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354A -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354A
CN112312354A CN201910680117.1A CN201910680117A CN112312354A CN 112312354 A CN112312354 A CN 112312354A CN 201910680117 A CN201910680117 A CN 201910680117A CN 112312354 A CN112312354 A CN 112312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time
reaches
dormancy
judging wh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0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春广
王术冬
陈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0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167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7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2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mass transport vehicles, e.g. buses, trains or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04Automatic systems, e.g. controlled by train; Change-over to manual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其中列车休眠方法包括: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列车需要具备休眠和唤醒的功能,现有技术中,列车的休眠、唤醒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当列车结束运营时,进入车辆段后,工作人员手动下电使列车休眠,用以节省能耗,并减缓设备老化,当列车需要运营时,工作人员手动上电,唤醒列车,使列车开始运营;或者通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Closed-Circuit Television,简写为CCTV)和广播确认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中心远程发送休眠或唤醒指令,当列车结束运营,并进入车辆段后,远程休眠列车,用以节省能耗,并减缓设备老化;当列车需要运营时,远程唤醒列车,开始运营,其中,列车通过信号系统接收控制中心远程发送的休眠或者唤醒指令,并将休眠或者唤醒指令下发至列车的TCMS(Trai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根据休眠或者唤醒指令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或者唤醒。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或唤醒,甚至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作休眠或唤醒列车,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设备。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车载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
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休眠的方法,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唤醒的方法,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设备,包括:
休眠模块,用于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休眠模块用于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车载设备,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唤醒模块,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执行主体为车载设备。如图1所示,该列车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具体地,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若列车没有完成运行任务,则列车继续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域控制器继续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直至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
S102、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本实施例中,域控制器通过对比休眠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下午3:30,休眠时间为下午5:35,则列车没有到达休眠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下午6:40,休眠时间下午6:30,则列车到达休眠时间。
S103、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本实施例中,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域控制器使列车上相应的设备断电或待机,进而使列车进行休眠。例如,断电或待机的设备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信号系统的设备、通信系统的设备、空调、门控系统的设备以及照明系统的设备等的至少一种,而不局限于此。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的运行任务没有完成,和/或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域控制器可不控制列车休眠,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之前,包括: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包括: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具体地,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域控制器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域控制器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和/或,若列车没有到达休眠时间,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域控制器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列车完成任务后,可以自主决定进行休眠,减少电量的浪费。
进一步地,还包括: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本实施例中,域控制器通过对比任务结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下午5:30,任务结束时间为下午5:35,则列车没有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下午5:40,任务结束时间为下午5:40,则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具体包括: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具体地,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若列车没有完成运行任务,则列车继续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域控制器继续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直至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若没有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一段时间之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直至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具体包括: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具体包括: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包括: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包括: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包括: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作为一种实施例,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执行主体为车载设备。如图2所示,该列车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本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为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简写为DC),域控制器是活动目录的存储位置,安装了活动目录的计算机。具体地,域控制器轮询调度计划,解析调度计划,调度计划以文本形式保存在域控制器中,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休眠时间、出库时间、入库时间、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等信息,而不局限于此。其中,调度计划可预先设置在域控制器中,也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远程发送至列车上的域控制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作为一个示例,域控制器连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并通过网线与TCMS连接,通过硬线与列车的电源管理系统连接,其中,域控制器具备长电功能,能够保障域控制器能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第一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具体地,域控制器在第一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其中,第一预设的时间可为列车的任务结束时间,也可为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时间点,而不局限于此。
S202、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本实施例中,调度计划包括任务结束时间,域控制器通过对比任务结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下午5:30,任务结束时间为下午5:35,则列车没有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下午5:40,任务结束时间为下午5:40,则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S203、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具体地,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若列车没有完成运行任务,则列车继续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域控制器继续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直至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没有到达休眠时间,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S204、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且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入库;若列车入库,则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停车;若列车停车,则域控制器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域控制器通过对比休眠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下午3:30,休眠时间为下午5:35,则列车没有到达休眠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下午6:40,休眠时间下午6:30,则列车到达休眠时间。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S205、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域控制器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域控制器使列车上相应的设备断电或待机,进而使列车进行休眠。例如,断电或待机的设备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信号系统的设备、通信系统的设备、空调、门控系统的设备以及照明系统的设备等的至少一种,而不局限于此。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域控制器可不控制列车休眠,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顺序可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若列车完成运行任务,则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且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域控制器根据入库时间控制列车入库,使列车按照入库时间入库;若列车入库,则域控制器根据停车时间控制列车停车,使列车按照停车时间停车;若列车停车,则域控制器根据休眠时间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使列车按照休眠时间进行休眠,进而自动实现列车从入库,到进行休眠的整个过程。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和/或若列车没有入库,和/或若列车没有停车,域控制器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之后,还包括: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用以保证列车的休眠能够安全进行,并保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调度计划。
具体地,域控制器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域控制器将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及时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使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得知列车已经完成运行任务,并即将休眠,用以保证列车的休眠能够安全进行,并保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调度计划。
进一步地,所述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之后,还包括: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其中,反馈的信息包括拒绝休眠信息,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实施例中,控制中心接收到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以及列车准备进行休眠的信息之后,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进行人工干预,即工作人员不对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以及列车准备进行休眠等信息进行反馈,域控制器在第一时间范围内不会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域控制器控制列车进行休眠。其中,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包括拒绝休眠信息。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时间范围可为5分钟、10分钟或者15分钟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之后,还包括:若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则根据拒绝休眠信息延迟列车进行休眠,或者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拒绝休眠信息包括延迟休眠时间、关闭休眠任务的至少一种;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延迟休眠时间,则根据延迟休眠时间,控制列车延迟进行休眠的时间;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关闭休眠任务,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具体地,作为一个示例,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列车延迟一定的时间进入休眠,例如,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列车上或列车附近有乘客、工作人员或其他作业人员,可以选择延迟休眠或关闭休眠,则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为延迟列车进行休眠,延迟列车进行休眠的信息中包括需要延迟的时间,例如,需要列车延迟一个小时,则一个小时之后,域控制器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域控制器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作为另一个示例,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持续运行,或者工作人员需要人工使列车休眠,则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为关闭休眠任务,域控制器接收到关闭休眠任务的信息,则域控制器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列车的休眠进行控制,灵活性高。
作为一个实施例,域控制器轮询调度计划,解析调度计划,调度计划以文本形式保存在域控制器中,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休眠时间、出库时间、入库时间、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等信息。域控制器通过对比任务结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完成运行任务。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且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入库。若列车入库,则域控制器与TCMS进行通信,以判断列车是否停车。若列车停车,则域控制器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域控制器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控制中心接收到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以及列车准备进行休眠的信息之后,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进行人工干预,域控制器在5分钟后控制列车进行休眠;若工作人员拒绝列车进行休眠,则通过控制中心将拒绝休眠信息发送至域控制器,域控制器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则根据拒绝休眠信息延迟列车进行休眠,或者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列车完成任务后,可以自主决定进行休眠,减少电量的浪费。
作为一个示例,上述方法也可由TCMS执行,具体方式与由域控制器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休眠的方法,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车载设备。如图3所示,该列车唤醒的方法包括:
S301、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本实施例中,域控制器通过对比唤醒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上午6:30,唤醒时间为上午6:35,则列车没有到达唤醒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上午6:40,唤醒时间为上午6:40,则列车到达唤醒时间。
S302、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本实施例中,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域控制器判断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域控制器使列车上休眠的设备通电,具体地,通过触发干接点使列车上休眠的设备通电,并使休眠的设备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进而使列车唤醒。例如,列车上休眠的设备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信号系统的设备、通信系统的设备、空调、门控系统的设备以及照明系统的设备等的至少一种,而不局限于此。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域控制器不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具体包括: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本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为域控制器,具体地,域控制器轮询调度计划,解析调度计划,调度计划以文本形式保存在域控制器中,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休眠时间、出库时间、入库时间、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等信息,而不局限于此。其中,调度计划可预先设置在域控制器中,也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远程发送至列车上的域控制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作为一个示例,域控制器连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并通过网线与TCMS连接,通过硬线与列车的电源管理系统连接,其中,域控制器具备长电功能,能够保障域控制器能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具体地,域控制器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其中,第二预设的时间可为列车的唤醒时间,也可为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时间点,而不局限于此。
具体地,域控制器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域控制器通过对比唤醒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上午6:30,唤醒时间为上午6:35,则列车没有到达唤醒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上午6:40,唤醒时间为上午6:40,则列车到达唤醒时间。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车载设备。如图4所示,该列车唤醒的方法包括:
S401、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本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可为域控制器,具体地,域控制器轮询调度计划,解析调度计划,调度计划以文本形式保存在域控制器中,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休眠时间、出库时间、入库时间、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等信息,而不局限于此。其中,调度计划可预先设置在域控制器中,也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远程发送至列车上的域控制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作为一个示例,域控制器连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并通过网线与TCMS连接,通过硬线与列车的电源管理系统连接,其中,域控制器具备长电功能,能够保障域控制器能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具体地,域控制器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其中,第二预设的时间可为列车的唤醒时间,也可为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时间点,而不局限于此。
S402、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本实施例中,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域控制器通过对比唤醒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例如,若当前时间为上午6:30,唤醒时间为上午6:35,则列车没有到达唤醒时间;若当前时间为上午6:40,唤醒时间为上午6:40,则列车到达唤醒时间。
S403、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本实施例中,域控制器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域控制器使列车上休眠的设备通电,具体地,通过触发干接点使列车上休眠的设备通电,并使休眠的设备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进而使列车唤醒。例如,列车上休眠的设备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信号系统的设备、通信系统的设备、空调、门控系统的设备以及照明系统的设备等的至少一种,而不局限于此。作为一种示例,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域控制器不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列车进行唤醒具体包括:唤醒列车上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并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
本实施例中,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域控制器使传感器和通信系统的设备通电,其中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的至少一种,使传感器和通信系统进入到正常工作的状态。随后,域控制器获取并解析传感器的数据,通过传感器的数据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例如,检测线缆是否裸漏,列车的下方是否有人,轨道是否有障碍物等危险信息。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即不存在风险,控制列车进行唤醒,并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或CCTV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列车唤醒是否存在风险,使得唤醒更安全。
进一步地,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控制列车继续休眠。
进一步地,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还包括: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使控制中心根据异常信息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之后,还包括:若第二时间范围内,控制中心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
本实施例中,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即存在风险,例如,线缆裸漏,或者列车的下方有人,或者轨道上有障碍物,域控制器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或CCTV系统,并控制列车继续休眠。工作人员根据异常信息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异常处理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列车唤醒。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第二时间范围内,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域控制器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作为一个示例,第二时间范围可为3分钟、5分钟、10分钟或者15分钟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实施例,域控制器轮询调度计划,解析调度计划,调度计划以文本形式保存在域控制器中,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休眠时间、出库时间、入库时间、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等信息。域控制器通过对比唤醒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域控制器使列车上休眠的设备通电,并使休眠的设备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进而使列车唤醒。域控制器使传感器和通信系统的设备通电,使传感器和通信系统进入到正常工作的状态。随后,域控制器通过解析传感器的数据,以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例如,检测线缆是否裸漏,列车的下方是否有人,轨道是否有障碍物等危险信息。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即不存在风险,控制列车进行唤醒,并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或CCTV系统。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即存在风险,例如,线缆裸漏,或者列车的下方有人,或者轨道上有障碍物等,而不局限于此,域控制器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或CCTV系统,并控制列车继续休眠。工作人员根据异常信息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异常处理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列车唤醒。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第二时间范围内,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域控制器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
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唤醒的方法,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本申请通过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控制列车进行唤醒,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唤醒,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车载设备包括:休眠模块501。
休眠模块501,用于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休眠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休眠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休眠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入库;若列车入库,则判断列车是否停车;若列车停车,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询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计划包括任务结束时间及休眠时间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所述休眠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所述休眠模块,用于根据拒绝休眠信息延迟列车进行休眠,或者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拒绝休眠信息包括延迟休眠时间、关闭休眠任务的至少一种,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延迟休眠时间,则根据延迟休眠时间,控制列车延迟进行休眠的时间;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关闭休眠任务,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列车休眠的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未公布的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休眠模块,用于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车载设备包括:第一轮询模块502及休眠模块501。
第一轮询模块502,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休眠模块501,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入库;若列车入库,则判断列车是否停车;若列车停车,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其中,反馈的信息包括拒绝休眠信息;所述休眠模块,用于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所述休眠模块,用于若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则根据拒绝休眠信息延迟列车进行休眠,或者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拒绝休眠信息包括延迟休眠时间、关闭休眠任务的至少一种,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延迟休眠时间,则根据延迟休眠时间,控制列车延迟进行休眠的时间;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关闭休眠任务,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询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计划包括任务结束时间及休眠时间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列车休眠的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未公布的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休眠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本申请通过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休眠,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车载设备包括:唤醒模块601。
唤醒模块601,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进一步地,第二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唤醒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唤醒模块,用于唤醒列车上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使控制中心根据异常信息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异常休眠模块,用于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时,控制列车继续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轮询模块,还用于:若第二时间范围内,控制中心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轮询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列车唤醒的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未公布的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唤醒模块,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本申请通过车载设备控制列车进行唤醒,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唤醒,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车载设备包括:第二轮询模块601及唤醒模块602。
第二轮询模块601,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唤醒模块602,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唤醒模块,用于唤醒列车上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列车的状态,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使控制中心根据异常信息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
进一步地,还包括:异常休眠模块,用于若列车的状态,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时,控制列车继续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轮询模块,还用于:若第二时间范围内,控制中心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轮询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列车唤醒的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未公布的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设备,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本申请通过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控制列车进行唤醒,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使列车唤醒,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列车休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列车休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列车休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唤醒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唤醒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唤醒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1)

1.一种列车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
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之前,包括: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包括: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具体包括: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具体包括:
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具体包括:
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包括: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包括: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包括: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具体包括:
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入库;
若列车入库,则判断列车是否停车;
若列车停车,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具体包括:
在第一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10.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调度计划包括任务结束时间及休眠时间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列车进行休眠之前,还包括:
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之后,还包括:
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之后,还包括:
若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则根据拒绝休眠信息延迟列车进行休眠,或者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拒绝休眠信息包括延迟休眠时间、关闭休眠任务的至少一种;
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延迟休眠时间,则根据延迟休眠时间,控制列车延迟进行休眠的时间;
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关闭休眠任务,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15.一种列车唤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具体包括:
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列车进行唤醒,具体包括:
唤醒列车上的传感器;
通过传感器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
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并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
控制列车继续休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还包括:
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使控制中心根据异常信息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之后,还包括:
若第二时间范围内,控制中心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具体包括:
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
23.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休眠模块,用于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
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
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若列车到达任务结束时间,则判断列车的运行任务是否完成;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若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
若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则判断列车是否入库;
若列车入库,则判断列车是否停车;
若列车停车,则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休眠时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询模块,具体用于:
在第一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32.根据权利要求27-2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计划包括任务结束时间及休眠时间的至少一种。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列车的运行任务完成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并通知控制中心列车准备进行休眠。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
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且列车到达休眠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拒绝休眠信息;
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根据拒绝休眠信息延迟列车进行休眠,或者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拒绝休眠信息包括延迟休眠时间、关闭休眠任务的至少一种,所述休眠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延迟休眠时间,则根据延迟休眠时间,控制列车延迟进行休眠的时间;
若所述拒绝休眠信息为关闭休眠任务,则不控制列车进行休眠。
37.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若列车到达唤醒时间,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轮询模块,用于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所述唤醒模块,还用于根据调度计划判断列车是否到达唤醒时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唤醒模块,还用于唤醒列车上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若列车的状态,以及列车周围的状态均正常,则控制列车进行唤醒;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列车唤醒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使控制中心根据异常信息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异常休眠模块,用于列车的状态,和/或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时,控制列车继续休眠。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询模块,还用于:
若第二时间范围内,控制中心没有解除列车的状态异常,和/或没有解除列车周围的状态异常,则继续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直至唤醒列车。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
激光雷达、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的至少一种。
44.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询模块,具体用于:
在第二预设的时间轮询列车的调度计划。
45.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计划包括唤醒时间。
4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47.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4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4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5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80117.1A 2019-07-26 2019-07-26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Pending CN112312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117.1A CN112312354A (zh) 2019-07-26 2019-07-26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PCT/CN2020/101167 WO2021017787A1 (zh) 2019-07-26 2020-07-09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117.1A CN112312354A (zh) 2019-07-26 2019-07-26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354A true CN112312354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23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0117.1A Pending CN112312354A (zh) 2019-07-26 2019-07-26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354A (zh)
WO (1) WO202101778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8368A (zh) * 2013-12-18 2014-04-2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休眠和唤醒处理方法
CN104354726A (zh) * 2014-10-17 2015-02-18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自动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4442934A (zh) * 2014-10-13 2015-03-25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全自动驾驶的自动休眠方法及系统
CN106314485A (zh) * 2016-08-26 2017-01-11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存储记忆的休眠列车快速定位方法
CN109398421A (zh) * 2018-10-19 2019-03-01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上电后的静态定位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9677453A (zh) * 2018-11-12 2019-04-26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休眠列车唤醒装置及唤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211B (zh) * 2012-10-29 2015-07-01 北京开元智信通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检测终端、系统和方法
CN103235721A (zh) * 2013-04-02 2013-08-07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车载电子设备休眠唤醒装置及方法
KR20170102127A (ko) * 2016-02-29 2017-09-07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철도차량 및 그 운행 방법
CN106541965B (zh) * 2016-10-25 2018-06-0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列车自动控制方法
CN107562037B (zh) * 2017-08-25 2020-04-2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8368A (zh) * 2013-12-18 2014-04-2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休眠和唤醒处理方法
CN104442934A (zh) * 2014-10-13 2015-03-25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全自动驾驶的自动休眠方法及系统
CN104354726A (zh) * 2014-10-17 2015-02-18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自动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6314485A (zh) * 2016-08-26 2017-01-11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存储记忆的休眠列车快速定位方法
CN109398421A (zh) * 2018-10-19 2019-03-01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上电后的静态定位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9677453A (zh) * 2018-11-12 2019-04-26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休眠列车唤醒装置及唤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7787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3025B (zh) 低压电源管理方法和系统及电动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09910677B (zh) 蓄电池补电方法、云服务器、整车控制器及车辆
CN10767246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温度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EP2677819B1 (en) Access point synchronization in wi-fi fire detection systems
US20150061603A1 (en) Moni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ed battery
CN111361607B (zh) 列车休眠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13059998B (zh) 车辆安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7688344B (zh) 机器人的休眠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9752996B (zh) 一种TBox功耗管理方法
JP2023509205A (ja) 低電圧送電システム、dcdcコンバータ、制御方法、デバイス及び媒体
WO2021104359A1 (zh) 列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63873A (zh) 电池监测方法、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管理设备
CN113489596A (zh) 休眠控制方法、t-box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29384A1 (en) Battery pack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vehicle
CN106494321B (zh) 一种汽车ecu休眠管理策略方法及系统
CN11291832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96780A (zh) 电池管理系统自唤醒诊断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3630746A (zh) 一种休眠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1211589A (zh) 智能充电桩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2312354A (zh) 列车休眠、唤醒的方法及车载设备
CN218986559U (zh) 车载智能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2601270A (zh) 终端唤醒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8758B (zh) 一种全自动调车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6279697A (zh) 列车唤醒与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23692A (zh) 车辆异常唤醒的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