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5992A - 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5992A
CN112165992A CN201980033685.0A CN201980033685A CN112165992A CN 112165992 A CN112165992 A CN 112165992A CN 201980033685 A CN201980033685 A CN 201980033685A CN 112165992 A CN112165992 A CN 112165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oated
coating liquid
gap
discharg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36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5992B (zh
Inventor
三宅雅士
道平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65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5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0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 B05D7/0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to surfaces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涂布装置构成为涂布液形成具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液珠,喷出口与被涂布对象之间的空隙被设定为所述鼓出部分不与所述被涂布对象接触,涂布部的下游侧的唇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为0.1mm~2.5mm。

Description

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日本特许申请2018-097666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而编入于本申请说明书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一种涂布装置,例如使用在基材等被涂布对象涂布涂布液的模涂机。
例如,如图12所示,作为模涂机的涂布装置50包括作为涂布部53的模头,该涂布部53自喷出口53aa向被涂布对象21喷出涂布液23进行涂布,该被涂布对象21被支承部65支承并且相对地移动。该涂布装置50构成为,一边使被涂布对象21移动一边利用涂布部53对被涂布对象21进行涂布,使涂布于被涂布对象21的涂布液23固化而形成涂布膜25。涂布部53具有以形成狭槽58的方式互相相对配置的上游侧的模头块55和下游侧的模头块57,狭槽58的顶端缘被设为喷出口53aa。
在该涂布装置50中,被涂布对象21与喷出口53aa之间的距离(空隙)G设定为被涂布的涂布液23的厚度、即固化前的涂布膜25的厚度(湿润厚度)T的2倍以下左右。
但是,若这样使空隙G较小,则灰尘等异物会卡在被涂布对象21与喷出口53aa之间,由此可能引起产生条纹这样的不良问题的发生。在发生这样的不良问题时,得到的涂布膜的品质降低。
于是,提案有一种涂布装置,该涂布装置构成为通过将上述空隙G设定为涂布膜的湿润厚度T的2.5倍以上,自喷出口沿着与被涂布对象垂直的方向笔直地且成为膜状地喷出涂布液,从而使涂布液与被涂布对象碰撞而进行涂布(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0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涂布装置中,狭缝(狭槽)的出口间隔(狭槽宽度)较窄,为0.1mm以下。因此,当向被涂布对象涂布涂布液时,由该狭窄导致被涂布对象的宽度方向上的狭槽的加工精度的偏差对涂布液的湿润厚度的偏差产生较大的影响,其结果,可能得到存在涂布不均的涂布膜。这样的涂布膜的品质降低。
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涂布装置中,可能产生涂布膜的与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大于比该两端部靠内侧的部分的厚度这样的涂布不均。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抑制了由涂布不均引起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的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装置,其中,
该涂布装置包括涂布部,该涂布部具有喷出涂布液的喷出口,自所述喷出口向相对于该喷出口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喷出所述涂布液而进行涂布,
该涂布装置构成为,在自所述喷出口向所述被涂布对象喷出具有预定的伸长度的所述涂布液时,所述涂布液形成液珠并且维持连结所述喷出口和所述被涂布对象的状态,该液珠具有在所述喷出口侧鼓出的鼓出部分和自该鼓出部分到所述被涂布对象以顶端变细的方式朝向所述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倾斜延伸的延伸部分,
所述喷出口与所述被涂布对象之间的空隙被设定为所述鼓出部分不与所述被涂布对象接触,
所述涂布部具有在所述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模头唇部和下游侧的模头唇部,在所述上游侧的模头唇部与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之间的间隙具有所述喷出口,
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为0.1mm~2.5mm。
在此,鼓出部分是指位于喷出口侧且比被涂布对象侧的部分(延伸部分)鼓出的部分,并且是以不与被涂布对象直接接触的方式与被涂布对象之间形成有间隙的部分。
另外,伸长度是指,在使涂布液以5g/min的速度自内径为2mm的圆筒构件的开口向在距离该开口1mm的位置以30m/min的旋转速度旋转的辊喷出,并使圆筒构件的开口与辊之间的间隔(测量空隙D)从1mm开始逐渐变大时,表示连结着开口和辊的涂布液被切断时的上述开口与辊之间的间隔的数值(mm)。
在上述结构的涂布装置中,可以是,
所述预定的伸长度为2mm以上。
在上述结构的涂布装置中,可以是,
所述空隙设定为0.25mm~2mm。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所述涂布装置,
自所述喷出口喷出所述涂布液,向相对于该喷出口相对移动的所述被涂布对象涂布该涂布液而制造涂布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空隙周边的概略侧视图,该图中还一同表示了喷出涂布液的示意性的状态。
图3是表示测量涂布液的伸长度的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下游侧唇部的长度小于图2中的长度的情况下的空隙周边的概略侧视图,该图中还一同表示了喷出涂布液的示意性的状态。
图5是表示实验例1中涂布液的形成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照片。
图6是示意性表示实验例1中涂布液的未形成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实验例1中涂布液的未形成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实验例1中涂布液的未形成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照片。
图9是表示实验例2的结果的图表。
图10是表示实验例3的结果的图表。
图11是表示实验例4的结果的图表。
图12是表示以往的涂布装置的空隙周边的概略侧视图,该图中还表示了喷出涂布液的示意性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包括涂布部3,该涂布部3具有喷出涂布液23的喷出口3aa,自所述喷出口3aa向相对于该喷出口3aa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喷出所述涂布液23进行涂布,
该涂布装置1构成为,使由所述涂布部3涂布于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所述涂布液23固化而形成涂布膜25。
涂布装置1构成为,在自所述喷出口3aa向所述被涂布对象21喷出具有预定的伸长度的所述涂布液23时,所述涂布液23形成液珠并且维持连结所述喷出口3aa和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状态,该液珠具有在所述喷出口3aa侧鼓出的鼓出部分23a和自该鼓出部分23a到所述被涂布对象21以顶端变细的方式朝向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的下游侧倾斜延伸的延伸部分23b。
涂布装置1根据所述鼓出部分23a的大小来调整所述喷出口3aa与所述被涂布对象21之间的空隙G,以使所述鼓出部分23a不与所述被涂布对象21接触。
所述涂布部3具有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的上游侧的模头唇部5a和下游侧的模头唇部7a,在所述上游侧的模头唇部5a与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7a之间的间隙具有所述喷出口3aa,
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7a在所述移动方向M上的长度为0.1mm~2.5mm。
涂布装置1还包括固化部13,该固化部13使由涂布部3涂布的涂布液23固化而形成涂布膜25。
涂布装置1还包括支承部15,该支承部15利用表面来支承被涂布对象21,并且使该被涂布对象21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涂布部3相对地移动。
作为被涂布对象21,不受特殊限定,例如可举出图1所示那样的呈带状的被涂布对象,例如可举出呈带状的片构件等。
作为该片状构件,例如可举出树脂薄膜。另外,作为树脂薄膜,例如可举出以下所示那样的树脂薄膜等。
即,树脂薄膜不受特殊限定,能够根据用途适当选择。例如,作为可用作光学用途的树脂薄膜,能够适当地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二乙酰基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烯烃系聚合物、氯化乙烯系聚合物、尼龙或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等透明聚合物构成的薄膜。
此外,作为可用作光学用途的树脂薄膜,也能够列举由酰亚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合物、乙烯基缩丁醛系聚合物、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等透明聚合物构成的薄膜等。
关于被涂布对象21,在后面进行叙述。
支承部15用于从涂布部3的相反侧支承沿长度方向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向支承于支承部15且相对于涂布部3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进行涂布。
作为该支承部15,可举出辊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15在与涂布部3的喷出口3aa相对的位置使被涂布对象21相对于该喷出口3aa相对地自一侧(图1的上方)向另一侧(图1的下方)移动。
固化部13构成为使涂布液23固化而形成涂布膜25。通过利用该固化部13固化,从而形成涂布膜25。固化部13只要能够使涂布液23固化即可,不受特殊限定。该固化部13能够根据涂布液23的种类等适当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涂布部3,采用具有狭槽8的模头。像这样具备模头的涂布装置1被称作模涂机。
涂布部3自狭槽8的喷出口3aa喷出涂布液23,向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上涂布涂布液23。
涂布部3以狭槽8的喷出口3aa朝向侧方(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向沿上下方向相对于喷出口3aa相对地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喷出涂布液23。自涂布液23的收容部(未图示)经由配管(未图示)和泵(未图示)向涂布部3供给涂布液23。
具体而言,涂布部3包括上游侧的模头块5和与上游侧的模头块5相对配置的下游侧的模头块7。涂布部3通过使上游侧的模头块5与下游侧的模头块7对合而形成。通过如此使上游侧的模头块5与下游侧的模头块7对合,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能够存储由泵(未图示)供给来的涂布液23的歧管9和自该歧管9朝向顶端缘配置的狭槽8。另外,上游侧的模头块5的顶端缘即上游侧唇部5a与下游侧的模头块7的顶端缘即下游侧唇部7a之间的间隙成为狭槽8的喷出口3aa。
上游侧唇部5a和下游侧唇部7a配置为位于与支承部15的径向R垂直的平面上。狭槽8与支承部15的径向R平行地配置。
喷出口3aa的间隔、即在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上的长度(狭槽宽度)不受特殊限定,能够适当设定。
例如,若狭槽宽度过小,则狭槽8的加工精度的偏差对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的偏差造成的不良影响过大,可能无法容许该偏差。另外,若狭槽宽度过大,则模头的内压降低而无法在模头内部沿宽度方向均匀地分配涂布液23,可能无法容许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的偏差。
若考虑该观点,则狭槽宽度例如优选为0.05mm~1.5mm,更优选为0.1mm~1.5mm,进一步优选为0.3mm~1.2mm。特别是,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在狭槽宽度为0.3mm~1.2mm的情况下,即使在该数值范围内使狭槽宽度变化,能够涂布的条件范围也不会变化,因此在这一方面也较优选。
关于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
被涂布对象21与下游侧唇部7a之间的距离(下游侧空隙)、即被涂布对象21与喷出口3aa之间的距离(空隙)G优选为被涂布的涂布液23的固化前的厚度(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的2.5倍~20倍,更优选为3倍~15倍。另外,空隙G优选为0.25mm~2mm,更优选为0.3mm~1.5mm。
图1中示出涂布部3向相对地移动的带状的被涂布对象21连续喷出涂布液23进行涂布的形态,但涂布部3涂布涂布液23的形态并不限定于图1的形态。另外,图1中示出被涂布对象21顺时针移动的形态,但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也不受特殊限定。
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构成为,在自喷出口3aa向被涂布对象21喷出具有预定的伸长度的涂布液23时,涂布液23形成液珠并且维持连结喷出口3aa和被涂布对象21的状态,该液珠具有:在喷出口3aa侧鼓出的鼓出部分23a;以及延伸部分23b,该延伸部分23b自该鼓出部分23a到被涂布对象21以顶端变细的方式朝向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的下游侧倾斜延伸。
该涂布液23的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的形状通过根据涂布液23的种类、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T、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调整喷出口3aa与被涂布对象21之间的空隙G来确定。
该涂布液23具有固化成分,该涂布液23被涂布于被涂布对象21并在该被涂布对象21上固化。
该涂布液23的种类能够适当设定为,具有使连结喷出口3aa和被涂布对象21的涂布液23成为上述的具有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的形状那样的预定的伸长度。
在此,如图3所示,伸长度为如下的数值,即:使涂布液23以5g/min的速度自内径2mm的圆筒构件(伸长度的测量用的圆筒构件)的开口向在距离该开口1mm的位置以30m/min的旋转速度旋转的辊(伸长度的测量用的辊)喷出,并使圆筒构件的开口与辊之间的间隔(测量空隙D)从1mm开始逐渐增大时,表示连结着开口和辊的涂布液23断开时的上述开口与辊之间的间隔的数值(mm)。
在测量伸长度时,在室温为23℃、相对湿度为50%RH的环境下,涂布液23的温度设定为23±2℃。
在容易成为具有上述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的形状的方面,涂布液23的伸长度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
由于涂布液23的伸长度为2mm以上,因而涂布液23容易充分伸长,因此,容易以不与被涂布对象21接触的方式形成鼓出部分23a,另外,容易不间断地形成延伸部分23b。
如此,容易形成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
因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抑制了由涂布不均引起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25。
上述伸长度的上限不受特殊限定,能够适当设定。例如,当涂布液23的伸长度变得过大时,涂布液的液体切断性变差,由于该原因,具有产生涂布液的处理性恶化这样的不良问题的倾向。因而,例如,若考虑抑制该不良问题的产生的观点,则涂布液23的伸长度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
作为这样的涂布液23,可举出例如聚合物溶液,作为被用作上述固化成分的材料,可列举热固化性材料、紫外线固化性材料、电子束固化性材料等。
作为涂布液23,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粘合剂。
其中,作为涂布液23,例如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通过使用该丙烯酸系聚合物,具有能够制作偏振片的优点。
涂布液23的粘度优选为0.1Pa·s以上且100Pa·s以下,更优选为0.5Pa·s以上且20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Pa·s以上且20Pa·s以下。该粘度为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值。
在涂布液23的粘度为0.1Pa·s以上的情况下,具有不易受到因干燥对涂布膜产生的影响的优点。
在涂布液23的粘度为100Pa·s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广泛地使用公知的泵,另外具有涂布液的处理性优异的优点。
涂布液23的密度优选为700kg/m3~1500kg/m3,更优选为800kg/m3~1400kg/m3,进一步优选为800kg/m3~1000kg/m3。该密度为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值。
被涂布的涂布液23的厚度(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T不受特殊限定,能够适当设定。该厚度T例如能够通过根据涂布液23的粘度调整来自涂布部3的涂布液23的喷出量和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来进行调整。
被涂布的涂布液23的厚度T优选为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
该厚度T为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值。
来自涂布部3的喷出口3aa的涂布液23的喷出量(通量)例如能够设为8.3×10-8m2/s~2.5×10-3m2/s。
来自喷出口3aa的涂布液23的喷出量例如能够通过调整由上述泵(未图示)向涂布部3供给的涂布液的供给速度来进行调整。
被涂布对象21的厚度不受特殊限定,但例如优选为5μm~500μm。
在图1中示出被涂布对象21为具有挠性的长条状的形态,但除此以外,被涂布对象21也能够采用单板状的形态、具有非挠性的形态。
该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例如能够通过调整支承部15的旋转速度来进行调整。该移动速度优选为5m/min~300m/min,更优选为10m/min~100m/min,进一步优选为10m/min~50m/min。
由于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为5m/min以上,因而具有驱动系统稳定的优点。
由于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为300m/min以下,因而具有空气不易进入被涂布对象21与涂布液23之间的优点,而且具有能够抑制由被涂布对象21与支承部15之间夹带空气导致的蛇形运动的优点。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中,更优选的是,涂布液23具有1Pa·s~20Pa·s的粘度,具有800kg/m3~1000kg/m3的密度,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为5m/min~50m/min。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中,当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从图2所示的状态减小到像图4所示的状态那样时,与其对应地,能够与涂布液23接触的下游侧唇部7a的面积减小。由此,下游侧唇部7a的能够对鼓出部分23a的鼓起进行支承的面积减小,因此,鼓出部分23a减小。在像这样鼓出部分23a减小时,鼓出部分23a与被涂布对象21之间的间隙增大,与其对应地,能够减小被涂布对象21与喷出口3aa之间的距离(空隙)G。当空隙G减小时,在自喷出口3aa到达被涂布对象21的期间,涂布液23利用自身的表面张力进行收缩的时间缩短,因此能够抑制涂布膜25的两端部的隆起(缘高)。因而,能够抑制涂布膜25的两端部的厚度大于内侧的厚度。
更详细而言,在除空隙G和下游侧唇部7a以外的条件(上游侧唇部的长度、狭槽8在移动方向M上的长度、涂布液、被涂布对象以及被涂布对象的移动速度等)一定的情况下,越减小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则鼓出部分23a越小,与其对应地,能够减小空隙G。
如此,由于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越小,则鼓出部分23a越减小,因此,与其对应地,能够维持鼓出部分23a和被涂布对象21非接触的状态,并且还能够减小被涂布对象21与喷出口3aa之间的距离(空隙)G。
另外,当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过小时,可能无法形成鼓出部分23a。另外,可能导致下游侧唇部7a的加工精度的降低、强度的降低。
从该观点来看,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为0.1mm以上且2.5mm以下,优选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布装置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得出了以下的见解。
即,在如图12所示地进行涂布时(近距离涂布),可能产生异物卡挂于空隙这样的不良问题。
在此,在想要连续形成涂布膜时,需要将被涂布对象彼此接合,并向接合后的被涂布对象进行涂布。该情况下,当空隙较小时,可能导致接缝卡挂于空隙,因此,可能需要使被涂布对象或者涂布部暂时退避。这样一来,导致作业性的降低。
另外,在一边利用辊支承被涂布对象一边使被涂布对象移动的情况下,当空隙较小时,与其对应地,辊的加工精度(圆柱度、振动、挠曲等)的偏差对涂布膜的湿润厚度产生的影响变大,因此,可能导致获得的涂布膜的厚度产生偏差。
另一方面,若像专利文献1的涂布装置那样增大空隙,则可以消除由上述的近距离涂布所引起的不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与图12的涂布装置不同,使涂布液以笔直且成为膜状的方式喷出。因此,当向被涂布对象涂布涂布液时,被涂布对象的宽度方向上的狭槽的加工精度的偏差对涂布液的湿润厚度的偏差产生较大的影响,其结果,可能得到存在涂布不均的涂布膜。
于是,本发明人着眼于自喷出口喷出后到达被涂布对象的期间存在的涂布液的外观形状,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结果发现:在自喷出口喷出涂布液时,在连结着喷出口和被涂布对象的涂布液(液珠)成为具有在喷出口侧鼓出的鼓出部分和自该鼓出部分到被涂布对象以顶端变细的方式向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延伸的延伸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不产生涂布不均地向被涂布对象涂布涂布液。另外发现这样的形状能够通过如下的方式来实现,即:使用具有能够形成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程度的伸长度的涂布液,并根据该涂布液调整喷出口与被涂布对象之间的间隔。
相对于此,在图12所示的近距离涂布中,未形成鼓出部分。
另一方面,即使空隙大于近距离涂布的空隙,若其大小不够,则例如图6所示,鼓出的部分与被涂布对象接触而变得不存在鼓出部分,其结果,无论是在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还是在与该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湿润厚度的偏差均变大,可能产生涂布不均。另外,若空隙变得过大,则如图7和图8所示,延伸部分发生了间断(喷出口和被涂布对象不由涂布液连结),可能导致无法涂布、即使能够涂布也会产生条纹状的涂布不均。
如此,发现了:在空隙内的涂布液的形状为上述特定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抑制了由涂布不均引起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
本发明人基于该见解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得出了以下的见解。
即,发现了:越增大空隙,则在涂布液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喷出口到达被涂布对象之前,涂布液在与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越缩小,该缩小的量导致在该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的隆起(在两端部形成所谓的缘高),其结果,产生该两端部的厚度大于内侧的厚度的不良情况。若产生该不良情况,则厚度较大的两端部无法作为产品使用,其结果,需要通过切断来只去除两端部而得到产品,结果可能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另外,若产生该不良情况,则在将被涂布对象连同涂布膜一起卷取时,还可能产生卷绕偏移等卷取不良。
从该观点来看,期望空隙较小。
但是,若减小空隙,则如上述的图6所示,会导致无法形成鼓出部分。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互相矛盾的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鼓出部分的大小受涂布部的下游侧的唇部在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影响。具体而言,若下游侧唇部的长度增大,则与其接触的区域增大,结果,鼓出部分增大,另一方面,若下游侧唇部的长度减小,则与其接触的区域减小,结果,鼓出部分减小。
而且,发现:鼓出部分越小,与其对应地,越能够减小空隙,由此,能够抑制涂布膜的两端部的厚度大于内侧的厚度。
即,得出以下见解并完成了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通过将空隙处的涂布液的形状设为具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形状,并且将下游侧唇部的长度设为特定的长度,能够维持形成了鼓出部分的状态,并且能够减小鼓出部分,由此能够减小空隙,因此能够抑制涂布膜的两端部的厚度大于内侧的厚度。
即,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包括涂布部3,该涂布部3具有喷出涂布液23的喷出口3aa,自所述喷出口3aa向相对于该喷出口3aa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喷出所述涂布液23而进行涂布,
该涂布装置1构成为,在自所述喷出口3aa向所述被涂布对象21喷出具有预定的伸长度的所述涂布液23时,所述涂布液23形成液珠并且维持连结所述喷出口3aa和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状态,该液珠具有在所述喷出口3aa侧鼓出的鼓出部分23a和自该鼓出部分23a到所述被涂布对象21以顶端变细的方式向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的下游侧延伸的延伸部分23b,
所述喷出口3aa与所述被涂布对象21之间的空隙G设定为使所述鼓出部分23a不与所述被涂布对象21接触,
所述涂布部3具有在所述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上的上游侧的模头唇部5a和下游侧的模头唇部7a,在所述上游侧的模头唇部5a与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7a之间的间隙具有所述喷出口3aa,
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7a的所述移动方向M上的长度为0.1mm~2.5mm。
根据该结构,由于空隙G大于图12所示的以往的近距离涂布的空隙G,因此能够抑制由空隙G过小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另外,虽然空隙G大于近距离涂布的空隙G,但若其大小不够,则可能导致涂布液23的鼓出的部分(鼓出部分)23a与被涂布对象21接触。但是,通过如上述那样调整空隙G,能够抑制因该接触而发生的、由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T的偏差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而且,能够抑制因空隙G过大而发生的、由涂布液23中断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而且,相比于为了使涂布液23自喷出口3aa笔直且呈膜状喷出而需要减小狭槽宽度的专利文献1的情况,为了将喷出涂布液23的势头减弱到能够确保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存在的程度,能够增大狭槽宽度地喷出涂布液23,因此,与其对应地,能够抑制涂布膜25的湿润厚度T的偏差的产生。
如此,能够抑制由空隙G过小引起的涂布不均、虽然空隙G较大但由于涂布液23猛地与被涂布对象21碰撞而引起的涂布不均。
因而,能够抑制由该空隙G变大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此外,通过将下游侧唇部7a的在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方向M上的长度设为0.1mm以上,从而容易形成鼓出部分23a,通过将该长度设为2.5mm以下,从而鼓出部分23a变小,与其对应地,能够减小空隙G,因此,能够抑制涂布膜25的两端部的厚度大于内侧的厚度(缘高)。
因而,能够抑制由该两端部与内侧之间的厚度之差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因而,能够得到抑制了由源自于空隙G的涂布不均导致的品质下降、由缘高这样的涂布不均导致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25。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中,优选上述预定的伸长度为2mm以上。
由于上述伸长度为2mm以上,而使涂布液23容易充分地伸长,因此,容易以不与被涂布对象21接触的方式形成鼓出部分23a,另外,容易不间断地形成延伸部分23b。
因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抑制了由涂布不均引起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25。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中,
优选所述空隙G设定为0.25mm~2mm。
通过将上述空隙G设定为0.25mm以上,能够进一步抑制涂布膜25的外观不良,特别是点缺陷,通过将空隙G设定为2mm以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卷取不良(缘高)。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膜25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膜25的制造方法为如下方法:使用上述的涂布装置1,自喷出口3aa喷出涂布液23,向相对于该喷出口3aa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涂布该涂布液23而制造涂布膜25。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膜25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自涂布装置1的涂布部3的喷出口3aa喷出涂布液23,向相对于该喷出口3aa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21涂布该涂布液23;以及
使涂布于被涂布对象21的涂布液23固化而得到涂布膜25。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膜25的制造方法中,预先以下游侧的模头块7的下游侧唇部7a的长度成为0.1mm~2.5mm的方式形成涂布部3,使用具备该涂布部3的涂布装置1。另外,作为涂布液23,使用具有预定的伸长度的涂布液,即、使用能够形成具有上述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的液珠的涂布液。在涂布装置1中,根据涂布液23的种类和性状,设定涂布液23从喷出口3aa的喷出量、被涂布对象21的移动速度以及涂布部3的相对于被涂布对象21的配置,以使连结喷出口3aa和被涂布对象21的涂布液23形成具有上述的鼓出部分23a和延伸部分23b的液珠,并且鼓出部分23a不与被涂布对象21接触。在涂布部3的配置的设定中,使用具有上述伸长度的涂布液23,根据鼓出部分23a的大小调整空隙G,以使鼓出部分23a不与被涂布对象21接触。然后,在所设定的条件下,自涂布部3的喷出口3aa向被涂布对象21喷出涂布液23而进行涂布。接着,利用固化部13使涂布于被涂布对象21上的涂布液23固化,而得到涂布膜25。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膜25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1进行涂布,与上述相同,能够得到抑制了由涂布不均引起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25。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能够得到抑制了由涂布不均引起的品质下降的涂布膜的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如上所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所意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实施例
接着,列举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以下,只要没有特殊规定,测量环境条件就全部为23℃且50%RH。
(实验例1)
(使用材料)
·被涂布对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ール、三菱树脂公司制)
·涂布液: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H(参照表1)、溶剂:甲苯、乙酸乙酯
(密度的测量方法)
通过使用科里奥利流量计(Promass83F,恩德斯豪斯(Endress+Hauser)公司制)的密度测量功能,来测量涂布液的密度。
(粘度的测量方法)
使用具备治具(锥的直径为25mm~50mm且锥的角度为0.5°~2°的锥形板)的流变仪(MCR302,治具:直径为50mm、角度为1°的锥形板,Anton Paar公司制),在21℃~25℃的温度条件下且剪切速度为1(1/s)的条件下,测量涂布液的粘度。
(伸长度的测量方法)
如所述的图3所示,使涂布液23以5g/min的速度自内径为2mm的圆筒构件(伸长度的测量用的圆筒构件)的开口向在距离该开口1mm的位置以30m/min的旋转速度旋转的辊(伸长度的测量用的辊)喷出,在将圆筒构件的开口与辊之间的间隔(测量空隙D)从1mm开始逐渐变大时,测量表示连结着开口和辊的涂布液23断开时的上述开口与辊之间的间隔的数值(mm)。测量时,涂布液23的温度设定为23℃±2℃。
(实验例1)
使用上述材料,在下述条件和表1的条件下,向被涂布对象喷出涂布液,利用下述的方法调查涂布状态。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另外,图5中表示关于空隙为1.0mm的情况下的涂布状态的结果,图6中表示关于空隙为0.2mm的情况下的涂布状态的结果,图7和图8中表示关于空隙为5.0mm的情况下的涂布状态的结果。
(涂布条件)
·涂布液的喷出量(通量):4.2×10-5m2/s
·狭槽宽度:0.6mm
·被涂布对象的移动速度:25m/min
·涂布部的下游侧唇部的长度:1.0mm
·涂布膜的湿润厚度:100μm
·涂布宽度:150mm
·被涂布对象与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空隙):0.2mm~5.0mm
(涂布膜的湿润厚度的测量方法)
使用光谱干涉厚度仪(Si-T、基恩士(KEYENCE)公司制),在线测量涂布膜的湿润厚度。
(涂布状态的评价)
·有无形成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
通过目视观察在涂布部与被涂布对象之间自涂布部喷出的涂布液,从而调查被喷出的涂布液中是否形成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并如下那样地进行评价。
○:形成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涂布状态良好。
△:虽然形成了液珠,但未形成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而成为所谓的近距离涂布的状态。
*:由于应成为鼓出部分的区域与被涂布对象接触,因此未形成液珠,涂布状态不良。
×:由于涂布液向下方垂下,因此未形成液珠,因而无法进行涂布,涂布状态不良。
·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固化前的涂布液的外观状态
通过目视观察涂布于被涂布对象且固化前的涂布液(湿润状态的涂布膜),从而调查该涂布液的外观状态,并如下那样地进行评价。
◎: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固化前的涂布液未产生外观不良,其外观非常良好。
○: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固化前的涂布液未产生无法卷取的程度的外观不良(两端部隆起,所谓的缘高),也未产生点缺陷、条纹、不均这样的其他的外观不良,其外观良好。
△: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固化前的涂布液产生外观不良(点缺陷),其外观不良。
*: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固化前的涂布液产生外观不良(条纹、不均),其外观不良。
×: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固化前的涂布液产生无法卷取的程度的外观不良(缘高),其外观不良。
-:涂布液未到达被涂布对象,因而未形成涂布膜。
表1
Figure BDA0002786698100000191
其结果,如表1和图5所示,在涂布液于空隙内具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情况下,未观察到涂布不良。
如表1、图7以及图8所示,在空隙为5.0mm的情况下,涂布液无法连结喷出口和被涂布对象,涂布液间断,因此未形成涂布膜。
如表1和图6所示,在空隙为0.2mm的情况下,成为近距离涂布的状态,产生了外观不良(点缺陷)。在丙烯酸聚合物溶液D、E、F中,在空隙为0.5mm的情况下,虽然连结喷出口和被涂布对象的涂布液具有鼓出那样的部分和延伸部分,但是鼓出那样的部分与被涂布对象接触,未形成鼓出部分。
另外,对于空隙为2.5mm且产生了缘高的外观不良的试样,在使涂布于被涂布对象的涂布液固化之后,卷取被涂布对象时,产生卷绕偏移,无法良好地进行卷取。其结果可知,在空隙为2.5mm以上时,会产生缘高的外观不良,产生卷取不良。
(实验例2)
对于实验例1的丙烯酸聚合物溶液D、G(参照表1),将狭槽宽度变更成0.3mm、1.2mm,除此以外与实验例1相同地向被涂布对象涂布涂布液,并对涂布状态进行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2中。此外,在丙烯酸聚合物溶液D、G中,狭槽宽度为0.6mm的情况下的结果转录了实验例1中的结果。
表2
Figure BDA0002786698100000211
(实验例3)
使用下述的材料,在下述条件以及下述表3和表4的条件下向被涂布对象喷出涂布液,与实验例1相同地调查涂布状态。将结果表示在表3和表4中。另外,图5中示出下游侧唇部的长度为1.0mm的情况下且空隙为1.0mm的情况下的涂布状态的结果,图6中示出空隙为0.25mm~0.8mm的情况下的涂布状态的结果,图7和图8示出空隙为5.0mm的情况下的涂布状态的结果。
(使用材料)
·被涂布对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ール、三菱树脂公司制)
·涂布液:实验例1的丙烯酸聚合物溶液D、溶剂:甲苯、乙酸乙酯
聚合物重均分子量:约150万
浓度:17wt%
粘度:21Pa·s
伸长度:2mm
(涂布条件)
·涂布液的喷出量(通量):4.2×10-5m2/s
·狭槽宽度:600μm
·被涂布对象的移动速度:25m/min
·涂布部的下游侧唇部的长度:0.1mm~3.0mm
·涂布膜的湿润厚度:100μm
·涂布宽度:150mm
·被涂布对象与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空隙):0.1mm~5.0mm
表3
Figure BDA0002786698100000231
表4
Figure BDA0002786698100000241
如表3、表4以及图5所示,在涂布液于空隙内具有鼓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情况下,未观察到涂布不良。因而可知,能够抑制由空隙变大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如表3、表4以及图6所示,在空隙为0.2mm的情况下,在近距离涂布的状态下,产生了外观不良的点缺陷。而且,若扩大空隙,则虽然连结喷出口和被涂布对象的涂布液具有鼓出那样的部分和延伸部分,但鼓出那样的部分与被涂布对象接触,未形成鼓出部分。
如表3、表4、图7以及图8所示,在空隙为5.0mm的情况下,涂布液无法连结喷出口和被涂布对象,涂布液间断,因此,观察到了涂布不均。根本无法得到期望的湿润厚度。
另外,如表4所示,在下游侧唇部的长度为0.1mm~2.5mm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设定空隙,没有产生无法卷取的程度的缘高,未观察到涂布不良。因而可知,能够抑制由该缘高引起的涂布不均的产生。
(实验例4)
将涂布膜的湿润厚度设定为100μm、200μm,对空隙进行各种变更以成为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验例3相同地向被涂布对象涂布涂布液,并利用下述的方法对涂布状态进行了评价。将结果表示在图9中。此外,在图9中,虚线是表示在此之上的空隙中能够进行涂布的辅助线。
(涂布状态的评价方法)
在目视观察已得到的涂布膜时,将没有外观上的缺陷且能够得到期望的涂布膜的情况设为良好,表示为“○”。
在目视观察已得到的涂布膜时,将具有点缺陷的外观上的缺陷且无法得到期望的涂布膜的情况设为稍差,表示为“△”。
将已得到的涂布膜具有条纹、不均这样重大的外观上的缺陷且无法得到期望的涂布膜的情况设为不良,表示为“×”。
(实验例5)
将涂布部的下游侧唇部的长度设为0.5mm,除此以外与实验例3相同地向被涂布对象喷出涂布液,并对涂布状态进行了评价。将结果表示在图10中。此外,在图10中,虚线是表示在此之上的空隙中能够进行涂布的辅助线。
(实验例6)
将涂布部的下游侧唇部的长度设为3.0mm,除此以外与实验例3相同地向被涂布对象喷出涂布液,并对涂布状态进行了评价。将结果表示在图11中。此外,在图11中,虚线是表示在此之上的空隙中能够进行涂布的辅助线。
如图9~图11所示,可知下游侧唇部的长度越小,则越能够在较小的空隙进行涂布。
另外,结合表1、表2可知,只要下游侧唇部的长度为0.1mm~2.5mm,就能够充分地减小空隙,与其对应地,能够涂布的范围也扩大。
(参考例1)
如下述表5所示,以专利文献1的无量纲数M大于0.2的方式(M=(ρ·U·hw2)/(μ·d)>0.2)选择涂布液,并如表5和下述所示设定各条件。在所设定的各条件下,对下述被涂布对象进行涂布,结果涂布液垂下而无法进行涂布。
·被涂布对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ール、三菱树脂公司制)
·涂布液(1):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溶剂:甲苯、乙酸乙酯
聚合物重均分子量:约80万
聚合物浓度:2.6wt%
(涂布条件)
涂布液的喷出量(通量):5.0×10-6m2/s~1.0×10-4m2/s
狭槽宽度:19μm~25μm
被涂布对象的移动速度:25m/min
涂布部的下游侧唇部的长度:1.0mm
涂布膜的湿润厚度:10μm~200μm
涂布宽度:150mm
被涂布对象与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空隙):0.5mm
·涂布液(2):甘油水溶液、溶剂:水
甘油浓度:60wt%
(涂布条件)
涂布液的喷出量(通量):8.3×10-6m2/s~1.33×10-4m2/s
狭槽宽度:19μm~75μm
被涂布对象的移动速度:25m/min
涂布部的下游侧唇部的长度:1.0mm
涂布膜的湿润厚度:5μm~80μm
涂布宽度:150mm
被涂布对象与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空隙):0.5mm
表5
Figure BDA0002786698100000281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从最初就对适当组合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特征进行了预定。另外,应该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涂布装置;3、涂布部;3a、顶端部;3aa、喷出口;5、第1模头块;7、第2模头块;7a、下游侧唇部;8、狭槽;13、固化部;15、支承部;21、被涂布对象;23、涂布液;25、涂布膜。

Claims (5)

1.一种涂布装置,其中,
该涂布装置包括涂布部,该涂布部具有喷出涂布液的喷出口,自所述喷出口向相对于该喷出口相对移动的被涂布对象喷出所述涂布液而进行涂布,
该涂布装置构成为,在自所述喷出口向所述被涂布对象喷出具有预定的伸长度的所述涂布液时,所述涂布液形成液珠并且维持连结所述喷出口和所述被涂布对象的状态,该液珠具有在所述喷出口侧鼓出的鼓出部分和自该鼓出部分到所述被涂布对象以顶端变细的方式朝向所述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倾斜延伸的延伸部分,
所述喷出口与所述被涂布对象之间的空隙被设定为所述鼓出部分不与所述被涂布对象接触,
所述涂布部具有在所述被涂布对象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模头唇部和下游侧的模头唇部,在所述上游侧的模头唇部与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之间的间隙具有所述喷出口,
所述下游侧的模头唇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为0.1mm~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的伸长度为2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所述空隙设定为0.25mm~2mm。
4.一种涂布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装置,
自所述喷出口喷出所述涂布液,向相对于该喷出口相对移动的所述被涂布对象涂布该涂布液而制造涂布膜。
5.一种涂布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装置,
自所述喷出口喷出所述涂布液,向相对于该喷出口相对移动的所述被涂布对象涂布该涂布液而制造涂布膜。
CN201980033685.0A 2018-05-22 2019-05-22 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165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7666A JP6564906B1 (ja) 2018-05-22 2018-05-22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膜の製造方法
JP2018-097666 2018-05-22
PCT/JP2019/020271 WO2019225647A1 (ja) 2018-05-22 2019-05-22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膜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992A true CN112165992A (zh) 2021-01-01
CN112165992B CN112165992B (zh) 2022-02-25

Family

ID=6769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3685.0A Active CN112165992B (zh) 2018-05-22 2019-05-22 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64906B1 (zh)
KR (1) KR102628267B1 (zh)
CN (1) CN112165992B (zh)
TW (1) TWI799585B (zh)
WO (1) WO2019225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3242B2 (ja) * 2020-03-05 2023-05-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ダイヘッド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5167A (en) * 1987-09-24 1989-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oating apparatus
JPH10290946A (ja) * 1997-02-21 1998-11-04 Konica Corp 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JP2002301731A (ja) * 2001-04-04 2002-10-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方法
JP2008068616A (ja) * 2006-08-16 2008-03-27 Fujifilm Corp 流延ダイ、溶液製膜設備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CA2638689A1 (en) * 2007-10-05 2009-04-05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hot-dip coating of metal strips
JP2009240940A (ja) * 2008-03-31 2009-10-22 Fujifilm Corp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4233A (ja) * 1998-05-06 1999-11-16 Teijin Ltd 押し出しダイ
JP2003251644A (ja) * 2002-03-06 2003-09-09 Konica Corp ドープ流延ダイ
JP2004216298A (ja) * 2003-01-16 2004-08-0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塗布方法およびスリットダイノズル
JP2005104148A (ja) * 2003-09-11 2005-04-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JP2006188052A (ja) * 2004-12-09 2006-07-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方法
TWI284063B (en) * 2004-12-22 2007-07-21 Univ Tsinghua Co-extrusion coating die set and process for co-extrusion coating two coating solutions
JP2006297241A (ja) * 2005-04-19 2006-11-02 Mejiro Precision:Kk スリットコータ及び該スリットコータを用いたコ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TWM286601U (en) * 2005-08-11 2006-02-01 Jeng-Huei Jou Improved stationery structure
TWI399276B (zh) * 2006-08-16 2013-06-21 Fujifilm Corp 流延裝置、溶液流延設備及溶液流延方法
JP2010247039A (ja) * 2009-04-14 2010-11-04 Hitachi Chem Co Ltd 塗布方法
JP5831228B2 (ja) * 2009-05-09 2015-12-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塗布方法
JP2011131116A (ja) 2009-12-22 2011-07-0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塗布方法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624444B2 (ja) * 2010-12-02 2014-11-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並びに、塗布物の製造方法
JP2014000496A (ja) * 2012-06-15 2014-01-0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塗膜を形成する方法
JP2015116547A (ja) * 2013-12-19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
JP6140840B2 (ja) * 2013-12-27 2017-05-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ドープ組成物、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243872B2 (ja) * 2014-05-19 2017-12-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量子ドット含有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量子ドット含有積層体、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量子ドット含有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5167A (en) * 1987-09-24 1989-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oating apparatus
JPH10290946A (ja) * 1997-02-21 1998-11-04 Konica Corp 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JP2002301731A (ja) * 2001-04-04 2002-10-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方法
JP2008068616A (ja) * 2006-08-16 2008-03-27 Fujifilm Corp 流延ダイ、溶液製膜設備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CA2638689A1 (en) * 2007-10-05 2009-04-05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hot-dip coating of metal strips
JP2009240940A (ja) * 2008-03-31 2009-10-22 Fujifilm Corp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28267B1 (ko) 2024-01-24
JP2019202250A (ja) 2019-11-28
CN112165992B (zh) 2022-02-25
WO2019225647A1 (ja) 2019-11-28
TWI799585B (zh) 2023-04-21
TW202003114A (zh) 2020-01-16
KR20210015828A (ko) 2021-02-10
JP6564906B1 (ja)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3720B2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CN112165992B (zh) 涂布装置和涂布膜的制造方法
KR20170020228A (ko) 웹 안내 장치
CN101254871A (zh) 片材引导辊和片材传送设备
KR101464995B1 (ko) 캐스팅 장치, 용액 캐스팅 설비, 및 용액 캐스팅 방법
JP2009045513A (ja) 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並びに塗布膜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2154034B (zh) 涂布膜形成方法
KR101655735B1 (ko) 용액 제막 방법
KR20080088522A (ko) 캐스팅 장치, 도프 도포 방법 및 용액 캐스팅 방법
KR20160138945A (ko) 도포장치, 도포방법 및 도막을 가진 수지 필름의 제조방법
KR102602002B1 (ko) 도공 장치 및 도공막의 제조 방법
TW201706104A (zh) 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及樹脂薄膜製造用支持體
JP2006272269A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US8883263B2 (en) Coated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ating machine
JP5429979B2 (ja) 塗膜を有する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152378B2 (ja) 塗布装置
KR20090102708A (ko) 지지 롤러, 웹 반송 방법, 용액 캐스팅 방법 및 용액 캐스팅 장치
JP2020160240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US2012025515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mber made by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ating film
KR101392292B1 (ko) 환상 폴리올레핀 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4743482B2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および塗布装置
US2013020730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 film, casting die, device for producing resin film, resi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4159137A (ja) フィルム材及びフィルム材の製造方法
KR20090032974A (ko) 바 도포 장치, 그것을 이용한 도포 방법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2009254958A (ja) 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