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601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6019A
CN112186019A CN202011062894.9A CN202011062894A CN112186019A CN 112186019 A CN112186019 A CN 112186019A CN 202011062894 A CN202011062894 A CN 202011062894A CN 112186019 A CN112186019 A CN 112186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ignal
sub
display panel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prote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28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6019B (zh
Inventor
田雪雁
殷新社
李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28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6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6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6019A/zh
Priority to CN202180000479.7A priority patent/CN114026698B/zh
Priority to US17/922,40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00188A1/en
Priority to EP21812847.8A priority patent/EP413140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0865 priority patent/WO2021238343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632 priority patent/WO2022068383A1/zh
Priority to US17/926,70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0994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6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6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0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or discharges, e.g. Faraday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4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 H01L27/0251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 H01L27/0266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s prot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4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 H01L27/0251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 H01L27/028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using passive elements as protective elements, e.g. resistors, capacitors, inductors, spark-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4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 H01L27/0251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 H01L27/0296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involving a specific disposition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避免显示面板中的镜面层形成静电积累及静电放电的现象。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旁侧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子像素;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镜面层;以及,与所述镜面层电连接、且位于所述边框区的静电防护部。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被配置为,对所述镜面层进行静电防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进行图像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的功能类型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出现了镜面显示装置,该镜面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显示功能和镜子功能,也即在用户从镜面显示装置中看到显示画面的同时,还能够将该镜面显示装置作为镜子使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避免显示面板中的镜面层形成静电积累及静电放电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旁侧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子像素;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镜面层;以及,与所述镜面层电连接、且位于所述边框区的静电防护部。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被配置为,对所述镜面层进行静电防护。
由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绑定区内设置与镜面层电连接的静电防护部,在避免静电防护部占据显示区的面积的同时,利用静电防护部对镜面层进行静电防护。这样可以避免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形成积累,进而可以避免出现静电放电的现象,避免出现因静电放电对显示装置中的器件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确保显示装置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包括绑定区。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设置在所述绑定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包括还与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第一子静电防护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传输至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至少一条低电源电压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绑定区、且与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绑定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具有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所述柔性电路板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将低电源电压信号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传输至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还与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的第一导电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产生的静电经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传输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引脚绑定的覆晶薄膜。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引脚绑定。所述第一引线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产生的静电经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所述覆晶薄膜传输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至少一条地线;设置在所述绑定区、且与所述地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绑定的覆晶薄膜;以及,与所述覆晶薄膜绑定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地线点位。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还与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的第二导电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产生的静电经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及所述覆晶薄膜传输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地线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镜面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镜面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和所述镜面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多个子像素的封装层。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封装层的侧面接触,并沿所述封装层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封装层的侧面接触,并沿所述封装层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的排列方向,所述显示区的平分线和所述绑定区的平分线重合或大致重合。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线的数量为多条,多条第一引线相对于所述显示区的平分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线的数量为多条,多条第二引线相对于所述显示区的平分线对称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多个第二固定电压信号端;所述多个第二固定电压信号端包括第一电压信号端和第二电压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包括还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第二子静电防护部。所述第二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电路。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与所述镜面层和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以及与所述镜面层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被配置为,在所述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将静电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被配置为,在所述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低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将静电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同步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静电防护电路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呈矩形,所述边框区围绕所述显示区。在所述静电防护部包括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和所述第二子静电防护部、且所述第二静电防护部包括多个静电防护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多个静电防护电路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其余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像素界定层。所述镜面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或,所述镜面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的沿M-M'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二子静电防护部的电路图及等效电路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如果”任选地被解释为意思是“当……时”或“在……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任选地被解释为是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镜面显示装置中的镜面层通常采用具有较高光线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备形成。在对上述镜面显示装置进行生产、组装、测试或搬运的过程中,镜面显示装置中的镜面层内容易产生并积累静电,这样容易导致静电放电的现象发生,进而容易对镜面显示装置中的器件结构(例如发光器件或像素驱动电路等)造成损伤,影响影响镜面显示装置的正常使用。
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如图1~图5及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具有显示区A和位于该显示区A旁侧的边框区B。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旁侧”指的是,显示区A的一侧、两侧、三侧或者周侧(如图1所示)等。这也就意味着,边框区B可以位于显示区A的一侧、两侧或三侧,或者,边框区B可以围绕显示区A。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5及图7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包括:衬底1。
上述衬底1的结构包括多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例如,衬底1可以为空白的衬底基板。又如,衬底1可以包括空白的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该空白的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层功能薄膜(例如绝缘层和/或缓冲层)。
上述空白的衬底基板的类型包括多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例如,空白的衬底基板可以为刚性衬底基板。该刚性衬底基板例如可以为玻璃衬底基板或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衬底基板等。
又如,空白的衬底基板可以为柔性衬底基板。该柔性衬底基板例如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基板、PEN(Polyethylene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基板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衬底基板等。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衬底1一侧的多条栅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其中,该多条栅线GL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该多条数据线DL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该多条数据线DL位于该多条栅线GL远离衬底1的一侧,两者相互绝缘。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交叉,这也就意味着,上述多条栅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相互交叉设置,可以利用该多条栅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P。
此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例如,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相互垂直,也即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此时,多条栅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相互垂直或大约致相互垂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衬底1的一侧、且位于显示区A的多个子像素2。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上述多个子像素2可以分别位于上述多个子像素区域P内,也即,该多个子像素2和多个子像素区域P一一对应。
上述子像素2的结构例如可以为:每个子像素2包括像素驱动电路21,以及设置在该像素驱动电路21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与该像素驱动电路21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2。像素驱动电路21被配置为,提供驱动电压至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2,以控制该发光器件22的发光状态。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可以把沿第一方向X排列成一行的子像素区域P称为同一行子像素区域P,可以把沿第二方向Y排列成一列的子像素区域P称为同一列子像素区域P。同一行子像素区域P的各像素驱动电路121可以与一条栅线GL电连接,同一列子像素区域P内的各像素驱动电路121可以与一条数据线DL电连接。
当然,同一行子像素区域P的各像素驱动电路121还可以与多条栅线GL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像素驱动电路21的结构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例如,像素驱动电路21的结构可以包括“2T1C”、“6T1C”、“7T1C”、“6T2C”或“7T2C”等结构。此处,“T”表示为薄膜晶体管,位于“T”前面的数字表示为薄膜晶体管的数量,“C”表示为存储电容器,位于“C”前面的数字表示为存储电容器的数量。其中,像素驱动电路21所包括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中,包括一个驱动晶体管和一个开关晶体管。
上述薄膜晶体管的类型包括多种,示例性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等。
上述发光器件22的结构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发光器件22包括设置在像素驱动光电路21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与像素驱动电路21中的驱动晶体管电连接的阳极层221,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阳极层221远离衬底1一侧的发光层222和阴极层223。
示例性的,发光器件2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阳极层221和发光层222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发光器件2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发光层222和阴极层223之间的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
上述发光层222的结构包括多种。例如,发光层222可以为采用有机材料制备形成的有机发光层,此时,发光器件22可以称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又如,发光层222可以为采用量子点材料制备形成的无机发光层,此时,发光器件22可以称为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
上述发光器件22可以为顶发射型发光器件,也可以为底发射型发光器件。本公开以发光器件22为顶发射型发光器件为例,对显示面板100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2之间的像素界定层3。
此处,在子像素2包括像素驱动电路21和发光器件22的情况下,上述像素界定层3可以位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21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22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多个子像素2和像素界定层3远离衬底1一侧的封装层4。
示例性的,封装层4覆盖上述多个子像素2,也即,该多个子像素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该封装层4在衬底1的上的正投影范围内。这样可以利用封装层4对该多个子像素2进行封装、保护,避免外界中的水蒸气和/或氧气对该多个子像素2中的发光器件22造成腐蚀,影响显示面板100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多个子像素2远离衬底1一侧的镜面层5。
上述镜面层5可以位于显示区A内,或者,镜面层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外边界,可以与显示区A的边界重合。
当然,镜面层5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显示区A内,另一部分位于边框区B内。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镜面层5可以位于封装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与封装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表面直接接触。
上述镜面层5被配置为,对入射至镜面层5的外界环境光进行反射。这样可以在利用上述多个子像素2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可以利用镜面层5使得显示装置100具有镜子功能。
上述镜面层5的材料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能够使得镜面层5具有较高的光线反射率,实现较好的反射效果即可。
示例性的,镜面层5的材料可以包括铝、银、钛和钼中的至少一种。
镜面层5与像素界定层3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镜面层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或,镜面层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像素界定层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重合。
这样可以避免镜面层5对子像素2中的发光器件22形成遮挡,进而避免镜面层5对发光器件22中发出的光线形成遮挡,确保发光器件22中发出的光线能够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正常射出,进而可以避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图5及图7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与镜面层5电连接、且位于边框区B的静电防护部6。其中,静电防护部6被配置为,对镜面层5进行静电防护。
通过将静电防护部6设置在边框区B,可以避免静电防护部6占据显示区A的面积,使得显示面板10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镜面层5采用具有较高光线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备形成,使得镜面层5中容易产生并积累静电。通过设置与镜面层5电连接的静电防护部6,可以利用该静电防护部6对静电进行释放,进而可以对镜面层5进行静电防护,避免出现静电放电的现象。
由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在绑定区B内设置与镜面层5电连接的静电防护部6,在避免静电防护部6占据显示区A的面积的同时,利用静电防护部6对镜面层5进行静电防护。这样可以避免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形成积累,进而可以避免出现静电放电的现象,避免出现因静电放电对显示装置100中的器件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确保显示装置100的正常使用。
上述静电防护部6的结构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静电防护部6包括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和/或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也即,静电防护部6可以包括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或者静电防护部6可以包括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或者静电防护部6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和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
下面结合附图对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和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边框区B包括绑定区B1。显示面板100具有设置在绑定区B1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也即,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基于此,如图2和图3所示,静电防护部6可以包括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该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还与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电连接,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被配置为,将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传输至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在绑定区B1的多个引脚7,以及与该多个引脚7绑定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8。FPC 8可以向该多个引脚7传输电信号,或传输至该多个引脚7的电信号可以传输至FPC 8。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上述多个引脚7绑定的覆晶薄膜(Chip On Film,or,Chip On Flex,简称COF)9。FPC 8可以通过COF 9与上述多个引脚7绑定,进而FPC 8可以通过COF 9向该多个引脚7传输电信号,或传输至该多个引脚7的电信号可以通过COF 9传输至FPC 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的类型包括多种,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在边框区B的至少一条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该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例如可以围绕显示区A,也可以设置在显示区A的一侧。
上述多个引脚7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上述至少一条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可以与该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电连接。其中,该至少一条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可以与该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或者,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可以与多条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电连接。
示例性的,FPC 8具有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FPC 8被配置为,通过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将低电源电压信号(VSS)直接经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传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或者,依次经COF 9及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传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线10。
在此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引脚71可以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也即,若第一导电引脚71的数量为一个,则该第一导电引脚71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若第一导电引脚71的数量为多个,则该多个第一导电引脚7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可以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611,该至少一条第一引线611还与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的第一导电引脚71电连接。
第一引线611和第一导电引脚71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可以为:第一引线611和第一导电引脚71之间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或者,一个第一导电引脚71可以与多条第一引线611电连接。
此时,第一引线611被配置为,将镜面层5产生的静电经第一导电引脚71传输至FPC8的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或者依次经COF 9及第一导电引脚71传输至FPC 8的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这样便可以利用第一引线611对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进行释放,避免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形成积累,进而避免出现静电释放的现象。
第一引线611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为:第一引线611与镜面层5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提及的“同层”指的是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用于形成特定图形的膜层,然后利用同一掩模板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的层结构。根据特定图形的不同,一次构图工艺可能包括多次曝光、显影或刻蚀工艺,而形成的层结构中的特定图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些特定图形还可能处于不同的高度或者具有不同的厚度。这样一来,可以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同时制备形成第一引线611与镜面层5,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备工艺。
可选的,第一引线611与镜面层5可以呈一体结构。也即,在制备形成第一引线611和镜面层5后,两者所对应的图案是连续的,未断开的。
示例性的,考虑到镜面层5的形成材料,可以采用溅射工艺在封装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然后采用光刻工艺对该金属薄膜进行图案化,形成镜面层5及第一引线611。这样也就使得该金属薄膜的形状与封装层4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在得到镜面层5及第一引线611之后,也就可以使得第一引线611与封装层4的侧面相接触,并沿封装层4的侧面延伸至绑定区B1。
此处,封装层4的侧面例如指的是,封装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表面中,位于边框区B、相比于衬底1具有坡度且与衬底1之间具有夹角的部分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引线611与镜面层5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且第一引线611沿封装层4的侧面延伸至绑定区B1与第一导电引脚71电连接,这样在制备形成显示面板100的多个子像素2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对所使用的掩膜板进行改版,例如,可以避免对用于形成但不局限于形成源漏导电层、平坦层或像素界定层3等的掩膜版进行改版,进而可以避免大幅增加显示装置100的生产成本,提高显示装置100的通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在边框区B的至少一条地线11。该地线11例如可以围绕显示区A,也可以设置在显示区A的一侧。
上述多个引脚7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上述至少一条地线11可以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电连接。其中,该至少一条地线11可以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或者,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可以与多条地线11电连接。
示例性的,FPC 8具有地线点位。这样上述至少一条地线11可以依次通过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及COF 9连接至FPC 8的地线点位,将地线11接地,从而可以对显示面板100进行接地保护。
在此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中的至少二个导电引脚72可以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也即,若第二导电引脚72的数量为一个,则该第二导电引脚72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若第二导电引脚72的数量为多个,则该多个第二导电引脚7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可以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612,该至少一条第二引线612还与作为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G1的第二导电引脚72电连接。
第二引线612和第二导电引脚72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可以为:第二引线612和第二导电引脚72之间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或者,一个第二导电引脚72可以与多条第二引线612电连接。
此时,第二引线612被配置为,将镜面层5产生的静电依次经第二导电引脚72及COF9传输至FPC 8的地线点位。这样便可以利用第一引线611对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进行释放,避免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形成积累,进而避免出现静电释放的现象。
第二引线612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为:第二引线612与镜面层5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这样可以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同时制备形成第二引线612与镜面层5,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备工艺。
可选的,第二引线612与镜面层5可以呈一体结构。也即,在制备形成第一引线611和镜面层5后,两者所对应的图案是连续的,未断开的。
示例性的,考虑到镜面层5的形成材料,可以采用溅射工艺在封装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然后采用光刻工艺对该金属薄膜进行图案化,形成镜面层5及第二引线612。这样也就使得该金属薄膜的形状与封装层4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在得到镜面层5及第二引线612之后,也就可以使得第二引线612与封装层4的侧面相接触,并沿封装层4的侧面延伸至绑定区B1。
此处,关于封装层4的侧面的说明,可以参照上述一些示例中的示意性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引线612与镜面层5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且第二引线612沿封装层4的侧面延伸至绑定区B1与第二导电引脚72电连接,这样在制备形成显示面板100的多个子像素2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对所使用的掩膜板进行改版,例如,可以避免对用于形成但不局限于形成源漏导电层、平坦层或像素界定层3等的掩膜版进行改版,进而可以避免大幅增加显示装置100的生产成本,提高显示装置100的通用性。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区A和边框区B中的绑定区B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可选的,上述绑定区B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绑定区B1可以位于显示区A的一侧,或者,在绑定区B1包括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绑定区B1可以分别位于显示区A的不同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以绑定区B1的数量为一个、且该绑定区B1位于显示区A的一侧为例,沿绑定区B1和显示区A的排列方向,显示区A的平分线O1和绑定区B1的平分线O2重合或大致重合。例如,显示区A的形状可以相对于其平分线O1对称设置,绑定区B1的形状可以相对于其平分线O2对称设置。
在此情况下,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为:
如图3所示,在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611的情况下,该第一引线611的数量为多条,且该多条第一引线611相对于显示区A的平分线O1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在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612的情况下,该第二引线612的数量为多条,该多条第二引线612相对于显示区A的平分线O1对称分布。
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所包括的第一引线611或第二引线612的分布均匀性,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线路分布的对称性。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及图7所示,显示面板100具有设置在边框区B的多个第二固定电压信号端G2。该多个第二固定电压信号端G2可以包括第一电压信号端G21和第二电压信号端G22。其中,第一电压信号端G21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例如可以用VGH表示)的电压高于第二电压信号端G22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例如可以用VGL表示)的电压。
基于此,如图5及图7所示,静电防护部6可以包括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该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还与第一电压信号端G21及第二电压信号端G2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可以为正静电,也可以为负静电。
在此情况下,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可以被配置为,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信号VGH的电压(也即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为正静电)的情况下,将该静电传输至第一电压信号端G21。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还可以被配置为,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低于第二电压信号VGL的电压(也即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为负静电)的情况下,将该静电传输至第二电压信号端G22。
这样便可以利用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对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进行释放,避免镜面层5中形成静电积累,进而避免出现显示面板100内部静电放电的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及图7所示,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电路621。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管6212。
其中,第一晶体管6211与镜面层5和第一电压信号端G2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6211被配置为,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信号VGH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将静电传输至第一电压信号端G21。也即,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为正静电、且该正静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信号VGH的电压的情况下,第一晶体管6211可以在正静电和第一电压信号VGH之间所形成的压差下导通,对该正静电进行释放。
第二晶体管6212与镜面层5和第二电压信号端G2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6212被配置为,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低于第二电压信号VGL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将静电传输至第二电压信号端G22。也即,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为负静电、且该负静电的电压低于第二电压信号VGL的电压的情况下,第二晶体管6212可以在第一电压信号VGH和负静电之间所形成的压差下导通,对该负静电进行释放。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管6212可以为薄膜晶体管,其类型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21中的薄膜晶体管的类型相同。这样第一静电释放子电路6211、第二静电释放子电路6212和像素驱动电路21可以同步形成。
这样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备工艺,避免因设置静电防护电路62'而增加制备显示面板100的工艺流程,避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
上述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62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示例性的,第一晶体管62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晶体62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第一晶体管621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第一晶体管6211依次串接,在第二晶体6212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第二晶体6212依次串接。
下面以第一晶体管6211的数量为一个,第二晶体管6212的数量为一个,对静电防护电路621的连接关系及工作过程进行示意性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薄膜晶体管包括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的导通方向相反。
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管6212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以两者的类型相同为例。
如图6所示,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一极62111和控制极62112电连接,且与第一电压信号端G2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二极62113与镜面层5电连接。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一极62121和控制极62122电连接,且与镜面层5电连接,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二极62123与第二电压信号端G22电连接。
此处,第一晶体管6211的控制极62112即为第一晶体管6211的栅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控制极62122即为第二晶体管6212的栅极。
在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管6212均为P型管的情况下,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一极62111则为第一晶体管6211的漏极,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二极62113则为第一晶体管6211的源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一极62121则为第二晶体管6212的漏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二极62123则为第二晶体管6212的源极。
在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管6212均为N型管的情况下,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一极62111则为第一晶体管6211的源极,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二极62113则为第一晶体管6211的漏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一极62121则为第二晶体管6212的源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二极62123则为第二晶体管6212的漏极。
示例性的,以第一晶体管6211和第二晶体管6212均为P型管为例。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一极62111和控制极62112电连接之后,可以将第一晶体管6211等效为第一二极管,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一极62111和控制极62112共同等效为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晶体管6211的第二极62113等效为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一极62121和控制极62122电连接之后,可以将第二晶体管6212等效为第二二极管,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一极62121和控制极62122可以共同等效为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晶体管6212的第二极62123等效为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这样若镜面层5中产生静电,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信号VGH的电压的情况下,第一晶体管6211导通,该静电(也即为正静电)从镜面层5,依次经过第一晶体管6211的源极及第一晶体管6211的漏极传输至第一电压信号端G21,对该静电进行释放,降低镜面层5的电位。
在镜面层5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低于第二电压信号VGL的电压的情况下,第二晶体管6212导通,该静电(也即为负静电)从镜面层5,依次经过第二晶体管6212的漏极及第二晶体管6212的源极传输至第二电压信号端G22,对该静电进行释放,也即,第二电压信号端G22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VGL依次经过第二晶体管6212的源极及第二晶体管6212的漏极传输至镜面层5,抬高镜面层5的电位。
这样也便可以实现对镜面层5的静电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静电防护电路6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一些示例中,在静电防护电路62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相互间隔地设置在边框区B内。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对镜面层5的静电防护效果。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上述边框区B围绕显示区A。该多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相互间隔地设置在边框区B内。也即,该多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相互间隔地设置在镜面层5的周围。
这样在镜面层5的某一位置产生的静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信号VGH的电压或低于第二电压信号VGL的电压的情况下,便可以通过与该位置相距较近的静电防护电路621进行静电释放,有效提高了对静电进行释放的效率,使得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具有较好的静电防护效果。
而且,在某一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静电防护电路621对静电进行释放,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5所示,显示区A可以呈矩形。此时,静电防护电路621的数量例如可以为四个,该四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分布在显示区A的四个角部所对应的位置处。如图7所示,静电防护电路621的数量例如可以为七个,其中四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分布在显示区A的四个角部所对应的位置处,另外三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分布在显示区A的四个角部中每相邻的两个角部之间所对应的位置处。这样有利于提高静电释放的平衡性,提高静电防护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静电防护部6同时包括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和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的情况下,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和第二子静电防护部62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区A可以呈矩形,边框区B围绕该显示区A。此时,边框区B中的绑定区B1可以位于显示区A的一侧。
基于此,第一子静电防护部61可以设置在显示区A的一侧。在第二静电防护部62包括多个静电防护电路621的情况下,该多个静电防护电路621可以均匀地设置在显示区A的其余侧。
此处,显示区A的其余侧指的是,显示区A中除与绑定区B1相对的一侧以为的其他三侧。均匀地设置例如指的是,位于显示区A的同一侧的多个静电防护电路621等间隔设置。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0。如图8所示,该显示装置10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0。
当然,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承载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外壳等。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旁侧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子像素;
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镜面层;以及,
与所述镜面层电连接、且位于所述边框区的静电防护部;
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被配置为,对所述镜面层进行静电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包括绑定区;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设置在所述绑定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包括还与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第一子静电防护部;
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传输至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至少一条低电源电压信号线;
设置在所述绑定区、且与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绑定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具有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所述柔性电路板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将低电源电压信号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引脚传输至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线;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
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还与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的第一导电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产生的静电经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传输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引脚绑定的覆晶薄膜;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引脚绑定;
所述第一引线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产生的静电经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所述覆晶薄膜传输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低电源电压信号点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至少一条地线;
设置在所述绑定区、且与所述地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
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引脚绑定的覆晶薄膜;以及,
与所述覆晶薄膜绑定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地线点位;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
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还与作为所述第一固定电压信号端的第二导电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二引线被配置为,将所述镜面层产生的静电经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及所述覆晶薄膜传输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地线点位。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镜面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镜面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和所述镜面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多个子像素的封装层;
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封装层的侧面接触,并沿所述封装层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封装层的侧面接触,并沿所述封装层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的排列方向,所述显示区的平分线和所述绑定区的平分线重合或大致重合;
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线的数量为多条,多条第一引线相对于所述显示区的平分线对称分布;
在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引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引线的数量为多条,多条第二引线相对于所述显示区的平分线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多个第二固定电压信号端;所述多个第二固定电压信号端包括第一电压信号端和第二电压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
其中,所述静电防护部包括还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第二子静电防护部;
所述第二子静电防护部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与所述镜面层和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以及与所述镜面层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被配置为,在所述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将静电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被配置为,在所述镜面层中产生的静电的电压低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将静电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和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同步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围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静电防护电路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呈矩形,所述边框区围绕所述显示区;
在所述静电防护部包括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和所述第二子静电防护部、且所述第二静电防护部包括多个静电防护电路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子静电防护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多个静电防护电路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其余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像素界定层;
所述镜面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或,所述镜面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062894.9A 2020-05-28 2020-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86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2894.9A CN112186019B (zh) 2020-09-30 2020-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180000479.7A CN114026698B (zh) 2020-05-28 2021-03-1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922,406 US20230200188A1 (en) 2020-05-28 2021-03-15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21812847.8A EP4131407A4 (en) 2020-05-28 2021-03-15 DISPLAY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080865 WO2021238343A1 (zh) 2020-05-28 2021-03-15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10632 WO2022068383A1 (zh) 2020-09-30 2021-08-0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926,706 US20230209949A1 (en) 2020-09-30 2021-08-04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2894.9A CN112186019B (zh) 2020-09-30 2020-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6019A true CN112186019A (zh) 2021-01-05
CN112186019B CN112186019B (zh) 2022-10-25

Family

ID=7394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2894.9A Active CN112186019B (zh) 2020-05-28 2020-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9949A1 (zh)
CN (1) CN112186019B (zh)
WO (1) WO202206838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5376A (zh) * 2021-06-21 2021-09-0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71566A (zh) * 2021-07-23 2021-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38343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68383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36813A1 (zh) * 2021-05-14 2022-11-17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406575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420B (zh) * 2022-05-27 2024-02-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84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38509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00211477A1 (en) * 2015-10-15 2020-07-02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681B (zh) * 2013-12-30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显示装置
WO2017068454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panel,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07342284A (zh) * 2017-08-14 2017-1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66994B (zh) * 2018-06-20 2021-03-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2186019B (zh) * 2020-09-30 2022-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11477A1 (en) * 2015-10-15 2020-07-02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6784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38509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343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6698A (zh) * 2020-05-28 2022-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68383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36813A1 (zh) * 2021-05-14 2022-11-17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45376A (zh) * 2021-06-21 2021-09-0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71566A (zh) * 2021-07-23 2021-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71566B (zh) * 2021-07-23 202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6575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6019B (zh) 2022-10-25
WO2022068383A1 (zh) 2022-04-07
US20230209949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601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486949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92507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92234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2714955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EP4050658B1 (en)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10648B (zh)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US2024002339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344439A1 (en) Anti-corrosion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335114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2202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47272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2034444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2771674B (zh) 电子装置基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US1186111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035012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803283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5398637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28602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40388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164173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08343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US2024009027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and mother substrate
US2023030936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and mother substrate
US2024018836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