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729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0729B
CN112310729B CN202010738551.3A CN202010738551A CN112310729B CN 112310729 B CN112310729 B CN 112310729B CN 202010738551 A CN202010738551 A CN 202010738551A CN 112310729 B CN112310729 B CN 112310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upport member
wall
conductors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85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0729A (zh
Inventor
青树英二
高桥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10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0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8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one or more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4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head of screw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简化制造作业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有:绝缘性的壳体(2),在将第一装置的框体的开口部和第二装置的框体的开口部连通的连通部相对于第一装置(100)的框体(101)固定,并且具有将第一装置的内部空间(102)和第二装置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多个第一贯通孔(25);多个导体(3),插通在各个第一贯通孔并将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电连接;绝缘性的密封部件(4),具有将导体与壳体之间密封的筒状的多个密封部(40)和将多个密封部连结的连结部(41);以及绝缘性的支承部件(5),具有被导体插通的多个第二贯通孔(54)并且从第二装置侧安装在壳体,在其与壳体之间夹入密封部件以对多个密封部进行支承。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具有密封部件的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技术,该连接器具有:主壳体,对用于中继主电路的主端子进行保持;带连接器的电线,具有用于中继子电路的电线和与电线的末端连接的副连接器;以及电线保持部,与主壳体相连并且对电线进行保持。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利用灌封材料、橡胶塞,将电线与电线保持部之间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6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期望将制造具有多个导体和密封部件的连接器的作业简化。例如,在多个导体各自独立地安装有O形环、止动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安装的作业量变多,作业效率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化制造作业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绝缘性的壳体,所述壳体在将第一装置的框体的开口部和第二装置的框体的开口部连通的连通部被相对于所述第一装置的框体固定,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装置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第二装置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多个第一贯通孔;多个导体,所述导体被插通到各个所述第一贯通孔,将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电连接;绝缘性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将所述导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多个密封部和将多个所述密封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绝缘性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被所述导体插通的多个第二贯通孔,并且被从所述第二装置侧安装到所述壳体,在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夹入所述密封部件,对多个所述密封部进行支承。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具有:有多个密封部的密封部件;以及支承部件,将密封部件夹入支承部件与壳体之间以对多个密封部进行支承。根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通过将多个导体集中地组装在壳体,从而起到能够将制造作业简化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其他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其他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俯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主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侧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仰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剖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其他剖视图。
图18是对导体单元的装配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9是对导体单元相对于壳体的组装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已安装于第一装置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其他剖视图。
图2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连接器
2 壳体
3 导体
4 密封部件
5 支承部件
6 导体单元
7 第一插入结构
8 第二插入结构
9 螺栓
10 连通部
20 主体
21 壁部
21a:螺母、21b:螺纹孔、21c:前端面
22 基部
22a:第一面、22b:第二面、22c:固定部
23 突出部
23a 前端面
24 凹部
24A:第一凹部、24B:第二凹部、24C:第三凹部
24d:第一槽部、24e:第二槽部、24f:第一壁面、24g:第二壁面、
24h、24j、24k 底面
25 第一贯通孔
26 绝缘壁
27 第一插入壁
30 主体
31 第一端子部
32 第二端子部
33 倒角部
34 止动件
40 密封部
41 连结部
41a:第一面、41b:第二面
42 唇
43 凹部
44 贯通孔
45 第一凹状部
46 第一对置面
47 第一连接面
48 第二插入壁
50 筒状部
51 底壁部
51a:内侧面、51b:外侧面、51c:第一肋、51d:第二肋
52 突部
53 绝缘壁
54 第二贯通孔
55 第一壁部
56 第二壁部
57 第二凹状部
58 第二对置面
59 第二连接面
100 第一装置
101 框体
101a:壁部、101b:开口部
102 内部空间
103 电机主体
104 第一液体
200 第二装置
201 框体
201a:壁部、201b:开口部
202 内部空间
203 逆变器主体
204 管
205 第二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3,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连接器。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主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侧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其他剖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侧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剖视图,图1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部件的其他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俯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主视图,图1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侧视图,图1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仰视图,图1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剖视图,图1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支承部件的其他剖视图,图18是对导体单元的装配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9是对导体单元相对于壳体的组装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已安装于第一装置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其他剖视图,图2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6中示出图3的VI-VI剖面。图7中示出图4的VII-VII剖面。图10中示出图9的X-X剖面。图11中示出图8的XI-XI剖面。图16中示出图12的XVI-XVI剖面。图17中示出图12的XVII-XVII剖面。图21中示出图20的XXI-XXI剖面。
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具有:壳体2、多个导体3、密封部件4和支承部件5。连接器1将第一装置100与第二装置20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100是电机,第二装置200是逆变器。第一装置100和第二装置200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第一装置100的电机主体103和第二装置200的逆变器主体203经由多个导体3而电连接。
第二装置200存在于车辆中搭载的电池以及第一装置100之间。第二装置200具有: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之间的转换功能、进行电压的升压和降压的变压功能。从电池向第一装置100的电力供给通过第二装置200来控制。另外,第一装置100中通过再生而生成的电力被经由第二装置200而蓄电在电池中。
第一装置100具有框体101和电机主体103。电机主体103是第一装置100的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转子、定子。电机主体103配置在框体101的内部空间102。在框体101的内部空间102存积有第一液体104。第一液体104是对电机主体103有润滑功能和冷却功能的液体,例如是油类。框体101中的上侧的壁部101a具有开口部101b。开口部101b将壁部101a贯通,并且将框体101的内部空间102与框体101的外部空间连通。
第二装置200具有框体201和逆变器主体203。逆变器主体203是第二装置200的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开关电路。逆变器主体203配置在框体201的内部空间202。在框体201的内部空间202配置有管204。经由管204而向逆变器主体203供给冷却用的第二液体205。第二液体205例如是冷却水。框体201中的下侧的壁部201a具有开口部201b。
框体101和框体201以使开口部101b与开口部201b对置的方式互相固定。在框体101的壁部101a与框体201的壁部201a之间夹入有垫片300。
在将第一装置100的开口部101b和第二装置200的开口部201b连通的连通部10,连接器1被相对于第一装置100的框体101而固定。连通部10是第一装置100的开口部101b与第二装置200的开口部201b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置200的开口部201b也可以大于第一装置100的开口部101b。因此,第一装置100的壁部101a朝向第二装置200的内部空间202露出。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体3是汇流条。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所具有的导体3的数量是4根。但是,导体3的数量不限于4根。导体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铝等形成。导体3例如从作为母材的金属板冲裁而形成。导体3具有主体30、第一端子部31以及第二端子部32。主体30的形状是矩形的板状。
第一端子部31连接到主体30中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一端子部31相对于第一装置100所具有的端子电连接。第一端子部31的形状例如是圆形。第一端子部31的外径与主体30的宽度相等。第一端子部31具有被紧固部件插通的贯通孔31a。第二端子部32与主体30中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子部32相对于第二装置200所具有的端子而电连接。第二端子部32的形状例如是圆形。第二端子部32具有被紧固部件插通的贯通孔32a。第二端子部32的外径大于第一端子部31的外径。另外,第二端子部32的外径大于主体30的宽度。
在主体30的一部分和第一端子部31形成有倒角部33。倒角部33形成在主体30和第一端子部31中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倒角部33的剖面形状例如是圆弧形状。主体30具有止动件34。止动件34是主体30中的设置有倒角部33的部分与未设置倒角部33的部分的边界的台阶部。止动件34与支承部件5抵接而将支承部件5卡定。
各个导体3以第一端子部31在前地插入到壳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体3的长度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另外,将排列多个导体3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X”。第一方向X与高度方向Z正交。将与第一方向X和高度方向Z都正交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Y”。第二方向Y是导体3的板厚方向。
如图2所述,壳体2具有主体20和壁部21。主体20和壁部21例如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壳体2的材料对第一液体104具有耐受性。壳体2的材料例如是具有耐油性的合成树脂。主体20是相对于第一装置100的壁部101a而固定的部分。主体20具有:形成为板状的基部22、从基部22朝向高度方向Z突出的突出部23。壁部21从突出部23的前端朝向高度方向Z突出。
如图3所示,基部22的平面形状是大致矩形。基部22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在基部22的四角设置有具有贯通孔的固定部22c。固定部22c例如通过螺栓9而相对于第一装置100的壁部101a固定(参照图20)。基部22具有第一面22a和第二面22b。第二面22b是设置有突出部23的面。第一面22a是第二面22b相反侧的面。基部22被固定为使第一面22a朝向第二装置200,并且使第二面22b与壁部101a对置。第一面22a例如在第一装置100和第二装置20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朝向上方。
如图4及图5所示,突出部23从基部22的第二面22b朝向高度方向Z突出。突出部23的形状是大致长方体。与高度方向Z正交的剖面中的突出部23的剖面形状是大致矩形。在突出部23的剖面形状中,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
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20具有形成为多级的凹部24。凹部24在基部22的第一面22a开口,朝向壁部21地沿着高度方向Z凹陷。凹部24具有第一凹部24A、第二凹部24B以及第三凹部24C。第一凹部24A与支承部件5嵌合,从下方对支承部件5进行支承。第二凹部24B和第三凹部24C与密封部件4嵌合,从下方支承密封部件4。
如图3所示,第一凹部24A的平面形状是大致矩形。第一凹部24A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第一凹部24A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相互对置的第一壁面24f和第二壁面24g。第一壁面24f和第二壁面24g是沿着第一方向X和高度方向Z的面。
第一凹部24A具有第一槽部24d和第二槽部24e。第一槽部24d和第二槽部24e限制在将支承部件5相对于壳体2安装时的朝向,不会发生误组装。第一槽部24d和第二槽部24e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第一槽部24d设置在第一壁面24f。第二槽部24e设置在第二壁面24g。第一槽部24d和第二槽部24e在第二方向Y上互相对置。第一槽部24d的槽宽小于第二槽部24e的槽宽。
第二凹部24B从第一凹部24A的底面24h朝向壁部21侧地沿着高度方向Z凹陷。第二凹部24B的平面形状是大致矩形。第二凹部24B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第三凹部24C从第二凹部24B的底面24j朝向壁部21侧沿着高度方向Z凹陷。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4具有多个第三凹部24C。第三凹部24C的数量与导体3的根数一致,设为4个。4个第三凹部24C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成一列。4个第三凹部24C例如等间隔地配置。第三凹部24C的平面形状是大致矩形。第三凹部24C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
如图3所示,主体20具有多个第一贯通孔25。导体3被压入到第一贯通孔25,并且被第一贯通孔25保持。第一贯通孔25的剖面形状是与导体3的剖面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是矩形。第一贯通孔25的剖面形状中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主体20所具有的第一贯通孔25的数量与插入的导体3的根数一致,是4个。第一贯通孔25沿着第一方向X等间隔地配置。
第一贯通孔25沿着高度方向Z将主体20贯通。第一贯通孔25的一端在第三凹部24C的底面24k开口。第一贯通孔25的另一端在突出部23的前端面23a开口。对1个第三凹部24C配置1个第一贯通孔25。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凹部24和第一贯通孔25合起来视为连续的贯通孔。这种情况下的贯通孔被理解为剖面面积从基部22的第一面22a到突出部23的前端面23a阶梯性地变小的多级的贯通孔。
壁部21是矩形的平板状的结构部,从突出部23的前端面23a朝向高度方向Z突出。如图4及图7等所示,壁部21对螺母21a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的壁部21,与4个导体3对应地固定有4个螺母21a。螺母21a例如利用模制成形而与壁部21一体化。螺母21a的螺纹孔21b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导体3的第一端子部31以及第一装置100的端子105被螺栓相对于螺母21a紧固。
壳体2具有多个绝缘壁26。绝缘壁26是将相邻的导体3之间隔开的壁。与4个导体3对应地,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具有3个绝缘壁26。绝缘壁26从突出部23的侧面以及壁部21朝向第二方向Y地突出。绝缘壁26从基部22的第二面22b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到壁部21的前端面21c。
如图8至图11所示,密封部件4具有多个密封部40和连结部41。密封部件4是将多个O形环连成一排的具有密封垫形状的绝缘性的部件。与4个导体3对应地,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4具有4个密封部40。4个密封部40沿着第一方向X排成一列。4个密封部40例如等间隔地配置。多个密封部40以及连结部41由橡胶等树脂一体地成形。密封部件4的材料是对第一液体104具有耐受性的材料,例如是具有耐油性的硅橡胶等。
密封部40将导体3与壳体2之间密封。密封部40的形状是环状,例如是筒状。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40的剖面形状是椭圆形状或者矩形。密封部40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密封部40是内周面紧贴于导体3、外周面紧贴于壳体2的轴密封件。在密封部40的外周面设置有环状的唇42。
如图8等所示,连结部41的形状是平板状。连结部41具有第一面41a以及第二面41b。第一面41a是朝向第二装置200的面。第一面41a例如是在第一装置100和第二装置20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朝向上方的面。第二面41b是第一面41a相反侧的面。第二面41b例如是在第一装置100和第二装置20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朝向下方的面。密封部40从第二面41b朝向高度方向Z突出。
如图2及图10所示,连结部41具有凹部43。支承部件5的突部52被插入到凹部43。与4个导体3对应地,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41具有4个凹部43。4个凹部43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成一列。4个凹部43例如等间隔地配置。凹部43从第一面41a朝向第二面41b地沿着高度方向Z凹陷。即,凹部43在第一面41a朝向高度方向Z地开口。俯视时凹部43的形状是大致椭圆形状。凹部43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
密封部件4具有被导体3插通的多个贯通孔44。贯通孔44的剖面形状是大致矩形。贯通孔44的剖面形状中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与4个导体3对应地,密封部件4具有4个贯通孔44。4个贯通孔44例如等间隔地配置。贯通孔44沿着高度方向Z将连结部41和密封部40贯通。贯通孔44的一端在凹部43的底面43a开口。贯通孔44的另一端在密封部40的前端面40a开口。对1个密封部40设置1个贯通孔4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凹部43和贯通孔44合起来视为连续的一个贯通孔。此时的贯通孔可以理解为:从连结部41的第一面41a贯通到密封部40的前端面40a,并且前端面40a侧的剖面面积比底面43a小。
如图12至图17所示,支承部件5具有:筒状部50、底壁部51、突部52以及绝缘壁53。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5是将多个O形环止动件连成一排的一体的密封垫止动件。筒状部50、底壁部51、突部52以及绝缘壁53例如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支承部件5的材料对第二液体205具有耐受性。需要说明的是,支承部件5的材料也可以是对第一液体104不具有耐受性的材料、对第一液体104的耐受性比壳体2的材料低的材料。
筒状部50的形状是方筒形状。俯视时筒状部50的外形是矩形。筒状部50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筒状部50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互相对置的第一壁部55以及第二壁部56。
底壁部51是将筒状部50的一个开口部封闭的壁部。底壁部51的内侧面51a是朝向第二装置200的面。内侧面51a例如是在第一装置100和第二装置20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朝向上方的面。在底壁部51的侧面设置有朝向第二方向Y突出的第一肋51c和第二肋51d。第一肋51c配置在底壁部51中的第一壁部55侧的边缘。第二肋51d配置在底壁部51中的第二壁部56侧的边缘。第一肋51c被壳体2的第一槽部24d引导。第二肋51d被壳体2的第二槽部24e引导。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肋51c的宽度小于第二肋51d的宽度。
如图13至图17所示,突部52从底壁部51的外侧面51b沿着高度方向Z突出。突部52具有作为支承密封部40的O形环止动件的功能。与4个导体3对应地,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5具有4个突部52。4个突部52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成一列。4个突部52例如等间隔地配置。如图15所示,俯视时突部52的形状是长圆形状。突部52的形状与密封部件4的凹部43的形状或密封部40的形状对应。
支承部件5具有被导体3插通的多个第二贯通孔54。第二贯通孔54的剖面形状是大致矩形。第二贯通孔54的剖面形状中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X。与4个导体3对应地,支承部件5具有4个第二贯通孔54。4个第二贯通孔54被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4个第二贯通孔54例如等间隔地配置。第二贯通孔54沿着高度方向Z贯通底壁部51和突部52。第二贯通孔54的一端在底壁部51的内侧面51a开口。第二贯通孔54的另一端在突部52的前端面52a开口。对一个突部52配置一个第二贯通孔54。
绝缘壁53是将相邻的导体3之间隔开的壁。绝缘壁53与第一壁部55的内侧面55a、第二壁部56的内侧面56a以及底壁部51的内侧面51a连接,将筒状部50的内部空间隔开。另外,绝缘壁53具有从筒状部50沿着高度方向Z突出的突出部53a。
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例如按照以下方式装配。首先,如图18所示地,将密封部件4、支承部件5和多个导体3互相组装。具体而言,支承部件5的突部52被插入到密封部件4的凹部43。基于此,密封部件4的连结部41被安装在支承部件5。另外,导体3将支承部件5的第二贯通孔54以及密封部件4的贯通孔44插通。导体3逐一插通在各4组贯通孔54、44中。基于此,如图19所示,形成组装有多个导体3、一个支承部件5和一个密封部件4的导体单元6。
在导体单元6中,绝缘壁53将相邻的2个导体3之间隔开。更详细而言,绝缘壁53与第二端子部32的前端相比在高度方向Z上更加突出。也就是说,绝缘壁53将第二端子部32整体从相邻的第二端子部32整体隐藏。
如图19所示,导体单元6安装在壳体2。密封部件4以及支承部件5作为将导体3向壳体2的第一贯通孔25引导的引导件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密封部件4以及支承部件5能够使多极的导体3同时插入到第一贯通孔25。如图19所示,导体单元6以第一端子部31在前地插入到壳体2的凹部24。密封部件4的密封部40被插入到壳体2的第三凹部24C。密封部件4的连结部41被插入到第二凹部24B。连结部41被容纳在壳体2的第二凹部24B,并且被第二凹部24B的底面24j支承。支承部件5的底壁部51被插入到壳体2的第一凹部24A。导体3被压入到壳体2的第一贯通孔25,从而利用壳体2来保持导体单元6。
图20中示出已在第一装置100的框体101安装的连接器1。连接器1的壳体2通过螺栓9而相对于上侧的壁部101a固定。在壳体2与壁部101a之间例如夹入面密封件301。
如图21及图22所示,密封部40存在于导体3与第三凹部24C之间。密封部40的内周面与导体3的主体30紧贴,密封部40的外周面与凹部24C的内壁面紧贴。密封部40将导体3与壳体2的间隙封闭,限制液体在第一装置100的内部空间102与第二装置200的内部空间202之间流通。也就是说,密封部40限制第一装置100的第一液体104向比密封部40更靠支承部件5侧的空间漏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导体3被压入到壳体2的第一贯通孔25,被第一贯通孔25保持。导体3被插入到第一贯通孔25,直到止动件34(参照图2)与支承部件5的底壁部51抵接的位置。导体3的止动件34一边将支承部件5向密封部件4按压一边对支承部件5进行支承。
支承部件5的突部52被容纳在密封部件4的凹部43。突部52与凹部43的底面43a接触。另外,支承部件5的底壁部51与连结部41的第一面41a接触。换言之,支承部件5在其与壳体2之间夹入密封部件4,从第二装置200侧支承密封部件4。支承部件5的突部52从第二装置200侧支承密封部件4的密封部40。因此,支承部件5能够克服第一装置100的内部空间102的压力而支承密封部40,以抑制密封部40的变形。另外,多个密封部40通过连结部41而连结,从而抑制密封部40变形。
另外,如参照图23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有第一插入结构7以及第二插入结构8。连接器1利用第一插入结构7和第二插入结构8来确保相邻的导体3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如图23所示,第一插入结构7以及第二插入结构8被配置在相邻的导体3之间。第一插入结构7由壳体2和密封部件4构成。第一插入结构7具有第一凹状部45以及第一插入壁27。
第一凹状部45是设置在密封部件4的凹状部。第一凹状部45具有一组第一对置面46以及第一连接面47。第一对置面46是密封部40的外周面。一组第一对置面46在第一方向X上互相对置。第一连接面47是连结部41的第二面41b的一部分。第一连接面47将一组第一对置面46的基端彼此沿着第一方向X连接。利用一组第一对置面46和第一连接面47构成朝向壳体2侧开口的第一凹状部45。
第一插入壁27是设置在壳体2的插入壁。第一插入壁27是将相邻的第三凹部24C之间隔开的壁部。第一插入壁27沿着高度方向Z朝向密封部件4突出。第一插入壁27以将相邻的导体3之间隔开的方式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插入壁27被插入到第一凹状部45。第一插入壁27例如被插入直到第一插入壁27的前端面与第一连接面47接触的位置或者第一插入壁27的前端面与第一连接面47接近的位置。第一插入结构7被设计为使相邻的导体3之间的沿面距离为期望的距离。
第二插入结构8由密封部件4以及支承部件5构成。第二插入结构8具有第二凹状部57以及第二插入壁48。第二凹状部57是在支承部件5设置的凹状部。第二凹状部57具有一组第二对置面58以及第二连接面59。第二对置面58是突部52的外周面。一组第二对置面58在第一方向X上互相对置。第二连接面59是底壁部51的外侧面51b的一部分。第二连接面59将一组第二对置面58的基端彼此沿着第一方向X连接。利用一组第二对置面58和第二连接面59形成朝向密封部件4开口的第二凹状部57。
第二插入壁48是在密封部件4设置的插入壁。第二插入壁48是将相邻的凹部43之间隔开的壁部。第二插入壁48沿着高度方向Z朝向支承部件5突出。第二插入壁48以将相邻的导体3之间隔开的方式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插入壁48被插入到第二凹状部57。第二插入壁48插入到例如第二插入壁48的前端面与第二连接面59接触的位置或者第二插入壁48的前端面与第二连接面59接近的位置。第二插入结构8被设计为使相邻的导体3之间的沿面距离为期望的距离。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具有:绝缘性的壳体2、多个导体3、绝缘性的密封部件4以及绝缘性的支承部件5。壳体2在将第一装置100的框体101的开口部101b与第二装置200的框体201的开口部101b连通的连通部10相对于第一装置100的框体101固定。壳体2具有将第一装置100的内部空间102与第二装置200的内部空间202连通的多个第一贯通孔25。
多个导体3被插通在各个第一贯通孔25以将第一装置100和第二装置200电连接。密封部件4具有:多个密封部40、连结部41。密封部40是筒状,将导体3与壳体2之间密封。连结部41将多个密封部40互相连结。
支承部件5具有被导体3插通的多个第二贯通孔54。支承部件5从第二装置200侧安装在壳体2。支承部件5在其与壳体2之间夹入密封部件4,并对多个密封部40进行支承。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组装作业的效率。例如,通过将导体单元6组装在壳体2,从而能够一次性地将多个导体3安装在壳体2,简化组装工序。作为比较例的连接器,假想了对各导体3安装一个O形环并且利用独立的止动件对O形环进行支承的连接器。在比较例的连接器中,需要对多个导体3分别安装止动件和O形环的作业,并且需要将多个导体3依次安装在壳体2。相比于比较例的连接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降低组装的工序数,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5具有将彼此相邻的导体3之间隔开的绝缘壁53。通过在支承部件5设置绝缘壁53,从而能够削减元件个数。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有在彼此相邻的导体3之间配置的第一插入结构7。第一插入结构7具有第一凹状部45和第一插入壁27。第一凹状部45是壳体2和密封部件4中的一者所具有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密封部件4。第一插入壁27是壳体2和密封部件4中的另一者所具有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壳体2。
第一凹状部45具有:在排列多个导体3的排列方向上互相对置的一组第一对置面46、46;以及将一组第一对置面46、46连接的第一连接面47。第一插入壁27被插入到一组第一对置面46、46之间。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利用第一插入结构7来确保相邻的导体3之间的沿面距离和空间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有在彼此相邻的导体3之间配置的第二插入结构8。第二插入结构8具有第二凹状部57和第二插入壁48。第二凹状部57是密封部件4和支承部件5中的一者所具有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支承部件5。第二插入壁48是密封部件4和支承部件5中的另一者所具有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密封部件4。
第二凹状部57具有:在排列多个导体3的排列方向上互相对置的一组第二对置面58、58;以及将一组第二对置面58、58连接的第二连接面59。第二插入壁48被插入到一组第二对置面58、58之间。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利用第二插入结构8来确保相邻的导体3之间的沿面距离以及空间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材料和密封部件4的材料对第一液体104具有耐受性。支承部件5的材料对与第一液体104不同的第二液体205具有耐受性。壳体2、密封部件4以及支承部件5具有与各自的环境对应的耐受性,从而发挥适当的密封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壳体2和密封部件4赋予耐油性,对支承部件5赋予耐水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便宜的材料制造不需要具有耐油性的部分,能够降低元件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导体3的根数、形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示例的根数、形状。例如,导体3的形状也可以是与剖面形状为圆形的销类似的形状。壳体2、密封部件4以及支承部件5的形状可以根据导体3的形状而适当设计。作为导体3,在使用剖面形状为圆形的销的情况下,第一贯通孔25、第二贯通孔54的剖面形状为圆形。另外,密封部件4的密封部40的剖面形状为圆形。导体3的用途不限于供给电力的电源线,也可以是信号线。
密封部40的形状不限于示例的形状。另外,密封部40不限于轴密封件,也可以是面密封件。
绝缘壁53也可以设置于与支承部件5不同的部件。换言之,相邻的导体3之间也可以利用与支承部件5不同的部件来隔开。
在第一插入结构7中,也可以在壳体2设置第一凹状部,在密封部件4设置第一插入壁。在第二插入结构8中,也可以在密封部件4设置第二凹状部,在支承部件5设置第二插入壁。
第一装置100不限于电机,第二装置200不限于逆变器。另外,第一液体104不限于油类,第二液体205不限于冷却水。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公开的内容可以适当组合地实施。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绝缘性的壳体,所述壳体在将第一装置的框体的开口部和第二装置的框体的开口部连通的连通部被相对于所述第一装置的框体固定,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装置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第二装置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多个第一贯通孔;
多个导体,所述导体被插通到各个所述第一贯通孔,将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电连接;
绝缘性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将所述导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多个密封部和将多个所述密封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
绝缘性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被所述导体插通的多个第二贯通孔,并且被从所述第二装置侧安装到所述壳体,在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夹入所述密封部件,对多个所述密封部进行支承,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导体之间配置的第一插入结构,
所述第一插入结构具有:所述壳体和所述密封部件中的一者所具有的第一凹状部;以及所述壳体和所述密封部件中的另一者所具有的第一插入壁,
所述第一凹状部具有:在排列多个所述导体的排列方向上互相对置的一组第一对置面;以及将一组所述第一对置面连接的第一连接面,
所述第一插入壁被插入到一组所述第一对置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彼此相邻的所述导体之间隔开的绝缘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导体之间配置的第二插入结构,
所述第二插入结构具有:所述密封部件和所述支承部件中的一者所具有的第二凹状部;以及所述密封部件和所述支承部件中的另一者所具有的第二插入壁,
所述第二凹状部具有:在排列多个所述导体的排列方向上互相对置的一组第二对置面;以及将一组所述第二对置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面,
所述第二插入壁被插入到一组所述第二对置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的材料以及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对所述第一装置的内部空间中存积的第一液体具有耐受性,
所述支承部件的材料对与所述第一液体不同的第二液体具有耐受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的材料以及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对所述第一装置的内部空间中存积的第一液体具有耐受性,
所述支承部件的材料对与所述第一液体不同的第二液体具有耐受性。
CN202010738551.3A 2019-07-29 2020-07-28 连接器 Active CN112310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8463 2019-07-29
JP2019138463A JP7005118B2 (ja) 2019-07-29 2019-07-2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729A CN112310729A (zh) 2021-02-02
CN112310729B true CN112310729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26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8551.3A Active CN112310729B (zh) 2019-07-29 2020-07-2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3387B2 (zh)
JP (1) JP7005118B2 (zh)
CN (1) CN1123107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5119B2 (ja) * 2019-07-29 2022-0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41101B2 (ja) * 2019-08-07 2022-03-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66661B2 (ja) * 2019-08-07 2022-05-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3125699A (ja) * 2022-02-28 2023-09-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中継コネクタ
DE102022115266B3 (de) * 2022-06-20 2023-11-16 Lisa Dräxlmaier GmbH Silikondichtung mit tülle zum abdichten von doppelschienen
WO2024024553A1 (ja) * 2022-07-28 2024-02-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記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075A (zh) * 2005-06-01 2006-12-06 Mea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连接器
CN101557049A (zh) * 2008-04-10 2009-10-14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081243A (zh) * 2010-11-15 2013-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210557A (zh) * 2015-01-28 2017-09-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8258535A (zh) * 2016-12-16 2018-07-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8272252U (zh) * 2018-05-30 2018-12-21 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及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4581D0 (en) * 1995-03-07 1995-04-26 Amp Great Britai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el sealing and post insertion conductor engagement
JPH08306442A (ja) * 1995-04-28 1996-11-2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同軸コネクタ
JPH09147963A (ja) * 1995-11-24 1997-06-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防水取付構造
JP3276907B2 (ja) * 1997-11-26 2002-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3783535B2 (ja) * 2000-08-28 2006-06-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3846848B2 (ja) 2001-02-15 2006-1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防水コネクタ
JP2002270282A (ja) 2001-03-12 2002-09-20 Yazaki Corp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防水コネクタの端子挿通方法
JP3940015B2 (ja) 2002-04-03 2007-07-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
US7083471B2 (en) * 2003-06-18 2006-08-0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shield connector and lever type connector
US7854629B1 (en) * 2010-01-19 2010-12-21 Flowserve Management Company Power plug system for submersible pump system
JP5721332B2 (ja) 2010-03-05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ケースに設置されたインバータ端子台
JP2014093248A (ja) 2012-11-06 2014-05-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中継コネクタ
JP2014135131A (ja) 2013-01-08 2014-07-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6225836B2 (ja) 2014-06-02 2017-11-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構造
JP6891479B2 (ja) * 2016-12-20 2021-06-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8116896A (ja) 2017-01-20 2018-07-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819903B2 (ja) 2017-01-30 2021-01-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6581620B2 (ja) * 2017-06-09 2019-09-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機器接続用コネクタ構造
CN108321587A (zh) * 2018-02-08 2018-07-24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连接器
JP7005119B2 (ja) * 2019-07-29 2022-0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66661B2 (ja) * 2019-08-07 2022-05-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41101B2 (ja) * 2019-08-07 2022-03-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27020B2 (ja) * 2019-09-25 2022-03-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075A (zh) * 2005-06-01 2006-12-06 Mea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连接器
CN101557049A (zh) * 2008-04-10 2009-10-14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081243A (zh) * 2010-11-15 2013-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210557A (zh) * 2015-01-28 2017-09-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8258535A (zh) * 2016-12-16 2018-07-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8272252U (zh) * 2018-05-30 2018-12-21 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及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63387B2 (en) 2021-07-13
JP2021022492A (ja) 2021-02-18
CN112310729A (zh) 2021-02-02
US20210036458A1 (en) 2021-02-04
JP7005118B2 (ja)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0729B (zh) 连接器
CN112310730B (zh) 连接器
US73644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112350084B (zh) 连接器
JP5668655B2 (ja) 導電板およ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12350083A (zh) 连接器
US8393911B2 (en) Water seal plug and connector with the water seal plug
CN112563806B (zh) 连接器
US10455712B1 (en) Sealed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 housing with integral terminal carrier design
CN112425006B (zh) 接受不同密封构造的电连接器
CN113839258B (zh) 连接器
CN104584333A (zh) 模块化电连接器和连接方法
US11469539B2 (en) Seals for a flat flexible conductor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22065739A (ja) 端子台
US20140363993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18770423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US20230078301A1 (en) Terminal block
JP7378896B2 (ja) シール構造
JP2021089056A (ja)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シール方法
CN115483405A (zh) 母排组件、电流转换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
JP2024077054A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