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9024B -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9024B
CN112339024B CN202011229809.3A CN202011229809A CN112339024B CN 112339024 B CN112339024 B CN 112339024B CN 202011229809 A CN202011229809 A CN 202011229809A CN 112339024 B CN112339024 B CN 112339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stopper
bottle
hole
channel
st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8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9024A (zh
Inventor
许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fulai Liqu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298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9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9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9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9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3/00Drilling machines or drilling devices; Equipment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包括瓶塞释放机构(1)、瓶塞转移机构(2)、瓶塞夹持机构(3)和电动钻孔机(4);其中,瓶塞释放机构(1)用于将需要钻孔的瓶塞逐个释放到瓶塞转移机构(2)中,瓶塞转移机构(2)则用于接住从瓶塞释放机构(1)落下的瓶塞并将其转移至瓶塞夹持机构(3)中,瓶塞夹持机构(3)用于接住从瓶塞转移机构(2)落下的瓶塞并将其夹持住做绕瓶塞夹持机构(3)中心线的旋转运动,电动钻孔机(4)则用于对被夹持住的瓶塞进行钻孔。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了瓶塞的钻孔,其能够批量对瓶塞进行逐个钻孔,提升了钻孔的工作效率,减少了钻孔耗时。

Description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红酒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红酒瓶塞进行打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目前常见的红酒瓶塞通常都需要借助开瓶器才能开启,且开启的过程比较费劲,若稍有操作不当还可能会伤及到手或者导致瓶塞被折断而无法拔出。另外,瓶塞打开后,若红酒未喝完,想再次密封时,瓶塞又很难再次塞入瓶口。
对此,业内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类比较容易开启和密封的瓶塞,并将其申请了专利,如公开号为CN109080970A的中国专利申请。
该专利申请中,瓶塞设置在具有内螺纹的外壳之中且与外壳固定为一体,瓶口则设置有相匹配的外螺纹;当需要将瓶塞从瓶口中拔出时,只需逆时针旋转外壳,利用外壳的上移将瓶塞从瓶口中带出即可;当需要将瓶塞塞入瓶口时,只需顺时针旋转外壳,利用外壳的下移将瓶塞塞入瓶口即可;其使用非常方便,解决了瓶塞开启和再次密封比较困难的问题。
在该专利申请中,瓶塞(原专利称之为内塞)的中心开设有一条贯穿的孔(原专利称之为固定孔),连接装置的连接杆穿过该孔,并通过其他部件的配合将瓶塞与外壳(原专利称之为控制壳)固定在一起,形成了瓶塞与外壳的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考虑该专利的瓶塞如果是批量生产的话,瓶塞中心的钻孔一定是比较耗时的一部分,若钻孔的方式和流程不够自动化的话,势必会导致生产耗时较长,降低生产效率,比如采用传统的机床或是电钻对瓶塞进行逐个钻孔的话,每钻一个瓶塞都需要在夹具上进行一次装夹和拆卸的步骤,这样效率就会非常低。对此,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的装置,能够批量对瓶塞进行逐个钻孔,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钻孔的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套自动化的装置,能够批量对瓶塞进行逐个钻孔,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钻孔的耗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包括瓶塞释放机构、瓶塞转移机构、瓶塞夹持机构以及电动钻孔机;
所述瓶塞释放机构用于将需要钻孔的瓶塞逐个释放到所述的瓶塞转移机构中,该瓶塞释放机构包括瓶塞通道、瓶塞下落限位部件、固定板以及若干弹簧;所述的瓶塞通道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内部为中空的结构,该瓶塞通道竖向布置,其内腔的口径略大于瓶塞的外径,仅能容纳瓶塞逐个堆积叠放于其中,且该瓶塞通道底部的左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孔洞,右侧壁面开设有第二孔洞,并且第一孔洞位于第二孔洞的下方且两者的高度差略大于瓶塞的高度;所述的瓶塞下落限位部件包括第一挡杆、第二挡杆、活动板以及连接件,所述的第一挡杆水平布置,且其位置与所述第一孔洞的位置相对应,可插入第一孔洞中,所述的第二挡杆也水平布置,且其位置与所述第二孔洞的位置相对应,可插入第二孔洞中,所述的活动板为一块平板,其位于所述瓶塞通道之外且垂直固定于第一挡杆的左端,所述的连接件也位于所述的瓶塞通道之外,其连接在活动板和第二挡杆之间,将活动板、第一挡杆以及第二挡杆连为一体;所述的固定板平行于所述的活动板并间隔布置在活动板的左侧;各所述的弹簧均匀排布在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的活动板之间,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顶靠在活动板上;并且,当各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挡杆由第一孔洞插入瓶塞通道的内腔中并能阻挡上方的瓶塞下落,同时,此时第二挡杆未插入瓶塞通道的内腔,当活动板向压缩弹簧的一侧移动时,第一挡杆会逐步离开瓶塞通道的内腔,第二挡杆则会由第二孔洞逐步插入瓶塞通道的内腔;
所述的瓶塞转移机构用于接住从所述瓶塞通道落下的瓶塞并将其转移至所述的瓶塞夹持机构中,该瓶塞转移机构包括气缸、瓶塞移动斗以及瓶塞接盘;所述的气缸呈水平布置,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的瓶塞移动斗固定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可由气缸驱动而做水平移动,该瓶塞移动斗为块状结构,其中心开设有一个直径略大于瓶塞外径的圆形通孔,且瓶塞移动斗在移动的过程中,其靠近气缸的一侧可与所述活动板背离弹簧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的瓶塞接盘位于所述瓶塞移动斗的下方,用于接住从瓶塞通道落下的瓶塞,瓶塞接盘上表面与瓶塞移动斗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瓶塞高度的1/2,瓶塞接盘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供瓶塞落入所述瓶塞夹持机构的漏孔;其中,当所述的气缸缩短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圆形通孔位于瓶塞通道的正下方,同时,此时瓶塞移动斗推动活动板移动至第一挡杆完全离开瓶塞通道内腔的位置,当所述的气缸伸长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圆形通孔位于所述漏孔的正上方,同时,瓶塞移动斗不与活动板接触;
所述的瓶塞夹持机构用于接住从所述漏孔落下的瓶塞并将其夹持住做绕瓶塞夹持机构中心线的旋转运动,该瓶塞夹持机构包括转动盘、转动盘驱动组件以及N个夹持组件;所述的转动盘水平布置于所述瓶塞转移机构的下侧,转动盘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内齿齿圈,转动盘的四周还开设有N个用于安装所述夹持组件的容纳孔,并且各容纳孔环绕转动盘的中心线等间距分布,各容纳孔在绕转动盘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均能转动到所述漏孔的正下方;所述的转动盘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的电机固定于所述转动盘圆形开口的上方,所述的齿轮呈水平状态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齿轮与所述的内齿齿圈相啮合;各所述的夹持组件分别安装在转动盘的各个容纳孔中,夹持组件包括筒体、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夹持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夹持块、第三电动推杆以及底座,所述筒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容纳腔,该容纳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瓶塞的外径,并且各筒体在绕转动盘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其容纳腔均能转动到所述漏孔的正下方,以接纳从漏孔落下的瓶塞,容纳腔相对的两侧分别径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容纳腔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一夹持块布置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安装在第一夹持块的外侧并与筒体固定且能推动第一夹持块水平移动,所述的第二夹持块布置于第二凹槽中,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在第二夹持块的外侧并与筒体固定且能推动第二夹持块水平移动,所述的底座布置于第三凹槽中,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的下方并与筒体固定且能推动底座竖向移动,并且,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移动行程能够满足从瓶塞的两侧将瓶塞夹持紧,底座的移动行程能够满足将瓶塞完全推离容纳腔;其中,所述的N等于4、6或者8;
所述的电动钻孔机用于对被夹持住的瓶塞进行钻孔;该电动钻孔机具有钻头且钻头可随着电动钻孔机竖向上下移动,钻头位于瓶塞夹持机构右侧的上方,且钻头的位置能够满足各个被夹持的瓶塞在绕转动盘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各瓶塞的中心线均能转动到与钻头的中心线重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瓶塞接盘分为储液段和漏料段;所述的储液段位于靠近所述气缸的一侧,储液段的左侧以及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右侧则为向上倾斜的坡面,储液段内盛放有具有耐磨性的涂料,且该涂料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坡面的顶点;所述的漏料段位于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且漏料段的上表面与所述坡面的顶端衔接,所述的漏孔开设于该漏料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漏料段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瓶塞移动斗移动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段的上表面与所述瓶塞移动斗的下表面的间距等于瓶塞高度的1/3,所述漏料段的上表面与所述瓶塞移动斗的下表面的间距等于瓶塞高度的1/6。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耐磨性的涂料为水性食品级陶瓷涂料或者液体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两个左右延伸的横杆、两个前后延伸的纵杆以及一个竖向延伸的立杆;两个所述的横杆与两个所述的纵杆围合成一个矩形框,且该矩形框呈水平布置并套在所述瓶塞通道的外围,其中一个纵杆固定在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另一个纵杆位于所述瓶塞通道的右侧,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于右侧纵杆的中部,顶部与所述第二挡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央设置有一个下凹槽,以便于避让电动钻孔机的钻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块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二夹持块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转动盘后侧的下方还放置有一个收纳桶,用以收集被第三电动推杆及底座推离容纳腔并已打好孔的瓶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时:
此时气缸处于伸长的极限位置,由于瓶塞移动斗未与瓶塞下落限位部件的活动板接触,因此各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第一挡杆是插入到瓶塞通道内腔中的,第二挡杆则未插入瓶塞通道内腔;并且,瓶塞通道内预先放入了多个待打孔的瓶塞;由于最下方的瓶塞受到了第一挡杆的阻挡,所以不会从瓶塞通道中落下;同时,此时其中一个夹持组件的容纳腔正好位于瓶塞接盘的漏孔的正下方;
开始工作时:
步骤S1:先启动气缸,使气缸向左缩短至极限位置,此过程中,瓶塞移动斗会随着气缸一起向左移动,并最终移动到圆形通孔位于瓶塞通道正下方的位置,且移动过程中,一旦瓶塞移动斗触碰到瓶塞下落限位部件的活动板时,便会推动活动板一起向左移动,活动板的移动则会带动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一起左移,移动过程中,第二挡杆会先插入瓶塞通道的内腔,之后第一挡杆才会完全离开瓶塞通道的内腔,因此从下往上数的第二个瓶塞会先被第二挡杆挡住而无法下落,而下方的瓶塞在第一挡杆完全离开瓶塞通道内腔后便会落下,并最终落入下方瓶塞移动斗的圆形通孔中;
步骤S2:反向启动气缸,使气缸带动瓶塞移动斗向右移动,直到移动到气缸处于伸长极限位;此过程中,由于之前落下的瓶塞是位于瓶塞移动斗的圆形通孔中的,因此瓶塞移动斗移动时会带着该瓶塞一起向右移动,当移动到气缸处于伸长极限位时,圆形通孔正好位于瓶塞接盘漏孔的正上方,因此瓶塞便会从漏孔中落下,并落入下方夹持组件的容纳腔中;
步骤S3:同时进行以下两个动作:①启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从两侧将瓶塞夹持紧(以便后续对瓶塞打孔),同时,启动电机,使电机转动一定角度,以使下一个夹持组件转到漏孔的正下方;②再次启动气缸,使气缸又缩短至极限位置,并接收下一个瓶塞(与步骤S1原理一样),之后又使气缸伸长至极限位置,使下一个瓶塞落入下一个夹持组件的容纳腔中(与步骤S2原理一样);
之后,电机不断的间歇式旋转一定角度,使后续的夹持组件陆续转到漏孔的正下方,气缸则不断的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使瓶塞通道内的瓶塞逐个被送入夹持组件的容纳腔中,同时,一旦有瓶塞落入夹持组件的容纳腔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便启动,以通过两个夹持块将瓶塞夹持紧;
步骤S4:随着电机的不断间歇式旋转,各个夹有瓶塞夹持组件都会陆续转到电动钻孔机的下方,而一旦有夹持组件带着瓶塞转到钻头的正下方时(此时,钻头的中心线与瓶塞的中心线重合),电动钻孔机便会带动钻头旋转并向下移动,进而在瓶塞的中心钻孔,钻孔完成后,电动钻孔机又带着钻头向上移动并离开瓶塞,以便为下一个瓶塞的钻孔做好准备;
步骤S5:瓶塞钻完孔后,随着电机的间歇式旋转,夹持组件会带着瓶塞向后续位置陆续转动;当打好孔的瓶塞转动到转动盘的后侧时,便启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缩回,使两个夹持块背离瓶塞移动,以将瓶塞松开,之后,在启动第三电动推杆伸出,以使底座向上移动并将瓶塞推离容纳腔,并掉入下方的收纳桶;随后,又启动第三电动推杆缩回,带着底座回到第三凹槽内,以为容纳腔再次接收从漏孔落下的瓶塞做好准备。
关于本发明的几点说明:
(1)由于瓶塞通道的高度有限,因此所堆积叠放的瓶塞数量也是有限的,而工作时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就必须不停的向瓶塞通道内投入新的瓶塞,如果是专门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来做此时的话,人力成本会过于昂贵;因此可以增设相应的部件来解决此问题,比如,可以预先准备一个料斗,然后将料斗连接在瓶塞通道的上方,这样便可预先在料斗内放入若干瓶塞,然后等待瓶塞逐个进入瓶塞通道,这样就无需再安排专人来投料了;料斗可以选用带抖动功能的料斗,这样可以避免瓶塞在进入瓶塞通道时出现被卡住的现象;
(2)本发明中,在瓶塞接盘上设计了一个储液段,然后再其中盛放具有耐磨性的涂料,这样做的目的是:由于本发明的瓶塞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瓶塞与瓶口的接触是非常紧密的,瓶塞又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拧入瓶口的,因此经过多次的拧入和拧出后,瓶塞的表面极有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而出现与瓶口配合不紧密、松动的情况;对此,发明人想到可以在瓶塞的周围涂抹一圈耐磨涂料,以提高瓶塞的耐磨性,这样便能提高瓶塞的使用次数,避免过早出现与瓶口配合不紧密的情况,同时,发明人考虑到,瓶塞在拧入或拧出的过程中,底部的侧壁是受摩擦力影响最大的地方,因此瓶塞的松动通常都是发生在这个区域,所以只需要保证瓶塞底部的四周涂抹了耐磨涂料即可;而为了节省步骤,不用单独再去涂抹涂料,发明人特意在瓶塞接盘上设计了一个储液段,并在其中放入了耐磨性的涂料,以使涂抹涂料的步骤能融入到本装置中,这样,工作时当瓶塞移动斗带着瓶塞横向移动时,其底部便能在储液段内完成一遍“过漆”,以使瓶塞底部涂抹上耐磨涂料,“过漆”后,在瓶塞移动斗的推动下,瓶塞可以沿着坡面爬高而离开涂料,然后最终来到漏料段并从漏孔中落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可重复使用的瓶塞时(如公开号为CN109080970A的中国专利所涉及到的瓶塞),在瓶塞钻孔这个步骤上,专门提供了一套自动化的装置来完成钻孔,其能够批量对瓶塞进行逐个钻孔,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钻孔的耗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且该图中气缸处于缩短的极限位置;
图2是图1中虚线框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虚线框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瓶塞接盘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瓶塞通道与瓶塞下落限位部件的立体图;
图6展示了瓶塞下落限位部件移动到各个位置时与瓶塞通道的位置关系;
图7是图1中转动盘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气缸伸长至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9是转动盘带着各个夹持组件旋转时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三电动推杆将打好孔的瓶塞推离容纳腔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包括瓶塞释放机构1、瓶塞转移机构2、瓶塞夹持机构3以及电动钻孔机4。
所述瓶塞释放机构1用于将需要钻孔的瓶塞逐个释放到所述的瓶塞转移机构2中,该瓶塞释放机构1包括瓶塞通道11、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固定板13以及若干弹簧14;所述的瓶塞通道11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内部为中空的结构,该瓶塞通道11竖向布置,其内腔的口径略大于瓶塞的外径,仅能容纳瓶塞逐个堆积叠放于其中,且该瓶塞通道11底部的左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孔洞111,右侧壁面开设有第二孔洞112,并且第一孔洞111位于第二孔洞112的下方且两者的高度差略大于瓶塞的高度;所述的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包括第一挡杆121、第二挡杆122、活动板123以及连接件124,所述的第一挡杆121水平布置,且其位置与所述第一孔洞111的位置相对应,可插入第一孔洞111中,所述的第二挡杆122也水平布置,且其位置与所述第二孔洞112的位置相对应,可插入第二孔洞112中,所述的活动板123为一块平板,其位于所述瓶塞通道11之外且垂直固定于第一挡杆121的左端,所述的连接件124也位于所述的瓶塞通道11之外,其连接在活动板123和第二挡杆122之间,将活动板123、第一挡杆121以及第二挡杆122连为一体;所述的固定板13平行于所述的活动板123并间隔布置在活动板123的左侧;各所述的弹簧14均匀排布在所述的固定板13与所述的活动板123之间,且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3上,另一端顶靠在活动板123上;并且,当各弹簧14均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挡杆121由第一孔洞111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中并能阻挡上方的瓶塞下落,同时,此时第二挡杆122未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当活动板123向压缩弹簧14的一侧移动时,第一挡杆121会逐步离开瓶塞通道11的内腔,第二挡杆122则会由第二孔洞112逐步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
所述的瓶塞转移机构2用于接住从所述瓶塞通道11落下的瓶塞并将其转移至所述的瓶塞夹持机构3中,该瓶塞转移机构2包括气缸21、瓶塞移动斗22以及瓶塞接盘23;所述的气缸21呈水平布置,且位于所述固定板13的下方;所述的瓶塞移动斗22固定于所述气缸21的输出端上,可由气缸21驱动而做水平移动,该瓶塞移动斗22为块状结构,其中心开设有一个直径略大于瓶塞外径的圆形通孔221,且瓶塞移动斗22在移动的过程中,其靠近气缸21的一侧可与所述活动板123背离弹簧14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的瓶塞接盘23位于所述瓶塞移动斗22的下方,用于接住从瓶塞通道11落下的瓶塞,瓶塞接盘23上表面与瓶塞移动斗22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瓶塞高度的1/2,瓶塞接盘23远离所述气缸21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供瓶塞落入所述瓶塞夹持机构3的漏孔2321;其中,当所述的气缸21缩短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圆形通孔221位于瓶塞通道11的正下方,同时,此时瓶塞移动斗22推动活动板123移动至第一挡杆121完全离开瓶塞通道11内腔的位置,当所述的气缸21伸长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圆形通孔221位于所述漏孔2321的正上方,同时,瓶塞移动斗22不与活动板123接触。
所述的瓶塞夹持机构3用于接住从所述漏孔2321落下的瓶塞并将其夹持住做绕瓶塞夹持机构3中心线的旋转运动,该瓶塞夹持机构3包括转动盘31、转动盘驱动组件32以及N个夹持组件33;所述的转动盘31水平布置于所述瓶塞转移机构2的下侧,转动盘31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311,圆形开口311处设置有一圈内齿齿圈312,转动盘31的四周还开设有N个用于安装所述夹持组件33的容纳孔313,并且各容纳孔313环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等间距分布,各容纳孔313在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均能转动到所述漏孔2321的正下方;所述的转动盘驱动组件32包括电机321和齿轮322,所述的电机321固定于所述转动盘31圆形开口311的上方,所述的齿轮322呈水平状态固定于电机321的输出轴上,并且齿轮322与所述的内齿齿圈312相啮合;各所述的夹持组件33分别安装在转动盘31的各个容纳孔313中,夹持组件33包括筒体331、第一电动推杆332、第一夹持块333、第二电动推杆334、第二夹持块335、第三电动推杆336以及底座337,所述筒体33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容纳腔3311,该容纳腔3311的直径大于所述瓶塞的外径,并且各筒体331在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其容纳腔3311均能转动到所述漏孔2321的正下方,以接纳从漏孔2321落下的瓶塞,容纳腔3311相对的两侧分别径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3312和第二凹槽3313,容纳腔3311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三凹槽3314,所述的第一夹持块333布置于第一凹槽3312中,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332安装在第一夹持块333的外侧并与筒体331固定且能推动第一夹持块333水平移动,所述的第二夹持块335布置于第二凹槽3313中,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334安装在第二夹持块335的外侧并与筒体331固定且能推动第二夹持块335水平移动,所述的底座337布置于第三凹槽3314中,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336安装在底座337的下方并与筒体331固定且能推动底座337竖向移动,并且,第一夹持块333和第二夹持块335的移动行程能够满足从瓶塞的两侧将瓶塞夹持紧,底座337的移动行程能够满足将瓶塞完全推离容纳腔3311;其中,所述的N等于4、6或者8。
所述的电动钻孔机4用于对被夹持住的瓶塞进行钻孔;该电动钻孔机4具有钻头41且钻头41可随着电动钻孔机4竖向上下移动,钻头41位于瓶塞夹持机构3右侧的上方,且钻头41的位置能够满足各个被夹持的瓶塞在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各瓶塞的中心线均能转动到与钻头41的中心线重合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瓶塞接盘23分为储液段231和漏料段232;所述的储液段231位于靠近所述气缸21的一侧,储液段231的左侧以及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2311,右侧则为向上倾斜的坡面2312,储液段231内盛放有具有耐磨性的涂料233,且该涂料233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坡面2312的顶点;所述的漏料段232位于远离所述气缸21的一侧,且漏料段232的上表面与所述坡面2312的顶端衔接,所述的漏孔2321开设于该漏料段232上。
优选的,所述漏料段232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板2322,用于限制所述瓶塞移动斗22移动的极限位置。
优选的,所述储液段231的上表面与所述瓶塞移动斗22的下表面的间距等于瓶塞高度的1/3,所述漏料段232的上表面与所述瓶塞移动斗22的下表面的间距等于瓶塞高度的1/6。
优选的,所述具有耐磨性的涂料233为水性食品级陶瓷涂料或者液体硅胶。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124包括两个左右延伸的横杆1241、两个前后延伸的纵杆1242以及一个竖向延伸的立杆1243;两个所述的横杆1241与两个所述的纵杆1242围合成一个矩形框,且该矩形框呈水平布置并套在所述瓶塞通道11的外围,其中一个纵杆1242固定在所述活动板123的顶部,另一个纵杆1242位于所述瓶塞通道11的右侧,所述立杆1243的底部固定于右侧纵杆1242的中部,顶部与所述第二挡杆122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337上表面的中央设置有一个下凹槽3371,以便于避让电动钻孔机4的钻头41。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333朝向容纳腔33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橡胶层3331,所述第二夹持块335朝向容纳腔33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层3351。
优选的,在所述转动盘31后侧的下方还放置有一个收纳桶5,用以收集被第三电动推杆336及底座337推离容纳腔3311并已打好孔的瓶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时:
可参考图8,此时气缸21处于伸长的极限位置,由于瓶塞移动斗22未与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的活动板123接触,因此各弹簧14均处于自由状态,第一挡杆121是插入到瓶塞通道11内腔中的,第二挡杆122则未插入瓶塞通道11内腔;并且,瓶塞通道11内预先放入了多个待打孔的瓶塞8;由于最下方的瓶塞8受到了第一挡杆121的阻挡,所以不会从瓶塞通道11中落下;同时,此时其中一个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311正好位于瓶塞接盘23的漏孔2321的正下方;
开始工作时:
步骤S1:先启动气缸21,使气缸21向左缩短至极限位置,此过程中,瓶塞移动斗22会随着气缸21一起向左移动,并最终移动到圆形通孔221位于瓶塞通道11正下方的位置,且移动过程中,一旦瓶塞移动斗22触碰到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的活动板123时,便会推动活动板123一起向左移动,活动板123的移动则会带动第一挡杆121和第二挡杆122一起左移,移动过程中,第二挡杆122会先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之后第一挡杆121才会完全离开瓶塞通道11的内腔,因此从下往上数的第二个瓶塞8会先被第二挡杆122挡住而无法下落,而下方的瓶塞8在第一挡杆121完全离开瓶塞通道11内腔后便会落下,并最终落入下方瓶塞移动斗22的圆形通孔221中,参见图1;
步骤S2:反向启动气缸21,使气缸21带动瓶塞移动斗22向右移动,直到移动到气缸21处于伸长极限位;此过程中,由于之前落下的瓶塞8是位于瓶塞移动斗22的圆形通孔221中的,因此瓶塞移动斗22移动时会带着该瓶塞8一起向右移动,当移动到气缸21处于伸长极限位时,圆形通孔221正好位于瓶塞接盘23漏孔2321的正上方,因此瓶塞8便会从漏孔2321中落下,并落入下方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311中;
步骤S3:同时进行以下两个动作:①启动第一电动推杆332和第二电动推杆334,使第一夹持块333和第二夹持块335从两侧将瓶塞8夹持紧(以便后续对瓶塞8打孔),同时,启动电机321,使电机321转动一定角度,以使下一个夹持组件33转到漏孔2321的正下方;②再次启动气缸21,使气缸21又缩短至极限位置,并接收下一个瓶塞8(与步骤S1原理一样),之后又使气缸21伸长至极限位置,使下一个瓶塞8落入下一个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311中(与步骤S2原理一样);
之后,电机321不断的间歇式旋转一定角度,使后续的夹持组件33陆续转到漏孔2321的正下方,气缸21则不断的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使瓶塞通道11内的瓶塞8逐个被送入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311中,同时,一旦有瓶塞8落入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11后,第一电动推杆332和第二电动推杆334便启动,以通过两个夹持块333、335将瓶塞8夹持紧;
步骤S4:随着电机321的不断间歇式旋转,各个夹有瓶塞8夹持组件33都会陆续转到电动钻孔机4的下方,而一旦有夹持组件33带着瓶塞8转到钻头41的正下方时(此时,钻头41的中心线与瓶塞8的中心线重合),电动钻孔机4便会带动钻头41旋转并向下移动,进而在瓶塞8的中心钻孔(如图8),钻孔完成后,电动钻孔机4又带着钻头41向上移动并离开瓶塞8,以便为下一个瓶塞8的钻孔做好准备;
步骤S5:瓶塞8钻完孔后,随着电机321的间歇式旋转,夹持组件33会带着瓶塞8向后续位置陆续转动;当打好孔的瓶塞8转动到转动盘31的后侧时,便启动第一电动推杆332和第二电动推杆334缩回,使两个夹持块333、335背离瓶塞8移动,以将瓶塞8松开,之后,在启动第三电动推杆336伸出,以使底座337向上移动并将瓶塞8推离容纳腔3311,并掉入下方的收纳桶5;随后,又启动第三电动推杆336缩回,带着底座337回到第三凹槽3314内,以为容纳腔3311再次接收从漏孔2321落下的瓶塞8做好准备。
关于本发明的几点说明:
(1)由于瓶塞通道11的高度有限,因此所堆积叠放的瓶塞8数量也是有限的,而工作时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就必须不停的向瓶塞通道11内投入新的瓶塞,如果是专门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来做此时的话,人力成本会过于昂贵;因此可以增设相应的部件来解决此问题,比如,可以预先准备一个料斗,然后将料斗连接在瓶塞通道11的上方,这样便可预先在料斗内放入若干瓶塞,然后等待瓶塞逐个进入瓶塞通道11,这样就无需再安排专人来投料了;料斗可以选用带抖动功能的料斗,这样可以避免瓶塞在进入瓶塞通道11时出现被卡住的现象;
(2)本发明中,在瓶塞接盘23上设计了一个储液段231,然后再其中盛放具有耐磨性的涂料,这样做的目的是:由于本发明的瓶塞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瓶塞与瓶口的接触是非常紧密的,瓶塞又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拧入瓶口的,因此经过多次的拧入和拧出后,瓶塞的表面极有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而出现与瓶口配合不紧密、松动的情况;对此,发明人想到可以在瓶塞的周围涂抹一圈耐磨涂料,以提高瓶塞的耐磨性,这样便能提高瓶塞的使用次数,避免过早出现与瓶口配合不紧密的情况,同时,发明人考虑到,瓶塞在拧入或拧出的过程中,底部的侧壁是受摩擦力影响最大的地方,因此瓶塞的松动通常都是发生在这个区域,所以只需要保证瓶塞底部的四周涂抹了耐磨涂料即可;而为了节省步骤,不用单独再去涂抹涂料,发明人特意在瓶塞接盘23上设计了一个储液段231,并在其中放入了耐磨性的涂料233,以使涂抹涂料的步骤能融入到本装置中,这样,工作时当瓶塞移动斗22带着瓶塞8横向移动时,其底部便能在储液段231内完成一遍“过漆”,以使瓶塞底部涂抹上耐磨涂料,“过漆”后,在瓶塞移动斗22的推动下,瓶塞8可以沿着坡面2312爬高而离开涂料233,然后最终来到漏料段232并从漏孔2321中落下。
(3)本发明中,夹持组件33的数量可以设置成八个且环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均匀分布,如图9所示;图中将各夹持组件33所处的位置分成了八个工位,并沿着逆时针按照从a到h的顺序对8个工位进行了编号,且工位a的夹持组件33正好位于漏孔2321的正下方,工位e的夹持组件33正好位于钻头41的正下方,收纳桶5则位于工位g的夹持组件33的下方;工作时,电机321是间歇性工作的,且每工作一次都能带动转动盘31逆时针旋转45°,从而每当电机321工作一次时,各个夹持组件33都会逆时针前进一个工位;其中,工位a为装夹工位,即夹持组件33移动到工位a时,瓶塞8从漏孔2321落下时便会落入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311中,然后被两个夹持块333、335夹紧,工位e为打孔工位,即夹持组件33移动到工位e时,钻头41向下移动时,便能准确的在所夹持的瓶塞8的中心打孔,工位g为顶出工位,即夹持组件33移动到工位g时,第三电动推杆336便会工作,将瓶塞8推离容纳腔3311(如图10所示),并掉入下方的收纳桶5中。
可见,每个瓶塞8在落入夹持组件33的容纳腔311后都会按部就班的完成装夹-打孔-顶出的步骤,瓶塞8被顶出后,空载的夹持组件33前进两个工位后又会再次来到漏孔2321的正下方,然后继续装载下一个瓶塞8并完成一遍装夹-打孔-顶出的步骤,如此不断循环,直到所有的瓶塞8都打好孔并被顶出至收纳桶5中。
(4)工作时,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移动到各个位置时与瓶塞通道11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左上角的图为弹簧14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图,此时,第一挡杆121由第一孔洞111插入瓶塞通道11内腔的深度最深,并能阻挡上方的瓶塞8下落,第二挡杆122则未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且第二挡杆122的端头位于第二孔洞112内;当瓶塞移动斗22向左移动并推动活动板123左移时,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便会移动到右上角的图所展示的状态,此过程中,第一挡杆121开始逐渐离开瓶塞通道11的内腔,第二挡杆122则已插入到瓶塞通道11的内腔中并且越插越深;当瓶塞移动斗22向左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便会移动到右下角的图所展示的状态,此时,第一挡杆121已完全离开瓶塞通道11的内腔,最下方的瓶塞8会从瓶塞通道11中落下,且第一挡杆121的端头位于第一孔洞111内,第二挡杆122则插入瓶塞通道11内腔的深度达到最深,并且能阻挡上方的瓶塞8下落;之后,瓶塞移动斗22掉头向右移动,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在弹簧14的推动下便会移动到左下角的图所展示的状态,此过程中,第一挡杆121已插入到瓶塞通道11的内腔中并且越插越深,第二挡杆122则开始逐渐离开瓶塞通道11的内腔;最后,当瓶塞移动斗22右移到不在与活动板123接触时,弹簧14又会恢复到自由状态,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则又移动到左上角的图所展示的状态。
(5)在本发明中,为了更好的控制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的移动,使其仅能水平移动,不会发生偏移,可以在两个横杆1241的外侧各设置一个带有横向导槽的板子(图中未出),然后使横杆1241嵌入该横向导槽中;这样,当活动板123受到瓶塞移动斗22的推动时,在两个横向导槽的限制下,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便只能做水平运动,不会发生倾斜或偏移,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挡杆121和第二挡杆122能顺利地插入或离开第一孔洞111或第二孔洞112,不会卡在孔洞中。
(6)在本发明中,部分尺寸优选按如下条件设置:
①瓶塞通道11内腔的直径比瓶塞8外径大5mm;
②第一挡杆121与第二挡杆122的间距比瓶塞8的高度大2-4mm;
③圆形通孔221的直径比瓶塞8的外径大8-10mm;
④漏孔2321的直径比瓶塞8的外径大10-12mm;
⑥容纳腔3311的直径比瓶塞8的外径大12-16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释放机构(1)、瓶塞转移机构(2)、瓶塞夹持机构(3)以及电动钻孔机(4);
所述瓶塞释放机构(1)用于将需要钻孔的瓶塞逐个释放到所述的瓶塞转移机构(2)中,该瓶塞释放机构(1)包括瓶塞通道(11)、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固定板(13)以及若干弹簧(14);所述的瓶塞通道(11)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内部为中空的结构,该瓶塞通道(11)竖向布置,其内腔的口径略大于瓶塞的外径,仅能容纳瓶塞逐个堆积叠放于其中,且该瓶塞通道(11)底部的左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孔洞(111),右侧壁面开设有第二孔洞(112),并且第一孔洞(111)位于第二孔洞(112)的下方且两者的高度差略大于瓶塞的高度;所述的瓶塞下落限位部件(12)包括第一挡杆(121)、第二挡杆(122)、活动板(123)以及连接件(124),所述的第一挡杆(121)水平布置,且其位置与所述第一孔洞(111)的位置相对应,可插入第一孔洞(111)中,所述的第二挡杆(122)也水平布置,且其位置与所述第二孔洞(112)的位置相对应,可插入第二孔洞(112)中,所述的活动板(123)为一块平板,其位于所述瓶塞通道(11)之外且垂直固定于第一挡杆(121)的左端,所述的连接件(124)也位于所述的瓶塞通道(11)之外,其连接在活动板(123)和第二挡杆(122)之间,将活动板(123)、第一挡杆(121)以及第二挡杆(122)连为一体;所述的固定板(13)平行于所述的活动板(123)并间隔布置在活动板(123)的左侧;各所述的弹簧(14)均匀排布在所述的固定板(13)与所述的活动板(123)之间,且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3)上,另一端顶靠在活动板(123)上;并且,当各弹簧(14)均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挡杆(121)由第一孔洞(111)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中并能阻挡上方的瓶塞下落,同时,此时第二挡杆(122)未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当活动板(123)向压缩弹簧(14)的一侧移动时,第一挡杆(121)会逐步离开瓶塞通道(11)的内腔,第二挡杆(122)则会由第二孔洞(112)逐步插入瓶塞通道(11)的内腔;
所述的瓶塞转移机构(2)用于接住从所述瓶塞通道(11)落下的瓶塞并将其转移至所述的瓶塞夹持机构(3)中,该瓶塞转移机构(2)包括气缸(21)、瓶塞移动斗(22)以及瓶塞接盘(23);所述的气缸(21)呈水平布置,且位于所述固定板(13)的下方;所述的瓶塞移动斗(22)固定于所述气缸(21)的输出端上,可由气缸(21)驱动而做水平移动,该瓶塞移动斗(22)为块状结构,其中心开设有一个直径略大于瓶塞外径的圆形通孔(221),且瓶塞移动斗(22)在移动的过程中,其靠近气缸(21)的一侧可与所述活动板(123)背离弹簧(14)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的瓶塞接盘(23)位于所述瓶塞移动斗(22)的下方,用于接住从瓶塞通道(11)落下的瓶塞,瓶塞接盘(23)上表面与瓶塞移动斗(22)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瓶塞高度的1/2,瓶塞接盘(23)远离所述气缸(21)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供瓶塞落入所述瓶塞夹持机构(3)的漏孔(2321);其中,当所述的气缸(21)缩短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圆形通孔(221)位于瓶塞通道(11)的正下方,同时,此时瓶塞移动斗(22)推动活动板(123)移动至第一挡杆(121)完全离开瓶塞通道(11)内腔的位置,当所述的气缸(21)伸长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圆形通孔(221)位于所述漏孔(2321)的正上方,同时,瓶塞移动斗(22)不与活动板(123)接触;
所述的瓶塞夹持机构(3)用于接住从所述漏孔(2321)落下的瓶塞并将其夹持住做绕瓶塞夹持机构(3)中心线的旋转运动,该瓶塞夹持机构(3)包括转动盘(31)、转动盘驱动组件(32)以及N个夹持组件(33);所述的转动盘(31)水平布置于所述瓶塞转移机构(2)的下侧,转动盘(31)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311),圆形开口(311)处设置有一圈内齿齿圈(312),转动盘(31)的四周还开设有N个用于安装所述夹持组件(33)的容纳孔(313),并且各容纳孔(313)环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等间距分布,各容纳孔(313)在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均能转动到所述漏孔(2321)的正下方;所述的转动盘驱动组件(32)包括电机(321)和齿轮(322),所述的电机(321)固定于所述转动盘(31)圆形开口(311)的上方,所述的齿轮(322)呈水平状态固定于电机(321)的输出轴上,并且齿轮(322)与所述的内齿齿圈(312)相啮合;各所述的夹持组件(33)分别安装在转动盘(31)的各个容纳孔(313)中,夹持组件(33)包括筒体(331)、第一电动推杆(332)、第一夹持块(333)、第二电动推杆(334)、第二夹持块(335)、第三电动推杆(336)以及底座(337),所述筒体(33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容纳腔(3311),该容纳腔(3311)的直径大于所述瓶塞的外径,并且各筒体(331)在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其容纳腔(3311)均能转动到所述漏孔(2321)的正下方,以接纳从漏孔(2321)落下的瓶塞,容纳腔(3311)相对的两侧分别径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3312)和第二凹槽(3313),容纳腔(3311)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三凹槽(3314),所述的第一夹持块(333)布置于第一凹槽(3312)中,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332)安装在第一夹持块(333)的外侧并与筒体(331)固定且能推动第一夹持块(333)水平移动,所述的第二夹持块(335)布置于第二凹槽(3313)中,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334)安装在第二夹持块(335)的外侧并与筒体(331)固定且能推动第二夹持块(335)水平移动,所述的底座(337)布置于第三凹槽(3314)中,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336)安装在底座(337)的下方并与筒体(331)固定且能推动底座(337)竖向移动,并且,第一夹持块(333)和第二夹持块(335)的移动行程能够满足从瓶塞的两侧将瓶塞夹持紧,底座(337)的移动行程能够满足将瓶塞完全推离容纳腔(3311);其中,所述的N等于4、6或者8;
所述的电动钻孔机(4)用于对被夹持住的瓶塞进行钻孔;该电动钻孔机(4)具有钻头(41)且钻头(41)可随着电动钻孔机(4)竖向上下移动,钻头(41)位于瓶塞夹持机构(3)右侧的上方,且钻头(41)的位置能够满足各个被夹持的瓶塞在绕转动盘(3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各瓶塞的中心线均能转动到与钻头(41)的中心线重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塞接盘(23)分为储液段(231)和漏料段(232);所述的储液段(231)位于靠近所述气缸(21)的一侧,储液段(231)的左侧以及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2311),右侧则为向上倾斜的坡面(2312),储液段(231)内盛放有具有耐磨性的涂料(233),且该涂料(233)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坡面(2312)的顶点;所述的漏料段(232)位于远离所述气缸(21)的一侧,且漏料段(232)的上表面与所述坡面(2312)的顶端衔接,所述的漏孔(2321)开设于该漏料段(2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料段(232)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板(2322),用于限制所述瓶塞移动斗(22)移动的极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段(231)的上表面与所述瓶塞移动斗(22)的下表面的间距等于瓶塞高度的1/3,所述漏料段(232)的上表面与所述瓶塞移动斗(22)的下表面的间距等于瓶塞高度的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耐磨性的涂料(233)为水性食品级陶瓷涂料或者液体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124)包括两个左右延伸的横杆(1241)、两个前后延伸的纵杆(1242)以及一个竖向延伸的立杆(1243);两个所述的横杆(1241)与两个所述的纵杆(1242)围合成一个矩形框,且该矩形框呈水平布置并套在所述瓶塞通道(11)的外围,其中一个纵杆(1242)固定在所述活动板(123)的顶部,另一个纵杆(1242)位于所述瓶塞通道(11)的右侧,所述立杆(1243)的底部固定于右侧纵杆(1242)的中部,顶部与所述第二挡杆(122)的右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37)上表面的中央设置有一个下凹槽(3371),以便于避让电动钻孔机(4)的钻头(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333)朝向容纳腔(33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橡胶层(3331),所述第二夹持块(335)朝向容纳腔(33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层(33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盘(31)后侧的下方还放置有一个收纳桶(5),用以收集被第三电动推杆(336)及底座(337)推离容纳腔(3311)并已打好孔的瓶塞。
CN202011229809.3A 2020-11-06 2020-11-06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Active CN112339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809.3A CN112339024B (zh) 2020-11-06 2020-11-06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809.3A CN112339024B (zh) 2020-11-06 2020-11-06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9024A CN112339024A (zh) 2021-02-09
CN112339024B true CN112339024B (zh) 2022-05-17

Family

ID=7442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809.3A Active CN112339024B (zh) 2020-11-06 2020-11-06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90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1269B (zh) * 2014-11-19 2016-01-06 浙江大学 一种珍珠自动钻孔装置
US20170043989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Kenneth S. Kwak Winged corkscrew with one or more secondary utensils
CN107379135B (zh) * 2017-08-28 2022-08-23 厦门吉信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木条自动加工生产线
CN107471390A (zh) * 2017-10-10 2017-12-15 朱洪闯 一种多类型木料的夹持装置
CN110202191A (zh) * 2019-05-23 2019-09-06 浙江众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卡盘爪自动铣牙弧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9024A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4782B (zh) 一种在红酒瓶塞生产时使用的瓶塞释放及涂漆装置
JP4001746B2 (ja) 分配ヘッドにピペットチップを装填するための手段を有する分配装置
CN202889797U (zh) Pcb板插针机
CN112339024B (zh) 在红酒瓶塞生产过程中用于对瓶塞逐个进行打孔的装置
CN113578777A (zh) 一种全自动过钢珠检测便捷分拣设备
CN211588925U (zh) 一种钻头激光打标设备
CN110159665B (zh) 保持架自动装球机及其装配方法
CN204659016U (zh) 固态二氧化碳成型机
CN112122291A (zh) 一种医用药瓶自动清洗装置
CN214350661U (zh) 一种自动螺丝供料结构
CN111113030A (zh) 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
CN215753140U (zh) 一种糊剂注射器自动灌装设备
CN210481360U (zh) 培养基料盒移动及开盖装置
CN211954914U (zh) 一种盐粉管样品前处理自动加盐装置
CN214350663U (zh) 一种自动螺丝上料结构
CN109052299B (zh) 方形盖的理盖及出盖机构
CN219076564U (zh)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CN220893855U (zh) 一种水泥取样装置
CN104593999B (zh) 絮凝剂自动定量投放器
CN106743201B (zh) 一种电池钢壳整列装置
JP3351446B2 (ja) 打栓システム
JPH07124228A (ja) 打栓装置
CN219468093U (zh) 一种乳膏剂自动包装进料推送装置
CN214210565U (zh) 一种简易的移液器吸头填装装置
CN113008085B (zh) 一种鞭炮胆及其基体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4

Address after: Room 312, Building 1, No. 28, the Nanling Mountain Middle Road,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nfulai Liquor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20000 suche primary school, section 4, Meizhou Avenue, Dongpo District, Mei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Dexi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