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7856A -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7856A
CN112297856A CN201910676527.9A CN201910676527A CN112297856A CN 112297856 A CN112297856 A CN 112297856A CN 201910676527 A CN201910676527 A CN 201910676527A CN 112297856 A CN112297856 A CN 112297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llector
assembly
base
limiting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65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冲
袁清辉
白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65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78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7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 B60L5/39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from third r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所述受流器由底座、第一缓冲组件、受流组件和拉伸组件组成,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所述受流组件与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拉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拉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受流组件相连。其中,拉伸组件直接连接底座和受流组件,受流组件与接触轨接触时,当受流组件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大大提升了受流器在接触轨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不被损坏。

Description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受流器由底座、连接部、拉伸组件和受流组件组成,其中,连接部分别与底座和受流组件铰接,拉伸组件分别连接底座和连接部,当受流组件在接触轨上受外力缓冲时,外力经过连接部并由拉伸组件传递至底座,进而实现了受流器在接触轨上的的缓冲接触。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外力需要过渡至连接部才能传递至底座,导致整体缓冲响应时间较长,缓冲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流器,所述受流器由底座、第一缓冲组件、受流组件和拉伸组件组成,其中,第一缓冲组件分别与底座和受流组件铰接,拉伸组件直接连接底座和受流组件。受流组件与接触轨接触时,当受流组件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大大提升了受流器在接触轨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不被损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所述受流器包括:底座;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受流组件,所述受流组件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拉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受流组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流组件包括第二缓冲组件和碳滑板,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碳滑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导向座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座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座弹性配合,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受流组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座和所述导向柱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导向柱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以实现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座的弹性配合,所述弹性件适于套在所述导向柱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上端面相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包括紧固部、移动部、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紧固部、所述移动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紧固部适于伸出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上端面并与螺母连接,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且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配合端,所述限位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移动配合,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适于与所述弹性件相止抵,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下端面相止抵,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第二配合端的下端面并连接所述碳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铰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且形成有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铰接且形成有第四铰接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和所述第四铰接点依次连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动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摆动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上端设置有限位孔和限位件,所述限位孔与限位件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绝缘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滑板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组件为气压缸、液压缸、气弹簧或压缩弹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供电系统,所述接触供电系统包括接触轨和如上所述的受流器,所述受流器适于与所述接触轨相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受流器,由底座、第一缓冲组件、受流组件和拉伸组件组成,其中,第一缓冲组件分别与底座和受流组件铰接,拉伸组件直接连接底座和受流组件。受流组件与接触轨接触时,当受流组件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力需通过中间连接部进行过渡才能传递至拉伸组件进行缓冲传递至底座的力传递方式,大大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提升了受流器在接触轨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所圈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受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受流器10;接触轨20;接触供电系统100;
底座1;
第一缓冲组件2;第一摆动件21;第二摆动件22;限位槽211;限位垫块212;限位块221;第一铰接点201;第二铰接点202;第三铰接点203;第四铰接点204;
受流组件3;第二缓冲组件31;导向座311;导向柱312;弹性件313;螺母314;限位件315;第一配合端311A;第二配合端311B;紧固部3121;移动部3122;限位部3123;第一台阶面3123A;连接部3124;第二台阶面3124A;限位孔3125;碳滑板32;绝缘垫块33;
拉伸组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a”、“b”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中,需注意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其具体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受特定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7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10和接触供电系统100,所述受流器10由底座1、第一缓冲组件2、受流组件3和拉伸组件4组成,其中,第一缓冲组件2分别与底座1和受流组件3铰接,拉伸组件4直接连接底座1和受流组件3。受流组件3与接触轨20接触时,当受流组件3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4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1,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大大提升了受流器10在接触轨20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10不被损坏。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10,受流器10由底座1、第一缓冲组件2、受流组件3和拉伸组件4组成,第一缓冲组件2一端(如图1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a端)与底座1相铰接,受流组件3与第一缓冲组件2的另一端(如图1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b端)相铰接,拉伸组件4的一端与底座1相连,拉伸组件4的另一端与受流组件3相连。具体地,底座1适于与车体连接,受流组件3适于与接触轨进行接触取电,并与车上的取电电缆连接,从而实现在受流组件3取电后对车体进行授电。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缓冲组件2的两端(如图1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a、b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受流组件3铰接,在第一缓冲组件2的作用下,受流组件3可绕底座1进行摆动,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拉伸组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和受流组件3,具体地,在拉伸组件4的作用下,在受流组件3与接触轨进行正常的接触工作时,拉伸组件4可为受流组件提供接触预紧力,当受流组件3在接触轨上受到非正常外力(比如脱轨,或者轨面非正常冲击)冲击时,拉伸组件4可为受流组件提供缓冲力,外力将直接通过拉伸组件4传递至底座1进行缓冲平衡;优先地,拉伸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受流组件3铰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10,通过将拉伸组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和受流组件3,受流组件3与接触轨接触时,当受流组件3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4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力需通过中间连接部进行过渡才能传递至拉伸组件进行缓冲传递至底座的力传递方式,大大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提升了受流器10在接触轨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10不被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受流组件3包括第二缓冲组件31和碳滑板32,第二缓冲组件31的一端与第一缓冲组件2的另一端相铰接,第二缓冲组件31的另一端与碳滑板32连接。例如,如图2所示,受流组件3由第二缓冲组件31和碳滑板32组成,第二缓冲组件31的一端与第一缓冲组件2的另一端(如图2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b端)相铰接,第二缓冲组件31的另一端与碳滑板32连接。具体地,第二缓冲组件31可以为缓冲球或者缓冲机构,在第二缓冲组件31的作用下,碳滑板3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进行缓冲移动,从而保护了受流组件不被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伸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相连。具体地,拉伸组件4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拉伸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相连,在拉伸组件4的预紧和缓冲作用下,保证了受流组件3与接触轨良好的接触效果,从而保证了取电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缓冲组件31包括导向座311和导向柱312,导向座311与第一缓冲组件2的另一端相铰接,导向柱312与导向座311弹性配合,导向柱312与受流组件3相连接。例如,如图2所示,第二缓冲组件31包括导向座311和导向柱312,具体地,导向座311与第一缓冲组件2的另一端(如图2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b端)相铰接,导向柱312与导向座311弹性配合,导向柱312的伸出导向座311的一端(如图2中所示出导向柱312的下端)与受流组件3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弹性配合”可理解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导向柱312可沿导向座311进行弹性移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向座311和导向柱31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13。具体地,在弹性件313的作用下,导向柱312可沿导向座311进行弹性移动,可选地,弹性件为弹簧、弹性硅胶或者弹性橡胶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导向座311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导向柱312适于依次穿过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以实现导向柱312与导向座311的弹性配合,弹性件313适于套在导向柱312上且分别与第一配合端311A的下端面和第二配合端311B上端面相止抵。具体地,如图4所示,导向座311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且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上均设置有通孔,导向柱312适于依次穿过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上的通孔;弹性件313位于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之间,适于套在导向柱312上,且弹性件313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配合端311A的下端面和第二配合端311B上端面相止抵,更为具体地,导向柱312的伸入第二配合端311B的部分设置有止抵部(如图4中所示出的第一台阶面3123A),弹性件313的下端面还止抵部相止抵,从而使得弹性件和导向柱相互作用以形成缓冲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止抵”可理解为两个物体相接触,尤其适于在外力的作用后进行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柱312包括紧固部3121、移动部3122、限位部3123和连接部3124,紧固部3121、移动部3122、限位部3123和连接部3124依次连接,紧固部3121适于伸出第一配合端311A的上端面并与螺母314连接,移动部3122位于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之间且适于穿过第一配合端311A,限位部3123适于与第二配合端311B移动配合,限位部3123具有第一台阶面3123A,第一台阶面3123A适于与弹性件313相止抵,连接部3124具有第二台阶面3124A,第二台阶面3124A适于与第二配合端311B的下端面相止抵,连接部3124伸出第二配合端311B的下端面并连接碳滑板32。例如,如图3所示,导向柱312包括紧固部3121、移动部3122、限位部3123和连接部3124,具体地,紧固部3121与移动部3122相连,移动部3122与限位部3123相连,限位部3123和连接部3124;如图4所示,导向柱312穿入导向座311上的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进行配合,具体地,导向柱312上的紧固部3121伸出第一配合端311A的上端面并与螺母314进行紧固连接,导向柱312上的移动部3122位于第一配合端311A和第二配合端311B之间且穿过第一配合端311A,导向柱312上的限位部3123与第二配合端311B移动配合,且限位部3123上具有第一台阶面3123A,具体地,第一台阶面3123A适于与弹性件313相止抵,连接部3124上具有第二台阶面3124A,当碳滑板32受到向上的外力作用时,第二台阶面3124A适于与第二配合端311B的下端面相止抵。需要说明的是,“移动配合”可理解为:限位部3123可在第二配合端311B的通孔中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组件2包括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第一摆动件21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201,第一摆动件21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铰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202,第二摆动件22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形成有第三铰接点203,第二摆动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铰接且形成有第四铰接点204。这里通过设置分别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相对于单个摆动件,增强了受流组件3摆动的平衡效果,同时提高了第一缓冲组件2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铰接点201、第二铰接点202、第三铰接点203和第四铰接点204依次连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摆动件21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201,第一摆动件21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铰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202,第二摆动件22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形成有第三铰接点203,第二摆动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铰接且形成有第四铰接点204,且第一铰接点201、第二铰接点202、第三铰接点203和第四铰接点204依次连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结构。这里将第一摆动件21、底座1、第二摆动件22和第二缓冲组件31的相互连接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形状构造为平行四边形,可提高系统的协调性和摆动平衡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摆动件21上设置有限位槽211,第二摆动件22上设置有限位块221,限位块221与限位槽211相配合。具体地,当受流组件3收到外力作用,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发生摆动时,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一定的移动,在限位块221与限位槽211的作用下,可进一步限制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的相对位移,从而限制了第一缓冲组件2的摆动幅度,防止受流器发生在接触轨面上发生不合理的偏摆而影响受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槽211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垫块212,限位垫块212与限位块221相配合。具体地,第一摆动件21上设置有限位槽211,限位槽211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垫块212,第二摆动件22上设置有限位块221,限位垫块212与限位块221相配合;更为具体地,限位垫块212可更根据限位块221的形状进行对应设置,且限位垫块212可设置为两个,从而对限位块221的两端进行限位;可选地,限位垫块212的规格可更具所需的第一缓冲组件2的摆动幅度进行可选配设置;可选地,限位垫块212为缓冲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紧固部3121上端设置有限位孔3125和限位件315,限位孔3125与限位件315配合。具体地,紧固部3121与螺母进行紧固连接后,通过在紧固部3121上端设置限位孔3125,并与限位件315进行配合,从而实现了对螺母的进一步限位,防止螺母受长期振动的影响而脱落。其中,限位件可选用限位销或铁丝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1为绝缘材料。具体地,受流器上的底座1适于与车体连接,受流组件3适于与接触轨进行接触取电,并与车上的取电电缆连接,从而实现在受流组件3取电后对车体进行授电。通过将底座1设置为绝缘材料,可实现对受流器与车体的非授电部分进行绝缘,从而有效保护了车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碳滑板32和第二缓冲组件3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33。例如,如图6所示,受流器上的碳滑板32和第二缓冲组件3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33,且绝缘垫块33实现碳滑板32和第二缓冲组件31之间的绝缘作用。具体地,受流器上的底座1适于与车体连接,受流组件3适于与接触轨进行接触取电,并与车上的取电电缆连接,从而实现在受流组件3取电后对车体进行授电。通过通过设置绝缘垫块33,将碳滑板32和第二缓冲组件31进行绝缘,可实现对受流器与车体的非授电部分进行绝缘,从而有效保护了车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伸组件4为气压缸、液压缸、气弹簧或压缩弹簧。具体地,如图1所示,拉伸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受流器10上的底座1和受流组件3相连,其中,拉伸组件4可选用气压缸、液压缸、气弹簧或压缩弹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由底座、第一缓冲组件、受流组件和拉伸组件组成,其中,第一缓冲组件分别与底座和受流组件铰接,拉伸组件直接连接底座和受流组件。受流组件与接触轨接触时,当受流组件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力需通过中间连接部进行过渡才能传递至拉伸组件进行缓冲传递至底座的力传递方式,大大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提升了受流器在接触轨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不被损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供电系统100,接触供电系统包括接触轨20和受流器10,受流器10适于与接触轨20相接触。具体地,受流器适于安装在车体上,接触轨适于安装在轨道或者轨道梁上,受流器10适于与接触轨20进行接触取电,并与车上的取电电缆连接,从而实现在受流器10取电后对车体进行授电。接触供电系统100通过采用受流器10,受流器上的拉伸组件直接连接底座和受流组件。受流组件与接触轨接触时,当受流组件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可直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底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力需通过中间连接部进行过渡才能传递至拉伸组件进行缓冲传递至底座的力传递方式,大大缩短了缓冲的反应时间,提升了受流器在接触轨上的运动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受流器不被损坏,进而延长了接触供电系统100的工作寿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接触供电系统100由接触轨20和受流器10组成,其中,受流器10适于与接触轨20相接触。具体地,受流器适于安装在车体上,接触轨适于安装在轨道或者轨道梁上,受流器10适于与接触轨20进行接触取电,并与车上的取电电缆连接,从而实现在受流器10取电后对车体进行授电。受流器10由底座1、第一缓冲组件2、受流组件3和拉伸组件4组成,具体地,第一缓冲组件2的两端(如图1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a、b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受流组件3铰接,在第一缓冲组件2的作用下,受流组件3可绕底座1进行摆动,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拉伸组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和受流组件3,具体地,在拉伸组件4的作用下,在受流组件3与接触轨进行正常的接触工作时,拉伸组件4可为受流组件提供接触预紧力,当受流组件3在接触轨上受到非正常外力(比如脱轨,或者轨面非正常冲击)冲击时,拉伸组件4可为受流组件提供缓冲力,外力将直接通过拉伸组件4传递至底座1进行缓冲平衡,优先地,拉伸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受流组件3铰接。更为具体地,受流组件3由第二缓冲组件31和碳滑板32组成,第二缓冲组件31的一端与第一缓冲组件2的另一端(如图2中所示出第一缓冲组件2的b端)相铰接,第二缓冲组件31的另一端与碳滑板32连接。具体地,第二缓冲组件31可以为缓冲球或者缓冲机构,在第二缓冲组件31的作用下,碳滑板3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进行缓冲移动,从而保护了受流组件不被损坏。更为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摆动件21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201,第一摆动件21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铰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202,第二摆动件22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形成有第三铰接点203,第二摆动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组件31铰接且形成有第四铰接点204,且第一铰接点201、第二铰接点202、第三铰接点203和第四铰接点204依次连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摆动件21上设置有限位槽211,第二摆动件22上设置有限位块221,限位块221与限位槽211相配合。具体地,当受流组件3收到外力作用,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发生摆动时,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一定的移动,在限位块221与限位槽211的作用下,可进一步限制第一摆动件21和第二摆动件22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限制了第一缓冲组件2的摆动幅度,防止受流器发生在接触轨面上发生不合理的偏摆而影响受流效果。更为具体地,当受流组件3与接触轨20接触轨时,拉伸组件4可为受流组件3提供接触预紧力,从而保证了受流器10与接触轨20的接触效果,当受流组件3在接触轨面上受到非正常外力(比如脱轨,或者轨面非正常冲击)冲击时,拉伸组件4可为受流组件提供缓冲力,外力将直接通过拉伸组件4传递至底座1进行缓冲平衡,具体地,第二缓冲组件31也会发生反应,具体地,碳滑板32在第二缓冲组件31在发生相应的缓冲移动,当缓冲不足以抵消冲击外力时,第一缓冲组件2和拉伸组件4将共同发生作用,即第一缓冲组件2发生缓冲摆动以配合减缓其冲击外力,当第一缓冲组件2摆动幅度过大并即将影响受流器10与接触轨20的接触效果时,第一缓冲组件2上的限位块221和限位槽211将发生缓冲限位,从而保证了受流器10与接触轨20良好的接触效果。这里通过设置三级缓冲,大大提高了受流器10的使用安全性和接触供电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流器包括:
底座;
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
受流组件,所述受流组件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
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拉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受流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流组件包括第二缓冲组件和碳滑板,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碳滑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导向座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座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座弹性配合,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受流组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导向柱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导向柱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以实现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座的弹性配合,所述弹性件适于套在所述导向柱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上端面相止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包括紧固部、移动部、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紧固部、所述移动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紧固部适于伸出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上端面并与螺母连接,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且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配合端,所述限位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移动配合,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适于与所述弹性件相止抵,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下端面相止抵,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第二配合端的下端面并连接所述碳滑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铰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且形成有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铰接且形成有第四铰接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和所述第四铰接点依次连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摆动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上端设置有限位孔和限位件,所述限位孔与限位件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绝缘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滑板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为气压缸、液压缸、气弹簧或压缩弹簧。
16.一种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供电系统包括接触轨和如权力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受流器,所述受流器适于与所述接触轨相接触。
CN201910676527.9A 2019-07-25 2019-07-25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Pending CN1122978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527.9A CN112297856A (zh) 2019-07-25 2019-07-25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527.9A CN112297856A (zh) 2019-07-25 2019-07-25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856A true CN112297856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29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6527.9A Pending CN112297856A (zh) 2019-07-25 2019-07-25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785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7296A1 (de) * 2013-04-29 2014-11-06 Schunk Bahn- Und Industrietechnik Gmbh Stromabnehmer und verfahren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CN205632141U (zh) * 2016-04-29 2016-10-12 同济大学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器
CN106627165A (zh) * 2017-01-16 2017-05-10 陈革 受流器
CN107685633A (zh) * 2017-08-28 2018-02-13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用弓头悬挂系统
CN208855437U (zh) * 2018-08-23 2019-05-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和轨道车辆
US20190165531A1 (en) * 2017-11-28 2019-05-30 Conductix-Wampfler Gmbh Current collector and conductor lin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7296A1 (de) * 2013-04-29 2014-11-06 Schunk Bahn- Und Industrietechnik Gmbh Stromabnehmer und verfahren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CN205632141U (zh) * 2016-04-29 2016-10-12 同济大学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器
CN106627165A (zh) * 2017-01-16 2017-05-10 陈革 受流器
CN107685633A (zh) * 2017-08-28 2018-02-13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用弓头悬挂系统
US20190165531A1 (en) * 2017-11-28 2019-05-30 Conductix-Wampfler Gmbh Current collector and conductor line system
CN208855437U (zh) * 2018-08-23 2019-05-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和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15446U (zh)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AU2014357218B2 (en) Bolster, bolster vibration-damping assembly and bogie
KR101184501B1 (ko) 레일용 차량의 중앙 완충 연결장치
EP2876018A1 (en) Bogie of rail vehicle
CN211815191U (zh) 一种浮置板轨道用非线性蝶簧橡胶隔振器
CN112297856A (zh) 受流器和接触供电系统
CN208530302U (zh) 集电靴和轨道车辆
CN109823186B (zh) 受流器
CN211056453U (zh)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CN111409464A (zh) 一种气压调节接触力的下接触第三轨受流器
CN110748252A (zh) 一种滚球式车门高能限位器
US20120099931A1 (en) Pile driving and extraction device
CN211198381U (zh) 一种行走机构用缓冲器
CN210686831U (zh) 一种抗过载通用基座
CN216518272U (zh) 一种发电机组底盘
CN210566009U (zh) 一种建筑机电设备减震连接装置
CN213413434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橡胶衬套
CN213653186U (zh) 一种基于桥梁伸缩装置应用的变位组件
CN205117031U (zh) 一种车库门开门机轨道端头结构
CN21576303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减震基座
CN212766083U (zh) 一种多重防护高安全性汽车保险杠
CN210531341U (zh) 减震连接组件及其动力电池包
CN219237017U (zh) 一种新能源轨道机车电器缓冲装置以及电器模组
CN220034696U (zh) 一种减少变形的电解锌阴极导电梁
CN114245623B (zh) 一种新型的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