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1000B - 车辆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41000B CN112141000B CN202010543033.6A CN202010543033A CN112141000B CN 112141000 B CN112141000 B CN 112141000B CN 202010543033 A CN202010543033 A CN 202010543033A CN 112141000 B CN112141000 B CN 1121410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slope
- center
- collar
- sid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07—Remov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fold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3—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B60P1/431—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the ramp being stored under the loading floor when not in us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4—Arrangement of batte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9—Means for mounting load bearing su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7/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 B62D47/02—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for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结构。在该车辆结构中,在电动车辆的地板的下侧的两侧面处,设置有封闭截面形状的侧面构件(50)。在侧面构件的上壁(50a)以及下壁(50c)上架设有套环(56a~56e)等。在侧面构件的下壁的下侧处,设置有使用套环等而被固定的横向构件(52d~56h)。在两侧面的侧面构件之间设置有主蓄电池(70),并被横向构件所支承。在电动车辆的上下车口的下侧附近处,形成有使侧面构件的上壁的高度相对降低的切口部(54)。在切口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加强部件(82)。斜坡(26)穿过切口部的上侧的空间,并在设置时向车外移动,在收纳时向主蓄电池的上侧移动。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6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121699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在内通过引用的方式而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备能够移动的上下车用斜坡的车辆的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有一种具备上下车用的斜坡的车辆。
在日本特开平11-115798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在公共汽车、卡车等的具备框架结构的车辆中,实施低地板化,并且在地板面的下部处设置能够移动的斜坡。在此,为了使斜坡从地板下方移动,而在框架的侧面构件上设置切口部。此外,在侧面构件的内侧处,以接近侧面构件的方式而设置了加强构件。
在具备框架结构的电动车辆中,在于框架的内侧搭载了蓄电池的情况下,将不能像日本特开平11-115798号公报那样配置加强构件。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具有框架结构的电动车辆中,设置能够移动的上下车用斜坡。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侧面构件,其为封闭截面形状,并被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地板的下侧的两侧面处;套环,其以被架在所述侧面构件的上壁以及下壁上的方式被设置;横向构件,其使用所述套环而被固定在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下壁的下侧处,并被架在两侧面的所述侧面构件之间;主蓄电池,其被设置于两侧面的所述侧面构件之间,并被所述横向构件所支承;切口部,其在该电动车辆的上下车口的下侧附近处,以使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上壁的高度相对降低的方式而被形成;加强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切口部的上表面上;斜坡,其穿过所述切口部的上侧的空间,并在设置时向车外移动,在收纳时向所述主蓄电池的上侧移动。
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结构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下端通过焊接而与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下壁的上表面结合。
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结构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面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对所述电动车辆的上部车身进行支承的多个驾驶室安装托架,在所述切口部的附近处,提高了所述驾驶室安装托架的安装密度。
根据公开,能够在具备框架结构的电动车辆上设置斜坡。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示意性的外观的图。
图2为表示车辆的框架结构的图。
图3为在图2中配置了主蓄电池以及斜坡的图。
图4为表示中央侧面构件的切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5为沿着图4的AA线的中央侧面构件和套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虽然在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而示出了具体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是对实施方式进行例示的方式,除此以外,也能够采取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图1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的外观图。附图中的坐标系中的F轴表示车辆前方向,U轴表示上方向,L轴表示观察前方向的搭乘者的左手方向(在以下的附图中,也是同样的)。
车辆10为,设置有一对前轮12和一对后轮14的四轮车。车身16为,大致长方体且被形成为前后对称的形状。在车身16上,在俯视观察时的四角处设置有于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柱18。车辆10的前后左右的侧面壁的大部分成为半透明的面板20。
左侧面的中央部成为车辆10的上下车口22。上下车口22具备滑动式的车门。在图1中,车门滑动而打开,从而成为乘客能够上下车的状态。在从上下车口22可见的车内,图示了地板24。此外,虽然在车内设置了乘客用的椅子等,但省略了图示。
在上下车口22的下部设置有斜坡26。斜坡26为,将车辆10的地板24和地面200顺畅地连结的较薄的方形形状的部件。斜坡26以能够通过包括省略了图示的电机在内的移动机构而移动的方式被制造出来,并通过车辆10的自动控制、或者搭乘在车辆10上的操作员的操作而移动。斜坡26被设置为,在行驶时被收纳于地板24的下方,在乘员上下车时从地板24的下方朝向车外移动,且顶端附近被放置于地面200上。在图1中,假定了地面200与车辆10所行驶的车道的高度相同的情况,并且斜坡26在从地板24观察时被朝下设置。但是,斜坡26能够通过移动机构而进行与地面200的高度相应的角度调节。因此,地面200例如既可以为被形成得高于车道的人行道,也可以为被设置在与车内的地板24相比较高的位置的上下车处等。
通过设置斜坡26,从而使利用轮椅的乘客很容易在落座于轮椅上的状态下进行上下车。此外,斜坡26在高龄乘客、身体有残疾的乘客等通过步行而上下车的情况下,也发挥了作用。
假想了如下情况,即,车辆10为能够进行自动驾驶的车辆。具体而言,车辆10能够以包括自动驾驶模式以及手动驾驶模式在内的多个驾驶模式来进行驾驶。自动驾驶模式是指,主要由计算机实施驾驶控制的驾驶模式。在本说明书中,驾驶控制是指,包括换档控制、车速控制或者转向控制在内的概念。此外,车速控制是指,包括车辆10的起动控制、停止控制以及加减速控制在内的概念。在自动驾驶模式中,车辆10的计算机利用被设置于车辆10上的各种传感器(例如摄像机、激光雷达等)的检测结果来实施驾驶控制。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例如,与乘客的上下车相关的控制也能够自动地实施。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上下车口22的开闭、斜坡26的设置和收纳等的示例。另外,即使在自动驾驶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操作员乘车,并实施例如从停止状态起的起动指示、与乘客的上下车相关的控制指示等。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代替操作员,而由处于远距离地点的管理中心实施起动指示、与乘客的上下车相关的控制指示等。
手动驾驶模式是指,车辆10不实施自动驾驶,而是由在车辆10上乘车的操作员实施车辆10的驾驶控制的模式。在手动驾驶模式中,通常情况下,与乘客的上下车相关的控制也由操作员来实施。
另外,操作员是指,在车辆10上乘车并参与车辆10的控制的人员。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由于管理中心或者车辆10本身主要实施驾驶控制,因此操作员实施驾驶控制的机会较少。但是,可以说是,操作员涉及了从停止状态起的起动控制,参与了车辆10的控制。可以说是,在手动驾驶模式中,操作员发挥了作为直接实施车辆10的驾驶操作的驾驶员的作用,参与了车辆10的控制。
车辆10为,非特定多个乘员同乘的同乘型的车辆。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10作为在特定的场地内在沿着规定的路线进行行驶的同时运送乘客的公共汽车而被利用。因此,假想了车辆10以较高的频率反复进行停车与起动的情况。此外,假想了车辆10进行比较低的低速(例如30km/h以下)下的行驶。
但是,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车辆10的利用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车辆10可以作为可移动的商务空间来利用,也可以作为陈列销售各种商品的零售商店、或烹调并提供餐饮的餐饮店等的店铺来利用。此外,作为其他方式,车辆10也可以作为用于实施事务工作或与客户协商等的办公室来利用。此外,车辆10的利用场景并不限于商务,例如,车辆10也可以作为个人的移动手段来利用。此外,车辆10的行驶模式或车速也可以被适当变更。
车辆10为,作为原动机而具有接受来自蓄电池的电力供给的驱动电机的电动汽车。该蓄电池为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且定期地通过外部电力而被充电。在电动车辆中,也包括作为原动机而搭载了发动机以及驱动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辆。此外,在电动车辆中,也包括通过由燃料电池发出的电力而对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的氢汽车。
图2为,表示车辆10的框架30的立体图。在车辆10中,成为在框架30上装配了箱型的上部车身的车身框架结构。
框架30大致分为位于前轮12一侧的前侧部分Pf、位于后轮14一侧的后侧部分Pr、位于前侧部分Pf与后侧部分Pr之间的中央部件Pc。在前侧部分Pf中,在两侧(左侧以及右侧)处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前侧面构件32、和对两个前侧面构件32进行连结的三个前横向构件34a、34b、34c。其中,前横向构件34c对两个前侧面构件32的后端彼此进行连结。在前侧面构件3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空气悬架(未图示)的悬架塔36。
与前侧部分Pf同样地,后侧部分Pr也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后侧面构件38、和对两个后侧面构件38进行连结的三个后横向构件40a、40b、40c。其中,后横向构件40a对两个后侧面构件38的前端彼此进行连结。在后侧面构件3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空气悬架(未图示)的悬架塔42。
在中央部件Pc中,在两侧处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央侧面构件50。此外,在两个中央侧面构件50之间,从前方依次架设有10根中心横向构件52a、52b、52c、52d、52e、52f、52g、52h、52i、52j。
中心横向构件52a将一对中央侧面构件50的前端彼此连结在一起。中心横向构件52b以与中心横向构件52a的后方邻接的方式被设置,并对中心横向构件52a进行加强,从而防止了中央部件Pc的变形。同样地,中心横向构件52j将一对中央侧面构件50的后端彼此连结在一起。中心横向构件52i以与中心横向构件52j的前方邻接的方式被设置,并对中心横向构件52j进行加强,从而防止了中央部件Pc的变形。中心横向构件52c、52d、52e、52f、52g、52h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中间部分处被结合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下表面上。其中,中心横向构件52c位于中央部件Pc的靠前处,并对主蓄电池70的前端的下表面进行支承(参照图3)。此外,中心横向构件52d、52e、52f、52g、52h位于中央部件Pc的中央附近处,并对主蓄电池70的后方进行支承,并且如后文所述那样,强化了斜坡26以及斜坡26的移动机构、收纳结构等。
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被形成在同样的高度上。但是,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在中间部分处成为具有上表面被形成得低于周围的切口形状的切口部54。切口部54位于车辆10的上下车口22的下侧处。被设置于地板24的下方的切口部54的上侧的空间被用来使斜坡26进行移动。
在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中的形成有切口部54的部位处,从前方起依次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有五个套环56a、56b、56c、56d、56e。同样地,在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也设置有对应的五个套环156a、156b、156c、156d、156e。由于右侧面的套环156a、156b、156c、156d、156e被设置在并非切口部54的部位上,因此上下方向的长度较长。左右一对套环56a、156a、套环56b、156b、套环56c、156c、套环56d、156d、套环56e、156e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下表面处,分别被用于中心横向构件52d、52e、52f、52g、52h的固定。此外,被设置于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的套环56a、56b、56c、56d、56e提高了切口部54附近处的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强度。而且,被设置于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的套环156a、156b、156c、156d、156e提高了与切口部54相对应的附近处的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强度。
在两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分别从前方起依次设置有六个驾驶室安装托架58a、58b、58c、58d、58e、58f。驾驶室安装托架58a、58b、58c、58d、58e、58f为,用于对被装配在其上侧的上部车身进行支承的部件。位于最前方的驾驶室安装托架58a和其相邻的驾驶室安装托架58b之间的间隔较宽,位于最后方的驾驶室安装托架58f和其相邻的驾驶室安装托架58e之间的间隔也同样较宽。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的间隔、驾驶室安装托架58c、58d的间隔、驾驶室安装托架58d、58e的间隔均较窄。这是为了,在切口部54附近处提高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的安装密度。驾驶室安装托架58a、58b、58c、58d、58e、58f通过与上部车身结合并与上部车身一体化,从而提高了中央侧面构件50的刚性。被紧密设置于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的驾驶室安装托架58a、58b、58c、58d、58e、58f提高了切口部54附近处的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强度。此外,被紧密设置于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的驾驶室安装托架58a、58b、58c、58d、58e、58f提高了与切口部54相对应的附近处的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强度。
中央部件Pc为相当于地板24的下部的部位,且被配置于与前侧部分Pf以及后侧部分Pr相比靠下方处。在中央部件Pc与前侧部分Pf之间设置有向上下延伸的凹底(kick)部件60,从而将前横向构件34c和中心横向构件52a连结在一起。此外,在中央部件Pc与后侧部分Pr之间设置有向上下延伸的凹底部件62,从而将后横向构件40a和中心横向构件52j连结在一起。
在此,参照图3来继续进行关于中央部件Pc的说明。图3为,表示在图2所示的框架30中在中央部件Pc的内侧收纳了主蓄电池70以及斜坡26的状态的图。
如图3所示那样,主蓄电池70被设置在中央部件Pc的中央附近处。主蓄电池70为,向电动车辆的驱动蓄电池供给电力的蓄电池。在电动车辆中,由于需要长时间地将较大的电力供给给驱动电机,因此主蓄电池70由大量的电池单元(或者电池单元集中而成的电池模块)构成,体积上较大。主蓄电池70的下表面大致是平坦的,前端下表面被中心横向构件52c所支承,后端侧被中心横向构件52d、52e、52f、52g、52h所支承。
主蓄电池70的上表面成为两级的台阶状,并且形成有上表面较高的前方的高阶部72、和上表面较低的后方的低阶部74。在高阶部72中,在内部较多地收纳有电池单元,且上表面的高度为,与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上表面相比稍低的程度。在低阶部74中,较少地收纳有电池单元,且上表面的高度为,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下表面与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程度。低阶部74的上表面的高度被设定为能够实施斜坡26的收纳以及移动,且被设定为稍低于切口部54的上表面。
如图3所示那样,斜坡26以能够在主蓄电池70的上侧移动的方式被收纳。在图3中,仅示出了收纳时的斜坡26,省略了用于移动的电机等的移动机构、和将斜坡26保持在主蓄电池70的上侧的收纳结构等。
斜坡26被配置在上表面与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一般性的(也就是除了切口部54之外的部位的)上表面相比而稍低的位置处。因此,斜坡26能够在不与位于其上侧的地板24等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进行移动或收纳。
在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上表面上,在上下车口22的下侧附近处设置有与周围相比被形成得较低的切口部54。切口部54的上侧成为斜坡26在移动时通过的空间。斜坡26的下表面被配置在与切口部54的上表面相比稍高的位置处。此外,切口部5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斜坡26的宽度(斜坡2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相比被设定得较宽,从而斜坡26能够进行移动。
斜坡26被制作为,在设置时,即使在乘客通过轮椅或者步行而乘车的情况下也几乎不会发生变形的强度,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重量。因此,将斜坡26收纳在主蓄电池70的低阶部74的上侧的收纳结构也需要达到某种程度的强度。因此,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设为斜坡26的车外侧的顶端在收纳时被配置于切口部54附近的上侧,并通过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而被支承。即使在该情况下,也需要在车辆右侧面一侧处,具有能够可靠地对斜坡26进行保持的收纳结构。收纳结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例如在两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另行设置横向构件从而构建出来。在主蓄电池70的低阶部74具有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由主蓄电池70来支承的方式而设置收纳结构。如果能够构建高强度的收纳结构,则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使斜坡26的车外侧的顶端移动至与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相比靠内侧为止而进行收纳。不管怎样,对于两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而言,与不具备斜坡26的情况相比,被施加有较大的载荷,因此能够确保强度。
接下来,参照图4来对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中的切口部54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4为,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中的切口部54附近的图。
中央侧面构件50被形成为,通过上壁50a、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50b、下壁50c、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50d而包围了中空的内部的周围整体的封闭截面形状。由于封闭截面形状除了因中空而能够轻量化之外,还相对于所有角度方向而表现出较高的刚性,因此在框架30中的主要结构构件中被采用。中央侧面构件50例如通过组合弯折了的两块钢板并利用焊接等而使之结合,从而能够形成封闭截面形状。
但是,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50b上,以大致固定的间隔设置有组合两个大致三角形的贯穿孔80a、80b而成的贯穿孔组。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以同样的方式,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50d上也设置有贯穿孔组。这是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而实施的,因为即使在设置了贯穿孔组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中央侧面构件50所需的强度。在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确保强度,因此在切口部54附近处的侧壁50b、50d上也设置了贯穿孔组。
切口部54为,与前后相比而将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上壁50a的高度设定得较低的部位。切口部54例如能够通过将中央侧面构件50与冲压加工为上壁50a的形状的钢板、和冲压加工为由两侧壁50b、50d和下壁50c构成的大致U字形状的钢板进行组合而被制造出来。
切口部54与前后的部位相比,由于上表面较低,因此强度也较弱。此外,如上所述,在切口部54的附近处,也被施加有用于使斜坡26进行收纳或移动的载荷。因此,在切口部54的上表面上,通过焊接等而结合有由厚壁的钢板等制作的板状的加强部件82。切口部54的切口的深度被设定为,即使设置有加强部件82,也不会妨碍斜坡26的移动。通过设置加强部件82,从而能够提高左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中的切口部54附近处的强度。
在切口部54附近处,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车辆宽度外侧的侧壁50b上,如上所述,紧密地安装有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例如是在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后,通过焊接而被安装在中央侧面构件50上的。在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的上部上,设置有用于结合固定用的螺栓孔84a、84b。上部车身例如能够经由橡胶衬套等的弹性部件而结合固定在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上。但是,可以认为,上部车身被刚性地结合在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上,这样是能够提高上部车身的刚性和切口部54中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强度的。因此,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使用相对较硬的弹性部件,或者,不使用弹性部件而将上部车身与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结合。
在切口部54中,设置有五根套环56a、56b、56c、56d、56e。套环56a、56b、56c、56d、56e为,由金属形成为圆柱形状的部件。在此,列举套环56a为示例,参照图5来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5为,图4中的AA线上的剖视图。在中央侧面构件50上,在上壁50a中设置有圆形的贯穿孔90,在下壁50c中在成为与贯穿孔90同轴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形的贯穿孔92。此外,在被结合于上壁50a的上表面上的加强部件82中,设置有与上壁50a的贯穿孔90同轴且圆形的贯穿孔94。
上壁50a的贯穿孔90的内径、以及加强部件82的贯穿孔94的内径均稍大于套环56a的外径。因此,套环56a从上方穿过贯穿孔94、90而被插入至中央侧面构件50的内侧。
另一方面,下壁50c的贯穿孔92的内径小于套环56a的外径,且与套环56a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套环56a的下端在不穿过贯穿孔90的情况下被置于下壁50c的上表面上。此时,套环56a的上端处于如下状态,即,与加强部件82的上表面相比稍向上侧突出的状态。切口部54的切口的深度被设定为,套环56a的上端的突出不会成为斜坡26的移动的障碍。
套环56a能够通过在上端附近处,例如将突出部位的外周面与加强部件82的上表面进行焊接,从而固定在加强部件82上。在图5中,例示了随着该焊接而产生的焊缝96。
此外,套环56b的下端通过从内周侧进行焊接,从而被固定在下壁50c上。在图5中,图示了随着该焊接而产生的焊缝98。通过套环56b的下端被连接在下壁50c的上表面上,从而能够提高中央侧面构件50的加强效果。
这样,套环56a不仅被架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上壁50a与下壁50c之间,而且也被架在结合于上壁50a的上表面上的加强部件82上。而且,通过与加强部件82以及下壁50c结合,从而提高了切口部54附近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强度。
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下壁50c的下表面上,如图2所示那样,利用套环56a而固定有中心横向构件52d。该固定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来实施,即,将螺栓从套环56a的上端侧插入至内部,并在贯穿被配置于下壁50c的下表面上的中心横向构件52d之后,与被设置在中心横向构件52d的下表面上的螺母结合固定在一起。螺栓的头也可以使之配置在套环56a的上端之上。在该情况下,切口部54的切口的深度被设定为,螺栓的头不会成为斜坡26的移动的障碍。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在套环56a的内部设置有收窄内径而成的突出部100。而且,虽然螺栓的头的外径小于套环56a的一般部位的内径,但与突出部100的内径相比设定得较大。由此,能够在螺栓的头被配置于套环56a的上端上的情况下,对中心横向构件52d进行结合固定。
在对中心横向构件52d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在套环56a上,通过螺栓而施加有朝下的较大的载荷。但是,套环56a是在被放置于下壁50c的上表面上的状态下被结合的。由于来自套环56a的下端的载荷被面性地传递至下壁50c的上表面上,因此套环56a与下壁50c的结合部位能够经得住较大的载荷。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实施斜坡26的移动或收纳,而在位于上下车口22的下侧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设置了切口部54。而且,在切口部54的上表面上,设置了直接对中央侧面构件50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82。此外,针对左侧面的中央550而设置了套环56a、56b、56c、56d、56e,从而实现了切口部54附近的加强。针对右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也设置了套环156a、156b、156c、156d、156e,从而实现了与切口部54对置的位置的加强。这些套环56a、56b、……以及套环156a、156b、……,由于将其下端接合在中央侧面构件50的下壁50c的上表面上,因此强度特性较高。此外,通过使用套环56a、156a、套环56b、156b、套环56c、156c、套环56d、156d和套环56e、156e并在切口部54附近分别紧密地设置中心横向构件52d、52e、52f、52g、52h,从而强化了左右的中央侧面构件50的结合。主蓄电池70也具有能够有效用于强度强化的可能性。在两侧面的中央侧面构件50上,也紧密地设置有驾驶室安装托架58b、58c、58d、58e,也实现了利用上部车身的刚性的强度提高。
在将这些结构全部导入的情况下,很显然充分确保了强度。但是,即使仅导入一部分,也具有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的余地。确保何种程度的强度,只要考虑包含切口部54的中央侧面构件50所具有的强度、和在斜坡26的移动或收纳中所需要的强度来决定即可。
Claims (2)
1.一种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侧面构件,其为封闭截面形状,并被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地板的下侧的两侧面处;
套环,其以被架在所述侧面构件的上壁以及下壁上的方式被设置;
横向构件,其使用所述套环而被固定在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下壁的下侧处,并被架在两侧面的所述侧面构件之间;
主蓄电池,其被设置于两侧面的所述侧面构件之间,并被所述横向构件所支承;
切口部,其在该电动车辆的上下车口的下侧附近处,以使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上壁的高度相对降低的方式而被形成;
加强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切口部的上表面上;
斜坡,其穿过所述切口部的上侧的空间,并在设置时向车外移动,在收纳时向所述主蓄电池的上侧移动,
在所述侧面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对所述电动车辆的上部车身进行支承的多个驾驶室安装托架,
在所述切口部的附近处,提高了所述驾驶室安装托架的安装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环的下端通过焊接而与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下壁的上表面结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21699A JP7205404B2 (ja) | 2019-06-28 | 2019-06-28 | 車両構造 |
JP2019-121699 | 2019-06-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41000A CN112141000A (zh) | 2020-12-29 |
CN112141000B true CN112141000B (zh) | 2023-02-03 |
Family
ID=7374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43033.6A Active CN112141000B (zh) | 2019-06-28 | 2020-06-15 | 车辆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104381B2 (zh) |
JP (1) | JP7205404B2 (zh) |
CN (1) | CN112141000B (zh) |
DE (1) | DE102020115973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72884B2 (ja) * | 2019-06-28 | 2022-11-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フレーム |
JP7322743B2 (ja) * | 2020-02-17 | 2023-08-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骨格構造 |
JP7235015B2 (ja) | 2020-07-17 | 2023-03-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操舵システム |
DE102020212484B3 (de) * | 2020-10-02 | 2021-07-08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Träger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
JP7487675B2 (ja) * | 2021-01-21 | 2024-05-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
KR20230090751A (ko) * | 2021-12-15 | 2023-06-2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로워바디 |
JP7552630B2 (ja) | 2022-02-16 | 2024-09-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フロア構造 |
WO2024152004A1 (en) * | 2023-01-13 | 2024-07-18 | Daimler Truck North America Llc | Vehicle chassis supporting power supply modu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15798A (ja) * | 1997-10-16 | 1999-04-27 |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 スロープ付き車両 |
DE19815407A1 (de) * | 1998-04-06 | 1999-10-07 |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Verbindungseinricht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Bauteile, Kombination der Verbindungseinrichtung mit den beiden Bauteil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Bauteilen |
JP4324240B1 (ja) * | 2008-02-27 | 2009-09-0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バンパー構造 |
JP5354154B2 (ja) * | 2008-08-21 | 2013-11-2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US7854474B2 (en) * | 2008-10-17 | 2010-12-21 | Honda Motor Co., Ltd. | Reinforcing brace |
US8366150B2 (en) * | 2009-05-13 | 2013-02-0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 Reinforcement tube assembly |
JP5163628B2 (ja) * | 2009-11-10 | 2013-03-13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CN201980294U (zh) * | 2011-04-25 | 2011-09-21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载重汽车上装承载平台改进的车架及工作平台结构 |
JP6551309B2 (ja) * | 2016-05-31 | 2019-07-3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構造 |
JP6734709B2 (ja) * | 2016-06-23 | 2020-08-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の下部構造 |
US9926017B1 (en) * | 2017-01-24 | 2018-03-2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Structural enhancement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
CN207550079U (zh) * | 2017-10-31 | 2018-06-29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上车踏步总成及牵引车 |
JP6521046B1 (ja) * | 2017-12-26 | 2019-05-2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US10688854B2 (en) * | 2018-03-26 | 2020-06-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ic vehicle with integrated battery and floor assembly |
-
2019
- 2019-06-28 JP JP2019121699A patent/JP7205404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5 CN CN202010543033.6A patent/CN112141000B/zh active Active
- 2020-06-17 DE DE102020115973.0A patent/DE102020115973B4/de active Active
- 2020-06-22 US US16/907,761 patent/US111043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03 US US17/392,863 patent/US11548559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548559B2 (en) | 2023-01-10 |
US20210362785A1 (en) | 2021-11-25 |
CN112141000A (zh) | 2020-12-29 |
JP2021008165A (ja) | 2021-01-28 |
DE102020115973B4 (de) | 2022-09-22 |
US11104381B2 (en) | 2021-08-31 |
DE102020115973A1 (de) | 2020-12-31 |
US20200406974A1 (en) | 2020-12-31 |
JP7205404B2 (ja)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41000B (zh) | 车辆结构 | |
US11065990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EP3738865B1 (en) |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and vehicle | |
CN105383570A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212386582U (zh) | 车辆和车辆电池支撑总成 | |
JPWO2011148747A1 (ja) | 前部車体構造 | |
US11912344B2 (en) | Vehicle lower part structure | |
JP2003002249A (ja)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ボックス支持構造 | |
JP2022184593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07161075A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2022184594A (ja) | 車体構造 | |
CN115489622A (zh) | 车身结构 | |
CN115195881A (zh) | 车辆的车身 | |
CN115489618A (zh) | 车身结构 | |
JP2022184592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2184595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07161074A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EP4108555A1 (en) | Driver's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and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15871430A (zh) | 车体构造 | |
WO2021060317A1 (ja) | 車両のキャブ構造 | |
JP2988208B2 (ja)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フレーム固定部構造 | |
JP2022184584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2184587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3051654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4124617A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