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2701B -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2701B
CN112192701B CN202011057026.1A CN202011057026A CN112192701B CN 112192701 B CN112192701 B CN 112192701B CN 202011057026 A CN202011057026 A CN 202011057026A CN 112192701 B CN112192701 B CN 112192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edge sealing
box body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70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2701A (zh
Inventor
姚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70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2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2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2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2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2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7/00After-treatment, e.g. reducing swelling or shrinkage, surfacing; Protecting the edges of boards against access of humid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封边装置,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板材封边装置,包括:第一机体设置在平面上,第一机体包括:输送架设置在平面上,输送架的中间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导料板,导料板与输送架一体构成;输送带设置在输送架的内部,输送带与输送架活动连接;第二机体设置在第一机体的右侧,第二机体包括:箱体内部呈中空,箱体呈圆形设置;贴条装置设置在第二机体的外周,贴条装置与第二机体配合连接;第一转动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第一转动装置与箱体活动连接;第二转动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本发明用于现有技术中板材封边时不能快速自动封边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封边质量差封边条容易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背景技术
板材以其坚固、美观等优点,在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的办公、家具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材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板材生产厂家也不断的扩大产量与产品种类。
在板材生产中还会使用到封边,封边就是用薄板条、三聚氰胺树脂装饰板条、塑料薄膜PVC条等条状封边材料,经涂胶、压贴在板材边部,使板材周边封闭起来。通过封边可以很好地改善家具的外观质量,避免家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边角损坏、贴面层被掀起或剥落。
现有的封边机主要包括封边装置、齐头装置、精修边装置、刮边装置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压紧轮,需要被封边的板材被夹持于传送带与压紧轮之间向前传送,依次经过其他的各个装置。在板材传送的过程中,通过是将板材待封边的一侧放置在传送带上,另一侧悬空放置,利用夹紧轮将板材位于传送带上的一侧压紧,使板材在传送带上能保持水平状态进行封边,但是现有的封边装置无法对圆形板材进行封边,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封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封边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板材封边时不能快速自动封边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封边质量差封边条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包括:第一机体,该第一机体设置在平面上,该第一机体包括:输送架,该输送架设置在平面上,该输送架的中间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导料板,该导料板与该输送架一体构成,该导料板呈倾斜设置,该导料板之间的宽度用于通过板材;输送带,该输送带设置在该输送架的内部,该输送带与该输送架活动连接;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设置在该第一机体的右侧,该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之间留有空隙,该第二机体包括:箱体,该箱体内部呈中空,该箱体呈圆形设置;贴条装置,该贴条装置设置在该第二机体的外周,该贴条装置与该第二机体配合连接,该贴条装置用于对该箱体内部的板材进行封边;第一转动装置,该第一转动装置设置在该箱体的内部,该第一转动装置与该箱体活动连接;第二转动装置,该第二转动装置设置在该箱体的内部,该第二转动装置与该箱体活动连接,该第二转动装置位于该第一转动装置的下方,该第二转动装置与该第一转动装置之间留有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采用贴条装置、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的配合使用,先通过输送架将板材移动到箱体中,在板材到达箱体内部后停止移动通过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移动对板材的两侧表面进行夹持,然后通过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带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转动,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转动的同时板材会形成自转,这时在经过贴条装置时会带动封边条一起转动,就会在板材自转移动的同时对板材的外周进行封边,在封边时利用板材的外周与贴边管道贴合设置使封边条能更加牢固的贴在板材的外周表面,防止封边条掉落,通过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将板材封边时能实现流水线不用在板材封边完成后停止装置取出板材在进行后续板材的封边实现连续工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壳,该第一转动壳设置在该箱体的内部,该第一转动壳与该箱体固定连接;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设置在该第一转动壳的上表面,该第一轨道与该第一转动壳固定连接;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设置在该第一轨道的内部,该第一导轨与该第一轨道一体构成;第一压板通道,该第一压板通道设置在该第一转动壳的内部,该第一压板通道呈贯通设置;第一伸缩电机,该第一伸缩电机设置在该第一轨道的内部,该第一伸缩电机与该第一轨道连接;第一内转轮,该第一内转轮设置在该第一转动壳的内部,该第一内转轮与该第一转动壳活动连接;第一转动电机,该第一转动电机设置在该第一内转轮的外周,该第一转动电机与该第一内转轮啮合连接;第一压板,该第一压板设置在该第一转动壳的下表面,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一转动壳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轨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该第一轨道的凹槽表面设置该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设置为T形,该第一导轨对应该第一压板通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设置为T形,该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与该第一导轨相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压板一端设置为圆形,该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设置为圆柱,该第一压板的圆柱端设置有T形槽,该第一压板的T形槽与该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相适配;该第一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该第一内转轮转动,通过该第一内转轮带动该第一压板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壳,该第二转动壳设置在该第一转动装置的下方,该第二转动壳与该箱体连接;贴边管道,该贴边管道设置在该第二转动壳的表面,该贴边管道与该第二转动壳连接;第二压板支撑通道,该第二压板支撑通道设置在该第二转动壳的内部,该第二压板支撑通道的表面比该贴边管道的表面低;第二压板辅助通道,该第二压板辅助通道设置在该第二转动壳的内部,该第二压板辅助通道的表面比该第二压板支撑通道的表面低;第二压板通道,该第二压板通道设置在该第二转动壳的内部,该第二压板通道位于该第二压板辅助通道的下方;第二内转轮,该第二内转轮设置在该第二压板通道的内部,该第二内转轮与该第二转动壳活动连接;第二转动电机,该第二转动电机设置在该第二内转轮的外周,该第二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内转轮啮合连接;第二压板,该第二压板设置在该第二内转轮的内侧,该第二压板与该第二内转轮啮合连接;第二轨道,该第二轨道设置在该第二转动壳下表面,该第二轨道与该第二转动壳连接;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设置在该第二轨道的内部,该第二导轨与该第二轨道一体构成;第二伸缩电机,该第二伸缩电机设置在该第二压板的表面,该第二伸缩电机与该第二压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压板通道设置为圆形槽,该第二压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形,该第二压板的另一端设置为圆柱,该第二压板的圆柱端外周设置有齿轮,该第二压板的圆柱端设置有T形槽;该第二导轨设置为T形,该第二导轨与该第二压板的圆柱端相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该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设置为T形,该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与该第二导轨相适配,该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与该第二导轨活动连接;该第二转动电机带动该第二内转轮转动,该第二内转轮带动该第二压板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贴条装置包括:封边架,该封边架设置在该箱体的外周,该封边架与该箱体连接该封边架内部成中空;封边条,该封边条设置在该封边架的内部,该封边条与该封边架活动连接,该封边条的一端穿入该箱体内部连接该第二转动装置带动的板材。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板材封边装置的封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板材放置在输送带的表面,通过输送带将板材向第二机体输送,板材通过箱体的外周开口进入箱体的内部,板材到达第二转动装置与第一转动装置的中间;
板材在进入箱体内部时板材的外周先贴合对位装置的对位挡板,将对位挡板向右侧推动对位挡板失去对第二压板的阻挡同时对位挡板对板材进行限位将板材停下,板材停留在第二压板的上表面,第二转动装置的第二伸缩电机和第一转动装置的第一伸缩电机同时相对移动将第二压板的表面和第一压板的表面贴合在板材的两侧形成夹持;
第二转动电机和第一转动电机启动,通过第二转动电机和第一转动电机带动第二内转轮和第一内转轮旋转,通过第二内转轮和第一内转轮带动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转动使得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对板材夹持的同时能带动板材在箱体内部绕箱体圆心转动,在转动的板材移动到贴条装置时,板材的外周表面接触封边条带动封边条跟随转动,在板材转动的同时将封边条贴合在板材的外周形成封边,当板材外周完成封边后切断装置将封边条切断板材从箱体外周的出口处卸料。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板材封边装置在对板材进行封边时通过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对板材先进行固定夹持,在对夹持后的板材进行自转和绕箱体圆心转动,通过板材的自转和绕箱体圆心转动,将封边条牢固的贴合在板材的外周,无需人工手动封边提高加工效率和封边合格率,并且对于封边完成后的板材在取出时无需停止装置,能实现连续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第二转动装置示意图。
图5是图4第二转动装置的第二压板初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第二转动装置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7是图6第二转动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第一转动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和贴条装置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封边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10、第一机体 101、输送架 1011、导料板
102、输送带 20、板材
30、第二机体 301、箱体
40、贴条装置 401、封边架 402、封边条
50、第一转动装置 501、第一转动壳 502、第一轨道
5021、第一导轨 5022、第一压板通道 503、第一伸缩电机
504、第一内转轮 505、第一转动电机 506、第一压板
60、第二转动装置 601、第二转动壳 6011、贴边管道
6012、第二压板支撑通道 6013、第二压板辅助通道 6014、第二压板通道
602、第二内转轮 603、第二转动电机 604、第二压板
605、第二轨道 6051、第二导轨 606、第二伸缩电机
70、对位装置 701、弹簧 702、对位挡板
703、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材20封边装置,包括:第一机体10、第二机体30、贴条装置40、第一转动装置50、第二转动装置60,第一机体10设置在平面上,第一机体10包括:输送架101、输送带102,输送架101设置在平面上,输送架101的中间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导料板1011,导料板1011与输送架101一体构成,导料板1011呈倾斜设置,导料板1011之间的宽度用于通过板材20;输送带102设置在输送架101的内部,输送带102与输送架101活动连接;第二机体30设置在第一机体10的右侧,第二机体30与第一机体10之间留有空隙,第二机体30包括:箱体301内部呈中空,箱体301呈圆形设置;贴条装置40设置在第二机体30的外周,贴条装置40与第二机体30配合连接,贴条装置40用于对箱体301内部的板材20进行封边;第一转动装置50,第一转动装置50设置在箱体301的内部,第一转动装置50与箱体301活动连接;第二转动装置60,第二转动装置60设置在箱体301的内部,第二转动装置60与箱体301活动连接,第二转动装置60位于第一转动装置50的下方,第二转动装置60与第一转动装置50之间留有间距。板材为圆形板材。
如图3、4、5、6、7所示,第一转动装置50包括:第一转动壳501、第一轨道502、第一导轨5021、第一压板通道5022、第一伸缩电机503、第一内转轮504、第一转动电机505、第一压板506,第一转动壳501设置在箱体301的内部,第一转动壳501与箱体301固定连接;第一轨道502设置在第一转动壳501的上表面,第一轨道502与第一转动壳501固定连接;第一导轨5021设置在第一轨道502的内部,第一导轨5021与第一轨道502一体构成;第一压板通道5022设置在第一转动壳501的内部,第一压板通道5022呈贯通设置;第一伸缩电机503设置在第一轨道502的内部,第一伸缩电机503与第一轨道502连接;第一内转轮504设置在第一转动壳501的内部,第一内转轮504与第一转动壳501活动连接;第一转动电机505设置在第一内转轮504的外周,第一转动电机505与第一内转轮504啮合连接;第一压板506设置在第一转动壳501的下表面,第一压板506与第一转动壳501活动连接。
第一轨道502的表面设置有凹槽,第一轨道502的凹槽表面设置第一导轨5021,第一导轨5021设置为T形,第一导轨5021对应第一压板通道5022。
第一伸缩电机503的伸缩端设置为T形,第一伸缩电机503的伸缩端与第一导轨5021相适配。
第一压板506一端设置为圆形,第一压板506的另一端设置为圆柱,第一压板506的圆柱端设置有T形槽,第一压板506的T形槽与第一伸缩电机503的伸缩端相适配;第一转动电机505转动带动第一内转轮504转动,通过第一内转轮504带动第一压板506转动。
如图8所示,第二转动装置60包括:第二转动壳601、贴边管道6011、第二压板支撑通道6012、第二压板辅助通道6013、第二压板通道6014、第二内转轮602、第二转动电机603、第二压板604、第二轨道605、第二导轨6051、第二伸缩电机606,第二转动壳601设置在第一转动装置50的下方,第二转动壳601与箱体301连接;贴边管道6011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的表面,贴边管道6011与第二转动壳601连接;第二压板支撑通道6012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的内部,第二压板支撑通道6012的表面比贴边管道6011的表面低;第二压板辅助通道6013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的内部,第二压板辅助通道6013的表面比第二压板支撑通道6012的表面低;第二压板通道6014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的内部,第二压板通道6014位于第二压板辅助通道6013的下方;第二内转轮602设置在第二压板通道6014的内部,第二内转轮602与第二转动壳601活动连接;第二转动电机603设置在第二内转轮602的外周,第二转动电机603与第二内转轮602啮合连接;第二压板604设置在第二内转轮602的内侧,第二压板604与第二内转轮602啮合连接;第二轨道605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下表面,第二轨道605与第二转动壳601连接;第二导轨6051设置在第二轨道605的内部,第二导轨6051与第二轨道605一体构成;第二伸缩电机606设置在第二压板604的表面,第二伸缩电机606与第二压板604活动连接。
第二压板通道6014设置为圆形槽,第二压板604的一端设置为圆形,第二压板604的另一端设置为圆柱,第二压板604的圆柱端外周设置有齿轮,第二压板604的圆柱端设置有T形槽;第二导轨6051设置为T形,第二导轨6051与第二压板604的圆柱端相适配。将第一压板506和第二压板604的圆柱端设置成T行槽能更加稳固的与第一导轨5021、第二导轨6051配合防止板材20自转时发生位置偏移封边条402错位。
第二伸缩电机606的伸缩端设置为T形,第二伸缩电机606的伸缩端与第二导轨6051相适配,第二伸缩电机606的伸缩端与第二导轨6051活动连接;第二转动电机603带动第二内转轮602转动,第二内转轮602带动第二压板604转动。
如图9所示,贴条装置40包括:封边架401、封边条402,封边架401设置在箱体301的外周,封边架401与箱体301连接封边架401内部成中空;封边条402设置在封边架401的内部,封边条402与封边架401活动连接,封边条402的一端穿入箱体301内部连接第二转动装置60带动的板材20。通过将第一转动装置50和第二转动装置60设置成对称,在对板材20夹持时能更加稳定牢固的夹持,同时带动板材20自转时能减少板材20的位移减少封边条402贴合时的偏移情况,在板材20通过第一转动装置50和第二转动装置60进行封边时利用板材20的自转和第一转动装置50、第二转动装置60绕箱体301圆形的转动实现封边条402的自动贴合,减少人工劳动量,并且贴合后的板材20不需要停止装置进行取出,在箱体301的出口处即可进行卸料提高加工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采用贴条装置40、第一转动装置50、第二转动装置60的配合使用,先通过输送架101将板材20移动到箱体301中,在板材20到达箱体301内部后停止移动通过第一转动装置50和第二转动装置60的第一压板506和第二压板604相对移动对板材20的两侧表面进行夹持,然后通过第一转动电机505和第二转动电机603带动第一压板506和第二压板604转动,在第一压板506和第二压板604转动的同时板材20会形成自转,这时在经过贴条装置40时会带动封边条402一起转动,就会在板材20自转移动的同时对板材20的外周进行封边,在封边时利用板材20的外周与贴边管道6011贴合设置使封边条402能更加牢固的贴在板材20的外周表面,防止封边条402掉落,通过第一转动装置50和第二转动装置60将板材20封边时能实现流水线不用在板材20封边完成后停止装置取出板材20在进行后续板材20的封边实现连续工作。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还包括如图4所示,对位装置70设置在第二转动装置60的内部,对位装置70与第二转动装置60活动连接,对位装置70包括:弹簧701设置在第一转动壳501的内部,弹簧701与第一转动壳501活动连接;对位挡板702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的内部,对位挡板702与第二转动壳601活动连接,对位挡板702的一端设置有竖直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形面与板材20的外周适配,对位挡板702在板材20绕第一转动壳501的圆形转动时跟随转动;移动板703设置在第二转动壳601的内部,移动板703与第二转动壳601活动连接,移动板703与弹簧701连接,移动板703用于推动对位挡板702进行横向移动。通过对位装置70在板材20进入箱体301内部后板材20的外周贴合对位挡板702通过对位挡板702的弧形面与板材20的外周贴合在板材20向箱体301内部移动时对位挡板702向右移动使得移动板703向右移动弹簧701收缩,板材20停止移动,对位板在板材20进入箱体301时进行位置导向防止板材20无法直线进入产生偏差无法与第一转动装置50和第二转动装置60配合影响封边完整性,同时对位板在板材20进行封边时跟随板材20移动能对封边时的板材20和封边条402进一步进行挤压使其贴合更加紧密。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最后还提供了一种板材20封边装置的封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板材20放置在输送带102的表面,通过输送带102将板材20向第二机体30输送,板材20通过箱体301的外周开口进入箱体301的内部,板材20到达第二转动装置60与第一转动装置50的中间;
板材20在进入箱体301内部时板材20的外周先贴合对位装置70的对位挡板702,将对位挡板702向右侧推动对位挡板702失去对第二压板604的阻挡同时对位挡板702对板材20进行限位将板材20停下,板材20停留在第二压板604的上表面,第二转动装置60的第二伸缩电机606和第一转动装置50的第一伸缩电机503同时相对移动将第二压板604的表面和第一压板506的表面贴合在板材20的两侧形成夹持;
第二转动电机603和第一转动电机505启动,通过第二转动电机603和第一转动电机505带动第二内转轮602和第一内转轮504旋转,通过第二内转轮602和第一内转轮504带动第二压板604和第一压板506转动使得第二压板604和第一压板506对板材20夹持的同时能带动板材20在箱体301内部绕箱体301圆心转动,在转动的板材20移动到贴条装置40时,板材20的外周表面接触封边条402带动封边条402跟随转动,在板材20转动的同时将封边条402贴合在板材20的外周形成封边,当板材20外周完成封边后切断装置将封边条402切断板材20从箱体301外周的出口处卸料。
板材20封边装置在对板材20进行封边时通过第一转动装置50和第二转动装置60对板材20先进行固定夹持,在对夹持后的板材20进行自转和绕箱体301圆心转动,通过板材20的自转和绕箱体301圆心转动,将封边条402牢固的贴合在板材20的外周,无需人工手动封边提高加工效率和封边合格率,并且对于封边完成后的板材20在取出时无需停止装置,能实现连续加工。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8)

1.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机体,所述第一机体设置在平面上,所述第一机体包括:
输送架,所述输送架设置在平面上,所述输送架的中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所述输送架一体构成,所述导料板呈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之间的宽度用于通过板材;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内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输送架活动连接;
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第一机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二机体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呈中空,所述箱体呈圆形设置;
贴条装置,所述贴条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体的外周,所述贴条装置与所述第二机体配合连接,所述贴条装置用于对所述箱体内部的板材进行封边;
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
第二转动装置,所述第二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
第一转动壳,所述第一转动壳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壳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壳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转动壳固定连接;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的内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体构成;
第一压板通道,所述第一压板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压板通道呈贯通设置;
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的内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
第一内转轮,所述第一内转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转轮与所述第一转动壳活动连接;
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转轮的外周,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一内转轮啮合连接;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壳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转动壳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
第二转动壳,所述第二转动壳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壳与所述箱体连接;
贴边管道,所述贴边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壳的表面,所述贴边管道与所述第二转动壳连接;
第二压板支撑通道,所述第二压板支撑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壳的内部,所述第二压板支撑通道的表面比所述贴边管道的表面低;
第二压板辅助通道,所述第二压板辅助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壳的内部,所述第二压板辅助通道的表面比所述第二压板支撑通道的表面低;
第二压板通道,所述第二压板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壳的内部,所述第二压板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压板辅助通道的下方;
第二内转轮,所述第二内转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板通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内转轮与所述第二转动壳活动连接;
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转轮的外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内转轮啮合连接;
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转轮的内侧,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内转轮啮合连接;
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壳下表面,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转动壳连接;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轨道一体构成;
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板的表面,所述第二伸缩电机与所述第二压板活动连接;
对位装置设置在第二转动装置的内部,对位装置与第二转动装置活动连接,对位装置包括:弹簧设置在第一转动壳的内部,弹簧与第一转动壳活动连接;对位挡板设置在第二转动壳的内部,对位挡板与第二转动壳活动连接,对位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竖直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形面与板材的外周适配,对位挡板在板材绕第一转动壳的圆形转动时跟随转动;移动板设置在第二转动壳的内部,移动板与第二转动壳活动连接,移动板与弹簧连接,移动板用于推动对位挡板进行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轨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轨道的凹槽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为T形,所述第一导轨对应所述第一压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设置为T形,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板一端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设置为圆柱,所述第一压板的圆柱端设置有T形槽,所述第一压板的T形槽与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伸缩端相适配;
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内转轮转动,通过所述第一内转轮带动所述第一压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压板通道设置为圆形槽,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设置为圆柱,所述第二压板的圆柱端外周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二压板的圆柱端设置有T形槽;
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为T形,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压板的圆柱端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设置为T形,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适配,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内转轮转动,所述第二内转轮带动所述第二压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其中,所述贴条装置包括:
封边架,所述封边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周,所述封边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封边架内部成中空;封边条设置在所述封边架的内部,所述封边条与所述封边架活动连接,所述封边条的一端穿入所述箱体内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带动的板材。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封边装置的封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板材放置在输送带的表面,通过输送带将板材向第二机体输送,板材通过箱体的外周开口进入箱体的内部,板材到达第二转动装置与第一转动装置的中间;
板材在进入箱体内部时板材的外周先贴合对位装置的对位挡板,将对位挡板向右侧推动,对位挡板失去对第二压板的阻挡,同时对位挡板对板材进行限位将板材停下,板材停留在第二压板的上表面,第二转动装置的第二伸缩电机和第一转动装置的第一伸缩电机同时相对移动将第二压板的表面和第一压板的表面贴合在板材的两侧形成夹持;
第二转动电机和第一转动电机启动,通过第二转动电机和第一转动电机带动第二内转轮和第一内转轮旋转,通过第二内转轮和第一内转轮带动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转动使得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对板材夹持的同时能带动板材在箱体内部绕箱体圆心转动,在转动的板材移动到贴条装置时,板材的外周表面接触封边条,带动封边条跟随转动,在板材转动的同时将封边条贴合在板材的外周形成封边,当板材外周完成封边后,切断装置将封边条切断,板材从箱体外周的出口处卸料。
CN202011057026.1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Active CN112192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026.1A CN11219270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026.1A CN11219270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2701A CN112192701A (zh) 2021-01-08
CN112192701B true CN112192701B (zh) 2022-07-15

Family

ID=7400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7026.1A Active CN11219270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2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292B (zh) * 2022-02-23 2022-08-12 江苏七巧工艺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木材加工封边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6839B1 (ko) * 2015-08-07 2017-10-18 정낙현 에지밴딩기용 스크레이핑장치
CN109624020B (zh) * 2018-12-22 2021-01-29 张顺顺 一种圆形木桌板封边机
CN109877921B (zh) * 2019-03-04 2021-05-04 河北现代钢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圆桌边缘贴边设备
CN110154199A (zh) * 2019-04-29 2019-08-23 青岛市首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封边机用橱柜板材输送机构
CN110978166B (zh) * 2019-11-26 2021-05-11 钟思端 一种桌板生产用木板封边器
CN211306678U (zh) * 2019-12-19 2020-08-21 区晴雯 一种橱柜板材封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2701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8335B (zh) 一种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
CN111003504B (zh) 具有翻转机构的智能碳滑板碳条上料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12192701B (zh)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及封边方法
CN108963286A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纸设备
CN212552637U (zh) 一种多工位组装机
CN211580319U (zh) 一种pcb全自动贴胶设备
CN112339340A (zh) 一种瓦楞纸箱加工用封口折边装置
CN210212965U (zh) 一种胶带自动封箱机
CN208970530U (zh) 光伏组件自动封边机
CN109449500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设备
CN211283092U (zh) 一种对位贴胶装置
CN211570481U (zh) 一种注胶机用送料装置
CN109411831B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115872002B (zh) 一种立式食品包装机
CN112141466A (zh) 一种板材自动贴标装置及贴标方法
CN111151677A (zh) 一种金属圆形包装罐制作工艺
CN113185150B (zh) 中空玻璃生产用暖边条黏结机
CN110950019B (zh) 泡棉胶带封边机
CN111805807B (zh) 一种结合胶料添加模具的上、下料装置
CN112571555A (zh) 一种板材内部孔洞的封边装置
CN210759532U (zh) 一种全自动文件袋生产设备
CN219132648U (zh) 一种用于家具板材的封边机构
CN213563167U (zh) 一种胶合板挤压成型装置
WO2024082399A1 (zh) 一种铅酸电池自动放片机
CN214925307U (zh) 一种用于木板加工的数控封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