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8393A -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8393A
CN113618393A CN202110907058.4A CN202110907058A CN113618393A CN 113618393 A CN113618393 A CN 113618393A CN 202110907058 A CN202110907058 A CN 202110907058A CN 113618393 A CN113618393 A CN 113618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ing
shell
clamping
blo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70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森
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9070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8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8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83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2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组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壳体供料装置、壳体正反检测装置、步进移料装置、壳体翻转装置、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拉环供料装置、拉环组装装置和出料装置,该方法能检测壳体的方向,并将方向错误的壳体翻转180度后,继续自动化组装定位销和拉环,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搭扣是一种即方便又快捷而且能反复开启/关闭,同时安全性非常稳定的锁扣件,因此搭扣在各行各业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且形式各样,目前市场上需求的一种不锈钢搭扣,由壳体、定位销和拉环构成。
现有的组装设备,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7571198A,公开日:20180112)公开了一种快速安装搭扣工件的工装,包括工件底板,工件底板一端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的侧边设有稳固工件的第一挡块,工件底板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挡块配合的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上固定有工件夹具,工件底板上固定有与工件夹具配合的第一垫块,第一垫块与定位组件之间设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穿过工件底板,撑开组件顶端撑开工件的侧面,撑开组件由撑开气缸顶起的顶块撑开,工件底板的两侧还设置有插装机构,插装机构包括插装气缸和插针,插装气缸推动插针将工件铰接件插入工件,本发明快速定位工件各部件,方便插装连接工件各部件的铰接件,充分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上述组装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壳体上通孔的位置不是左右对称的,在壳体上料时,如果有个别壳体方向放反,在组装时,会出现无法安装定位销的现象,导致设备停机。
2.拉环为由圆柱形的长条弯折呈C型,导致拉环长度方向上较长,宽度较窄,难以对其定位,不容易抓取。
3.拉环为C型,难以直接安装到竖向放置的壳体上,要考虑如何调整壳体的姿态,便于拉环的组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能检测壳体的方向,并将方向错误的壳体翻转180度后,继续自动化组装定位销和拉环,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为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壳体供料装置、壳体正反检测装置、步进移料装置、壳体翻转装置、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拉环供料装置、拉环组装装置和出料装置;壳体供料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一端,壳体供料装置的输出端衔接壳体正反检测装置的进料端,壳体正反检测装置的出料端衔接步进移料装置;步进移料装置水平安装在机架的中部,步进移料装置上设有线性的移料通道,沿移料通道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壳体翻转装置、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和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步进移料装置的出料端一侧设置拉环供料装置,拉环供料装置的出料端衔接拉环组装装置,拉环组装装置与移料通道的出料端连接,出料装置设置在拉环组装装置的出料端;
壳体供料装置用于将壳体输送到壳体正反检测装置中;壳体正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壳体上的第一通孔是否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步进移料装置用于将检测后的壳体移动到移料通道内,将移料通道内的壳体向出料端移动一个单位以及将拉环组装装置中的壳体输送到出料装置中;壳体翻转装置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壳体翻转180度,使其符合第一通孔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用于将定位销从上向下插入第一通孔内;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定位销是否安装到位;拉环供料装置用于拉环的供料;拉环组装装置用于抓取拉环并将拉环张开后组装到壳体的第二通孔上;出料装置用于产品出料;
该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生产加工:
S1:壳体上料:壳体通过壳体供料装置进入壳体正反检测装置中;
S2:壳体正反检测:壳体正反检测装置对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进行检测,判断第一通孔是否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
S3:移料:步进移料装置将检测后的壳体推入移料通道中;
S4:壳体翻转校正:若壳体检测不合格,壳体翻转装置将壳体翻转180度,使其合格;若壳体检测合格,则跳过此步骤;
S5:定位销安装:步进移料装置将壳体推到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的下方,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将定位销从上向下插入第一通孔内;
S6:定位销检测:步进移料装置将壳体推到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的下方,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对定位销进行检测;
S7:拉环上料:拉环供料装置将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拉环组装装置抓取竖向的拉环;
S:拉环组装:拉环组装装置固定住拉环的下端,并将上端向上拉,使拉环张开,然后拉环组装装置将壳体向后推,使拉环的下端插入壳体下部的第二通孔,拉环的上端插入壳体上部的第二通孔;
S8:出料:组装完成的产品通过出料装置出料。
作为优选,壳体正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座、第一气缸、检测插针、推送座、第二气缸和推送滑块;检测座内设有用于定位壳体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为C型;第一定位槽衔接在壳体供料装置的出料端;检测座上部竖向固定安装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检测插针,检测插针从上向下穿过检测座的上部进入第一定位槽内;检测插针用于检测壳体的第一通孔位置;推送座位于检测座的出料端;推送座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水平滑槽,第二气缸水平安装在推送座的后部,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送滑块,推送滑块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水平滑槽内;推送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为C型,第二定位槽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一凹槽;当推送滑块位于水平滑槽后侧时,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对齐;当推送滑块位于水平滑槽前侧时,第二定位槽与移料通道对齐。
作为优选,移料通道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凹槽;步进移料装置还包括第一移料气缸、前后移动滑台、第二移料气缸、左右移动滑台、第一拨料爪、第二拨料爪和第三拨料爪;第一移料气缸呈前后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第一移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前后移动滑台,前后移动滑台的底部前后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滑台的前侧上部水平安装第二移料气缸,第二移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左右移动滑台,左右移动滑台左右滑动安装在前后移动滑台的上端面上;左右移动滑台的后侧设置第一拨料爪、第二拨料爪和第三拨料爪,第一拨料爪、第二拨料爪和第三拨料爪的高度与第二凹槽匹配;拨料时,第一拨料爪夹住壳体的两侧;第二拨料爪的位置与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对应,第二拨料爪上安装用于在移动壳体时夹紧定位销的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第三拨料爪上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定位销匹配的拨料槽,第三拨料爪的位置与拉环组装装置和出料装置对应。
作为优选,第一拨料爪为Y型;第二拨料爪的一端为直条,另一端为L型凸条;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滑块、第一固定块、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第一夹紧气缸呈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左右移动滑台上,第一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夹紧滑块;第一夹紧滑块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臂;第一固定块位于两个第一连接臂之间,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拨料爪上;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左右对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的下部均向下延伸;第一夹紧块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的左侧,第一夹紧块的左侧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一连接臂上;第一夹紧块的夹紧端设有与定位销匹配的第一夹紧槽;第二夹紧块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的右侧,第二夹紧块的右侧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一连接臂上;第二夹紧块的夹紧端设有与定位销匹配的第二夹紧槽;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位于L型凸条的内侧;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对应的第一拨料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夹紧气缸、第二夹紧滑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夹紧块和第四夹紧块;第二夹紧气缸呈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左右移动滑台上,第二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夹紧滑块;第二夹紧滑块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臂;第二固定块位于两个第二连接臂之间,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拨料爪上;第三夹紧块和第四夹紧块左右对称,第三夹紧块和第四夹紧块的下部均向下延伸;第三夹紧块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的左侧,第三夹紧块的左侧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二连接臂上;第三夹紧块的夹紧端设有第三夹紧槽;第四夹紧块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的右侧,第四夹紧块的右侧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二连接臂上;第四夹紧块的夹紧端设有第四夹紧槽;第三夹紧槽和第四夹紧槽均为V型。
作为优选,壳体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架及安装在翻转架上的翻转气缸、转接板、齿条、齿轮、转轴和翻转块;翻转气缸水平安装在翻转架的顶部;翻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接板,转接板的下部固定安装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翻转架中部,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翻转块;翻转块位于移料通道内,翻转块两侧为圆弧形;翻转块上设有与移料通道匹配的第三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内设有横向的第三凹槽。
作为优选,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包括顶升杆、顶升驱动组件、按压块和按压块限位组件;顶升杆竖向设置,顶升杆呈上下方向穿设在移料通道内,顶升杆用于向上顶定位销的底部;顶升杆的底部固定安装顶升驱动组件,顶升驱动组件驱动顶升杆向上移动;按压块的位置与顶升杆相对应,按压块的底部设有按压杆,按压杆压在定位销的顶部;按压块的顶部衔接按压块限位组件,按压块限位组件用于在按压块按压时,压住按压块的顶部;通过顶升杆和按压块的配合,检测定位销是否准确安装。
作为优选,拉环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皮带、供料电机、翻转座、盖板、限位滑座、底板、分料板和推出气缸;供料皮带通过供料电机驱动,拉环平方在供料皮带上进行输送;供料皮带的出料端衔接翻转座,翻转座为圆弧形,翻转座的进口为水平方向,下部出口为竖直方向,翻转座用于将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翻转座出口的下方衔接限位滑座,限位滑座上设有竖向的拉环限位槽,拉环限位槽形状与拉环匹配;限位滑座的下部滑动安装在底板上;限位滑座的一侧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分料板,分料板用于阻挡后续的拉环;限位滑座的后侧连接推出气缸,推出气缸用于推动限位滑座水平方向移动;限位滑座包括滑座主体和立板,立板竖向固定安装在滑座主体上,滑座主体和立板之间的空隙即为拉环限位槽;滑座主体和立板上部均设有对应的凸块,凸块与分料板之间形成拉环抓取槽;底板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竖向的限位条,限位条与拉环限位槽对应。
作为优选,拉环组装装置包括拉环抓取机构、拉环张开机构和壳体翻转组装机构;拉环抓取机构的一侧衔接拉环张开机构,拉环抓取机构和拉环张开机构之间衔接壳体翻转组装机构,拉环抓取机构的移动方向与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的推送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拉环抓取机构用于抓住拉环的上部并使其移动到拉环张开机构中;拉环张开机构用于固定拉环的下部以及向上按压拉环,将拉环的上部向上张开;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用于将壳体推到拉环抓取机构和拉环张开机构之间,并翻转壳体,使拉环的上部和下部都安装到壳体上。
作为优选,拉环抓取机构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横移组件、竖移组件、拉环抓取气缸、第一拉环夹爪、第二拉环夹爪、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横移组件水平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横移组件的输出端设置竖移组件,竖移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拉环抓取气缸,拉环抓取气缸水平设置;拉环抓取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安装第一拉环夹爪和第二拉环夹爪,拉环抓取气缸控制第一拉环夹爪和第二拉环夹爪相互靠近,实现拉环的抓取;第一拉环夹爪为L型,第一拉环夹爪的一侧设有第一夹取限位槽;第二拉环夹爪为L型,第二拉环夹爪上设有V型夹槽;第二拉环夹爪的侧面设有第二夹取限位槽;第一拉环夹爪和第二拉环夹爪上设有对应的U型挖空;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拉环抓取气缸的前侧和后侧;第一阻挡块的一端与第一夹取限位槽和第二夹取限位槽对应,第一阻挡块用于阻挡拉环的一侧;第二阻挡块为L型,第二阻挡块用于阻挡拉环的另一侧;拉环张开机构包括基座、移动座、张开气缸、气缸接头、连接板、导向杆、旋转杆、升降块、拉环下部夹紧块、拉环下部夹紧座和移动座推动气缸;基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基座上滑动安装移动座,移动座的顶部竖向固定安装张开气缸,张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接头,气缸接头上固定设置水平的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部固定安装竖向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部穿设在移动座的上部;气缸接头的下端衔接旋转杆的左端,旋转杆的中部转动安装在移动座的右侧,旋转杆的右端衔接升降块,升降块上下滑动设置在移动座的右侧;升降块的右端设有夹紧头,夹紧头的右侧端面为竖直平面,夹紧头的左侧为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拉环下侧的形状匹配,夹紧时,拉环的上端位于圆弧形凹槽内;移动座的右侧下部设有横向固定安装的拉环下部夹紧块,拉环下部夹紧块的右端为V型凹槽;拉环下部夹紧块与拉环下部夹紧座衔接,拉环下部夹紧座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拉环下部夹紧座的上部设有夹紧横梁;夹紧时,拉环的下部夹在夹紧横梁和拉环下部夹紧块的右端之间;移动座通过移动座推动气缸驱动。
作为优选,壳体翻转组装机构包括壳体推送组件和翻转组装组件;壳体推送组件的上方设置翻转组装组件,壳体推送组件用于横向和竖向推动翻转组装组件;翻转组装组件用于翻转壳体,使拉环组装到壳体上;壳体推送组件包括壳体推送气缸、底座、壳体推送滑台、壳体顶升气缸、顶升板和顶升导向杆;壳体推送气缸水平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壳体推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壳体推送滑台,壳体推送滑台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底座上,壳体推送滑台上竖向固定壳体顶升气缸,壳体推送滑台的输出端固定安装顶升板,顶升板通过轴套连接顶升导向杆,顶升导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壳体推送滑台上;顶升板上设有两个铰接耳;翻转组装组件包括翻转组装气缸、推块、推块限位板、壳体翻转板和限位块;翻转组装气缸水平安装在顶升板的上端面上,翻转组装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推块,推块位于两块推块限位板之间,两块推块限位板分别固定安装在顶升板上端面的两侧;推块的上部设有用于限位的斜面;壳体翻转板的中部铰接在两个铰接耳上,壳体翻转板的下部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推块的端部;壳体翻转板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壳体定位的第四定位槽;壳体翻转板的上部设有向出料端延伸的上部限位条,上部限位条的背面设有用于拉环上部安装的第一拉环安装槽,壳体翻转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在组装时支撑壳体的支撑板,壳体翻转板的下部设有向出料端延伸的下部限位条,下部限位条的背面设有用于拉环下部安装的第二拉环安装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1.在壳体上料到移料通道之前,先通过壳体正反检测装置对壳体的方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结果传输给壳体翻转装置,壳体翻转装置会将方向错误的壳体翻转180度,使每个壳体都能顺利安装定位销和拉环,并在定位销安装后通过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检测定位销是否正确安装,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通过步进移料装置驱动壳体在移料通道内一步一步向前走,将壳体组装分成多个工位进行,有效提高组装效率。
2.拉环在输送时,平放在供料皮带上,然后通过翻转座将水平的拉环翻转为竖向,且翻转后的拉环直接掉落到限位滑座的拉环限位槽内,通过拉环限位槽使拉环保持竖向,然后推出气缸驱动限位滑座沿着底板向挡板移动,拉环限位槽刚好与限位条衔接,限位条顶在拉环的上下端,进一步对拉环限位,使拉环的上部位于拉环抓取槽内,便于拉环的抓取。
3.通过翻转板上的第四定位槽定位壳体,将翻转板铰接在铰接耳上,通过翻转组装气缸推动推块,实现翻转板的翻转,从而调整壳体的姿态,便于拉环的组装。同时在翻转板的后部设有第一拉环安装槽和第二拉环安装槽,便于拉环对准壳体上的第二通孔,壳体推送气缸和壳体顶升气缸相互配合,实现壳体位置的精确控制,有利于将通孔对准拉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不锈钢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正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壳体正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拨料爪和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壳体翻转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拉环供料装置和拉环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拉环供料装置和拉环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限位滑座、底板、分料板和推出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拉环抓取气缸、第一拉环夹爪、第二拉环夹爪、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拉环抓取气缸、第一拉环夹爪、第二拉环夹爪、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拉环张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壳体推送组件和翻转组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壳体推送组件和翻转组装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壳体供料装置1、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步进移料装置3、壳体翻转装置4、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拉环供料装置7、拉环组装装置8和出料装置9。壳体供料装置1设置在机架的一端,壳体供料装置1的输出端衔接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的进料端,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的出料端衔接步进移料装置3。步进移料装置3水平安装在机架的中部,步进移料装置3上设有线性的移料通道30,沿移料通道3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壳体翻转装置4、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和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步进移料装置3的出料端一侧设置拉环供料装置7,拉环供料装置7的出料端衔接拉环组装装置8,拉环组装装置8与移料通道30的出料端连接,出料装置9设置在拉环组装装置8的出料端。
壳体供料装置1用于将壳体输送到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中。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壳体上的第一通孔是否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步进移料装置3用于将检测后的壳体移动到移料通道30内,将移料通道30内的壳体向出料端移动一个单位以及将拉环组装装置8中的壳体输送到出料装置9中。壳体翻转装置4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壳体翻转180度,使其符合第一通孔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用于将定位销从上向下插入第一通孔内。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定位销是否安装到位。拉环供料装置7用于拉环的供料。拉环组装装置8用于抓取拉环并将拉环张开后组装到壳体的第二通孔上。出料装置9用于产品出料。
如图3所示,不锈钢搭扣包括壳体101、定位销102和拉环103。壳体101的上下两端设有向同一侧弯曲的折弯部,在折弯部上设有第一通孔1011和第二通孔1012。定位销102插在第一通孔1011内。拉环103为C型,拉环103的上端设有向下的折弯,拉环103的下端设有向上的折弯,拉环10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在上部的第二通孔1012和下部的第二通孔1012内。
如图4所示,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包括检测座21、第一气缸22、检测插针23、推送座24、第二气缸25和推送滑块26。检测座21内设有用于定位壳体的第一定位槽211,第一定位槽211为C型。第一定位槽211衔接在壳体供料装置1的出料端。检测座21上部竖向固定安装第一气缸22,第一气缸22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检测插针23,检测插针23从上向下穿过检测座21的上部进入第一定位槽211内。检测插针23用于检测壳体的第一通孔位置。推送座24位于检测座21的出料端。推送座24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水平滑槽,第二气缸25水平安装在推送座24的后部,第二气缸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送滑块26,推送滑块26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水平滑槽内。推送滑块26上设有第二定位槽261,第二定位槽261为C型,第二定位槽261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一凹槽262。当推送滑块26位于水平滑槽后侧时,第二定位槽261与第一定位槽211对齐。当推送滑块26位于水平滑槽前侧时,第二定位槽261与移料通道30对齐。
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动作时,壳体进入第一定位槽211内,然后第一气缸22驱动检测插针23向下移动,若检测插针23能穿过壳体,则壳体安装正确;若检测插针23不能穿过壳体,则壳体为反向安装,需要壳体翻转装置4翻转壳体,检测后壳体进入第二定位槽261内,然后第二气缸25驱动推送滑块26沿着推送座24向前移动,使第二定位槽261与移料通道30衔接,步进移料装置3将壳体推到移料通道30内。当第二定位槽261与移料通道30衔接时,推送滑块26的右侧面刚好挡在第一定位槽211的左侧,将下一个壳体挡在第一定位槽211内,提高壳体检测和上料的有序性。
如图5所示,移料通道30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凹槽301。步进移料装置3还包括第一移料气缸31、前后移动滑台32、第二移料气缸33、左右移动滑台34、第一拨料爪35、第二拨料爪36和第三拨料爪37。第一移料气缸31呈前后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第一移料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前后移动滑台32,前后移动滑台32的底部前后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滑台32的前侧上部水平安装第二移料气缸33,第二移料气缸33的输出端连接左右移动滑台34,左右移动滑台34左右滑动安装在前后移动滑台32的上端面上。左右移动滑台34的后侧设置第一拨料爪35、第二拨料爪36和第三拨料爪37,第一拨料爪35、第二拨料爪36和第三拨料爪37的高度与第二凹槽301匹配。第一拨料爪35为Y型,拨料时,第一拨料爪35夹住壳体的两侧。第二拨料爪36的位置与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对应,第二拨料爪36上安装用于在移动壳体时夹紧定位销的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363。第二拨料爪36的一端为直条361,另一端为L型凸条362。第二拨料爪36拨料时,第二拨料爪36夹住壳体的两侧,同时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363夹住定位销。第三拨料爪37上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定位销匹配的拨料槽371,第三拨料爪37的位置与拉环组装装置8和出料装置9对应。第三拨料爪37拨料时,第三拨料爪37向定位销移动,定位销伸进拨料槽371内,通过拨料槽371带动壳体移动。
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363包括第一夹紧气缸3631、第一夹紧滑块3632、第一固定块3633、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第一夹紧气缸3631呈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左右移动滑台34上,第一夹紧气缸36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夹紧滑块3632。第一夹紧滑块3632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臂36321。第一固定块3633位于两个第一连接臂36321之间,第一固定块363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拨料爪36上。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左右对称,第一夹紧块3634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3633的左侧,第一夹紧块3634的左侧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一连接臂36321上。第一夹紧块3634的夹紧端设有与定位销匹配的第一夹紧槽。第二夹紧块3635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3633的右侧,第二夹紧块3635的右侧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一连接臂36321上。第二夹紧块3635的夹紧端设有与定位销匹配的第二夹紧槽。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位于L型凸条362的内侧。
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363动作时,第一夹紧气缸3631驱动第一夹紧滑块3632向后移动,两个第一连接臂36321分别拉动第一夹紧块3634的左侧和第二夹紧块3635的右侧向后移动,从而第一夹紧块3634顺势针旋转,第二夹紧块3635逆时针旋转,第一夹紧槽和第二夹紧槽远离,然后第一移料气缸31驱动前后移动滑台32向壳体移动,使定位销位于第一夹紧槽和第二夹紧槽之间,然后第一夹紧气缸3631反向动作,第一夹紧槽和第二夹紧槽将定位销夹紧,然后第二移料气缸33驱动左右移动滑台34向出料端移动,从而带动壳体和定位销向出料端移动。
如图7所示,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对应的第一拨料爪3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351,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351包括第二夹紧气缸3511、第二夹紧滑块3512、第二固定块3513、第三夹紧块3514和第四夹紧块3515。第二夹紧气缸3511呈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左右移动滑台34上,第二夹紧气缸35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夹紧滑块3512。第二夹紧滑块3512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臂35121。第二固定块3513位于两个第二连接臂35121之间,第二固定块351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拨料爪35上。第三夹紧块3514和第四夹紧块3515左右对称,第三夹紧块3514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3513的左侧,第三夹紧块3514的左侧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二连接臂35121上。第三夹紧块3514的夹紧端设有第三夹紧槽。第四夹紧块3515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3513的右侧,第四夹紧块3515的右侧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二连接臂35121上。第四夹紧块3515的夹紧端设有第四夹紧槽。第三夹紧槽和第四夹紧槽均为V型。
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351动作时,第二夹紧气缸3511驱动第二夹紧滑块3512向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两个第二连接臂35121分别带动第三夹紧块3514的左侧和第四夹紧块3515的右侧移动,使第三夹紧块3514逆时针旋转,第四夹紧块3515顺时针旋转,从而第三夹紧槽和第四夹紧槽打开,然后第一移料气缸31驱动前后移动滑台32向壳体移动,使定位销位于第三夹紧槽和第四夹紧槽之间,然后第一夹紧气缸3631反向动作,第三夹紧槽和第四夹紧槽将定位销夹紧,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动作,对定位销的安装进行检测,然后第二移料气缸33驱动左右移动滑台34向出料端移动,从而带动壳体和定位销向出料端移动。
如图8所示,壳体翻转装置4包括翻转架及安装在翻转架上的翻转气缸41、转接板42、齿条43、齿轮44、转轴45和翻转块46。翻转气缸41水平安装在翻转架的顶部。翻转气缸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接板42,转接板42的下部固定安装齿条43,齿条43与齿轮44啮合,齿轮44通过转轴45转动安装在翻转架中部,转轴45的端部固定连接翻转块46。翻转块46位于移料通道30内,翻转块46两侧为圆弧形。翻转块46上设有与移料通道30匹配的第三定位槽461,第三定位槽461内设有横向的第三凹槽462。
壳体翻转装置4动作时,待翻转的壳体位于第三定位槽461内,然后翻转气缸41驱动转接板42向左移动,转接板42带动齿条43向左移动,从而齿条43带动齿轮44旋转,齿轮44带动转轴45旋转,转轴45带动翻转块46旋转180度,将壳体翻转180度。
如图9所示,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包括顶升杆61、顶升驱动组件62、按压块63和按压块限位组件64。顶升杆61竖向设置,顶升杆61呈上下方向穿设在移料通道30内,顶升杆61用于向上顶定位销的底部。顶升杆61的底部固定安装顶升驱动组件62,顶升驱动组件62驱动顶升杆61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顶升驱动组件62采用丝杆。按压块63的位置与顶升杆61相对应,按压块63的底部设有按压杆631,按压杆631压在定位销的顶部。按压块63的顶部衔接按压块限位组件64,按压块限位组件64用于在按压块63按压时,压住按压块63的顶部。通过顶升杆61和按压块63的配合,检测定位销是否准确安装。
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动作时,顶升驱动组件62驱动顶升杆61向上移动,顶升杆61的顶部顶在定位销的底部,同时按压块63上的按压杆631压在定位销的顶部,按压块限位组件64压住按压块63的上方,通过顶升杆61和按压杆631的挤压调整定位销的位置,使定位销安装到位。
如图10到12所示,拉环供料装置7包括供料皮带71、供料电机72、翻转座73、盖板74、限位滑座75、底板76、分料板77和推出气缸78。供料皮带71通过供料电机72驱动,拉环平方在供料皮带71上进行输送。供料皮带71的出料端衔接翻转座73,翻转座73为圆弧形,翻转座73的进口为水平方向,下部出口为竖直方向,翻转座73用于将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翻转座73出口的下方衔接限位滑座75,限位滑座75上设有竖向的拉环限位槽750,拉环限位槽750形状与拉环匹配。限位滑座75的下部滑动安装在底板76上。限位滑座75的一侧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分料板77,分料板77用于阻挡后续的拉环。限位滑座75的后侧连接推出气缸78,推出气缸78用于推动限位滑座75水平方向移动。限位滑座75包括滑座主体751和立板752,立板752竖向固定安装在滑座主体751上,滑座主体751和立板752之间的空隙即为拉环限位槽750。滑座主体751和立板752上部均设有对应的凸块753,凸块753与分料板77之间形成拉环抓取槽。底板76的一端设有挡板761,挡板761上设有竖向的限位条762,限位条762与拉环限位槽750对应。
拉环供料装置7动作时,拉环平方在供料皮带71上,供料电机72驱动供料皮带71移动,在翻转座73的作用下,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并落到限位滑座75的拉环限位槽750内,拉环的上端位于拉环抓取槽内,便于拉环组装装置8抓取拉环。然后,推出气缸78驱动限位滑座75沿着底板76向挡板761移动,拉环限位槽750刚好与限位条762衔接,限位条762顶在拉环的上下端,进一步对拉环限位,便于拉环的抓取,同时分料板77将后一个拉环挡在翻转座73内。
拉环供料装置7解决了拉环为由圆柱形的长条弯折呈C型,导致拉环长度方向上较长,宽度较窄,难以对其定位,不容易抓取的问题。拉环供料装置7的优点是拉环在输送时,平放在供料皮带71上,然后通过翻转座73将水平的拉环翻转为竖向,且翻转后的拉环直接掉落到限位滑座75的拉环限位槽750内,通过拉环限位槽750使拉环保持竖向,然后推出气缸78驱动限位滑座75沿着底板76向挡板761移动,拉环限位槽750刚好与限位条762衔接,限位条762顶在拉环的上下端,进一步对拉环限位,使拉环的上部位于拉环抓取槽内,便于拉环的抓取。
如图10所示,拉环组装装置8包括拉环抓取机构81、拉环张开机构82和壳体翻转组装机构。拉环抓取机构81的一侧衔接拉环张开机构82,拉环抓取机构81和拉环张开机构82之间衔接壳体翻转组装机构,拉环抓取机构81的移动方向与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的推送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拉环抓取机构81用于抓住拉环的上部并使其移动到拉环张开机构82中;拉环张开机构82用于固定拉环的下部以及向上按压拉环,将拉环的上部向上张开;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用于将壳体推到拉环抓取机构81和拉环张开机构82之间,并翻转壳体,使拉环的上部和下部都安装到壳体上。
如图11、图13和图14所示,拉环抓取机构81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横移组件811、竖移组件812、拉环抓取气缸813、第一拉环夹爪814、第二拉环夹爪815、第一阻挡块816和第二阻挡块817。横移组件811水平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横移组件811的输出端设置竖移组件812,竖移组件812的输出端设置拉环抓取气缸813,拉环抓取气缸813水平设置。拉环抓取气缸81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安装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拉环抓取气缸813控制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相互靠近,实现拉环的抓取。第一拉环夹爪814为L型,第一拉环夹爪814的一侧设有第一夹取限位槽8141。第二拉环夹爪815为L型,第二拉环夹爪815上设有V型夹槽8151。第二拉环夹爪815的侧面设有第二夹取限位槽8152。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上设有对应的U型挖空。第一阻挡块816和第二阻挡块817分别固定安装在拉环抓取气缸813的前侧和后侧。第一阻挡块816的一端与第一夹取限位槽8141和第二夹取限位槽8152对应,第一阻挡块816用于阻挡拉环的一侧。第二阻挡块817为L型,第二阻挡块817用于阻挡拉环的另一侧。
拉环抓取机构81动作时,横移组件811和竖移组件812相互配合,将拉环抓取气缸813对准拉环的上部,然后拉环抓取气缸813驱动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相互靠近,并通过V型夹槽8151定位拉环,同时在第一阻挡块816的作用,有效防止第二拉环夹爪815过度挤压拉环,第一阻挡块816和第二阻挡块817将拉环的前后侧限制在第一阻挡块816和第二阻挡块817之间,拉环抓取机构81将拉环移动到拉环张开机构82的上方。
如图15和图16所示,拉环张开机构82包括基座821、移动座822、张开气缸823、气缸接头8231、连接板8232、导向杆8233、旋转杆824、升降块825、拉环下部夹紧块826、拉环下部夹紧座827和移动座推动气缸828。基座82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基座821上滑动安装移动座822,移动座822的顶部竖向固定安装张开气缸823,张开气缸823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接头8231,气缸接头8231上固定设置水平的连接板8232,连接板8232的端部固定安装竖向的导向杆8233,导向杆8233的上部穿设在移动座822的上部。气缸接头8231的下端衔接旋转杆824的左端,旋转杆824的中部转动安装在移动座822的右侧,旋转杆824的右端衔接升降块825,升降块825上下滑动设置在移动座822的右侧。升降块825的右端设有夹紧头8251,夹紧头8251的右侧端面为竖直平面,夹紧头8251的左侧为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拉环下侧的形状匹配,夹紧时,拉环的上端位于圆弧形凹槽内。移动座822的右侧下部设有横向固定安装的拉环下部夹紧块826,拉环下部夹紧块826的右端为V型凹槽8261。拉环下部夹紧块826与拉环下部夹紧座827衔接,拉环下部夹紧座827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拉环下部夹紧座827的上部设有夹紧横梁8271。夹紧时,拉环的下部夹在夹紧横梁8271和拉环下部夹紧块826的右端之间。移动座822通过移动座推动气缸828驱动。
拉环张开机构82动作时,移动座推动气缸828驱动移动座822沿着基座821向右移动,拉环下部夹紧块826向拉环下部夹紧座827向右移动,将拉环的下端固定在V型凹槽8261和夹紧横梁8271之间。拉环的上端通过拉环抓取机构81固定,然后张开气缸823驱动气缸接头8231向下移动,气缸接头8231带动连接板8232向下移动,在导向杆8233的导向下,保证气缸接头8231平稳的向下移动,并压在的旋转杆824的左端,从而旋转杆824逆时针旋转,旋转杆824的右端带动升降块825向上提升,升降块825的夹紧头8251压在拉环上端的下侧,并将拉环上端向上张开。
如图17和18所示,壳体翻转组装机构包括壳体推送组件83和翻转组装组件84。壳体推送组件83的上方设置翻转组装组件84,壳体推送组件83用于横向和竖向推动翻转组装组件84。翻转组装组件84用于翻转壳体,使拉环组装到壳体上。壳体推送组件83包括壳体推送气缸831、底座832、壳体推送滑台833、壳体顶升气缸834、顶升板835和顶升导向杆836。壳体推送气缸831水平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壳体推送气缸831的输出端连接壳体推送滑台833,壳体推送滑台833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底座832上,壳体推送滑台833上竖向固定壳体顶升气缸834,壳体推送滑台83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顶升板835,顶升板835的通过轴套连接四根顶升导向杆836,顶升导向杆83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壳体推送滑台833上。顶升板835上设有两个铰接耳8351。翻转组装组件84包括翻转组装气缸841、推块842、推块限位板8421、壳体翻转板843和限位块844。翻转组装气缸841水平安装在顶升板835的上端面上,翻转组装气缸841的输出端连接推块842,推块842位于两块推块限位板8421之间,两块推块限位板8421分别固定安装在顶升板835上端面的两侧。推块842的上部设有用于限位的斜面。壳体翻转板843的中部铰接在两个铰接耳8351上,壳体翻转板843的下部设有连接槽8431,连接槽8431内设置限位块844,限位块844固定安装在推块842的端部。壳体翻转板843上设有用于壳体定位的第四定位槽8432。壳体翻转板843的上部向出料端延伸的上部限位条,上部限位条的背面设有用于拉环上部安装的第一拉环安装槽8433,壳体翻转板843的中部设有用于在组装时支撑壳体的支撑板8434,壳体翻转板843的下部向出料端延伸的下部限位条,下部限位条的背面设有用于拉环下部安装的第二拉环安装槽8435。
壳体翻转组装机构动作时,壳体通过壳体翻转板843上的第四定位槽8432定位,壳体推送气缸831驱动壳体推送滑台833沿着底座832向左移动,将顶升板835向拉环张开机构82靠近,然后壳体顶升气缸834调整顶升板835的高度,使壳体下部高度高于拉环的下端,然后壳体推送气缸831继续推动顶升板835向左移动,将壳体下部的第二通孔对准拉环下端,然后壳体顶升气缸834向下移,将拉环的下端插进壳体下部的第二通孔内,然后翻转组装气缸841推动推块842向有移动,在限位块844的作用下,壳体翻转板843发生翻转,将壳体的上端向拉环的上端翻转,由于此时拉环已经被张开,拉环的上端高于壳体,只需调整壳体翻转的角度,使第二通孔对准拉环的上端,然后拉环张开机构82复位,拉环复原,拉环的上端插进壳体上部的第二通孔内,松开拉环的上端和下端,翻转组装气缸841复位,壳体转为竖向,壳体推送气缸831复位,将壳体翻转板843与移料通道30对齐,然后通过步进移料装置3将组装完成的产品推入出料装置9。
壳体翻转组装机构解决了拉环为C型,难以直接安装到竖向放置的壳体上,要考虑如何调整壳体的姿态,便于拉环的组装的问题。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的优点是通过翻转板843上的第四定位槽8432定位壳体,将翻转板843铰接在铰接耳8351上,通过翻转组装气缸841推动推块842,实现翻转板843的翻转,从而调整壳体的姿态,便于拉环的组装。同时在翻转板843的后部设有第一拉环安装槽8433和第二拉环安装槽8435,便于拉环对准壳体上的第二通孔,壳体推送气缸831和壳体顶升气缸834相互配合,实现壳体位置的精确控制,有利于将通孔对准拉环。
该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生产加工:
S1:壳体上料:壳体通过壳体供料装置1进入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中;
S2:壳体正反检测: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对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进行检测,判断第一通孔是否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
S3:移料:步进移料装置3将检测后的壳体推入移料通道30中;
S4:壳体翻转校正:若壳体检测不合格,壳体翻转装置4将壳体翻转180度,使其合格。若壳体检测合格,则跳过此步骤;
S5:定位销安装:步进移料装置3将壳体推到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的下方,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将定位销从上向下插入第一通孔内;
S6:定位销检测:步进移料装置3将壳体推到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的下方,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对定位销进行检测;
S7:拉环上料:拉环供料装置7将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拉环组装装置8抓取竖向的拉环;
S8:拉环组装:拉环组装装置8固定住拉环的下端,并将上端向上拉,使拉环张开,然后拉环组装装置8将壳体向后推,使拉环的下端插入壳体下部的第二通孔,拉环的上端插入壳体上部的第二通孔;
S9:出料:组装完成的产品通过出料装置9出料。
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壳体上通孔的位置不是左右对称的,在壳体上料时,如果有个别壳体方向放反,在组装时,会出现无法安装定位销的现象,导致设备停机的问题。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壳体上料到移料通道30之前,先通过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对壳体的方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结果传输给壳体翻转装置4,壳体翻转装置4会将方向错误的壳体翻转180度,使每个壳体都能顺利安装定位销和拉环,并在定位销安装后通过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检测定位销是否正确安装,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通过步进移料装置3驱动壳体在移料通道30内一步一步向前走,将壳体组装分成多个工位进行,有效提高组装效率。

Claims (10)

1.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壳体供料装置(1)、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步进移料装置(3)、壳体翻转装置(4)、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拉环供料装置(7)、拉环组装装置(8)和出料装置(9);壳体供料装置(1)设置在机架的一端,壳体供料装置(1)的输出端衔接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的进料端,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的出料端衔接步进移料装置(3);步进移料装置(3)水平安装在机架的中部,步进移料装置(3)上设有线性的移料通道(30),沿移料通道(3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壳体翻转装置(4)、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和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步进移料装置(3)的出料端一侧设置拉环供料装置(7),拉环供料装置(7)的出料端衔接拉环组装装置(8),拉环组装装置(8)与移料通道(30)的出料端连接,出料装置(9)设置在拉环组装装置(8)的出料端;
壳体供料装置(1)用于将壳体输送到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中;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壳体上的第一通孔是否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步进移料装置(3)用于将检测后的壳体移动到移料通道(30)内,将移料通道(30)内的壳体向出料端移动一个单位以及将拉环组装装置(8)中的壳体输送到出料装置(9)中;壳体翻转装置(4)用于将检测不合格的壳体翻转180度,使其符合第一通孔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用于将定位销从上向下插入第一通孔内;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定位销是否安装到位;拉环供料装置(7)用于拉环的供料;拉环组装装置(8)用于抓取拉环并将拉环张开后组装到壳体的第二通孔上;出料装置(9)用于产品出料;该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生产加工:
S1:壳体上料:壳体通过壳体供料装置(1)进入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中;
S2:壳体正反检测: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对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进行检测,判断第一通孔是否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出料端;
S3:移料:步进移料装置(3)将检测后的壳体推入移料通道(30)中;
S4:壳体翻转校正:若壳体检测不合格,壳体翻转装置(4)将壳体翻转180度,使其合格;若壳体检测合格,则跳过此步骤;
S5:定位销安装:步进移料装置(3)将壳体推到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的下方,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将定位销从上向下插入第一通孔内;
S6:定位销检测:步进移料装置(3)将壳体推到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的下方,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对定位销进行检测;
S7:拉环上料:拉环供料装置(7)将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拉环组装装置(8)抓取竖向的拉环;
S8:拉环组装:拉环组装装置(8)固定住拉环的下端,并将上端向上拉,使拉环张开,然后拉环组装装置(8)将壳体向后推,使拉环的下端插入壳体下部的第二通孔,拉环的上端插入壳体上部的第二通孔;
S9:出料:组装完成的产品通过出料装置(9)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正反检测装置(2)包括检测座(21)、第一气缸(22)、检测插针(23)、推送座(24)、第二气缸(25)和推送滑块(26);检测座(21)内设有用于定位壳体的第一定位槽(211),第一定位槽(211)为C型;第一定位槽(211)衔接在壳体供料装置(1)的出料端;检测座(21)上部竖向固定安装第一气缸(22),第一气缸(22)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检测插针(23),检测插针(23)从上向下穿过检测座(21)的上部进入第一定位槽(211)内;检测插针(23)用于检测壳体的第一通孔位置;推送座(24)位于检测座(21)的出料端;推送座(24)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水平滑槽,第二气缸(25)水平安装在推送座(24)的后部,第二气缸(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送滑块(26),推送滑块(26)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水平滑槽内;推送滑块(26)上设有第二定位槽(261),第二定位槽(261)为C型,第二定位槽(261)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一凹槽(262);当推送滑块(26)位于水平滑槽后侧时,第二定位槽(261)与第一定位槽(211)对齐;当推送滑块(26)位于水平滑槽前侧时,第二定位槽(261)与移料通道(30)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料通道(30)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凹槽(301);步进移料装置(3)还包括第一移料气缸(31)、前后移动滑台(32)、第二移料气缸(33)、左右移动滑台(34)、第一拨料爪(35)、第二拨料爪(36)和第三拨料爪(37);第一移料气缸(31)呈前后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第一移料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前后移动滑台(32),前后移动滑台(32)的底部前后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滑台(32)的前侧上部水平安装第二移料气缸(33),第二移料气缸(33)的输出端连接左右移动滑台(34),左右移动滑台(34)左右滑动安装在前后移动滑台(32)的上端面上;左右移动滑台(34)的后侧设置第一拨料爪(35)、第二拨料爪(36)和第三拨料爪(37),第一拨料爪(35)、第二拨料爪(36)和第三拨料爪(37)的高度与第二凹槽(301)匹配;拨料时,第一拨料爪(35)夹住壳体的两侧;第二拨料爪(36)的位置与定位销上料组装装置(5)对应,第二拨料爪(36)上安装用于在移动壳体时夹紧定位销的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363);第三拨料爪(37)上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定位销匹配的拨料槽(371),第三拨料爪(37)的位置与拉环组装装置(8)和出料装置(9)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拨料爪(35)为Y型;第二拨料爪(36)的一端为直条(361),另一端为L型凸条(362);第一定位销夹紧组件(363)包括第一夹紧气缸(3631)、第一夹紧滑块(3632)、第一固定块(3633)、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第一夹紧气缸(3631)呈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左右移动滑台(34)上,第一夹紧气缸(36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夹紧滑块(3632);第一夹紧滑块(3632)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臂(36321);第一固定块(3633)位于两个第一连接臂(36321)之间,第一固定块(363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拨料爪(36)上;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左右对称,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的下部均向下延伸;第一夹紧块(3634)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3633)的左侧,第一夹紧块(3634)的左侧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一连接臂(36321)上;第一夹紧块(3634)的夹紧端设有与定位销匹配的第一夹紧槽;第二夹紧块(3635)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3633)的右侧,第二夹紧块(3635)的右侧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一连接臂(36321)上;第二夹紧块(3635)的夹紧端设有与定位销匹配的第二夹紧槽;第一夹紧块(3634)和第二夹紧块(3635)位于L型凸条(362)的内侧;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对应的第一拨料爪(3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351),第二定位销夹紧组件(351)包括第二夹紧气缸(3511)、第二夹紧滑块(3512)、第二固定块(3513)、第三夹紧块(3514)和第四夹紧块(3515);第二夹紧气缸(3511)呈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左右移动滑台(34)上,第二夹紧气缸(35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夹紧滑块(3512);第二夹紧滑块(3512)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臂(35121);第二固定块(3513)位于两个第二连接臂(35121)之间,第二固定块(351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拨料爪(35)上;第三夹紧块(3514)和第四夹紧块(3515)左右对称,第三夹紧块(3514)和第四夹紧块(3515)的下部均向下延伸;第三夹紧块(3514)的右侧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3513)的左侧,第三夹紧块(3514)的左侧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二连接臂(35121)上;第三夹紧块(3514)的夹紧端设有第三夹紧槽;第四夹紧块(3515)的左侧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3513)的右侧,第四夹紧块(3515)的右侧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二连接臂(35121)上;第四夹紧块(3515)的夹紧端设有第四夹紧槽;第三夹紧槽和第四夹紧槽均为V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翻转装置(4)包括翻转架及安装在翻转架上的翻转气缸(41)、转接板(42)、齿条(43)、齿轮(44)、转轴(45)和翻转块(46);翻转气缸(41)水平安装在翻转架的顶部;翻转气缸(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接板(42),转接板(42)的下部固定安装齿条(43),齿条(43)与齿轮(44)啮合,齿轮(44)通过转轴(45)转动安装在翻转架中部,转轴(45)的端部固定连接翻转块(46);翻转块(46)位于移料通道(30)内,翻转块(46)两侧为圆弧形;翻转块(46)上设有与移料通道(30)匹配的第三定位槽(461),第三定位槽(461)内设有横向的第三凹槽(4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销安装检测装置(6)包括顶升杆(61)、顶升驱动组件(62)、按压块(63)和按压块限位组件(64);顶升杆(61)竖向设置,顶升杆(61)呈上下方向穿设在移料通道(30)内,顶升杆(61)用于向上顶定位销的底部;顶升杆(61)的底部固定安装顶升驱动组件(62),顶升驱动组件(62)驱动顶升杆(61)向上移动;按压块(63)的位置与顶升杆(61)相对应,按压块(63)的底部设有按压杆(631),按压杆(631)压在定位销的顶部;按压块(63)的顶部衔接按压块限位组件(64),按压块限位组件(64)用于在按压块(63)按压时,压住按压块(63)的顶部;通过顶升杆(61)和按压块(63)的配合,检测定位销是否准确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拉环供料装置(7)包括供料皮带(71)、供料电机(72)、翻转座(73)、盖板(74)、限位滑座(75)、底板(76)、分料板(77)和推出气缸(78);供料皮带(71)通过供料电机(72)驱动,拉环平方在供料皮带(71)上进行输送;供料皮带(71)的出料端衔接翻转座(73),翻转座(73)为圆弧形,翻转座(73)的进口为水平方向,下部出口为竖直方向,翻转座(73)用于将平方的拉环翻转为竖向;翻转座(73)出口的下方衔接限位滑座(75),限位滑座(75)上设有竖向的拉环限位槽(750),拉环限位槽(750)形状与拉环匹配;限位滑座(75)的下部滑动安装在底板(76)上;限位滑座(75)的一侧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分料板(77),分料板(77)用于阻挡后续的拉环;限位滑座(75)的后侧连接推出气缸(78),推出气缸(78)用于推动限位滑座(75)水平方向移动;限位滑座(75)包括滑座主体(751)和立板(752),立板(752)竖向固定安装在滑座主体(751)上,滑座主体(751)和立板(752)之间的空隙即为拉环限位槽(750);滑座主体(751)和立板(752)上部均设有对应的凸块(753),凸块(753)与分料板(77)之间形成拉环抓取槽;底板(76)的一端设有挡板(761),挡板(761)上设有竖向的限位条(762),限位条(762)与拉环限位槽(750)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拉环组装装置(8)包括拉环抓取机构(81)、拉环张开机构(82)和壳体翻转组装机构;拉环抓取机构(81)的一侧衔接拉环张开机构(82),拉环抓取机构(81)和拉环张开机构(82)之间衔接壳体翻转组装机构,拉环抓取机构(81)的移动方向与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的推送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拉环抓取机构(81)用于抓住拉环的上部并使其移动到拉环张开机构(82)中;拉环张开机构(82)用于固定拉环的下部以及向上按压拉环,将拉环的上部向上张开;壳体翻转组装机构用于将壳体推到拉环抓取机构(81)和拉环张开机构(82)之间,并翻转壳体,使拉环的上部和下部都安装到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拉环抓取机构(81)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横移组件(811)、竖移组件(812)、拉环抓取气缸(813)、第一拉环夹爪(814)、第二拉环夹爪(815)、第一阻挡块(816)和第二阻挡块(817);横移组件(811)水平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横移组件(811)的输出端设置竖移组件(812),竖移组件(812)的输出端设置拉环抓取气缸(813),拉环抓取气缸(813)水平设置;拉环抓取气缸(81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安装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拉环抓取气缸(813)控制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相互靠近,实现拉环的抓取;第一拉环夹爪(814)为L型,第一拉环夹爪(814)的一侧设有第一夹取限位槽(8141);第二拉环夹爪(815)为L型,第二拉环夹爪(815)上设有V型夹槽(8151);第二拉环夹爪(815)的侧面设有第二夹取限位槽(8152);第一拉环夹爪(814)和第二拉环夹爪(815)上设有对应的U型挖空;第一阻挡块(816)和第二阻挡块(817)分别固定安装在拉环抓取气缸(813)的前侧和后侧;第一阻挡块(816)的一端与第一夹取限位槽(8141)和第二夹取限位槽(8152)对应,第一阻挡块(816)用于阻挡拉环的一侧;第二阻挡块(817)为L型,第二阻挡块(817)用于阻挡拉环的另一侧;拉环张开机构(82)包括基座(821)、移动座(822)、张开气缸(823)、气缸接头(8231)、连接板(8232)、导向杆(8233)、旋转杆(824)、升降块(825)、拉环下部夹紧块(826)、拉环下部夹紧座(827)和移动座推动气缸(828);基座(82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基座(821)上滑动安装移动座(822),移动座(822)的顶部竖向固定安装张开气缸(823),张开气缸(823)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接头(8231),气缸接头(8231)上固定设置水平的连接板(8232),连接板(8232)的端部固定安装竖向的导向杆(8233),导向杆(8233)的上部穿设在移动座(822)的上部;气缸接头(8231)的下端衔接旋转杆(824)的左端,旋转杆(824)的中部转动安装在移动座(822)的右侧,旋转杆(824)的右端衔接升降块(825),升降块(825)上下滑动设置在移动座(822)的右侧;升降块(825)的右端设有夹紧头(8251),夹紧头(8251)的右侧端面为竖直平面,夹紧头(8251)的左侧为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拉环下侧的形状匹配,夹紧时,拉环的上端位于圆弧形凹槽内;移动座(822)的右侧下部设有横向固定安装的拉环下部夹紧块(826),拉环下部夹紧块(826)的右端为V型凹槽(8261);拉环下部夹紧块(826)与拉环下部夹紧座(827)衔接,拉环下部夹紧座(827)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拉环下部夹紧座(827)的上部设有夹紧横梁(8271);夹紧时,拉环的下部夹在夹紧横梁(8271)和拉环下部夹紧块(826)的右端之间;移动座(822)通过移动座推动气缸(828)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翻转组装机构包括壳体推送组件(83)和翻转组装组件(84);壳体推送组件(83)的上方设置翻转组装组件(84),壳体推送组件(83)用于横向和竖向推动翻转组装组件(84);翻转组装组件(84)用于翻转壳体,使拉环组装到壳体上;壳体推送组件(83)包括壳体推送气缸(831)、底座(832)、壳体推送滑台(833)、壳体顶升气缸(834)、顶升板(835)和顶升导向杆(836);壳体推送气缸(831)水平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壳体推送气缸(831)的输出端连接壳体推送滑台(833),壳体推送滑台(833)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底座(832)上,壳体推送滑台(833)上竖向固定壳体顶升气缸(834),壳体推送滑台(83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顶升板(835),顶升板(835)通过轴套连接顶升导向杆(836),顶升导向杆(83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壳体推送滑台(833)上;顶升板(835)上设有两个铰接耳(8351);翻转组装组件(84)包括翻转组装气缸(841)、推块(842)、推块限位板(8421)、壳体翻转板(843)和限位块(844);翻转组装气缸(841)水平安装在顶升板(835)的上端面上,翻转组装气缸(841)的输出端连接推块(842),推块(842)位于两块推块限位板(8421)之间,两块推块限位板(8421)分别固定安装在顶升板(835)上端面的两侧;推块(842)的上部设有用于限位的斜面;壳体翻转板(843)的中部铰接在两个铰接耳(8351)上,壳体翻转板(843)的下部设有连接槽(8431),连接槽(8431)内设置限位块(844),限位块(844)固定安装在推块(842)的端部;壳体翻转板(843)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壳体定位的第四定位槽(8432);壳体翻转板(843)的上部设有向出料端延伸的上部限位条,上部限位条的背面设有用于拉环上部安装的第一拉环安装槽(8433),壳体翻转板(843)的中部设有用于在组装时支撑壳体的支撑板(8434),壳体翻转板(843)的下部设有向出料端延伸的下部限位条,下部限位条的背面设有用于拉环下部安装的第二拉环安装槽(8435)。
CN202110907058.4A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Withdrawn CN113618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7058.4A CN113618393A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7058.4A CN113618393A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8393A true CN113618393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3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7058.4A Withdrawn CN113618393A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839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5666A (zh) * 2022-03-21 2022-05-17 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产品的自动组装设备
CN115008180A (zh) * 2022-05-17 2022-09-06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5365894A (zh) * 2022-08-22 2022-11-22 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联线生产设备
CN116161410A (zh) * 2023-04-26 2023-05-26 河北慧之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罐装饮料加工输送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5666A (zh) * 2022-03-21 2022-05-17 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产品的自动组装设备
CN115008180A (zh) * 2022-05-17 2022-09-06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5008180B (zh) * 2022-05-17 2023-09-29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5365894A (zh) * 2022-08-22 2022-11-22 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联线生产设备
CN115365894B (zh) * 2022-08-22 2023-09-29 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联线生产设备
CN116161410A (zh) * 2023-04-26 2023-05-26 河北慧之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罐装饮料加工输送机
CN116161410B (zh) * 2023-04-26 2023-06-30 河北慧之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罐装饮料加工输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8393A (zh) 一种不锈钢搭扣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WO2019033500A1 (zh) 电池端子焊接装置
KR100695879B1 (ko) 전자부품용 단자 자동용접장치
KR102062109B1 (ko) 판재 자동 절곡장치
CN112467494B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端子折弯裁切机
CN110011155A (zh) 一种数据线自动焊线机
CN210549364U (zh) 一种小尺寸轴承压装设备
CN108529181B (zh) 流水线正反堆叠方法及其堆叠装置
CN215146455U (zh) 一种文件夹内部铁夹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CN113618358A (zh) 不锈钢搭扣组装的壳体翻转机构、拉环组装装置及系统
CN213444657U (zh)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CN116175027B (zh) 模板焊接装置
CN218908988U (zh) 一种自动下料装置
CN110238629B (zh) 一种小尺寸轴承压装设备
CN114669982B (zh) 用于生产线的杯盖五金件自动安装装置
CN109014838B (zh) 扎带与料头用装配机
CN114453496B (zh) 一种电动剃须刀刀片的冲压成型设备
CN113618357A (zh) 不锈钢搭扣组装的拉环供料方法和装置及组装系统
CN215973816U (zh) 一种具备调节功能的自动上料设备
CN214685081U (zh) 外壳上料结构
CN110125637B (zh) 一种磁吸片移载装置
CN208856283U (zh) 一种自动装卸载系统
CN111589941A (zh) 金属管件自动化冲孔装置的上下料装置
CN213356893U (zh) 一种圆桶升降送料装置
KR200418898Y1 (ko) 전자부품용 단자 자동용접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