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3895B - 扶手 - Google Patents
扶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03895B CN112203895B CN201980036794.8A CN201980036794A CN112203895B CN 112203895 B CN112203895 B CN 112203895B CN 201980036794 A CN201980036794 A CN 201980036794A CN 112203895 B CN112203895 B CN 1122038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armrest
- power supply
- coil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A47C7/543—Supports for the arms movable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A47C7/541—Supports for the arms of adjustable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A47C7/72—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扶手具备(1):托架(10),固定于座椅(S)的骨架;扶手主体(30),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托架(10);受电线圈(52),设置于扶手主体(30);供电线圈(51),设置于托架(10),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线圈(52)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扶手,详细而言,涉及扶手主体与座椅侧之间的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备用于在车辆内向手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便携设备供给电力的单元的扶手,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结构。在该扶手中,在扶手主体的内部具备用于连接便携设备侧的连接软线的插口,与车载设备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7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该技术中,如何将插口与车载设备连接并不明确。相对于此,可考虑例如从座椅侧向扶手内架设线缆,在扶手内与插口连接。然而,在该情况下,必须确保配置线缆的空间并研究如何使线缆与扶手一体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的扶手具备:托架,固定于座椅的骨架;扶手主体,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托架;受电部,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供电部,设置于所述托架,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受电部供电。
根据该构成,由于从设置于托架的供电部向设置于扶手主体的受电部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因此不需要在托架侧与扶手主体侧之间架设线缆。
作为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如下的构成。
(1)所述扶手还具备将所述扶手主体保持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旋转位移的支承轴,所述供电部及所述受电部是分别构成圆环形状的空心线圈,与所述支承轴以同轴状面对配置。
假设形成为在扶手主体相对于托架进行了旋转位移时供电部与受电部相互相对地错位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应对错位的中继构件。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便使扶手主体相对于托架旋转位移,供电部与受电部也以不会相互相对地错位的方式面对,因此可以省去中继构件及设置中继构件的空间。
(2)所述扶手还具备将所述扶手主体保持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向肘靠位置和弹起位置旋转位移的支承轴,所述受电部偏向所述支承轴的一方向侧地设置,所述供电部在所述托架中设置于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区域内,所述供电部在所述局部圆环区域的两端具有在所述扶手主体配置于肘靠位置时与所述受电部面对的第一可供电部和在所述扶手主体配置于所述弹起位置时与所述受电部面对的第二可供电部。
根据该构成,供电部限定而设置于能够与受电部面对的区域,因此可以省去供电部的配置空间、电力的浪费。
(3)所述供电部构成局部圆环形状而与所述支承轴以同轴状配置,所述供电部构成局部圆环形状,在所述供电部的周向上的一端侧具备所述第一可供电部,在另一端侧具备所述第二可供电部。
根据该构成,即便使扶手主体从弹起位置向肘靠位置旋转位移,由于受电部从弹起位置至肘靠位置与供电部连续地面对,因此也可以省去用于应对受电部的位移的中继构件及设置中继构件的空间。
(4)所述供电部具备相互分离设置的所述第一可供电部和所述第二可供电部。
根据该构成,供电部限定而设置在能够与肘靠位置及弹起位置处的受电部面对的区域,因此可以省去供电部的配置空间、电力的浪费。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扶手,不用在座椅侧与扶手主体之间架设线缆而能够向扶手主体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扶手的左侧视图。
图2是扶手的从右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托架的从右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托架的左侧视图。
图5是扶手主体的从右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扶手主体的右侧视图。
图7是图1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托架的左侧视图。
图9是表示扶手主体的右侧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肘靠位置处的受电部与供电部之间的磁通交链状态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弹起位置处的受电部与供电部之间的磁通交链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肘靠位置处的扶手的左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弹起位置处的扶手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过图1~图7来说明实施方式1。
(整体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扶手1是如图1所示安装于车辆内的座椅S的侧面侧而使用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托架10和扶手主体30构成,托架10构成大致箱形形状且固定于座椅S的骨架,扶手主体30由支承轴2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托架10旋转。以下,在扶手1中,左右方向是将相对于托架10而设有扶手1的一侧设为左方(X方向),前后方向是将图1中的左方设为前方(Y方向),上下方向是以图1为基准而将Z方向设为上方来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托架10具备与扶手主体30相对的相对面11、从相对面11朝向左方突出的圆柱形状的支承轴20、与支承轴20构成同轴并从相对面11向左方突出的圆筒形状的底座部12。如后所述,支承轴20与底座部12之间成为供扶手主体30的孔缘部31嵌合用的嵌合凹部13。
如图5所示,扶手主体30具备:朝向前方稍变细地延伸的框架部36;在框架部36的后端附近设置的轴承孔32。
如图6所示,轴承孔32构成圆孔形状,将框架部36左右贯通。轴承孔32的右侧的孔缘部31相比框架部36的右侧面朝向右方构成圆筒形状地突出。
如图2所示,在框架部36埋设有成为便携设备的电源及数据通信的电路的多个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口40,各插入口40A向外方露出。从各USB端口40的后端引出的线缆41穿过在扶手主体30的内部设置的配置槽33,朝向孔缘部31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后述的表皮37。
如图1所示,扶手主体30整体由表皮37覆盖,并且在表皮37与框架部36之间通过填充发泡材料而形成未图示的发泡树脂层。
在托架10安装有扶手主体30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扶手主体30使孔缘部31嵌合于嵌合凹部13,使支承轴20插通于轴承孔32。由此,扶手主体30相对于托架10,能够以支承轴20为中心进行旋转位移。以下,在扶手主体30中,将成为大致水平姿势的位置称为肘靠位置RP,将成为立起姿势的位置称为弹起位置FP(参照图1)。
在此,为了将前述的USB端口40用的电力从座椅S侧供电而需要将线缆41与座椅S侧电连接。然而,假设使线缆41延伸至座椅S侧并架设于扶手主体30之间的情况下,必须研究如何从扶手主体30将线缆41配置至座椅S侧,并确保配置空间。而且,即使假设将线缆41配置至座椅S侧,在扶手主体30如上所述旋转位移时,架设于扶手主体30与座椅S之间的线缆41也会卡挂于或磨擦其他的构件等,可能会损伤。
(电力传送单元)
因此,在扶手1中,如图2所示,在座椅侧配线与线缆41之间配置一对电磁线圈51、52,在它们之间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供电(传送)。需要说明的是,非接触方式是指不经由金属触点而交接电力(或电信号)的供电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电磁感应方式。以下,将一对电磁线圈51、52中的设置于托架10侧的电磁线圈51称为供电线圈51(供电部的一例),将设置于扶手主体30侧的电磁线圈52称为受电线圈52(受电部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电信号(通信)也包含在本申请所说的电力供电中。也可以将电力和电信号重叠地以非接触方式供电。
(供电线圈51)
供电线圈51是将以铜线等为芯线的漆皮线卷绕成旋涡状而成的圆环形状的空心线圈,在其中心形成有圆形的空心部。如图4所示,供电线圈51以与支承轴20构成同轴的方式与底座部12的突出端重叠,并通过未图示的固定单元固定。供电线圈51的终端线经由未图示的线缆连接于车辆侧的电源(或电信号源)。
如图7所示,在供电线圈51覆盖有供电线圈罩53。供电线圈罩53具备:与供电线圈51对应的构成圆环形状的罩主体;从罩主体的外周缘及内周缘分别向右方延伸出的外周壁部及内周壁部。由此,供电线圈罩53覆盖供电线圈51的左侧面、外周面及内周面。
(受电线圈52)
受电线圈52是将以铜线等为芯线的漆皮线卷绕成旋涡状而成的圆环形状的线圈,在其中心形成有圆形的空心部。如图6所示,受电线圈52以与轴承孔32构成同轴的方式嵌合于轴承孔32的孔缘部31的外周侧,通过未图示的固定单元固定于框架部36。更详细而言,在扶手主体30设有与孔缘部31构成同轴并从扶手主体30朝向右方构成圆环状地突出的环状突部34。孔缘部31的突出端面与环状突部34的突出端面对齐。孔缘部31与环状突部34之间成为线圈收容凹部35。受电线圈52嵌入于线圈收容凹部35,并通过未图示的固定单元固定。受电线圈52的终端线通过未图示的配置路连接于线缆41(参照图2)。
如图7所示,在受电线圈52覆盖有受电线圈罩54。受电线圈罩54具有:与受电线圈52对应的构成圆环形状的罩主体;从罩主体的外周缘及内周缘分别向左方延伸出的外周壁部及内周壁部。由此,受电线圈罩54覆盖受电线圈52的右侧面、外周面及内周面。
(供电线圈51与受电线圈52的配置关系)
如图7所示,在扶手1由支承轴20保持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向轴承孔32插通支承轴20,受电线圈52与支承轴20成为同轴。在供电线圈罩53与受电线圈罩54之间形成有空间C。
(组装次序)
为了将扶手1向座椅S的骨架安装,首先,将安装有供电线圈51和供电线圈罩53的托架10通过未图示的固定单元固定于座椅S的骨架。接下来,将USB端口40及线缆41埋设于表皮及发泡树脂层的内部,将安装有受电线圈52及受电线圈罩54的扶手主体30固定于托架10。此时,使支承轴20插通于轴承孔32,在将孔缘部31的突出端触抵于嵌合凹部13的底面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连结单元连结。由此,如图7所示,形成了受电线圈52与供电线圈51配置成同轴状并隔着供电线圈罩53、空间C及受电线圈罩54而遍及整周地面对的扶手1。
(旋转操作)
在上述扶手1的使用时,操作者使扶手主体30相对于托架10以支承轴20为中心旋转,由此使扶手主体30向弹起位置FP和肘靠位置RP位移。伴随于此,如上所述安装于扶手主体30的受电线圈52相对于安装于托架10的供电线圈51以支承轴20为中心旋转。此时,受电线圈52与供电线圈51相互为同径,且构成同轴地配置,因此无论扶手主体30处于弹起位置FP、肘靠位置RP及它们之间的哪一位置时,都能维持供电线圈51与受电线圈52的磁场耦合状态。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扶手1具备:固定于座椅S的骨架的托架10;安装成相对于托架10能够旋转的扶手主体30;设置于扶手主体30的受电线圈52;设置于托架10并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线圈52传送的供电线圈51。
根据该构成,由于从设置于托架10的供电线圈51向设置于扶手主体30的受电线圈52以非接触方式传送,因此不需要在托架10侧与扶手主体30侧之间架设线缆41。
还具备将扶手主体30保持成相对于托架10能够旋转位移的支承轴20,供电线圈51及受电线圈52分别是构成圆环形状的空心线圈,与支承轴20以同轴状面对配置。
假设形成为在扶手主体30相对于托架10进行了旋转位移时供电线圈51与受电线圈52相互相对地错位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应对错位的中继构件。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使使扶手主体30相对于托架10旋转,供电线圈51与受电线圈52也以不会相互相对地错位的方式面对,因此可以省去中继构件及设置该中继构件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扶手主体与座椅侧的电连接结构,仅记载了非接触供电,但是也可以并用非接触供电和有线供电。通常,电源线粗,信号线细,因此即使仅将电源线设为非接触方式的情况下,其效果也大。需要说明的是,该效果在以下记载的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实施方式2>
接下来,通过图8~图11说明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实施方式1对应的构成,使用向实施方式1的附图标记加上100的附图标记。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的供电线圈51及受电线圈52分别构成圆环形状,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供电线圈151及受电线圈152分别构成局部圆环形状。
如图8所示,供电线圈151卷绕成中心角α构成约240°的局部圆环形状而与支承轴20以同轴状配置,构成以支承轴20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区域R101。由此,供电线圈151的空心部151C构成以支承轴20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形状。详细而言,供电线圈151中,在一端侧处中心角朝向前方而上下构成60°(整体为120°)的部分成为第一可供电部151A,其余的部分成为第二可供电部151B。第一可供电部151A的空心部151C与第二可供电部151B的空心部151C在供电线圈151的周向上相连。
如图9所示,受电线圈152卷绕成中心角β构成约120°的局部圆环形状,在框架部36的延伸方向(即,在扶手主体30配置于肘靠位置RP的状态下成为前方的方向)上,与轴承孔32以同轴状配置。由此,受电线圈152的空心部152C形成以轴承孔32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形状。
受电线圈152在配置于肘靠位置RP时,如图10所示,与供电线圈151的第一可供电部151A面对,并使空心部152C与第一可供电部151A的空心部151C相对。受电线圈152在配置于弹起位置FP时,如图11所示,与第二可供电部151B面对,并使空心部152C与第二可供电部151B的空心部151C相对。由此,无论在受电线圈152配置于肘靠位置RP、弹起位置FP的哪一位置时,都形成使供电线圈151与受电线圈152交链的磁通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供电部151A的空心部与第二可供电部151B的空心部在供电线圈151的周向上连通。因此,即使受电线圈152处在肘靠位置RP及弹起位置FP之间,也能维持使受电线圈152与供电线圈151交链的磁通M。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还具备将扶手主体30保持成相对于托架10能够向肘靠位置RP和弹起位置FP旋转位移的支承轴20,受电线圈152偏向支承轴20的一方向侧地设置,供电线圈151在托架10中设置于以支承轴20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区域R101内,供电线圈151在局部圆环区域R101的两端具有:在扶手主体30配置于肘靠位置RP时与受电线圈152面对的第一可供电部151A;在扶手主体30配置于弹起位置FP时与受电线圈152面对的第二可供电部151B。
根据该构成,供电线圈151限定而设置于能够与受电线圈152面对的区域,因此能够节省供电线圈151的配置空间、电力的浪费。
供电线圈151构成局部圆环形状而与支承轴20以同轴状配置,供电线圈151构成局部圆环形状,在其周向上的一端侧具备第一可供电部151A,在另一端侧具备第二可供电部151B。
根据该构成,即便使扶手主体30从弹起位置FP向肘靠位置RP旋转位移,由于受电线圈152从弹起位置FP至肘靠位置RP与供电线圈151连续地面对,因此也能够省去用于应对受电线圈152的位移的中继构件及设置该中继构件的空间。
<实施方式3>
接下来,通过图12及图13说明实施方式3。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构成、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构成,使用将实施方式1的附图标记加上200后的附图标记。关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构成、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构成,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2的供电线圈151在整体上构成一个局部圆环形状,在其两端具备第一可供电部151A和第二可供电部151B,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供电线圈251如图12所示由构成相互分离的圆环形状且相互为同径的空心线圈即第一可供电部251A和第二可供电部251B构成。第一可供电部251A的空心部251C和第二可供电部251B的空心部251C分别构成圆形形状。第一可供电部251A的空心部251C和第二可供电部251B的空心部251C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扶手主体30配置于肘靠位置RP和弹起位置FP的任一位置时,都由框架部36从左方覆盖。
第一可供电部251A配置在支承轴20的前方。第二可供电部251B配置在以支承轴20为中心而距第一可供电部251A为大致120°的角度且距支承轴20的分离距离相互成为等距离的位置。换言之,第一可供电部251A和第二可供电部251B配置在以支承轴20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区域R201内的两端。
受电线圈252是构成直径比第一可供电部251A及第二可供电部251B稍大的圆环形状的空心线圈,整体相比支承轴20偏向框架部36的延伸方向侧地配置。
受电线圈252在肘靠位置RP处,如图12所示,与第一可供电部251A面对,形成将受电线圈252与第一可供电部251A交链的磁通。受电线圈252在弹起位置FP处,如图13所示,与第二可供电部251B面对,形成将受电线圈252与第二可供电部251B交链的磁通。即,与实施方式2同样,无论在受电线圈252配置于肘靠位置RP、弹起位置FP的哪一位置时,都形成将受电线圈252与供电线圈251交链的磁通。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供电线圈251具备相互分离设置的第一可供电部251A和第二可供电部251B。
根据该构成,供电线圈251限定而设置于能够与肘靠位置RP及弹起位置FP处的受电线圈252面对的区域,因此能够省去供电线圈251的配置空间、电力的浪费。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没有限定为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例如如下那样的方式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电磁感应方式作为非接触方式,设置空心线圈作为供电部及受电部,但是非接触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设为磁场谐振方式,或者可以采用电场耦合方式、电波接收方式等。而且,供电部及受电部并不局限于电磁线圈,只要根据采用的非接触方式而由电极、天线等构成即可。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电磁感应方式中的供电部及受电部,分别采用将金属线卷绕成旋涡状而成的圆盘形状的线圈,但是供电部及受电部的构成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将金属线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筒形线圈,或者可以通过铜板的蚀刻加工或铜箔印制等来形成供电部及受电部。
(3)在上述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3中,设为供电线圈151、251具备能够与配置在肘靠位置RP的受电线圈152、252面对的第一可供电部151A、251A和能够与配置在弹起位置FP的受电线圈152、252面对的第二可供电部151B、251B的构成,但也可以取代于此,设为受电部具备在肘靠位置能够与供电部面对的第一可受电区域和在弹起位置能够与供电部面对的第二可受电区域的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托架
20:支承轴
30:扶手主体
51、151、251:供电线圈(供电部)
52、152、252:受电线圈(受电部)
151A、251A:第一可供电部
151B、251B:第二可供电部
FP:弹起位置
RP:肘靠位置
R101:局部圆环区域
Claims (4)
1.一种扶手,具备:
托架,固定于座椅的骨架;
扶手主体,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托架;
受电部,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及
供电部,设置于所述托架,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受电部供电,
所述扶手还具备将所述扶手主体保持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向肘靠位置和弹起位置旋转位移的支承轴,
所述受电部偏向所述支承轴的一方向侧地设置,
所述供电部在所述托架中设置于以所述支承轴为中心的局部圆环区域内,所述供电部在所述局部圆环区域的两端具有在所述扶手主体配置于肘靠位置时与所述受电部面对的第一可供电部和在所述扶手主体配置于所述弹起位置时与所述受电部面对的第二可供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扶手还具备将所述扶手主体保持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旋转位移的支承轴,
所述供电部及所述受电部是分别构成圆环形状的空心线圈,与所述支承轴以同轴状面对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供电部构成局部圆环形状而与所述支承轴以同轴状配置,
所述供电部构成局部圆环形状,在所述供电部的周向上的一端侧具备所述第一可供电部,在另一端侧具备所述第二可供电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供电部具备相互分离设置的所述第一可供电部和所述第二可供电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7915A JP6964557B2 (ja) | 2018-06-05 | 2018-06-05 | アームレスト |
JP2018-107915 | 2018-06-05 | ||
PCT/JP2019/003786 WO2019234970A1 (ja) | 2018-06-05 | 2019-02-04 | アームレス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03895A CN112203895A (zh) | 2021-01-08 |
CN112203895B true CN112203895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6877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36794.8A Active CN112203895B (zh) | 2018-06-05 | 2019-02-04 | 扶手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25514B2 (zh) |
JP (1) | JP6964557B2 (zh) |
CN (1) | CN112203895B (zh) |
WO (1) | WO201923497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3679B (zh) * | 2019-03-11 | 2024-09-17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扶手及带扶手的座椅 |
JP7259602B2 (ja) * | 2019-07-08 | 2023-04-18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
CN111227549B (zh) * | 2020-02-07 | 2024-02-23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扶手及座椅 |
US11751692B2 (en) * | 2021-02-05 | 2023-09-12 | eMoMo Technology Co., Ltd. | Furniture accessory including power interface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107686A (ja) * | 2014-12-02 | 2016-06-20 | サンショウ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 |
CN106335416A (zh) * | 2016-09-06 | 2017-01-18 | 安庆建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遗忘提醒和无线充电功能的汽车扶手箱 |
JP2018069777A (ja) * | 2016-10-25 | 2018-05-10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89143A (en) * | 1993-09-06 | 1996-02-06 | Suncall Corporation | Arm rest device |
ES2136229T3 (es) * | 1994-10-17 | 1999-11-16 | Iee Sarl | Procedimiento e instalacion de deteccion de ciertos parametros de una butaca auxiliar para niño en vista al mando del funcionamiento de dos airbags de un vehiculo. |
US5851026A (en) * | 1994-10-17 | 1998-12-22 |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detecting certain parameters concerning an auxiliary child seat with a view to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airbags of a vehicle |
JPH10241447A (ja) * | 1997-02-25 | 1998-09-11 | Tec Corp | 座席の読書灯 |
US6467847B2 (en) * | 2001-01-19 | 2002-10-22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Comfort armrest with memory |
JP2003117877A (ja) | 2001-10-17 | 2003-04-23 | Japan Servo Co Ltd | 多関節型の産業用ロボット |
JP2003142327A (ja) * | 2001-10-31 | 2003-05-16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非接触給電装置 |
US7140688B2 (en) * | 2003-08-08 | 2006-11-28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Damped armrest |
WO2005079310A2 (en) * | 2004-02-17 | 2005-09-01 | Thales Avionics, Inc. | In flight entertainment control unit |
US7077477B1 (en) * | 2004-12-22 | 2006-07-18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Translating armrest |
CN101252857B (zh) * | 2005-08-29 | 2010-10-13 |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扶手以及包括扶手的车辆座椅 |
JP4412500B2 (ja) * | 2006-12-28 | 2010-02-10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
JP2009083787A (ja) | 2007-10-02 | 2009-04-23 |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 乗り物用の電装品の給電スイッチ構造 |
CA2819062C (en) * | 2010-12-07 | 2017-08-15 | Magna Seating Inc. | Full memory armrest assembly |
WO2012141239A1 (ja) * | 2011-04-15 | 2012-10-18 |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US8876212B2 (en) * | 2011-11-07 | 2014-11-04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eat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
US10468914B2 (en) * | 2013-03-11 | 2019-11-05 | Robert Bosch Gmbh |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
JP6400908B2 (ja) | 2014-01-16 | 2018-10-0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取付構造 |
JP6310258B2 (ja) * | 2014-01-16 | 2018-04-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シートの給電機構 |
WO2015157309A1 (en) * | 2014-04-07 | 2015-10-15 | Zodiac Seats Us Llc |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in aircraft seats |
JP2016139864A (ja) | 2015-01-26 | 2016-08-0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KR101840278B1 (ko) * | 2016-09-01 | 2018-03-2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시트백 손잡이의 구조 |
US11370339B2 (en) * | 2020-03-03 | 2022-06-28 |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 Vehicle console with modular accessories |
-
2018
- 2018-06-05 JP JP2018107915A patent/JP696455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04 WO PCT/JP2019/003786 patent/WO201923497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2-04 US US15/734,076 patent/US1132551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2-04 CN CN201980036794.8A patent/CN1122038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107686A (ja) * | 2014-12-02 | 2016-06-20 | サンショウ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 |
CN106335416A (zh) * | 2016-09-06 | 2017-01-18 | 安庆建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遗忘提醒和无线充电功能的汽车扶手箱 |
JP2018069777A (ja) * | 2016-10-25 | 2018-05-10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03895A (zh) | 2021-01-08 |
JP2019209853A (ja) | 2019-12-12 |
JP6964557B2 (ja) | 2021-11-10 |
WO2019234970A1 (ja) | 2019-12-12 |
US20210213858A1 (en) | 2021-07-15 |
US11325514B2 (en) | 2022-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03895B (zh) | 扶手 | |
JP2013021886A (ja) | 給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車両および電子機器 | |
EP3560747B1 (en) | Vehicle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 |
CN104253489B (zh) | 汽车方向盘及采用该汽车方向盘的汽车 | |
CN101882837A (zh) | 电动机 | |
JP7024913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10417130B (zh) | 电力传输通信单元 | |
CN105474518A (zh) | 电动机 | |
CN110417128B (zh) |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 |
KR101870877B1 (ko) | 모바일 기기용 안테나 구조 | |
JP2018143063A (ja) | 送電装置 | |
JP6226718B2 (ja) |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 |
JP3560783B2 (ja) | 自動検針用無線装置 | |
JP7050463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 | |
CN110957862A (zh) | 马达 | |
JP6221553B2 (ja) | 車載の端末設置構造 | |
JP3337428B2 (ja) | 回転体に電気信号と電力を供給する無導体無接点伝達装置 | |
JP2017069608A (ja) | 通信装置 | |
JP7302381B2 (ja) | コイル装置 | |
JP202306258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2023062586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2023062424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6193178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JP2003244010A (ja) | 車載無線機 | |
JP2004363638A (ja) |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