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128B -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128B
CN110417128B CN201910337408.0A CN201910337408A CN110417128B CN 110417128 B CN110417128 B CN 110417128B CN 201910337408 A CN201910337408 A CN 201910337408A CN 110417128 B CN110417128 B CN 110417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oil
housing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7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128A (zh
Inventor
上田圭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17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2Circuits or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primary coil, e.g.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c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4Plug-like or socket-like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less i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8Rotary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3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inductive component, e.g.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01F2038/143Inductive couplings for sig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连接器和供电系统。在供电系统中适用的连接器(1)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一壳体(15)的第一连接器主体(10);以及具有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和第二壳体(25)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0),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对置,在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对置的位置关系下,该第一壳体(15)和该第二壳体(25)能够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R)相对旋转。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在供电系统等中应用的传统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非接触连接器,其中,具有线圈的基板被分别嵌入插头和插座的壳体中,并且使互相对应的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彼此对置。该非接触连接器以插头壳体被插入到插座壳体中的状态,在插座的线圈方向弹性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037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非接触连接器在例如提高组装性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主体,其具有: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一信号传输线圈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连接器主体,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壳体嵌合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对置,并且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对置的位置关系下,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能够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旋转。
此外,所述连接器可以配置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具有嵌合凹部,所述嵌合凹部被形成为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圆柱形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形成为能够嵌合于所述嵌合凹部并且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圆筒形状。
此外,所述连接器可以配置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所述一者是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所述另一者是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具有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且相对于所述嵌合方向而位于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之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作为电力供给源的主侧设备、接受来自所述主侧设备的电力的从侧设备以及连接所述主侧设备和所述从侧设备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主体,其具有: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一信号传输线圈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侧设备和所述从侧设备中的一者一侧;以及第二连接器主体,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侧设备和所述从侧设备中的另一者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对置,并且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对置的位置关系下,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能够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旋转。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和供电系统中,第一连接器主体被构成为具有第一电力传输线圈、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第一壳体,第二连接器主体被构成为具有第二电力传输线圈、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和第二壳体。并且,连接器中,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成为第一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对置并且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对置的位置关系。根据该结构,连接器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相互不接触的状态传输电力,并且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能够以相互不接触的状态传输信号。该配置中,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连接器能够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旋转。利用这种配置,连接器能够以容易传输电力和信号的状态连接第一连接器主体和第二连接器主体,而不需要对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嵌合方向或位置的对准。其结果,连接器和供电系统实现了能够提高组装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系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系统所具有的连接器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系统所具有的连接器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系统所具有的连接器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10:第一连接器主体
11:第一电力传输线圈
12:第一信号传输线圈
13:第一磁体
14:第一电子电路
15:第一壳体
16:嵌合凹部
20:第二连接器主体
21:第二电力传输线圈
22:第二信号传输线圈
23:第二磁体
24:第二电子电路
25:第二壳体
100:供电系统
101:主侧设备
102:从侧设备
C:中心轴线
R:旋转轴线
X:轴线方向(嵌合方向)
Y:径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制。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替换或者基本相同的构成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图3和图4的图示中省略了第一壳体的一部分。
[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被应用于供电系统100。供电系统100是无线供电系统,其中,在将来自电源的电力向各种电负载传输时,至少一部分被无线化,并且进行非接触电力传输。本实施方式的供电系统100在电源侧的设备与电负载侧的设备之间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和信号这两者。连接器1构成非接触连接器,其以非接触地可传输电力和信号的方式连接电源侧的设备和电负载侧的设备。供电系统100例如安装于车辆等,但不限于此。在下文中,将参考各附图详细描述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的各结构。
具体地,如图1所示,供电系统100包括:主侧设备101、从侧设备102和连接器1。主侧设备101是向从侧设备102提供电力的电力供给源。主侧设备101相当于上述的电源侧设备,换句话说,相当于送电(供电)侧设备。主侧设备101被构成为例如包括:电池或发电机等电源、用于将来自该电源的电力分配给各部的电源分配功能部件、对供电和信号通信进行控制的控制功能部件等装置。从侧设备102是主侧设备101供电的目标物。从侧设备102相当于上述的电负载侧的设备,换句话说,相当于受电侧设备。从侧设备102被构成为包括由来自主侧设备101的电力进行驱动的各种设备。连接器1是连接主侧设备101和从侧设备102的连接机构。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以能够非接触地传输电力和信号的方式连接主侧设备101和从侧设备102。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包括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第一连接器主体10设置在主侧设备101或从侧设备102中的一个侧。第二连接器主体20设置在主侧设备101或从侧设备102中的另一个侧。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主体10设置在主侧设备101侧,并且构成主侧连接器主体。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0设置在从侧设备102侧,并且构成从侧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器主体10经由电源线L11、接地(GND)线L12、通信线L13等而连接至主侧设备101。第二连接器主体20经由电源线L21、接地(GND)线L22、通信线L23等而连接至从侧设备102。电源线L11、L21是用于传输对各部进行驱动的电力的配线体。接地线L12、L22是所谓的用于连接地线(接地)的配线体。通信线L13、L23是用于传输各种通信信号的配线体。
第一连接器主体10具有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一磁体13、第一电子电路14和第一壳体15。第二连接器主体20具有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第二磁体23、第二电子电路24和第二壳体25。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除了设置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等的部分以外,也可以被构成为具有由金属材料形成且通过屏蔽电磁波(电磁力)而发挥作为降噪部件功能的屏蔽部件等。
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是能够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导体线圈。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是能够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的导体线圈。也就是说,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彼此间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例如可以由所谓的螺旋型(spiral)导体线圈构成,或者也可以由螺线管(helical)型导体线圈构成。螺旋型导体线圈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单元线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地围绕该中心轴线缠绕为涡卷状而形成。另一方面,螺线管型导体线圈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单元线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地围绕该中心轴线缠绕为螺旋形而形成。此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例如由围绕中心轴线C(参见图2、图3、图4等)缠绕为涡卷状而形成的螺旋型导体线圈构成。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可以在彼此对置的状态下通过诸如电磁感应方法、电磁场共振方法等各种方法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中的一者是发送电力的送电线圈,另一者是接收电力的受电线圈。此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中,通常作为主侧线圈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是送电线圈,作为从侧线圈的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是受电线圈。
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是能够与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导体线圈。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是能够与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导体线圈。也就是说,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彼此间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无线通信)。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例如可以由所谓的螺旋型导体线圈构成,或者也可以由螺线管型导体线圈构成。这里,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例如由围绕中心轴线C(参见图2、图3、图4等)缠绕为螺旋状而形成的螺线管型导体线圈构成。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构成通信天线,该通信天线将高频能量作为电磁波(电波)而向空间内辐射(传输),或者将空间内的电磁波(电波)相互转换(接收)为高频能量。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可以在彼此对置的状态下通过各种方法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中的一者是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天线,另一者是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天线。
第一磁体13和第二磁体23是通过使由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产生的磁通穿过从而加强相对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之间的耦合的部件。此外,第一磁体13和第二磁体23还具有使来自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磁通难以到达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和后述的基板14A、24A等的功能。第一磁体13和第二磁体23例如以氧化铁作为主要成分并通过将钴、镍、锰等金属材料混合烧制而获得。第一磁体13和第二磁体23例如形成为圆形。第一磁体13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相邻设置。第二磁体23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相邻设置。
第一电子电路14是用于实现第一连接器主体10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类似地,第二电子电路24是用于实现第二连接器主体20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第一电子电路14由基板14A(参见图2、图3、图4等)和安装在该基板14A上并发挥各种功能的元件(电子元件)构成。第一电子电路14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电源线L11、接地线L12和通信线L13电连接。第二电子电路24由基板24A(参见图2、图4等)和安装在该基板24A上并发挥各种功能的元件(电子元件)构成。第二电子电路24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电源线L21、接地线L22和通信线L23电连接。基板14A、24A例如由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或者以绝缘性树脂材料覆盖作为包含导电性金属材料的电路体的汇流条并基板化而得到的汇流条板基板等构成。
这里,作为示例,第一电子电路14配置为包括电源部14a、收发器14b、控制部14c、逆变器14d、基带单元14e、RF(Radio Frequency,射频/高频)电路14f等。电源部14a与电源线L11、接地线L12、控制部14c、收发器14b等连接。电源部14a经由电源线L11等从主侧设备101供电,并产生和提供用于使收发器14b、控制部14c等工作的电力。收发器14b与通信线L13、控制部14c等连接。收发器14b由用于发送和接收电信号的通信电路构成。控制部14c与逆变器14d、基带单元14e等连接。控制部14c是用于控制包括逆变器14d、基带单元14e等的第一连接器主体10的各部的部件,并且由以包括中央运算电路等的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的集成电路构成。逆变器14d与电源线L11、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等连接。逆变器14d被构成为包括多个开关元件等。逆变器14d将来自电源线L11的直流电力转换为预定频率的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提供给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此外,在第一电子电路14中,在逆变器14d和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之间安装有根据预定的电力传输频率而设计的谐振电容器14g。在第一电子电路14中,LC谐振电路由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谐振电容器14g构成。基带单元14e与控制部14c、RF电路14f等连接,并且RF电路14f与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连接。基带单元14e和RF电路14f对经由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发送和接收的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电信号执行各种处理。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0中,利用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电子电路14,来对经由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的电力传输和经由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的信号传输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第二电子电路24被构成为包括AC/DC电路(整流电路)24a、电源部24b、收发器24c、控制部24d、基带单元24e、RF电路24f等。AC/DC电路24a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电源线L21等连接。AC/DC电路24a被构成为包括多个整流元件(二极管)等。AC/DC电路24a将经由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等而从第一连接器主体10传输并接收到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进行整流,经由电源线L21等而提供给从侧设备102。此外,在第二电子电路24中,在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和AC/DC电路(整流电路)24a之间安装有根据预定的电力传输频率而设计的谐振电容器24g。在第二电子电路24中,LC谐振电路由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和谐振电容器24g构成。进一步地,在第二电子电路24中,电流监视器24h和电压监视器24i与电源线L21连接。电流监视器24h和电压监视器24i检测从AC/DC电路24a经由电源线L21而提供给从侧设备102的电力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将检测到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输出到控制部24d。此外,在第二电子电路24中,平滑电容器24j安装在AC/DC电路(整流电路)24a的电源线L21侧。电源部24b与电源线L21、AC/DC电路24a、控制部24d、收发器24c等连接。电源部24b被提供有由AC/DC电路24a转换后的直流电力,并产生和提供用于使收发器14b、控制部24d等工作的电力。收发器24c与通信线L23、控制部24d等连接。收发器24c由用于发送和接收电信号的通信电路构成。控制部24d与基带单元24e等连接。控制部24d是控制包括基带单元24e等在内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0的各部的部件,并且由以包括中央运算电路等的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的集成电路构成。基带单元24e与控制部24d、RF电路24f等连接,并且RF电路24f与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连接。基带单元24e和RF电路24f对经由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而发送和接收的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电信号执行各种处理。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利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第二电子电路24,来对经由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电力传输和经由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信号传输进行控制。
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分别组装有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的各部。第一壳体15是设置有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一磁体13和构成第一电子电路14的基板14A的第一箱体。第二壳体25是设置有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第二磁体23和构成第二电子电路24的基板24A的第二箱体。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由基板14A构成的第一电子电路14和由基板24A构成的第二电子电路24中的一部分结构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之外。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如图2、图3、图4所示,被构成为能够互相嵌合。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彼此嵌合的状态下,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彼此对置,在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彼此对置的位置关系下,该第一壳体15和该第二壳体25可以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R相对旋转。
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5或第二壳体25中的一者具有嵌合凹部16,并且第一壳体15或第二壳体25中的另一者被形成为可嵌合于嵌合凹部16。本实施方式的嵌合凹部16设置于第一壳体15,第二壳体25形成为能够嵌合于嵌合凹部16。
嵌合凹部16形成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柱状的空间部。嵌合凹部16是可以嵌合第二壳体25的空间部。这里,通常,中心轴线C与上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中心轴线C大致重合。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的嵌合方向是沿着该中心轴线C的方向。并且,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之间的相对旋转中的旋转轴线R与该中心轴线C基本重合。即,在第一壳体15中,嵌合凹部16形成为以旋转轴线R为中心轴线C的圆柱形状。再者,在以下的描述中,有时将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称为“轴线方向X”,将与轴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Y”。上述嵌合方向相当于该轴线方向X。
第一壳体15形成为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部15A的箱形,并且在该箱形的外表面将所述嵌合凹部16形成为圆柱形凹部形状。第一壳体15在容纳空间部15A中容纳有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一磁体13和基板14A。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一磁体13和基板14A经由保持部件等而定位并保持在容纳空间部15A中。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一磁体13和基板14A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等而固定到各部。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在容纳空间部15A中位于沿着轴线方向X而与嵌合凹部16的底部16a对置的位置。底部16a是嵌合凹部16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的深部的端面(底面),并且是沿着轴线方向X与插入有第二壳体25的开口16b对置的表面。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在容纳空间部15A内以卷绕在该侧部16c的外周表面的方式位于嵌合凹部16的侧部16c的径向Y的外侧。侧部16c是沿着嵌合凹部16的轴线方向X的面,并且是构成圆筒形曲面的部分。第一磁体13在容纳空间部15A内相对于轴线方向X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相邻地位于该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的一侧,此处为与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侧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第一磁体13在容纳空间部15A内相对于轴线方向X隔着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位于与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侧相反的一侧。第一磁体13位于使得板厚方向为轴线方向X的位置。基板14A在容纳空间部15A内相对于轴线方向X与该第一磁体13隔开间隔地位于第一磁体13的一侧,此处为位于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侧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基板14A在容纳空间部15A中相对于轴线方向X隔着第一磁体13位于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侧相反的一侧。即,上述第一磁体13在轴线方向X上位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与基板14A之间。如上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10在容纳空间部15A中沿着轴线方向X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按照基板14A、第一磁体13、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的顺序排列,并且各部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地位于同轴的位置。
第二壳体25形成为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部25A的筒形。第二壳体25被形成为可以嵌合于嵌合凹部16并以旋转轴线R为中心轴线C的圆筒形状。第二壳体25中,轴线方向X的两端部25a和25b构成封闭的端面,沿着轴线方向X的侧部25c构成圆筒形曲面。第二壳体25在容纳空间部25A内容纳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第二磁体23和基板24A。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第二磁体23和基板24A在容纳空间部25A中经由保持部件等而定位并保持。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第二磁体23和基板24A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等固定到各部。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在容纳空间部25A中位于沿着轴线方向X与第二壳体25的端部25a对置的位置。端部25a是第二壳体25的沿轴线方向X的一侧的端部,并且是沿着轴线方向X与插通有电源线L21、接地线L22、通信线L23等的端部25b对置的面。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在容纳空间部25A内,以卷绕在第二壳体25的侧部25c的内侧的方式位于该侧部25c的径向Y的内侧。第二磁体23在容纳空间部25A内相对于轴线方向X与该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相邻地位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一侧,此处为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侧。换句话说,第二磁体23在容纳空间部15A中相对于轴线方向X位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与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之间。第二磁体23位于使得板厚方向成为轴线方向X的位置。基板24A在容纳空间部25A中相对于轴线方向X与该第二磁体23隔开间隔地位于第二磁体23的一侧,此处为位于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侧相反的一侧。即,上述第二磁体23在轴线方向X上位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与基板24A之间。此外,在容纳空间部25A中,基板24A相对于轴线方向X与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隔开间隔地位于该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与第二磁体23侧相反的一侧。如上所述,在容纳空间部25A中,第二连接器主体20沿着轴线方向X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按照基板24A、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第二磁体23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顺序排列,并且各部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地位于同轴的位置。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在第一壳体15的嵌合凹部16与第二壳体25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文中有时简称为“嵌合状态”)下,第二壳体25的大致整体位于嵌合凹部16中。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以嵌合状态被保持。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中,在嵌合状态下,底部16a和端部25a沿轴线方向X对置,并且该对置的底部16a和端部25a均沿该径向Y延伸。此外,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中,在嵌合状态下,侧部16c位于外侧,侧部25c位于内侧,该侧部16c和该侧部25c沿径向Y对置,该对置的侧部16c和侧部25c均沿该轴线方向X延伸。
并且,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以在嵌合状态下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成为沿轴线方向X对置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设定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位置。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在嵌合状态下位于沿轴线方向X隔着嵌合凹部16的底部16a和第二壳体25的端部25a对置的位置。根据该构成,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在进行电力传输时,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的电磁场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电磁场耦合的耦合轴方向(以下,有时称为“电力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成为沿轴线方向X的方向。
此外,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以在嵌合状态下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成为沿径向Y对置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设定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位置。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在嵌合状态下沿径向Y隔着嵌合凹部16的侧部16c和第二壳体25的侧部25c对置,并且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位于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的内侧。根据该结构,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在进行信号传输时,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的电磁场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电磁场相耦合的耦合轴方向(以下,有时称为“信号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成为沿径向Y的方向。
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从而电力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和信号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成为不同的方向,此处,成为彼此正交的位置关系。换句话说,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以电力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与信号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成为彼此正交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根据该结构,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能够使电力传输时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的耦合以及信号传输时的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与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耦合相对增强。另外,根据该结构,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中,能够使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与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耦合相对减弱。其结果,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可以实现效率较佳的电力传输和质量良好的信号传输。
另外,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从而在嵌合状态下,可以一边维持该嵌合状态,一边使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围绕旋转轴线R(中心轴线C)相对旋转。
以上所述的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中,第一连接器主体10被构成为包括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一壳体15,第二连接器主体20被构成为包括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和第二壳体25。并且,连接器1中,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成为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对置并且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对置的位置关系。根据该结构,连接器1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能够以相互不接触的状态下传输电力,并且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能够在相互不接触的状态下传输信号。该结构中,连接器1能够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R相对旋转。利用该结构,连接器1能够以容易传输电力和信号的状态连接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而不需要对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25进行嵌合方向或位置的对准。也就是说,连接器1能够在不需要使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进行嵌合方向或位置的对准的情况下,而仅通过将第二壳体25嵌合于嵌合凹部16,就实现能够在主侧设备101侧和从侧设备102侧之间进行非接触式供电和无线通信的配置。其结果,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能够提高组装性。
此外,上述的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在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之间的信号传输中,能够通过采用通信距离较短的(例如,大约10mm以下)诸如NFC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从而可以抑制噪声向外部释放。并且,利用该作用,连接器1例如通过确保第一壳体15的嵌合凹部16的深度(沿轴线方向X的长度)与上述通信距离相比足够长,从而也能够被构成为难以从外部截获由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内容。另外,连接器1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已嵌合的状态下在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之间进行电力传输,并且在进行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之间的信号传输的状态下,即使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相对旋转,也能够继续进行该电力传输和该信号传输。此外,由于连接器1可以被构成为使得电触点部不暴露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的外侧,因此可以实现容易以简单的配置来确保适当的防水性能的构成。
此处,上述的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具有第一壳体15形成为以旋转轴线R为中心轴线C的圆柱形状的嵌合凹部16,并且第二壳体25形成为可以嵌合于嵌合凹部16且以旋转轴线R为中心轴线C的圆筒形状。利用该结构,连接器1可以具有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之间的关系中相对于围绕旋转轴线R(中心轴线C)没有方向性的形状。其结果,如上所述,由于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可以实现能够在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25已嵌合的状态下绕旋转轴线R相对旋转的结构,因此能够改善组装性。
进而,上述的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具有第二磁体23,第二磁体23中,第二连接器主体20在轴线方向X(嵌合方向)上位于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之间。其结果,连接器1在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之间的信号传输中,能够减少由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之间的电力传输而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其结果,连接器1和供电系统100能够在通过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适当地执行电力传输的基础上,抑制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的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供电系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以上的说明中,嵌合凹部16设置于第一壳体15,第二壳体25形成为能够嵌合于嵌合凹部16,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嵌合凹部16设置于第二壳体25,且第一壳体15形成为能够嵌合于嵌合凹部16。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连接器主体20例如配置为: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互换,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互换,第一磁体13和第二磁体23互换,基板14A和基板24A互换。
在以上的描述中,嵌合凹部16和第二壳体25的中心轴线C与第一电力传输线圈11、第一信号传输线圈12、第二电力传输线圈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22的中心轴线C一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略微互相偏移。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主体,其具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一信号传输线圈的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连接器主体,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壳体嵌合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对置并且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对置的位置关系下,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能够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旋转,所述嵌合方向为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的电磁场和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的电磁场耦合的耦合轴方向为沿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向,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的电磁场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的电磁场相耦合的耦合轴方向为沿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径向的方向,
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中,以电力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与信号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成为彼此正交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具有嵌合凹部,所述嵌合凹部被形成为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圆柱形状,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形成为能够嵌合于所述嵌合凹部并且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圆筒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所述一者是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所述另一者是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具有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且相对于所述嵌合方向而位于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之间。
4.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侧设备,其作为电力的供给源;
从侧设备,其接受来自所述主侧设备的电力;以及
连接器,其连接所述主侧设备和所述从侧设备,
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主体,其具有: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一信号传输线圈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侧设备和所述从侧设备中的一者一侧;以及
第二连接器主体,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的第二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信号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和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侧设备和所述从侧设备中的另一者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已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对置并且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对置的位置关系下,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能够围绕沿着嵌合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旋转,所述嵌合方向为轴线方向,
第一电力传输线圈的电磁场和第二电力传输线圈的电磁场耦合的耦合轴方向为沿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向,
第一信号传输线圈的电磁场和第二信号传输线圈的电磁场相耦合的耦合轴方向为沿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径向的方向,
第一连接器主体和第二连接器主体中,以电力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与信号传输时的耦合轴方向成为彼此正交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电力传输线圈、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圈、所述第二电力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圈。
CN201910337408.0A 2018-04-27 2019-04-25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Active CN1104171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6550 2018-04-27
JP2018086550A JP7118532B2 (ja) 2018-04-27 2018-04-27 コネクタ、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128A CN110417128A (zh) 2019-11-05
CN110417128B true CN110417128B (zh) 2023-05-05

Family

ID=6617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7408.0A Active CN110417128B (zh) 2018-04-27 2019-04-25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3214B2 (zh)
EP (1) EP3561826B1 (zh)
JP (1) JP7118532B2 (zh)
CN (1) CN110417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3541A (ko) * 2018-07-30 2020-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무선 충전 코일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IL293037A (en) * 2022-05-16 2023-12-01 Maytronics Ltd A pool cleaning robot with electromagnetic activa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2143A (ja) * 1999-03-01 2000-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接触伝送装置
WO2006023816A1 (en) * 2004-08-19 2006-03-02 Saris Cycling Group, Inc. Wireless wheel-speed and cade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776433A (zh) * 2010-03-23 2010-07-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适宜于微小位移检测的分装差动式位移传感器
CN101873014A (zh) * 2009-04-22 2010-10-2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供应系统
CN105874685A (zh) * 2014-01-20 2016-08-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转矩传感器
WO2016170769A1 (ja) * 2015-04-24 2016-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給電方法
CN107919733A (zh) * 2016-10-11 2018-04-17 Tdk株式会社 旋转型磁耦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469A (ja) * 1996-06-14 1998-01-16 Molex Inc 相互誘導式コネクタ
JPH11318036A (ja) * 1998-05-07 1999-1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接触式電源装置
DE10106173C1 (de) * 2001-02-10 2002-04-18 Bosch Gmbh Robert Anordn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Energie und/oder Daten zwischen Fahrzeugkarosserie und einem herausnehmbaren Teil
JP2005302965A (ja) * 2004-04-09 2005-10-27 Chubu Nippon Maruco Kk 非接触コネクタ
JP5375738B2 (ja) * 2010-05-18 2013-1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US8946941B2 (en) * 2010-09-14 2015-02-03 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fer device for harsh and extreme environments
US20150364931A1 (en) * 2012-06-11 2015-12-17 Powerbyproxi Limi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O2015069999A1 (en) * 2013-11-08 2015-05-14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Slide-on inductive coupler system
JP2015103772A (ja) * 2013-11-28 2015-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回転伝送装置
JP2015103771A (ja) * 2013-11-28 2015-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ラグ、レセプタクル
JP6474968B2 (ja) * 2013-12-26 2019-02-2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雄コネクタ、雌コネクタ及び雄コネクタと雌コネクタと接続構造
JPWO2017038797A1 (ja) * 2015-09-02 2018-06-14 住友電工プリントサーキット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US10623061B2 (en) * 2015-09-03 2020-04-1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tackable connector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JP6493351B2 (ja) * 2016-10-11 2019-04-03 Tdk株式会社 回転型磁気結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2143A (ja) * 1999-03-01 2000-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接触伝送装置
WO2006023816A1 (en) * 2004-08-19 2006-03-02 Saris Cycling Group, Inc. Wireless wheel-speed and cade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873014A (zh) * 2009-04-22 2010-10-2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供应系统
CN101776433A (zh) * 2010-03-23 2010-07-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适宜于微小位移检测的分装差动式位移传感器
CN105874685A (zh) * 2014-01-20 2016-08-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转矩传感器
WO2016170769A1 (ja) * 2015-04-24 2016-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給電方法
CN107919733A (zh) * 2016-10-11 2018-04-17 Tdk株式会社 旋转型磁耦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18532B2 (ja) 2022-08-16
US20190333694A1 (en) 2019-10-31
US10873214B2 (en) 2020-12-22
EP3561826A1 (en) 2019-10-30
JP2019192857A (ja) 2019-10-31
CN110417128A (zh) 2019-11-05
EP3561826B1 (en) 2022-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1089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7109983B2 (ja) 車両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10417128B (zh) 连接器和供电系统
EP2631923B1 (en) Wireless power connector and wireless power connector system
US10879961B2 (en) Male connector, female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ale connector and female connector
CN110417130B (zh) 电力传输通信单元
US11196296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rotating connector
KR102183887B1 (ko) 무선전력용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중모드 안테나
KR20160050445A (ko) 무선충전장치
US1009059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0576458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2184049B1 (ko) 무선전력용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중모드 안테나
WO2018003238A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968391B1 (ja) 非接触給電用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18170679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027171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unit
JP2018133519A (ja) 電力伝送ユニット及びコイル用磁性部材
JP2020170988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20167824A (ja) コイル装置、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4050302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