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2707A -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2707A
CN112142707A CN202011126847.6A CN202011126847A CN112142707A CN 112142707 A CN112142707 A CN 112142707A CN 202011126847 A CN202011126847 A CN 202011126847A CN 112142707 A CN112142707 A CN 112142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adsorption
epicatechin
concentrat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68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agott Bi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agott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agott 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agott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68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2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2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2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04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 C07D311/58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 C07D311/60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with aryl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2
    • C07D311/62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with aryl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2 with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3, e.g. anthocyanid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闷润茶叶;S2制备浸提液;S3制备浓缩药液浸膏与浓缩药液稀释液;S4杂质去除操作得到清液;S5二氯甲烷萃取;S6树脂循环吸附制备浓缩洗脱液;S7加入活性炭吸附,板框过滤,制备固含物浓缩液;S8浓缩液冷却结晶制备混合干燥物;S9振动筛选得到表儿茶素产品;S10紫外杀菌、分类密封、入库贮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茶叶闷润、乙酸乙酯浸提、杂质去除操作、二氯甲烷萃取、大孔树脂‑LX‑8树脂‑大孔树脂、高醇洗脱、大孔树脂吸附、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活性炭吸附纯化、浓缩结晶、离心干燥,循环吸附、干燥物筛分,即能得到高纯度和高产量的表儿茶素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天然产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是一种天然植物黄烷醇化合物,呈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甲醇,与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统称为儿茶素类化合物,与儿茶素互为同分异构体。表儿茶素作为黄酮物质具有诸多生理活性,如抗氧化、降脂降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炎、保护神经、抑菌等作用。
抗氧化作用:
当机体中出现浓度过高的自由基将增加疾病风险。表儿茶素的抗氧化活性被认为是通过在A环和B环中提供酚氢原子捕获携带链的自由基的能力,因表儿茶素分子结构中酚羟基的存在,特别是邻苯二酚或邻苯三酚中的邻位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成醒类结构,使其对活性氧等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因而具有高效的清除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的功能。
降脂降糖和降低胰岛素抵抗:
肥胖个体经常诱发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BETTAIEB等发现:对高果糖膳食的成年大鼠饮食中添加20mg/kg体重剂量的表儿茶素,可降低胰岛素信号级联(IR、IRK-1、Akt、ERK1/2)的损伤,同时降低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负调节因子(PKC、IKK、JNK和PTP1B)上调,并表明表儿茶素是通过其氧化还原调节机制来减轻胰岛素抵抗。
预防心血管疾病:
与高胆固醇饮食的小鼠对照组相比,表儿茶素添加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减少27%,同时抑制了由饮食诱导的血浆SAA和人类-CRP的形成,且对血浆脂质无影响,同时表儿茶素的抗动脉粥样化作用对严重损伤类型是特异性的,对轻度损伤几乎没有影响,这说明表儿茶素倾向于减轻严重的心血管病变类型。
现有的表儿茶素(EC)大多采用色谱柱将儿茶素中的表儿茶素进行分离,包括:
(1)柱层析分离法:
该方法是将茶多酚粗品经一定的溶剂溶解后,上柱分离,用洗脱剂洗脱,收集儿茶素。柱层析的关键是柱填料与洗脱剂的选择。国内外报道的柱填料有三大类型:吸附型柱、离子交换柱、凝胶柱。这种分离方法繁琐、费时、产品纯度不高、还有溶剂残留。
(2)高效液相(HPLC)制备色谱法
制备型HPLC主要用于分离纯化出儿茶素的单体组分。工艺流程是粗品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分离纯化出儿茶素混合物,一般以不同梯度的丙酮水溶液作洗脱剂,分离得到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两组流分,再经HPLC制备柱分离纯化,采用甲醇/水为洗脱剂,进一步纯化得到儿茶素单体组分,所得儿茶素产品纯度较高,但存在成本高,周期长、后期溶剂难以完全除尽等缺点。
(3)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高速逆流色谱法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特点是高速运转产生的重力场使固定相能在分离柱中实现高的保留,从而大大提高了分离能力,该法属仪器分离法,溶剂系统中各溶剂在分液漏斗中混合后,上层为固定相,灌入色谱分离柱;下层为流动相,将粗品溶解成5-10%的溶液。当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儿茶素各组分得到分离。这种分离方法是在两相之间进行的,克服了使用固体吸附材料造成的样品不可逆吸附或降解的缺点,样品可最大限度的得以回收。但该方法成本高,制备量小,不适宜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因此单纯生产表儿茶素不能进行工业化规模的提取和纯化,同时现有的工业提纯方式的应用,也会产生纯度不够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以至少达到高产高量和高纯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摘取新鲜茶叶,放入浸提器中,先采用去离子水搅拌,闷润15min后,得到闷润茶叶;
S2将闷润茶叶中加入乙酸乙酯,浸提,得到浸提液;
S3将得到的浸提液与水共混后,搅拌后静置,加热回收乙酸乙酯,得到浓缩药液浸膏,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3-5%的浓缩药液稀释液;
S4将得到的浓缩药液稀释液进行杂质去除操作,得到清液;
S5将得到的清液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后,外循环管道85-90℃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得到萃取液;
S6将得到的萃取液依次经过大孔树脂、LX-8树脂吸附后,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高醇冲洗洗脱,洗脱液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得到浓缩洗脱液;
S7将得到的缩洗脱液,回收低醇和高醇,同时以超纯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10%的固含物溶液,在得到的固含物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待吸附完全后,采用板框过滤,所得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固含物的质量分数为40%,得到固含物浓缩液;
S8将得到的固含物浓缩液冷却结晶,边结晶边搅拌至温度为25℃,随后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经过离心,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60-90℃条件下干燥,离心液再次经过S6-S7步骤处理,得到混合干燥物;
S9将得到的混合干燥物粉碎后,粉末混合均匀后经过80目振动筛选,筛分料即为表儿茶素产品;
S10将得到的产品经过PE塑料袋包装,同时紫外杀菌30min以上,所得杀菌产品分类密封,入库贮藏。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杂质去除操作为,将浓缩药液稀释液置于周转缸中,加入质量比为纯化水:浓缩药液稀释液=6-8:1的纯化水,同时控制周转缸中上清液的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5%,直至上清液变透亮为止,即为所述的杂质去除操作;通过采用纯化水以及周转缸进行浓缩药液的稀释,以及控制上清液中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5%,从而利用纯化水使浓缩药液稀释液中的叶绿素和乙酸乙酯中的杂质被去除,从而使上清液更透亮,实现高纯的目的。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产量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2中乙酸乙酯与闷润茶叶的质量占比为10-12:1;通过采用乙酸乙酯进行前期浸提,从而利用表儿茶素的溶解特性,使乙酸乙酯将表儿茶素大量的溶解出,从而方便后续的提取纯化,实现高产量的目的。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6具体为:
a)将萃取液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CAF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得到第一次吸附液;
b)将第一次吸附液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EGCG、ECG面积比<1%,进行LX-8树脂吸附,得到第二次吸附液;
c)将第二次吸附液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EC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此时开始以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得到第三次吸附液;
d)将第三次吸附液经过稀释至第二次吸附液的体积,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EC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此时开始以质量分数为25%的低浓度乙醇洗脱后,再经过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即得到浓缩洗脱液;通过大孔树脂和LX-8树脂的交替使用,从而使EC充分被吸附,再先通过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第一次洗脱后,再经过质量分数为25%的低浓度乙醇与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的依次洗脱,从而实现两种树脂内的EC充分被洗脱出,从而利用两种吸附树脂,使EC中杂质被充分分离,再经过洗脱,使EC被充分洗脱分离,实现纯化,从而实现高产量与高纯度的目的。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为1:0.5-1.5;通过采用浸提液与水按照比例共混,从而使乙酸乙酯能在稀释后的大体积下,与乙酸乙酯浸提的EC溶液充分接触,进而方便后续的杂质去除操作中杂质的去除,同时也方便EC溶液的大量提取,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7中活性炭的添加量为固含物溶液质量的5%;通过在固含物溶液中添加活性炭,从而使固含物溶液中的除EC外的杂质被充分吸附在活性炭中,从而进一步纯化EC产品,实现高纯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先将茶叶闷润后,再经过乙酸乙酯浸提后,进行杂质去除操作,再通过二氯甲烷萃取出EC,再依次经过大孔树脂-LX-8树脂-大孔树脂后,以高醇洗脱,再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后,以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最后以活性炭吸附纯化,浓缩结晶后,再离心干燥,离心液再次通过树脂吸附步骤,循环后得到干燥物进行筛分,即能得到高纯度和高产量的表儿茶素产品。
2.通过采用纯化水以及周转缸进行浓缩药液的稀释,以及控制上清液中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5%,从而利用纯化水使浓缩药液稀释液中的叶绿素和乙酸乙酯中的杂质被去除,从而使上清液更透亮,实现高纯的目的。
3.通过采用乙酸乙酯进行前期浸提,从而利用表儿茶素的溶解特性,使乙酸乙酯将表儿茶素大量的溶解出,从而方便后续的提取纯化,实现高产量的目的。
4.;通过大孔树脂和LX-8树脂的交替使用,从而使EC充分被吸附,再先通过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第一次洗脱后,再经过质量分数为25%的低浓度乙醇与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的依次洗脱,从而实现两种树脂内的EC充分被洗脱出,从而利用两种吸附树脂,使EC中杂质被充分分离,再经过洗脱,使EC被充分洗脱分离,实现纯化,从而实现高产量与高纯度的目的。
5.通过采用浸提液与水按照比例共混,从而使乙酸乙酯能在稀释后的大体积下,与乙酸乙酯浸提的EC溶液充分接触,进而方便后续的杂质去除操作中杂质的去除,同时也方便EC溶液的大量提取,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
6.通过在固含物溶液中添加活性炭,从而使固含物溶液中的除EC外的杂质被充分吸附在活性炭中,从而进一步纯化EC产品,实现高纯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摘取新鲜茶叶,放入浸提器中,先采用去离子水搅拌,闷润15min后,得到闷润茶叶;
S2将闷润茶叶中加入乙酸乙酯,浸提,得到浸提液;
S3将得到的浸提液与水共混后,搅拌后静置,加热回收乙酸乙酯,得到浓缩药液浸膏,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4%的浓缩药液稀释液;
S4将得到的浓缩药液稀释液进行杂质去除操作,得到清液;
S5将得到的清液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后,外循环管道87℃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得到萃取液;
S6将得到的萃取液依次经过大孔树脂、LX-8树脂吸附后,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高醇冲洗洗脱,洗脱液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得到浓缩洗脱液;
S7将得到的缩洗脱液,回收低醇和高醇,同时以超纯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10%的固含物溶液,在得到的固含物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待吸附完全后,采用板框过滤,所得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固含物的质量分数为40%,得到固含物浓缩液;
S8将得到的固含物浓缩液冷却结晶,边结晶边搅拌至温度为25℃,随后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经过离心,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80℃条件下干燥,离心液再次经过S6-S7步骤处理,得到混合干燥物;
S9将得到的混合干燥物粉碎后,粉末混合均匀后经过80目振动筛选,筛分料即为表儿茶素产品;
S10将得到的产品经过PE塑料袋包装,同时紫外杀菌30min以上,所得杀菌产品分类密封,入库贮藏。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杂质去除操作为,将浓缩药液稀释液置于周转缸中,加入质量比为纯化水:浓缩药液稀释液=7:1的纯化水,同时控制周转缸中上清液的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5%,直至上清液变透亮为止,即为所述的杂质去除操作;通过采用纯化水以及周转缸进行浓缩药液的稀释,以及控制上清液中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5%,从而利用纯化水使浓缩药液稀释液中的叶绿素和乙酸乙酯中的杂质被去除,从而使上清液更透亮,实现高纯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产量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2中乙酸乙酯与闷润茶叶的质量占比为11:1;通过采用乙酸乙酯进行前期浸提,从而利用表儿茶素的溶解特性,使乙酸乙酯将表儿茶素大量的溶解出,从而方便后续的提取纯化,实现高产量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6具体为:
a)将萃取液以进料量:3m3/h/支,控制流失液CAF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得到第一次吸附液;
b)将第一次吸附液以进料量:3m3/h/支,控制流失液EGCG、ECG面积比<1%,进行LX-8树脂吸附,得到第二次吸附液;
c)将第二次吸附液以进料量:3m3/h/支,控制流失液EC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此时开始以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得到第三次吸附液;
d)将第三次吸附液经过稀释至第二次吸附液的体积,以进料量:3m3/h/支,控制流失液EC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此时开始以质量分数为25%的低浓度乙醇洗脱后,再经过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即得到浓缩洗脱液;通过大孔树脂和LX-8树脂的交替使用,从而使EC充分被吸附,再先通过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第一次洗脱后,再经过质量分数为25%的低浓度乙醇与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的依次洗脱,从而实现两种树脂内的EC充分被洗脱出,从而利用两种吸附树脂,使EC中杂质被充分分离,再经过洗脱,使EC被充分洗脱分离,实现纯化,从而实现高产量与高纯度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为1:1;通过采用浸提液与水按照比例共混,从而使乙酸乙酯能在稀释后的大体积下,与乙酸乙酯浸提的EC溶液充分接触,进而方便后续的杂质去除操作中杂质的去除,同时也方便EC溶液的大量提取,实现高产量和高纯度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纯度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7中活性炭的添加量为固含物溶液质量的5%;通过在固含物溶液中添加活性炭,从而使固含物溶液中的除EC外的杂质被充分吸附在活性炭中,从而进一步纯化EC产品,实现高纯度的目的。
实施例2
将杂质去除操作中的质量比更改为纯化水:浓缩药液稀释液=6:1,乙酸乙酯与闷润茶叶的质量占比更改为10:1,以及步骤S6具体步骤中进料量更改为3m3/h/支,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更改为1-0.5,步骤S3中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3%的浓缩药液稀释液,步骤S5中外循环管道85℃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最后将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60℃条件下干燥,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将杂质去除操作中的质量比更改为纯化水:浓缩药液稀释液=8:1,乙酸乙酯与闷润茶叶的质量占比更改为12:1,以及步骤S6具体步骤中进料量更改为2m3/h/支,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更改为1:1.5,步骤S3中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5%的浓缩药液稀释液,步骤S5中外循环管道90℃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最后将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90℃条件下干燥,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步骤S6具体步骤中进料量更改为2m3/h/支,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更改为1:1,步骤S3中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4%的浓缩药液稀释液,步骤S5中外循环管道88℃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最后将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70℃条件下干燥,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将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更改为1:1.5,步骤S3中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3%的浓缩药液稀释液,步骤S5中外循环管道90℃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最后将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60℃条件下干燥,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将乙醇乙酯替换为乙醇,其余步骤及配方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不制备浓缩药液稀释液,直接采用浸提液进行杂质去除操作,其余步骤及配方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不采用杂质去除操作,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不采用萃取液依次经过大孔树脂、LX-8树脂吸附后,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高醇冲洗洗脱,洗脱液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制备浓缩洗脱液;直接将萃取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后,经过高醇冲洗洗脱,洗脱液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高醇冲洗洗脱,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不采用活性炭吸附,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不采用固含物浓缩液冷却结晶,直接将固含物浓缩液离心干燥,其余配方及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称取新鲜绿茶10kg,干燥后用1倍体积氯仿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萃取48h,再用2000ml乙酸乙酯回流48h,过滤乙酸乙酯溶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乙酸乙酯到原体积的一半,加3倍量干燥二氯甲烷有白色沉淀析出,用滤纸过滤,用少量干燥二氯甲烷冲洗,干燥得EC粗品;将粗品溶于2000ml含水乙醚,上2000g含水乙醚硅胶分配柱,流速每小时10L,500ml一个馏份,合并前2.5馏份。馏份经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45℃以下回收得样品再溶于含水乙醚,上2000g含水乙醚硅胶分配柱,流速每小时10L,500ml一个馏份,合并前2.5馏份。馏份再经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45℃以下回收,得若干瓶白色粉末状物质,每个馏份用高压液相检测,合并相同部分,白色粉末状物质在乙醚中在4℃结晶,得EC单体。
统计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表儿茶素的产品,采用下述实验方法测定产品的纯度(EC的含量)和提取物的得率:
(1)测定方法:
A.产品纯度的测定采用HPLC法分析,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C184.6×150mm;
流动相:水:甲醇:磷酸(77:23:0.1);
流速:1.0ml/min;
波长:280nm;
柱温:30℃;
a.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24小时以上的绿茶对照样品(经咖啡因、EC单一组分的标准品校准)25m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约40ml,超声处理使其完全溶解,放冷至室温,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b.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绿茶提取物2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约40ml,超声处理使其完全溶解,取出放冷,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c.测定:分别精密吸取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d.结果计算
各个组分的含量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各组分(%)=(A样品×C对照×V×Fi)/(A对照×W)×100%
式中:W-试样重量,mg;A样品-试样峰面积;
A对照-对照品峰面积;C对照-对照品浓度,mg/ml;
V-供试液体积,ml;Fi-各个组分经校准的含量系数。
B.提取率的计算:提取物的得率(%)=产品重量/茶叶湿重×100%。
(2)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提取物的得率和EC含量结果情况表
类别 茶叶总重(kg) 产品重量(g) 提取物的得率(‰) EC的含量(%)
实施例1 30 100 33.33 99.3
实施例2 30 85 28.33 98.4
实施例3 30 91 30.33 98.6
实施例4 30 94 31.33 97.9
实施例5 30 95 31.67 98.7
对比例1 30 40 13.33 56.7
对比例2 30 51 17.00 73.4
对比例3 30 78 26.00 68.2
对比例4 30 74 24.67 72.8
对比例5 30 68 22.67 87.7
对比例6 30 59 19.67 59.9
对比例7 30 20 6.67 48.5
由表1可知,当采用杂质去除操作中的质量比纯化水:浓缩药液稀释液=7:1;乙酸乙酯与闷润茶叶的质量占比为11:1;以及萃取液依次经过大孔树脂、LX-8树脂吸附后,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高醇冲洗洗脱,洗脱液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制备浓缩洗脱液;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为1:1;活性炭的添加量为固含物溶液质量的5%;将浓缩药液浸膏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4%的浓缩药液稀释液;外循环管道87℃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80℃条件下干燥;得到的表儿茶素产品的得率为33.33‰、EC的含量为99.3%,即证明了本发明提供高纯度和高产量的表儿茶素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摘取新鲜茶叶,放入浸提器中,先采用去离子水搅拌,闷润15min后,得到闷润茶叶;
S2将闷润茶叶中加入乙酸乙酯,浸提,得到浸提液;
S3将得到的浸提液与水共混后,搅拌后静置,加热回收乙酸乙酯,得到浓缩药液浸膏,加水稀释制备成药液固体含量为3-5%的浓缩药液稀释液;
S4将得到的浓缩药液稀释液进行杂质去除操作,得到清液;
S5将得到的清液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后,外循环管道85-90℃条件下回收二氯甲烷,得到萃取液;
S6将得到的萃取液依次经过大孔树脂、LX-8树脂吸附后,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高醇冲洗洗脱,洗脱液再次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并经过低醇和高醇冲洗洗脱,得到浓缩洗脱液;
S7将得到的缩洗脱液,回收低醇和高醇,同时以超纯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10%的固含物溶液,在得到的固含物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待吸附完全后,采用板框过滤,所得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固含物的质量分数为40%,得到固含物浓缩液;
S8将得到的固含物浓缩液冷却结晶,边结晶边搅拌至温度为25℃,随后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经过离心,离心后的不溶离心物在60-90℃条件下干燥,离心液再次经过S6-S7步骤处理,得到混合干燥物;
S9将得到的混合干燥物粉碎后,粉末混合均匀后经过80目振动筛选,筛分料即为表儿茶素产品;
S10将得到的产品经过PE塑料袋包装,同时紫外杀菌30min以上,所得杀菌产品分类密封,入库贮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去除操作为,将浓缩药液稀释液置于周转缸中,加入质量比为纯化水:浓缩药液稀释液=6-8:1的纯化水,同时控制周转缸中上清液的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5%,直至上清液变透亮为止,即为所述的杂质去除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乙酸乙酯与闷润茶叶的质量占比为10-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具体为:
a)将萃取液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CAF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得到第一次吸附液;
b)将第一次吸附液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EGCG、ECG面积比<1%,进行LX-8树脂吸附,得到第二次吸附液;
c)将第二次吸附液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EC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此时开始以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得到第三次吸附液;
d)将第三次吸附液经过稀释至第二次吸附液的体积,以进料量:2-3m3/h/支,控制流失液EC面积比>1%进行大孔树脂吸附,此时开始以质量分数为25%的低浓度乙醇洗脱后,再经过质量分数为7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即得到浓缩洗脱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浸提液与水共混的比例为1:0.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7中活性炭的添加量为固含物溶液质量的5%。
CN202011126847.6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Pending CN112142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6847.6A CN112142707A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6847.6A CN112142707A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2707A true CN112142707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5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6847.6A Pending CN112142707A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270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22439A (ko) * 2005-05-27 2006-11-30 주식회사 이지바이오시스템 헬리코박터 파이로리의 우레아제 활성 저해능을 지닌 녹차추출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기능식품
CN102285954A (zh) * 2011-07-05 2011-12-21 浙江师范大学 从杨梅果渣中提取表儿茶素的方法
CN102432577A (zh) * 2011-11-10 2012-05-02 湖南农业大学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5219815A (zh) * 2015-11-06 2016-01-06 湖北中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儿茶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84762A (zh) * 2018-12-14 2019-02-26 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中ecg儿茶素的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22439A (ko) * 2005-05-27 2006-11-30 주식회사 이지바이오시스템 헬리코박터 파이로리의 우레아제 활성 저해능을 지닌 녹차추출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기능식품
CN102285954A (zh) * 2011-07-05 2011-12-21 浙江师范大学 从杨梅果渣中提取表儿茶素的方法
CN102432577A (zh) * 2011-11-10 2012-05-02 湖南农业大学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5219815A (zh) * 2015-11-06 2016-01-06 湖北中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儿茶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84762A (zh) * 2018-12-14 2019-02-26 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中ecg儿茶素的提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3743B (zh) 辅酶q10的提取纯化方法及由其制备的辅酶q10
CN102423329B (zh) 一种三七总皂苷提取液的脱色方法
CN102240343B (zh) 高酯型儿茶素茶多酚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11960930A (zh) 一种从工业大麻花叶中分离纯化大麻二酚的方法
JP6473803B2 (ja) 杜仲葉からクロロゲン酸を抽出する方法
CN106967137A (zh) 一种大孔树脂联用制备液相色谱分离高纯度橄榄苦苷的方法
CN103058871B (zh) 一种烟草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7721967A (zh) 一种高egcg含量的绿茶提取物生产工艺
CN1733753A (zh) 一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体的纯化方法
CN107652336A (zh) 一种高收率、高纯度橄榄苦苷的提取方法
CN101412725B (zh) 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
CN101619062B (zh) 天然黄藤素结晶物及其大孔吸附树脂制备方法
CN107098942A (zh) 一种亚临界水萃取萝卜叶中山奈苷的方法
CN102093328B (zh) 一种富集纯化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6432276A (zh) 一种采用新型智能化结晶技术制备的头孢唑林钠化合物及其制剂
CN112142707A (zh) 一种表儿茶素生产制备工艺
CN107556284A (zh) 从荔枝皮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CN102532111B (zh) 一种从中药野葛中提取葛根素的方法
CN103910705A (zh) 从绿茶的下脚料中快速提取分离纯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
CN101412724B (zh) 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1468997A (zh) 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白果内酯的方法
CN101306084A (zh) 丁香环烯醚萜苷提取分离工艺
CN113214233A (zh) 一种从芒果核中提取纯化芒果苷的方法
CN106279091A (zh) 一种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2078400B (zh) 一种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