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6564U -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6564U
CN219076564U CN202122311323.0U CN202122311323U CN219076564U CN 219076564 U CN219076564 U CN 219076564U CN 202122311323 U CN202122311323 U CN 202122311323U CN 219076564 U CN219076564 U CN 219076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shell
driving mechanism
glu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13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林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113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6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6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6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弹壳输送装置和弹头输送装置,弹头输送装置和弹壳输送装置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沿夹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弹壳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设置,弹头压合装置与所述弹头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位置相对应。这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能连续地进行玩具软子弹的组装,能有效提升玩具软子弹的组装效率,并且玩具软子弹的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组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玩具枪是一种仿真枪玩具,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目前,玩具枪所使用的玩具软子弹通常由棉质弹壳和吸盘状的橡胶弹头制成,这种玩具软子弹的质地柔软,与玩具枪配合使用玩耍时不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大大提高了玩具枪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现有的玩具软子弹需要采用玩具软子弹组装机对橡胶弹头和棉质弹壳进行组装,橡胶弹头通常包括头部和连接杆,连接杆与头部的下端连接;棉质弹壳通常为圆筒状,并且棉质弹壳的中部开口与连接杆的形状相匹配。
目前玩具软子弹组装机通常包括橡胶弹头输送机构、胶水桶、棉质弹壳输送机构和橡胶弹头夹持装置,橡胶弹头输送机构、胶水桶和棉质弹壳输送机构依次排列,橡胶弹头夹持装置设置在橡胶弹头输送机构、胶水桶和棉质弹壳输送机构的上方;在进行组装时,橡胶弹头夹持装置下降,将输送到橡胶弹头输送机构末端的橡胶弹头夹住并提起;随后橡胶弹头夹持装置带动橡胶弹头移动到胶水桶上,再将橡胶弹头下降到胶水桶中进行浸胶,在浸胶后,再重新将橡胶子弹提起;随后将橡胶子弹移动到处于棉质弹壳输送机构末端的棉质弹壳上方,再下降将橡胶子弹压合在棉质弹壳上,从而完成玩具软子弹的组装。然而,采用这种玩具软子弹组装机在组装时,橡胶弹头夹持装置需要带动橡胶弹头进行多次升降的动作,其效率较低;同时橡胶弹头采用浸胶的方式,需要控制橡胶弹头浸入胶水时的深度,确保橡胶弹头只是连接杆和头部的下表面浸到胶水,对橡胶弹头夹持装置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橡胶弹头在浸胶后提起时,胶水容易被带出或在输送时滴落,清理困难,并且在进行压合时,胶水也容易被挤出流到棉质弹壳的外侧面上,影响玩具软子弹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这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能连续地进行玩具软子弹的组装,能有效提升玩具软子弹的组装效率,并且玩具软子弹的良品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弹壳输送装置和弹头输送装置,弹头输送装置和弹壳输送装置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沿夹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弹壳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设置,弹头压合装置与所述弹头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位置相对应。
上述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中,弹壳输送装置对棉质弹壳进行输送,夹棉输送装置不断从弹壳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夹取竖直设置的棉质弹壳,并向上胶装置进行输送;当棉质弹壳被输送到上胶装置处时,上胶装置对棉质弹壳的上表面进行上胶;完成上胶后的棉质弹壳继续输送到弹头压合装置处,此时弹头压合装置从弹头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将橡胶弹头夹起,并压合到棉质弹壳上,使棉质弹壳和橡胶弹头在胶水的作用下紧密结合,从而形成玩具软子弹;夹棉输送装置将玩具软子弹输送到出料装置,由出料装置将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送出。这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相较于现有的组装机,上胶方式由对橡胶弹头的下端进行浸胶改为对棉质弹壳的上表面进行上胶,在上胶时,能有效避免胶水被带出或在输送时滴落,同时能控制胶水的用量,避免压合时胶水被挤出流到棉质弹壳的外侧面上,影响玩具软子弹的品质;同时,棉质弹壳完成上胶进行压合时,后续输送的棉质弹壳可以先进行上胶,无需等待在将橡胶弹头夹取后,再对橡胶弹头重复提起、移动和下降的上胶和压合的操作,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上胶装置包括输胶机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滴胶机构和第一夹棉机构,输胶机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一夹棉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滴胶机构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滴胶机构的入胶端与所述输胶机构的出胶端相连通;第一夹棉机构处于滴胶机构的下方。
上胶时,输胶机构将胶水输送到滴胶机构的下端,当棉质弹壳被夹棉输送装置输送到上胶装置处时,第一夹棉机构先将棉质弹壳的上端夹住,使棉质弹壳的上表面由具有开口的圆环状变为开口闭合的形状;随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滴胶机构下降,使滴胶机构与棉质弹壳的上表面接触,胶水被滴到棉质弹壳的上表面上;最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滴胶机构重新上升,第一夹棉机构将棉质弹壳松开,夹棉输送装置将完成上胶的棉质弹壳向弹头压合装置输送。这种上胶装置进行滴胶前,第一夹棉机构能够使棉质弹壳的上表面由具有开口的圆环状变为开口闭合的形状,从而使棉质弹壳的上表面更加紧凑,保证棉质弹壳的上表面上胶时能更加均匀,并且滴胶时胶水不易流到棉质弹壳的外侧面;并且当完成滴胶,在第一夹棉机构将棉质弹壳松开时,胶水能够沾满棉质弹壳上表面开口的边沿,或者部分胶水顺着开口流入到棉质弹壳的内壁中(根据产品的需要,对于只需要在棉质弹壳上表面以及开口边沿沾满胶水的产品,可以选择通过第一夹棉机构将棉质弹壳的上表面开口用力夹紧不留缝隙,并减少滴胶量,使得第一夹棉机构松开后,可以保证胶水仅仅沾满棉质弹壳上表面以及开口的边沿;对于需要胶水流入到棉质弹壳内壁中的产品,可以在将棉质弹壳夹紧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胶水用量,当第一夹棉机构松开后,胶水顺着开口流入到棉质弹壳的内壁中,也可以选择不用力将棉质弹壳夹紧,使夹棉后留有棉质弹壳的上表面留有缝隙,从而在滴胶时就使胶水能渗入到棉质弹壳的内壁中;对于无需使胶水滴在棉质弹壳上表面,而是需要直接滴入到棉质弹壳内壁中的产品,可以使夹棉机构夹住棉质弹壳靠近顶端的位置,使棉质弹壳的开口顶端张开,从而在滴胶时直接将胶水滴在棉质弹壳的内壁上),使后续对棉质弹壳与橡胶子弹进行压合时,橡胶弹头的头部下表面能与棉质弹壳的上表面在胶水的作用下紧密连接,橡胶子弹的连接杆能与棉质弹壳的内壁在胶水的作用下紧密连接。采用这种上胶方式上胶后,胶水不会被带出或在输送时滴落,在后续进行棉质弹壳和橡胶弹头的压合时,也不会出现胶水被挤出并流到棉质弹壳外表面的情况,能保证玩具软子弹的质量和良品率;同时,这种上胶方式对设备的精度要求较低,并且只需要在棉质弹壳的上表面进行上胶,能大幅减少胶水的用量,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一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棉机构包括第一夹棉板、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夹棉板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一夹棉板和第二夹棉板相向设置,第一夹棉板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夹棉板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各个棉质弹壳通常并排设置,夹棉时,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夹棉板和第二夹棉板相向移动,直至将棉质弹壳的上端夹住,此时,棉质弹壳的上表面由具有开口的圆环状变为开口闭合的扁平状。
另一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棉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夹棉中心点,第一夹棉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夹棉组,夹棉组与夹棉中心点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夹棉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夹棉板和至少两个能够驱动第三夹棉板朝向或远离夹棉中心点移动的第三平移驱动机构,第三夹棉板与第三平移驱动机构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各个第三夹棉板以夹棉中心点为圆心沿夹棉中心点的周向均匀设置,各个第三平移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各个第三夹棉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上述夹棉中心点,是以夹棉时棉质弹壳上端所在的位置而定,当棉质弹壳为多个时,夹棉中心点也为多个,夹棉中心点与棉质弹壳一一对应。第一夹棉机构进行夹棉时,第三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对应的第三夹棉板进行平移,使各个第三夹棉板朝向对应的夹棉中心点进行移动,同一夹棉组中的各个第三夹棉板相互靠拢,直至各个夹棉组中的第三夹棉板分别将各个棉质弹壳的上端夹住;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第三夹棉板,使棉质弹壳的上表面在夹持后形成开口闭合的不同形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滴胶机构包括滴胶座和至少一个滴胶单元,滴胶座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滴胶单元包括滴胶头和至少一个输胶管,滴胶头上设有至少一个上下走向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输胶管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输胶管的入胶端所述输胶机构的出胶端相连通,输胶管的出胶端自通孔的上端穿过并露出通孔的下端。
一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滴胶单元中输胶管的数量为一个,输胶管设置在滴胶头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输胶管的出胶端呈扁平状。扁平状的输胶管与被夹持后的棉质弹壳扁平状的上表面形状相匹配(一般的,输胶管的出胶端大小小于棉质弹壳的上表面),能使滴胶更加均匀,同时胶水能够更加集中在闭合处,当棉质弹壳不再夹持,闭合处打开时,胶水更易顺着开口沾满开口边沿,并流入到棉质弹壳的内壁中。
另一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滴胶单元中输胶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胶管的出胶端分别处于滴胶头下表面的两端。通常,这两个输胶管的位置与棉质弹壳扁平状上表面的两端位置相对应,滴胶时,胶水能够滴在棉质弹壳扁平状上表面的两端,并从棉质弹壳上表面的两端向中间扩散;采用这种结构时,输胶管的直径可以制造的更小,既便于控制滴胶用量,提高滴胶效果,又能进一步减少胶水用量。
另一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滴胶单元中输胶管的数量为三个或更多个,输胶管的出胶端沿滴胶头下表面边沿的周向均匀分布。滴胶机构可以选择采用输胶管数量相同的滴胶单元进行组合,也可以选择采用输胶管数量不同的滴胶单元进行组合(即各个滴胶单元中的输胶管可以均为一个、均为两个或均为多个,也可以是多个输胶管数量不同的滴胶单元配合滴胶座共同构成滴胶机构)。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输胶机构包括装胶容器和至少一个蠕动泵,蠕动泵与所述滴胶单元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所述输胶管的入胶端通过蠕动泵伸入到装胶容器中。蠕动泵能够驱动输胶管从装胶容器中吸取胶水并滴到棉质弹壳上表面上。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输胶管的直径为0.5-3mm。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上胶装置还包括第一顶壳机构,第一顶壳机构包括第一顶壳板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一顶壳板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顶壳板处于所述第一夹棉机构的下方。进行滴胶时,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顶壳板上升,第一顶壳板从下方对被输送的棉质弹壳进行支撑,避免滴胶机构与棉质弹壳的上表面接触时将棉质弹壳向下推,导致滴胶不充分并影响后续压合加工时棉质弹壳的位置与橡胶弹头的位置无法对应。
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棉输送装置包括转盘、能够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夹棉机构,转盘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转盘与转盘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各个第二夹棉机构沿转盘的周向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外边沿上,第二夹棉机构包括第三夹棉板、第四夹棉板和能够驱动第三夹棉板或第四夹棉板做开合动作的开合控制机构,第三夹棉板和第四夹棉板均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第三夹棉板处于第四夹棉板的内侧;沿第三夹棉板的长度方向,第三夹棉板的外表面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弧形槽,第四夹棉板的内表面上开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弧形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槽。
上述夹棉输送装置中,第三夹棉板的外边沿与第四夹棉板的内边沿紧密接触时,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能够构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夹棉孔;通常的,夹棉孔的形状小于棉质弹壳(即当夹棉孔为圆形时,夹棉孔的直径小于棉质弹壳的外径;当夹棉孔为椭圆形时,夹棉孔的短轴小于棉质弹壳的外径)。工作时,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进行转动,使第二夹棉机构先移动到弹壳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处,并且夹棉孔处于弹壳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下方(根据需要,当弹壳输送装置能同时对多个棉质弹壳进行输送时,夹棉孔的数量也为相应的多个);随后,开合控制机构控制第三夹棉板或第四夹棉板进行移动,使第三夹棉板与第四夹棉板相互远离;随后,弹壳输送装置将棉质弹壳向下输送,使棉质弹壳滑落,此时棉质弹壳架设在第一弧形槽或第二弧形槽的边沿处;随后,开合控制机构控制第三夹棉板或第四夹棉板重新回位,使第三夹棉板的外边沿与第四夹棉板的内边沿紧密接触,共同将棉质弹壳夹设在对应的夹棉孔中;随后,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进行转动,将棉质弹壳依次输送到上胶装置和弹头压合装置分别进行上胶和橡胶弹头的压合;在完成玩具软子弹的组装后,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到出料装置,此时开合控制机构重新控制第三夹棉板或第四夹棉板进行移动,使第三夹棉板与第四夹棉板相互远离,使出料装置将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送出。这种夹棉输送装置能够在棉质弹壳从弹壳输送装置输送出时就将棉质弹壳定位和夹紧,并带动棉质弹壳到各个工位上进行加工,采用转盘进行输送也能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上述夹棉输送装置的内外方向是根据转盘的轴线而定,靠近转盘的轴线的位置为内,远离转盘的轴线的位置为外。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四夹棉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上,并且第四夹棉板和固定座之间形成平移空间;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或转盘上,并且第四平移驱动机构为内外走向,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夹棉板连接,第三夹棉板处于平移空间中。当第二夹棉机构移动到弹壳输送装置位置,并需要夹持棉质弹壳时,第四平移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夹棉板向内移动,使第三夹棉板和第四夹棉板互相远离,此时棉质弹壳从弹壳输送装置输送到各个第二弧形槽中;随后,第四平移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夹棉板重新回位,此时第三夹棉板的外边沿与第四夹棉板的内边沿紧密接触,共同将棉质弹壳夹设在对应的夹棉孔中;在玩具软子弹加工完成,需要出料时,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再次驱动第三夹棉板进行移动,将棉质弹壳松开。上述开合控制机构也可以采用第三夹棉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四夹棉板连接的方式。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开合控制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和至少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座上开有至少一个内外走向的导向孔,导向杆、压缩弹簧和导向孔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导向孔自固定座的内侧延伸到所述平移空间,导向杆设置在对应的导向孔中并能够沿导向孔内外移动,导向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三夹棉板连接,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并且压缩弹簧的内端与固定座连接或紧密接触,压缩弹簧的外端与第三夹棉板连接或紧密接触。通过设置导向杆和压缩弹簧,能使第三夹棉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始终与第四夹棉板紧密接触的状态。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上边沿设有弧形斜坡。通过设置弧形斜坡,能使棉质弹壳从棉质弹壳输送装置滑落时,更易落到夹棉孔中。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分割器,分割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分割器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能够通过分割器驱动转盘进行间歇转动,从而使转盘带动棉质弹壳转动到各个加工工位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棉机构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四个第二夹棉机构能同时对应夹持棉质弹壳、上胶、压合和出料四道工序。
优选方案中,所述弹头压合装置包括弹头夹取机构和第二顶壳机构,弹头夹取机构包括第五平移驱动机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和夹爪,第五平移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三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五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夹爪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顶壳机构包括第二顶壳板和第四升降驱动机构,第四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顶壳板安装在第四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顶壳板处于弹头夹取机构的下方。对橡胶弹头和棉质弹壳进行压合时,棉质弹壳被夹棉输送装置输送到弹头夹取机构和第二顶壳机构之间,第四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顶壳板上升,使第二顶壳板对棉质弹壳进行支撑;第三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夹爪下降到弹头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处,夹爪将橡胶弹头夹住;随后第三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夹爪上升,第五平移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升降驱动机构和夹爪移动到放置有棉质弹壳的位置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夹爪下降,在夹爪的下压和第二顶壳板的上顶的共同作用下,将橡胶弹头压合在棉质弹壳上;随后夹爪将橡胶弹头松开,使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继续输送,夹爪在第五平移驱动机构和第三升降驱动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持续进行橡胶弹头的夹取和压合。夹爪可以采用手指气缸,根据需要,夹爪可以设置多个夹取手指。
优选方案中,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五升降驱动机构、顶弹板和出料料道,第五升降驱动机构和出料料道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顶弹板与第五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顶弹板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顶块;出料料道处于顶弹板的下方。出料时,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移动到顶弹板的下方,此时夹棉输送装置将玩具软子弹松开,此时第五升降驱动机构驱动顶弹板下降,顶弹板上的顶块将玩具软子弹向下顶,使玩具软子弹在重力和顶块的共同作用下掉落到出料料道上并输送而出。
优选方案中,所述弹壳输送装置包括送壳料道、挡壳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振动盘,送壳料道和第一振动盘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送壳料道设有至少一个进壳端和至少一个出壳端,送壳料道的进壳端与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相连通,送壳料道的出壳端垂直设置并与所述夹棉输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挡壳机构包括挡壳板和第六平移驱动机构,挡壳板设置在送壳料道的出壳端下方并将送壳料道的出壳端出口密封,第六平移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挡壳板与第六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通常的,送壳料道呈弧形,送壳料道将从第一振动盘送出的棉质弹壳由横向设置转变为竖直设置,从而方便夹棉输送装置进行夹棉。第一振动盘持续向送壳料道输送横向设置的棉质弹壳;当夹棉输送装置上夹取棉质弹壳的位置移动道送壳料道下方时,第六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挡壳板从送壳料道的出壳端出口处移开,使棉质弹壳掉落道夹棉输送装置进行夹紧;随后第六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挡壳板回位,重新将送壳料道的出壳端出口密封。通常的,送壳料道上的每个出壳端仅能使一个棉质弹壳通过,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出壳端数量不同的送壳料道。
优选方案中,所述弹头输送装置包括送头料道和至少一个第二振动盘,送头料道和第二振动盘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送头料道设有至少一个进头端和至少一个出头端,送头料道的进头端与第二振动盘的出料端相连通,送头料道的出头端与所述弹头压合装置的位置相对应,送头料道的出头端处设有挡头板。第二振动盘持续向送头料道输送头部向上的橡胶弹头,当橡胶弹头移动到送头料道的出头端时,橡胶弹头被挡头板阻挡在出头端末尾,等待完成上胶的棉质弹壳移动到位后,弹头压合装置将橡胶弹头夹起并压合到棉质弹壳上。通常的,送头料道上的每个出头端仅能使一个橡胶弹头通过,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出头端数量不同的送头料道。
上述送壳料道的各个出壳端和送头料道的各个出头端可以分别设置光电眼,用于检测出壳端中是否有棉质弹壳、出头端中是否有橡胶弹头,从而方便操作者确认是否在输送过程中被卡主,能及时进行调整。
优选方案中,所述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弹壳输送装置、弹头输送装置、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装置通常由显示屏、控制按钮和控制电路组成。
上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第四升降驱动机构、第五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第三平移驱动机构、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第五平移驱动机构和第六平移驱动机构均可以采用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能连续地进行玩具软子弹的组装,能有效提升玩具软子弹的组装效率,并且玩具软子弹的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胶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滴胶机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滴胶单元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夹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弹头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滴胶单元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滴胶单元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的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弹壳输送装置2、弹头输送装置3、夹棉输送装置4、上胶装置5、弹头压合装置6、出料装置7和控制装置8,弹头输送装置3、弹壳输送装置2、夹棉输送装置4、上胶装置5、弹头压合装置6、出料装置7和控制装置8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沿夹棉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弹壳输送装置2、上胶装置5、弹头压合装置6和出料装置7依次设置,弹头压合装置6与弹头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位置相对应;弹壳输送装置2、弹头输送装置3、夹棉输送装置4、上胶装置5、弹头压合装置6和出料装置7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装置8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中,弹壳输送装置2对棉质弹壳进行输送,夹棉输送装置4不断从弹壳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夹取竖直设置的棉质弹壳,并向上胶装置5进行输送;当棉质弹壳被输送到上胶装置5处时,上胶装置5对棉质弹壳的上表面进行上胶;完成上胶后的棉质弹壳继续输送到弹头压合装置6处,此时弹头压合装置6从弹头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将橡胶弹头夹起,并压合到棉质弹壳上,使棉质弹壳和橡胶弹头在胶水的作用下紧密结合,从而形成玩具软子弹;夹棉输送装置4将玩具软子弹输送到出料装置7,由出料装置7将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送出。这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相较于现有的组装机,上胶方式由对橡胶弹头的下端进行浸胶改为对棉质弹壳的上表面进行上胶,在上胶时,能有效避免胶水被带出或在输送时滴落,同时能控制胶水的用量,避免压合时胶水被挤出流到棉质弹壳的外侧面上,影响玩具软子弹的品质;同时,棉质弹壳完成上胶进行压合时,后续输送的棉质弹壳可以先进行上胶,无需等待在将橡胶弹头夹取后,再对橡胶弹头重复提起、移动和下降的上胶和压合的操作,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上胶装置5包括输胶机构501、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02、第一夹棉机构503、滴胶机构504和第一顶壳机构505,第一夹棉机构503处于滴胶机构504的下方,第一夹棉机构503包括第一夹棉板5031、第一平移驱动机构5032、第二夹棉板5033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5034,第一平移驱动机构5032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5034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夹棉板5031和第二夹棉板5033相向设置,第一夹棉板5031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503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夹棉板5033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5034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滴胶机构504包括滴胶座5041和多个滴胶单元5042,滴胶座5041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0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滴胶单元5042包括滴胶头50421和两个输胶管50422,滴胶头50421上设有两个上下走向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输胶管5042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输胶管50422的出胶端自通孔的上端穿过并露出通孔的下端,两个输胶管50422的出胶端分别处于滴胶头50421下表面的两端;输胶机构501包括装胶容器5011和多个蠕动泵5012,装胶容器5011和蠕动泵5012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蠕动泵5012与滴胶单元504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输胶管50422的入胶端通过蠕动泵5012伸入到装胶容器5011中;第一顶壳机构505包括第一顶壳板5051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052,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052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顶壳板5051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05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顶壳板5051处于第一夹棉机构503的下方。
上述上胶装置5使用时,输胶机构501将胶水输送到滴胶机构504的下端,当棉质弹壳移动到上胶装置5处时,夹棉时,第一平移驱动机构5032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5034分别驱动第一夹棉板5031和第二夹棉板5033相向移动,直至将棉质弹壳的上端夹住,此时,棉质弹壳的上表面由具有开口的圆环状变为开口闭合的扁平状;随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052驱动第一顶壳板5051上升,第一顶壳板5051从下方对被输送的棉质弹壳进行支撑,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02驱动滴胶机构504下降,使滴胶机构504与棉质弹壳的上表面接触,蠕动泵5012驱动输胶管50422从装胶容器5011中吸取胶水并通过输胶管50422滴到棉质弹壳上表面上;最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02驱动滴胶机构504重新上升,第一夹棉机构503将棉质弹壳松开,棉质弹壳被输送到下一个工序进行橡胶弹头的压合。
夹棉输送装置4包括转盘401、转盘驱动机构(图中看不见)和四个第二夹棉机构402,转盘401与转盘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各个第二夹棉机构402沿转盘401的周向均匀设置在转盘401的外边沿上,第二夹棉机构402包括第三夹棉板4021、第四夹棉板4022和能够驱动第三夹棉板4021做开合动作的开合控制机构4023,第三夹棉板4021、第四夹棉板4022均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第三夹棉板4021处于第四夹棉板4022的内侧;沿第三夹棉板4021的长度方向,第三夹棉板4021的外表面上开有多个第一弧形槽40211,第四夹棉板4022的内表面上开有多个与第一弧形槽40211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槽40221。
设置四个第二夹棉机构402能对应夹持棉质弹壳、涂胶、橡胶弹头压合和出料四道工序。上述夹棉输送装置4中,第三夹棉板4021的外边沿与第四夹棉板4022的内边沿紧密接触时,第一弧形槽40211和第二弧形槽40221能够构成椭圆形的夹棉孔;通常的,夹棉孔的形状小于棉质弹壳(即当夹棉孔为圆形时,夹棉孔的直径小于棉质弹壳的外径;当夹棉孔为椭圆形时,夹棉孔的短轴小于棉质弹壳的外径)。工作时,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401进行转动,当转盘401上没有夹持棉质弹壳的第二夹棉机构402移动到弹壳输送装置2处,该第二夹棉机构402上的各个夹棉孔与弹壳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位置相对应,并且夹棉孔处于弹壳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的下方;随后,开合控制机构4023控制第三夹棉板4021进行移动,使第三夹棉板4021与第四夹棉板4022相互远离;随后,弹壳输送装置2将棉质弹壳向下输送,使棉质弹壳滑落,此时棉质弹壳架设在第二弧形槽40221的边沿处;随后,开合控制机构4023控制第三夹棉板4021重新回位,使第三夹棉板4021的外边沿与第四夹棉板4022的内边沿紧密接触,共同将棉质弹壳夹设在对应的夹棉孔中;最后,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401进行转动,将棉质弹壳向弹头压合装置6输送,并带动另一个第二夹棉机构402移动到弹壳输送装置2处。
上述内外方向是根据转盘401的轴线而定,靠近转盘401的轴线的位置为内,远离转盘401的轴线的位置为外。
开合控制机构4023包括固定座40231、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图中看不见)、两个导向杆40232和两个压缩弹簧40233,固定座40231固定安装在转盘401上,第四夹棉板4022固定安装在固定座40231的外侧上,并且第四夹棉板4022和固定座40231之间形成平移空间;固定座40231上开有两个内外走向的导向孔,导向杆40232、压缩弹簧40233和导向孔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导向孔自固定座40231的内侧延伸到平移空间,导向杆40232设置在对应的导向孔中并能够沿导向孔内外移动,导向杆40232的外端与第三夹棉板4021连接,压缩弹簧40233套设在导向杆40232上,并且压缩弹簧40233的内端与固定座40231连接或紧密接触,压缩弹簧40233的外端与第三夹棉板4021连接或紧密接触;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转盘401上,并且第四平移驱动机构为内外走向,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的活塞杆与第三夹棉板4021连接,第三夹棉板4021处于平移空间中。当第二夹棉机构402移动到弹壳输送装置2处,并需要夹持棉质弹壳时,第四平移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夹棉板4021向内移动,使第三夹棉板4021和第四夹棉板4022互相远离,此时棉质弹壳从弹壳输送装置2输送到各个第二弧形槽40221中;随后,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的活塞杆重新缩回,第三夹棉板4021重新回位,此时第三夹棉板4021的外边沿与第四夹棉板4022的内边沿紧密接触,共同将棉质弹壳夹设在对应的夹棉孔中;在玩具软子弹加工完成移动到出料装置7处,需要出料时,第三夹棉板4021再次进行移动,将棉质弹壳松开。通过设置导向杆40232和压缩弹簧40233,能使第三夹棉板4021在压缩弹簧40233的作用下,保持始终与第四夹棉板4022紧密接触的状态。
第一弧形槽40211和第二弧形槽40221的上边沿设有弧形斜坡。通过设置弧形斜坡,能使棉质弹壳从棉质弹壳输送装置2滑落时,更易落到夹棉孔中。
转盘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分割器,分割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转盘401固定安装在分割器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能够通过分割器驱动转盘401进行间歇转动,从而使转盘401带动棉质弹壳转动到各个加工工位进行加工。
弹头压合装置6包括弹头夹取机构601和第二顶壳机构602,弹头夹取机构601包括第五平移驱动机构6011、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和夹爪6013,第五平移驱动机构6011安装在机架1上,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安装在第五平移驱动机构6011的动力输出端上,夹爪6013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顶壳机构602包括第二顶壳板6021和第四升降驱动机构6022,第四升降驱动机构6022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顶壳板6021安装在第四升降驱动机构6022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顶壳板6021处于弹头夹取机构601的下方。对橡胶弹头和棉质弹壳进行压合时,棉质弹壳被夹棉输送装置4输送到弹头夹取机构601和第二顶壳机构602之间,第四升降驱动机构6022驱动第二顶壳板6021上升,使第二顶壳板6021对棉质弹壳进行支撑;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驱动夹爪6013下降到弹头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处,夹爪6013将橡胶弹头夹住;随后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驱动夹爪6013上升,第五平移驱动机构6011驱动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和夹爪6013移动到放置有棉质弹壳的位置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驱动夹爪6013下降,在夹爪6013的下压和第二顶壳板6021的上顶的共同作用下,将橡胶弹头压合在棉质弹壳上;随后夹爪6013将橡胶弹头松开,使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继续输送,夹爪6013在第五平移驱动机构6011和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的共同作用下持续进行橡胶弹头的夹取和压合。夹爪6013可以采用手指气缸,根据需要,夹爪6013可以设置多个夹取手指。
出料装置7包括第五升降驱动机构701、顶弹板702和出料料道703,第五升降驱动机构701和出料料道703分别设置在机架1上,顶弹板702与第五升降驱动机构70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顶弹板702的下端设有多个顶块7021;出料料道703处于顶弹板702的下方。出料时,完成组装的玩具软子弹移动到顶弹板702的下方,此时夹棉输送装置4将玩具软子弹松开,此时第五升降驱动机构701驱动顶弹板702下降,顶弹板702上的顶块7021将玩具软子弹向下顶,使玩具软子弹在重力和顶块7021的共同作用下掉落到出料料道703上并输送而出。
弹壳输送装置2包括送壳料道201、挡壳机构(图中看不见)和第一振动盘202,送壳料道201和第一振动盘202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送壳料道201设有进壳端和多个出壳端,送壳料道201的进壳端与第一振动盘202的出料端相连通,送壳料道201的出壳端垂直设置并与夹棉输送装置4的位置相对应;挡壳机构包括挡壳板和第六平移驱动机构,挡壳板设置在送壳料道201的出壳端下方并将送壳料道201的出壳端出口密封,第六平移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挡壳板与第六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送壳料道201呈弧形,送壳料道201将从第一振动盘202送出的棉质弹壳由横向设置转变为竖直设置,从而方便夹棉输送装置4进行夹棉。第一振动盘202持续向送壳料道201输送横向设置的棉质弹壳;当夹棉输送装置4上夹取棉质弹壳的位置移动道送壳料道201下方时,第六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挡壳板从送壳料道201的出壳端出口处移开,使棉质弹壳掉落道夹棉输送装置4进行夹紧;随后第六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挡壳板回位,重新将送壳料道201的出壳端出口密封。
弹头输送装置3包括送头料道301和两个第二振动盘302,送头料道301和第二振动盘302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送头料道301设有进头端和多个出头端,送头料道301的进头端与第二振动盘302的出料端相连通,送头料道301的出头端与弹头压合装置6的位置相对应,送头料道301的出头端处设有挡头板(图中看不见)。第二振动盘302持续向送头料道301输送头部向上的橡胶弹头,当橡胶弹头移动到送头料道301的出头端时,橡胶弹头被挡头板阻挡在出头端末尾,等待完成上胶的棉质弹壳移动到位后,弹头压合装置6将橡胶弹头夹起并压合到棉质弹壳上。通常的,送头料道301上的每个出头端仅能使一个橡胶弹头通过,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出头端数量不同的送头料道301。
控制装置8由显示屏801、控制按钮802和控制电路(图中看不见)组成。
上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02、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052、第三升降驱动机构6012、第四升降驱动机构6022、第五升降驱动机构701、第一平移驱动机构5032、第二平移驱动机构5034、第三平移驱动机构、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第五平移驱动机构6011和第六平移驱动机构均采用气缸。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滴胶单元5042’中输胶管50422’的数量为一个,输胶管50422’设置在滴胶头50421’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输胶管50422’的出胶端呈扁平状。扁平状的输胶管50422’与被夹持后的棉质弹壳扁平状的上表面形状相匹配,能使滴胶更加均匀,同时胶水能够更加集中在闭合处,当棉质弹壳不再夹持,闭合处打开时,胶水更易顺着开口沾满开口边沿,并流入到棉质弹壳的内壁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9所示,滴胶单元5042”中输胶管50422”的数量为三个,输胶管50422”的出胶端沿滴胶头50421”下表面边沿的周向均匀分布。

Claims (9)

1.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弹壳输送装置和弹头输送装置,弹头输送装置和弹壳输送装置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夹棉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沿夹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弹壳输送装置、上胶装置、弹头压合装置和出料装置依次设置,弹头压合装置与所述弹头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位置相对应;上胶装置包括输胶机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滴胶机构和第一夹棉机构,输胶机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一夹棉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滴胶机构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滴胶机构的入胶端与所述输胶机构的出胶端相连通;第一夹棉机构处于滴胶机构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棉机构包括第一夹棉板、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夹棉板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和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一夹棉板和第二夹棉板相向设置,第一夹棉板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夹棉板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胶机构包括滴胶座和至少一个滴胶单元,滴胶座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滴胶单元包括滴胶头和至少一个输胶管,滴胶头上设有至少一个上下走向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输胶管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输胶管的入胶端所述输胶机构的出胶端相连通,输胶管的出胶端自通孔的上端穿过并露出通孔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胶单元中输胶管的数量为一个,输胶管设置在滴胶头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输胶管的出胶端呈扁平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胶单元中输胶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胶管的出胶端分别处于滴胶头下表面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胶单元中输胶管的数量为三个或更多个,输胶管的出胶端沿滴胶头下表面边沿的周向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棉输送装置包括转盘、能够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夹棉机构,转盘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转盘与转盘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各个第二夹棉机构沿转盘的周向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外边沿上,第二夹棉机构包括第三夹棉板、第四夹棉板和能够驱动第三夹棉板或第四夹棉板做开合动作的开合控制机构,第三夹棉板和第四夹棉板均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第三夹棉板处于第四夹棉板的内侧;沿第三夹棉板的长度方向,第三夹棉板的外表面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弧形槽,第四夹棉板的内表面上开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弧形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四夹棉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上,并且第四夹棉板和固定座之间形成平移空间;第四平移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或转盘上,并且第四平移驱动机构为内外走向,第四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夹棉板连接,第三夹棉板处于平移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头压合装置包括弹头夹取机构和第二顶壳机构,弹头夹取机构包括第五平移驱动机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和夹爪,第五平移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三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五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夹爪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顶壳机构包括第二顶壳板和第四升降驱动机构,第四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顶壳板安装在第四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顶壳板处于弹头夹取机构的下方;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五升降驱动机构、顶弹板和出料料道,第五升降驱动机构和出料料道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顶弹板与第五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顶弹板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顶块;出料料道处于顶弹板的下方;所述弹壳输送装置包括送壳料道、挡壳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振动盘,送壳料道和第一振动盘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送壳料道设有至少一个进壳端和至少一个出壳端,送壳料道的进壳端与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相连通,送壳料道的出壳端垂直设置并与所述夹棉输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挡壳机构包括挡壳板和第六平移驱动机构,挡壳板设置在送壳料道的出壳端下方并将送壳料道的出壳端出口密封,第六平移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挡壳板与第六平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弹头输送装置包括送头料道和至少一个第二振动盘,送头料道和第二振动盘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送头料道设有至少一个进头端和至少一个出头端,送头料道的进头端与第二振动盘的出料端相连通,送头料道的出头端与所述弹头压合装置的位置相对应,送头料道的出头端处设有挡头板。
CN202122311323.0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Active CN219076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1323.0U CN219076564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1323.0U CN219076564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6564U true CN219076564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2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1323.0U Active CN219076564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6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93721U (zh) 一种胶囊咖啡杯体预处理机
CN216785693U (zh) 一种化妆品灌装设备
CN219076564U (zh)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
CN106696289B (zh) 一种全自动指针热转印装配一体机
CN113317541B (zh) 一种保健食品压缩成型机
CN109380062B (zh) 食用菌原料基质自动循环装袋设备
CN114269141A (zh) 一种设有散料分类结构的led贴片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11249705U (zh) 砂轮四片成型机
US376376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filled food item
CN213044500U (zh) 一种食用菌固态打孔接种装置
CN112496734A (zh) 水气球自动化装水管套密封圈工艺
CN110025030B (zh) 一种牛奶生产用大豆脱皮设备
CN209532663U (zh) 一套水晶球装饰品多工序全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08342178U (zh) 一种led灯自动装配机的上泡壳装置
CN111113030A (zh) 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
CN106865164B (zh) 分距装置及方法
CN210029106U (zh) 一种化妆品瓶间隔摆放输送线
CN113525802A (zh) 一种单罐分装机
CN205275169U (zh) 试管灌装设备
CN213604145U (zh) 一种物料压制成型设备
CN215432398U (zh)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的夹棉输送装置
CN210494630U (zh) 用于药片填充的胶囊剂填充装置
CN210304626U (zh) 一种推杆式浙贝母分选机
CN216261676U (zh) 一种玩具软子弹自动组装机的上胶装置
CN209647417U (zh) 全自动电机支架铆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