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6912B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6912B
CN112236912B CN201980028874.9A CN201980028874A CN112236912B CN 112236912 B CN112236912 B CN 112236912B CN 201980028874 A CN201980028874 A CN 201980028874A CN 112236912 B CN112236912 B CN 112236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body
tube
electric wire
peripheral surfa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88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6912A (zh
Inventor
中井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36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6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6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6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1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线束(10)具备:电线(20);管(30),插通有电线(20);以及可挠性的保持体(40),设置于管(30)的端部(30a)与电线(20)之间,保持电线(20)。保持体(40)将电线(20)包围并且插入到管(30)的端部(30a),通过管(30)的端部(30a)被敛紧而使保持体(40)挠曲变形,从而管(30)的内周面和保持体(40)的外周面紧贴,并且保持体(40)的内周面和电线(20)的外周面紧贴。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电线保持于管的保持体的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在布设于车辆等的线束中,有具备电线和插通有电线的金属制屏蔽管的线束。电线的端部从屏蔽管的端部引出并连接到机器。在这样的线束中具备保持体,该保持体以将屏蔽管的端缘覆盖的方式装配于屏蔽管以保护电线,并且限制电线的引出长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保持体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内嵌于屏蔽管的端部并且被插通电线;和保持片,从该主体部的端部沿着电线的引出方向朝向屏蔽管的外侧延伸。从主体部引出的电线通过带卷绕等保持于保持片,从而被限制从屏蔽管的引出长度。另外,在主体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突起,通过该突起与屏蔽管的周壁的装配孔卡止,从而可进行保持体相对于屏蔽管的防脱。根据这样的保持体,屏蔽管的端缘被保持体覆盖,且电线由保持体的保持片保持,因此可避免电线与屏蔽管的端缘接触。由此,可抑制由于与屏蔽管接触而导致的电线的损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第60571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束中,电线由从屏蔽管的端缘朝向外侧延伸的保持体的保持片保持。因此,当进行线束的布设时,例如在需要使从屏蔽管的端缘引出的电线弯曲的情况等,有可能受到布设路径的制约。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束中,为了将保持体卡止于屏蔽管,除了在保持体的主体部的外周面设置突起之外,还需要在屏蔽管的周壁形成装配孔。因此,不仅保持体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需要对屏蔽管进行孔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限制电线的引出长度的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线束,具备:电线;管,插通有所述电线;以及可挠性的保持体,设置于所述管的端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保持所述电线,所述保持体将所述电线包围并且插入到所述管的所述端部,通过所述管的所述端部被敛紧而使所述保持体挠曲变形,从而所述管的内周面和所述保持体的外周面紧贴,并且所述保持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电线的外周面紧贴。
根据该结构,通过管的端部被敛紧而使保持体挠曲变形,从而管的内周面和保持体的外周面紧贴,并且保持体的内周面和电线的外周面紧贴。因此,可限制保持体相对于管的移位,并且可限制电线相对于保持体的移位。由此,可限制电线从管的端缘的引出长度。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限制电线的引出长度。
在上述线束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紧固构件,所述紧固构件将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外周面紧固。
根据该结构,利用在管的端部的外周面设置的紧固构件将该外周面紧固。因此,能够维持管和保持体的紧贴状态、及保持体和电线的紧贴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线从管的引出长度变更。
另外,例如在管的端部的外周面将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编织构件等屏蔽构件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一个紧固构件进行屏蔽构件的固定及管的端部的紧固。
在上述线束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保持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着所述保持体的周向延伸的槽部,在所述槽部卡合有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被敛紧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通过管的端部被敛紧,从而该端部的被敛紧的部分与主体部的槽部卡合。由此,能够限制管的轴线方向上的保持体的相对移位,能够适当地进行保持体的定位。
在上述线束中,所述保持体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位于所述管的外侧,将所述管的端缘覆盖。
根据该结构,因为管的端缘由保持体的凸缘部覆盖,所以能够抑制从管的端部引出的电线与管的端缘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电线由于与管的端缘接触而损伤。
在上述线束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体呈筒状,在所述保持体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并能相互分离的一对分离面,通过所述管的所述端部被敛紧而使所述保持体挠曲变形,从而所述分离面彼此抵接。
根据该结构,通过管的端部被敛紧而使保持体挠曲变形,从而保持体的一对分离面彼此抵接。由此,可限制保持体的进一步的挠曲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保持体挠曲变形为规定量以上而导致的电线的变形。
在上述线束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体由分别呈半分割筒状的一对半分割体构成,通过所述管的所述端部被敛紧而使所述一对半分割体挠曲变形,从而所述一对半分割体的周向上的两端面彼此抵接。
根据该结构,保持体由分别呈半分割筒状的一对半分割体构成,因此能够将保持体以从外周侧夹着的方式装配到插通于管的电线。因此,能够将保持体容易装配到电线。另外,通过一对半分割体的周向上的两端面彼此抵接,从而能够抑制保持体挠曲变形为规定量以上而导致的电线的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限制电线的引出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线束的一实施方式示出布设于车辆的状态的线束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线束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保持体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2的4-4线的线束的剖视图。
图5是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是示出保持体挠曲变形前的状态的线束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6-6线的线束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适用于变更例的线束的保持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线束10例如布设于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70的地板下面在内的路径,对配置于车辆70的前部的机器71和配置于车辆70的后部的机器72进行电连接。
如图2所示,线束10具备: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条)电线20;管30,插通有两条电线20;以及保持体40,设置于管30的两端部,将两条电线20一并保持。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管30的两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屏蔽构件50,屏蔽构件50将管30与机器72(71)之间电磁屏蔽。各屏蔽构件50与机器72(71)电连接。
电线20具有芯线21和将芯线21的外周覆盖的筒状的绝缘包覆部22。芯线21例如通过由铜合金构成的多根金属线材构成。绝缘包覆部22例如通过对聚氯乙烯(PVC)等绝缘材料进行挤压成形而形成。
如图1及图2所示,管30例如由铝合金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弯曲加工成与电线20的布设路径相应的预定形状。
另外,管30的两端部周边的结构基本上相同,因此以后对管30的一端部(图1的右端部)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对另一端部(图1的左端部)周边的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2所示,在管30的一端部30a内嵌有保持电线20的保持体40。保持体40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可挠性。
如图2及图3所示,保持体40具有:呈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41;和凸缘部42,从主体部41的一端(图2的右端)朝向外周侧遍及全周而突出。另外,保持体40的内径大于两条电线20之和(参照图6)。
在主体部41的外周面遍及全周设置有沿着主体部41的周向延伸的槽部43。槽部43的宽度、即轴线方向上的长度遍及全周为一定。
如图3所示,在保持体40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一对分离面40a、40b,一对分离面40a、40b沿着保持体4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能相互分离。
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41整体内嵌于管30的一端部30a的状态下,凸缘部42将管30的一端部30a的端缘遍及全周而覆盖。另外,凸缘部42的外侧面与管30的一端部30a的外侧面为大致齐平。
如图1所示,屏蔽构件50例如由导电性线材编织成筒状的编织构件构成,具有可挠性,所述导电性线材由铝合金等构成。屏蔽构件50将管30的一端部30a的外周面覆盖,利用紧固构件60紧固于一端部30a。更详细地讲,在管30的一端部30a的一部分遍及全周设置有卡合部30b,卡合部30b通过相对于保持体40的槽部43的底面44敛紧而形成。并且,屏蔽构件50利用紧固构件60固定于卡合部30b的外周面。另外,紧固构件60例如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公知的金属带。
接着,对保持体40的组装步骤及保持体40对电线20的保持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所示,在插通有两条电线20的管30的一端部30a将保持体40的主体部41插入。此时,通过保持体40的凸缘部42和管30的一端部30a的端缘抵接,从而该端缘被凸缘部42覆盖。
接着,以将管30的一端部30a的外周面包围的方式配置屏蔽构件50。并且,在屏蔽构件50的外周面中与保持体40的槽部43对应的位置装配紧固构件60。
接着,将紧固构件60紧固于保持体40的槽部43。由此,通过管30的一端部30a朝向内周侧敛紧而形成的卡合部30b与槽部43卡合。此时,屏蔽构件50以沿着卡合部30b的外周面的方式变形。在此,在卡合部30b的内周面抵接于槽部43的底面44的状态下,保持体40的内径大于两条电线20之和。因此,各电线20没有被保持体40保持。
接着,如图2所示,通过将紧固构件60进一步紧固,从而保持体40的槽部43的外周面被紧固,通过保持体40挠曲变形,从而保持体40的内径减小,分离面40a、40b彼此抵接。由此,电线20由保持体40保持。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线束10具备:电线20;管30,插通有电线20;以及可挠性的保持体40,设置于管30的端部与电线20之间,保持电线20。保持体40将电线20包围并且插入到管30的端部,通过管30的端部被敛紧,保持体40挠曲变形,从而管30的内周面和保持体40的外周面紧贴,并且保持体40的内周面和电线20的外周面紧贴。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管30的端部被敛紧而使保持体40挠曲变形,从而管30的内周面和保持体40的外周面紧贴,并且保持体40的内周面和电线20的外周面紧贴。因此,保持体40相对于管30的移位被限制,并且电线20相对于保持体40的移位被限制。由此,电线20从管30的端缘引出的引出长度被限制。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限制电线20的引出长度。
(2)在管30的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屏蔽构件50,在屏蔽构件50的外周面设置有将管30的端部的外周面紧固的紧固构件60。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管30的端部的外周面设置的紧固构件60将该外周面紧固。因此,能够维持管30和保持体40的紧贴状态、及保持体40和电线20的紧贴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线20从管30引出的引出长度变更。
另外,通过利用紧固构件60将屏蔽构件50固定于管30的端部的外周面,从而能够利用一个紧固构件60进行屏蔽构件50的固定及管30的端部的紧固。
(3)在保持体40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着保持体40的周向延伸的槽部43,在槽部43卡合有管30的端部的卡合部30b。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管30的端部被敛紧,从而该端部的卡合部30b与保持体40的主体部41的槽部43卡合。由此,能够限制管30的轴线方向上的保持体40的相对移位,能够适当地进行保持体40的定位。
(4)保持体40具有凸缘部42,凸缘部42位于管30的外侧,将管30的端缘遍及全周覆盖。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管30的端缘遍及全周被保持体40的凸缘部42覆盖,所以能够抑制从管30的端部引出的电线20与管30的端缘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电线20由于与管30的端缘接触而损伤。
(5)保持体40呈筒状,在保持体40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且能相互分离的一对分离面40a、40b,通过管30的端部被敛紧而使保持体40挠曲变形,从而分离面40a、40b彼此抵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管30的端部被敛紧而使保持体40挠曲变形,从而保持体40的一对分离面40a、40b彼此抵接。由此,保持体40的进一步的挠曲变形被限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保持体40挠曲变形为规定量以上而导致的电线的变形。
本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互相组合而实施。
另外,在以下的图7所示的变更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且对对应的结构标注加上“100”或者“200”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也能够采用由分别呈半分割筒状的一对半分割体140、240构成的保持体40A。在这样的保持体中,通过管30的端部被敛紧而使一对半分割体140、240挠曲变形,从而一对半分割体140、240的周向上的两端面145、245彼此抵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保持体40A由分别呈半分割筒状的一对半分割体140、240构成,所以能够将保持体40A以从外周侧夹着的方式装配到插通于管30的电线20。因此,能够将保持体40A容易装配于电线20。另外,通过一对半分割体140、240的周向上的两端面145、245彼此抵接,能够抑制由于保持体40A挠曲变形为规定量以上而导致的电线20的变形。
·只要保持体40与电线20紧贴,保持体40也可以不挠曲变形到保持体40的一对分离面40a、40b抵接。
·也能够在保持体40的一对分离面40a、40b的至少一方设置橡胶、树脂发泡体等弹性构件。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保持体40的挠曲变形的程度伴随电线20的直径、条数的变更而不同的情况,通过弹性构件根据该挠曲变形的程度而压缩变形,也能够抑制保持体40挠曲变形为规定量以上。因此,针对上述变更,能够适用同一保持体40。
·也可以使保持体40的周向上的两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保持体40朝向径向的内侧不均匀挠曲变形的情况、即在挠曲变形时两端部彼此的径向上的位置偏移的情况,各两端部彼此也会抵接。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保持体40变形为规定量以上。
·保持体40也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当使得在凸缘部42的内侧的边缘部设置倒角部或者保护构件时,能够抑制各电线20由于与保持体40的端缘接触而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将管30的端部的卡合部30b与保持体40的槽部43卡合,但是也可以使得将管30的包括端缘的端部朝向内周侧敛紧并与槽部43卡合。
·作为紧固构件60,也能够采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公知的捆扎带。
·也能够将紧固构件60省略。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如本实施方式的将各电线20一并进行电磁屏蔽的屏蔽构件50,而采用对各电线20单独地进行电磁屏蔽的屏蔽构件。
·保持体40的槽部43也可以设置于主体部41的周向的一部分。
·保持体40也可以设置于管30的任一方的端部。
·插通于管30的电线20的条数既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三条以上。
·保持体40也可以由弹性体等弹性构件构成。在该情况下,保持体40的形状优选圆筒状。另外,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体40同样,具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一对分离面。
·只要保持体40与电线20紧贴,管30的端部也可以不遍及全周而挠曲变形。
本公开包括以下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组合。并不用于限定,出于辅助理解的目的而标注参照附图标记。
本公开的一方式,将线束(10)的电线(20)保持在所述线束(10)的金属管(30)内,朝向至少用于减少或者防止所述电线(20)的长轴方向上的所述电线(20)和所述金属管(30)的相对移动的保持体(40)。保持体(40)也可以是能够在第1状态(图3、图6)与第2状态(图4)之间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制的单一部件,第1状态能够是自然状态或者非压缩状态,第2状态能够是压缩状态。
处于所述第1状态的保持体(40)也可以是具有横穿径向外侧侧面和径向内侧侧面的两个开口端部而在所述长轴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空间(40a、40b)的、开放的筒或者开放的环,处于所述第2状态的保持体(40)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体(40)以所述狭缝状空间(40a、40b)封闭的方式弹性压缩、且所述保持体(4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和所述径向内侧侧面的所述两个开口端部均在周向连续的、闭合的筒或者闭合的环。
保持体(4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也可以包括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构成为在保持体(40)至少处于所述第1状态时与所述金属管(30)的径向内侧侧面直接接触。保持体(4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也可以包括与所述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不同的第2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4)。所述第2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4)既可以在保持体(40)至少处于所述第1状态时从所述金属管(30)的径向内侧侧面朝向径向内侧离开,也可以在保持体(40)至少位于所述第1状态时在所述第2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4)与所述金属管(30)的所述径向内侧侧面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也可以为,所述环形空间容许将所述环形空间包围的所述金属管(30)的预定部分(30b)由于外力而朝向径向内侧可塑变形,可塑变形的所述金属管(30)的所述预定部分(30b)按压所述保持体(40)的所述第2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4)而使所述保持体(40)弹性变形为所述第2状态。
保持体(4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也可以包括与所述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及所述第2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4)不同的第3径向外侧侧面部分。保持体(40)的所述第3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2)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体(40)的所述两个开口端部中的一方的径向外侧侧面。
也可以为,保持体(40)的所述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具有第1直径,保持体(40)的所述第2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4)具有比所述第1直径小的第2直径。
也可以为,保持体(40)的所述第3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2)具有大于所述第1直径的第3直径,所述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和所述第3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2)构成为在它们之间形成高度空隙。
保持体(40)的所述第1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1)与所述第3径向外侧侧面部分(42)之间的所述高度空隙构成为与所述金属管(30)的开口端面碰触而将所述金属管(30)的所述开口端面覆盖。
保持体(40)的所述径向内侧侧面也可以构成为:在保持体(40)位于所述第1状态时不将所述电线(20)的径向外侧侧面朝向径向内侧按压、或者不与所述电线(2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直接接触。保持体(40)的所述径向内侧侧面也可以构成为:在保持体(40)位于所述第2状态时与所述电线(2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并且将所述电线(20)的所述径向外侧侧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朝向径向内侧按压。
本发明也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以其他的特有方式具体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也可以将在实施方式(或者其一个或者多个方式)中说明的部件中的一部分省略、或者将几个部件组合。应参照权利要求书,与权利要求书赋予权利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一起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线束;20:电线;21:芯线;22:绝缘包覆部;30:管;30a:一端部;30b:卡合部;40、40A:保持体;40a;40b:分离面;41、141、241:主体部;42、142、242:凸缘部;43、143、243:槽部;44:底面;50:屏蔽构件;60:紧固构件;70:车辆;71、72:机器;140:半分割体;145;245:端面;240:半分割体。

Claims (11)

1.一种线束,具备:
电线;
管,插通有所述电线;以及
可挠性的保持体,设置于所述管的端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保持所述电线,
所述保持体呈筒状,
通过所述保持体的周向的一部分沿着轴线方向被去除,从而在所述保持体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出沿着轴线方向延伸并能相互分离的一对分离面,
所述保持体将所述电线包围并且插入到所述管的所述端部,
在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紧固构件,所述紧固构件将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外周面紧固,
通过所述紧固构件以使所述管的内周面和所述保持体的外周面紧贴的方式将所述管的所述端部敛紧,所述保持体以所述分离面彼此接近使得所述保持体的内径变小的方式挠曲变形,从而所述保持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电线的外周面紧贴。
2.一种线束,具备:
电线;
管,插通有所述电线;以及
可挠性的保持体,设置于所述管的端部与所述电线之间,保持所述电线,
所述保持体由分别呈半分割筒状的一对半分割体构成,
所述半分割体的周向的一部分沿着轴线方向被去除,
所述一对半分割体将所述电线包围并且插入到所述管的所述端部,
在所述管的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紧固构件,所述紧固构件将所述外周面紧固,
通过所述紧固构件以使所述管的内周面和所述一对半分割体的外周面紧贴的方式将所述管的端部敛紧,所述一对半分割体以所述一对半分割体在周向上的两端面彼此接近的方式挠曲变形,从而所述一对半分割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电线的外周面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所述保持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着所述保持体的周向延伸的槽部,
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被敛紧的部分卡合于所述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保持体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位于所述管的外侧且将所述管的端缘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
通过所述管的所述端部被敛紧而使所述保持体挠曲变形,从而所述分离面彼此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通过所述管的所述端部被敛紧而使所述一对半分割体挠曲变形,从而所述一对半分割体的周向上的两端面彼此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保持体具有呈圆筒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在所述槽部的两侧与所述管的所述内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槽部的底面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的所述内周面离开,在所述槽部的所述底面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管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空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槽部以规定的深度设于所述保持体,
所述槽部的所述规定的深度比所述管的壁厚大,
在所述管的所述端部被所述紧固构件敛紧的状态下,所述管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周面紧贴在所述槽部的上缘、或者比所述槽部的上缘位于径向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剖视所述线束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体的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电线的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遍及所述保持体的全长而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一对所述分离面当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弹性构件。
CN201980028874.9A 2018-05-16 2019-04-25 线束 Active CN112236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4703 2018-05-16
JP2018094703A JP7024596B2 (ja) 2018-05-16 2018-05-16 ワイヤハーネス
PCT/JP2019/017541 WO2019220905A1 (ja) 2018-05-16 2019-04-25 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6912A CN112236912A (zh) 2021-01-15
CN112236912B true CN112236912B (zh) 2022-06-28

Family

ID=6853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8874.9A Active CN112236912B (zh) 2018-05-16 2019-04-25 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9301B2 (zh)
JP (1) JP7024596B2 (zh)
CN (1) CN112236912B (zh)
WO (1) WO20192209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71063A1 (en) 2019-11-06 2022-11-24 Solar Frontier K.K. Method for separating laminate structure
FR3120997B1 (fr) * 2021-03-19 2023-09-08 Alstom Transp Tech Ensemble de conduite de câble électrique comprenant un bouchon hermétique
JP2023055119A (ja) * 2021-10-05 2023-04-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0006A (ja) * 2014-05-15 2015-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導電路
CN105575527A (zh) * 2014-11-05 2016-05-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密封构造
CN105591210A (zh) * 2014-11-06 2016-05-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屏蔽构造
CN107039934A (zh) * 2016-01-18 2017-08-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3662B2 (ja) * 1995-02-28 2005-03-30 株式会社トーツー創研 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におけるケーブル把持具
US8357854B2 (en) * 2009-01-16 2013-01-22 Thompson Steven L Push plug system and method
DE112013004880T5 (de) * 2012-10-05 2015-06-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Kabelstrang
JP6057176B2 (ja) 2013-08-09 2017-0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ホルダー
JP2015201467A (ja) 2014-04-04 2015-11-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磁シールド部材及び電磁シールド部材製造方法
WO2016158732A1 (ja) * 2015-03-27 2016-10-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シールド管、電磁シールド構造
JP6607400B2 (ja) * 2015-08-10 2019-1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磁性体コアの固定構造
JP6508015B2 (ja) * 2015-11-20 2019-05-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電線保護部材及び電線ホルダ
CN205984351U (zh) * 2016-08-23 2017-02-22 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耐高温防硬化通信光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0006A (ja) * 2014-05-15 2015-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導電路
CN105575527A (zh) * 2014-11-05 2016-05-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密封构造
CN105591210A (zh) * 2014-11-06 2016-05-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屏蔽构造
CN107039934A (zh) * 2016-01-18 2017-08-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79301B2 (en) 2022-03-22
WO2019220905A1 (ja) 2019-11-21
US20210291757A1 (en) 2021-09-23
JP2019201487A (ja) 2019-11-21
CN112236912A (zh) 2021-01-15
JP7024596B2 (ja)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6912B (zh) 线束
US7491071B2 (en) Shield end processing structure
CN100481651C (zh) 屏蔽线束的安装方法和屏蔽线束及屏蔽接头
EP2295295B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743567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mponent and electric wire assembly with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mponent
KR101661845B1 (ko) 그로밋 및 와이어 하니스
CN110582912B (zh) 电线布线构件及电线布线结构
CN108233289B (zh) 护线套以及带护线套的线束
CN107068266B (zh) 屏蔽导电路径
CN109314379A (zh) 护线套及线束
CN110556756A (zh) 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WO2019188100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46361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9188098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1954910B (zh) 线束
US11282617B2 (en) Wire harness
WO2019216227A1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構造
CN111344922B (zh) 线束
JP2008288121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070467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19188515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8288772B (zh) 防水用保护器以及带保护器的线束
EP3748793A1 (en) Corrugated tube and wire harness
EP4027046B1 (en) Corrugated-tube protective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