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90C -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90C
CN1123790C CN98103989A CN98103989A CN1123790C CN 1123790 C CN1123790 C CN 1123790C CN 98103989 A CN98103989 A CN 98103989A CN 98103989 A CN98103989 A CN 98103989A CN 1123790 C CN1123790 C CN 11237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laser beam
optical system
sweep trace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3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9627A (zh
Inventor
高野正寿
高杉英次
菊地信司
佐藤勉
斋藤裕行
荒木佳幸
饭间光规
佐佐木隆
饭冢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ta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nta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tax Corp filed Critical Penta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9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1/053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in main scanning direction, e.g. synchronisation of line start or picture elements in a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H04N1/1135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for the main-scan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0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dedicated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0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32Detecting at infrequent intervals, e.g. once or twice per line for main-sca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0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44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by detecting the scanned beam or a reference b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01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44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by detecting the scanned beam or a reference beam
    • H04N2201/04746Detec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by detecting the scanned beam or a reference beam after modulation by a grating, mask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5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 H04N2201/04758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 H04N2201/04767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by controlling the timing of the signa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frequency o phase of the pixel clock
    • H04N2201/04781Controlling the phase of the signals
    • H04N2201/04786Controlling a start time, e.g. for output of a line of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5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 H04N2201/0479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using stored control or compensation data, e.g. previously measured dat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包括:第一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的每一个都是远心系统;一个分束器;以及一个位置固定的第一激光束检测器,用于检测透过此分束器的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二部分和在第一和第二激光束开始扫描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时被分束器反射的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二部分。

Description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此扫描设备具有多个沿主扫描方向设置的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这些系统通过控制而互相同步动作从而实现宽扫描线。
背景技术
具有多个沿主扫描方向设置的激光扫描光学系统以实现宽扫描线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已为业界所公知。此种扫描光学系统披露于日本公开专利No.60-35712(1985年2月23日出版)或日本公开专利No.61-11720(1986年1月20日出版)中。该两个专利文献中都披露一种具有一对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其中的一对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各有一个激光束发射器、一个用作偏转装置的多面反射镜、一个fθ透镜等。这一对激光扫描光学系统通过同步驱动而分别向光导电鼓的光导电面(扫描平面)上的一条平行于光导电鼓的轴向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公共线发射激光束。这一对扫描激光束分别扫描光导电面上的两个邻接区域以便在宽的区域内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光导电鼓的光导电面。
在此种级联扫描光学系统中有一个根本的问题需要克服。就是如何才能使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所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在光导电鼓上产生的扫描线准确地与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另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所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在光导电鼓上产生的另一条扫描线对齐,以使两条扫描线在主扫描方向上既不会互相分开也不会互相重叠,也就是要利用两条单独的扫描线形成一条连续的扫描直线。
在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每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都设计成为非远心系统,所以由通过此系统的扫描激光束相对光导电鼓的光导电面的入射角根据扫描激光束扫描光点在光导电面上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时,则通过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在光导电鼓的光导电面上所画出的扫描线不会精确地与通过另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所画出的另一条扫描线结合,也即这些扫描线会在主扫描方向上互相分开或互相重叠一定长度,即使光导电面与其原来位置只有一点点错位。
在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每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都设计成为远心系统,所以通过此系统的扫描激光束相对光导电鼓的光导电面的入射方向永远是在垂直于光导电鼓的轴向方向,特别是在光导电鼓母线的正交方向上时,则不会出现在非远心系统情况下的上述问题,但必须对要在副扫描方向上不同位置设置的每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相对光导电面区分各激光束的角度,以便防止各激光束互相干涉。但是,采用这种设备时,如果光导电面即使与其原来位置只有一点点错位,通过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在光导电鼓上所画出的扫描线与通过另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所画出的另一条扫描线会在副扫描方向上互相错位,所以前一条扫描线和后一条扫描线不会在主扫描方向上互相结合,于是无法通过将上述两条扫描线结合而形成一条在鼓的光导电面的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宽扫描线。
级联扫描光学系统一般对每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有一个固定于一个位置用来在扫描激光束开始生成扫描线之前检测扫描激光束的激光束检测器,于是可利用此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在鼓的光导电面上写入的每条扫描线的开始位置。在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扫描激光束的时刻之后经过一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后就开始生成要生成的每一条扫描线。
但是,在一个或多个激光束检测器由于使其固定的机壳发生变形而从原来的位置移开的情况下,比如在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这种现象,则各条扫描线在光导电面上的写入开始位置也会从其原来位置移开,即使每一条要生成的扫描线是在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扫描激光束的时刻之后经过一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后开始生成。日本公开专利No.60-35712(1985年2月23日出版)披露了一种利用其中只设置一个激光束检测器的装置来克服这一问题的办法。这一装置在激光束检测器从其原来位置的偏离是在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上时是有效的。但是,这一装置在激光束检测器从其原来位置的偏离不是在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上时是无效的。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在该系统中从一个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所发射的扫描激光束产生的扫描线与另一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所发射的扫描激光束所产生另一扫描线在扫描面的主扫描方向上既不会互相分开也不会互相重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此扫描设备包括:第一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用于偏转第一扫描激光束以使其扫描扫描面;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用于偏转第二扫描激光束以使其扫描扫描面,其中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的每一个都是远心系统;一个分束器,其位置的设置可以使由此分束器所反射的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和透过此分束器的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到达扫描面上的一条公共线,该线在主扫描方向上向其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延伸以便通过使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结合而在扫描面上生成单个一条扫描线;以及一个位置固定的第一激光束检测器,用于检测透过此分束器的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二部分和在第一和第二激光束开始扫描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时被分束器反射的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二部分。
最好是第一激光束检测器包括一个位于第一激光束检测器的光检测面的前方的截光片,其中的截光片包括在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上的两条平行狭缝。
最好是这两条平行狭缝是在主扫描方向的法线方向上延伸。
最好是这一扫描设备还包括一个在其周边上具有扫描面的鼓。
最好是这一扫描设备还包括:一个固定于一个位置用来在第一扫描激光束开始扫描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的一个区域之前时检测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二激光束检测器;一个固定于一个位置用来在第二扫描激光束开始扫描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的另一个区域之前时检测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三激光束检测器;在第二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第一扫描激光束时开始计数并且其后在第一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第一扫描激光束时停止计数以输出第一计数时间值的第一计数器;在第一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第二扫描激光束时开始计数并且其后在第三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第二扫描激光束时停止计数以输出第二计数时间值的第二计数器;以及一个用于根据第一计数时间值调节在第一扫描激光束在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之一上开始生成第一扫描线的扫描面上的第一位置并根据第二计数时间值调节在第二扫描激光束在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的另一区域上开始生成第二扫描线的扫描面上的第二位置的控制器,第一和第二扫描线合起来形成单个一条扫描线。
最好是扫描设备还包括一个与分束器邻接的反射镜用来在第一方向上反射第二扫描激光束使之射向分束器的一面,其中第一扫描光学系统相对第二扫描光学系统的设置使第一扫描激光束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入射到分束器的另一面。
最好是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由同样的光学零件组成。
最好是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置成互相平行。
最好是第一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包括一个用于偏转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一多面反射镜,并且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包括一个用于偏转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二多面反射镜。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示出的只是其基本零件;
图2是图1所示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侧视图(从图2的左侧观察的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侧正视图(从图2的下边观察的视图);
图5是用于检测扫描线对之间的边界的激光束检测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用于延迟各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的时间间隔确定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其中示出的只是电路的基本零件;
图7是示出各激光束检测器输出信号定时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用于对装置于激光束打印机(扫描设备)中的光导电鼓(转动构件)10的光导电表面进行描的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一实施例。这一级联扫描光学系统具有一对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即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具有相同的光学零件,即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的构成包括一光学准直单元21A用作激光束发射器、一圆柱透镜19A、一多面反射镜22A、一fθ透镜组23A和一聚光透镜24A,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的构成包括一光学准直单元21B用作激光束发射器、一圆柱透镜19B、一多面反射镜22B、一fθ透镜组23B和一聚光透镜24B。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fθ透镜组23A和23B中的每一个都由两个透镜件组成。由激光准直单元21A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圆柱透镜19A投射到多面反射镜22A,而由激光准直单元21B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圆柱透镜19B投射到多面反射镜22B。由多面反射镜22A和22B偏转的两条激光束入射到光导电鼓10的光导电面上在延伸于鼓10的轴向方向上的公共线上扫描相应的互相邻接的不同表面。也即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形成的扫描线的一半是由发自激光准直单元21A的激光束扫描的,而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形成的扫描线的另一半是由发自激光准直单元21B的激光束扫描的,如图1所示。
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分别由机壳25A和25B承载,两者的设置为互相平行并且在垂直方向(图3中所示的垂直方向)以及鼓10的轴向方向上互相分开。另外,机壳25A和25B设置于图3中的水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此设备中设置有一个细长的固定半透明反射镜26用作分束器,其位置为在主扫描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沿着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延伸。半透明反射镜26位于聚光透镜24A的前面(即在图3中的聚光透镜24A的右边),半透明反射镜26的分束面与聚光透镜24A和半透明反射镜26之间的扫描激光束的光路成大约45°角,因而从聚光透镜24A发出的扫描激光束入射到半透明反射镜26一面(第一面)上。从聚光透镜24A发出的扫描激光束直接入射到半透明反射镜26,并且入射的扫描激光束的一部分透过半透明反射镜26,而其余的部分由半透明反射镜26反射而入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上。
设备中设置有一个细长的固定的反射镜27,其位置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半透明反射镜26平行延伸并位于聚光透镜24B的前面(即在图3中的聚光透镜24B的右边),反射镜27的反射面与聚光透镜24B和反射镜27之间的扫描激光束的光路成大约45°角,因而由反射镜27反射的扫描激光束入射到半透明反射镜26另一面(第二面)上。从聚光透镜24B发出的扫描激光束直接入射到反射镜27并在其中被全部反射而进入半透明反射镜26。从聚光透镜24B发出并由反射镜27全部反射的扫描激光束是在垂直于从聚光透镜24A发出(即从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发射的激光束)入射到半透明反射镜26的扫描激光束的方向入射到半透明反射镜26。
如图1所示,反射镜27的长度足以接受从聚光透镜24B所发出的扫描激光束,而半透明反射镜26的长度比反射镜27的长度大很多,大约是反射镜27的长度的一倍,以便接受发自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两者的扫描激光束。
由多面反射镜22A偏转的激光束由fθ透镜组23A会聚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这一会聚激光束然后通过聚光透镜24A投射到半透明反射镜26,使得由聚光透镜24A向半透明反射镜26发射的任何激光束都是平行于fθ透镜组23A的光轴而延伸,其条件为表示fθ透镜特性的方程“y=fθ”中的“θ”等于零(θ=0)。
与此类似,由多面反射镜22B偏转的激光束由fθ透镜组23B会聚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这一会聚激光束然后通过聚光透镜24B投射到反射镜27,使得由聚光透镜24B向反射镜27发射的任何激光束都是平行于fθ透镜组23B的光轴而延伸,其条件为表示fθ透镜特性的方程“y=fθ”中的“θ”等于零(θ=0)。
按照如上的设置,从聚光透镜24B所发射的部分地被半透明反射镜26反射的扫描激光束,和由聚光透镜24B发射的由反射镜27反射并部分地透过半透明反射镜26的另一激光束每一个都在一公共平面内进行,于是永远在垂直于鼓10的转动轴10a的方向上(即在垂直于鼓10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特别是在鼓10母线的正交方向上,入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
于是,从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和从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发射的扫描激光束每一个都通过半透明反射镜26和反射镜27投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上一条公共线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上,并从而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生成一条宽的连续扫描直线。
多面反射镜22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多面反射镜22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所示。也即多面反射镜22A和多面反射镜22B沿相对转动方向转动而从鼓10的接近中央处在相反方向上向着相应的相对端扫描鼓10的光导电面。设置于机壳25A中的反射镜28A固定于其位置上以便在多面反射镜22A每次转动进行扫描时在由fθ透镜组23A所发射的扫描激光束通过半透明反射镜26入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之前接受该激光束。由反射镜28A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入射到设置在机壳25A中的激光束检测器29A,该检测器固定在与反射镜28A相对的位置处。与此类似,设置于机壳25B中的反射镜28B固定于其位置上以便在多面反射镜22B每次转动进行扫描时在由fθ透镜组23B所发射的扫描激光束通过反射镜27和半透明反射镜26入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之前接受该激光束。由反射镜28B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入射到设置在机壳25B中的激光束检测器29B,该检测器固定在与反射镜28B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在半透明反射镜26前方,即图3中其右方,的激光束检测器30固定在其位置以与聚光透镜25A和26A的相对端相对应,由图2可见该两相对端互相相对。激光束检测器30用于确定由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向鼓10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和由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向鼓10发射的扫描激光束之间的边界。换言之,激光束检测器30用于使由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分别产生的扫描线对的相对端既不互相分开也不互相重叠。
如图3所示,当第一和第二扫描激光束开始扫描鼓10的光导电面上的公共线的相应各个不同邻接区域时,从聚光透镜24B所发射的部分地透过半透明反射镜26的扫描激光束(下称“第一扫描激光束”)和由聚光透镜24B发射的由反射镜27反射并部分地由半透明反射镜26反射的激光束(下称“第二扫描激光束”)每一个都入射到激光束检测器30上。
激光束检测器30具有一截光片31,其位置在激光束检测器30的光检测面30a的前方。截光片31具有两条在平行于主扫描方向(在图2或图4中的水平方向上)上延伸的直线上的平行缝32A和32B。缝32A和32B每一条都在垂直方向上(如图2或4所示)延伸,即在与主扫描方向的法线方向上延伸。第一扫描激光束在第一扫描激光束进行每次扫描时首先通过缝32B然后通过缝32A入射到光检测面30a,第二扫描激光束在第二扫描激光束进行每次扫描时首先通过缝32A然后通过缝32B入射到光检测面30a。激光束检测器30在接收到通过缝32A和32B入射到光检测面30a是的激光束时就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信号S1和S2(见图7)。激光束检测器30的设置使得缝32A和32B的中心正对应于上述的由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向鼓10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和由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向鼓10发射的扫描激光束之间的边界。
激光准直单元21A和21B都根据给定的图象数据使激光发射通断而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写入相应的图象(静电潜像),并在其后根据通常的电子照相法将这一画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的图象转移到普通纸上。
图6示出的电路的实施例是对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的每一个确定延迟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时间的时间间隔而使用的。由激光束检测器29A输出的信号输入到第一计数器33A和控制电路40,而由激光束检测器29B输出的信号输入到第二计数器33B和控制电路40。由激光束检测器30输出的信号输入到第一和二计数器33A和33B的每一个。第一计数器33A在接收到激光束检测器29A输出的信号时开始计数并且其后在接收到激光束检测器30输出的信号时停止计数以输出计数的时间值(第一计数时间值)到控制电路40。与此类似,第二计数器33B在接收到激光束检测器29B输出的信号时开始计数并且其后在接收到激光束检测器30输出的信号时停止计数以输出计数的时间值(第二计数时间值)到控制电路40。控制电路40根据第一计数时间值确定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延迟的时间间隔(第一延时值),而同时根据第二计数时间值确定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延迟的时间间隔(第二延时值)。控制电路40在设置在控制电路40内的RAM(未示出)中存储经过确定的两个时间间隔值(第一和第二延时值)。在执行扫描操作时,控制电路40利用存储在RAM中的经过确定的相应的时间间隔值控制激光准直单元21A和21B的每一个的发射,以使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延迟一确定的时间间隔。多面反射镜22A和22B都受到一控制电路(未示出)的同步控制而以固定转速转动。
图7示出表示激光束检测器29A、29B和30所生成的信号定时的时序图。S1代表在激光束检测器30检测到激光束通过缝32A时所生成的信号。S2代表在激光束检测器30检测到激光束通过缝32B时所生成的信号。S10代表在激光束检测器29A检测到激光束时所生成的信号。S20代表在激光束检测器29B检测到激光束时所生成的信号。tA代表在激光束检测器29A检测到从聚光透镜24A通过半透明反射镜26发射的扫描激光束的时刻和其后激光束检测器30检测到同一激光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与上述第一计数时间值相对应)。tB代表在激光束检测器29B检测到从聚光透镜24B通过反射镜27和半透明反射镜26发射的扫描激光束的时刻和其后激光束检测器30检测到同一激光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与上述第二计数时间值相对应)。
正如从图7中所示的时序图可以看到的,控制电路40通过计数器33A测量时间间隔tA并利用测得的时间间隔值tA作为对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进行延迟的时间间隔就能够确定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在鼓10上的每条扫描线的合适的写入开始位置。控制电路40通过计数器33B测量时间间隔tB并利用测得的时间间隔值tB作为对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进行延迟的时间间隔就能够确定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在鼓10上的每条扫描线的合适的写入开始位置。利用时间间隔tA和tB作为用于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的时间间隔可以有效地防止要在其接合点连接的扫描线对的相对端在鼓10上的光导电面的主扫描方向上互相分开或者互相重叠。
图7(c)示出一时间间隔tB′因为,比如,机壳25B由于温度、湿度等等的变化引起变形而变得比时间间隔tB为长的情况(即激光束检测器29B和激光束检测器30之间的距离变得较长的情况)。甚至在如图7(c)所示的情况下,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在鼓10上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扫描开始位置可通过利用时间间隔tB′作为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开始的延迟时间间隔而得到保持。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激光束检测器30沿着图1中所示的在与主扫描方向平行延伸的X轴方向上从其原来位置偏移时,由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产生的扫描激光束的扫描线对的相对端也既不会在主扫描方向上互相离开也不会互相重叠,因为由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射向鼓10的扫描激光束和由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射向鼓10的扫描激光束之间的边界也同时在同一方向上同步地偏移,也即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的每条扫描线在鼓10上各自的写入扫描开始位置也在同一方向上与激光束检测器30一同偏移。
考虑到第一和第二扫描激光束每个激光束入射到激光束检测器30上的的扫描光点的直径与光检测面30a相比相当小,在截光片32中形成的缝32A和32B每一个的宽度都很窄以求提高激光束检测器30检测的位置精度并实现第一和第二扫描激光束的同时检测。如果在截光片32中只有一条缝,那就不可能判断所检测到的激光束是由第一或第二扫描激光束20A或20B的哪一个所发射的。但是,在截光片32中有两条缝32A和32B,这就可以判断所检测到的激光束是由第一扫描激光束20A还是由第二扫描激光束20B所发射的。
在此扫描设备的本实施例中,在接通电源之后开始执行扫描操作之前的任何时候,控制电路40确定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的第一和第二时间间隔(第一和第二延时值),并且在控制电路40中的RAM内存储第一和第二延时值。在第一和第二延时值在RAM内存储好之后,激光准直单元21A和21B关掉从而使其进入空闲模式或等待模式。
由上述可知,根据本实施例,借助激光束检测器29A、29B和30可以适当地调节第一和第二时间间隔(第一和第二延时值)而使第一扫描光学系统20A所产生的每条扫描线的写入扫描开始位置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B所产生的每条扫描线在鼓10的光导电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写入扫描开始位置恰当而准确地互相邻接,既不互相分开也不互相重叠,并且第一和第二扫描激光束的扫描光点在主扫描方向上在相反方向上分开运动,从而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形成一条宽扫描线。利用光导电鼓10与多面反射镜22A和22B中每一个的转动都同步的转动运动,可以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形成一系列的宽扫描线,并从而在鼓10的光导电面上获得一定的图象(静电潜像)。
如上面所提到过的,根据本实施例,由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分别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对每一个都总是在与光导电鼓10的母线的正交方向上入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只要第一和第二扫描激光束中的每一条的光点是在其相应的区域中的扫描线上。因此,即使鼓10的光导电面在接近或远离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的方向上略为偏离其原来位置,由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对所形成的两条相应的扫描线的相对端也既不会互相分开也不会互相重叠。
另外,由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发射的扫描激光束对是在同一方向上入射到鼓10的光导电面上,它们之间不构成任何交角,所以由扫描激光束对所形成的两条相应的扫描线的相对端中的每一个也都不会在副扫描方向上偏移离开另一个相对端,即使鼓10的光导电面在接近或远离第一和第二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的方向上略为偏离其原来位置。
虽然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只采用了一对激光扫描光学系统20A和20B来形成宽扫描线,但也可以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设置一对以上的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来形成更宽的扫描线。
对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做出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明显的改变。这里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是说明性的并且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包括:
第一激光扫描光学系统(20A),用于偏转第一扫描激光束,以扫描扫描面,从而生成第一扫描线;
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20B),用于偏转第二扫描激光束,以便扫描所述扫描面,从而生成第二扫描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的每一个都是远心系统;
分束器(26),其定位使之由所述分束器所反射的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和透过所述分束器的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到达所述扫描面上的一条公共线,所述公共线在主扫描方向上向其各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延伸,以便通过使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一部分结合而在所述扫描面上生成单个一条扫描线;以及
第一激光束检测器(30),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以便检测透过所述分束器的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二部分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束开始扫描所述公共线的所述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时被所述分束器反射的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束检测器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激光束检测器的光检测面的前方的截光片,
其中所述截光片包括在平行于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上的两条平行狭缝。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平行狭缝是在所述主扫描方向的法线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鼓,在所述鼓的周边上具有所述扫描面。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固定于一个位置、用来在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开始扫描所述公共线的所述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的一个区域之前时,检测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二激光束检测器;
一个固定于一个位置、用来在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开始扫描所述公共线的所述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的另一个区域之前时,检测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三激光束检测器;
在所述第二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时开始计数,并且其后在所述第一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时停止计数,以输出第一计数时间值的第一计数器;
在所述第一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时开始计数,并且其后在所述第三激光束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时停止计数,以输出第二计数时间值的第二计数器;以及
一个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计数时间值调节在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在所述公共线的所述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之一上开始生成第一扫描线的所述扫描面上的第一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二计数时间值调节在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在所述公共线的所述相应的不同邻接区域的另一区域上开始生成第二扫描线的所述扫描面上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线合起来形成所述单个一条扫描线。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分束器邻接的反射镜用来在第一方向上反射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使之射向所述分束器的一面,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光学系统相对所述第二扫描光学系统的设置使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入射到所述分束器的另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由同样的光学零件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置成互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包括一个用于偏转所述第一扫描激光束的第一多面反射镜,并且
所述第二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包括一个用于偏转所述第二扫描激光束的第二多面反射镜。
CN98103989A 1997-01-14 1998-01-13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7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653/97 1997-01-14
JP4653/1997 1997-01-14
JP9004653A JPH10197811A (ja) 1997-01-14 1997-01-14 カスケード走査光学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627A CN1189627A (zh) 1998-08-05
CN1123790C true CN1123790C (zh) 2003-10-08

Family

ID=1158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3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790C (zh) 1997-01-14 1998-01-13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903377A (zh)
JP (1) JPH10197811A (zh)
CN (1) CN1123790C (zh)
DE (1) DE1975760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7418A (en) * 1998-03-24 2000-08-01 Agf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a plurality of images without incurring a visible seam
US7164413B2 (en) * 1999-05-19 2007-01-16 Digimarc Corporation Enhanced input peripheral
JP2001091875A (ja) * 1999-09-22 2001-04-06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
JP2001208998A (ja) 2000-01-27 2001-08-03 Asahi Optical Co Ltd レーザ描画装置
JP2001305454A (ja) * 2000-04-24 2001-10-31 Asahi Optical Co Ltd 走査式描画装置
JP2002277787A (ja) * 2001-03-16 2002-09-25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57397B2 (ja) * 2001-04-13 2011-08-24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光走査装置
JP4731761B2 (ja) * 2001-08-24 2011-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49018B2 (en) * 2004-10-19 2006-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KR100664315B1 (ko) 2005-06-21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이저 스캐닝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탠덤형 화상형성장치
CN101860649B (zh) * 2010-04-18 2012-01-1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CN104793334B (zh) * 2015-04-02 2017-03-01 同济大学 一种级联粗精耦合光学扫描装置
CN110888232A (zh) * 2019-12-12 2020-03-17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激光打印机的双光束激光扫描系统及扫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5712A (ja) * 1983-08-05 1985-02-23 Fujitsu Ltd 広域光走査装置
JPS6057316A (ja) * 1983-09-08 1985-04-03 Fujitsu Ltd 多面鏡の面位相同期回路
JPS6111720A (ja) * 1984-06-26 1986-01-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S62169575A (ja) * 1986-01-22 1987-07-25 Hitachi Ltd プリンタの光ビ−ム走査装置
JP2867508B2 (ja) * 1989-12-12 1999-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分割露光装置
JPH0635712A (ja) * 1992-07-21 1994-02-10 Nec Software Ltd Fortranプログラムにおける手続きの自動インライン展開処理方式
JPH06208066A (ja) * 1993-01-08 1994-07-26 Fuji Xerox Co Ltd 光学走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0197811A (ja) 1998-07-31
CN1189627A (zh) 1998-08-05
DE19757602B4 (de) 2005-07-14
US5903377A (en) 1999-05-11
DE19757602A1 (de) 199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90C (zh)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US6317245B1 (en) Multi-beam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US10855874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392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42678C (zh) 具有级联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设备
CN104238113A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16283C (zh) 多束激光扫描单元和激光束偏转补偿方法
JPS62294216A (ja) 光走査における走査レ−ンの分割方法
JPS63182554A (ja) 表面検査装置
JPH10170636A (ja) 光走査装置
JP4406276B2 (ja) 走査光学系検査装置、走査光学系検査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56490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CN1469629A (zh) 同步信号检测装置
CN1177114A (zh) 级联扫描光学系统
CN1573416A (zh) 激光扫描单元
US7247841B2 (en) Light scanning apparatus
CN101055439A (zh) 彩色激光打印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02350753A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0121983A (ja) レーザー走査装置
US1186143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to form on photosensitive member N beam spots separated by M scan lines
CN102353654A (zh)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JP2001154132A (ja) 光走査装置
JPH09187990A (ja) マルチビーム記録装置
JP2922580B2 (ja) ポリゴンスキャナミラーの面倒れ測定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H023080A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