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476A - 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476A
CN112368476A CN201980041246.4A CN201980041246A CN112368476A CN 112368476 A CN112368476 A CN 112368476A CN 201980041246 A CN201980041246 A CN 201980041246A CN 112368476 A CN112368476 A CN 112368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igw
main
signal
energy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2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8476B (zh
Inventor
寺田金千代
三轮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68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8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 F02P3/04Layout of circuits
    • F02P3/05Layout of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current in the ignition c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 F02P3/04Layout of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1/00Safety means for electric spark ign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5/00Electric spark ignition having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P1/00 - F02P13/00 and combined with layout of ignition circuits
    • F02P15/10Electric spark ignition having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P1/00 - F02P13/00 and combined with layout of ignition circuits having continuous electric spa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7/00Testing of ignition installation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adjusting;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7/12Te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rk, ignition voltage or curr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 F02P3/04Layout of circuits
    • F02P3/05Layout of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current in the ignition coil
    • F02P3/051Opening or closing the primary coil circuit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F02P3/053Opening or closing the primary coil circuit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1),具有IGT生成部(101)以及IGW生成部(102)的控制装置(100)经由IGT信号线(L1)以及IGW信号线(L2)而与多个点火装置(10)连接,其中,IGW信号线(L2)具有从共用的主信号线(L21)依次分支成两股状的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分别与多个点火装置(10)中的一个点火装置对应,并且在对应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具有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的分支线路(L22)。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8年6月19日提出申请的专利申请第2018-116070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内燃机的点火的点火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火花点火式的车辆发动机中的点火控制系统具备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在针对每个气缸设置的火花塞上连接具有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点火线圈,在切断向初级线圈的通电时施加次级线圈产生的高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另外,为了提高火花放对混合气的点火性,有在火花放电开始后设置投入放电能量的机构而使火花放电能够继续的点火装置。
此时,虽然也能够进行反复进行基于一个点火线圈的点火动作的多次点火,但为了进行更稳定的点火控制,有如下装置:在通过主点火动作产生的火花放电中,追加放电能量,使次级电流叠加地增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点火装置,其构成为,针对每一个气缸设有两个系统的点火能量供给单元,使基于一方的系统的点火能量供给单元的放电与基于另一方的系统的点火能量供给单元的放电叠加地输出。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点火装置例如具备两组点火线圈作为两个系统的点火能量供给单元,在基于一方的点火线圈的主点火之后,使用另一方的点火线圈继续流过同一方向的次级电流,使火花放电在同一方向的状态下继续,从而改善了点火性。此时,通过经由共用的信号线将指示主点火后的能量投入的定时的信号发送到各气缸,能够与发动机的气缸数无关地实施能量投入。另外,通过监视共用的信号线的信号电平,能够感测另一方的点火线圈的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10310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用于对点火装置进行能量投入的共用的信号线的一方与发动机控制装置连接,另一方在中途分支成与气缸数对应的数量,分支后的各信号线分别与对应的气缸的点火装置连接。这样,通过向发动机控制装置追加一根信号线,能够向多个点火装置输出用于能量投入的控制信号。然而,实际上,若要设置使一根信号线多分支的线束,会发现存在以下的课题。
在使共用的信号线在中途分支的情况下,具体而言,需要使用软钎焊、共铆接端子等,在一根信号线的端部连接另一信号线。此时,一般使分支部分为一处而进行多分支化,在简化作业工时方面是优选的,但另一方面,若气缸数增多,则会因为信号线的分支部分的连接根数增加等而容易使连接可靠性降低。另外,通过将多根信号线一体化,不仅分支部分会大型化,而且由于刚性变高,车辆内的线束设置的自由度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可靠性高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在使用共用的信号线对点火装置进行能量投入的构成中,能够提高信号线的分支部分的连接可靠性,抑制分支部分的大型化、柔软性的降低,并提高信号线设置的自由度。
本公开的一方式为一种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具备:
多个点火装置,与内燃机的多个气缸对应;以及控制装置,输出用于控制多个上述点火装置的信号,其中,在该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中,
上述点火装置具有:
点火线圈,通过流过初级线圈的初级电流的增减,使连接于火花塞的次级线圈产生放电能量;主点火电路部,控制对上述初级线圈的通电,进行使上述火花塞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以及能量投入电路部,对通过上述主点火动作而流过上述次级线圈的次级电流进行使电流叠加的能量投入动作,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
IGT生成部,生成控制上述主点火动作的主点火信号;以及IGW生成部,生成控制上述能量投入动作的能量投入信号,并且该控制装置经由用于发送上述主点火信号的IGT信号线以及用于发送上述能量投入信号的IGW信号线而与多个上述点火装置连接,
上述IGW信号线具有:共用的主信号线,一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以及多个两股分支部,从上述主信号线依次分支成两股状,多个上述两股分支部分别与多个上述点火装置中的一个点火装置对应,并且在对应的上述点火装置的内部具有与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连接的分支线路。
在上述点火控制系统中,多个点火装置基于从控制装置发送的主点火信号进行主点火动作,而且,基于能量投入信号实施能量投入动作。此时,用于发送能量投入信号的IGW信号线是从共用的主信号线依次分支出两股分支部的紧凑的构成,能够提高从主信号线分支的两股分支部的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分支不集中在共用的主信号线的一处,因此可抑制分支部的大型化、柔软性的降低,提高了线束的配置的自由度。因而,能够抑制车辆搭载空间的增大,有效利用有限的车辆内空间。而且,例如,通过监视共用的主信号线的多处的信号,能够检测断线等异常,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小型且可靠性高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在使用共用的信号线对点火装置进行能量投入的构成中,能够提高信号线的分支部分的连接可靠性,抑制分支部分的大型化、柔软性的降低,并提高信号线设置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和下述的详细记述而更加明确。该附图为,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的整体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用于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的点火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构成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构成点火控制系统的点火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构成点火控制系统的点火装置的横截面上的信号线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由点火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生成的各种信号与点火装置中的点火动作以及输入到控制装置的IGW监视部的信号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由构成点火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执行的异常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1中的由点火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执行的能量投入动作的控制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2中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的整体概略构成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IGW信号线与点火装置的连接端部的构成例的IGW信号线的连接端子的概略构成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点火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与点火装置之间的信号线的连接结构例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7,对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在图1中,点火控制系统1例如应用于车载用的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对针对每个气缸设置的火花塞P的点火进行控制。点火控制系统1具备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多个气缸对应的多个点火装置10、以及作为输出用于控制多个点火装置10的信号的控制装置的发动机用电子控制装置(以下,简称为发动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100。
多个点火装置10分别具有点火线圈2、主点火电路部3、以及能量投入电路部4。如图2所示的构成例,点火线圈2通过流过初级线圈21的初级电流I1的增减,使与火花塞P连接的次级线圈22产生放电能量,主点火电路部3控制向初级线圈21的通电,进行使火花塞P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能量投入电路部4对通过主点火动作而流过次级线圈22的次级电流I2进行使电流叠加的能量投入动作。
发动机ECU100具有生成控制点火动作的主点火信号IGT的IGT生成部101、以及生成控制能量投入动作的能量投入信号IGW的IGW生成部102。另外,发动机ECU100经由用于发送主点火信号IGT的IGT信号线L1以及用于发送能量投入信号IGW的IGW信号线L2而与多个点火装置10连接。由此,由IGT生成部101生成的主点火信号IGT与由IGW生成部102生成的能量投入信号IGW能够分别在规定的定时发送到多个点火装置10。
这里,IGW信号线L2具有一端与发动机ECU100连接的共用的主信号线L21、以及从主信号线L21依次分支成两股状的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分别与多个点火装置10中的一个对应,并且在对应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具有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的分支线路L22。
具体而言,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分别具有与分支线路L22成为一对的主线路L211,各主线路L211相互串联连接,构成了主信号线L21的一部分。此时,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的分支位置优选分别设于对应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或者与对应的点火装置10的连接端部。
优选的是,各点火装置10具备连接器部C,该连接器部C具有供IGT信号线L1连接的IGT输入端子T1、以及供主信号线L21连接的IGW输入端子T2和IGW输出端子T3。此时,两股分支部5a~5d在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设于IGW输入端子T1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之间,其主线路L211通过与IGW输出端子T2连接而向点火装置10的外部取出。
另外,在各点火装置10中能够设置信号电平固定部55,该信号电平固定部55在检测出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时,使主信号线L21的信号固定于成为断开状态的电平。
而且,发动机ECU100能够采用具备与IGW信号线L2的信号路径连接而对能量投入信号IGW进行监视的IGW监视部103的构成。
在IGW监视部103中,例如被输入来自成为IGW信号线L2的信号路径的末端侧、并从主信号线L21最后分支的两股分支部5d的主线路L211的信号。IGW监视部103能够将从该末端侧输入的信号与从IGW生成部102输出到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侧的能量投入信号IGW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异常的有无。
以下,对构成点火控制系统1的点火装置10以及发动机ECU100进行详细说明。
应用本方式的点火控制系统1的发动机例如为四缸发动机(以下,将气缸编号表示为#1~#4),对应于各气缸而设置火花塞P(例如,在图1中,表示为P#1~P#4),并且对应于火花塞P而分别设置点火装置10(例如,在图1中,表示为10#1~10#4)。这里,对应于气缸数而设置四个点火装置10,从发动机ECU100向各点火装置10分别发送主点火信号IGT以及能量投入信号IGW,控制向点火线圈2的通电。
火花塞P是具备对置的中心电极P1与接地电极P2的公知构成,将形成于两电极的前端间的空间作为火花间隙G。点火装置10通过主点火信号IGT使主点火电路部3动作,实施对火花塞P的主点火动作。具体而言,通过基于主点火信号IGT供给在点火线圈2产生的放电能量,使得在火花间隙G产生火花放电,能够对未图示的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点火。另外,在主点火后,点火装置10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基于能量投入信号IGW进行动作,实施对点火线圈2的能量投入动作,继续火花放电。
发动机ECU100在IGT生成部101中,按每个气缸生成主点火信号IGT(例如,在图1中,表示为IGT#1~IGT#4),并经由每个气缸的IGT信号线L1(例如,在图1中,表示为L1#1~L1#4),发送到对应的气缸的点火装置10。另外,在IGW生成部102中,生成与各气缸对应的能量投入信号IGW(例如,在图5中,表示为IGW#1~IGW#4),经由具有共用的主信号线L21的IGW信号线L2发送到各气缸。
另外,在发动机ECU100中设置有IGW监视部103,例如在多处监视发送的能量投入信号IGW,能够检测出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输出异常、IGW信号线L2的断线、或者点火装置10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中的动作、电路的异常等。在本方式中,IGW监视部103具有第一监视器端子M1与第二监视器端子M2。
在各点火装置10的连接器部C分别设置供IGT信号线L1连接的IGT输入端子T1、以及供IGW信号线L2连接的IGW输入端子T2和IGW输出端子T3。针对每个气缸设置的四根IGT信号线L1(L1#1~L1#4)分别为,一端与IGT生成部101连接,另一端在各气缸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与主点火电路部3以及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
另外,设置有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的电源端子T4,能够经由电源线L3对点火线圈2通电。在连接器部C中,除了这些端子之外,还设置未图示的接地端子T5。
IGW信号线L2的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与IGW生成部102连接,另一端经由四个点火装置10的IGW输入端子T2以及IGW输出端子T3而依次通过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此时,在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分支线路L22从主信号线L21逐个分支成两股状,形成两股分支部5a~5d。
此时,配设于IGW生成部102与四个点火装置10之间的共用的主信号线L21,首先与四个点火装置10中的一个(例如,与#1气缸对应的点火装置#1)的IGW输入端子T2连接,在点火装置10(#1气缸)的内部,分支成两股状。在两股分支部5a中与分支点51相连的一方成为分支线路L22,并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与分支点51相连的另一方为与分支线路L22成对的主线路L211,形成主信号线L21的一部分。主线路L211与IGW输出端子T3连接而被向外部取出。
在点火装置10(#1)的外部,从IGW输出端子T3取出的主信号线L21与其他点火装置10(例如,与#2气缸对应的点火装置10#2)的IGW输入端子T2连接。在点火装置10(#2)的内部也同样形成分支成两股状的两股分支部5b,一方作为分支线路L22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另一方作为主线路L211与IGW输出端子T3连接而被向外部取出。而且,对于点火装置10(#3、#4),也设置相同的构成的两股分支部5c、5d。
这样,IGW信号线L2一边以#1气缸~#4气缸的顺序通过四个点火装置10的内部,一边在其中途的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逐个分支出两股分支部5a~5d。此时,两股分支部5a~5d的各主线路L211经由IGW输入端子T2以及IGW输出端子T3与配置于各点火装置10的外部的主信号线L21相互串联连接,形成一系列的主信号线L21的信号线路。
在两股分支部5a~5d中,从主信号线L21分支的分支线路L22分别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由此,与被发送到主信号线L21的能量投入信号IGW相同的能量投入信号IGW被分别输入到各点火装置10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中。能量投入电路部4例如能够通过与经由IGT信号线L1输入的主点火信号IGT的逻辑积等来辨别每个气缸的能量投入信号IGW,能够实施基于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能量投入动作。
在#4气缸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形成从IGW信号线L2的主信号线L21最后分支的两股分支部5d。两股分支部5d的主线路L211连接于IGW输出端子T3而被向外部取出,经由成为IGW信号线L2的末端的主信号线L21而与IGW监视部103的第二监视器端子M2连接。另外,在发动机ECU100的内部,从IGW信号线L2的一端侧分支的信号线L20与IGW监视部103的第一监视器端子M1连接。由此,在IGW监视部103中,能够对刚从IGW生成部102输出的能量投入信号IGW与通过了四个点火装置10的主信号线L21的末端的信号进行比较。
此时,若在连接发动机ECU100与#4气缸的点火装置10之间、或者#1~#4气缸的点火装置10之间的布线、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电路中存在断线等异常,则输入到第二监视器端子M2的信号不再与输出的能量投入信号IGW一致(例如,参照图5的IGW断线时)。因此,在IGW监视部103中,通过第一监视器端子M1,监视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侧的能量投入信号IGW,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监视器端子M2,监视来自成为IGW信号线L2的信号路径的末端侧的与两股分支部5d相连的主信号线L21的信号,将来自发动机ECU100的指示与这些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能够检测断线等异常。
另外,在各点火装置10内设置信号电平固定部55所包含的电路异常判定部53与开关元件54。信号电平固定部55例如在通过电路异常判定部53在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动作中检测出某些异常时,驱动开关元件54,使主信号线L21的信号固定于成为断开状态的电平(例如,L电平)。
开关元件54为双极晶体管、例如NPN晶体管,通过根据输入到基极端子的驱动电压控制基极电流,使集电极端子与发射极端子之间导通或者切断。
具体而言,在两股分支部5a~5d的分支点51与IGW输出端子T3之间,在主线路L211与接地端子之间连接有开关元件54,由电路异常判定部53进行接通断开驱动。在通常状态下,开关元件54被断开,主线路L211与接地端子之间被切断。电路异常判定部53构成为,例如在输入能量投入信号IGW时监视由能量投入电路部4进行的能量投入动作的次级电流I2、点火线圈2的初级电流I1等,判定其异常的有无,并且在检测出异常时对开关元件54进行接通驱动。由此,当信号电平固定部55动作时,主线路L211连接于接地电位,与来自发动机ECU100的指示无关地将信号固定于L电平(例如,参照图5的IGW#3)。另外,向L电平的固定以在输出下一个气缸的能量投入信号IGW为止的期间恢复的方式,组合与能量投入信号IGW、主点火信号IGT的逻辑电路和计时器电路来实现。
在该情况下,在IGW监视部103中,通过监视输入到第二监视器端子M2的信号,将来自发动机ECU100的指示与输入到第二监视器端子M2的信号进行比较,也能够判定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检测结果。
关于IGW监视部103的动作,之后叙述详细情况。
如图2中点火装置10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所示,点火线圈2例如能够采用使初级线圈21具有主初级线圈21a以及副初级线圈21b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主点火电路部3通过控制对主初级线圈21a的通电来控制主点火动作,能量投入电路部4通过控制对副初级线圈21b的通电来控制能量投入动作。
此时,点火线圈2将成为初级线圈21的主初级线圈21a或者副初级线圈21b与次级线圈22相互磁耦合,构成了公知的升压变压器。次级线圈22的一端与火花塞P的中心电极P1连接,另一端经由第一二极管221以及次级电流检测电阻R1而接地。第一二极管221以阳极端子与次级线圈22连接、且阴极端子与次级电流检测电阻R1连接的方式配置,限制流过次级线圈22的次级电流I2的方向。
主初级线圈21a与副初级线圈21b串联连接,并且相对于车辆电池等的直流电源B并联连接。具体而言,在主初级线圈21a的一端与副初级线圈21b的一端之间设有中间抽头23,在中间抽头23连接有到达直流电源B的电源线L3。主初级线圈21a的另一端经由主点火用的开关元件(以下,简称为主点火开关)SW1而接地,副初级线圈21b的另一端经由放电继续用的开关元件(以下,简称为放电继续开关)SW2而接地。
由此,在主点火开关SW1或者放电继续开关SW2的接通驱动时,能够对主初级线圈21a或者副初级线圈21b进行向直流电源B的通电。
此时,通过使作为初级线圈21的主初级线圈21a或者副初级线圈21b的匝数与次级线圈22的匝数之比即匝数比足够大,能够使次级线圈22产生与匝数比对应的规定的高电压。主初级线圈21a与副初级线圈21b以从直流电源B通电时产生的磁通的朝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卷绕,副初级线圈21b的匝数设定得比主初级线圈21a的匝数少。由此,在通过因切断对主初级线圈21a的通电而产生的电压而在火花塞P的火花间隙G产生了放电之后,通过向副初级线圈21b通电而产生相同朝向的叠加磁通,能够使放电能量叠加地增加。
如图3所示,点火线圈2通过将初级线圈21以及次级线圈22卷绕于例如配置在轴状的铁心24的周围的筒状的初级线圈用卷线轴25以及次级线圈用卷线轴26而一体地构成。点火线圈2与构成点火装置10的电路部的电路模块M一同收容于框体20内,通过填充于框体20内的绝缘性树脂202而被树脂密封。在框体20内,点火线圈2与电路模块M之间由分隔壁201划分,在与电路模块M邻接的框体20的外壁一体地设有连接器部C。连接器部C包括筒状的壳体H与收容在其内侧的连接器端子T。
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部C的壳体H内,作为连接器端子T设有五个端子,在配置于两端的电源端子T4与接地端子T5之间依次配设有IGT输入端子T1与IGW输入端子T2以及IGW输出端子T3。从发动机ECU100侧延伸的连接端子部C1插通嵌合于连接器部C的壳体H内,与连接器端子T的各端子连接。连接端子部C1的发动机ECU100侧的IGT信号线L1、IGW信号线L2与连接器部C的IGT输入端子T1、IGW输入端子T2连接,一端与IGW输出端子T3连接的IGW信号线L2的另一端构成了与其他点火装置10对应的连接端子部C1。在连接器部C的电源端子T4与接地端子T5上连接有电源线L3、地线L4。
在图2中,主点火电路部3构成为,具备主点火开关SW1、以及对主点火开关SW1进行接通断开驱动的主点火动作用的开关驱动电路(以下,称作主点火用驱动电路)31。主点火开关SW1为电压驱动型的开关元件、例如IGBT(即,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通过根据输入到栅极端子的驱动信号控制栅极电位,使集电极端子与发射极端子之间导通或者切断。主点火开关SW1的集电极端子与主初级线圈21a的另一端连接,发射极端子接地。
主点火用驱动电路31与主点火信号IGT对应地生成驱动信号,对主点火开关SW1进行接通驱动或者断开驱动。具体而言(例如,参照图5所示的IGT#1),当在主点火信号IGT的上升沿接通主点火开关SW1时,开始向主初级线圈21a的通电,流过初级电流I1。接着,当在主点火信号IGT的下降沿断开主点火开关SW1时,切断向主初级线圈21a的通电,通过相互感应作用在次级线圈22产生较高的二次电压V2。该二次电压V2被施加于火花塞P的火花间隙G,产生火花放电,流过次级电流I2。
能量投入电路部4构成为,具备:放电继续开关SW2;副初级线圈控制电路41,输出用于对放电继续开关SW2进行接通断开驱动的驱动信号并控制副初级线圈21b的通电;目标次级电流值检测电路42,检测能量投入动作时的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设定值;以及次级电流反馈电路(例如,在图2中表示为I2F/B)43,生成用于对次级电流I2进行反馈控制的信号。
另外,设置有对与副初级线圈21b连接的回流路径L31进行开闭的开关元件(以下,简称为回流开关)SW3,根据来自副初级线圈控制电路41的驱动信号进行开关动作。
放电继续开关SW2以及回流开关SW3例如为MOSFET(即,场效应型晶体管),放电继续开关SW2的漏极端子与副初级线圈21b的另一端连接,源极端子接地。
目标次级电流值检测电路42检测从发动机ECU100指示的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设定值,并发送到次级电流反馈电路43。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在发动机ECU100中,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等而预先设定,例如作为主点火信号IGT以及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脉冲波形信息(例如,上升的相位差)而被指示。
次级电流反馈电路43将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设定值与基于次级电流检测电阻R1的次级电流I2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将基于比较结果的反馈信号输出到副初级线圈控制电路41。
回流路径L31设于副初级线圈21b的另一端(即,与主初级线圈21a相反的一侧)与电源线L3之间。回流开关SW3的漏极端子连接于副初级线圈21b的另一端与放电继续开关SW2的连接点,源极端子经由第二二极管11而与电源线L3连接。另外,在电源线L3上,在与回流路径L31的连接点和直流电源B之间设置第三二极管12。第二二极管11以朝向电源线L3的方向为正方向,第三二极管12以朝向初级线圈21的方向为正方向。由此,在放电继续开关SW2断开时,通过使回流开关SW3接通,经由回流路径L31连接副初级线圈21b的另一端和电源线L3。因而,在切断向副初级线圈21b的通电时流动回流电流,副初级线圈21b的电流缓慢变化,因此能够抑制次级电流I2的急剧降低。
接下来,参照图5对由发动机ECU100进行的点火控制与IGW监视部103的动作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从发动机ECU100的IGT生成部101按照例如IGT#1~IGT#3~IGT#4~IGT#2的顺序将与各气缸对应的主点火信号IGT输出到对应的IGT信号线L1。伴随于此,在各气缸的点火装置10中,主点火电路部3进行动作,开始点火线圈2的主点火动作。即,如图5中的#1气缸所示,在主点火信号IGT的上升沿开始向主初级线圈21a的通电并在下降沿切断,使次级线圈22产生较高的二次电压V2,开始主点火动作。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的运转区域处于能量投入区域的情况下,在开始主点火动作后,在IGW生成部102中,生成用于使放电电流叠加的能量投入信号IGW,并输出到IGW信号线L2。能量投入信号IGW也与主点火信号IGT相同,按照例如IGW#1~IGW#3~IGW#4~IGW#2的顺序生成,经由共用的主信号线L21向各气缸的点火装置10输入相同的能量投入信号IGW。
能量投入电路部4在副初级线圈控制电路41中,例如在被输入了对应的气缸的主点火信号IGT时(即,成为H电平的期间),提取从主信号线L21输入的信号作为该气缸的能量投入信号IGW,在规定的定时实施能量投入动作。此时,例如由主点火信号IGT与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上升时间差Ta指示的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在目标次级电流值检测电路5中被检测出来,并被输出到次级电流反馈电路43。次级电流反馈电路43将对基于次级电流检测电阻R1的次级电流I2的检测值与基于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设定值的阈值进行比较而得的结果输出到副初级线圈控制电路41。
由此,在副初级线圈控制电路41中,以维持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设定值的方式对副初级线圈21b通电,实施能量投入动作。在实施能量投入动作的能量投入期间,次级线圈22的二次电压V2被保持为比主点火动作时低的放电维持电压。能量投入期间例如由主点火信号IGT以及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下降信号支持,当因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下降而能量投入期间结束时,停止向副初级线圈21b的通电,次级线圈22的二次电压V2降低。
此时,IGW监视部103具备直接监视从IGW生成部102输出的能量投入信号IGW的第一监视器端子M1、以及监视经由各点火装置10的信号的第二监视器端子M2,比较这些监视值来判定异常的有无。具体而言,如下述表1所示,将来自发动机ECU100的指示与第一监视器端子M1的输入值(第一监视值)进行比较,并且,将第一监视值与第二监视器端子M2的输入值(第二监视值)进行比较,从而能够进行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信号路径中的异常判定。
【表1】
Figure BDA0002845066740000131
参照表1,通过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由IGW监视部103实施的各气缸的点火装置10中的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本处理中,将气缸编号设为#N(#1~#4),对所有气缸依次进行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对各气缸,如表1所示那样,区分并检测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主信号线L21中的断线(IGW信号断线)、由电路异常判定部53监视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IGW电路异常)。
另外,本处理除了在伴随着能量投入动作的运转时之外,例如也能够在发动机启动前后、发动机停止时发送检查用的信号而实施。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一定对所有气缸实施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
在图6中,当开始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时,首先,在步骤S1中,有发动机ECU100的能量投入指示,判定是否从IGW生成部102对#N气缸输出了能量投入信号IGW(即,IGW信号输出?)。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处于预先设定的能量投入动作区域的情况下,从发动机ECU100接着主点火信号IGT,在规定的定时输出能量投入信号IGW,信号电压电平从L电平切换为H电平(例如,从0V到12V)。
在步骤S1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暂时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1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即,表1中的信号输出指示为“有”的状态),进入步骤S2,从第一监视器端子M1取得第一监视值,并从第二监视器端子M2取得第二监视值。接着,进入步骤S3,判定第一监视值是否与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输出值相同(即,第一监视值=IGW输出值?)。在步骤S3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在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4中,第一监视值与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输出值相同(即,表1中的第一监视值为“与指示信号相同”状态),判定为#N气缸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正常(即,表1中的电路异常为“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将异常次数的计数清零(即,异常次数=0),之后,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5中,第一监视值与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输出值不同(即,表1中的第一监视值为“与指示信号不同”状态),判定为#N气缸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异常(即,表1中的电路异常为“有”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异常次数的计数递增(即,异常次数=异常次数+1),进入步骤S6。
在上述图1中,例如,在检查#N气缸时,在对应的点火装置10的信号电平固定部55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主线路L211被固定于L电平,由此与其连接的主信号线L21也成为相同的电位。因此,在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侧检测出的第一监视值与来自发动机ECU100的指示不同,通过对该情况进行监视,能够进行异常判定。
在步骤S6中,判定第二监视值是否为断开状态的信号电平(即,第二监视值断开?)。在步骤S6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进而,判定第二监视值是否与第一监视值相同(即,第一监视值=第二监视值?)。
在步骤S7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8中,判定为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信号路径中没有断线(即,表1中的断线为“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将断线次数的计数清零(即,断线次数=0),之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7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直接暂时结束本处理。
在上述图1中,在主信号线L21的某处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不向比断线部位靠后的气缸发送能量投入信号IGW。换言之,若成为主信号线L21的末端的第二监视值被固定于L电平,则产生了断线,通过监视该情况,能够进行断线判定。
另外,在上述图1中,在主信号线L21的任何地方均未产生断线的情况下,主信号线L21的两端的信号电平与点火装置10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中的电路异常的有无无关地成为相同的电位(即,表1中的第二监视值为“与指示信号相同”或者“与第一监视值相同”状态)。
在步骤S6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即,表1中的第二监视值为“断开(L)固定”的状态),在步骤S9中,判定为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信号路径中存在断线(即,表1中的断线为“有”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断线次数的计数递增(即,断线次数=断线次数+1)。之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这样,能够根据第一监视值以及第二监视值检测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信号路径中的电路异常、断线等。
这里,如表1所示,在步骤S5中判定为有电路异常的状态还包含无断线或者有断线的情况,但若第一监视值与第二监视值相同,则判断为在#N气缸中有电路异常,在第一监视值与第二监视值不同且成为断开固定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断线。
另外,第一监视值与第二监视值的取得可以在输出能量投入信号IGW的期间以一定间隔传感检测并取得信号电平,与IGW输出指示值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与IGW输出信号的异或电路等中的比较电路来实施。另外,比较的期间可以在能量投入信号IGW的输出期间的整个区域实施,也可以仅在从主点火信号IGT的下降到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下降的期间、或IGW输出期间中的包含电路异常输出定时的规定的定时实施。
另外,异常次数计数器与断线次数计数器的操作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将上述方法中的异常或者断线计数器的清零(即,异常或者断线次数=0)变更为递减(即,异常或者断线次数=异常或者断线次数-1),变更异常判定与正常判定的加权,进而也可以不使用计数器而实施判定。
此时,通过对所有气缸进行本处理,能够使用表1所示的关系,假设判定断线位置。例如,在四个气缸的点火顺序为
Figure BDA0002845066740000161
能量投入信号IGW的布线顺序为
Figure BDA0002845066740000162
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判定断线位置。即,
·在#1气缸中判定为电路正常且断线的情况下,判定为在#1~#4~ECU的某处有断线,
·在#3气缸中判定为电路正常且断线的情况下,判定为在#3~#4~ECU的某处有断线,
·在#4气缸中判定为电路正常且断线的情况下,判定为在#4~ECU的某处有断线,
·在#2气缸中判定为电路正常且断线的情况下,判定为在#2~#4~ECU的某处有断线。
同样,在各气缸中存在电路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表1所示的关系更准确地确定断线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图1中,若在主信号线L21中没有断线,则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侧的信号与另一端侧的信号始终相同(即,表1中的第二监视值为“与第一监视值相同”状态),因此通过不将异常时的信号电平在IGW信号的整个期间设为L电平,能够与断线时进行区分,能够实施信号路径中的更详细的异常判定。
例如,在四个气缸的点火顺序为
Figure BDA0002845066740000163
能量投入信号IGW的布线顺序为
Figure BDA0002845066740000164
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判定断线位置。即,
·在#1气缸中判定为电路异常且断线的情况下,判定为#1~#4~ECU的某处有断线,
·在#3气缸中判定为电路异常且断线的情况下,判定为#3~#4~ECU的某处有断线,
·在#4气缸中判定为电路异常且断线判定的情况下,判定为#4~ECU的某处有断线,
·在#2气缸中判定为电路异常且断线判定的情况下,判定为#2~#4~ECU的某处有断线。
参照表1,通过图6的流程图对由IGW监视部103实施的各气缸的点火装置10中的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在本处理中,将气缸编号设为#N(#1~#4),对所有气缸依次进行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对各气缸,如表1所示那样,区分并检测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主信号线L21中的断线(IGW信号断线)、由电路异常判定部53监视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IGW电路异常)。
在发动机ECU100中,例如在IGW生成部102中生成能量投入信号IGW之前,基于由上述图6的IGW路径异常判定处理计数的异常次数以及断线次数,能够判断是否需要外部的报告系统等的动作。在该情况下,使用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各气缸中实施的能量投入信号IGW的生成处理(以下,简称为IGW信号生成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7中,当对#N气缸开始IGW信号生成处理时,首先,在步骤S11中,判定由IGW监视部103检测出的#N气缸中的异常次数是否为规定次数N1以上(即,#NIGW电路异常次数≥N1?)。在步骤S11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判定由IGW监视部103检测出的断线次数是否为规定次数N2以上(即,#NIGW信号断线次数≥N2?)。
该步骤S11、S12是用于避免电路异常或者断线的误检测的步骤,规定次数N1、N2能够设定为任意的次数(例如,规定次数N1=10、规定次数N2=10)。
在步骤S11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3中,作为点火装置10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处置,例如能够使用车辆的报告系统,通过警告用灯的点亮等向乘员报告异常的发生。或者,也可以将在发动机的燃料喷射系统中设定的空燃比(A/F)变更为更浓侧,避免不进行能量投入动作的情况下的点火性的恶化。之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另外,在步骤S12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在步骤S14中,作为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的处置,与步骤S13相同,例如能够实施使用了车辆的报告系统的对乘员的报告、基于空燃比的变更的点火性的确保等。之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12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进行当前的发动机运转条件的读入。接着,在步骤S16中,基于发动机运转条件、例如发动机转速、负载等,判定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能量投入动作区域。在步骤S16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暂时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16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对#N气缸的点火装置10设定能量投入动作时的能量投入期间以及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此时,在发动机ECU100中能够预先存储与发动机运转区域对应的能量投入期间以及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映射等。
接着,进入步骤S17,基于由步骤S16设定的能量投入期间以及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输出能量投入信号IGW。如上述那样,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能够由主点火信号IGT与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上升的相位差(例如,上升时间差Ta)来指示,能够通过能量投入信号IGW的下降来指示能量投入期间的结束。因而,根据能量投入期间以及目标次级电流值I2tgt的设定值,在适当的定时,生成脉冲状的能量投入信号IGW,并发送到主信号线L21。
之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根据本方式的构成,由共用的主信号线L21、以及在多个点火装置10的内部依次分支成两股状的两股分支部5a~5d构成了配设于发动机ECU100与多个点火装置10之间的IGW信号线L2,因此在连接装置间的布线中途不形成分支部分,布线的可靠性提高。另外,由于分支部分不会集中,因此不会产生分支部分的大型化、刚性的增大,布线设置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由于主信号线L21以依次通过点火装置10的内部,并从最后的两股分支部5d的主线路L211返回至发动机ECU100的方式构成,因此通过由IGW监视部103监视信号路径的信号,能够检测主信号线L21的断线。而且,在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将两股分支部5a~5d的分支线路L22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并且将在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时进行动作的信号电平固定部55与主线路L211连接,因此能够由IGW监视部103检测出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
IGW监视部103并不局限于能量投入动作时,也能够在能量投入区域以外进行动作。例如,也可以在电源接通后的发动机启动前、发动机停止后,对各气缸的点火装置10依次输出主点火信号IGT以及能量投入信号IGW,实施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异常检测、断线检测。
由此,提高了基于IGW监视部103的检测频度而能够在能量投入动作前检测出电路异常、断线,并能够提高点火控制系统1的可靠性。另外,该情况下的主点火信号IGT以及能量投入信号IGW信号的输出,作为检查所需的最小时间,优选以不影响发动机的燃烧的能量来实施。
(实施方式2)
参照图8~图9,对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采用了IGW信号线L2的两股分支部5a~5d设于各点火装置10的内部的构成,但如图8所示,在本方式中,将与各点火装置10对应的两股分支部5a~5d设于点火装置10的连接器部C的外侧,并省略了IGW输出端子T3。除此以外的点火装置10以及发动机ECU100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另外,实施方式2以后所使用的附图标记中的与已出现的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构成要素,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表示与已出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等。
在本方式中,各点火装置10的连接器部C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针对每个气缸设置的四根IGT信号线L1(L1#1~L1#4)分别与各连接器部C的IGT输入端子T1连接。IGW信号线L2具有四个点火装置10共用的主信号线L21、以及与四个点火装置10对应地设置的四个两股分支部5a~5d。共用的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与IGW生成部102连接,另一端从主信号线L21逐个分支成两股状,形成两股分支部5a~5d。
此时,主信号线L21首先,分支出与四个点火装置10中的一个(例如,与#1气缸对应的点火装置#1)对应的两股分支部5a。两股分支部5a位于分支点51接近连接器部C的外侧的位置,从分支点51分支的分支线路L22与IGW输入端子T2连接,在点火装置10的内部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两股分支部5a的与分支点51相连的另一方是形成主信号线L21的一部分且与分支线路L22成对的主线路L211,直接与其他点火装置10(例如,与#2气缸对应的点火装置#2)连接。在#1气缸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信号电平固定部55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开关元件54与设于连接于IGW输入端子T2的分支线路L22的连接点52连接。
从两股分支部5a的成为主线路L211的主信号线L21,接下来分支出两股分支部5b,该分支线路L22在#2气缸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从两股分支部5b的主线路L211进一步依次分支出两股分支部5c、两股分支部5d,各个分支线路L22在#3、#4气缸的点火装置10的内部,与能量投入电路部4连接。最后分支的两股分支部5d的与分支点51相连的主线路L211直接成为主信号线L21的末端,与发动机ECU100的IGW监视部103连接。
在这样的两股分支部5a~5d的构成中,也通过一系列的主信号线L21连接发动机ECU100与四个点火装置10之间,通过信号线L20将主信号线L21的一端侧连接于IGW监视部103的第一监视器端子M1,将末端侧连接于第二监视器端子M2,由此能够同样地检测电路异常、断线。
此时,两股分支部5a的分支位置优选为,例如相对于发动机ECU100与#1的点火装置10的连接器部C之间的主信号线L21位于比线长的1/2位置靠点火装置10侧的位置。另外,对于配设于点火装置10之间的两股分支部5b~5d也同样优选为,分支位置位于比成为分支源的主信号线L21的线长的1/2位置靠输出端侧的位置。
这样,从分支点51向下一个点火装置10延伸的主线路L211的长度变得更短,能够紧凑地形成两股分支部5a~5d,提高信号线配置的自由度,并且通过缩短线路长度,能够抑制来自点火装置10内的电噪声的放射、来自外部噪声的影响。优选的是,将两股分支部5a~5d设于与各点火装置10的连接器部C连接的连接端子部C1(例如,参照图4)、或者接近连接端子部C1的主信号线L21的连接端部。
图9是将两股分支部5a~5d设于连接端子部C1的情况下的构成例,示出了连接端子部C1中的IGW信号线L2的连接端子C2的主要部分。例如,在图9左图中,IGW信号线L2的连接端子C2具有将从发动机ECU100延伸的主信号线L21与成为两股分支部5a的主线路L211的信号线一同保持的保持部C21、以及与连接器部C的IGW输入端子T2连接的端子部C22。保持部C21与端子部C22一体地设置,主信号线L21与成为两股分支部5a的主线路L211的两个信号线在筒状的保持部C21内,在绝缘覆盖被剥离的状态下并列配置,在铆接部C23的内侧分别被铆接固定。
从两股分支部5a的主线路L211分支的、两股分支部5b也能够采用相同的构成,从保持部C21的后端侧(即,与端子部C22相反的一侧)延伸的主线路L211与形成两股分支部5b的连接端子C2的后端侧连接。
如图9右图所示,也可以是,不在连接端子C2设置保持部C21,主信号线L21与成为两股分支部5a的主线路L211的两个信号线在绝缘覆盖被剥离的状态下将其周围通过共铆接部C24而一体地铆接固定。
根据本方式的构成,通过由共用的主信号线L21和在多个点火装置10的内部依次分支成两股状的两股分支部5a~5d构成配设于发动机ECU100与多个点火装置10之间的IGW信号线L2,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能够以紧凑的构成实现可靠性高的点火控制系统。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IGW信号线L2的两股分支部5a~5d中,使从最后的两股分支部5d取出的主信号线L21返回到发动机ECU100的IGW监视部103的构成,但也能够采用不同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将代替IGW监视部103的车辆检查用的异常诊断装置等设于外部,连接从最后的两股分支部5d取出的主信号线L21,从而进行异常诊断。
另外,在IGW监视部103中设置第一监视器端子M1与第二监视器端子M2,输入来自主信号线L21的两端的信号,并对两信号进行了比较,但也可以分别监视各自的信号,也可以仅实施其中一方,优选仅实施第二监视器端子M2的监视。
(实施方式3)
参照图10,对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IGW信号线L2的两股分支部5a~5d中,采用了使最后的两股分支部5d返回到IGW监视部103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点火控制系统1不具备IGW监视部103的第二监视器端子M2的构成。
在该情况下,作为省略最后的两股分支部5d的向IGW输出端子T3的布线的构成,例如IGW输出端子T3也可以用虚设栓等覆盖,能够使电路简化且低成本地构成。
或者,也可以将连接最后的两股分支部5d的连接器部C的IGW输出端子T3作为第二个IGW输入端子T2,经由副信号线L23而与IGW生成部102连接。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如图10上图所示那样,在IGW生成部102的输出端子102a中,从主信号线L21分支出副信号线L23,并分别与#1气缸或者#4气缸的点火装置10连接,也可以如图10下图所示那样,在IGW生成部102的两个输出端子102a、102b连接主信号线L21以及副信号线L23的一端,将各自的另一端与#1气缸或者#4气缸的点火装置10连接。与各点火装置10对应地设置IGW信号线L2的两股分支部5a~5d的构成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
这样,通过采用从IGW信号线L2的两端侧输入能量投入信号IGW的构成,例如,即使在包含两股分支部5a~5d在内的主信号线L21的某处产生了断线,也能够使用从两股分支部5a侧的主信号线L21、或者两股分支部5d侧的副信号线L23中的某一个输入的能量投入信号IGW来进行能量投入动作。
根据本方式的构成,通过由共用的主信号线L21、以及在多个点火装置10的内部依次分支成两股状的两股分支部5a~5d构成配设于发动机ECU100与多个点火装置10之间的IGW信号线L2,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能够以紧凑的构成实现可靠性高的点火控制系统。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应用于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对于主点火信号IGT以及能量投入信号IGW,以在信号电压为H电平时设为逻辑“1”的正逻辑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电位相反的负逻辑信号。
另外,点火线圈2、能量投入电路部4的构成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构成中,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也能够设置分别具备初级线圈21与次级线圈22的两组点火线圈2。在这种情况下,将两组点火线圈2作为主点火线圈与副点火线圈而串联连接,通过主点火电路部3使主点火线圈进行主点火动作,并且通过能量投入电路部4使副点火线圈进行能量投入动作,从而能够使产生的能量以相同的极性与主点火线圈叠加。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具备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一组点火线圈2,通过主点火电路部3进行主点火动作,并且使用具备升压电路与电容器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进行能量投入动作,将由升压电路蓄积在电容器的能量从初级线圈21的低电位侧投入并将同极性的电流叠加。
这样,用于进行向点火线圈2的能量投入动作的能量投入电路部4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的构成,只要是在主点火动作后进行能量投入动作,并能够将同极性的次级电流I2叠加的构成即可。
另外,内燃机并不局限于汽车用的汽油发动机,能够应用于火花点火式的各种内燃机。另外,点火线圈2、点火装置10的构成能够根据安装的内燃机而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对所有气缸的点火装置10设置两股分支部,并使IGW信号线在分支的同时进行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使两个以上的点火装置10在从IGW信号线分支成两股的同时进行连接即可,并不限定于所有气缸连接。

Claims (10)

1.一种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1),具备:多个点火装置(10),与内燃机的多个气缸对应;以及控制装置(100),输出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点火装置的信号,其中,在该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中,
所述点火装置具有:
点火线圈(2),通过流过初级线圈(21)的初级电流(I1)的增减,使连接于火花塞(P)的次级线圈(22)产生放电能量;主点火电路部(3),控制向所述初级线圈的通电,进行使所述火花塞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以及能量投入电路部(4),对通过所述主点火动作而流过所述次级线圈的次级电流(I2)进行使电流叠加的能量投入动作,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IGT生成部(101),生成控制所述主点火动作的主点火信号(IGT);以及IGW生成部(102),生成控制所述能量投入动作的能量投入信号(IGW),并且所述控制装置经由用于发送所述主点火信号的IGT信号线(L1)以及用于发送所述能量投入信号的IGW信号线(L2)而与多个所述点火装置连接,
所述IGW信号线具有:共用的主信号线(L21),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以及多个两股分支部(5a~5d),从所述主信号线依次分支成两股状,多个所述两股分支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点火装置中的一个点火装置对应,并且在对应的所述点火装置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能量投入电路部连接的分支线路(L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两股分支部分别具有与所述分支线路成为一对的主线路(L211),所述主线路相互串联连接,形成了所述主信号线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多个所述两股分支部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点火装置的内部、或者与对应的所述点火装置连接的连接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点火装置具备连接器部(C),该连接器部(C)具有供所述IGT信号线连接的IGT输入端子(T1)、以及供所述主信号线连接的IGW输入端子(T2)和IGW输出端子(T3),
所述两股分支部在所述点火装置的内部设于所述IGW输入端子与所述能量投入电路部之间,所述主线路与所述IGW输出端子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点火装置具备连接器部,该连接器部具有供所述IGT信号线连接的IGT输入端子(T1)、以及供所述主信号线连接的IGW输入端子(T2)和IGW输出端子(T3),
所述两股分支部设于与所述连接器部连接的所述主信号线的连接端子部(C1)。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点火装置具备信号电平固定部(55),该信号电平固定部(55)在检测出所述能量投入电路部的异常时,使所述主信号线的信号固定于成为断开状态的电平。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IGW监视部(103),该IGW监视部与所述IGW信号线的信号路径连接,对所述能量投入信号进行监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在所述IGW监视部中,输入来自成为所述IGW信号线的信号路径的末端侧、并从所述主信号线最后分支的所述两股分支部的所述主线路的信号,所述IGW监视部将从所述末端侧输入的信号与从所述IGW生成部输出到所述主信号线的一端侧的所述能量投入信号进行比较,判定异常的有无。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IGW信号线具有副信号线(L23),该副信号线(L23)用于将从所述主信号线最后分支的所述两股分支部的所述主线路与所述IGW生成部连接,并从所述IGW生成部发送所述能量投入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点火线圈为所述初级线圈具有主初级线圈(21a)以及副初级线圈(21b)的构成,所述能量投入电路部通过控制向所述副初级线圈的通电,从而控制所述能量投入动作。
CN201980041246.4A 2018-06-19 2019-06-12 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 Active CN112368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6070A JP7077811B2 (ja) 2018-06-19 2018-06-19 内燃機関の点火制御システム
JP2018-116070 2018-06-19
PCT/JP2019/023179 WO2019244727A1 (ja) 2018-06-19 2019-06-12 内燃機関の点火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476A true CN112368476A (zh) 2021-02-12
CN112368476B CN112368476B (zh) 2022-06-24

Family

ID=6898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246.4A Active CN112368476B (zh) 2018-06-19 2019-06-12 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5201B2 (zh)
JP (1) JP7077811B2 (zh)
KR (1) KR102436205B1 (zh)
CN (1) CN112368476B (zh)
WO (1) WO20192447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884A (zh) * 2021-05-31 2021-08-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kl15信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5441B2 (ja) * 2018-05-25 2022-09-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点火装置
JP7408453B2 (ja) 2020-03-25 2024-01-05 日立Astemo阪神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7331772B2 (ja) * 2020-05-01 2023-08-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制御装置
KR20220112982A (ko) * 2021-02-05 2022-08-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점화 코일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19382A1 (ru) * 1978-10-18 1981-04-07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И Автоприборов Бесконтактна система зажигани
US4791569A (en) * 1985-03-18 1988-12-1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P0470277A1 (de) * 1990-08-06 1992-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Zündein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CN2349373Y (zh) * 1998-09-25 1999-11-17 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 汽车高频率连续无触点点火器
US20020186126A1 (en) * 2001-06-07 2002-12-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uni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731302Y (zh) * 2004-06-25 2005-10-05 揭阳市明珠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负载短路保护装置及晶体管点火器
US20060027211A1 (en) * 2004-08-06 2006-02-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gnition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6117131A (ja) * 2004-10-22 2006-05-11 Fujitsu Ten Ltd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JP2015200284A (ja) * 2014-04-10 2015-11-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CN105121838A (zh) * 2013-04-11 2015-12-02 株式会社电装 点火装置
WO2017010310A1 (ja) * 2015-07-15 2017-01-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US20170122281A1 (en) * 2014-04-10 2017-05-04 Denso Corporation Igni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2708A (ja) 1989-09-14 1991-04-30 Canon Inc 高圧ケーブルユニット
JPH0650249A (ja) * 1992-07-28 1994-02-22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ガソリン機関の二次電圧波形検出装置
JP4368510B2 (ja) 1999-10-21 2009-1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火花点火装置
JP4399993B2 (ja) 2000-10-24 2010-0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6064833B2 (ja) * 2013-08-19 2017-01-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装置
JP6427924B2 (ja) 2014-04-09 2018-11-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コイル用磁気回路及び点火コイル装置
JP6372140B2 (ja) 2014-04-10 2018-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装置
JP6606856B2 (ja) 2014-09-02 2019-1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6411636B2 (ja) 2015-03-30 2018-10-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阪神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6639815B2 (ja) * 2015-06-23 2020-02-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口座残高管理装置
JP2017084558A (ja) 2015-10-27 2017-05-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2017157367A (ja) 2016-03-01 2017-09-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ス部の接続構造
WO2017183062A1 (ja) 2016-04-22 2017-10-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阪神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2018037138A (ja) 2016-08-29 2018-03-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アース用導電路
JP6372600B2 (ja) * 2017-09-06 2018-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19382A1 (ru) * 1978-10-18 1981-04-07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И Автоприборов Бесконтактна система зажигани
US4791569A (en) * 1985-03-18 1988-12-1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P0470277A1 (de) * 1990-08-06 1992-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Zündein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CN2349373Y (zh) * 1998-09-25 1999-11-17 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 汽车高频率连续无触点点火器
US20020186126A1 (en) * 2001-06-07 2002-12-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uni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731302Y (zh) * 2004-06-25 2005-10-05 揭阳市明珠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负载短路保护装置及晶体管点火器
US20060027211A1 (en) * 2004-08-06 2006-02-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gnition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6117131A (ja) * 2004-10-22 2006-05-11 Fujitsu Ten Ltd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CN105121838A (zh) * 2013-04-11 2015-12-02 株式会社电装 点火装置
JP2015200284A (ja) * 2014-04-10 2015-11-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US20170122281A1 (en) * 2014-04-10 2017-05-04 Denso Corporation Ignition apparatus
WO2017010310A1 (ja) * 2015-07-15 2017-01-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CN107709756A (zh) * 2015-07-15 2018-02-1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发动机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宝平: "丰田卡罗拉1ZR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及点火系统主要部件检测", 《汽车电器》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884A (zh) * 2021-05-31 2021-08-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kl15信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7811B2 (ja) 2022-05-31
KR20210002726A (ko) 2021-01-08
US20210102521A1 (en) 2021-04-08
WO2019244727A1 (ja) 2019-12-26
JP2019218888A (ja) 2019-12-26
US11125201B2 (en) 2021-09-21
KR102436205B1 (ko) 2022-08-25
CN112368476B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8476B (zh) 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
US7559319B2 (en) Ignition coil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467626B2 (en) Ignition device of igni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239973A (en) Ignition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0231773A (ja) 内燃機関の燃焼状態検出装置
JPH09195913A (ja) 内燃機関の燃焼状態検出装置
US5970952A (en) Combustion state detector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550456B1 (en) Combustion state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572135A (en)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gnition circuits
US5970965A (en) Inductive coil ignition system for an engine
CN107949699B (zh) 通过使初级电感短路的火花塞线圈的电离探测器
US6948484B2 (en) Capacitor discharge ignition device
KR970005424Y1 (ko) 내연기관용 점화장치
JP7112512B2 (ja) 点火装置
JPWO2019130462A1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4127373B2 (ja) 内燃機関のイオン電流検出装置
JP2015025403A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点火制御装置、並びに放電ユニット
JPH1026069A (ja) 点火装置
US7667564B2 (en) Multicharge ignition coil with primary routed in shield slot
US7367321B2 (en) Erroneous connection detecting method of ignition devices and apparatus of the same
KR100598799B1 (ko) 이그니션 코일의 실화 감지장치
JP2003074452A (ja) 内燃機関点火装置
JP2003074451A (ja) 内燃機関点火装置
KR100335919B1 (ko) 자동차의 이그니션 코일 고장 검출 방법
JPH08159004A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燃焼状態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