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781A - 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781A
CN112218781A CN201880092497.0A CN201880092497A CN112218781A CN 112218781 A CN112218781 A CN 112218781A CN 201880092497 A CN201880092497 A CN 201880092497A CN 112218781 A CN112218781 A CN 112218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bridge portion
bridge
leg
cau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4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茂树
松本伸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umoto Industry Co ltd
Matsumoto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umot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umot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umoto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18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3Head-rests fixed

Abstract

将头枕支杆分割为左右一对脚部和桥部这三部分,仅将各脚部镀层处理。由此,可吊挂于镀层时的镀架的部件的根数增加,能实现镀层的低成本化,也能提高镀层的作业性。进而,在头枕支杆的各脚部和桥部中,能够任意地选择适合于各自的功能及要求强度的部件,能够给头枕支杆的品质及成本带来优越性,还能够降低输送成本。

Description

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支杆(headrest stay)、头枕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讲,涉及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上部,为了保护就座乘员的头部而设有头枕(头部后倾抑制装置)。该头枕由作为就座乘员的头部碰抵的枕部的外装材的袋状的表皮、在表皮的内部空间配设有桥(bridge)部的大致倒U字形的头枕支杆、和以容纳着该桥部的状态被填充于表皮的内部空间的发泡聚氨酯(垫体)形成。从头枕支杆的桥部的两端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脚部从枕部的下表面突出。
以往的头枕支杆例如如专利文献1那样,是将1根金属制的管弯曲为大致倒U字形状并对表面整体施以了镀层涂装的结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头枕支杆是这样将1根金属制的管弯曲为大致倒U字形状的大型的结构。因此,当将头枕支杆浸镀于镀槽的溶液而向表面整体电镀锌等时,在与镀槽的阴极棒钩挂的“镀架(支架)”上能悬挂的头枕支杆的根数较少。结果,通过1次电镀能够处理的头枕支杆的根数较少,镀层费用高涨。
所以,发明者专门研究的结果注意到,对于在枕部的发泡聚氨酯(发泡体)中埋设的头枕支杆的桥部,即使不一定进行镀层处理也没有问题。所以认识到,如果将头枕支杆分割为桥部和左右一对脚部这三部分,仅对其中的各脚部进行镀层处理,则可悬挂于镀架的部件的根数变多,能实现镀层费用的削减,镀层处理的作业性变高。此外认识到,对于脚部和桥部,能够任意地选择适合于分别被要求的功能及强度的部件,能够给头枕支杆的品质及成本带来优越性,并且通过分割为三部分,能够在枕部的制作后将各脚部与桥部的两端部连结,能够抑制头枕制作中的向各脚部的镀层面的伤痕的发生,进而,由于能够将头枕紧凑地装箱,所以能实现输送成本的减低,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下这样的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关于头枕支杆的镀层处理,能实现成本降低而提高其作业性,并且,对于脚部和桥部,能够任意地选择适合于被要求的功能及强度的部件,由此,能够给头枕支杆的品质及成本带来优越性,进而能够抑制头枕制作中的向各脚部的镀层面的伤痕的发生,还能够降低输送成本。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头枕支杆,在被用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的头枕支杆中,具备:左右一对脚部,由金属制的直管形成,被前述座椅靠背支承;以及桥部,将该各脚部的上端部彼此连结;仅前述各脚部是至少对表面进行了镀层处理的结构。
交通工具的种类没有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汽车、电车、火车、飞机、船舶等。
座位的种类、形状及尺寸也只要是在座椅靠背具有头枕的结构就可以,是任意的。
头枕支杆的构造只要具有埋设于枕部的桥部和分别连结于桥部的两端的左右一对脚部就可以,是任意的。
头枕支杆的形状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采用大致倒U字形状、大致A字形状(开孔形状)等。除此以外,也可以是正视为大致倒U字形状、侧视为倒J字形状的结构。
桥部的原材料只要满足作为桥部的要求强度就可以,没有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合成树脂、碳原材料等。
桥部例如也可以是管材、板材等。
其中,作为由管材构成的桥部的形状,例如可以采用大致倒U字形状等。
此外,在由管材构成的桥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各脚部与桥部的连结部分和桥部的弯曲部分中的至少某一方各截面分别是长圆形、以各长轴沿着座位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如果这样构成,则与做成由截面圆形的圆管形成的桥部、或将该长圆形的长轴方向朝向(座位的)左右方向的桥部的情况相比,截面系数较大而成为高刚性,所以即使例如在急停车时就座乘员的头部碰撞到枕部而在桥部的上述的部分作用有较大的弯曲力矩,桥部不易变形。
除此以外,也可以是在大致倒U字形状的桥部的两端部横架有加强支杆的大致A字形状(大致口字形状),以便能够对应于开孔式的枕部。
此外,作为板材的情况下的形状,可以采用平板状、圆弧板状、波板状、圆板状、椭圆板状等。此外,也可以在板材形成规定数量的孔(包括多孔质化)而实现轻量化。
进而,也可以除了桥部中的与各脚部连结的连结部分以外,通过将板宽方向朝向(座位的)前后方向的框板设置。由此,即使例如在急停车时就座乘员的头部碰撞到枕部而在桥部中的该框板部分作用较大的弯曲力矩,由于这些框板部分与将板宽方向朝向(座位的)左右方向的情况相比截面系数较大而成为高刚性,所以即使是框板也不易变形。
这里所述的“左右方向”,是以将头枕支杆装接于座椅靠背的状态为基准,是指该状态下的左右方向(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车宽方向)。
构成各脚部的直管的原材料,只要是具有作为头枕支杆的脚部的强度的金属就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采用各种钢等。
各脚部的粗细(外径)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10mm〜20mm。
也可以在两根脚部中的至少1根,在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距形成多个槽口。调节头枕距座椅靠背的高度的调节机构的钩挂爪被钩挂于这些槽口。
各脚部的厚度是任意的。此外,也可以使左右的脚部的厚度不同。例如,也可以将需要强度的形成有多个槽口的一侧的脚部做成厚壁,将没有槽口的一侧的脚部做成薄壁。
镀层处理的方法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电镀。
镀敷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没有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锌、镍、铬等。
被镀层处理的仅是脚部,桥部没有被镀层处理。
各脚部中的被镀层处理的区域既可以仅是其表面,也可以包括其他部分。
桥部与各脚部的连结构造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采用将对应的端部缩径或扩径而进行的管彼此的嵌合构造(压入构造)。除此以外,也可以是将连结用的套筒内嵌于各连结部分而进行的套筒嵌合构造(其他的压入构造)。此外,也可以是螺纹接合构造。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结强度,也可以对各连结部分(在带有套筒的情况下连同套筒)进行敛缝或点焊。
桥部与各脚部的连结(组装)时期设为即将进行制品出货之前由于镀层处理后的脚部不易弄伤,所以是优选的。另外,该连结作业例如也可以在包括海外的出货目的地的组装工厂进行。此时,通过分割为三部分,能够将头枕紧凑地装箱,能够实现输送成本的降低。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头枕,在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中,具有:技术方案1所述的头枕支杆,前述桥部由金属制的管形成;袋状的表皮,形成有供前述左右一对脚部的上端部插通的一对插通孔,在该表皮的内部空间配设前述桥部;以及垫体,留有与前述各插通孔连通且前述桥部的连结部分被露出的一对敛缝用空间,该垫体被填充到前述表皮的内部空间;前述各敛缝用空间是用来借助敛缝工具将前述各脚部与前述桥部的连结部分分别敛缝的作业空间,所述敛缝工具经过对应的插通孔被插入到前述各敛缝用空间。
作为桥部的原材料,可以采用各种金属管。
桥部用的管的粗细(外径)是任意的,但如果使其为比脚部的直径小径,则能实现头枕支杆的轻量化。
在此情况下,桥部的管径与脚部的管径的比率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脚部的管径的50%〜90%。
桥部也可以由比各脚部薄壁的金属管设置。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套筒内嵌于弯曲部分而进行加强。
此外,各脚部与桥部的连结部分及设在桥部的弯曲部分使(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前后方向比(座位的)左右方向宽度宽,能实现高刚性化,是优选的。这意味着,使连结部分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其左右方向的长度长,以使得与直管的状态的原状或将左右方向加工为宽度宽时相比截面系数变大。这作为将例如薄壁化的桥部的连结部分的刚性不使用套筒而提高的方法是有效的。
作为对这样的形状赋形脚部与桥部的连结部分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敛缝。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桥部中的与脚部连结的连结侧的端部必须设为例如通过缩径化或扩径化而能够进行与脚部的连结的直径。
表皮的原材料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各种布帛(纺织布、无纺布、编织布)、各种皮革(天然皮革、合成皮革)等。
表皮上的各插通孔的形成位置例如是表皮的下部(底部)等。
各插通孔的尺寸只要是在被插通了脚部的上端部的状态下敛缝工具的前端部能够插入的大小就可以,是任意的。另外,在表皮由伸缩原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比脚部的上端部小径。
垫体(弹性体、缓冲体)的原材料没有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各种发泡合成树脂等。
垫体例如可以将注射材料向配设有桥部的表皮的内部空间注射而设置。除此以外,也可以将预先设置的垫体装入到容纳有桥部的表皮之中。此外,也可以是垫体向桥部的外周面的粘接、或由绳等进行的向桥部的紧连。
敛缝用空间的尺寸只要是能够使用敛缝工具将各脚部与桥部的连结部分分别敛缝的大小(广度)就可以,是任意的。
敛缝用空间的形成方法是任意的。例如,能够采用调整注射成型材料向表皮内的注入量的方法等。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通过对表皮的原材料有选择地使用低粘接力的材料,当将各脚部的上端部插入到表皮的各插通孔中时,通过从各插通孔的形成部的背面将其周边的垫体的一部分剥下并向内方推入,使各敛缝用空间呈现。
作为敛缝工具,例如可以采用钢丝钳(pincers)、锻工钳等手动式工具。除此以外,也可以是通过致动器使敛缝力作用的自动敛缝装置。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头枕的制造方法,在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的制造方法中,由前述金属制的直管分别形成前述左右一对脚部;对所得到的该各脚部的至少表面施以镀层处理;设置将该各脚部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前述桥部;以将该桥部埋设的方式在该桥部的周围设置垫体;在设置该垫体的同时或之后,将该垫体用形成有供前述各脚部的上端部插通的一对插通孔的袋状的表皮覆盖;在前述垫体的由表皮进行的覆盖后,将被镀层处理后的前述各脚部的上端部经过前述各插通孔分别与被埋设于该垫体的前述桥部连结。
这里所述的“在设置垫体的同时,将该垫体用……袋状的表皮覆盖”,例如是指将注射材料向配设有桥部的表皮的内部空间注射而设置垫体等。
这里所述的“在设置垫体之后,将该垫体用……袋状的表皮覆盖”,例如是指将预先设置的垫体装入到容纳有桥部的表皮之中等。除此以外,也可以是垫体向桥部的外周面的粘接、或用绳等进行的向桥部的紧连。
将被镀层处理后的各脚部的上端部经过各插通孔分别与被埋设于垫体的桥部连结的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嵌合(压入)、焊接、螺纹接合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头枕支杆,将头枕支杆分割为桥部和左右一对脚部这三部分,仅对其中的各脚部施以了镀层处理。因此,在镀层处理时,可悬挂于镀架的部件的根数增加,能够降低镀层处理的成本并提高镀层处理的作业性。由此,在头枕支杆的脚部和桥部,能够任意地选择适合于各自的功能及要求强度的部件,能够给头枕支杆、进而给头枕的品质及成本带来优越性。
此外,通过这样将头枕支杆分割为三部分,能够在枕部的制作后将各脚部连结到桥部的两端部,能够抑制向头枕(特别是枕部的)制作中的各脚部的镀层面的伤痕的发生。进而,也能够将该桥部与各脚部的连结作业在例如包括海外的出货目的地(当地)的组装工厂进行,此时能够将头枕紧凑地装箱,能够实现输送成本的降低。
特别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头枕,通过将垫体填充到配设有没有被镀层的桥部的表皮的内部空间来制作枕部。此时,桥部的连结部分在各敛缝用空间露出。
然后,例如在即将出货前向表皮的各插通孔插通至少表面被镀层处理的各脚部的上端部,将各脚部和桥部分别连结后,经由各插通孔将敛缝工具向对应的敛缝用空间插入,将各脚部与桥部的连结部分分别敛缝。
这样,在枕部的内部形成各敛缝用空间,构成为在这些敛缝用空间内将各脚部与桥部连结而敛缝,所以伴随着镀层剥落的敛缝痕被表皮遮挡。结果,除了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效果以外,虽然头枕支杆被分割为三部分,但制造出的头枕在设计上及强度上都不比以往品逊色。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头枕的制造方法,将头枕支杆分割为被镀层处理的由金属制的直管构成的左右一对脚部、和没有被镀层处理的由规定的原材料构成的桥部这三部分而设置。然后,将埋设有该桥部的垫体用表皮覆盖而制作枕部。
在枕部的制作后,将至少表面被镀层处理后的各脚部的上端部向各插通孔插入,将它们与埋设于垫体的桥部连结。
结果,以往在枕部的制作中在与桥部一体化的各脚部的镀层面发生伤痕,但能够将其消除。这样,能够制造出具有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头枕支杆的头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支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的使用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支杆的使用套筒的脚部与桥部的连结构造的主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另一头枕支杆的使用套筒的脚部与桥部的连结构造的主要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头枕支杆的薄壁的桥部的弯曲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头枕支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头枕支杆的桥部的弯曲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头枕支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头枕支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头枕支杆的另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13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头枕支杆的主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4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头枕支杆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这里,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左右方向设为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宽度方向,将前后方向设为座位的前后方向。
实施例
在图1〜图3中,10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支杆10,该头枕支杆10是在汽车(交通工具)11的座位12的座椅靠背13的头枕14中使用的大致倒U字形状的部件,具备由金属制的直管形成的左右一对脚部15、和将各脚部15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由不锈钢制的管构成的桥部16。
以下,具体地说明这些结构体。首先,说明头枕14。
头枕14以就座乘员的头部碰抵的枕部17为主体。该枕部17具有作为其外装材的袋状的表皮18、配设于表皮18的内部空间的前述桥部16、以及以将该桥部16埋设的状态被一体地填充于表皮18的内部空间的垫体19。
表皮18是将薄壁的合成皮革缝制为袋状的部件。在表皮18的下部(底布的部分),形成有桥部16的一部分分别突出的左右一对插通孔18a。
桥部16是将直径(外径)12.7mm、厚度2mm的不锈钢制的直管弯曲为规定形状的部件。具体而言,桥部16具有弯曲为朝下コ字形的中央杆20A,在该中央杆20A的两下端部分别一体地连结着朝向斜后方外扩的左右一对侧部杆20B。这些侧部杆20B的下端部朝向正下方分别弯曲。在它们的正下方部分的下端部,分别形成有被嵌入到对应的脚部15的上端部的左右一对缩径部(连结部分)21。各缩径部21的下端部分从对应的插通孔18a向下方突出。
各脚部15经由两根支杆保持件23沿上下方向滑动自如地被内置于座位12的座椅靠背13中的框架22支承。
各脚部15是直径(外径)12.7mm、厚度2mm的不锈钢制的直管。各脚部15的长度相同。其中,在图1中的右侧的脚部15的内侧面(左侧面)上,在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距形成有多个槽口15a。支杆保持件23具有的未图示的钩挂爪被钩挂于这些槽口15a。
垫体19是发泡聚氨酯泡沫制的呈枕状的缓冲块。
如图3所示,在枕部17的下部内,分别形成有与各插通孔18a连通的一对敛缝用空间24。前述各缩径部21分别在各敛缝用空间24露出。
接着,基于图4的流程图,说明使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头枕支杆10的头枕14的制造方法。
首先,分别准备头枕支杆10的桥部16用的长尺寸的1根直管、和各脚部15用的短尺寸且相同长度的两根直管(直管的准备工序)。
然后,将长尺寸的直管弯曲为规定形状而形成桥部16(桥部形成工序),此外,将各短尺寸的直管加工,分别形成一对脚部15(脚部形成工序)。
接着,将各脚部15分别悬挂到能够一起悬挂几十根脚部15的镀架(支架),将它们与储液有镍铬溶液的电镀槽的阴极棒钩挂。由此,各脚部15被浸镀于镍铬溶液。通过在此状态下通电,在表面整体上电镀镍铬(脚部的镀层工序)。
接着,将成为枕部17的主体的垫体19注射成型(发泡成形工序)。以下,具体地说明该工序。
在垫体19的注射成形时,首先,将头枕支杆10的桥部16容纳至表皮18的内部空间。在该状态下,向表皮18的内部空间注入发泡聚氨酯的注射成形材料,使其发泡,将枕形状的垫体19注射成形。此时,调整向表皮18的注射成型材料的注入量,以在各插通孔18a的内侧配设各敛缝用空间24,并且使桥部16的对应的缩径部21的前部从各插通孔18a分别突出。这样,制作表面被表皮18覆盖且埋设有桥部16的枕部17。另外,这些敛缝用空间24并不一定需要形成。
被镀层处理后的各脚部15和没有被镀层处理的桥部16在施以规定的品质检查后分别被保管。
接着,在即将出货前,进行各脚部15与桥部16的敛缝连结(直管的敛缝连结工序)。具体而言,将从表皮18的各插通孔18a突出的各缩径部21的下端部作为导引部,将被镀层处理后的各脚部15的上端部分别外嵌于各缩径部21。
接着,经由各插通孔18a,敛缝工具25的前端部向对应的敛缝用空间24插入,将各脚部15和桥部16的连结部分分别敛缝(参照图3)。结果,虽然以往在枕部17的制作中在与桥部16一体化的各脚部15的镀层面上发生了伤痕,但能够将其消除。
另外,这里构成为,通过调整注射成型材料向表皮18的注入量而使各敛缝用空间24呈现,但各敛缝用空间24的呈现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作为垫体19的注射成形材料,有选择地使用对于表皮18的原材料为低粘接力的材料,当将各脚部15的上端部插入至各插通孔18a时,通过从各插通孔18a的形成部的背面将其周边的垫体19的一部分剥下并向内方推入,使各敛缝用空间24呈现。
将这样制造出的头枕14然后捆包,向规定的出货目的地输送(出货工序)。
这样,由于将头枕支杆10分割为桥部16和左右一对脚部15这三部分,仅对其中的各脚部15施以镀层处理,所以在镀层处理时,可悬挂于镀架的部件的根数增加,能够降低镀层处理的成本并提高镀层处理的作业性。由此,在头枕支杆10的桥部16和脚部15,能够任意地选择适合于各自的功能及要求强度的部件,能够给头枕支杆10、进而头枕14的品质及成本带来优越性。
例如,如图5及图6所示,也可以将头枕支杆10A的桥部16A的各两端部和各脚部15的上端部做成利用对接的连结构造。具体而言,是分别将连结套筒S的一部分内嵌到桥部16A的各侧部杆20B的下端部和各脚部15的上端部、维持该状态并将它们的连结部分通过其他的敛缝工具从左右方向以点的方式敛缝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代替敛缝而进行点焊。
进而,如图7所示,为了实现头枕支杆10B的轻量化,也可以由比各脚部15薄壁的不锈钢管(例如1.2mm)设置桥部16B。此时,优选的是将加强套筒S1内嵌于桥部16B的弯曲部分而进行加强。
进而,虽然没有图示,但作为头枕支杆10的轻量化对策,也可以使桥部16的不锈钢管的直径为比各脚部15的管的直径小径。但是,在各脚部15的连结部分需要是本来的尺寸。
这样,通过将头枕支杆10分割为三部分,能够在枕部17的制作后将各脚部15连结到桥部16的两端部,在头枕14特别是枕部17的制作中,能够抑制向各脚部15的镀层面的伤痕的发生。进而,还能够将该桥部16与各脚部15的连结作业例如在包括海外的出货目的地(当地)的组装工厂进行,此时,能够将头枕14紧凑地装箱,能够实现输送成本的降低。
此外,由于在枕部17的内部形成各敛缝用空间24,在这些敛缝用空间24将各脚部15与桥部16连结后,使用敛缝工具25将它们的连结部分敛缝,所以伴随着镀层剥落的敛缝痕被表皮18遮挡。结果,虽然头枕支杆10被分割为三部分,但制造出的头枕14在设计上及强度上都不比往品逊色。
接着,参照图8及图9,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头枕支杆进行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实施例2的头枕支杆10C的特征在于,各脚部15与桥部16C的连结部分及桥部16C的各弯曲部分的各水平的截面分别是长圆形,以各长轴沿着座位1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参照图8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这里所述的“截面”,是指不锈钢管制的桥部16的与管轴正交的截面(水平的截面)。
通过这样构成,与做成由截面圆形的圆管形成的实施例1的桥部16、或将该长圆形的长轴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桥部的情况相比,截面系数较大,成为高刚性。结果,即使例如在急停车时就座乘员的头部碰撞到枕部17、在桥部16C的与各脚部15连结的连结部分及桥部16C的弯曲部分分别作用有较大的弯曲力矩,该桥部16C也不易变形。
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参照图10,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头枕支杆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头枕支杆10D的特征在于,将桥部16D中的、除了与各脚部15的连结部分16a以外的部分用带有多个长孔26的不锈钢制的框板构成,在该框板的被水平配置的中间框部(相当于实施例1的中央杆20A)27中,将板宽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另一方面,在其他的部分、即朝向斜后方外扩的左右一对侧框部(相当于实施例1的侧部杆20B)28中,将其板宽方向朝向前后方向。
通过这样构成,与截面圆形的圆管制的桥部16相比,能实现头枕支杆10D的轻量化,并且与做成该圆管制的桥部16、或将该框板的板宽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桥部的情况相比,桥部16D的各侧框部28其截面系数较大,成为高刚性。
结果,即使例如在急停车时就座乘员的头部碰撞到枕部17、在桥部16D的与各脚部15的连结部分及桥部16D的各侧框部28分别作用较大的弯曲力矩,该桥部16也不易变形。
此外,桥部16D的与各脚部15连结的连结部分16a形成为比实施例1的桥部16的对应部分大径,以便能够将各脚部15的上端部外嵌。
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是能够根据实施例1推测的范围,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参照图11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头枕支杆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头枕支杆10E的特征在于,通过作为桥部16E的原材料而采用比其他合成树脂高强度的聚酰胺树脂,实现了头枕支杆10E的更加轻量化。
该桥部16E具有山形状的中央杆20A和连结于其上的左右一对侧框部20B的各背侧一半分别遍及全长被切除后的基框29、和在基框29的内侧一体地伸展的弯曲板30。在弯曲板30,为了实现桥部16的进一步的轻量化,以四个叶状形成有将表背面贯通的大小4个孔部30a。桥部16E由于被埋设于垫体19,所以不需要不锈钢管的程度的强度。此外,桥部16E的与各脚部15连结的连结部分16b构成为,将各脚部15的上端部的前侧一半外嵌。
另外,这些连结部分例如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提高相互的连结强度。
此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做成仅有省略了弯曲板30的基框29的桥部16F。
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是能够根据实施例1推测的范围,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参照图13及图14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头枕支杆进行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头枕支杆10F的特征在于,作为左右一对脚部15A而采用与对应的侧部杆20B连结的连结部分(基端部)15b被扩径化的结构,在各连结部分15b与桥部16的连结中,通过将对应的侧部杆20B的下端部嵌入到各连结部分15b的管内,在周向上以30°间距将前后两列的各部位以点的方式敛缝,形成了合计12个敛缝部15c。
由此,桥部16与各脚部15A的连结强度(敛缝强度)变高,各脚部15A更难以从对应的侧部杆20B脱落。
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是能够根据实施例1推测的范围,所以省略说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作为关于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支杆、利用它的头枕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F 头枕支杆;
11 汽车(交通工具);
12 座位;
13 座椅靠背;
14 头枕;
15、15A 脚部;
16、16A〜16E 桥部;
16a、16b 连结部分;
18 表皮;
18a 插通孔;
19 垫体;
21 缩径部(连结部分);
24 敛缝用空间;
25 敛缝工具。

Claims (3)

1.一种头枕支杆,被用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左右一对脚部,由金属制的直管形成,被前述座椅靠背支承;以及
桥部,将该各脚部的上端部彼此连结;
仅前述各脚部是至少对表面进行了镀层处理的结构。
2.一种头枕,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杆,前述桥部由金属制的管形成;
袋状的表皮,形成有供前述左右一对脚部的上端部插通的一对插通孔,在该表皮的内部空间配设前述桥部;以及
垫体,留有与前述各插通孔连通且前述桥部的连结部分被露出的一对敛缝用空间,该垫体被填充到前述表皮的内部空间;
前述各敛缝用空间是用来借助敛缝工具将前述各脚部与前述桥部的连结部分分别敛缝的作业空间,所述敛缝工具经过对应的插通孔被插入到前述各敛缝用空间。
3.一种头枕的制造方法,是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的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头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前述金属制的直管分别形成前述左右一对脚部;
对所得到的该各脚部的至少表面施以镀层处理;
设置将该各脚部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前述桥部;
以将该桥部埋设的方式在该桥部的周围设置垫体;
在设置该垫体的同时或之后,将该垫体用形成有供前述各脚部的上端部插通的一对插通孔的袋状的表皮覆盖;
在前述垫体的由表皮进行的覆盖后,将被镀层处理后的前述各脚部的上端部经过前述各插通孔分别与被埋设于该垫体的前述桥部连结。
CN201880092497.0A 2018-04-16 2018-04-16 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218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5766 WO2019202647A1 (ja) 2018-04-16 2018-04-16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ィ、ヘッドレス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781A true CN112218781A (zh) 2021-01-12

Family

ID=6702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497.0A Pending CN112218781A (zh) 2018-04-16 2018-04-16 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34197B1 (zh)
CN (1) CN112218781A (zh)
WO (1) WO2019202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8615B2 (en) 2019-05-07 2024-01-23 Innotec, Corp. Headrest tub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KR102333282B1 (ko) * 2020-06-19 2021-12-01 (주) 제이씨엠 헤드레스트 모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3A (ja) * 1995-07-14 1997-02-04 Inoac Corp 可倒式ヘッドレスト用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74353A (zh) * 2003-04-11 2006-05-17 格瑞玛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
CN103068628A (zh) * 2011-02-15 2013-04-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头枕装置
CN103443019A (zh) * 2011-12-26 2013-12-11 难波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的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61868A (zh) * 2012-09-25 2015-05-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和头枕的制造方法
CN105156781A (zh) * 2015-07-01 2015-12-16 维格斯(上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简易式薄壁不锈钢管连接结构
CN107107796A (zh) * 2015-01-23 2017-08-29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头枕的制造方法以及头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13552U (zh) * 1990-03-08 1991-11-20
JPH0555941U (ja) * 1991-12-27 1993-07-27 東京シート株式会社 車輛用ヘッドレスト
JP6468073B2 (ja) * 2015-05-25 2019-02-1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3A (ja) * 1995-07-14 1997-02-04 Inoac Corp 可倒式ヘッドレスト用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74353A (zh) * 2003-04-11 2006-05-17 格瑞玛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
CN103068628A (zh) * 2011-02-15 2013-04-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头枕装置
CN103443019A (zh) * 2011-12-26 2013-12-11 难波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的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61868A (zh) * 2012-09-25 2015-05-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和头枕的制造方法
CN107107796A (zh) * 2015-01-23 2017-08-29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头枕的制造方法以及头枕
CN105156781A (zh) * 2015-07-01 2015-12-16 维格斯(上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简易式薄壁不锈钢管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2647A1 (ja) 2019-10-24
JP6534197B1 (ja) 2019-06-26
JPWO2019202647A1 (ja)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7324B2 (en) Cover material terminal treating member, seat part, and vehicle seat
JP556112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8845020B2 (en) Vehicle seat
US20150336490A1 (en) Vehicle seat
US8439441B2 (en) Adjustable lumbar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s
JP7112005B2 (ja) シート
CN112218781A (zh) 头枕支杆、头枕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106411A (ko) 시트 백레스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트
JP547245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369767B2 (ja) クッション体の製造方法
JP551566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05906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アームレスト
GB2510944A (en) Pour in place headrest
JP7080717B2 (ja) カバー吊り部材の深留め防止サスペンダ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シート
JPH0948272A (ja)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ィおよびヘッドレスト
JP726962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ィ
CN105263751A (zh) 用于设置中央座椅椅背的可调节头靠的机动车辆后排座椅椅背框架
CN108883716A (zh) 车用座椅
JP2022147823A (ja)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乗物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KR20130099205A (ko) 일체형 백 패널을 갖는 일 부품식 백 프레임
CN110271467A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JP639625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39730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製造方法
EP0790794B1 (en) Sprung structure for articles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US20210188137A1 (en) Vehicle seat suppor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56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