所述锁口内具有圆弧凹槽;
所述锁定部具有:
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安装在所述锁定部内,所述锁定杆左侧穿过所述锁定部;
锁头,所述锁头设置在所述锁定杆左侧,所述锁头由所述锁定杆向侧端延伸的凸起的弧形面构成,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口的大小相互适应;
解锁块,所述解锁块设置在所述锁定杆的右侧,所述解锁块位于所述承载体的右侧;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锁定杆。
CN202011336524.X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Active CN112406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524.XA CN112406327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524.XA CN112406327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327A true CN112406327A (zh) 2021-02-26
CN112406327B CN112406327B (zh) 2024-02-13

Family

ID=7484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6524.XA Active CN112406327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632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6862A (zh) * 2016-04-28 2016-08-17 丰业迪睦斯(芜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车厢门限位器壳体打标装置
CN106738939A (zh) * 2016-12-13 2017-05-31 江苏辰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器自动铆合打标检测一体化设备
CN107755890A (zh) * 2017-11-07 2018-03-06 南京力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铸件激光打标机
CN108176603A (zh) * 2017-12-25 2018-06-19 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连杆多代号识别方法及其自动分拣设备
US20190023045A1 (en) * 2016-02-12 2019-01-24 Arnaldo URRUTIA BAZÁ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dging parts by printing
CN109332199A (zh) * 2018-10-16 2019-02-15 北华大学 耐火砖自动标识及检测工作线
KR20190083502A (ko) * 2018-01-04 2019-07-12 한영택 인쇄장치
CN210451398U (zh) * 2019-08-13 2020-05-05 安徽龙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打标机的上料结构
CN210548979U (zh) * 2019-08-27 2020-05-19 安徽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限位调整的激光打标机连续上料机构
CN210937682U (zh) * 2019-12-03 2020-07-07 山东轴研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上、下料激光打标装置
CN211000516U (zh) * 2019-07-01 2020-07-14 南昌奇亮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自动打标流水线
CN211251832U (zh) * 2019-12-07 2020-08-14 郑州科技学院 机械打标装置
CN214688625U (zh) * 2020-11-25 2021-11-12 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23045A1 (en) * 2016-02-12 2019-01-24 Arnaldo URRUTIA BAZÁ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dging parts by printing
CN105856862A (zh) * 2016-04-28 2016-08-17 丰业迪睦斯(芜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车厢门限位器壳体打标装置
CN106738939A (zh) * 2016-12-13 2017-05-31 江苏辰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器自动铆合打标检测一体化设备
CN107755890A (zh) * 2017-11-07 2018-03-06 南京力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铸件激光打标机
CN108176603A (zh) * 2017-12-25 2018-06-19 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连杆多代号识别方法及其自动分拣设备
KR20190083502A (ko) * 2018-01-04 2019-07-12 한영택 인쇄장치
CN109332199A (zh) * 2018-10-16 2019-02-15 北华大学 耐火砖自动标识及检测工作线
CN211000516U (zh) * 2019-07-01 2020-07-14 南昌奇亮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自动打标流水线
CN210451398U (zh) * 2019-08-13 2020-05-05 安徽龙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打标机的上料结构
CN210548979U (zh) * 2019-08-27 2020-05-19 安徽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限位调整的激光打标机连续上料机构
CN210937682U (zh) * 2019-12-03 2020-07-07 山东轴研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上、下料激光打标装置
CN211251832U (zh) * 2019-12-07 2020-08-14 郑州科技学院 机械打标装置
CN214688625U (zh) * 2020-11-25 2021-11-12 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327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6000831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Beutels mit Ausgusstüllen
CN109911573B (zh) 送料翻转设备
CN214688625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
CN115783623A (zh) 一种理瓶机
DE10206634A1 (de) Fördervorrichtung
EP0686586B1 (d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zum Kippen eines Bauteils
EP1044151B1 (de) Vorrichtung zum entnehmen von plattenförmigen gegenständen
CN112406327A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连杆打标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DE4292932C1 (de) Fahrzeugkarosserie-Beförderungsanlage
CN113618393A (zh)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EP1995193B1 (de) Be- und Entladestation für ein Trocknergestell für Formlinge, insbesondere aus tonhaltigem oder ähnlichem Material
CN108249085B (zh) 一种基于专用送料机的自动送料方法
EP0348407B1 (de) Automatische filmeinlegevorrichtung für blattfilm-kassetten
CN110127336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用机器人
CN112173693A (zh) 一种u型弯管生产设备
CN111517087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上料装置
DE1285854B (de) Vorrichtung zum Entnehmen von Zuschnitten
DE2918699A1 (de)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stapeln und abstapeln plattenfoermiger werkstuecke
CN114536676B (zh) 一种玩具注塑机
CN215432453U (zh) 零件倾斜自动装配设备
CN213356893U (zh) 一种圆桶升降送料装置
CN115724029B (zh) 一种小罐米的包装机
CN220485584U (zh) 一种基础雷管排管机
DE60207764T2 (de) Belader/Entlader von Leiterplatten
CN117125653B (zh) 一种布卷升降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